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銀行自營性貸款
銀行自營性貸款是銀行以自身的資金發放的貸款;還有委託放款的方式,委託放款就是不用自身資金發放的貸款。
舉個例子,
自營性貸款:比如銀行帶給張三公司100萬元,沒有外部資金的介入,銀行只以自身的資金發放該筆貸款,叫做自營性貸款,銀行本身為債權人,銀行自己擔負盈虧。
委託貸款:李四有100萬元沒有用處,想借給張三賺錢利息收入,但是自身又沒有識別張三的還款能力、經營情況等一系列可能影響信貸資金安全的事件的能力,就將資金委託銀行發放,由銀行去調查上述的情況,調查後交與李四,李四同意後向張三發放貸款,就形成委託貸款。簡而言之就是李四將自己的錢交給銀行委託銀行將其發放出去的貸款,在銀行角度來說就是委託放款。
Ⅱ 政策性銀行對公司貸款要求及現行政策是什麼對環保節能行業呢
政策性銀行在我國有3個: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
只有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才有對環保節能行業開展業務。其他兩家政策性銀行沒有這個業務。
根據本人曾經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工作經驗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目前的主要業務……(七)辦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貸款。支持范圍限於農村路網、電網、水網(包括飲水工程)、信息網(郵政、電信)建設,農村能源和環境設施建設。判斷:一般二級機構不是很支持,也就是說市級的一般不審批。你要到一級機構(省級)的申請。但條件會十分嚴格。
你可以到農發行的客戶部咨詢詳細政策文件,這些是不對外的。
Ⅲ 什麼叫政策性貸款
政策性貸款,全稱「政策性銀行貸款」:
① 政策性銀行貸款由各政策性銀行在人民銀行確定的年度貸款總規模內,根據申請貸款的項目或企業情況按照相關規定自主審核,確定貸與不貸;
② 效益也是政策性銀行貸款需要考慮的要素之一;
③ 政策性貸款是目前中國政策性銀行的主要資產業務;
a.一方面,它具有指導性、非盈利性和優惠性等特殊性,在貸款規模、期限、利率等方面提供優惠;
b.另一方面,它明顯有別於可以無償佔用的財政撥款,而是以償還為條件,與其他銀行貸款一樣具有相同的金融屬性——償還性。
Ⅳ 政策性銀行貸款的存在問題
銀行資金來源決定資金運用,資金來源總量、結構決定資金運用的總量和結構。商業銀行如此,政策性銀行也不例外。近年來,政策性銀行在國務院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籌集了大量資金,為國家重點建設、進出口行業、農業發展等提供了極其有力的保障。但從長遠來看,在現有的資金籌集中存在相當的局限性,影響和制約了政策性銀行業務的發展。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資金成本高、期限短、數量有限。政策性銀行現有的資金籌集槊道中,主要是來源於向各專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指誇性金融債券,利率一般高於商業銀行吸收的同期儲蓄利率,期限為3-5年。而政策性貸款的特殊性主要體現在利率和期限的優惠上。大部分政策性貸款利率低於同期儲蓄存款利率,期限多在5年以上,有長達20年。短期資金長期佔用,必然增加銀行經營的難度和風險。貸款利率的優惠與高成本的資金來源必然導致虧損,負債愈多虧損愈多。從一定意義上講, 國家財政將彌補這些虧損,政策性銀行的目標也不是盈利,但長期大量的虧損在目前國家財政緊張的情況下,補貼是解決不了的。而且,政策性銀行雖不以盈利為目標,是因為政策性金融業務與逐利的商業性金融業務常常存在矛盾,銀行作為一個經濟組織,必須「保本經營」,長期虧損和依靠補貼既無益於政策性銀行的經營和進取,又給借款者造成錯覺,產生有意拖欠,甚至拒不償還,反過來增加虧損的可能性。
在籌集資金的量上,也不適應政策銀行的發展。從這兩年金融債券的發行情況和今後發展趨勢看,債券的增長速度不能適應政策性資金需求。而且,在三五年後,隨著償債高峰的到來,借新債還舊債,同時還要保證政策性項目所需資金,政策性銀行所需資金的規模必將成倍增長,由此進一步增加其業務開展的難度。 (1)貸款資金死滯沉澱過多。在政策性銀行信貸資產中,有相當部分是在成立時由各專業銀行或原國家六大投資公司劃輔過來的。這些信貸資產由於長期的政策性因素管理鬆懈,造成許多資產死滯沉澱。有關研究表明,農業發展銀行的死滯沉澱資產占信貸資產的20%左右,而國家開發銀行經營基金和其他委託貸款的回收率不到10%,利息回收率則更低。只因其皆連續簽訂展期合同,故其呆賬、呆滯率尚無表現,但從其催收情況看,這些資金的順利回收將困難重重。
