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現在房價還會不會漲啊
現在大城市房價是不會大幅度上漲了,各地限購政策和房產稅的出台使得一些炒房的人失去了購買的能力,二手房交易市場也變得不景氣,但是放假下跌短時間內也是不可能的,因為房子是剛需,每年都有人需要購房結婚工作,現在一些小城市的房價還在上漲,觀望的人都希望房價下調,不過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
❷ 房地產貨幣化是如何推高房價的
房地產貨幣化在當今世界為普遍現象。房地產貨幣化,並沒有明確定義,可理解為以信貸擴張刺激的房地產價格上漲。即房價上漲為貨幣現象,是一種資產泡沫現象。
2018年,深圳均價為5.4萬元/平方,漲幅為4.5倍(較2008年),超過廣義貨幣增幅;上海為5萬元/平方,漲幅接近3倍;北京為6萬元/平方,漲幅為3.5倍;廣州為3.3萬元/平方,漲幅為3.6倍。北上廣核心地段的房價漲幅都超過廣義貨幣。
中國房地產是貨幣蓄水池。從2008年到2017年,國內房地產投資從2.53萬億升至11萬億,漲幅超過4倍,累計總投資高達74萬億元。僅2017年的投資額就相當於加拿大當年的GDP總額。這十年房地產投資規模增幅與廣義貨幣增幅相當。
棚改貨幣化是房地產貨幣化的非典型案例。
我這里引用天風宏觀的調研數據。2015年到2017年是棚改貨幣化的高峰期。這三年,全國超過1400萬套棚戶區住房改造,貨幣化安置比例從30%提高到60%,一線城市達80%,每年總投資1.5萬億左右。
棚改貨幣化的安置資金來自哪裡?
2014年央行創設了抵押補充貸款(PSL),棚改資金主要來自PSL。央行通過PSL向政策性銀行如國開行、農發行貸款,國開行、農發行再通過專項貸款向地方政府貸款。僅2016年,棚改總投資達1.48萬億,其中國開行棚改專項貸款9725億,農發行棚改專項貸款3000億元左右。
最後看大型房地產商。
商業銀行是信貸供給方,大型地產商是主要需求方。在大量的信貸支持下,大型地產商攻城略地,製造一個個地王,囤積大規模土地,同時營收與資產暴增。
以恆大為例。2006年到2018年,恆大銷售額由17億增長到5800億,增340倍。從2006年到2016年,恆大現金余額由20億增長到3043億,增152倍;總資產由78億增長到一萬億,超過150倍。營收、現金及總資產增速,均遠超過廣義貨幣增速。
貨幣市場,並不是一個自由市場。當今世界,各國的貨幣供給都是由央行壟斷的。金融資產貨幣化現象極為普遍,貨幣壟斷長期扭曲金融資產價格。當房地產貨幣化後,貨幣壟斷權對房地產價格的控制極強。
過去20年,不管是美國房地產價格暴漲暴跌,還是中國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都不完全是自由市場的「鍋」,很大程度上是房地產貨幣化的結果,即貨幣壟斷權對市場的控制。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個聽硬課、讀硬書、看硬文的硬核學習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benshe0-1),學習更多深度內容。
❸ 國有銀行壞賬剝離給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之後,發生了什麼
1999年開始,信達、華融等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奉命處理四大商業銀行上萬億不良資產,十年後這些「壞賬銀行」又借市場化跳板把更多賬單塞進國家手中,如此輾轉騰挪的後果便是,壞賬不減反增,全體納稅人掏腰包。
