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跨境外匯跨境人民幣國際化

跨境外匯跨境人民幣國際化

發布時間:2021-08-05 22:02:45

人民幣如何走向國際化5000字論文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和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不斷深入,人民幣國際化已成為一個日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它不僅僅關繫到我國金融創新能否像實體經濟一樣崛起,形成經濟和金融雙輪驅動,而且關繫到國際貨幣體系改革中我國地位提升能否得到主權貨幣強有力的支持,獲得更多的投票權和話語權。21年在韓國召開的G2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改革達成「歷史性協議」,中國持有IMF份額從第6位升至第3位,這對人民幣國際化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
一、人民幣國際化現狀
目前,人民幣國際化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在跨境貿易結算、本幣互換、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和基金、建立境外人民幣迴流渠道等方面都有所推進。人民幣最優貨幣區開始在兩岸四地、華人經濟圈、東亞經合組織、上合組織及周邊國家和地區中逐漸形成和擴大。
1.跨境貿易結算。自28年12月廣東和長三角地區與港澳地區、廣西和雲南與東盟貨物貿易進行人民幣結算試點以來,國內試點的省市已經擴大至2個,跨境貿易結算境外地域已擴展至所有國家。據統計,截止到2011年4月底,我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金額已突破1萬億。[1]可以說,跨境貿易結算既是人民幣國際化帶有標志性的第一步,初步體現了國際貨幣的支付和結算功能。與之同時,跨境貿易結算又是人民幣國際化必經階段,其順利拓展將為今後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本幣互換。自28年12月我國與韓國簽訂18億人民幣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之後,29年2月,我國與馬來西來簽署了8億人民幣互換協議;29年3月,我國又與白俄羅斯、印度尼西亞簽署了2億和1億人民幣雙邊本幣互換協議;29年4月,我國與阿根廷簽訂了7億人民幣互換協議。21年6月和7月,我國分別與冰島、新加坡簽署了35億和15億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2011年4月,我國又與紐西蘭簽訂了25億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截止到目前,我國已與8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共8285億人民幣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
3.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和基金。27年6月,國家開發銀行獲准在香港發行第一隻人民幣債券,金額為5億人民幣;到21年8月,共有財政部、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匯豐銀行及東亞銀行等8個金融機構在港發行了近4億元的人民幣債券;[2]截止到2011年4月底,在香港發行的人民幣債券金額已達84億元人民幣。[3]境外人民幣基金也於21年8月開閘,海通證券在香港發行了首隻人民幣基金,金額為5億人民幣;之後,恆生銀行、工銀亞洲和建銀國際都在香港發行了人民幣基金。境外人民幣債券和基金的發行,為境外人民幣提供了投資和迴流內地的渠道,進一步刺激了人民幣在境外的支付、結算和流通。
4.有條件開放銀行間債券市場。21年8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境外人民幣清算行等三類機構運用人民幣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試點有關事宜的通知》,允許香港、澳門人民幣業務清算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境外參加銀行和境外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在核準的額度內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據統計,截止到2011年3月,包括中國銀行香港分行、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兩家港澳人民幣結算行在內,獲准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境外機構已接近2家。[4]這個舉措為境外合法獲得的人民幣資金進一步提供了投資和保值增值渠道,增強了境外機構持有人民幣的信心。
5.一些國家開始接受人民幣作為匯率指數貨幣、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25年4月,歐洲央行在歐元指導匯率體系中增加了人民幣等7種貨幣;25年11月,印度央行在調整匯率指數時將人民幣納入匯率指數的一籃子貨幣;在蒙古,目前人民幣已經占據了貨幣支付、結算和儲備6%的份額。這體現出一些與中國貿易較多的國家開始認可和接受人民幣。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的不斷增大,一些周邊國家開始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26年12月,菲律賓對外宣布將人民幣作為央行儲備貨幣,這是人民幣第一次被其它國家列為儲備貨幣;21年9月,馬來西亞央行也開始買入人民幣計價債券作為其外匯儲備。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人民幣充當國際支付手段的流通量,包括邊境貿易、旅遊貿易、人民幣結算貿易與國際周轉及境外留存大約已近萬億。可以說,人民幣正在逐步被其它國家接受和認可,人民幣國際化的外部條件越來越成熟。
二、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重要機遇
3年來,我國堅定不移地執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略方針,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經濟和金融的快速發展為人民幣國際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與之同時,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國際貨幣體系正處於變革當中,這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遇。
