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目前大麥價格是多少
到6月上中旬,蘇北的大麥收購價格就上漲到了1660元/噸。而與此同時,我國西北甘肅的回優質啤答酒大麥產區供貨價格徘徊在1600-1700元/噸左右;我國進口大麥的價格在191-214USD/T(CIF);上海港口進口大麥的集中成交價格在2030-2100元/噸左右。據產區預測,我國西北甘肅不久即將收獲的新產啤酒大麥,今年上市收購開秤價格可能達到1700元/噸左右。
Ⅱ 現在大麥多少錢一斤
現在大麥多少錢一斤,現在大麥一元二一斤,沒抽沒長。
Ⅲ 澳大利亞進口大麥價格
AWB糧食收購合同價格顯示,西澳奎那那港口一級飼料大麥246美元/噸,寶黛272美元/噸,蓋德那264美元/噸,海德漫斯249美元/噸,
Ⅳ 進口大麥行情,進口大麥價格
恩裡面的信息挺全的 有時間你上去看看吧 我看過他們網站 做的不錯
Ⅳ 今天大麥市場收購價
谷鴿久久專稿:
一、交易動態
1、大麥
今日(6月10日),國內各地大麥價格總體平穩,行情依然堅挺,江蘇地區新產季大麥報價仍然很亂,收購量不大,甘肅、新疆、內蒙、黑龍江地區大麥市場貨源很少,成交清淡,總體來看,對後市看漲仍是當前大麥市場主流看法,具體為:
江蘇大豐地區麥仁廠大麥收購價0.82元/斤左右,較昨日持平,新大麥,質量差,千粒重35-40,水份17以下,成交清淡,基本沒人收;射陽地區貿易商新產季大麥收購價0.75-0.82元/斤,水份在17-18左右,較昨日持平,市場報價仍然很亂,不確定性很大,價格正在形成,基本沒有購銷量;鹽城地區貿易商農戶新大麥收購價格0.78-0.8元/斤左右,較昨日持平,千粒重36-40,水分20,較昨日持平;興化地區麥芽廠新大麥農戶收購價0.81-0.82元/斤左右,較昨日持平,千粒重在36-38,水份在17以下,成交依然不旺;鹽城濱海地區貿易商新產季啤酒大麥從農戶手中收購價0.76-0.77元/斤,質量不是很好,千粒重36-40,水分15-16,較昨日持平,購銷十分清淡。
甘肅武威地區啤酒大麥貿易商收購價0.85元/斤,較昨日持平;山丹地區麥芽廠質量一般大麥收購價0.85-0.855元/斤左右,較昨日持平,當地(一級)麥芽出貨價2650-2700元/噸左右,較昨日持平,成交清淡;張掖地區貿易商大麥收購報價0.8-0.82元/斤,出貨價0.84-0.85元/斤,廠家到廠價在0.85-0.86元/斤左右,較昨日持平,成交情況一般;玉門地區麥芽廠當地大麥坐地收購價0.82元/斤,較昨日持平,成交仍然清淡;永昌縣麥芽廠收購大麥價格為0.83-0.85元/斤,較昨日持平,市場貨量不多,成交十分清淡。
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飼料大麥貿易商站台交貨價0.68元/斤左右,上車價0.695元/斤,與昨日持平,成交量不大,目前當地大麥市場貨源已經不多了;興安盟地區貿易商啤酒大麥車板價1460-1480元/噸,較昨日持平;烏蘭浩特地區貿易商啤酒大麥出貨價0.75-0.77元/斤左右,較昨日持平,質量較好,站台交貨。
黑龍江嫩江地區大麥(千粒重38-39克)出貨報價0.72元/斤,較昨日持平,成交情況一般,目前當地還有一定的貨源,對於大麥後市看漲
安徽亳州地區貿易商大麥進貨價格為1.7元/公斤左右,銷售價格為1.9元/公斤左右,較昨日持平,成交十分清淡。
湖北沙洋地區農場烘乾飼料大麥出貨價在0.77-0.78元/斤左右,水份在15%左右,質量較好,站台走貨價在0.81元/斤左右,較昨日持平;仙桃地區貿易商當年新產季質量最好大麥零售價0.86元/斤,質量較一點的在0.84元/斤左右,較昨日持平,基本沒有成交,目前當地仍在下雨;襄樊地區貿易商從農戶收購新產季大麥價格在0.75元/斤左右,水份在18%左右,質量較差,較昨日持平,成交情況一般。
新疆烏魯木齊地區貿易商大麥站台報價0.85-0.87元/斤,啤酒廠在當地收購價0.75-0.77元/斤,較昨日持平;奇台縣貿易商從農戶手中收購大麥價格0.77-0.79元/斤左右,較昨日持平,成交情況一般。
浙江嘉善地區廠家當地已經新產季大麥收購價格在0.8元/斤左右,較昨日持平,質量較好,水份在13.5%左右,千粒重37-38克,收購量不太大。
山東煙台港口大麥(澳麥、通貨,二月份船期)報價在1900元/噸左右,實際成交價格1800-1850元/噸左右,與昨日持平。
Ⅵ 大麥市場價一斤多少
江蘇大麥已經上市2個月了,大麥價格逐步上升,農村麥已經0.66元/斤, 單2早已超過0.7元,與此同時,甘肅大麥也從0.75 上漲到0.8。 種種跡象似乎在告訴我們,2009年大麥價格將走出前低後高的上升行情!當然我們還是要保持冷靜頭腦
Ⅶ 大麥多少錢一噸
今年大麥比較便宜,價格是往年比較低的。一噸大麥價格在1850元左右。價格穩定,波動不大!
