1. 影響豆粕價格變動因素有哪些
縱觀所有糧油飼料行情方面。我是他那邊客戶,覺得
影響豆粕價格變動因素
影響因專素有:
縱觀屬糧油飼料行情得出:天下糧倉網什麼什麼的
1、期貨方面:
CBOT大豆期貨價格走勢影響,比較直接
大連盤豆粕期貨走勢影響
2、基本面:
成本因素
供應方面
需求方面
3、外圍及宏觀經濟的影響
2. 豆粕會跌到1000塊一噸嗎
他是好意,我很感謝。我們來分析一下豆粕會不會跌到1000塊,甚至會不會跌到2000塊。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豆粕是什麼?做什麼用?生產成本是多少?跌到2000塊會有什麼情形? 豆粕是由大豆榨取豆油後的固狀物,一噸大豆可出0.15-0.18噸豆油,出0.8噸豆粕。目前國內的大豆提油出現的是倒掛,即大豆價格高過產出的豆油加豆粕的總價格。也就是說,大豆在國內提油沒有利潤,豆粕降價會倒逼大豆降價。而中國的大豆面積呈逐年下降之勢,大豆需求的解決主要靠進口。 現在主要國外的大豆收成是不錯,但也有一定的生產成本,且大豆是可以較長時間存放的農產品。試想,當豆粕跌到2000塊時,大豆連種植成本都不夠了,豆農還會種植大豆嗎?這時,惜售是必然,來年的種植面積減小也是必然。結果,需求必會大於供給,漲價也成必然了。也就是說,理論分析,2000塊都是不可能到的。老外貼本種大豆來支援中國的好夢我是不會做的。 當然,也有一種情況,豆粕會跌成1000塊。就是豆粕的需求大幅下降,須知,豆粕用途主要是飼料。只有人們不吃肉了,豆粕自然就會到1000塊了,同時,豆油價也要上天了。
3. 分析:期貨終迎震盪反彈 國內豆粕現貨價格見底了嗎
豆類市場氛圍整體抄偏空
加上豆粕自襲身供需基本面難有利多支持
整體來看豆粕市場弱勢難改
短期來看美豆及連豆粕已跌至低位區域,技術上存在反彈需求,若再有油廠脹庫停機的配合,豆粕跌勢或放緩,亦不排除短線有振盪溫和反彈可能,
但終究不會改變豆粕偏弱的價格走勢。
豆粕一手費用只需1.6元 可以開個比較
4. 哪些因素會影響豆粕期貨價格 這些因素如何影豆粕響期貨價格
影響豆粕期貨價格變動因素
1.豆粕供給因素分析:豆粕生產和消費情況、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情況已經作了介紹,這些因素都是影響豆粕價格的重要因素。豆粕供給方面主要由三部分組成:a、前期庫存量,它是構成總產量的重要部分,前期庫存量的多少體現著供應量的緊張程度,供應短缺價格上漲,供應充裕價格下降。b、當期生產量。豆粕當期產量是一個變數,它受制於大豆供應量、大豆壓榨收益、生產成本等因素。c、豆粕的進口量。我國即將加入WTO,豆粕市場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近幾年我國已經成為豆粕進口國,國際市場對國內豆粕市場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因此,應盡可能及時了解和掌握國際市場,國際價格水平,進口政策和進口量的變化。美國是主要的豆粕出口國,每周四美國農業部發布出口銷售報(U.S.ExportSalesReports),其中有美國豆粕出口數據,包括美國對中國的出口數據,有比較重要的參考價值。在分析豆粕供求情況時,特別要注意的是,儲存時間較短。在南方,豆粕的儲存時間一般為3-4個月而在北方可儲存8個月左右,從而使豆粕在現貨市場上周轉很快,貿易商都希望在短期內完成交易。一旦儲存時間過長,豆粕質量發生變化,廠家只能降價銷售。豆粕儲存的這一特點決定了,一旦出現集中供貨的情況,豆粕的區域性價格就會立即下跌。例如,進口豆粕集中到貨,會影響進口口岸周邊地區的供求關系,導致豆粕價格下跌。豆粕儲存時間短,一方面促進了豆粕的市場流動,另一方面也造成豆粕價格波動頻繁。此外,影響供給的其他因素還有:國內大豆加工能力,替代品(如其他餅粕、玉米等)的相對生產成本等。