1.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必然要求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眾所周知,包括「金磚四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和巴西在內的新興經濟體近1年來迅速崛起,佔世界經濟的比重不斷增加,已成為一支重要的經濟力量。從具體數據來看,199年,全球的新興經濟體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為39%,到26年,這一比重增加到48%。29年,按照購買力來平價測算,新興經濟體佔全球GDP的份額已升至51.87%。[5]從對世界經濟貢獻率來講,28年新興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就已超過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1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2.7%,其中發達經濟體增長率為1.3%,新興經濟體增長率則高達5.1%。然而,建立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基礎上的牙買加體系已不能適應21世紀世界經濟發展的需要。該體系設置的原則和框架更多體現的是歐美發達國家的利益,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和投票權沒有充分體現出來,與其不斷上升的經濟地位不相匹配。隨著新興經濟體的崛起,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呼聲越來越高。
2.美國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進一步推動了國際貨幣體系改革。27年美國爆發的金融危機迅速波及全球,引起了全球金融動盪。隨著金融危機的逐步深入,特別是雷曼兄弟的破產倒閉,美國金融帝國的基石———投行模式受到了質疑和否定,五大投行破產和倒閉了三家,高盛和摩根斯坦利也轉向了商業銀行模式,華爾街一度陷入迷茫。奧巴馬上台執政後,對美國金融體制的改革進一步加劇了政府與華爾街的矛盾。金融危機的影響、忙於自救和內部改革以及內耗的結果必然削弱美國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和控制力。無獨有偶,29年12月始於希臘的歐洲債務危機讓歐洲陷入了同樣尷尬的境地。忙於對深受債務危機困擾的歐元區國家進行援助以及如何幫助它們削減債務、擺脫危機,已成為歐元區主要國家的頭等大事。此消彼長的作用下,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出現衰退及實力受損,改變了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力量對比,原有的格局和平衡被徹底打破,這進一步推動了國際貨幣體系改革。
3.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呈現出美元地位下降,儲備貨幣多元化的格局,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良好機遇。21年2月底,韓國央行公布的報告《美元地位下降,貨幣秩序料進入多貨幣體系》稱,截至29年9月,全球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的比重已經從1977年的逾8%下降至61.6%,而歐元資產的比重則從1999年的17.9%上升至27.7%。未來5-1年美元仍可能是全球最重要的儲備貨幣,但在更長時期內美元的地位將下降,全球貨幣秩序預計將進入多種貨幣體系。可以看出,國際貨幣體系格局將因美元地位的下降而出現變化,呈現出美元地位下降,歐元地位上升,儲備貨幣多元化的格局。全球外匯儲備中美元下降的比重必將由其它貨幣代替,這對人民幣國際化而言,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三、人民幣國際化面臨的障礙和風險
分析美元和日元的國際化過程,人民幣國際化將會經歷以下幾個階段和過程:一是人民幣成為重要的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和在周邊國家廣泛受歡迎的支付、結算和流通貨幣;二是人民幣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交易的結算貨幣和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具有一定地位的初級硬通貨;三是人民幣成為世界各國普遍看好的國際儲備貨幣;四是人民幣成為像美元一樣的超主權貨幣。然而,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克服各種各樣的障礙和風險。
1.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和文化傳統方面的障礙。國際社會中,絕大多數國家認同的是西方文明和資本主義制度,盡管我國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但許多國家並沒有認同我國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更多地是將我國的崛起視為潛在的競爭對手,而不是一個合作夥伴。同樣地,我國歷史悠久、具有東方特色的文化傳統與西方文明有著明顯差異,語言、觀念和思維方式的不同無形中會導致溝通的障礙,加劇尋找認同感的差距。因而,人民幣國際化相比較美元、歐元和日元而言,其過程將會更加曲折和漫長。
2.一些既得利益大國的阻撓。在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中,盡管美元的地位在下降,但作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美國是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霸權地位的,必然會想方設法維持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享受鑄幣稅收益,阻撓其它貨幣的崛起。歐元區國家同樣也會如此。而在亞洲,已成為國際硬通貨的日元為維護其在亞洲的貨幣地位,更會將人民幣視為主要競爭對手,千方百計進行打壓和阻撓。因此,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任重而道遠。
3.技術層面的障礙。目前最主要的障礙是資本項目下人民幣未實現自由兌換。盡管我國近年來適當放寬和擴大了外國投資者在中國金融市場上的直接投資規模,在資本流出方面也在逐步放鬆境內居民以及金融機構對海外投資的限制,但這距離人民幣國際化的要求而言還遠遠不夠。當然,考慮到我國的現實情況,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人民幣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也不會輕易放開,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國際化必將給國際資本和金融運作帶來較大的風險考量。此外,人民幣國際化存在的技術障礙還包括與此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思維方式的轉變、金融體系的健全以及金融人才的匱乏等。
