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個人貸款風險案例

個人貸款風險案例

發布時間:2021-01-02 00:07:13

㈠ 銀行個人貸款業務的風險點主要有哪些呢

小弟不才,剛好在個人金融業務部工作,我行個人業務發展也比較好,當然做銀行必內存在風險,無非是大小的問容題,我個人認為,個人信用尤為重要,你了解借款人,借款人個人誠信意識較強一般不會有什麼問題,第二我部管理個人業務一向主張大力開辦門市房抵押貸款,以來知人知面不知心,二來萬一有風險,門市房更好執行一些,切忌抵押房產房地千萬不要分開。在有借款人配偶必須簽字表明統一貸款。其他一時說不了太多。

㈡ 貸款風險案例分析求答案

1.XX銀行在這筆貸款管理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請予以簡單說明。(至少四點)回
⑴2006年企業出現虧損,無法足額答償還本息;⑵企業不提供擔保,信用等級下降,貸款風險加大;
⑶銀行未進行有效的催收;⑷ 銀行未進行有效的貸款風險迴避
2.該筆貸款在2006年8月時可定為風險分類中的哪一級?請簡單說明理由。
次級貸款。該公司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經營收入無法足額償還本息。
3.在2007年9月時應定為哪一級,說明理由。
可疑貸款。該公司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會造成較大損失。

㈢ 搜集銀行信貸風險控制案例

[案例分析]銀行異地融資引發信貸風險案例分析 2007-11-30
摘要:市場經濟條件下,銀行與企業間的異地融資活動打破了行政區劃的限制,是金融市場「看不見的手」發揮調劑作用的必然結果,也是資本趨利的天然本性,異地銀行的進入對本地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進作用,對促進區域經濟協調持續發展功不可沒。但異地融資發展過快、規模大、信用集中,快速發展背後已有所顯現的信貸風險隱患。

【案例詳解】銀行異地融資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案例一:應城某公司在當地銀行貸款7.7億元,其中在工行應城支行貸款4.15億元,在當地建行貸款3.55億元,當地銀行認為該企業已達到最大承貸能力,但該企業憑借其公司特殊身份且前幾年效益較好的有利條件,在交通銀行武漢分行等銀行貸款5.68億元,致使該企業貸款總額達到13.38億元,占其固定資產16.03億元的83.47%,遠遠超過一般企業70%的控制比例。

案例二:某銀行安陸市支行向武漢同濟葯業公司發放1年期抵押貸款100萬元,另一銀行分別向武漢華利房地產公司、海南三亞供銷公司發放1年期抵押貸款1087萬元和887萬元,三筆貸款均為抵押,應該說安全系數較高,但都因貸後信息監測不到位,信息反饋不及時,貸後跟蹤管理沒跟上,對異地企業經營狀況的變化掌握不及時,導致這三筆貸款均已列入呆帳類貸款。後來兩家銀行分別在當地法院對借款企業進行了訴訟,法院的判決均為勝訴案件,但借款企業均無可執行的資產。

【銀聯信分析】

由於本地銀行受信貸政策、授信制約等因素的影響,不能完全滿足企業發展的要求,而異地貸款大幅度增長,彌補了地方經濟發展資金的需求,支持了地方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促進了金融機構間的有效競爭。但是,其發展過程中所帶來的風險也應得到重視。

1、加劇信貸集中致使貸款風險加大。異地金融機構的融資對象一般都是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這些企業一般在本地銀行已有足額授信,優質企業在當地銀行貸款均已接近或達到控制比例。異地銀行的進入,可能導致銀行對同一客戶貸款集中過多,形成過度集中的不利局面。信貸過於集中的結果是,企業融資環境寬松,誘使企業投資慾望膨脹,有的甚至帶有一定的盲目性,一旦市場出現風險或者企業經營出現問題,風險損失極易轉嫁到貸款銀行身上。