2.豆粕需求因素分析,豆粕需求通常有國內消費量、出口量及期末商品結存量三部分組成。a、國內消費量。它並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常數,而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變化。影響豆粕國內消費量的主要因素有:國內飼料工業發展情況,消費者購買力的變化,人口增長及結構的變化,政府鼓勵飼料工業發展的政策等。b、出口量。在產量一定的情況下,出口量的增加會減少國內市場的供應;反之,出口減少會增加國內供應量。目前,我國豆粕產量不能滿足國內需求,因此沒有豆粕出口的情況。c、期末商品結存量。如果當年年底存貨增加,則表示當年商品供應量大於需求量,期貨價格就可能會下跌;反之,則上升。由於豆粕的存儲時間較短,期末結存量數據對豆粕價格影響較小。豆粕需求還要考慮國際市場的供求變化,特別是東亞、東南亞國家的需求變化,亞洲國家的消費者食用禽肉、豬肉較多,養殖業、飼料業比較發達,對豆粕的需求量較大。亞洲國家的經濟景氣狀況對豆粕的需求有較大的影響,經濟不景氣,亞洲地區的進口量就少;經濟復甦、增長,豆粕進口量就會增加。
影響需求的其他因素還有:消費者的購買力,消費者偏好,替代品的供求,人口變動,商品結構變化及其它非價格因素等。
5. 豆粕期貨價格為什麼低
您是不是看期貨行情軟體上,美國CBOT的豆粕價格比大豆低許多(好像僅是大豆價格內的1/3)?這是因容為美國CBOT的大豆和豆粕的報價單位不一致的原因: 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的大豆報價單位是美分/ 蒲式耳,而蒲式耳是容量單位,1美蒲式耳=35.24升,而1蒲式耳大豆的標准重量為27.215公斤;豆粕的報價單位是美元/短噸,1短噸=2000 磅,而1磅=0.4536公斤,依次推算,1短噸=907.2公斤=0.9072噸。
6. 豆粕價格進入回調階段,最終價格將在什麼水平
豆粕價格進入回調階段大連豆粕期貨5月20日開盤越來越高,隨後回落並穩定下來,最後收盤微跌。主合同收縮加倉,收負線。1101合約開盤2851元/噸,收盤2839元/噸,下跌1元/噸,最高價2862元/噸,最低價2834元/噸。成交量為684,070手,持倉量為778,316手。目前國內豆粕市場仍然缺乏因素的引導,更有可能維持區間波動趨勢。
豆粕市場保持穩定,但近期期貨走弱導致油廠報價下滑,交易情況相對穩定,水產養殖業狀況不佳,豬肉價格再次下跌,部分地區水產養殖業處於虧損狀態,補貨熱情較低。銷售區豆粕價格走弱,口岸進口大豆供應充足,市場供應形勢松動。
最終的價格應該會維持在3,040元/噸
7. 影響豆粕價格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影響豆油價格的主要因素有以下8個,分別如下:
1、供求關系;
2、宏觀經濟(政策法規,通貨膨脹,貨幣匯價:主要是美元,利率等);
3、國際政治因素(地區動亂爭端,戰爭) ;
4、相關市場的聯動性(黃金,外匯(主要是美元),股票) ;
5、投機活動和國際游資;
6、心理因素(交易者對市場的信心程度)通常認為都是以上因素還有一種觀點是老師傅說的相當精闢;真正影響國際原油價格的東西記住只有一個:資金。資金是否進入了原油市場或者資金是否從原油市場抽離。資金可以分類為:供求的資金、炒作資金、避險資金;
7、供求資金,就是需求,市場上的正常需求;
8、炒作資金,一旦價格超過了供求關系,偏離了正常價值。或者一個超常波動的出現都是供求資金的進出造成的。
8. 玉米期貨價格上漲,為什麼豆粕價格還跌
暈啊 玉米1900多一噸 豆粕2700多一噸 到底誰貴?到底用誰劃算,你應該明白吧?即時玉米再漲幾百大家還是用玉米生產! 再說了生產配方和工藝不想換就換想用玉米用玉米想用豆粕用豆粕的,萬事都是有條件的,條件不具備就幹不成啥!
