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之父是誰
國父:本傑明·富蘭克林、喬治·華盛頓、約翰·亞當、托馬斯·傑斐遜、詹姆斯·麥迪遜、亞歷山大·漢密爾頓
其中麥迪遜是憲法之父,漢密爾頓是銀行之父,其他四個是政治上的國父
❷ 美國股市的股市名人
彼得·林奇(Peter Lynch,1944年1月19日),是一位卓越的股票投資家和證券投資基金經理。版他是富權達公司的副主席,富達基金託管人董事會成員之一,現居波士頓。在彼得·林奇出任麥哲倫基金的基金經理人的13年間,麥哲倫基金管理的資產由2,000萬美元成長至140億美元,基金投資人超過100萬人,成為富達的旗艦基金,基金的年平均復利報酬率達29.2%。
❸ 美國股神是誰,,叫什麼名字
巴菲特是國際公認的「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 ,全球著名的投資商,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財富超過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在第十一屆慈善募捐中,巴菲特的午餐拍賣達到創記錄的263萬美元。2010年7月,沃倫·巴菲特再次向5家慈善機構捐贈股票,依當前市值計算相當於19.3億美元。這是巴菲特2006年開始捐出99%資產以來,金額第三高的捐款。2011年12月,巴菲特宣布,他的兒子霍華德會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中扮演繼承人的角色。2012年4月,患前列腺病,尚未威脅生命。2014年美國當地時間9月29日,《福布斯》發布美國富豪400強榜單顯示,憑借670億美元財富排名美國富豪第二名,沃倫·巴菲特自2011年起就一直保持這個排名。資料來源:http://ke..com/view/24880.htm?fromtitle=%E5%B7%B4%E8%8F%B2%E7%89%B9&fr=aladdin
❹ 簡述美國股市發展歷史。
美國股票市場和股票投資的200年多的發展大體經歷過了四個歷史時期。
一、第一個歷史時期是從18世紀末到1886年,美國股票市場初步得到發展。1811年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建立標志著嚴格意義的美國證券市場真正形成。1850年代,華爾街成為美國股票和證券交易的中心。
二、第二個歷史時期是從1886年——1929年,此一階段美國股票市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的情況非常嚴重。這一時期,美國逐步發展成為世界政治和經濟的中心。
從19世紀的後期開始,當時為了給鐵路、製造業和礦業融資,企業紛紛發行股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場成為美國證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1896年道瓊斯指數成立。
三、第三個歷史時期是從1929年大蕭條以後至1954年,美國股市開始進入重要的規范發展期。
1929年8月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最高超過到380點,而1932年該指數最低下跌到42點,跌幅接近90%,道瓊斯指數再次回到380點是在25年之後。1929年到1933年,美國股市下跌的同時,大量的債券被拒付,美國約有40%的銀行倒閉。
這一歷史時期,美國股市真正進入投資時代,價值投資思想是這一時期主流的投資思想。
四、第四個歷史時期是從1954年至今,機構投資迅速發展、美國股票市場進入現代投資時代。
(4)美國股票之父擴展閱讀
NYSE(紐約證券交易所) 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交易所。於200多年前的1792年,隨著24位股票經紀人和商人簽訂的《梧桐樹協議》而成立。世界上的許多大型公司都在NYSE上市,例如可口可樂、通用電氣和沃爾瑪。
紐約證券交易所是實體交易所,交易都是面對面進行。無論何時您聽到「上市交易所」,指的都是紐約證券交易所。訂單操作是由提交交易的交易所成員和場內經紀人在特定位置(也被稱為交易現場)來完成的。
採用簡單的拍賣法,以買方願意購買的最高價格,結合賣方願意出售的最低價格(被稱為出價和問價)進行。股票要麼是通過上次的售價,要麼是出價和詢價的價格來進行報價。
NASDAQ(納斯達克)市場是一個虛擬的市場 ,如同OTC(場外交易)市場一樣。這里沒有交易大廳,沒有專家,也沒有中心地點。相反,所有的交易都是通過交易商的電腦化網路來進行。這就把電腦癱瘓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因為網路是獨立的(如果一台電腦壞了,其它的則繼續連接)。
納斯達克在以前被認為是次於NYSE的,但自從高科技繁榮,像微軟和Intel這樣的眾多公司快速成長,納斯達克已經被認為是NYSE主要的競爭對手,無論是在聲譽還是成交量方面。納斯達克系統的經紀業務由造市商來執行。
與NYSE的專家不同,造市商只控制他們自己的出價和問價,而不是控制某個股票的整個交易過程。某個股票可以有許多的造市商,都在同一時間交易。
AMEX(美國證券交易所)是美國第三大交易所。在納斯達克出現以前,是第二大交易所。1998年,AMEX被實際上是納斯達克的母公司NASD買下。AMEX主要進行小型股(市值將在下部分進行解釋)和期權的交易。
❺ 富蘭克林為什麼被稱為美國之父
美國國父是誰?