2、管理信息諸多跟不上。企業經營形勢瞬息萬變,異地貸款受地域、時間的限制,貸款銀行往往難以及時掌握異地企業真實的經營、財務、信用信息,難以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造成投資風險損失的機率增大。本地銀行發放異地企業貸款,如果在貸前調查、貸中審查、貸後檢查或擔保抵押某一個環節上出現失誤,就很容易造成信貸風險損失。

【銀聯信建議】

銀聯信分析師建議對銀行異地融資中存在的問題,應採取疏導而不堵塞的策略,引導其健康發展。

第一,銀行應加強對大中型企業授信統一管理,防範信貸過度競爭。大中型企業、優質信用企業往往是本地銀行和異地銀行信貸關注、投放的重點對象,容易引發信貸過於集中的風險,國內多家著名上市公司退市重組時,往往導致銀行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元的銀行壞賬就很能說明問題。對大中型企業的授信不應由各家銀行分散操作,應由權威的中介部門統一評級授信,評級授信結果提交商業銀行信貸決策時參考,避免對同一企業多頭重復授信。

第二,完善中小企業評級體系,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扶持。縣域經濟的發展大多依靠眾多中小企業,而中小企業的快速成長,更離不開銀行的支持,但全國統一的企業評級標准不適應中小企業的實際,銀行應制定適合中小企業的評級標准,有利於銀行加大信貸投入,分散信貸風險,拓寬信貸領域,更好地支持縣域經濟和中小企業的發展。

第三,貸款銀行要切實加強異地貸款的跟蹤管理。建立異地銀行與當地企業信息主管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機制,建立跨地區的同業信息交流協作機制,解決銀行同業異地信息不透明、不對稱的問題。成立銀行異地信貸管理部門,建立大額異地融資信貸員駐廠跟蹤管理制度,密切關注國家有關政策調整、市場變化、企業上下遊行業的變動,加強動態監測和風險預警。加強對營銷對象各項財務指標、持續發展能力、盈利能力和競爭能力的分析,切實防範異地融資風險,保障異地融資的健康發展。