4.人民幣國際化面臨的最大風險是一些西方國家和國際金融機構善於運用的「金融戰」或「貨幣陷阱」。令人記憶猶新的是1997—1998年的香港金融保衛戰,以美國索羅斯旗下對沖基金為首的國際炒家大肆作空港元,雖然最後香港政府在中央政府支持下成功地擊退了國際炒家,但也付出了慘重代價。隨著境外結算、流通和儲備人民幣的規模大幅提升,國際資本或熱錢炒作人民幣或人民幣資產的風險也隨之上升。因此,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必須防範國際資本利用我國可能存在的金融缺陷或漏洞來作空或作多人民幣,以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相對穩定。同時,也要防範美元、歐元等主要國際貨幣貶值所帶來的陷阱和風險。
四、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相關策略
1.制定人民幣國際化的時間表。這是進一步推動和落實人民幣國際化總體戰略和目標的具體體現,這個時間表既可以是粗放型的,也可以是具體細化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向松祚的「人民幣國際化三步走戰略」就提出了一個時間表:21年至22年人民幣由國內結算貨幣成為重要的貿易結算貨幣,22年至23年人民幣由貿易結算貨幣成為國際金融結算貨幣,23年至24年人民幣由國際金融結算貨幣變成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筆者認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時間表不應簡單地劃分,其進程應與我國制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相吻合,時間表的制定應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相結合,也就是說,人民幣國際化的內容應體現在今後若干個「五年規劃」中。這樣,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才能與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相匹配,既不超前,也不落後。
2.在路徑選擇上,我們可以採用政府和民間共同推動的方式,多層次、全方位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一方面,通過政府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如鼓勵和放寬境內機構和個人進行境外投資;建立境外人民幣迴流的多種渠道,進一步完善境外人民幣迴流機制;適當放寬資本項目下的人民幣兌換等,在政策層面為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創造條件。另一方面,通過龐大的民間經貿和金融往來渠道,藉助跨境貿易、承接海外工程、跨國公司境外投資和經營、國際代理、國際租賃、國際保險和直接對外投資,在現實國際經濟往來中推動人民幣在全球范圍內的拓展,逐步侵蝕、擠壓和占據美元、歐元等主要國際貨幣原有的份額和空間。
3.堅持「走出去」戰略與人民幣國際化相結合。「走出去」戰略是我國制定的一項長期國家戰略,它不僅僅關繫到我國經濟健康穩定持續發展,而且也關繫到我國龐大外匯儲備的保值增值問題。「走出去」戰略與人民幣國際化兩者的關系是相伴相生,相輔相成,我們不應簡單地割裂開來。因此,我們在具體執行「走出去」戰略時,既要注意防範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和陷阱,也要藉此機會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充分發揮中投等「主權基金」平台的作用,在對外投資和金融結算中提高人民幣的佔比。如在購買境外資源能源和資產時增加使用人民幣支付,或以貨幣組合方式(即將人民幣與美元、歐元等主要國際貨幣按一定比例組成貨幣組合)支付,鼓勵在國際金融結算時使用人民幣結算等。
4.抓緊建立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離岸金融中心(OffshoreFinancialCenter),又稱作離岸金融市場(OffshoreFinancialMarket)或境外金融市場(ExternalFinancialMarket),它是任何一個國家貨幣國際化、全球化必備的基本條件。從歷史上看,無論是美元、日元還是歐元,其國際化進程都離不開離岸金融中心的支持,因此,建立離岸金融中心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必然過程。從條件來看,目前建立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的首選地是香港,無論是語言、文化背景,還是金融基礎、區位優勢,香港都當之無愧,而且,香港與大陸已經建立了較為緊密的金融合作,這為建立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外,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還應在世界主要金融中心如紐約、倫敦以及我國拓展經貿關系的主要地區非洲、拉美等地建立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為人民幣真正實現國際化提供必要的金融基礎設施。
5.大力發展人民幣金融衍生品。發展金融衍生品是避免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產生劇烈波動、分散匯率管理風險的一種較佳方式。但目前人民幣金融衍生品的現狀是境內品種少、規模小,只有人民幣外匯掉期、人民幣利率互換等少量產品;相比之下,境外的人民幣衍生品品種多、規模大、交易活躍,如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NDF)、人民幣無本金交割期權(NDO)、人民幣無本金交割互換(NDS)和人民幣結構性票據(StructuredNotes)等。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估計,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NDF)日均交易量在3至5億美元之間。[6]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遠期交易的定價權似乎有旁落之嫌。因此,伴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我國應大力發展基於人民幣匯率的金融衍生品,如人民幣指數期貨等,掌握人民幣定價權,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平穩、健康、有序地進行。
6.組建大型國際零售貿易商,占據國際經貿制高點,掌控國際商品定價權和人民幣結算主動權。在我國日益成為世界製造工廠和世界商品供應商的情況下,不應過度依賴沃爾瑪、家樂福等國際零售貿易商,這容易受制於其渠道。與之相反,我們應組建大型的國際零售貿易商,建立龐大的國際營銷網路和渠道,直接佔領國際市場。這是國際經貿的制高點,通過控制國際營銷網路,可以進一步控制國際品牌市場和國際商品定價權,甚至影響和控制上下游產業及產業鏈的整合。實踐證明,發達國家的商業定價權和市場壟斷網路是其貿易結算、產品與品牌控制的源泉和依據。因此,為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我們應組建類似於沃爾瑪、家樂福的國際零售貿易商,通過其渠道增加人民幣貿易結算量,為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國際市場規模、增強人民幣國際貿易結算的實現機制奠定更好的基礎。