你的回答也許是華盛頓,也許是林肯,甚至也許是比爾·蓋茨,但美國人卻告訴我們:是本傑明·富蘭克林。...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傑出的政治家、科學家、思想家和散文家。
這位發明避雷針的北美紳士,除了是世界公認的傑出科學家,還是華盛頓手下名頭最響的間諜。只不過,他的威力主要發揮在外交和社會活動場合。
1776年,富蘭克林成為北美革命者駐巴黎的半正式外交公使,他的主要任務是設法與法國結成同盟,共同對抗英國。富蘭克林學識淵博,多才多藝,風度翩翩,舉止優雅,詼諧幽默,處處表現得誠實無私,謙虛友好,頗得法國人的好感。他所表現出來的北美人的形象與法國人心中傲慢淺薄的英國人形成鮮明反差。法國政要和巴黎民眾都很喜歡他,對他所代表的北美革命也充滿同情和支持。這種良好的公眾形象和不錯的私人交情為富蘭克林接下來的行動提供了極大便利。
製造宣傳和輿論攻勢是富蘭克林的拿手好戲,他不斷地製造假消息,揭露英國政治和軍隊的種種黑幕,通過各種渠道地巧妙散播出去,而他本人的「正直品格」使得這些消息具有相當的可信度。英國的形象在法國甚至歐洲越來越糟糕。
1777年,莫名其妙地,在北美殖民地作戰的普魯士僱傭軍內部忽然流傳出一封信札,據說是普魯士王儲寫給他在英軍服役的僱傭軍將領的,這封信很快也流傳到歐洲大陸。王儲在信中說,他懷疑英國人為了減少補償金,故意瞞報僱傭軍陣亡人數,他還「建議」僱傭軍指揮官不要救治傷員,因為傷員都是「殘廢」,毫無用處,而英國人付給陣亡者的錢比傷員多得多。這封信件在僱傭軍中引起了極大的混亂和憤怒,逃兵數量激增。歐洲各界對英國花「血錢」將那些把士兵生命當做商品出賣的做法抗議如潮,英國外交部和軍部一時疲於應付。自然,這封信札的作者正是富蘭克林。
1782年,富蘭克林又精心炮製了另一傑作。
這次,他偽造了一整版波斯頓報紙。在這份報紙上,分類廣告、地方新聞和花邊軼事樣樣齊全。其中有則文章稱,英國派駐加拿大的皇家總督正在向其印第安盟友懸賞收買北美殖民地人的頭皮。報道強調說,許多印第安人賣給總督的頭皮實際上都是婦女和孩童的。消息立即在英國國內和歐洲各地激起軒然大波,抗議浪潮不斷,反對派輝格黨人乘機強烈要求政府澄清事實,並盡快結束戰爭。英國政府這次真是被弄得焦頭爛額,窩火得很。
有趣的是,富蘭克林甚至曾經一度當上「海盜」的頭子。在北美獨立戰爭中,有相當數量的革命者駕駛著武裝船隻,在海上四處攔截英國的商船,富蘭克林就負責在歐洲各國港口協調這些私掠船活動。他有序地安排出擊計劃,還組織一批專門的港口工人,負責對這些私掠船提供補給、維修和銷貨。法國政府對這些「海盜」活動睜隻眼閉隻眼,有時還同意購買從英國人那裡搶來的「贓物」。「銷贓」得來的資金則被富蘭克林用來購買軍火和軍艦。富蘭克林的「海盜」活動給英國帶來不少麻煩。由於商船經常受到襲擊,英國海外貿易利潤也跟著急劇降低。英國公眾怨聲載道。罪魁禍首是誰,英國政府心裡有數,他們多次憤怒地向法國政府提出抗議,但終因沒有證據和後者的偏袒而作罷。
❻ 美國歷史上三位四父是誰
華盛頓——國父、建立美國
林 肯——確立聯邦制共和國國體,解放黑奴
羅斯福——贏得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最慘烈的戰爭,連續四任美國總統
❼ 為什麼說 富蘭克林 是美國之父
1776年,富蘭克林成為北美革命者駐巴黎的半正式外交公使,他的主要任務是設法與法國結成同盟,共同對抗英國。富蘭克林學識淵博,多才多藝,風度翩翩,舉止優雅,詼諧幽默,處處表現得誠實無私,謙虛友好,頗得法國人的好感。他所表現出來的北美人的形象與法國人心中傲慢淺薄的英國人形成鮮明反差。法國政要和巴黎民眾都很喜歡他,對他所代表的北美革命也充滿同情和支持。這種良好的公眾形象和不錯的私人交情為富蘭克林接下來的行動提供了極大便利。 製造宣傳和輿論攻勢是富蘭克林的拿手好戲,他不斷地製造假消息,揭露英國政治和軍隊的種種黑幕,通過各種渠道地巧妙散播出去,而他本人的「正直品格」使得這些消息具有相當的可信度。英國的形象在法國甚至歐洲越來越糟糕。 1777年,莫名其妙地,在北美殖民地作戰的普魯士僱傭軍內部忽然流傳出一封信札,據說是普魯士王儲寫給他在英軍服役的僱傭軍將領的,這封信很快也流傳到歐洲大陸。王儲在信中說,他懷疑英國人為了減少補償金,故意瞞報僱傭軍陣亡人數,他還「建議」僱傭軍指揮官不要救治傷員,因為傷員都是「殘廢」,毫無用處,而英國人付給陣亡者的錢比傷員多得多。這封信件在僱傭軍中引起了極大的混亂和憤怒,逃兵數量激增。