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各種有色金屬之間的價格關系
金屬之來間的行情一般都是自有聯動的,一般鋅鋁的走勢會跟著銅走,銅一般是金屬走向的風向標。至於金的走勢,一般和美元指數密切相關。一般情況下,美元指數下跌,黃金要上漲。但是現在投資者更多把黃金做為 一種保值的工具,當大宗商品都下跌的時候,投資者買黃金保值,使黃金價格上漲。
❷ 有色金屬價格為何突然上漲
會受到市場宏觀政策的影響,另外由於有色金屬大多是需要提純或者進行加工的,用於加工的化工原料或者電價等等的漲跌都會影響到有色金屬。看有色金屬價格的話推薦看上海有色網,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❸ 油價上漲對有色金屬價格有什麼影響.
油價持續上漲,不斷創出新高
❹ 現在的有色金屬價格為什麼大跌
有色金屬價格大跌應該是市場供求不平衡導致。
如果您想知道具體的原因可參考我的有色網相關信息
❺ 有色金屬漲價,有色金屬股票為什麼漲
朋友,有色金屬價格上漲了,那就表示雲南銅業生產的銅可以賣個更好的價錢了,你說它是成本上漲了還是利潤上漲了呢?股價上漲當然是必然的了.
記住了,它是生產銅的企業,不是消耗銅的企業,銅價上漲,對於要大量使用銅的企業是個利空,比如生產電纜的公司.
❻ 影響有色金屬價格的因素
有色金屬板塊在經歷狂飆之後,按其一貫的規律,理應會面臨局部調整,很有可能引發震盪與回落,上漲勢頭有待觀察。但從中長期上來看,資源價格的上漲將是一個長期趨勢,基於流動性寬裕和通脹預期上升的推動,且在弱勢美元以及製造業復甦逐步穩固的大背景下,有色金屬板塊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有望繼續震盪走高,上行趨勢不變。
近期以來,國內股市整體表現不錯,雖然近幾日有沖高回落的現象,但上證指數仍由10月8日開盤時的2681.25點,上漲至目前的3000餘點。在這一輪股市的上升中,有色金屬板塊整體表現不俗,有色金屬價格與有色金屬股共同經歷了一個上揚的過程。整個10月份,有色金屬板塊整體指數上漲達 28.43%。
上漲原因:稀缺+產品價格上升
由於近期國內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連續出台以及人民幣升值預期導致的熱錢湧入,使得股市資金面流動性過剩,產品價格上升成為有色金屬行業股價上漲的主要推動力。仍以10月份來說,有色金屬行業中的銅價格上漲10.63%,鋁價格上漲4.19%,鉛價格上漲6.38%,鋅價格上漲17.53%,錫價上漲 6.21%,鎳價上漲4.44%。而自年初以來,銅價上漲7.59%,鋁價下跌了2.65%,鉛價格上漲0.74%,鋅價格上漲9.79%,鎳價格上漲 28.53%,錫價格上漲25.85%。除了通脹因素作用之外,近期國家對礦產行業資源採取整合、進行保護性開采政策措施,也助長了有色金屬板塊的狂飆。
從國際方面來講,全球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造成的流動性充裕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以美國為例,大規模增發貨幣,導致美元持續貶值,而目前市場上對美國11月份實施二次定量寬松政策的預期無限加大,使得以美元為計價單位的各大宗商品價格暴漲。而在日本等國家,為了減輕本國貨幣升值壓力,同樣加大了本國貨幣的投放量,日本甚至實施零利率,這都進一步加劇了全球貨幣的流動性過剩,推高大宗商品價格與全球股市。
業界分析:短期有可能調整
有色金屬市場表現強勁,在大幅上漲後,銅、鋁、鉛、鋅等傳統工業金屬價格及股票價格均可能迎來調整期。國泰君安表示,國儲局可能正醞釀大舉拋售金屬。近日國儲局已公告11月1日-2日以公開競價的方式銷售鋁錠,接下來還可能拋售銅、鉛、鋅等。回顧歷史,2008年12月和2009年3月國儲收儲金屬曾有效提升了金屬價格,現在的拋售很有可能短期扭轉金屬價格走勢。
華泰聯合認為,目前發達國家飽受低通脹、低增長、高失業困擾,二次量化寬松已箭在弦上。為抵禦貨幣可能出現的貶值,大量資金進入股市及商品市場,導致金屬價格和股價大幅上漲。有色金屬商品及上市公司是抵禦通脹和貨幣貶值的理想選擇。一方面價格上漲推動企業盈利的改善,另一方面流動性充裕促進股票估值的提升,雙輪驅動下的乘數效應,有望推動可觀漲幅。流動性寬松和通脹等因素短期內仍將持續,美元指數和流動性將繼續主導金屬走勢。