㈡ 請問人民幣國際化是否會加劇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另勃商所的人民幣跨境結算對人民幣的匯率有何影響是給R

你好,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外管局陸續推出一系列政策,放鬆匯率管制,放鬆結售匯等控制外匯進出的一系列舉措,卻不改變其他的經濟體制,比如放鬆資本市場監控,以便讓股票市場也成為吸收外幣流動性的資金池。結果,大量的投機資金流入,正好大舉進攻放鬆管制的外匯市場,導致人民幣國際化助推了人民幣匯率的持續上漲,因為人民幣國際化提高了人民幣的跨境可流動性和可投資性,使得境外外幣資金未來較長期的高收益,不斷買入人民幣,拋售美元,結果人民幣不斷升值。

現在,外管局已經意識到熱錢進入中國炒作外匯市場不斷推高人民幣匯率的危害性,轉而重新收緊了外匯市場的政策。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倒推。一項政策,只有一整套制度同時推出,或者說配套制度同步推出,才能讓既定的改革不變味。洋務運動的初衷非常好,也有些成效,無奈軍隊的管理制度不變,最終在和日本的競爭中大敗而逃,讓中國這只獅子跪在日本這條小蟲面前。

事實上,盡管人民幣匯率不斷上漲,危害到中國的出口,但是人民幣國際化不應成為替罪羊,因為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擴大開放、走向和世界經濟進一步融合、推進中國市場化和國際化的必不可少的一步。人民幣國際化正是中國深入改革開放的主線索之一。要理解這一點,以下我們來梳理人民幣國際化的一些方方面面。

㈢ 跨境人民幣信用證有什麼開證要求以及受益人是否有地域限制

創建背景
編輯
為促進人民幣的跨境使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人民銀行自2009年起出台多項政策進行支持,監管環境有利跨境人民幣信用證產品推廣。同年,中國工商銀行創行業先河,率先完成我國第一筆跨境人民幣信用證業務。 [2]

產品特點
編輯

不佔短期外債額度
當客戶需要開立90天以上的遠期信用證時,不再受到銀行短期外債額度的限制。 [3]

規避匯率波動風險
通過人民幣結算,為客戶規避匯率波動風險。 [4]
若客戶的交易對手需要收匯外幣,銀行可以提供人民幣+外幣信用證組合產品,並為客戶在境外尋找最優的匯率購匯。

全球比價的低成本融資
若客戶需要融資,跨國銀行可依託遍布全球的境外機構及經營網路,尋找最優的融資利率,提供優質的內外聯動服務。 [4]

組合產品豐富
編輯
通過雙幣信用證、雙幣雙期信用證等組合產品,在結算的同時可幫助客戶獲取更多收益。

申辦流程
編輯
(一)進口商提交開證申請書、合同及相關資料;
(二)開證行審查無誤開出信用證;
(三)通知行通知信用證;
(四)出口商備貨出運並向議付行或寄單行交單;
(五)議付行或寄單行向開證行寄單索償;
(六)開證行付款/承兌/拒付;
(七)進口商付款贖單。

客戶使用要點
編輯
(一)應符合國家及相關銀行有關規定;
(二)須具備真實的貿易背景,開證金額與付款期限符合正常的貿易需求,禁止開立無貿易背景的融資性跟單信用證;
(三)對於辦理服務貿易項下的進口開證業務、與保稅區(出口加工區)有關的進口開證業務、轉口貿易、深加工結轉和異地開證業務,應按照國家外匯管理的有關規定審核相關憑證和材料;
(四)代理進口方式下的開證業務,應審核開證申請人的代理進口權,並要求其提交代理進口協議。對無代理進口權的企業,不得為其辦理代理進口方式下的開證業務;
(五)進口信用證項下付匯行為需經外管局事先備案的,應要求開證申請人提交《進口付匯備案表》。

典型案例
編輯
在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時,進口企業以人民幣全額保證金質押,銀行為企業開具人民幣遠期信用證。產品到期後,發放人民幣保證金用於支付境外貨款。企業可以在不佔用授信額度的同時,通過遠期信用證延遲支付從而獲取了境內利息收益。與美元信用證相比,人民幣信用證不僅節省了企業購匯成本,而且90天以上人民幣信用證不受銀行短期外債指標規模限制。因此,跨境人民幣信用證備受銀行和企業青睞。2011年1-8月,我國跨境貿易人民幣支付中信用證結算的佔比已經達到29.8%,大大高於2010年全年17.3%的水平。隨著人民幣對美元的持續升值和國內融資成本的上升,涉外企業利用遠期信用證融資的動機將更強烈,而遠期信用證在支付前不佔用銀行的資金。因此,只要交易對方願意接受,今後人民幣信用證的佔比必將進一步提高。
操作方式為:境內企業出口收取外匯,將結匯人民幣資金作為開證保證金,存定期,或以部分人民幣存款加境內銀行授信額度為質押。通過銀行開具進口遠期人民幣信用證,境外交易方(多為境內企業的關聯公司)憑境內行開具的遠期人民幣信用證為質押向境外銀行融通等值外匯,用於支付下批次進口貨款。境外交易方同時辦理同期限等值NDF遠期購匯用於償還境外銀行到期外匯貸款。企業通過境內人民幣存款與境外外匯貸款利率差、即期結匯與遠期匯率差及人民幣升值預期套取利益。

