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如消費物價指數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以前平均上升2.3%。當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錢價值便隨之下降。也就是說,一年前收到的一張100元紙幣,今日只可以買到價值97.70元的貨品及服務。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我們把他稱為嚴重的通貨膨脹
Ⅱ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什麼
消費物價指數英文縮寫為CPI,是根據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2010年9月CPI同比增漲3.6% 漲幅創23個月新高。2010年10月,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達到4.4% 。
消費者物價指數測量的是隨著時間的變化,包括多種(常有幾百種)商品和服務零售價格的平均變化值。這多種商品和服務會被分為幾個主要的類別。在計算消費者物價指數時,每一個類別都有一個能顯示其重要性的權數。這些權數是通過向成千上萬的家庭和個人調查他們購買的產品和服務而確定的。權數會經常修正,以使它們與現實情況相符。CPI是一個固定的數量價格指數並且無法反映商品質量的改進或者下降,對新產品也不加考慮。CPI若扣除容易波動的食物與能源的統計數字,此數據稱為「核心物價變動率」,當核心物價變動率低於3%時,經濟成長率應是處於相對低的水平。 目前美國的CPI分為8大類211個基本分類,加拿大為8大類169個基本分類,日本為10大類585個代表規格品,澳大利亞為11大類87個基本分類 。目前台灣的CPI共包括395個項目群,包括食物類(肉類、魚介、蔬菜、水果)、衣著類(成衣)、居住類(房租、水電燃氣)、交通類(油料費、交通服務費)、醫療保健類(醫療費用)、教育娛樂類(教養費用)以及雜項類(理容服務費)等7個基本分類,以1985年台灣地區家庭消費結構為權數。此項權數主要根據家庭收支調查資料計算而得,每五年更換一次,以反映消費支出型態的變化。
Ⅲ 什麼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的簡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居民消費價格統計調查的是社會產品和服務項目的最終價格,一方面同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同時在整個國民經濟價格體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進行經濟分析和決策、價格總水平監測和調控及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指標。其變動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貨膨脹或緊縮的程度。一般來講,物價全面地、持續地上漲就被認為發生了通貨膨脹。
Ⅳ 消費價格指數(CPI)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又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簡稱CPI。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內買容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在特定時段內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是一個月內商品和服務零售價變動系數。
Ⅳ 2010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多少
居民消費價格 3.3
食品 7.2
其中:糧食 11.8
肉禽及其製品 2.9
油脂 3.8
蛋 8.3
鮮菜 18.7
鮮果 15.6
非食品 1.4
其中: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 0.0
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 3.2
交通和通信 -0.4
居住 4.5
Ⅵ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什麼意思
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的簡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
居民消費價格統計調查的是社會產品和服務項目的最終價格,一方面同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同時在整個國民經濟價格體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進行經濟分析和決策、價格總水平監測和調控及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指標。其變動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貨膨脹或緊縮的程度。一般來講,物價全面地、持續地上漲就被認為發生了通貨膨脹。
關注國信證券浙江分公司,一個有價值的微信公眾號,【投資早知道】【投顧看市場】【國信談股論金】,相信對你投資理財會有所幫助。
Ⅶ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
消費者物價指數是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反映居民生活中的產品和勞務價格所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是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過渡,會帶來經濟不穩定,央行就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會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歡迎。
例如,在過去12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個月前平均上升2.3%。當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錢價值便隨之下降。也就是說,一年前收到的一張100元紙幣,今日只可以買到價值97.70元的貨品及服務。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INFLATION,就是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我們把他稱為SERIES INFLATION,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這樣講應該比較通俗易懂了吧,呵呵。
Ⅷ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計算方法
CPI=(一組固定抄商品按當期價格計算的價值)除以(一組固定商品按基期價格計算的價值)乘以100%.
請問這個題的答案是多少?
試題:某地區2007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3.2%,則貨幣購買力指數是多少?
(請幫把計算步驟寫出來一下.
100/103.2=96.9%
Ⅸ 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增長2%是好還是壞
好壞兼有,判斷cpi增長2%是好是壞具體還要看不同消費品的結構如何。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版用來反權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的。當這種指數變化較小時,意味著市場整體物價穩定,可以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穩定。
但價格指數變化較小時,對國家或生產者也有很多不利因素。一是眾所周知,物價上漲,名義GDP會增加。而且物價上漲幅度越大,名義GDP會增加越多。物價相對穩定,物價對GDP數據的貢獻也相應減小;二是cpi增長相對較低時,容易引發通貨緊縮,不利於擴大生產規模;三是cpi增長高低的影響,還要看不同構成的消費品價格結構。尤其要看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的關系,CPI與PPI差值非常大時,其背離走勢,會增加宏觀調控的難度。
PS:此外,還要看到,其一我國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所統計日常消費品的口徑,其中是不含房價的,所含的只是房租價格等。其二往年人們常常會感覺到國家公布的CPI數據與百姓感覺差異很大,也就是說豬肉、雞蛋、蔬菜等都在漲價,而且漲幅較大,但CPI數據變化不大。這也可能和鋼鐵、水泥等其它統計指標的物價不振有關聯。
Ⅹ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是怎麼算的。越低越好嗎
同比是指 和上一年度或歷史相比的增長(幅度)。
同比增長計算公式
同比增長率=內(本期數容-同期數)/同期數*100% 環比即與上期的數量作比較。
環比增長速度=(本期數-上期數)/上期數*100% CPI 如何計算 也算是統計局的秘密,和老百姓的體驗肯定不一致。CPI 不是越低越好,如果各種價格不斷下跌,消費者自然高興,但生產者方面損失就很大了,對國民經濟發展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