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美國一再對中國增加關稅,而中國一再降低關稅我真是不明白了!誰能給解惑一下
因為美國是強國,這種貿易逆差都是需要平衡的。
㈡ 中國貶值人民幣問過美國同意了嗎
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多次批評中國「故意壓低」人民幣匯率來刺激出口。12月4日,特朗普在Twitter上對人民幣貶值進行言語攻擊,聲稱,中國貶值人民幣、對美國產品增收重稅,問過美國是否同意嗎?中國對自己的貨幣貶值,對我們的產品徵收重稅,我認為不可以。
特朗普出身地產世家,是成功的商人富豪和娛樂明星,在中國議題上立場一貫強硬。川普說,把全世界所有國家都算上,中國是「有史以來最善於」讓本國貨幣——人民幣——貶值的,據他所說,這讓中國公司在把商品銷往海外時獲得了「巨大的並且是不公平的優勢」。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特朗普指責中國操縱匯率。在總統選舉階段,特朗普就曾威脅將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在兩國貿易上,特朗普表示要對中國出口的所有商品徵收45%的懲罰性關稅,以削減美國對中國的巨額貿易逆差,並稱美國或將退出世界貿易組織(WTO)。
由於商人出身,尤其在意美國向中國借大量外債、中國買下美國公司和地產、中國使美國工人失業、中國操縱貨幣,所以,這次人民幣貶值,美元害怕了。他覺得,中國更像是一個「悶聲發大財」的大國,但是這酸溜溜的評論背後,筆者覺得是特蘭普滿滿的不甘心。
美國人剪羊毛的理論並非完美無缺,沒有失手只是因為美國家底夠厚,又沒有競爭對手,一旦美國失去國際主要貨幣地位,加害者也可能轉換成受害者。屆時同樣適用於銀行擠兌的那套理論,看美國有多少外匯儲備、多少(美國人自己的)黃金儲備。
人民幣國際化對美元是重重一擊,有了人民幣國際化和貨幣互換,那麼這個玩法就完完全全不一樣了。當人民幣進入加息周期後,人民幣如果對美元升值,那麼跟中國有貨幣互換協議的國家會提前採用拋售美元的方式進行避險。經商不等於治國,出於私心給別人亂扣帽子,到頭來只會觸發更為激烈的對抗,中國手中掌握著強大的反擊能力,特朗普一意孤行只會兩敗俱傷。
㈢ 美國提高關稅,怎麼就能使人民幣升值。
提高關稅一定是結構性的,加大限制出口商品的征稅力度,並且適度提高一般性和鼓勵性出口版商品關權稅,拒絕中國廉價商品補貼外國人。現在,人民幣升值無法阻止企業間因惡性競爭而導致的廉價出口,而且越是貨幣不穩定,越是升值預期強烈,越是貨幣緊張,企業就越是加快商品和資金的周轉,越是容易廉價銷售。這又是另一個惡性循環。
應當考慮是不是可以適度通過增加出口關稅,減低進口關稅,一來增加進口、減少出口,平衡貿易,二來減低企業原材料進口成本。
㈣ 美國增加關稅,為什麼人民幣不降反升
首先咱們要清楚關稅與匯率的關系。匯率的調整范圍是大於關稅的,因為匯率的變化會影響所有的進出口商品,當本幣貶值時,有利於促進本國的出口;反之,則會不利於出口,而且還會給企業帶來許多匯兌損失。而關稅就不一樣了,笨笨在之前的文章《別只盯著貿易戰了!關稅的角色已發生變化》(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可查看)提到過,關稅越來越工具化,如果單個行業或商品受國外的沖擊較大,本國則可以提高關稅來加以保護。也就是說,匯率變化比關稅的調整要更加動態、直接、廣泛。而關稅則顯得比較局限。
理論上講,當本幣貶值,出口則會加大,更有可能對外形成巨大的順差,因此他國出於保護自己民族產業和反傾銷的考慮,通常會提高關稅。但是,同樣的事情放在中美之間,那就微妙許多了。
首先,美國為啥加關稅?那是因為逆差太大,但現在也有輿論稱本質是打壓中國製造2025,但無論怎樣,總之還是那句話:你不但賣的太多,而且東西又越賣越好,我心裡很不爽。那不爽怎麼辦呢?那就促進美國的出口唄!促進美國出口的話那就要美元貶值,這也是特朗普希望看到的。如此一來,美元一貶值,人民幣就相對升值了。下圖的美元指數顯示,美元自2017年初至今一直是在走弱的
其次,站在中國的角度而言,出口導向型經濟需要轉型,怎麼轉型?對內需要內需,對外需要輸出。近幾年服務業、消費拉動GDP的比例明顯上升,內需有了,而輸出呢?沒錯,那就是人民幣國際化。而人民幣國際化就需要強勢的人民幣,因此從這點看,人民幣的升降,與美國的關稅幾乎沒有啥關系。
不過人民幣升值與否,還需要外部環境與內部環境的共同作用。很多人其實心裡也明白,在美國宣布對中國打貿易戰這段時間,人民幣的升值也是可以理解的,咱們說是說美國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其實講真可能美國頂多損個一半左右,適當的升值也不是什麼壞事,大國不應該因為幾百億幾千億而搞得雙方態度僵硬,影響長期合作戰略。再說,美國對中國商品增加關稅的同時,中國也對美國的一些出口商品增加了關稅,這也相應地維護了自己的權益。
接受請採納。
㈤ 人民幣升值時,美會加征關稅嗎
個人觀點,人民幣的升值和貶值與美是否加征關稅應該是兩個事情,中間沒有絕對性的關聯內,但是二者容有一定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美國來說是好事情,不利於國內產品出口,更利於美國產品的競爭力。
美國加征關稅的主要目的是長期遏制中國的發展,這個是政治意圖。
所以二者從本質上不存在關聯。
㈥ 美國加稅,人民幣貶值,加多少咱就貶值多少,不就可以
貨幣是國力根本,如果可以隨意貶值,如果我手上有很多人民幣,那麼我會通過兌專換外幣,等人屬民幣貶值到一定程度,再兌換回來,這樣我就可以賺一大筆。
如果很多人這么想,就會動搖資本,很多資金往外逃,國際的資金技術就不會輕易進入你的國家,因為一來就貶值,以後要兌換回來更加貶值。
貨幣價值代表著很多方面,美國本來的目的就是要出口很多的產品到中國,減少貿易順差,如果你再貶值促進出口,那麼順差會越來越大。
貨幣價值考量有很多因素
㈦ 美國對中國提高關稅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首先中國相應的商來品出口自量會減少。因為中國出口的東西優勢是便宜。如果美國收取高額的關稅。競爭力就沒有了。同樣的東西其他國家會比我們的更便宜了。你作為進貨商會選擇誰的貨?