歐洲各界對英國花「血錢」將那些把士兵生命當做商品出賣的做法抗議如潮,英國外交部和軍部一時疲於應付。自然,這封信札的作者正是富蘭克林。 1782年,富蘭克林又精心炮製了另一傑作。 這次,他偽造了一整版波斯頓報紙。在這份報紙上,分類廣告、地方新聞和花邊軼事樣樣齊全。其中有則文章稱,英國派駐加拿大的皇家總督正在向其印第安盟友懸賞收買北美殖民地人的頭皮。報道強調說,許多印第安人賣給總督的頭皮實際上都是婦女和孩童的。消息立即在英國國內和歐洲各地激起軒然大波,抗議浪潮不斷,反對派輝格黨人乘機強烈要求政府澄清事實,並盡快結束戰爭。英國政府這次真是被弄得焦頭爛額,窩火得很。 有趣的是,富蘭克林甚至曾經一度當上「海盜」的頭子。在北美獨立戰爭中,有相當數量的革命者駕駛著武裝船隻,在海上四處攔截英國的商船,富蘭克林就負責在歐洲各國港口協調這些私掠船活動。他有序地安排出擊計劃,還組織一批專門的港口工人,負責對這些私掠船提供補給、維修和銷貨。法國政府對這些「海盜」活動睜隻眼閉隻眼,有時還同意購買從英國人那裡搶來的「贓物」。「銷贓」得來的資金則被富蘭克林用來購買軍火和軍艦。富蘭克林的「海盜」活動給英國帶來不少麻煩。由於商船經常受到襲擊,英國海外貿易利潤也跟著急劇降低。英國公眾怨聲載道。罪魁禍首是誰,英國政府心裡有數,他們多次憤怒地向法國政府提出抗議,但終因沒有證據和後者的偏袒而作罷。
❽ 美國股市有多少年的歷史
美國股市有200多年歷史。
美國股票市場和股票投資的年的發展大體經歷過了四個歷史時期。
第一個歷史時期是從18世紀末到1886年,美國股票市場初步得到發展。
第二個歷史時期是從1886年——1929年,此一階段美國股票市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的情況非常嚴重。
第三個歷史時期是從1929年大蕭條以後至1954年,美國股市開始進入重要的規范發展期。
第四個歷史時期是從1954年以後,機構投資迅速發展、美國股票市場進入現代投資時代。
(8)美國股票之父擴展閱讀
美國納斯達克
企業想在納斯達克上市,需符合以下三個條件及一個原則:
1、先決條件
經營生化、生技、醫葯、科技(硬體、軟體、半導體、網路及通訊設備)、加盟、製造及零售連鎖服務等公司,經濟活躍期滿一年以上,且具有高成長性、高發展潛力者。
2、消極條件
有形資產凈值在美金五百萬元以上,或最近一年稅前凈利在美金七十五萬元以上,或近三年其中兩年稅前收入在美金七十五萬元以上,或公司資本市值在美金五千萬元以上。
3、積極條件
SEC及NASDR審查通過後,需有300人以上的公眾持股(NON—IPO 得在國外設立控股公司,原始股東必需超過300人)才能掛牌,所謂的公眾持股依美國證管會手冊(SEC Manual)指出,公眾持股人之持有股數需要在整股以上,而美國的整股即為基本流通單位100股。
4、誠信原則
納斯達克流行一句俚語:Any company can be listed,but time will tell the tale(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時間會證明一切)。意思是說,只要申請的公司秉持誠信原則,掛牌上市是遲早的事,但時間與誠信將會決定一切。
❾ 基金經理人的美國十大
1、沃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股神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 ,全球公認的「股神」,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他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1941年,11歲的巴菲特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拜師於著名投資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他的股票在30年間上漲了2000倍,而標准普爾500家指數內的股票平均才上漲了近50倍。多年來,在《福布斯》一年一度的全球富豪榜上,巴菲特一直穩居前三名。
2、彼得·林奇(Peter Lynch)—— 投資界的超級巨星
彼得·林奇(PeterLynch)美國人,生於1944年1月19日,是一位卓越的股票投資家和證券投資基金經理。他是富達公司的副主席,富達基金託管人董事會成員之一,現居波士頓。
