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市公司康美葯業貨幣資金多計299.44億元,相關責任人該怎麼處罰應當判幾年
央廣網北京5月18日消息 證監會17日表示,經初步查明,康美葯業披露的2016至2018年財回務報告存在重大虛假,涉答嫌違反證券法相關規定。一是使用虛假銀行單據虛增存款,二是通過偽造業務憑證進行收入造假,三是部分資金轉入關聯方賬戶買賣本公司股票。
證監會發布信息顯示,證監會近日已對該公司審計機構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涉嫌未勤勉盡責立案調查。有關案件進展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耐心等待調查、處理結果吧!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㈡ 康美葯業被申請破產重整,退市風險凸顯
是的,2020年9月,*ST康美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擬變更為易林投資,進一步穿透後,易林投資三名股東的實控人均為國資。雖然已被國資接手,但眼下*ST康美仍深陷危機之中。
截至3月末,公司賬面總資產361.2億元,總負債437.77億元,賬面貨幣資金僅5.81億元,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合計則高達217.32億元。
因資金流緊張,*ST康美未能按期籌措2018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等三期票據的兌付資金。同時,公司另有五期票據於4月25日觸發交叉保護條款提前到期。同時,*ST康美的投資者訴訟索賠案件正適用特別代表人訴訟程序進行審理。
此外,因*ST康美2020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等問題,以及2020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被出具否定意見,公司股票於4月29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根據上交所規則,如果*ST康美連續兩年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或連續兩年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否定意見的財務審計報告,公司股票將被強制退市。從一季報數據看,留給*ST康美「自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有機構投顧表示,在國資入主後,康美葯業的債務問題並未得到實質性解決,也沒有得到資金直接支持的官方消息。在進入破產重組階段後,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國資介入之後的走勢也尚不明朗。目前其存在退市風險,投資者應謹慎介入。
康美葯業遭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
近日,*ST康美被廣東揭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破產重整,案號為「粵52破申1號」。從*ST康美的公告來看,截至4月22日,公司尚未償還揭東農商行借款本金4900萬元及利息約50萬元。
*ST康美表示,如果法院正式受理對公司的重整申請,公司將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如果公司被宣告破產,公司將被實施破產清算,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公司股票也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康美在醫養大健康產業上投入很大,我們這專門有一條康美大街,但投入聽說貸款不少。
㈣ 康美葯業3年造假約300億元,或遭遇巨額索賠,康美葯業賠得起嗎
近日,康美葯業被爆3年造價約300億,我想說的是他們真的是膽大包天啊,天下哪有不透風的牆,遭受巨額索賠,康美葯業當然能賠得起,賠不起也得賠。
康美葯業畢竟是一家上市大公司,雖然沒發現造假,但是300億還是能賠得起的,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在經過以此從內容外的改革以後,康美葯業重新整頓,重新出發,很快就會好起來了,股票價格獲取也會上升。只是時間的問題 ,通過這次時間的教訓,希望一些上市公司或者沒有上市的公司能夠不要再做那一些小聰明小手段了,請專注企業自身的發展,不再再去整這些有的沒的,最後損失的還是自己。
㈤ 康美葯業299.2億元巨虧之迷蹤魅影,會不會賠得傾家盪產
康美葯業會不會賠得傾家盪產還需拭目以待。
4月16日晚間,ST康美披露業績預告更正公告,預計2020年凈利潤約為虧損244.8億元至299.2億元。此前,康美葯業預計凈虧損為148.5億元至178.2億元,也就短短2個多月,虧損額就急劇擴大了一百多億元,公司將虧損放大的原因,歸咎於新冠病毒疫情、資產減值。
康美葯業此前「消失」的近300億貨幣現金里,其中有201.43億元在2019年5月28日被追溯調整至2016年年報的存貨科目里。4月16日晚,上交所發布「關注函」,要求說明公司資產減值測算的具體過程、減值跡象出現的具體時點,是否存在前期計提不足的情形、前期業績虛假或調節利潤的情形。
這次,監管層還發函要求康美葯業的年審會計師發布專項說明,並表示公司2020年期末凈資產預計為負,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截止於4月19日早盤,昔日A股「中葯第一股」的ST康美,總市值僅97.49億元,股價暫時為1.96元/股。
4月15日,ST康美發布《康美葯業關於部分中期票據未能按期兌付的公告》,目前康美葯業共有8期中期票據,除了三期是2022年七八九三個月兌付外,其餘5期兌付日均在2021年6月底之前。
去年全年虧損額大於總市值,且大約凈資產,中票兌付迫近,即便是康美葯業無償劃出股權,虧空及債務巨洞也很難填平。
無論如何,中國版的集體訴訟制度開始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時,ST康美「首當其沖」,對於其創辦人馬興田、許冬瑾夫婦而言,他倆又創造了一個歷史。
集體訴訟,解決了小額多數的受害投資者維權難,對於那些嚴重損害投資者權益的違法者,會不會罰得傾家盪產,讓他們賠得傾家盪產,倒逼上市公司強化公司治理,且拭目以待。
(5)康美葯業300億貨幣資金丟失擴展閱讀