9. 豆粕價格進入回調階段,豆粕是做什麼用的
人們所吃的五穀雜糧其中黃豆富含維生素較多,如今更是我們消費的主要食物,比如豆漿、豆腐,豆油更是居家烹飪必不可少的油料。所謂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後所產生的一種副產品。因為提取的方法不同,可分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豆粕在加工過程中,對環境溫度的要求極為苛刻,溫度過高會影響到蛋白質含量,從而影響到豆粕的質量和使用;溫度過低的話會增加豆粕的水份,水份高了會影響豆粕的質量。
三、食用功效
豆粕經胃腸的消化吸收能形成各種氨基酸,是頭發角蛋白的必需成分。富含碳水化合物,能迅速為身體提供能量。能軟化血管,提高新陳代謝能力,提高免疫力緩解暴躁易怒、失眠健忘、口乾舌燥等精神狀況。蘊含豐富的鈣元素,增強骨骼、補氣養血。常吃豆粕能有助於人的身體健康,豐富人體的營養所需,增強身體抗病能力。
10. 豆粕價格變化跟哪些因素有關
影響豆粕價格變動因素
1.豆粕供給因素分析
豆粕生產和消費情況、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情況已經作了介紹,這些因素都是影響豆粕價格的重要因素。豆粕供給方面主要由三部分組成:a、前期庫存量,它是構成總產量的重要部分,前期庫存量的多少體現著供應量的緊張程度,供應短缺價格上漲,供應充裕價格下降。b、當期生產量。豆粕當期產量是一個變數,它受制於大豆供應量、大豆壓榨收益、生產成本等因素。c、豆粕的進口量。我國即將加入WTO,豆粕市場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近幾年我國已經成為豆粕進口國,國際市場對國內豆粕市場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因此,應盡可能及時了解和掌握國際市場,國際價格水平,進口政策和進口量的變化。美國是主要的豆粕出口國,每周四美國農業部發布出口銷售報告(U.S.Export Sales Reports),其中有美國豆粕出口數據,包括美國對中國的出口數據,有比較重要的參考價值。
在分析豆粕供求情況時,特別要注意的是,儲存時間較短。在南方,豆粕的儲存時間一般為3~4個月,而在北方可儲存8個月左右,從而使豆粕在現貨市場上周轉很快,貿易商都希望在短期內完成交易。一旦儲存時間過長,豆粕質量發生變化,廠家只能降價銷售。豆粕儲存的這一特點決定了,一旦出現集中供貨的情況,豆粕的區域性價格就會立即下跌。例如,進口豆粕集中到貨,會影響進口口岸周邊地區的供求關系,導致豆粕價格下跌。豆粕儲存時間短,一方面促進了豆粕的市場流動,另一方面也造成豆粕價格波動頻繁。
此外,影響供給的其他因素還有:國內大豆加工能力,替代品(如其他餅粕、玉米等)的相對生產成本等。
2.豆粕需求因素分析。
豆粕需求通常有國內消費量、出口量及期末商品結存量三部分組成。a、國內消費量。它並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常數,而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變化。影響豆粕國內消費量的主要因素有:國內飼料工業發展情況,消費者購買力的變化,人口增長及結構的變化,政府鼓勵飼料工業發展的政策等。b、出口量。在產量一定的情況下,出口量的增加會減少國內市場的供應;反之,出口減少會增加國內供應量。目前,我國豆粕產量不能滿足國內需求,因此沒有豆粕出口的情況。c、期末商品結存量。如果當年年底存貨增加,則表示當年商品供應量大於需求量,期貨價格就可能會下跌;反之,則上升。由於豆粕的存儲時間較短,期末結存量數據對豆粕價格影響較小。