㈣ 想要銀行個人住房貸款風險防範的案例

案例 目前手頭沒文檔找不出。
自己編個吧
防止風險 主要就是開發商與借款人是否相識
是否是員工貸款
是否是零首付

借款人婚姻狀態
借款人配偶是否本人面簽

㈤ 個人貸款風險大嗎

為什麼貸款是關鍵?假如你是投資一種不了解沒有把握的事情那樣貸款需要支付利息和本金風險就會很大
。主要看你貸款做什麼用、

㈥ 個人住房貸款有哪些風險

個人住房貸款風險有:
(一)個人住房貸款業務風險的外因主要有「假按揭」風險、由於房屋發生瑕疵的風險和借款人的信用風險。
1、「假按揭」風險
「假按揭」是指房地產開發商採取欺詐的手段,利用虛構的房屋買賣關系獲得銀行的按揭貸款,從而達到套取銀行信貸資金的目的。自2003年下半年以來,國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房地產企業的洗牌過程。很多中小開發商明顯感覺到資金壓力。在此情況下,很多開發商開始借"假按揭"之名套取銀行信貸資金。
2、由於房屋發生瑕疵的風險
假如開發商開發的房屋出現較嚴重的瑕疵,比如1、房屋有嚴重的質量題目,無法正常居住;2、住房面積縮水,以次充好,抬高房價,造成購房者的損失,導致購房者抵觸情緒大,而拖欠貸款;3、開發商沒有履行承諾,未及時完成消防等配套工程,推遲進住;4、開發商尚欠繳地價、配套費,拖欠工程款,未辦妥房產證,使部分業主拖欠貸款,放棄供樓,造成信貸風險;5、開發商為了售樓,過度地承諾。最常見的是開發商與業主簽訂返租協議,由於出租不理想或開發商拖欠返租款,使業主也拖欠銀行貸款;6、物業治理不善,造成業主與開發商的糾紛,使業主拖欠貸款加大信貸風險。這些都會導致借款人發生群體性的違約不還款的情況。
3、借款人的信用風險
目前由於全社會缺乏完善的個人信息治理體系,使得貿易銀行很難進行正確的風險判定。從信用風險的角度來看,一方面,個人住房貸款的順利回收與借款人的家庭、工作、收進、健康等因素的變化息息相關,借款人經濟狀況嚴重惡化導致不能定期或無力償還銀行貸款,或者因借款人死亡、喪失行為能力,借款人的繼續人放棄所購房屋,不願還款,從而給銀行利益帶來損失的違約風險。另一方面,借款人還可能故意欺詐,通過偽造的個人信用資料騙取銀行的貸款,從而產生道德風險。現在,有很多借款人根本不具備定期還款的能力,其通過偽造個人信用資料騙取銀行的貸款購買房屋,再將該房屋出租,以租金收進還貸,一旦房屋無法出租,借款人也就無力繼續還款,給銀行帶來風險。
(二)個人住房貸款風險的內因則是貿易銀行貸款的操縱風險,主要有職員道德風險、貸款審查風險和貸後治理的風險。
1、職員道德風險
主要是指銀行貸款經辦職員由於個人原因或者某種利益關系,明知借款人提供的是虛假材料而不指出,導致借款人相關資料不真實,誤導貸款審批人。更有甚者,有個別經辦職員知法犯法,內外勾結,故意偽造相關材料,騙取銀行信貸資金。
2、貸款審查風險
貸款審查是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重要環節。在貸款審查過程中,經辦職員風險意識不強,警惕性不高,對借款人的真實身份、收進情況、家庭狀況等相關情況了解不祥,對相關材料的真實性、正當性審查不嚴,流於形式,對有瑕疵的材料沒有認真調查核實。有的銀行為了擴大市場份額,採取競相降低貸款人的首付款比例,或者放鬆貸款人的審批條件,一味簡化手續,埋下了風險隱患。
3、貸後治理的風險
大部分貿易銀行對個人住房貸款的貸後治理參照公司類貸款的貸後治理模式,要求對每筆貸款定期檢查、報告。而個人住房貸款具有客戶分散、數目眾多等特點。隨著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擴大和飛速發展,一個基層行往往有成百上千個客戶,客戶數目遠遠大於公司類貸款客戶的數目,假如沿用公司類貸款的貸後治理辦法,根本無法及時了解貸款客戶經濟及家庭變化的情況。當可能出現風險時,銀行就不能及時採取防範措施避免風險的發生。

