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國際收支等於外匯收支

國際收支等於外匯收支

發布時間:2021-11-17 06:10:54

Ⅰ 國際收支與外匯收支有何區別與聯系

第一條 為完善國際收支統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范圍為中國居民與非中國居民之間發生的一切經濟交易以及中國居民對外金融資產、負債狀況。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中國居民,是指:
(一)在中國境內居留1年以上的自然人,外國及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在境內的留學生、就醫人員、外國駐華使館領館外籍工作人員及其家屬除外;
(二)中國短期出國人員(在境外居留時間不滿1年)、在境外留學人員、就醫人員及中國駐外使館領館工作人員及其家屬;
(三)在中國境內依法成立的企業事業法人(含外商投資企業及外資金融機構)及境外法人的駐華機構(不含國際組織駐華機構、外國駐華使館領館);
(四)中國國家機關(含中國駐外使館領館)、團體、部隊。
第四條 本辦法適用於中國境內所有地區,包括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保稅區和保稅倉庫等。
第五條國家外匯管理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規定的程序,負責組織實施國際收支統計申報,並進行監督、檢查;統計、匯總並公布國際收支狀況和國際投資狀況;制定、修改本辦法的實施細則;制發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單及報表。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協助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工作。
第六條 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實行交易主體申報的原則,採取間接申報與直接申報、逐筆申報與定期申報相結合的辦法。
第七條 中國居民和在中國境內發生經濟交易的非中國居民應當按照規定及時、准確、完整地申報國際收支信息。
第八條中國居民通過境內金融機構與非中國居民進行交易的,應當通過該金融機構向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申報交易內容。
第九條中國境內提供登記結算、託管等服務的機構和自營或者代理客戶進行對外證券、期貨、期權等交易的交易商,應當向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申報對外交易及相應的收支和分紅派息情況。
第十條中國境內各類金融機構應當直接向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申報其自營對外業務情況,包括其對外金融資產、負債及其變動情況,相應的利潤、利息收支情況,以及對外金融服務收支和其他收支情況;並履行與中國居民和非中國居民通過其進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活動有關的義務。
第十一條在中國境外開立賬戶的中國非金融機構,應當直接向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申報其通過境外賬戶與非中國居民發生的交易及賬戶余額。
第十二條中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在境外有直接投資的企業及其他有對外金融資產、負債的非金融機構,必須直接向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申報其對外金融資產、負債及其變動情況和相應的利潤、股息、利息收支情況。
第十三條 擁有對外金融資產、負債的中國居民個人,應當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規定申報其對外金融資產、負債的有關情況。
第十四條 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可以就國際收支情況進行抽樣調查或者普查。
第十五條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有權對中國居民和非中國居民申報的內容進行檢查、核對,申報人及有關機構和個人應當提供檢查、核對所需的資料和便利。
第十六條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支局應當對申報者申報的具體數據嚴格保密,只將其用於國際收支統計。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國際收支統計人員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任何機構和個人提供申報者申報的具體數據。
銀行、交易商以及提供登記結算、託管等服務的機構應當對其在辦理業務過程中知悉的申報者申報的具體數據嚴格保密。
第十七條中國居民、非中國居民未按照規定進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的,由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十八條 國際收支統計人員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依法給予處分。
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銀行、交易商以及提供登記結算、託管等服務的機構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十九條 國家外匯管理局根據本辦法制定《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實施細則》。

Ⅱ 國際收支和外匯儲備

本幣互換

Ⅲ 國際收支對匯率有什麼影響

一國的來國際收支狀況將源導致其本幣匯率的波動。國際收支是一國居民的一切對外經濟、金融關系的總結。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反映著該國在國際上的經濟地位,也影響著該國的宏觀與微觀經濟的運行。國際收支狀況的影響歸根結底是外匯的供求關系對匯率的影響。
由某項經濟交易(如出口)或資本交易(如外國人對本國的投資)引起了外匯的收入。由於外匯通常不能自由在本國市場上流通,所以需要把外幣兌換成本國貨幣才能投入國內流通。這就形成了外匯市場上的外匯供給。而由於某項經濟交易(如進口)或資本交易(到國外投資)則引起了外匯支出。因要以本國貨幣兌換成外幣方能滿足各自的經濟需要,在外匯市場上便產生了對外匯的需要。
把這些交易綜合起來,全部記入國際收支統計表中,便構成了一國的外匯收支狀況。如果外匯收入大於支出,則外匯的供應量增大;如果外匯支出大於收入,則對外匯的需求量增大。外匯供應量增大,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直接促使外匯的價格下降,本幣的價值就相應的上升;當外匯需求量增大時,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直接促使外匯的價格上漲,本幣的價值就相應的下跌。