㈣ 如何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

穩步推進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拓寬人民幣雙向流動渠道
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旨在實現資本項下的人民幣雙向自由流動和交易,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向更高級階段發展的重要步驟。以資本項下的人民幣輸出與迴流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既是滿足市場需求的順勢之舉,也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條件,同時有助於將風險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內。通過打通離在岸市場,滿足境外人民幣資產投資國內市場進行保值增值的需求;多措並舉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促進境內企業和金融機構跨境人民幣投融資的便利化;進一步放開境外人民幣資金投資境內金融市場的渠道,有效擴大人民幣迴流的路徑。特別是在當前資金外流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可以順勢加快推出上述相關舉措。這既有助於緩解資金外流壓力,也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良好支撐。
大力發展國內債券市場,滿足全球人民幣資產配置和避險需求
成熟的債券市場對滿足境外機構人民幣資產配置需求和避險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有助於「一帶一路」與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美國正是以其成熟、龐大且高度開放的債券市場,為外國投資者的資產配置和避險需求提供了重要場所,也是美元長期以來作為全球最主要國際貨幣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深入推進,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的人民幣資產將穩步增加,相應的資產配置和避險需求將不斷提高,建立一個面向全球發行和交易、更具深度、廣度和開放度的人民幣債券市場將為「一帶一路」戰略提供強有力的融資支持,同時也有助於滿足全球人民幣資本配置和避險需求的重要場所。未來應大力發展國內期貨市場和衍生品市場,為各參與機構利用套期保值、掉期合約等金融工具規避匯率風險奠定市場基礎,進一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穩步提高資本市場開放度,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豐富的交易工具和投資渠道,使人民幣能夠真正實現「走出去」,同時「留得住、回得來」。
積極構建人民幣計價和結算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
大宗商品人民幣計價結算是推動人民幣實現計價功能和儲備功能的重要抓手。在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低迷背景下,中國作為大宗商品主要進口國,推動大宗商品領域的人民幣計價和結算具有良好機遇。建議在上海自貿區和中東人民幣離岸市場大力發展人民幣計價的能源和大宗商品期貨市場,鼓勵國際主流投資機構參與市場交易。持續完善人民幣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人民幣國際使用的便利性;發展具有價格發現和避險功能的大宗商品人民幣期貨市場,降低交易成本。盡快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民幣大宗商品定價的市場規則和機制,從而獲得人民幣在石油、天然氣以及其它大宗商品期貨的定價權。在重大支撐項目建設、對外貸款中,有意識地將能源、資源產品作為抵押物和還款保障,例如可以考慮「石油換貸款」計劃,從而推動人民幣大宗商品計價結算。
以對外直接投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向「資產型」轉變
對外直接投資能同時帶來本幣結算的集聚效應和對其他國際貨幣的替代效應。通過大量的海外投資及其對進出口貿易的帶動,本幣牽引著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和結算,頻繁地促進各種東道國貨幣與本幣之間的結算與兌換,增加和擴大本幣對外結算的頻度和范圍,並促進以本幣為結算貨幣的外匯交易的聚集。人民幣對外投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綁定出口,推動人民幣更多地在出口貿易中使用,可以使中國企業在對外投資過程中將人民幣資金用於全球資源配置、生產、銷售、定價;進而把人民幣作為國際結算貨幣,提高人民幣在出口貿易結算中的使用比例,改變跨境人民幣結算在經常項下不均衡的局面,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向更高級階段發展。
合理選擇對外投資中的人民幣使用策略。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可考慮積極推進合資並購。這種投資方式有利於被並購企業資產計價置換,從而可以增強人民幣的計價功能。積極開展跨境人民幣貸款、境外人民幣債券融資、權益類融資,以支持本土企業「走出去」,必要時可以限定這些融資專門用於對外投資。進一步發展人民幣基金,專門用於以人民幣投資於國外基礎設施建設、礦產資源開發等項目,並適當附帶購買中國的產品和設備等條件。當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和投資中推動人民幣使用也應尊重市場規律。不應採取強制手段在對外融資、海外投資中綁定人民幣,不必過於強勢地要求使用人民幣進行資本輸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摩擦。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還應主要靠自身經濟實力和貿易投資的長期自然帶動,切不可「拔苗助長」。
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優化離岸市場布局
目前人民幣離岸中心主要在中國香港、新加坡、韓國首爾等亞洲地區,布局有待進一表擴大和優化。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推進,資本流動和金融需求必將推動中亞、南亞、中東地區出現新的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議提前考量,前瞻布局,選擇與中國經貿往來密切、金融市場比較發達、影響力和輻射力相對較強的區域中心城市,穩健打造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議在迪拜設立清算行的同時,繼續積極同迪拜展開多領域的金融合作,鼓勵和支持迪拜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同時,可考慮適時推進曼谷、孟買、阿斯塔納,卡達、開羅等地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
保持人民幣有效匯率基本穩定,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良好匯率條件
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中國經濟增速雖有放緩,但經濟運行仍將較為平穩;日本、歐洲經濟持續低迷,而美國經濟復甦勢頭強勁、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預期下美元仍可能相對較強。在此情況下,應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匯率彈性,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避免再次出現一次性貶值及過快貶值,但可允許人民幣隨市場供求關系變化對美元適度貶值,階段性地雙向波動。保持人民幣有效匯率基本穩定,特別是盡量保持人民幣對中亞、南亞、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等主要對外投資國家貨幣匯率的穩定或略有升值,為人民幣國際化和對外投資提供良好的匯率條件。
以銀行國際化輔助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從國際經驗來看,一國貨幣走向世界需要以本國銀行作為載體。二戰後,在「馬歇爾計劃」和「道奇路線」的支持下,美元大規模流向歐洲和日本,美資銀行也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上世紀80年代,大量日本企業湧向東南亞投資設廠,追隨而至的日資銀行在為日企提供大量日元貸款的同時,也將日元國際化推向了一個高潮。然而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隨著銀行大規模從東南亞撤資,日企在東南亞的供應鏈體系逐漸瓦解,日元國際化的進程由此也遭遇嚴重挫折。因此,說「人民幣國際化很大程度上是建築在銀行國際化的基礎之上」並不為過。如果沒有國際化的商業銀行,特別是五大國有銀行和較大的股份制銀行深度參與,人民幣國際化基礎就不牢靠,也難以邁開新的步伐。
截至2016年底,共有9家中資銀行在26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了62家一級機構,其中包括18家子行、35家分行、9家代表處。商業銀行可與開發性金融機構開展分工協作,共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商業銀行作為「一帶一路」的參與者和實踐者,可以在資金籌集、資源配置、配套服務、信息交互、風險評估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進一步優化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優化機構布局,發揮好融資的引導和撬動作用。做好「一帶一路」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打造專業化、集約化經營模式,精準把握沿線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風俗、法律監管等各類情況。加強與國外銀行業在人民幣支付清算、資金拆放、報價做市等方面的業務合作,為企業「走出去」和人民幣資本輸出提供更加完善的配套銀行服務。同時提高跨境風險的監測和管控能力,重點做好政治風險、監管風險、及市場風險、匯率風險、法律合規風險的管控