㈦ 打包貸款是什麼,結合案例,分析銀行承擔怎樣的風險

您好!打包貸款是指出口地銀行為支持出口商按期履行合同、出運交貨,向收到合格信用證的出口商提供的用於采購、生產和裝運信用證項下貨物的專項貸款。打包貸款是一種裝船前短期融資,使出口商在自有資金不足的情況下仍然可以辦理采購、備料、加工,順利開展貿易。
(一)發放貸款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單位存款"等科目;按規定計算應收利息時,借記"應收利打包貸款息"科目,貸記"利息收入"科目;實際收取利息時,借記"單位存款"等科目,貸記"應收利息" 或"利息收入"科目。收回貸款時,借記"存放境外同業"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期末,應對打包貸款進行全面檢查,並合理計提貸款損失准備。對於不能收回的打包貸款應查明原因。確實無法收回的,經批准作為呆賬損失的,應沖銷提取的貸款損失准備,借記"貸款損失准備"科目,貸記本科目。
貸款損失准備一經確認,不得轉回。
本科目應按借款單位進行明細核算。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銀行打包貸款的余額。
中國企業(尤其是出口商)如具備獨立法人資格並具有進出口經營權,即可憑海外銀行開來的以企業為受益人的有效信用證正本,向銀行申請敘做出口信用證打包貸款。在流動資金緊缺,中國國外進口商雖然不接受預付貨款的條件但同意開立信用證的情況下適宜選擇打包貸款業務。
企業如需辦理打包貸款,必須滿足以下條件:(1)、中國的企業應當是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且經營作風良好,無違法違規和違約等不良行為記錄,企業須有出口業務經營權
(2)、中國的企業須有出口虧損彌補來源,有齊全的生產銷售計劃和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恪守信譽並在銀行開有帳戶;信譽良好,有按期償付貸款本息的能力
(3)、中國的企業所持的有效信用證正本需由資信良好的海外銀行開立,不可撤銷,且信用證條款必須經銀行核准,抵押信用證項下的出口單據必須交銀行進行議付;
(4)、中國的企業應向銀行提供有關外銷合同,如屬代理出口須提供代理協議,以便銀行了解有關貿易背景;企業具有良好的貿易履約能力,制單能力強,能按期、按質、按量完成生產(收購)和交貨計劃。
(5)、能及時、准確地向銀行提供相關貿易背景資料和財務報告,主動配合銀行的調查、審查和檢查
(6)、貸款用途符合中國的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規定;
(7)、銀行要求的其他條件。1、企業須有出口業務經營權
申請條件
1、企業須有出口業務經營權;
2、貸款用途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規定;
3、企業具有良好的貿易履約能力,制單能力強,能按期、按質、按量完成生產(收購)和交貨計劃;
4、信譽良好,有按期償付貸款本息的能力;
5、能及時、准確地向銀行提供相關貿易背景資料和財務報告,主動配合銀行的調查、審查和檢查;
6、銀行要求的其他條件。
申請資料
1、經年檢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營業執照》復印件;
2、《打包放款申請書》;
3、企業近期財務報表;
4、不可撤銷信用證正本及全部信用證修改正本(如有);
5、出口銷售合同及與本貸款有關的國內購銷合同正本;
6、出口商品配額或許可證等有關批文;
7、國家限制出口的商品,應提交國家有權部門同意出口的證明文件;
8、擔保方面的資料;
9、銀行要求的其他資料。
申辦程序
1、出口商在收到信用證後,向銀行提出打包貸款申請。並提供信用證正本及內外貿合同、貿易情況介紹等有關資料,如屬代理應提供有關代理協議;打包貸款申辦流程2、銀行對信用證及其修改的真實性、條款等項內容進行審核;
3、審核通過後,與出口商簽署《打包貸款合同》,發放打包貸款。為確保專款專用,銀行有權審核客戶的用款情況;
4、出口商利用資金組織或生產出口貨物,按信用證要求及時發貨;
5、出口商出口貨物取得信用證項下有關單據後向放款銀行交單議付,收到出口貨款後,及時歸還銀行打包貸款。
注意事項
1.企業申請辦理打包貸款時向銀行提交:a.書面申請;b.國外銷售合同和國內采購合同;c.貿易情況介紹;d.正本信用證。
2.企業需要與銀行簽訂正式的《借款合同(打包貸款)》;
3.憑以放款的信用證以融資銀行為通知行,且融資銀行可以議付、付款。
4.企業信用證中最好不含有出口商無法履行的"軟條款";
5.企業申請打包貸款後,信用證正本須留存於融資銀行;
6.正常情況下,企業信用證項下收匯款須作為打包貸款的第一還款來源;
7.裝運貨物並取得信用證下單據後,應及時向銀行進行交單。
收費標准
按實際貸款天數計息,貸款各項收費通過合同約定。
打包貸款的案例和銀行的風險舉例如下:
案情:
出口商A是銀行B 的客戶. A收到了以其為受益人的信用證, 在備貨過程中資金不足, 向B申請信用證下的打包貸款. B同意發放打包貸款,貸款金額為信用證金額的80%, 貸款期 30 天. 雙方約定, 當A發運貨物後, 即以全套單據向B議付, B從A應得的議付款中扣除打包貸款本息. 在貸款期內, A因經營不善倒閉, 不再發運貨物, 因而無法提交單據. A也無力以另外途徑向B償還打包貸款. 在打包貸款業務中, 銀行承擔的信用風險與銀行在出口押匯業務中承擔的信用風險有什麼區別?哪個風險的程度更大?為什麼?
分析:
銀行在發放打包貸款時, 依據的僅是出口商收到的信用證. 如果出口商在提取打包貸款後發生情況變化, 無法繼續備貨出運, 那麼貸款銀行手上沒有任何單據. 也就是說, 貸款銀行既沒有憑據可以向開證行要求付款, 也沒有物權可以作價變賣. 在托收出口押匯和信用證議付中, 銀行都承擔出口商的信用風險, 但風險的程度比打包貸款大為降低, 因為銀行在融資時, 掌握了貨運單據和物權。
啟示:
管理對出口商貿易融資的信貸風險, 核心是了解出口商的經營情況, 以及所融資的貿易的具體情況. 基於對特定貿易的了解, 銀行可以盡量縮短融資期限, 使得進口商經營情況在融資期內發生變數的可能性降低. 另外, 在信用證議付中, 銀行還需了解開證行的信譽, 以確保開證行在單證嚴格一致的情況下付款。
謝謝閱讀!