Ⅳ 請問國際收支和外匯收支的關系。兩者等同還是包含與被包含謝謝

外匯收支是說國家在外匯貯備方面是增加還是減少?而國際收支則主要是針對貿易這方面的!外匯貯備是一個長久的政策,而國際收支則是短期的說法!就是說國際貿易動用的是外匯儲備,他的收支平衡知識對外匯收支有一定影響,但是不是主要的!國家主要是通過購買或者拋售外國國債來增加或者減少外匯收支的!這樣說,你覺得怎麼樣?

Ⅳ 國際收支與外匯市場指什麼兩者關系又是什麼

一、國際收支概念

1、狹義國際收支:是指該國的對外外匯資金收支。

2、廣義的國際收支:是指一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地區)之間由各種經濟往來而發生的收入和支付,既包括涉及外匯收支的國際經濟往來,也包括不涉及外匯收支的國際經濟往來;既包括國際間的交換行為,也包括那些單方面轉移及其他諸如黃金貨幣化、特別提款權分配與取消、債權債務再分類等行為,它們被統稱為對外交易。目前各國通用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就是按照廣義國際收支概念編制的,反映一國對外經濟狀況的平衡表。

國際收支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從國外收進的全部貨幣資金和向國外支付的全部貨幣資金之間的對比關系。收支相等稱為國際收支平衡,否則為不平衡。收入總額大於支出總額稱為國際收支順差,或稱國際收支盈餘;支出總額大於收入總額稱為國際收支逆差,或稱國際收支赤字。逆差表示對外負債,一般要用外匯或黃金償付。

全球統一的國際收支制度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立後著手建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1948年首次頒布了《國際收支手冊》第一版,以後又先後於1950年、1961年、1977年和1993年修改了手冊,不斷地補充了新的內容。目前,基金組織各成員國大都採用基金組織1977年第四版的國際收支概念和分類,並著手按新制定的第5版的分類和要求修改和充實本國的國際收支統計體系。編制和提供國際收支平衡表已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的一項義務,並成為參與其他國際經濟組織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

國際收支平衡表是一個國家對一定時期(如一年、半年或一個季度)內,該國與他國居民之間所進行的一些經濟活動進行系統記錄的一種統計表,按復式簿記原理編制。一些收入項目或負債增加、資產減少的項目都列為貸方,一些支出項目或資產增加、負債減少的項目都列為借方。每筆經濟交易同時分記有關的借貸兩方,金額相等。因此,原則上國際收支平衡表全部項目的借方總額與貸方總額相等,其凈差額為零。但是在現實中,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某一具體項目的借方與貸方都經常是不平衡的,收支相抵後,總會出現差額。具體項目上出現的差額稱為局部差額。收入大於支出,稱為順差,支出大於收入,稱為逆差。各項局部差額的總和便是國際收支總差額,稱為國際收支順差或逆差,亦稱國際收支盈餘或赤字。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的方法和內容,國際收支平衡表包括經常項目、資本項目、錯誤和遺漏三大項。

經常項目是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兩個主要項目之一,用於統計商品、勞務和單方面轉移等國際收支活動的項目。該項目包括三個方面的具體內容:

(1)商品的進出口是經常項目交易最重要的一個內容,包括絕大多數可移動貨物在跨國界交易中所有權的轉移。有時商品所有權已經轉移,但商品尚未出入國境,也應列入商品進出口項目中。

其中包括:船舶、飛機、天然氣和石油鑽機幾鑽井平台等;本國船隻打撈的貨物及捕獲的魚類等水產品並直接在國外出售者;本國政府在國外購進商品、供應本國在另一國的使用者;進口上已取得商品所有權、但在入境前已濕或損壞者。有的商品雖已出入國境,但所有權並未改變的,不列入商品進出口項目。例如經過加工轉制、包裝、修理、改裝後再運往國外銷售的商品等,但經加工增加的價值,應作為向外國人提供的勞務。此外,列入商品進出口項目的還有:作為一般商品的黃金等貴金屬和寶石,政府的進出口商品,直接投資企業的進出口商品,移民的隨身攜帶財物,走私貨物等。