要了解今次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仿照「信達模式」設立共管賬戶的性質,就必須知道中國這四家資產管理公司的前世今生。亞洲金融風暴中的1999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決定將工、農、中、建四大銀行的1.4萬億元的巨款壞賬果斷剝離,對口設立華融、長城、東方和信達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簡稱AMC),以求換得金融業和整體經濟的輕裝改革。財政部作為唯一股東向每家公司注資100億元,並擔保四大AMC從央行獲得6041億元再貸款,再向四大國有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共發行8110億元金融債券,以此按1:1的對價購買不良資產。
在華爾街,處置不良資產的公司往往被稱為「禿鷲」,他們靠那些「腐肉」為生,也替整個經濟體清理垃圾。而這批中國金融「禿鷲」的設立目標也是為了在十年存續期內「最大限度保全資產和減少損失」。央行行長周小川曾說,首次剝離的1.4萬億不良資產「50%是各級政府行政干預導致的,30%是為了支持國有企業,剩下的20%才是銀行自身經營造成的。」簡單說,AMC的成立就是給中國金融業向市場經濟轉軌「擦屁股」的,正是這四家「壞銀行」的存在讓四大國有銀行有了成為「好銀行」的可能性。
2006年底,官方公開數據顯示,AMC累計處置不良資產1.21萬億,占接受總額的83.5%,現金回收約2110億元,回收率約在20%左右。對於資產管理的十年成績,外界褒貶不一。盡管處理不良資產是個高技術難度的活兒,盡管四大國有銀行中工行、建設銀行雄踞全球銀行業賺錢能力前兩位的成績表明當初「扔下沉重包袱」、「以時間換空間」決策的正確性,但20%左右現金回收數據仍然表明,AMC辛辛苦苦十餘年,銀行系統不良資產還有1萬多億元,只是從商業銀行挪到到AMC口袋裡。
再考慮20%回收率背後的成本,AMC成立時從國有銀行借調了工作人員,回收現金的費用率在8.65%。AMC前期將相對優質不良資產處理萬之後,後期回收率一年比一年低,管理費用卻一年比一年高。AMC管理人員曾披露:「如果回收100塊錢你只能拿1塊錢獎勵,而製造100塊錢費用你可能拿20塊錢回扣,你選擇哪個?」甚至出於十年存續期結束後前途未卜的擔心,不乏有的AMC留著不良資產賺其他業務的錢,以免坐吃山空。
在AMC運作期間,關於國有資產流失的爭論一直非常普遍。首先是「大限將至」的時間壓力讓AMC不得不在後期以迅速清空庫存為目的實施「大甩賣」。曾參加過AMC資產包拍賣的業內人士稱,因為經濟周期而形成的不良資產如果必須在行政指令下的2006年底前處置完成,坑定會導致「賤賣」。他還透露,AMC為防範與私人交易時的道德風險,更傾向於賣給政府,價格自然也壓的很低。
最為極端的例子發生在2006年,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沈陽辦事處將18.67億國有金融不良資產低價轉讓,價格不足債權的1%。購買人隨手僅靠其中一筆債權(約占總額1.4%),不僅收回了1800萬的投入還另賺800萬元。有業內人士甚至將之指斥為「崽賣爺田不心疼」的行為。事實上,AMC擁有不良資產處置的全部成本和收益信息,且掌握了資產折扣權,但回收率並沒有硬性指標,運營損失由國家承擔,這其中就產生了「尋租」空間。
2005年初,國家審計署披露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現已被查出各類違規和管理不規范問題資金700多億元,發現案件線索38件、涉案資金67億元。時任審計署長李金華在通報中指出,一些AMC財務管理鬆弛,虛報、挪用回收資金的情況時有發生,甚至採取虛報冒領、截留收入、虛列費用等手段,將資金用於發高額工資及獎金補貼等。
監管機關還注意到,回收資產最大化及處置成本最小化似乎並沒有被放在AMC日常業務最重要的位置。憑藉手握上萬個企業的債務處置權,AMC建立了涉及租賃、證券經紀、不動產和信託業務在內的分支部門,華融官網曾顯示它擁有300家企業的股權,旗下擁有10家金融平台公司,2009年利潤同比增長102.9%。但是,所有AMC的業務信息包括最為重要的資金回收率並不曾定期公開。《紅色資本主義》作者卡爾•沃特直言,從不良貸款被剝離出銀行資產負債表那一刻起,政府和這些資產管理公司間的資金流動至今仍不完全透明。