3、約翰·鄧普頓(John Templeton)—— 全球投資之父
約翰‧鄧普頓(John Templeton)全球投資之父 、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鄧普頓爵士是鄧普頓集團的創始人,一直被譽為全球最具智慧以及最受尊崇的投資者之一。福布斯資本家雜志稱他為全球投資之父及歷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之一。2006年,他被美國《紐約時報》評選為「20世紀全球十大頂尖基金經理人」。
4、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和 戴維·多德(David Dodd) —— 價值投資之父
股市向來被人視為精英聚集之地,華爾街則是衡量一個人智慧與膽識的決定性場所。本傑明·格雷厄姆作為一代宗師,他的金融分析學說和思想在投資領域產生了極為巨大的震動,影響了幾乎三代重要的投資者,如今活躍在華爾街的數十位上億的投資管理人都自稱為格雷厄姆的信徒,享有「華爾街教父」的美譽。講述了他的人生事跡以及初入股市的辛酸過程。
5、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 金融天才
喬治·索羅斯: 1930年出生於匈牙利,猶太人,1968年創立「第一老鷹基金」,1993年登上華爾街百大富豪榜首,1992年狙擊英鎊勁賺20億美元,1997年狙擊泰銖,掀起亞洲金融風暴。 索羅斯是LCC索羅斯基金董事會的主席,民間投資管理處確認它作為量子基金集團的顧問。量子基金在量子集團內是最老和最大的基金,普遍認為在其28年歷史中在全世界的任何投資基金中具有最好的業績。
6、約翰‧內夫(John Neff)——市盈率鼻祖、價值發現者、偉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經理人
約翰·內夫
約翰·內夫(JohnNeff)市盈率鼻祖、價值發現者、偉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經理人。金融界專家會選哪一位資金管理人來管理他們的錢呢?一個很好的答案是:約翰‧內夫,這位在非金融界名不見經傳的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理財專家。他在投資界以外幾乎是默默無聞,因為他處世低調而且毫不引人注目。但他確實是美國最負盛名的金融界人物,實際上,幾個民意測驗表明,他是資金管理人管理他們自己的錢的首選經理人。
7、約翰·博格爾(John Bogle)——指數基金教父
先鋒集團(VanguardGroup)的創始人、前首席執行官約翰·博格爾(JohnBogle)固執地認為,基金管理人辛苦找尋的股市「鑽石」,恰恰就是人所共知的市場指數。
8、麥克爾‧普里斯(Michael Price) ——價值型基金傳奇人物
麥克爾‧普里斯(MichaelPrice)價值型基金傳奇人物。是美國價值型基金經理人中的傳奇人物,1975年加入海涅證券(HeineSecurities),跟著海涅(MaxHeine)學習基金經理實務,1976年開始成為共同股份基金(MutualSharesFund)的基金經理人
9、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避險基金界的教父級人物
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 避險基金界的教父級人物。縱橫全球金融市場的老虎管理基金以選股精準著稱。1980年,羅伯遜以800萬美元創立老虎基金,1998年前的平均每年回報為32%,因而被視為避險基金界的教父級人物。老虎基金是最著名的宏觀對沖基金之一,與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可謂並駕齊驅。
10、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 —— 新興市場投資教父
馬克·默比烏斯(Mark Mobius,又譯墨比爾斯),現任鄧普頓資產管理公司主席,他管理了約200億美元的新興市場股票資產。默比烏斯於1987年加入鄧普頓,當時的職位是鄧普頓新興市場基金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