(2)逾期貸款比倒過高。從目前來看,政策性銀行剛運行幾年,貸款質量問題最明顯的表現形式則是逾期貸款的大量存在。據統計,農業發展銀行發放給河南某縣的貸款中,貸款逾期率達39%,國家開發銀行發放給水運行業的政策性貸款中,逾期率高達50%以上,而目前在人民銀行關於對商業銀行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通知中規定:「逾期貸款率不得超過8%」。雖然政策性銀行由於其職能的特殊性不必執行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規定,貸款質量指標尚無具體規定,但拿現行的逾期貸款率去與商業銀行的貸款質量指標相比,其相差懸殊之大,足以說明其貸款風險程度之高。
(3)潛在的貸款損失威脅日益加大。從這兩年的情況看,政策性銀行貸款呆賬,呆滯率均低於專業銀行,利息償還率有的高達90%以上,呈現出良好的運行狀態。但征這表面的良好狀態下,存在著極大的損失威脅:
首先是因為政策性銀行才運行幾年,而許多貸款都是中長期貸款,貸款期限在2年以上,償還期限尚未達到,所以,「兩呆」貸款比率較低,一旦到達回收高峰,矛盾顯現出來,比倒勢必擴大。
其次是因為在己歸還的貸款本金特別是回收的利息中,相當一部分是企業用政策性銀行貸款撥付的資金償還的,這也是銀行實行「收貸掛鉤」 所產生的結果。還有一部分企業為繼續使用政策性貸款,便通過其它銀行貸款來歸還政策性銀行貸款利息,獲得良好信譽來爭取貸款。也就是說「收貸掛鉤」制度約束了企業在貸款年限內守約按期歸還債務,但一旦貸款投資結束後,沒有了切斷資金這一硬條件的約束,這些企業是否可能按期償付債務呢?從目前各大專業銀行普遍存在沉澱貸款情況看,這種可能性極小,這實際上是企業短期行為使貸款風險滯後發生。
再從政策性銀行貸款的保障形式看,政策性銀行貸款方式多為信用貸款和擔保貸款,抵押貸款比倒不大。據河南某縣反映,該縣農業發展銀行的貸款80%以上為信用貸款,沒有抵押或擔保,而在開發銀行交通行業的貸款中,有60%上由貸款企業主管部門即鐵道部和國家民航總局等擔保, 在擔保合同中,對保證方式、保證責任等均無詳細明確的規定。一旦發生貸款損失,如何向擔保人進行索賠,也是一個潛在的難題。在另一些擔保合同中,保證人資格則完全不符合《擔保法》的規定,或同為銀行的債務人,相互擔保,實際上是「擔而不保」。
最後,貸款風險潛在威脅的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於貸款企業。根據政策性銀行對象太部分是效率低或虧損或潛虧企業,這些企業所欠銀行貸款事實上是很難收回的。目前中國各國有商業銀行貸款中20%的呆賬,多半來自這樣一些企業,在各商業銀行將政策業務分離出來後,這樣的企業多半推給政策銀行承擔,從而進一步增加政策銀行貸款的風險。
Ⅳ 政策性銀行辦理存貸款業務嗎
政策性銀行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從資本金性質看,政策性銀行一般由政府財政撥款出資或政府參股設立,由政府控股,與政府保持著密切關系。
第二,從經營宗旨上看,政策性銀行不以營利為目標,而以貫徹執行國家的社會經濟政策為己任。其主要功能是為國家重點建設和按照國家產業政策重點扶持的行業及區域的發展提供資金融通。
第三,從業務范圍上看,政策性銀行不能吸收活期存款和公眾存款,主要資金來源是政府提供的資本金、各種借入資金和發行政策性金融債券籌措的資金,其資金運用多為長期貸款和資本貸款。
第四,從融資原則上看,政策性銀行有其特殊的融資原則。
第五,從信用創造能力看,政策性銀行一般不參與信用的創造過程,資金的派生能力較弱。
資金運用
(1)貸款:普通貸款、特別貸款。後者稱為政策性貸款,體現政策意圖,由政府補貼或擔保的貸款,如產業開發貸款、基礎設施貸款、扶貧開發貸款。在確定對象時主要以社會效益為標准,在貸款投向和投放數量上具有嚴格審核模式與審核程序,期限長、額度大、風險高、利率低。
(2)投資:股權投資、債券投資。
(3)擔保:形式是出口信貸、補償貿易、透支、延期付款、承包工程、國際金融機構貸款等擔保。
與商業銀行的區別
(1)經營方式不同。政策性銀行多由政府出資建立,業務上由政府相應部門領導。商業銀行多採取股份制的形式,業務上自主經營、獨立核算。
(2)資金來源不同。政策性銀行一般不接受存款,也不從民間借款。而商業銀行以存款作為其主要的資金來源。
(3)經營目的不同。政策性銀行是為了支持某些部門的發展而專門成立的,不以盈利為目的,與相應的產業部門關系密切。而商業銀行則以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的,業務范圍廣泛。