總結「壞賬銀行」過去十年,明顯特點就是在上萬億國有銀行不良資產處置上「成效不大」,壞賬只是挪了窩但錢並沒清算。更為嚴重的是,AMC在十年運營中本身又再不斷產生新的欠賬。據統計,包括四家AMC在成立初期以及2005年再度剝離不良資產,央行提供給AMC的再貸款高達1.2萬億;AMC向四家銀行發行的8110億元債券10年後也無法償還。
也就是說,4家AMC政策性業務回收的現金在扣除各項費用之後,絕大部分用於支付央行再貸款和金融債的利息,所剩下的能夠償還本金的微乎其微。以華融公司為例,銀監會資料顯示,截至2005年末,華融公司共回收現金543.9億元,而同時期,華融公司向工行支付全部累計應付金融債券利息389.16億元,同時向人民銀行支付再貸款利息45.78億元,還有累計費用支出為28.91億元,三項合計已達463.85億元。
老賬還沒處理完,超過萬億的政策性業務虧損掛在了AMC的賬上,這就是「壞賬銀行」十年後所面臨的尷尬現實。不過在選擇AMC選擇後續改革路徑的時候,事業單位政府「管飽」的優越性再次體現。2009年建設銀行宣布持有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的2470億債券延期十年;隨後中國銀行業跟進延期債券10年,利率維持年息2.25%不變,財政部繼續對債券提供擔保。
另外,AMC欠央行的5739億再貸款則停息掛賬。正常情況下央行為保障資產負債大致平衡,每增加一筆債權就該相應的鈔票。每還一筆錢,也要注銷一筆基礎貨幣。掛賬意味著左邊AMC不用再償還貸款,右邊也不再縮減貨幣,流動性停留在市場上,就有可能導致全社會的通貨膨脹。
類似上述政策「管飽」落實到具體資產管理公司,就產生信達向市場化轉型時的「共管賬戶」。2010年,國務院批復信達與財政部共設「共管賬戶」,將歷史上形成的2000多億元巨額掛賬損失剝離至此賬戶,存續時間初定為十年。
「共管賬戶」本質上用未來的收益來還當前的欠賬,做法是將剝離的不良資產置換成優質資產,財政部向信達發放等額付息債券,以其作為信達唯一股東未來預期可獲得的分紅以及所得稅減免部分歸還。引入「共管賬戶」方案後,財政部作為不良資產的債主不需要立即支付現金化解損失,而信達的財務報表將變得干凈甚至「健康」,最終新帳、舊賬都留給了未來。
2010年《證券市場周刊》撰文指出,從AMC接收不良資產開始,所謂「政策性收購」就是個數字游戲。十幾年後,AMC欠央行約1萬億,簽四大國有銀行8200億,原購入的1.4萬億不良資產只有20%現金回收。無論這些欠款是進入「共管賬戶」還是債券延期、停息掛賬,都不過是在國家資產負債表的不同科目下「左兜換右兜」。但債務就是債務,企業核銷要靠利潤,財政核銷要靠納稅,央行核銷要靠通脹。
這些壞賬隱藏在中國的GDP效益中,真正成為中國經濟的泡沫。僅以「共管賬戶」剝離剩餘壞賬的做法匡算,如果後來的長城、東方都仿照信達、華融的方式操作,未來十年近萬億不良資產還是處理不掉,最後的結果分攤到全民每個人需要為此掏出將近1000元。而據西南財經大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陳野華的測算,包括農行股份制改革的成本,中國金融漸進式改革成本已累計3.2萬億,若一次性核銷,2009年中國GDP總量的10%就沒有了。
凡是資本運作,必定有群體為此支付代價。央行與財政部不是創利企業,由央行和財政部承擔不過是由納稅人承擔成本的隱諱說法。分析中央財政拯救銀行壞賬的具體方法,也可以證明是如何為壞賬買單的。當壞賬積累的一定程度,銀行只有用自身利潤核銷壞賬才是直接支付。若國家動用外匯儲備向銀行注資,就相當於直接向市場多投基礎貨幣,以隱性通脹的方式攤薄所有人民幣使用者的福利,以鑄幣稅的方式搜刮國民以填補銀行的無底洞。
此外,AMC向四大銀行發行的金融債券是由中央財政擔保的,這種隱形擔保的形式雖然不是直接的、一次性的買單,但最終是由中央財政間接、延期支付的。央行再貸款雖然目前已停息掛賬,最後也還是通過流通領域的通脹造成物價上漲,民眾買單。總的來說,起初的銀行不良資產經過AMC處置後並沒有減少,如今通過市場化改革又再塞回財政體系,壞賬在被轉移、被延期支付的同時仍然在被放大、被惡化,最終接盤的只能是全體納稅人。
❹ 國開行棚改貸款房產開發商申請條件
7月29日,銀監會宣布為加大對棚戶區改造的支持力度,近日已批准國家開發銀行住宅金融事業部開業,批准其業務范圍為辦理納入全國棚戶區改造規劃的棚戶區改造及相關城市基礎設施工程建設貸款業務等,能夠有效緩解棚戶區改造相關工程建設的資金瓶頸制約。
