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融危機對冰島 的影響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10月9日電 雷克雅未克消息:連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北歐小國冰島出現嚴重金融動盪。
目前,冰島三大銀行機構均陷入困境,已全部被政府接管,正處於破產管理當中。8日,冰島總理哈爾德說,冰島將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從當前的金融危機中恢復過來。
隨著美國次貸危機
演變成一場影響全球的金融危機,冰島的銀行機構受到嚴重沖擊,飽受資金短缺之苦。據報道,冰島居民近來發現,無法從該國部分銀行機構取款或轉移資金。
與此同時,冰島克朗對歐元匯率大幅下跌。冰島中央銀行7日曾宣布將冰島克朗對歐元比價固定在131比1,但隨後由於外匯市場冰島克朗遭到無情拋售,冰島央行宣布放棄支撐冰島克朗匯率。
由於冰島銀行機構在許多歐洲國家擁有業務,在該國陷入金融危機後,瑞典等國已向其提供幫助。瑞典央行8日宣布,將為冰島第一大銀行的瑞典分支機構提供50億瑞典克朗(約合7.02億美元)的資金支持。冰島政府還正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代表舉行會談,但目前尚未決定是否正式向該組織求助。另外,冰島政府還提出從俄羅斯籌資40億歐元,有關談判定於本月14日在莫斯科舉行。
外界預計,隨著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冰島央行很可能將下調利率。目前,冰島基準利率高達15.5%,處於歷史最高水平。
冰島為北歐小國,人口約為32萬人,經濟總量約為190億美元。上世紀90年代中期,冰島股市一度繁榮,刺激了該國銀行業的發展。冰島銀行業資產總額相當於該國經濟總量的9倍。分析人士指出,冰島銀行業相對於其他經濟部門過度快速擴張,這為當前危機爆發埋下了隱患。而由於銀行業在經濟中所佔比重過大,金融危機將對冰島整體經濟產生嚴重沖擊。
⑵ 北歐旅遊帶什麼外幣
冰島、瑞典、丹麥和挪威沒有加入歐元區,使用本國貨幣。
在芬蘭你可以使用歐元。
不過你可以先用人民幣換取歐元,後去北歐用歐元換取各國的貨幣。因為在北歐國家不一定有地方能用人民幣換取各國的貨幣。
北歐包括:瑞典、挪威、芬蘭、丹麥、冰島。五個主權國家
(2)冰島外匯擴展閱讀:
北歐(Northern Europe)是政治地理名詞,特指北歐理事會的五個主權國家 :瑞典、挪威、芬蘭、丹麥、冰島。地域包括歐洲北部的挪威、瑞典、芬蘭、丹麥和冰島共五個國家,以及實行內部自治的法羅群島。
北歐西臨大西洋,東連東歐,北抵北冰洋,南望中歐,總面積130多萬平方千米。地形為台地和蝕余山地,冰蝕湖群、羊背石、蛇形丘、鼓丘交錯是主要地貌特徵。北歐的絕大部分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氣溫較低,夏季短促涼爽。
冰島、挪威北部屬於寒帶氣候,丹麥、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南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北歐國家的人口密度在歐洲相對較低,經濟水平則最高。挪威、丹麥、冰島等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均遙居世界前列。林業、水力發電、鐵礦開采、漁業、造船業和航運業,均為北歐的傳統經濟部門。
⑶ 冰島是極寒之地,為何還能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島國
冰島,全名冰島共和國。是位於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匯處的一個島國。就旅遊時間而言,更多人喜歡冬季,在那裡,跟心愛的人一起領略美麗的極光,一起滑雪,一起完成一座冰雕,這將會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啊!