Ⅷ 2006年大麥的價格
淺析2006年的大麥走勢
發布時間:2006-08-18
隨著前期法國六棱啤酒大麥價格再次上揚和2005/2006年度澳大利亞大麥的「低調」登場,法國大麥向中國出口的腳步已經戛然而止。在2004年由於價格原因顆粒未進入中國市場的法國大麥而言,2005年新舊兩個季度的大麥出口中國數量能達到大約35萬噸的水平,應該說也是一個不俗的業績,也有效補充了國內下半年大麥的需求。大家都知道,今年法國2棱大麥由於乾旱等原因導致蛋白的含量很高,而六棱大麥優良的品質則可以彌補其中的欠缺,因此歐盟對6棱大麥的需求導致價格再次回到190美元/噸以上的價格水平,並且也沒有剩餘量可供歐盟向中國出口。我們法麥的話題也終於可以暫告一段落,需等到2006年的夏天再重新提起。
隨著法國大麥的不斷到港,2005/2006年度加拿大大麥的無聲無息和澳大利亞大麥的火爆交易,新的進口大麥序幕又拉開了。由於國內個別區域的進口大麥價格報價比較混亂,再加上西北大麥目前的舉棋不定,我們有必要在數據並不齊全的情況下來淺顯地分析一下2006年大麥市場可能會出現的走勢。
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在今年9月底以前進口了173萬噸(加上從日本和荷蘭進口量)的大麥,估計到12月我國2005年的實際進口數量將超過200萬噸,徹底粉碎了筆者一直堅持的170-180萬噸的進口數量。檢討預測的失誤,筆者認為雖然我國的啤酒產量一直在增長,但對大麥/麥芽的需求增長是非常不同步的,再考慮今年我國大麥總體供應量的增加,只能得出2005年大麥出現一定數量的增加庫存,並且主要是體現在麥芽企業的倉儲中。雖然連續幾年我國大麥的總體庫存一直很低,但筆者一直不認為2005年是一個補充大麥庫存的好時機,甚至直接認為應該在2006年。對於以上現象的存在,還需要進一步的深入分析,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進行探討。
我們先簡單地談一下目前國產大麥的情況。今年西北的新疆和甘肅獲得歷史上最好的收成,不完全統計產量將達到80萬噸左右。由於連續幾年進口大麥價格的高漲,導致國內地產大麥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大大地促進了國內麥農的積極性。今年無論是江浙和東北,還是西北和中原,地產大麥的開枰價格都比較高,在初期是屬於高開高走的態勢。但高企的價格和運輸成本及不便利,也使得地產大麥的競爭力開始下降。不過,由於西北麥芽產業帶的形成,還是在非常大程度上消化了西北的大麥,不過根據筆者的了解,今年許多西北的麥芽企業也放慢了大麥采購的步伐,開始密切關注港口進口大麥的價格走向。據行業內信息靈通人士透露,目前西北的大麥庫存有十多萬噸,不同等級的大麥價格也比較混亂,從0.72-0.84元/斤不等,這些庫存主要集中在農戶和個別經銷商手中。目前隨著進口大麥的不斷到港,今年澳大利亞大麥相對於前幾年的低價開盤,筆者對西北地產大麥的後市並不十分看好。據說西北前段時間傳聞比較大,最著名的就是2005/2006年度澳大利亞的大麥又遇到問題,西北大麥的價格還有上漲的空間,這樣的傳言對於信息比較閉塞的農戶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比天災還可怕。
從國際大麥市場來看,法國(歐盟)的大麥已經塵埃落定,而加拿大大麥由於品質的問題,在匆匆預售幾船之後也「胎死腹中」,從現在開始一直到明年的夏天前將是澳麥在唱獨角,不過今年的澳麥的確有這樣的「中氣」唱到那時候,甚至會唱得更久。雖然澳大利亞的大麥還沒有完全收獲,雖然也沒有多麼正式的官方公布大麥的產量,我們認為澳大利亞今年的大麥產量應該在700萬噸左右。如果不是收獲期間的持續降雨,筆者敢保證今年的澳麥將是歷史上難得的優質大麥的收成年,盡管如此,從目前收獲澳麥的檢測指標看,連飼料級的大麥估計都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笑傲我們的地產大麥。(這種情況將比去年的澳麥有大大的改觀)大家知道,澳大利亞大麥雖然在獨步天下,但千萬不要對她的出口能力有任何懷疑,考慮上低級別的大麥,今年新季度的澳麥足以支撐到2006年年底的新大麥重新上市。
由於澳大利亞大麥市場的開放,出口商的競爭也將進一步加劇,市場將會更加透明,壟斷的時代也將一去不復返。因此,筆者認為在沒有什麼特別的外因誘導下,2006年上半年的進口大麥價格將會十分穩定,價格在穩定在185-200美元/噸之間(中國到岸價)。澳麥將成為進口大麥中幾乎唯一的選擇,估計價格會穩定地讓人睡著。在此期間,澳麥在國內港口的銷售價格估計將在1880-1980元/噸之間波動著,沒有什麼太多的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