任興洲表示,今年以來國開行支持力度大幅度的增加,非常受地方歡迎。但是總體上來講,由於棚改的量比較大,而且相對集中的整治這個棚戶區,資金問題還是比較棘手的問題。「因為國開行的資金也需要一定的條件才能貸款,這樣和地方總體的經濟發展、地方債務情況,還有未來的償債能力,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問題。」
任興洲還指出,「怎麼解決地方棚改中的資金問題,還有比較困難的農墾區、國有林區、國有工礦區,棚改怎麼進行,資金怎麼樣解決,地方上也提出還要更加拓寬它的渠道,這是一個問題。」
棚改過程中第二個提的比較多的問題是拆遷問題。「有個別人在拆遷過程中提出過多的要求,拆遷就比較困難,我們所說的叫釘子戶,就是難拆的家庭,會影響整個工期。已經搬出去的等著拆遷的人很長時間回不來,安置不了。」
任興洲指出,「可以法律介入,法律怎麼適度的介入,既要保證他們的合法權益,又要保證提出特別不合理的要求的人怎麼解決,另外我們怎麼及時的推進這個棚改,這些地方也是很困惑的。」
棚改過程中第三個問題是後續管理問題。大規模的棚改社區,若干年後面臨著維修問題,維修資金又將成為地方的重擔,任興洲還指出,「怎麼加強社會管理,給他們穩定的居住環境,還給他們一定的生活條件,比如說平價商店、平價葯店,也是很重要的問題。」
任興洲表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也是棚改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要求證件齊全才能開工,但是有的時候辦完證照時間往後推了,我們如何提高效率,把這個時間盡量往前提,把工作做細,比如我現在就開始考慮明年棚改項目的前期工作,就是盡量提高它的工作效率。」
❺ 棚戶區改造對房價的影響,誰幫忙給這題目弄個簡易的提綱啊。我這一頭霧水啊。求大神幫忙。
不是不幫你
你不了解,寫出來給老師
老師在你們提供的信息中提出他需要的給政府(他就成了所謂的專家教授)
政府再出台政策
…………………………
這其中哪來的「深入研究」???還是算了吧
❻ 三線城市的房價會不會持續高漲你有什麼看法
二線城市限購帶來的溢出效應釋放大半,樓市去庫存基本完成,三四線城市房價維持高增長的支點在減少。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7月全國熱點城市土地市場繼續集中成交,50個熱點城市賣地超過2.15萬億元,同比上漲33%。這50個賣地最多的城市中,有25個城市是三四線城市,刷新歷史紀錄。20個三四線城市賣地超過了200億元,包括佛山市、常州市、湖州市、嘉興市、南通市、金華市、徐州市、菏澤市、台州市、上饒市、濰坊市、阜陽市、贛州市、泉州市等。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這並不意味著未來三四線城市房價會繼續走高,只能說明開發商預期房價上漲,最後上漲與否還是要看銀行的信貸調控力度。
諶戈則認為地價滯後於房價,2017年初之後,一線城市房價基本停漲,但一線城市的地價卻是在2017年終才開始往下降。市場有一個滯後的過程。「我們團隊觀察到,近幾個月曾在三四線城市布局較多的上市公司,現在也趨向於保守,開始談到三四線城市的風險。」諶戈說。
對比三四線城市,諶戈更看好二線城市的未來。來自瑞銀證券的數據,2017年全年,一線城市一手住宅銷售面積下降了27%,二線城市下降約4%。諶戈認為,一二線城市存在人口凈流入帶來的剛需,但很多二線城市不如一線城市財政健康,主要靠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對調控的耐受力弱。業內一般認為,房地產的調控周期為兩年。從2016年9月至今,北上廣深的調控已有兩年,但限購政策依然嚴格,二線城市卻有一定空間。
除了市場規律,貨幣政策變動也引發了房價上漲的預期。