(2)勞務費用是經常項目的第二大內容。

主要包括:商品的運輸費、保險費和其他附屬費用,如港口費用、客運的車、船票及車、船上的其他勞務費用等;旅遊,即旅遊者在該國停留期間為本人或他人購買的商品和勞務;投資收入,包括經營直接投資企業的利潤收入和參股投資者所得的股息收入;以及其他商品和勞務收支,即上述各項以外的官方交易、私人交易和私人財產收入等。此外,使領館人員工資等開支,本國居民在國外的財產收入,商品進出口以外的商業銷售、專業服務和技術服務,如通信和計算機服務,金融服務如貸款的利息,版權及許可證費,乘客保險等非商品保險等,也包括在勞務費用項目中。

(3)單方面轉移款項。

主要包括移民轉移款項、僑民匯款,政府無償援助、贈款,政府向國際組織繳納的行政費用等。

資本項目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是與經常項目並列的兩個主要項目之一,用於統計資本國際收支的項目,主要包括資本和儲備兩項內容。

(1)資本,主要包括直接投資、證券投資等。前者是指一國的公司、企業或個人在另一國設立企業,直接進行生產或商業活動。企業的所有權集中在單一的外國投資者或投資者集團手中。國際收支平衡表資本項目中的直接投資既包括包括外國在本國的直接投資,也包括本國在外國的直接投資。證券投資是在長期債券和公司股票上的投資,如一國公司、企業和個人對另一個國家的長期國債、公司債券、票據、股票和期權等貨幣市場工具和金融創新工具的購買。許多國家常把外國一個投資者或投資者集團在有投票權的股份中所佔比例達10-25%以上的,作為直接投資。此外,資本項目還包括一些未列入上述兩種投資內的其他資本交易活動,如貿易信貸、貸款、貨幣及存款等。其中信貸的本金部分記入資本項目,而利息則記入經常項目。

(2)儲備項目,實際是一國用以平衡國際收支或對本國貨幣對外匯率進行干預的手段。儲備項目主要包括貨幣黃金(即一國官方持有的作為貨幣資金使用的黃金)、外匯儲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外匯,如貨幣、存款、可轉讓、貼現的證券及其他債權等。

Ⅵ 國際收支對外匯有什麼影響

國際收支是一國在一定時期內(通常是一年內)與外國的全部經濟交易所引起的收支總額。這是一國與其它各國之間經濟交往的記錄。國際收支集中反映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該表按復式記帳原理編制。