㈧ 個人信用貸款風險點

利率不定,可以在當地的銀行申請辦理。
小額貸款申請條件:
1、為年滿十八周歲中國大陸居民版;
2、有穩定的住權址和工作或經營地點;
3、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4、無不良信用記錄,貸款用途不能作為炒股,賭博等行為。
5、銀行要求的其他條件。
小額貸款辦理流程:
1、向當地銀行或者貸款機構提交申請;
2、准備貸款所需的各種資料;
3、面簽銀行或貸款機構;
4、銀行審核貸款人資質;
5、審核通過、成功放款。

㈨ 銀行發放個人貸款的風險有哪些如何防範

(一)市場風險。是指由於市場條件如利率、匯率、宏觀經濟形勢等發生不利變專化而給銀行帶屬來損失的可能性。市場風險通常發生在交易過程中,是交易組合的實際價格偏離其以市價計算的價值而形成的一種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流動性風險都屬於市場風險。在銀行風險管理框架內,對市場風險的研究和控制技術目前是最豐富、最完善的。
(二)信用風險。信用風險是客戶違約行為形成的一種風險。違約是指客戶沒有對到期債務按合同規定償本付息,它可能會造成貸款人的債權全部或部分損失。影響信用風險的主要因素是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和還款意願。對信用風險的控制技術目前比較常用的是標准評級法和內部評級法。
(三)操作風險。是指由銀行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程序、人員及系統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損失的風險,包括法律風險,但不包括戰略風險和聲譽風險。《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第一次將操作風險納入風險管理框架,並要求配備資本,這反映了操作風險對商業銀行的影響日益突出。

(四)風險防控
對銀行來說,風險防控是指銀行進行風險識別、風險評價、風險控制,以減少風險負面影響的決策及行動過程。一般包括識別、評估、控制、監測四個步驟。

㈩ 個人信用貸款都有哪些風險,這些地方你知道么

信用貸款面臨著一系列的風險,目前表現最突出的就是「借名貸款」帶來的風險,如何防範化解「借名貸款」帶來的風險,成了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助貸網提出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這些「借名貸款」一旦實際用款人喪失償債能力,就會形成貸款風險,嚴重影響了農村信用社發放小額信用貸款的積極性,甚至導致部分信用社產生不同程度的「懼貸」心理。當前通過「三項整治」活動,發現多數信用社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借名貸款」,如何從源頭防範「借名貸款」風險。