㈤ 何為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跨境人民幣集中收付

跨境人民幣資金池在銀行屬於資金池類產品,歸類於中間業務中的流動性產品的大類。最新的一份文件是2014年11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跨國企業集團開展跨境人民幣資金集中運營業務有關事宜的通知》(銀發【2014】324號)。該份文件相當於全國開展跨境資金池的操作細則。問題中所說的《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關於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通知》(銀發【2014】22號)的文件僅規定了上海自貿區內的資金池的相關問題,而且關於資金池的部分僅有區區的半頁,頂多算是個指導性文件。人行關於這塊業務政策文件變遷我後續會說到。

因為這個產品國家還處於推行試點階段,就是銀行和企業向當地人行申報一個批准一個,所以各家的賬戶體系、系統設置都有所不同。具體到產品可以分為准入條件、賬戶設置、行內流程、系統設置。
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是資本項目項下,跨國企業集團境內外成員企業之間開展的資金調劑和歸集業務。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集中收付是跨國企業集團對境內外成員企業的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收付款集中處理,可採用軋差凈額結算方式。

簡單些說,就是資金池是屬於資本項下的,不需要貿易背景,就可以劃轉資金。人民幣集中收付需要實打實的貿易往來。同時,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和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集中收付相類業務就構成了跨境人民幣資金集中運營業務。所以有關跨境外幣資金池業務的政策是放在《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規定(試行)》(2014年6月實施)規定的。

啊,為什麼會有這個業務呢?因為之前資金的跨境流動在我國是嚴格限制,只有經常項下的貿易往來才能實現資金的跨境支付和匯兌,而資本項下的跨境流動必須經過有權機構的嚴格審批,在核準的額度內才可以跨境收支。現在國家想要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鼓勵人民幣走出去,所以想通過該項業務,微觀上先提高跨國公司境內外關聯企業自有資金集中調度和統一使用的便利性,使他們的人民幣資金首先走出去。

㈥ 如何規避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匯率風險

規避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匯率風險方法如下:
1、對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進行不斷的完善。從而促進人民幣資本項目的開放,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順利實現。有利於現如今我國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度仍處於起步階段。為了進一步增強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國家相應部門應對人民幣匯率的波動進行掌控調整。同時對國際上的金融形勢進行充分的評估和考量。
2、為了保證人民幣能夠穩定持續的進修生枝,政府應當,對國內市場產生泡沫的情況進行控制,避免市場經濟泡沫過大而帶來的通貨膨脹等問題。因為通貨膨脹情況一旦發生就會是市場上貨幣流通量急劇增大,從而對人民幣升值產生巨大的阻力。
3、與此同時,隨著我國金融開放的進一步加強。雖然我國外匯市場運作不受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對於我國而言外匯市場的匯率主要受到國內經濟供求關系的影響較大。

