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資金管理平台
很多人把資金管理平台與財務系統混為一談,其實這是一個誤區;財務系統是幫助企業管理回賬務的,答而資金管理系統是幫企業管錢的.
一句話概括就是:把銀行的結算\信貸\風險控制機制引到入企業內部,加上企業自身的資金預算,從而形成企業自己的資金管理平台.
企業通過資金管理平台可以對所有成員企業的銀行賬戶實時監控,也可以把成員單位的資金歸集至集團總部,還可以統一結算\內部調劑等.
資金管理平台可以與財務系統或ERP做介面,從而實現業務流--財務流--資金流---銀行一體化的平台整合.
不知我有沒說明白,這個也不是三二句話能概括全的,有需要我們可以做深入交流。
『貳』 企業資金管理系統設計包括哪些內容
資金管理的核心
一是風控,多銀行、多層級資金監控、額度控制
二是簡化人工,減少人工工作量
三是數據分析,為企業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四是極大的外聯性,拓寬資金資金結算渠道
以上四點很重要,但不是最核心的,最終還是要提升財務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和資管能力,任何軟體都是輔助。
『叄』 ERP和資金管理軟體到底有哪些區別
但是ERP軟體的財務管理和一般的財務管理軟體也存在著許多不同之處。 首先,兩種軟體的管理模式不同。眾所周知,財務管理強調的是事後核算,實際發生原則是財務管理的首要原則,也就是說,它對於企業經營現狀的反映具有滯後性,只能在一切都已經成為事實以後在採取補救措施來調整,這是產生財務信息流、資金流和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物流產生脫節的重要原因。而ERP思想強調的是事前計劃和及時調整,能夠實現企業的三流合一,就是物流流到哪裡,資金流就核算到哪裡,信息流就反映到哪裡,使企業能夠根據市場情況及時反應。 其次,兩種軟體的管理核心不同,財務軟體管理的核心就是企業的財務狀況,而ERP軟體管理的范圍更加廣泛,而且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高企業整理競爭能力為目的。 兩種軟體能夠實現的功能也不同,衡量企業經營效益首先要計算產品成本,ERP軟體產品在核算產品成本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成本的實際發生過程,要以ERP系統的產品結構為基礎,從最底層采購件的材料費開始,逐層向上將每一件物料的材料費、人工費和製造費(間接成本)累積,得出每一層零部件直至最終產品的成本。再進一步結合市場營銷,分析各類產品的獲利性。ERP把傳統的帳務處理同發生帳務的事務結合起來,不僅說明帳務的資金現狀,而且追溯資金的來龍去脈--例如將體現債務債權關系的應付帳、應收帳同采購業務和銷售業務集成起來、同供應商或客戶的業績或信譽集成起來、同銷售和生產計劃集成起來等,按照物料位置、數量或價值變化,使與生產相關的財務信息直接由生產活動生成。在定義事務處理相關的會計科目之間,按設定的借貸關系,自動轉帳登錄,保證了"資金流(財務帳)"同"物流(實物帳)"的同步和一致,改變了資金信息滯後於物料信息的狀況,便於實時做出決策。
『肆』 什麼是風控什麼是資金管理系統
風控,就是風險控抄制,也可以叫它為倉位控制,倉位管理,資金管理系統,這些其實都是一個意思,風控主要是通過倉位計算得到成本位(均價),在交易時的核心就是風險控制,因為我們需要時時知道自己的成本價,由於時時知道了成本位置,所以我們就知道了需要加或減多少的倉量,使其加倉後的成本位能精確定位,進行控制風險的需要,這就是倉位管理,但由於加倉之前就需要做好加倉前的准備工作,所以需要心算很快的人來完成這件事,但不是所有人都心算很快,所以我們需要借用電腦來完成這件事,於是風險計算器將會提高我們操盤時的效率,為什麼要進行風險控制,因為交易是由贏利虧損組成的,沒有人能保證次次都正確,所以我們需要控制虧損的量,但不控制贏利的量,到終實現少虧多賺的目的。
提示:我不是賣軟體的,只是曬曬。
『伍』 集團的資金管理系統都採用什麼模式,大部分都是內部銀行么
集團的資金管理有兩種集中管理模式:
1、是你說的內部銀行方式,或者回說成立內部財務公司答,用於統一調配和結算,同時內部放貸,解決個別子公司資金不足的臨時困難。