如何防範冒借名貸款風險

1、調整貸款品種,優化貸款結構。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應該逐漸向「夫妻證」、「工資本」、「公務員擔保」等貸款轉化,這些貸款品種可以規避「借名貸款」。

2、適當提高貸款限額,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協調有關單位部門,給農戶辦理財產產權證明,用這些有效的產權證明作為擔保抵押,提高貸款限額。科學合理確定借款人收入實現的時間,與本次貸款期限及還款金額相匹配。

3、加大貸前調查、宣傳力度,提高貸戶法律意識。臨櫃經辦人員把握好貸款發放關。

4、能否發現「借名貸款」,相關的臨櫃人員責任也重大。在「借名貸款」的風險防範上,應該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臨櫃人員責任追究制度。

5、通過面談防範「借名貸款」。一線臨櫃經辦人員通過延長和增加與貸戶的面談時間和次數,利用談話技巧,從中判斷是不是「借名貸款」。

6、增加多道防線防範「借名貸款」。實行櫃面面簽承諾書,承諾該貸款不是借給他人使用,是自己使用。發放貸款全部實行轉賬發放,貸款直接轉入貸戶的賬戶上,確保貸款是本貸戶自己支配使用。

化解「冒借名貸款」風險的措施

抓住典型做文章。出現了多人貸款一人使用的「借名貸款」,一旦實際用款人喪失了償債能力,貸款到期後,就會出現「等、觀、靠」現象,我們信貸人員不要著急,要仔細調查摸底,從中篩選出一至兩名資信度較高的貸戶作為典型,進行耐心地催收,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動用法律手段,確保貸款本息收回。然後以此為突破口,進行宣傳、催收,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信用社冒借名貸款的危害

1、降低了信貸資產質量。冒借名貸款立據承債人和貸款使用人相分離,權利和義務不對等,貸款到期後實際用款人往往不履行還款義務;甚至以自己不是貸款合同明確的借款人為由推卸還款責任。據調查,冒借名貸款的收回率一般在60%以下,而且大部分會引起貸款糾紛,給農村信用社信貸資產質量造成嚴重不利影響。

2、損毀農村信用社形象。冒借名貸款往往出現信貸人員利用手中職權違反信貸紀律,以貸謀私,貸款據為己有,供自己揮霍,嚴重影響信用社的社會形象。

3、直接給信用社造成損失。冒借名貸款往往是農村信用社員工與用款人互相串通、內外勾結的結果,農戶在得知被冒借名後可能會採取法律的形式保護自己,向農村信用社提出民事索賠,從而給信用社造成損失。

對於此類問題,農民老百姓都要提高防範意識,不能因為一些眼前利益或者抹不開人情,就草率地將「貸款名義」外借;地方政府也要加大對騙貸責任人的查處和打擊力度;金融機構更要加強資質審核和貸後監管,認真排查還有哪些潛在的借名貸款,不能總是等事情被曝光出來,就知道找農民索賠~

閱讀全文

與個人貸款風險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鏈農融資情況 瀏覽:784
外匯買3手怎麼買 瀏覽:264
穩定增長股票 瀏覽:145
融資租賃香港上市 瀏覽:153
和信理財是非法集資嗎 瀏覽:631
平安銀行貸款協議 瀏覽:273
外匯win系統 瀏覽:161
基金交易賬號身份證升為 瀏覽:791
瑞華投資理財 瀏覽:896
投資公司怎樣發展客戶 瀏覽:814
股票跟基金掛鉤的都有哪些 瀏覽:718
主要外匯交易商 瀏覽:347
三年前信用卡連續逾期還能貸款嗎 瀏覽:674
熱卷主力期貨吧 瀏覽:154
新手投資理財活動 瀏覽:234
cj期貨 瀏覽:809
融資合同公證 瀏覽:342
薩斯喀徹溫省鉀礦吸引大量投資 瀏覽:550
融資租賃irr計算器 瀏覽:526
什麼人不適合期貨 瀏覽: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