⑷ 冰島 破產,冰島國是為什麼會破產,是怎樣破產的
原本被世人認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冰島,竟然在一夕之間掉入國家面臨破產的地獄當中。深究此次冰島破產的緣由,或許可以從中發現其中的元兇,並作為各國的借鏡。
冰島原本只是以漁業、觀光、美軍駐守輔助為主要財務收入的卅萬人口小國。在二○○三年因為全球原物料需求的增加,加上美國鋁業公司等投資者看中冰島可以水力發電大量供應便宜又乾凈的能源,接二連三的在冰島投資建造巨型鋁熔煉廠。不斷湧入的外來投資(多與能源資源有關),在過去十年間,推升冰島經濟成為借貸與高度消費的支撐運作的犧牲品,使冰島經濟成了美國經濟的迷你版,而國債鍾早已破表。
另一方面,由於大量的外資進入也使得冰島的勞動市場需求大為增加,而供不應求的勞動需求也不斷的推升冰島工資的提高。高工資的帶動下,潛藏著通貨膨脹的危機。由於大家對於未來景氣一片看好,不斷的從銀行借款來從事消費,個人借貸方面每年都有高達百分之七十的成長,冰島股市也有三倍以上的漲幅。
由於冰島貨幣克朗早期因外資大量需求而造成升值,使得冰島企業也樂於享受升值的好處,大量借款來購買外國公司。在冰島人以債養債惡性循環之下,使冰島總負債比率高達GDP的三點五倍之高,超越負債累累的美國。
而冰島中央銀行為了抑制外來投資所引發的通貨膨脹,並支撐冰島貨幣,不斷調升利率。但冰島央行的高利率政策卻吸引了國際嗜血的投機者不斷搬錢來套利,惡性循環之下又加速了此次金融風暴。
早在今年初就有許多信用評等機構發現,冰島經濟上不合理的繁榮假象,並調降冰島的信用評等。此時冰島的短期借款金額占外匯存底的比率,已經是出口的一點三五倍,高負債比迫使冰島央行不得不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但是緊縮的貨幣政策迫使銀行減少對企業、家庭的融資,及降低資金的流動性。
據統計,冰島購屋支出佔GDP的比率因為緊縮政策因此跌了百分之五至十。以冰島如此小規模的經濟體來看,GDP的減少導致公眾支出的增加,冰島的財政可能因此從盈餘轉成赤字。如果情形繼續惡化下去,金融系統有可能因此被捲入。為了解決金融機構被捲入的風險,政府勢必出面解決危機,這也是冰島政府必須出面跟他國借貸的主因。
諷刺的是高額的政府借貸、大量的外國投資與過熱的消費支出造成了過去冰島富裕的假象,而這三個推動冰島經濟的主因現在反而成為冰島危機的元兇。冰島貨幣克朗的貶值導致外資的加速撤離,與亞洲金融風暴泰國發生的情形類似。
冰島央行的流動資產僅約四十億歐元,但冰島四大銀行的外債總額卻高達一千億歐元,政府想紓困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冰島高達GDP百分之四十五的進口比重,又因為消費緊縮及貨幣貶值而購買力急速下降,一連串的骨牌效應導致今天冰島面臨破產危機。
面對頹勢難止,目前冰島已經接管了國內最大的三家銀行,總理也承認小國並不適合過度開放的經濟,或許這是給目前追求經濟發展的國家與地區一個很好的警訊。看看冰島,想想自己,從冰島身上或許我們可以學到一點東西。
⑸ 冰島為什麼放棄固定匯率有什麼好處嗎放棄固定匯率會不會重蹈97年泰國覆轍
冰島近日面臨整體破產。他欠的外債超過三千八百億美元,而冰島GDP只有三百六十億美元,外債都得還十多年,。談上述問題都沒什麼意義了。
⑹ 這次金融危機為什麼會導致冰島國家破產
第一、由美國發端的「次貸危機(聚焦美國金融漩渦)」。現在很多人一提「次貸」便認為那是美國的問題,事實上,冰島的「次貸」危機更為嚴重。阿特拉松在雷克雅未克市郊有棟別墅便是貸款買回,當時貸款額大約合500萬人民幣,後來銀行勸說他將貸款與外匯掛鉤,結果現在導致阿特拉松的房貸已經高達合900多萬人民幣之多,月供漲了將近2倍,以致他們目前不得不考慮放棄還貸。而類似的問題還發生在眾多冰島人身上。有資料說,冰島家庭平均承擔的債務達到可支配收入的213%,比美國140%的比例高得多。
第二、過渡擴張的銀行業。冰島以漁業起家,但出海打魚畢竟是可苦差事,所以大約十年前,冰島確立了「快速發展金融業」的方針,現在,金融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高居首位,包括冰島股市的主力也是銀行系統,此外,冰島銀行的投資遍布幾乎全世界。但金融曾在2005年給冰島帶來過7%,這個其他發達國家不敢想像的經濟增長率,卻也使冰島在今天深陷破產危機。銀行破產,國家便面臨一個兩難選擇:即如果任憑破產的銀行自生自滅,則國民財產將全部化為烏有;可若收歸國有,資產巨大的冰島銀行負債總額已經是冰島國內生產總值的12倍之多,這筆債轉給國家,又讓國家如何歸還。