㈦ 人民幣國際化的好處有哪些

第一,人民幣國際化可以給我們帶來國際鑄幣稅收入為主的收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元,美國的貨幣成為世界貨幣,全世界都在用美國的貨幣,美國向全世界徵收鑄幣稅。比如說本來要發行40萬億美元,美國可以發行80萬億美元,其中40萬億美元就是美國的鑄幣稅。有資料說,1981年—2002年期間美元國際化不僅使美國獲得巨額的鑄幣稅收入,還為美國的金融業帶來約為2748億美元的凈收益。有研究初步估算,如果2010年實現人民幣區域國際化,則到2010—2020年的10年間,我國可獲得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金融業凈收益為307億元人民幣。第二, 有助於降低外匯儲備規模。人民幣國際化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高額外匯儲備產生的壓力。當前,巨額的外匯儲備已經給我國貨幣政策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而人民幣境外流通、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對緩解我國外匯儲備過快增長具有一定的作用。此外人民幣國際化,可減少我國對美元等其他國際儲蓄貨幣的需求,有助於降低外匯儲備規模。第三, 有助於防範和降低面臨的匯率風險。隨著對外貿易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企業持有大量的外幣債權和債務。由於貨幣敞口風險較大,匯價波動會是企業蒙受損失。人民幣國際化後,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被廣泛接受,我國企業、投資者和居民在國際經濟交易中可使用人民幣計價和結算,在對外貿易和投資中面臨的匯率波動風險和貨幣交易成本也隨之降低。在這種降低匯率風險和減小交易成本雙重收益的促進下,將進一步促進我國對外經濟的發展。第四, 有助於提升國際地位。隨著人民幣的國際化,我國逐漸掌握一種國際貨幣的發行權和調節權,對全球經濟活動的發言權也將隨之增加,這對於提高我國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和影響至關重要。長期以來,「中國是貿易大國,貨幣小國」狀況也將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逐漸得到改變,在全球貨幣體系的格局也將隨著人民幣國際化出現重大調整。~!!

㈧ 什麼是跨境人民幣 離岸人民幣國際化

離岸人民幣是通過境內的人民幣跨境結算或間外匯掉期方式流到境外的,本質是相同的東西。
中國還實行外匯管制,因此,境內人民幣和外幣之間的兌換還受到限制。而在離岸市場,離岸人民幣和外幣之間兌換沒有限制。兩者之間並沒有完全打通,因此還存在匯率和利率的不一致。

㈨ 論述題: 1.人民幣國際化與資本項目外匯管理之間的關系 2.利息實際,如何優化中國外匯儲備的結構

去年年底之前,關於人民幣國際化,有一點是大家共同擔憂的:快速推進的人民幣國際化過於依賴人民幣單邊升值的預期。有兩種現象特別明顯體現出了這一
點:一是當時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呈現出非常嚴重的「跛足」現象,80%的結算額為國內企業用人民幣支付進口,說明國外貿易企業更喜歡持有人民幣而不是支付
人民幣;二是當時香港人民幣存量急劇增加,但事實上當時香港的人民幣資產收益率與其他幣種的資產相比並沒有太大優勢,很明顯,是人民幣的單邊升值預期誘使
投資者持有大量人民幣的。
然而,從去年年底開始,人民幣竟開始了貶值周期。在去年11月30日至12月15日的第一輪貶值周期中,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價連續觸及日交易區間下限,形成了12個交易日「跌停」的中國外匯市場20年來前所未有之局面。經過幾個月較為穩定的雙向浮動後,第二輪貶值周期又於今年4月開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
間價不斷創出年內新低。以7月31日美元對人民幣6.3320的中間價計算,7月份人民幣對美元小幅貶值0.11%,為今年第四次出現單月貶值。遠期匯率
方面,7月31日海外NDF市場上,美元對人民幣1年期NDF匯價交投在6.4350附近,顯示出海外投資者預期一年後人民幣相對於美元將出現1.60%
左右的貶值。從月度均值來看,7月份反映的1年後人民幣兌美元貶值預期均值為1.51%,與6月份的平均1.55%相比差別不大,顯示境外投資者對人民幣
遠期貶值的預期漸成共識。
與人民幣暫停升值周期完全吻合的是,香港人民幣存款同時期出現「異動」。香港金管局數據顯
東西太多了,你想看也可以去匯通網的匯率查詢版塊進行詳細的查看