Ⅵ 工商銀行有政策性貸款一回事
政策性銀行貸款由各政策性銀行在人民銀行確定的年度貸款總規模內,根據申請貸款的項目或企業情況按照相關規定自主審核,確定貸與不貸。效益也是政策性銀行貸款需要考慮的要素之一。政策性貸款是目前中國政策性銀行的主要資產業務。一方面,它具有指導性、非盈利性和優惠性等特殊性,在貸款規模、期限、利率等方面提供優惠;另一方面,它明顯有別於可以無償佔用的財政撥款,而是以償還為條件,與其他銀行貸款一樣具有相同的金融屬性——償還性。
Ⅶ 政策性銀行有哪些
沒有四個,只有三個政策性銀行。
1994年中國政府設立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大政策性銀行,均直屬國務院領導。
國家開發銀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於1994年3月成立,直屬國務院領導。目前在全國設有32家分行和4家代表處。成立以來,開行始終認真貫徹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發揮宏觀調控職能,支持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在關系國家經濟發展命脈的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重大項目及配套工程建設中,發揮長期融資領域主力銀行作用。
中國進出口銀行(以下簡稱進出口銀行)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府全資擁有的政策性銀行,其國際信用評級與國家主權評級一致。進出口銀行是我國外經貿支持體系的重要力量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及對外承包工程及各類境外投資的政策性融資主渠道、外國政府貸款的主要轉貸行和中國政府援外優惠貸款的承貸行。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中國唯一的一家農業政策性銀行,[1]1994年11月掛牌成立。主要職責是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籌集資金,承擔農業政策性金融業務,代理財政支農資金的撥付,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
(7)政策性銀行自營性貸款擴展閱讀:政策性銀行是指由政府創立,以貫徹政府的經濟政策為目標,在特定領域開展金融業務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專業性金融機構。實行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相分離,組建政策性銀行,承擔嚴格界定的政策性業務,同時實現專業銀行商業化,發展商業銀行,大力發展商業金融服務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參考資料:政策性銀行_網路
Ⅷ 政策性銀行業務有哪些
政策性銀行即抄是國家襲開發銀行。
國開行服務的具體領域包括:
國家基礎設施、基礎產業、支柱產業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發展和國家重點項目等。比如高速公路、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小城鎮建設、大型機場擴建、煤礦企業兼並重組、新能源發電等。
所謂政策性銀行,主要是指由政府創立或擔保、以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為目的、具有特殊的融資原則、不以盈利為目標的金融機構。我國政策性銀行的金融業務受中國人民銀行的指導和監督。
(8)政策性銀行自營性貸款擴展閱讀:
政策性銀行與普通商業銀行的區別:
1、經營方式不同:政策性銀行多由政府出資建立,業務上由政府相應部門領導。商業銀行多採取股份制的形式,業務上自主經營、獨立核算。
2、資金來源不同:政策性銀行一般不接受存款,也不接受民間借款。而商業銀行以存款作為其主要的資金來源。
3、經營目的不同:政策性銀行是為了支持某些部門的發展而專門成立的,不以盈利為目的,與相應的產業部門關系密切。而商業銀行則以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的,業務范圍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