Ⅶ 國際收支是個什麼概念啊和國際貿易有什麼關系

國際收支:在一定時期內,一個經濟實體的居民同非居民所進行的全部經濟交易的系統記錄和綜合。國際收支是一個流量概念,反映的內容是以貨幣記錄的全部交易,記錄的是一國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交易。
最優貨幣區:指若干個國家或地區因生產要素自由流動而構成的一個區域,在該區域內實行固定匯率制度或單一貨幣制度有利於建立該區域與其他區域的調節機制。
特里芬兩難:是指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作為唯一的儲備貨幣,具有不可克服的內在缺陷的問題:美國國際收支順差,國際儲備資產供應則不足;若美國國際收支逆差,則美元的信用難以維持。
馬歇爾—勒納條件:當本國國民收入不變時,貶值可以改善貿易余額的條件是進出口的需求彈性之和大於1。
匯率制度:是指一國貨幣當局對本國貨幣匯率水平的確定、匯率變動方式等問題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規定。包括:確定貨幣匯率的原則和依據;維持與調整匯率的辦法;管理匯率的法令、體制和政策;確定維持和管理匯率的機制。
經常賬戶:是指對實際資源國際流動行為進行記錄的賬戶。它包括以下項目:貨物、服務、收入和經常轉移。
資本與金融賬戶:是指對資產所有權國際流動行為進行記錄的賬戶。它包括資本賬戶和金融賬戶兩大部分。
國際投資頭寸:反映一國某一時點上對世界其他地方的資產與負債的概念就是國際投資頭寸,而一國對外資產與負債相抵後所得的凈值就是凈國際投資頭寸。
米德沖突:是指在固定匯率制度下,一國只有支出變更一種政策工具,無法同時實現內外均衡兩個經濟目標的情況。
遠期外匯交易:外匯交易的一種,交易雙方事先簽訂交易合約,確定交易時間、交易價格、匯率及交易幣種,到期進行交割。運用此交易也可以避險也可以投機。
一價定律:指在自由貿易條件下,同一種商品在世界各地以同一貨幣表示的價格是一樣的。
貨幣危機:廣義貨幣危機,也可稱為匯率危機,指一國的夥伴匯率在短期內大幅度的變化;狹義的貨幣危機是指實行固定匯率制度國家發生大規模資產置換,固定匯率制度崩潰的情況。
絕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在某一時點上兩國的貨幣購買力(或物價水平)之比決定兩國貨幣交換的比率;它等於兩國物價水平的倒數比。
國際收支綜合賬戶差額:指經常賬戶與資本和金融賬戶中的資本轉移、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和其他賬戶構成的差額,也就是將賬戶中的官方儲備賬戶剔除後的余額。
貨幣替代:經濟發展過程中,國內對本國貨幣幣值的穩定失去信心或本國貨幣資產收益率相對較低時,外幣在貨幣的各個職能上全部或部分地替代本幣發揮作用的一種現象。
歐洲貨幣市場:是指非居民之間以銀行為中介在貨幣發行國國境之外,進行該國貨幣(可自由兌換)借貸存儲的市場,也稱離岸貨幣市場。
蒙代爾法則:在固定匯率制度下,把內部均衡目標分派給財政政策,把外部均衡目標分配給貨幣政策的政策搭配原則。
J型曲線效應:當一國貶值後,最初會使貿易狀況進一步惡化而不是改善,只有經過一段時間後貿易收支狀況的惡化才能得到控制並趨好轉,最終使貿易收支狀況得到改善。這個過程用曲線描述出來,與大寫字母J相似,代指貶值對貿易收支改善的時滯效應。
支出轉換政策:是指匯率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匯率政策指通過調整匯率從而調整進出口的對比關系來調節國際收支的目的。直接管制政策是指政府通過行政命令形式(如數量性管制和價格管制)來平衡國際收支的政策。該兩種政策都沒有改變總需求水平,而只是改變了支出的方向。
特別提款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會員國根據其份額分配的,可用以歸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會員國政府之間償付國際收支赤字的一種賬面資產。
套匯:是指利用不同外匯市場、不同貨幣種類、不同交割期限的某些貨幣在匯率上的差異,進行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的外匯買賣,從中賺取匯差,套匯的種類有直接、間接和時間套匯。
與國際貿易的關系不太清楚。

Ⅷ 國際收支與外匯市場的關系

一般來說,國際收支的經常項目與外匯匯率關系較大,在順差時,本幣升值,外幣貶值,在逆差時,外幣升值,本幣貶值。而國際收支的資本項目與外匯匯率的關系比較復雜,變化較大

Ⅸ 一國國際收支等於該國外匯收支對嗎

不是的,匯率是由各國央行控制的

閱讀全文

與國際收支等於外匯收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春生科技基金 瀏覽:819
沈陽新松股票代碼 瀏覽:29
天能鋰電投資理財是騙局嗎 瀏覽:96
渤海信託電話 瀏覽:210
工資貸款包裝犯罪嗎 瀏覽:95
人民幣的兌換哪個幣最高 瀏覽:304
再生銅投資 瀏覽:70
傳統外匯海星 瀏覽:897
期貨外匯公司 瀏覽:388
掌眾金額小額貸款 瀏覽:502
華天科技股票分析 瀏覽:746
海星股票 瀏覽:589
3900港元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714
幫貸寶貸款靠譜嗎 瀏覽:92
ADx融資 瀏覽:380
p2p理財圖片 瀏覽:939
國元證券基金託管 瀏覽:578
今日菜百黃金價格多少錢一克 瀏覽:29
速賣通外匯申報 瀏覽:89
人造肉概念股票基金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