6月24日,央行宣布,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次央行降准釋放了7000億元資金,這是今年以來央行進行的第三次降准。與今年1月、4月的兩次降准相比,此次增加了債轉股的鼓勵。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曾預測:到年底可能仍有1次-2次的定向降准操作。2008年、2011年和2015年三次降准,房地產市場銷售明顯恢復,且持續時間在一年以上。
「雖然國家希望資金可以流入實業,但我們也會擔心這部分資金被企業用來炒房,又走回以前的老路。」一位地產分析師對《財經》記者說。他認為「降准對房市的影響,主要還看後期監管」。
據《財經》記者了解,7月多個城市已經發布了約束企業購房的政策,全面封堵投資炒房的可能性,並且暫停企事業單位購買住宅這一政策有可能向多個城市蔓延。張大偉認為,這個政策對於緩解市場供需緊張有明顯的影響。因為在大部分一二線城市,都有企業買房的現象。
❼ 什麼是鑄幣稅
鑄幣稅這個詞是從古代的對金屬貨幣鑄造中收的稅而來的。在古代,如果官方壟斷金屬貨幣鑄造,例如銅幣,民眾可以用前朝的銅幣、自己撿的銅這些銅金屬去官方重鑄可流通的官方銅幣,官方要一定比例的稅,就是鑄幣稅;如果官方沒有壟斷金屬貨幣鑄造,就是說你只要有金屬就可以自行鑄造,需要向官方繳納一定的類似於授權費、許可費之類的費用,這也是鑄幣稅;還有就是官方鑄造不足額的貨幣,例如面值十兩的銀錠實際只有八兩,這被稱作鑄幣稅,但其實是超發貨幣引起的「通貨膨脹稅」,通貨膨脹稅與鑄幣稅並不完全是一個東西。
而到了中央銀行與存款貨幣銀行制度的現代,依然沿用鑄幣稅這個詞來比喻政府通過壟斷貨幣發行所獲得的經濟收益。私以為用鑄幣稅來形容這個收入不太恰當,但姑且這么叫。壟斷貨幣發行是為了保證貨幣的規范性和貨幣經濟的有效性,初衷當然不是為了獲得鑄幣稅,但既然有收益,就不妨留著。但這個收益怎麼界定,就難說了。
首先鑄幣稅中最無爭議的部分,就是中央銀行獲得的經濟利潤。這個利潤來自中央銀行資產的收益減去負債的成本。以我國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為例:
資產端最大頭的部分是外匯(美元)、對存款性公司債權(借給銀行的錢,例如給國開行的一萬億再貸款)、對政府債權(借給政府的錢,就是買的國債)等。這些部分是有收益的,外匯可以進行投資、買美國國債,借給銀行的錢要收利息,買的國債也要收利息。
負債端最大頭是存款性公司存款(存款准備金和超額存款准備金)、貨幣發行(我們手中的現金)、政府存款(國庫存款)、發行債券(人民銀行籌資發行的央票)等。除了現金無需付息是無息負債以外,其他部分負債是要付息的。
一般資產的收益都要大於負債的成本。例如資產端最大頭的外匯如果全部用來購買美國國債並且全部持有到期,可以獲得2%左右的收益,而負債端最大頭的存款准備金只需要支付1.62%的利息,中間可獲得40bp息差。而其他資產收益大都高於美國國債,其他負債的成本一般低於存款准備金,所以實際人民銀行的息差一定是高於40bp的。
有人測算,每年收益可能是2000-4000億人民幣。
❽ 棚改戶可以貸款買房嗎
若是招商銀行,接受產權明晰、變現能力較強的商品住房和商業用房作為抵押物,且必須滿足以內下條件:容
1、用於抵押的房產與貸款經辦機構必須位於同一城市,個人抵押購房貸款不接受異地抵押物;
2、不接受評估現值在10萬元(含)以下的房產作為抵押物;
3、已辦妥產權證明,產權清晰,可上市流通並能依法辦理抵押登記,沒有產權爭議等不利變現的情況;
4、具有較強的變現能力,房產結構完好,水、電、環保交通、城建、物業管理等各項配套設施和服務齊全,不存在糾紛和問題,不在政府規劃的拆遷范圍內;
5、抵押物為商品房的,房齡一般不超過20年,且貸款/授信期限+房齡,原則上不得超過40年;抵押物為商業用房的,房齡一般不得超過20年,且貸款/授信期限+房齡,原則上不得超過30年;
6、原則上不接受閑置超過6個月的商業用房作為抵押物。
具體您的房子是否符合條件,需要您申請貸款時與經辦行確認。
❾ 北京市2019棚改政策是什麼,有知道的嗎
1.新三年棚改計劃必須實施,但棚改項目必須區分收益與融資能否平衡;
2.棚改貨幣化不搞一刀切;
3.政府購買棚改服務模式取消,但鼓勵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對收益能平衡的棚改項目繼續貸款;