第二。國內廠家會因為沒有訂單而停產。會造成很多人下崗。一個行業的衰退會影響至少6個行業的衰退。特別是出口性企業。對下游的影響是巨大的。
第三。隨著稅收的減少。失業率的增加。國家經濟形勢會越來越不利。社會會動盪不安。
但如果只是特朗普提到的鋼鋁關稅,對中國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因為中國鋼鋁產品對美國市場佔有率很小,一旦美國提高進口鋼鐵鋁製品關稅,影響最大的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別的不說,只要看看中槍的前十名高手,便知端底:
1、加拿大佔16%
2、巴西佔13%
3、韓國佔10%
4、墨西哥佔9%
5、俄羅斯佔9%
6、土耳其7%
7、日本佔5%
8、中國台灣佔4%
9、德國佔3%
10、印度佔2%
這個名單很好看,除了俄羅斯大部分不是美國的狗狗,就是美國的道友。
「死道友不死貧道」,美國信奉的這條法則,這次表現的更是淋漓盡致。
美國這一招既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妙,又有「聲東擊西」之效。
玩的是:城門堆雜物,造勢放把火。沒見城門燒,池魚活遭殃。
㈧ 美國向中國徵收關稅,就是為了逼迫人民幣升值,這怎麼理解呢
上面說得比較有道理的,從政治上已經做了很好的解釋了。我就通俗的說說,收關稅就是為了使物品的價格增加,打個比方原來10美元能買10個中國生產的杯子,匯率呢是1美元等於10元人民幣。我們排除 除了關稅之外的其他增值因素(比如運費什麼的),假設杯子在中國的價格是10元人民幣。美國收了關稅,10美元要是只能5個中國的杯子了,注意匯率沒有變(還是1美元等於10元人民幣)。但這樣就變向的提高了人民幣(因為現在還是以「美元」作為參照物的)。看我下面的解釋:同一個杯子原來是在美國1美元(在中國10人民幣),收了關稅後杯子在美國2美元(在中國還是10元)。因為杯子的價值是我們是通過錢的多少來表示的。因為現在都TMD是和美元對等,所以為了讓杯子的價值還是再美國體現為1美元,那就要讓杯子在中國的價值是5元人民幣,這樣人民幣就好像升值了,1個杯子原來是10元的變成了5元。如果再把杯子擴張到所有的商品,那就通過改變匯率來實現再一次的價值對等。但這里就會一個很大的問題,你美國說然杯子在中國的價值是5元人民幣就是5元了。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中國杯子還不是照樣要賣10元,因為杯子的價值是不會變的。所以為什麼現在的人民幣升值會給一些人是帶來好處,可是我們的感覺東西還是那樣貴啊。說白了我們中國真的是為全球經濟做貢獻了,美國自己的經濟政策問題都TMD的轉嫁其他國家,全球那麼多的富豪在美國他們銀行裡面會沒有錢。(完全是自己的一些很淺薄的見識,有錯請幫忙糾正啊。)
㈨ 美國迫中國政府人民幣升值,如果不升後果
經濟封鎖是不可能的了,美國中下層人民全靠廉價中國產品生活,經濟封鎖美國自己就受不了,頂多就是對中國出口美國貿易產品課以重稅,再聯合歐洲等國共同迫使中國升值,其實人民幣升值不見的不好,雖然會使一部分企業倒閉,增加失業率等等,但說實話靠低勞動成本過日子的時代過時了,中國企業該產業升級了,而人民幣升值正好可以成為升級的導火索。長期看對中國有好處
㈩ 為什麼總有人認為,美國加關稅可以用貶值應付
人民幣的升降,與美國的關稅幾乎沒有啥關系。
不過人民幣升值與否內,還需要外部環容境與內部環境的共同作用。很多人其實心裡也明白,在美國宣布對中國打貿易戰這段時間,人民幣的升值也是可以理解的,咱們說是說美國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其實講真可能美國頂多損個一半左右,適當的升值也不是什麼壞事,大國不應該因為幾百億幾千億而搞得雙方態度僵硬,影響長期合作戰略。再說,美國對中國商品增加關稅的同時,中國也對美國的一些出口商品增加了關稅,這也相應地維護了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