2、乾脆集中管理,從籌資(含收入)到使用(支付),全部通過集團操作,下屬子公司只作為成本中心,集團作為利潤中心。
至於選擇哪種模式,主要看集團業務的集中程度,以及戰略要求、地域等。如果集團內部單位較多,業務較廣,地域分散,多採用第一種模式。
『陸』 如何建立一個完整的財務系統
建立一個公司的財務模型是進行DCF現金流分析估值的基礎。雖然這很基本,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專業人士都能掌握這個基本技能。我就知道有一個掌管將近60億人民幣的某基金經理不知道如何建立財務模型,無法平衡資產負債表。把錢交給這些所謂的「專業人士」管理,我覺得很不靠譜。當然,很多基金,包括對沖基金,都不太重視建模型,他們快速的決策過程讓耗時費力的建模變成了累贅。所以,很多基金都會直接拿證券分析師的模型進行分析。還有的基金只做一張表,也就是利潤表的模型。
一個完整的企業財務模型包括三張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這三張表相互聯系,互相影響,構成了對一個企業財務運營的完整模擬。通過對模型參數的調整,可以對企業的各種運營狀況進行研究,從而對現金流和估值有深入的分析。
在建立模型之前,首先要對會計准則和這三張表的內在關系深入了解。我對這三張表的理解,一圖以概之:
對於一個有過嚴格工科教育的人來說,財務模型非常小兒科。因為三張表的關系並不復雜,數學表達上也超不出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范圍。但是,真正了解這三張表的內在聯系,深入了解公司的運營本質,才能真正建好一個財務模型。
建模准備
在建立模型前,首先要取得至少過去5年的財務數據,以便根據歷史數據設定對未來的假設。當然,不僅是數字,更要通讀過去5年的年報,尤其是財務報表附註部分,掌握數據後面的信息。
利潤表
建立財務模型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利潤表模型。利潤表與其它兩個表的聯系不是最為復雜,利潤表更多的是給現金流量表和資產負債表提供輸入,所以利潤表比較容易建立。為了建立利潤表,必須對影響利潤表的一系列因素進行假設。
在所有的假設中,銷售額增長率是最為關鍵的一個,因為很多的其它參數的假設都是基於銷售額的一個比例而來。在做假設時,既要參考歷史數據,也要考慮公司未來的發展,可以說是沒有絕對的正確與否。
但是,在利潤表上,有一個重要的質量監控指標,這就是運營杠桿。一般來講,一個公司的運營杠桿相對固定。如果預測未來公司的各項數字,發現運營杠桿與歷史相比有重大變化,這時候就要重新檢查各種假設,看是不是有不合理的地方。一般的模型假設都沒有深入的固定成本與費用和可變成本與費用的分析,很容易把運營杠桿的效果就忽視了。
利潤表上另外一個重要的質量監控指標就是凈利潤增長率與ROE的關系。在盈利能力與資本結構不變的情況下,ROE就是凈利增長的極限。如果凈利潤增長遠遠超過歷史平均ROE水平,那麼這個公司一定有重大的改變,比如增發或借貸這樣的資本結構變化,或者盈利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如果沒有這些重大改變,肯定有一些假設是錯誤的。
『柒』 國內外比較好的資金管理系統有哪幾家
目前國內知名的軟體分下面幾大類給你歸納下啊
國外企業軟體商(面向跨國集團)回:答SAP,QAD,Oracle,Infor,
大陸知名軟體商:金蝶,用友,新中大,浪潮
台灣生產製造業軟體商:天心,鼎新,漢康,萬達寶等
面向小型企業軟體商:速達,管家婆,金算盤
以上這些軟體商都是比較知名的系統了,關鍵是要看每個不同行業的各個不同需求,
1.比如大型企業一般會選擇SAP,Oracle這些大的跨國集團;
2.而中小如果是要選財務方面的系統一般會優先考慮金蝶用友;
3.當然,大部分的生產製造業都會選擇台灣的系統,比如天心,鼎新等;
4.也有很多小型企業價格預算在一兩千元的則一般對系統的要求也不高,這時他們一般考慮管家婆,速達這些小軟體。
需求不同選擇的定位也不同,這需要充分比較各個系統的性價比,不妨上他們各自的官方網看看。
希望這點小簡介可以對樓主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