示,從去年12月開始香港人民幣存款連降5個月,由去年11月份的6273.02億元人民幣降至今年4月份的5523.72億元人民幣,降幅高達
11.94%,其中單月最高降幅更是達到6.18%。直到今年5月份,香港人民幣存款才小幅微升0.27%至5538.58億元人民幣。究其原因,香港離
岸人民幣資金有了更多出路固然是重要原因,如購買人民幣點心債、RQFII與
FDI及流入其他人民幣離岸中心等,但不可否認的是,人民幣貶值預期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令人不得不擔心目前的人民幣貶值預期是否會阻礙人民幣國
際化的進程。
那麼,應該怎樣認識人民幣貶值預期與人民幣國際化之間的關系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去考慮。
首先,應聚焦於人民幣國際化之健康發展。人民幣持續升值對人民幣國際化來說是一柄「雙刃劍」:人民幣持續穩定的升值固然使市場對人民幣青睞有
加,但一國貨幣之所以成為國際貨幣絕非因為其擁有比其他貨幣更明確的升值走勢。如果一國貨幣僅是因為持續不斷的升值而成為國際貨幣,其作為國際貨幣的職能將被弱化,而蛻變為市場投機對象。一旦人民幣升值預期消失,「目的不純」的投資者勢必拋棄人民幣,導致人民幣匯率劇烈波動。20餘年前日元被過度投機及過快升值從而加速日本經濟衰退的歷史仍歷歷在目,其中的教訓不能不認真吸取。從這個角度來說,人民幣升值預期消失將人民幣國際化中的「投機泡沫」擠了出去,讓人民幣國際化回歸純粹,可以倒逼人民幣國際化健康發展。

㈩ 哪些事件推動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人民幣國際化大事件:
2007年6月

首支人民幣債券登陸香港,此後內地多家銀行先後多次在香港推行兩年或三年期的人民幣債券,總額超過200億元人民幣。
2008年7月10日
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三定方案,新設立匯率司,其職能包括「根據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
2008年12月4日
中國與俄羅斯就加快兩國在貿易中改用本國貨幣結算進行了磋商;12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韓國銀行簽署了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兩國通過本幣互換可相互提供規模為1800億元人民幣的短期流動性支持。
2008年12月25日
國務院決定,將對廣東和長江三角洲地區與港澳地區、廣西和雲南與亞細安的貨物貿易進行人民幣結算試點;此外,中國已與包括蒙古,越南,緬甸等在內的周邊八國簽訂了自主選擇雙邊貨幣結算協議,人民幣區域化的進程大步加快。
2009年2月8日
中國與馬來西亞簽訂的互換協議規模為800億元人民幣/400億林吉特。
2009年3月9日
央行行長助理郭慶平介紹,國務院已經確認,人民幣跨境結算中心將在香港進行試點。具體的試點方案和辦法仍還在研究,尚未出台。
2009年3月11日
中國人民銀行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國家銀行宣布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目的是通過推動雙邊貿易及投資促進兩國經濟增長。
2009年3月23日
中國人民銀行和印度尼西亞銀行宣布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目的是支持雙邊貿易及直接投資以促進經濟增長,並為穩定金融市場提供短期流動性。
2009年4月2日
中國人民銀行和阿根廷中央銀行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
2009年7月
六部門發布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我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正式啟動。
2010年6月
六部門發布《關於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地區范圍將擴大至沿海到內地20個省區市,境外結算地擴至所有國家和地區。
2011年8月
人民銀行8月23日明確表示,河北、山西等11個省的企業可以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至此,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境內地域范圍擴大至全國。
2012年11月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正式在南非起步,我國和南非之間的貿易都是直接將法蘭特兌換成人民幣來結算。
2013年10月
10月15日,第五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在北京舉行,國務院副總理馬凱與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在新聞發布上表示,中國和英國同意人民幣與英鎊直接交易。
2013年12月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3年人民幣匯率走勢提出了明確要求,即「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的穩步推進,世界金融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2014年6月
人民幣全球清算網路頻頻布局
6月18日,建行擔任倫敦人民幣業務清算行;19日中行擔任法蘭克福人民幣清算行;
2014年7月
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決定授權交通銀行首爾分行擔任首爾人民幣業務清算行,這成為在首爾打造人民幣離岸中心的重要一步。

閱讀全文

與跨境外匯跨境人民幣國際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博時絲路主題股票行基金今日漲幅 瀏覽:590
2018年期貨分類監管 瀏覽:351
水泥相關股票 瀏覽:717
人人貸we理財怎麼投資 瀏覽:826
大豆期貨交易所哪家好 瀏覽:509
1400港幣換人民幣多少 瀏覽:432
五千新台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530
拾貝理財怎麼樣 瀏覽:969
農行玫瑰花貴金屬圖片 瀏覽:800
各省小微企業貸款比 瀏覽:142
投資b股 瀏覽:556
最新在岸人民幣反彈 瀏覽:84
外匯黃金怎麼樣 瀏覽:161
樂視網投資現狀 瀏覽:563
重倉格力的基金有哪些 瀏覽:107
中國銀行現貨白銀價格走勢圖 瀏覽:968
21加幣是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826
國外橡膠期貨實時行情 瀏覽:159
股票市盈動靜 瀏覽:270
麥田外匯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