豆粕需求還要考慮國際市場的供求變化,特別是東亞、東南亞國家的需求變化,亞洲國家的消費者食用禽肉、豬肉較多,養殖業、飼料業比較發達,對豆粕的需求量較大。亞洲國家的經濟景氣狀況對豆粕的需求有較大的影響,經濟不景氣,亞洲地區的進口量就少;經濟復甦、增長,豆粕進口量就會增加。
影響需求的其他因素還有:消費者的購買力,消費者偏好,替代品的供求,人口變動,商品結構變化及其它非價格因素等。
3. 豆粕與大豆、豆油的比價關系
豆粕是大豆的副產品,每1噸大豆可以制出0.2噸的豆油和0.8噸的豆粕,豆粕的價格與大豆的價格有密切的關系,每年大豆的產量都會影響到豆粕的價格,大豆豐收則豆粕價跌,大豆欠收則豆粕就會漲價。同時,豆油與豆粕之間也存在相互關聯,豆油價好,豆粕就會價跌,豆油滯銷,豆粕產量就將減少,豆粕價格將上漲。大豆壓榨效益是決定豆粕供應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油脂廠的壓榨效益一直低迷,那麼,一些廠家會停產,減少豆粕的市場供應量。
4. 豆粕價格變化的季節性因素
通常11月份大豆收獲後的幾個月份是豆粕的生產旺季,4~8月份是豆粕的生產淡季,而豆粕的需求一般從3月份開始到10月份逐步轉旺,在此期間,豆粕的價格波動會很大。豆粕價格還隨豆粕主產區的收購、庫存變化而波動。
5. 國際市場價格的影響
近幾年,豆粕進出口貿易非常活躍,進口豆粕占國內消費量越來越大,國際市場豆粕價格(特別是CBOT豆粕期貨合約交易價格)已直接影響到國內市場。目前飼料用豆粕的質量標准執行國標GB10380-89。進口豆粕的品質均一性好,進口豆粕按國標定級後,一般除粗纖維指標只能符合國標三級標准外,其它指標都能達到國標二級以上要求。由於運輸時間長,進口豆粕的新鮮度一般比國產豆粕的差,賴氨酸等指標比國產豆粕稍低一些,因此,在現貨貿易中,進口豆粕的價格比國產豆粕要低大約100元/噸左右。由於進口豆粕到貨量大且比較集中(一般每船3至5萬噸),所以,每次貨船進港都會造成短暫的供大於求的局面,當地豆粕價格也會隨之下跌。
6.相關的農業、貿易、食品政策
國家的農業政策往往會影響到農民播種的選擇。如近幾年國家通過調整相關產業政策引導農民加大對大豆的播種,從而直接增加了國產大豆產量;如國家鼓勵飼料行業及養殖業的發展直接擴大了對豆粕的需求等。
從歷年的情況來看,國家進出口政策的改變對於我國豆粕進出口總量有著較大的影響。如2002年國家稅務總局對出口豆粕關稅進行調整,使得國內豆粕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加強,對促進我國豆粕的出口產生了非常明顯的影響。
近幾年,禽流感、瘋牛病及口蹄疫的相繼發生以及出於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考慮,越來越多的國家實施了新的食品政策。這些新食品政策的實施,對養殖業及豆粕的需求影響都是非常直接的。
(來源:大連商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