4.融資以發行棚改專項債為主。
壹
今年10月8日的國常會表示,按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新的三年棚改計劃,督促各地加快開工進度,加大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所謂「新三年棚改計劃」,就是2018年-2020年將改造各類棚戶區1500萬套。今年按計劃完成580萬套後,2019年、2010年還要完成920萬套,年均460萬套,目標上相對有所降低。相應地,融資壓力也會減輕。
有的地方就反映,之前已經棚改了一部分,剩下的如果不實施棚改,維穩壓力大,風險高,所以必須積極推進。
在此之前,棚改范圍有所擴大:有的地方將棚改政策覆蓋范圍擴大到建制鎮,有的把房齡不長、結構比較安全的的居民樓納入棚改范圍等等。
本次會議重申,嚴格把好棚改范圍和標准,重點改造老城區內臟亂差的棚戶區和國有工礦區、林區、墾區棚戶區。但是要區分收益能否平衡,這主要為發行棚改專項債做准備。
棚改項目的收益主要來自於棚改騰挪出來的土地出讓收益,因此和地價、房價密切相關:一二線城市的棚戶區改造項目可以平衡,但三四線城市、縣城將難以實現項目收益與融資自求平衡。
貳
在過去三年,棚改和去庫存的結合產生了棚改貨幣化安置。貨幣化安置在棚改中的佔比也一路上升。
根據公開資料,我國2014年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為9%,2015年為29.9%,2016年這一比例上升到了48.5%。據市場機構測算,2017年達到了60%左右。
貨幣化安置的快速推進造成了三四五線城市的房價飛漲。所以會議明確,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不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一城一策。
今年政策已經調整,商品住房供需緊張的市、縣,要進一步降低貨幣化安置比例。明年還將繼續。
叄
據悉,「政府購買」棚改模式為當前的主要方式,一般是由政府選擇具有實力的平台公司,與其簽訂購買服務協議,由平台公司負責具體實施,項目資金來源於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的棚改專項貸款。
財政部2017年印發的財預〔2017〕87號文稱,嚴禁將建設工程與服務打包作為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嚴禁將金融機構、融資租賃公司等非金融機構提供的融資行為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
但「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的棚戶區改造、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涉及的政府購買服務事項,按照相關規定執行」,也就是說棚改屬於豁免的范圍。
不過,雖然集中於三四線的棚戶區改造及其貨幣化起到了「踩油門」的作用,刺激了房地產需求的迅速擴張,對去庫存有正向作用,但華融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現在負面的作用正在顯現,特別是部分城市房地產泡沫日益嚴重,加劇了潛在的金融風險,不利於調控房價。
同時,也有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現在要進行的棚改項目實施難度較大,缺乏可盈利空間,很難吸引社會資本進入。一般城投公司會以項目作為擔保融資,地方政府為完成棚改任務半遮半掩地為項目兜底,但在債務高企的現狀下,無疑造成地方政府隱性債務上升的擔憂加劇。
本次會議直接指出,2019年政府購買棚改模式取消,但鼓勵國開行、農發行對收益能平衡的棚改項目繼續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