中小投資者向康美葯業索賠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相關公告顯示,自2017年4月20日(含)起至2018年10月15日(含)期間以公開競價方式買入、並於2018年10月15日閉市後仍持有康美葯業股票,且與本案具有相同訴訟請求的投資者,皆可於2021年4月25日之前登記加入該案訴訟。
數據顯示,在訴訟所規定的這一時間段內,康美葯業股東戶數超過20萬戶,平均持股1.6萬股左右。根據2017年4月20日,康美葯業19.40元的收盤價計,截至今日,相關投資者的損失約在27萬元左右。
目前,法院暫未透露集體訴訟的賠償規模。去年12月31日,廣州法院曾受理了11名原告共同起訴康美葯業以及其高管等22名被告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一案,原告請求法院判決被告賠償損失共計約41萬元。隨著更多投資者加入訴訟,其索賠的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
㈥ 康美葯業3年造假,金額有多少
4月16日,中國證監會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接受50名以上投資者委託,對康美葯業啟動特別代表人訴訟。康美葯業公司因從2016年至2018年連續3年實施財務造假約300億元,或將遭遇A股史上最大索賠案。
證監會表示,2020年5月,證監會對康美葯業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決定,公司及相關人員涉嫌犯罪行為被移送司法機關。證監會表示,康美葯業公司2016年至2018年連續3年有預謀、有組織、系統性實施財務造假約300億,涉案金額巨大,持續時間長,性質特別嚴重,社會影響惡劣,踐踏法治,對市場和投資者毫無敬畏之心,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嚴重破壞資本市場健康生態。
投資者保護機構充分響應市場呼聲,依法接受投資者委託,作為代表人參加康美葯業代表人訴訟。證監會對此表示支持,並將依法對投資者保護機構參與訴訟工作進行監督,切實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
(6)康美葯業300億貨幣資金丟失擴展閱讀
康美公告預虧再增100億,上交所連夜問詢
4月16日,康美葯業發布業績預告更正公告。與上次公告相比,業績預虧再增百億。當晚,上交所對康美葯業發出問詢函,督促公司審慎核實預虧金額。
4月16日,康美葯業發布業績預告更正公告,更正後預計2020年度虧損244.8億元至299.2億元。今年1月末,康美葯業曾預計公司2020年度虧損148.5億—178.2億。上交所發出問詢函表示,康美葯業相關預虧金額巨大,與更正前預虧金額差異巨大,公司還存在大額到期債務未清償,涉及重大訴訟等風險事項。
康美葯業應當充分披露當前經營實際情況及存在的諸多風險因素,明確投資者預期,做好2020年年報披露、退市風險提示和後續安排。
㈦ 「康美葯業」財務造假損失如何理賠
這個問題應該是向國家機關證監會提出吧。康美葯業造假誤導很多持有該股票的大機構,他們的損失應該也是不小的,不過康美葯業如果以後經營業務收入有所改善,或許股票價格會上升,期待吧。
㈧ 康美葯業財務信息失真帶來什麼後果
1、會計信息造假,使投資人蒙受損失,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國家經濟秩序,更阻礙了版我國現代化的進程。權康美葯業以虛假銀行單據虛增存款299億元、隱瞞大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問題。會計信息披露失真,通過對財務報表的粉飾,和對營業額進行虛報的手段,騙取債權人和投資方對企業信心,掩蓋潛虧和經營風險,一旦真像大白天下,將會直接造成債權人及投資方失去信心,危害資本市場誠信,擾亂了國家經濟秩序。同樣,大洋彼岸的美國,華爾街的會計造假事件更讓美國人難以忘懷,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虛假作帳行為更是給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一個沉重的打擊。
2、會計信息失真涉及領域廣,會導致統計數據水份增加,宏觀經濟決策及財政收支預算出現錯誤,給國家經濟帶來巨大的損失。
㈨ 全國首例!康美葯業3年造假約300億元,會給該集團造成多大影響
康美葯業這種做法肯定會給集團帶來股市上的波動,同時也會面臨各部門之間的調查以及相應的處罰。
對於一家企業來講,我們看重的不僅僅是他對社會做出的一些貢獻,更重要的還是在於本身要具備良好的經營模式,不應該以犧牲大眾的目的來獲取更多的利益,這樣的話不僅給自身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造成很惡劣的社會影響,從而觸碰法律的紅線。
所以此公告一出,上交所也發出了相應的詢函,要求康美集團針對此次的減值跡象說出具體的時間,同時也要求相應的部門作出合理性的審查。
所以在此次的康美事件當中,對於那些投資者來講,損害也是非常大的,大部分的投資者也都紛紛撤資。
結語。
對於這樣的一起事件,可能很多人也會覺得這是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標志性事件,沒錯,個人覺得在康韋葯業的案例當中。
無論是對於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還是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都具有很深遠的意義,這也是國家資本市場的一個良好性監督,對那些違反相應規定的集團實施零容忍的態度。
不管曾經做出了哪些優秀的事件,只要違反相應的法律法規。沒有切實的保護好投資者的權益,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㈩ 造假300億的康美或面臨集體索賠,股民們勝訴的概率有多大
一度風靡一時的康美醫葯300億假賬事情又擁有重大進展,該企業將遭遇最恐怖的不良影響—讓投資人蒙受損失。三月二十六日,廣州中院發布消息,自17年四月二十日起至十月十五日(含)止,凡以公布竟價方法選購康美醫葯股權並將在其閉市後再次擁有的投資人,可於2020年四月二十五日前添加康美醫葯的民事訴訟程序,一同向康美醫葯理賠。
和之前一樣,在銷售市場上解了一般投資人結果才坐了兩年牢再次出去當億萬富豪的狀況實際上並許多,因此 康美作假案的集體訴訟能取得成功,也可以具有震懾功效,讓居心叵測的人見到違法犯罪成本費早已不會再那麼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