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人說近幾年農村農產品價錢低迷,是不是供大於求
自去年以來,由於農產品價格的波動,我國農產品價格整體處於低迷狀態。幾乎每個人都在喊著生意不能繼續了。
農產品也是商品,但有一條商品規則,那就是,東西很少但很貴,價值越來越低。希望農民和朋友以市場為導向,理性種菜,而不是盲目跟風。
② 放心農產品的價格是多少,哪些是放心農產品
目前來說,通過三品一標認證的農產品是放心農產品,價格有高有低。
③ 為什麼中國農產品這么便宜
任何經濟市場上來的商品價格都是由自市場供求關系決定,中國的農產品當然也不例外,之所以說中國農產品便宜,那是相對於外國市場上的農產品價格相對比,人家是純進口價格當然貴,而中國農產品基本上都是本地銷售,價格上不去,但如果經過市場中間商流通渠道的加價,中國的農產品在大城市超市銷售的價格同樣也稱不上什麼便宜。
④ 農產品價格有哪些因素影響
影響農產品價格變動的因素
宏觀經濟
「民以食為天」,作為必需的生活保障,農產品一直存在著剛性需求。然而隨著經濟飛速發展,農產品需求不僅僅表現在食用上,飼料使用、酒精、澱粉等工業深加工所佔比重逐步增加。而工業深加工、家禽、家畜養殖在一定程度上受經濟發展影響,如果在經濟擴張期間,經濟發展帶動總需求,這些行業也紛紛擴張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自然加大;如果在經濟萎縮期間,需求萎靡不振,行業發展前景黯淡,對農產品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因此經濟發展形勢必然影響到產品供需上來,自然也就農產品期貨價格產生影響。雖然相對與工業品來說,敏感度和力度可能減弱一些,但是在分析農產品價格趨勢的時候,宏觀經濟形勢是不可或缺的一項。
供求變動
作為經濟學的基礎,供求關系是決定產品價格的基礎,因此,無論是工業品還是農產品,在分析價格走勢時分析供求關系是必然的。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價格未來發展方向。
這里需要關注的就是每個期貨品種對應現貨的產量、庫存、消費及進出口數據,綜合數據就能夠對一段時期內產品的供求狀況產生一個較為准確的判斷。
季節氣候
眾所周知,農產品是通過農作物生產、加工獲得,而農作物生長、收獲情況極大影響最後產量,因此對於農產品來說,季節及氣候變化是較為獨特的影響因素,而且相對與工業品和化工品來說,影響更為巨大。
隨著農業種植的規模化、集中化發展,天氣情況對於農業產量的影響越來越大,天氣因素是人類當前科技水平無法控制的,因此極端天氣出現,勢必影響到期貨市場農產品價格波動。如大豆的成長過程主要分為種植期、開花期、灌漿期以及收獲期,如果在種植期降水的差別和氣溫的差別變化明顯對豆苗生長影響很大,灌漿期如果乾旱少雨容易造成結莢不實、豆粒不飽滿等情況。因此天氣情況是農產品價格分析必要考慮因素。
⑤ 材料一 2013年3月5日,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談到2013年物價走勢時說: 「我們有條件實現2013年物價總
(1)①價值決定價格,農葯、化肥等價格的持續增加反映出農產品的生產成本增加,會造成農產品價格的繼續上漲。②供求影響價格,進入冬季,部分季節性農產品供應量減少,會造成供不應求,價格上漲。③經濟全球化使得各國經濟聯系增強,輸入性通脹壓力傳導到國內,引起物價上漲。
(2)①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農產品價格上漲直接影響到人民的生活消費。②履行好經濟建設的職能。要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穩定農副產品供應、降低農副產品流通成本,保障價格基本穩定。③履行好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建立社會救助和保障標准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④堅持依法行政。健全價格監管法規,加強價格監督檢查和反價格壟斷執法。 (3)①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歷史的創造者,要求樹立群眾觀點,走群眾路線。政府重視控制物價上漲問題,有利於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政府重視物價上漲問題,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准。③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要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政府重視物價上漲問題,是由當前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突出矛盾決定的,這有利於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⑥ 農產品的價格是誰說算是農民還是消費者
以桃來看,大多數桃農受制於地頭收購商。大多數年景臨沂蜜桃地頭收購價三塊回多,今年早春發生凍答害,桃價上升,地頭收購價在五塊左右。 ⑦ 哪裡可以查農產品歷年價格 在菜場的公式排上 ⑧ 每年的農產品如何定價的
目前全球大宗商品的進出口貿易,多數以世界上主要期貨市場價格作為現貨定價基礎,即:現貨價格=期貨價格+基差價格。基差是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內的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之差,主要受運輸成本的影響,一般來講,靠近銷區的基差多為正值,而靠近生產地的基差往往為負值。當然,市場供求關系變化和人們的價格預期也會導致基差變動。當市場供大於求時,基差價格往往會收窄;反之,當市場供不應求時,基差就會走強。在美國,由於農產品期貨買賣的報價是按某個月份的期貨合約基差作出的,從而使基差變化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在美國和南美農作物收割季節,基差處於最低水平,此後的一兩月後逐步走高。從歷史的視角來看,國際大宗農產品交易方式和定價機制經歷了從即期現貨交易-遠期現貨交易-交易所期貨交易—場外期貨(多種形式衍生品)交易的發展歷程。最早起源於美國的穀物交易。19世紀初,為解決穀物的及時買賣,避免價格波動的風險,在西部農場主和東部加工商之間開始以遠期合同形式進行商品交易。隨著穀物交易的不斷集中和遠期交易方式的發展,1848年,由82位穀物交易商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1865年該交易所用標準的期貨合約取代了遠期合同,並實行了保證金制度,場內交易開始發展。20世紀70年代,場外衍生品市場交易也隨之出現,並出現了期權、互換等多種合約形式。經過長期的演變,國際大宗農產品交易形成了以期貨交易為主、多種交易方式並存的國際貿易體系和國際市場體系。由於期貨市場價格能夠最大限度地反映全世界對大宗農產品價格的預期,反映真實的市場供求關系,因此,隨著以期貨交易為主的農產品國際貿易和市場體系的確立,期貨市場逐漸成為國際農產品基準價格的中心。 與2013年農產品價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為什麼要每日做t
瀏覽:987
鋅價格西藏礦業
瀏覽:504
揚州股票開戶
瀏覽:437
智鑫葯業股票
瀏覽:52
九泰基金中證基金
瀏覽:385
身份證掉了怎麼貸款啊
瀏覽:458
黃金分割外匯
瀏覽:603
申銀萬國期貨能化研究院
瀏覽:16
哪家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高
瀏覽:16
國際黃金漲跌幅度限制
瀏覽:217
博時絲路主題股票行基金今日漲幅
瀏覽:590
2018年期貨分類監管
瀏覽:351
水泥相關股票
瀏覽:717
人人貸we理財怎麼投資
瀏覽:826
大豆期貨交易所哪家好
瀏覽:509
1400港幣換人民幣多少
瀏覽:432
五千新台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530
拾貝理財怎麼樣
瀏覽:969
農行玫瑰花貴金屬圖片
瀏覽:800
各省小微企業貸款比
瀏覽: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