長期趨勢:仍將繼續走高
對於有色金屬板塊的後期分析,由於國內經濟回升勢頭依然向好,消費也將隨著居民收入提高與消費升級保持較高的增速,且在區域經濟、節能減排、環境治理和新農村建設等各方有利因素的推動下,固定資產投資也能得到保證,至少在幾年內中國仍能保持一個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這保證了國內市場對有色金屬的需求會保持相對旺盛。
此外,通貨膨脹難以避免。美元貶值是一方面,全球流動性過剩也必然推動各種資產價格包括股票價格不斷上漲。與通貨膨脹相關的板塊尤其看好。而目前來看,美元的貶值與人民幣的升值是大勢所趨,央行的加息足以說明通貨膨脹的嚴重性,因此有色金屬行業仍將是市場資金關注的熱點。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復甦也都普遍好於預期,這也使得國際金屬的需求居高不下。
綜上,短期內,有色金屬板塊在經歷狂飆之後,按其一貫的規律,理應會面臨局部調整,很有可能引發震盪與回落,上漲勢頭有待觀察。但從中長期上來看,資源價格的上漲將是一個長期趨勢,基於流動性寬裕和通脹預期上升的推動,且在弱勢美元以及製造業復甦逐步穩固的大背景下,有色金屬板塊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有望繼續震盪走高,上行趨勢不變。
❼ 有色金屬價格歷史走勢
(一)1988年有色金屬價格突破性上升。1984至1988年以銅為代表的有色金屬連續五年供貨不足,1987年底開始秘魯、加拿大出現罷工浪潮,以及智利、尚比亞銅生產出現問題,1987年底開始世界性庫存急劇下降,導致1988年以銅為代表的有色金屬價格突破前期平穩走勢,大幅上升,倫敦市場銅現貨價格在88年12月12日達到3562美元/噸的空前高峰。1988年銅價比上年上漲了
45%,鉛、鎳年均價分別達813英鎊/噸、14256美
元/噸,鋁、鋅價也一度上升到4290美元/噸、660美元/噸,錫價亦猛漲到8149.69美元/噸。
(二)1995~1996年有色金屬價格上漲。進入
90年代,西方主要工業國家經濟衰退,加上前蘇
聯解體後,獨聯體各成員國經濟惡化,進出口貿易秩序混亂,不法出口商大量廉價對外拋售有色金屬,沖擊了國際市場,國際市場有色金屬價格經歷連續4年下滑。1994年開始世界經濟擺脫連續3年在2%上下徘徊的局面,增速提升至3%以上,伴隨著糧食價格大幅上揚和原油價格從16美元/桶上升到21美元/桶,有色金屬出現一輪中級程度的上漲,6種金屬價格均達到階段性高位,其中銅年平均價比上年度上漲了27%,最高時達到每噸3150美元。
(三)2004~2006年有色金屬價格持續性高幅攀升。2004年世界經濟從「9.11」事件中強勁復甦,伴隨著原油價格屢創新高和國際糧價大幅上漲,
2004年初開始,國際市場有色金屬價格也持續性高
幅攀升,至2006年中價格達到歷史性高位。2004年至2006年,銅價年漲幅分別達到61%、28%、
83%。而隨後的2年中,6種基本金屬價格在這一高
位持續徘徊。期間,銅、鋁、鉛、鋅、錫、鎳分別達到每噸8900美元、3272美元、3989美元、4570美元、25331美元、54025美元的歷史最高價。
2008年下半年開始,全球金融危機蔓延,經
濟增長受限,國際市場有色金屬價格直線下滑,半年時間國際銅價從歷史高位跌至2810美元,跌幅達到68%,鋁價跌至近十年來最低水平。鉛、鋅、錫、鎳價格分別跌至961美元、1080美元、
10165美元、9374美元的階段低位,均低於1988
年時的價格,比歷史高位跌幅分別達到75%、
76%、60%、83%。近幾個月來,有色金屬價格在
低位有所反彈,但基本處於2005、2006年水平。
《中國物價》2009.11
縱觀這幾次金屬價格波動,後兩次價格上升與國際糧價、油價上漲同時出現,但持續時間不同,較糧價持續時間長而比油價上漲持續時間短。
2004年以前,前兩次上漲明顯,下跌並不迅速,
而較之糧食、鋼材等其它商品,金屬價格波動幅度相差不大,2004年開始無論是從日交易價格還是年度價格來看,上漲和下跌的幅度明顯擴大,寬幅波動已經成為其走勢的新特徵。有色金屬已經與原油一樣,成為新的最易出現「過山車」行情的商品,而金屬價格尤其是銅價波動,已經成為市場判斷經濟發展變化的重要參考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