第三、往日盟友的坐視不理甚至落井下石。冰島發生金融危機後,曾經向友好夥伴英國、瑞典等尋求幫助,可答案都是一句簡單的「NO」,不但如此,英國還啟動反恐法案凍結了一家冰島銀行的資產,導致兩國發生外交糾紛。
由此引發的,還有各界對冰島政府金融監管不力、百姓消費習慣不良、自由經濟制度不佳等一系列批評。但亡羊補牢也好,卧薪嘗膽也罷,這些都是後話,現在的關鍵,是冰島如何使國家不至於真的「崩盤」。這次危機,也很好的給歐洲的那些對美國保有幻想的國家一點警示和教訓,美國人要的是自己的利益,你的利益如何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內,所以想做美國馬仔的國家看清楚,冰島就是你們以後的下場。
⑺ 人民幣與冰島克朗的匯率是多少
途徑:
1.在期貨外匯行情軟體上附帶外匯行情走勢
2.各大財經網站也有外匯報價
3.通過手機自帶的外匯查詢工具也可查詢匯率情況
4.手機期貨行情軟體大多也帶有主要貨幣匯率行情
注意事項:
匯率是不斷變化的,使用時請參考自身所需當日當時匯率,在銀行櫃台和網銀上兌換時依據的是當時的實時報價。
比如:最新匯率查詢,可以網路輸入"冰島克朗兌換人民幣匯率",即可直接看到最新兌換比例
⑻ 冰島為什麼會面臨國家破產
原本被世人認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冰島,竟然在一夕之間掉入國家面臨破產的地獄當中。深究此次冰島破產的緣由,或許可以從中發現其中的元兇,並作為各國的借鏡。
冰島原本只是以漁業、觀光、美軍駐守輔助為主要財務收入的卅萬人口小國。在二○○三年因為全球原物料需求的增加,加上美國鋁業公司等投資者看中冰島可以水力發電大量供應便宜又乾凈的能源,接二連三的在冰島投資建造巨型鋁熔煉廠。不斷湧入的外來投資(多與能源資源有關),在過去十年間,推升冰島經濟成為借貸與高度消費的支撐運作的犧牲品,使冰島經濟成了美國經濟的迷你版,而國債鍾早已破表。
另一方面,由於大量的外資進入也使得冰島的勞動市場需求大為增加,而供不應求的勞動需求也不斷的推升冰島工資的提高。高工資的帶動下,潛藏著通貨膨脹的危機。由於大家對於未來景氣一片看好,不斷的從銀行借款來從事消費,個人借貸方面每年都有高達百分之七十的成長,冰島股市也有三倍以上的漲幅。
由於冰島貨幣克朗早期因外資大量需求而造成升值,使得冰島企業也樂於享受升值的好處,大量借款來購買外國公司。在冰島人以債養債惡性循環之下,使冰島總負債比率高達GDP的三點五倍之高,超越負債累累的美國。
而冰島中央銀行為了抑制外來投資所引發的通貨膨脹,並支撐冰島貨幣,不斷調升利率。但冰島央行的高利率政策卻吸引了國際嗜血的投機者不斷搬錢來套利,惡性循環之下又加速了此次金融風暴。
早在今年初就有許多信用評等機構發現,冰島經濟上不合理的繁榮假象,並調降冰島的信用評等。此時冰島的短期借款金額占外匯存底的比率,已經是出口的一點三五倍,高負債比迫使冰島央行不得不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但是緊縮的貨幣政策迫使銀行減少對企業、家庭的融資,及降低資金的流動性。
據統計,冰島購屋支出佔GDP的比率因為緊縮政策因此跌了百分之五至十。以冰島如此小規模的經濟體來看,GDP的減少導致公眾支出的增加,冰島的財政可能因此從盈餘轉成赤字。如果情形繼續惡化下去,金融系統有可能因此被捲入。為了解決金融機構被捲入的風險,政府勢必出面解決危機,這也是冰島政府必須出面跟他國借貸的主因。
諷刺的是高額的政府借貸、大量的外國投資與過熱的消費支出造成了過去冰島富裕的假象,而這三個推動冰島經濟的主因現在反而成為冰島危機的元兇。冰島貨幣克朗的貶值導致外資的加速撤離,與亞洲金融風暴泰國發生的情形類似。
冰島央行的流動資產僅約四十億歐元,但冰島四大銀行的外債總額卻高達一千億歐元,政府想紓困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冰島高達GDP百分之四十五的進口比重,又因為消費緊縮及貨幣貶值而購買力急速下降,一連串的骨牌效應導致今天冰島面臨破產危機。
面對頹勢難止,目前冰島已經接管了國內最大的三家銀行,總理也承認小國並不適合過度開放的經濟,或許這是給目前追求經濟發展的國家與地區一個很好的警訊。看看冰島,想想自己,從冰島身上或許我們可以學到一點東西。
⑼ 個人炒外匯怎樣開戶
炒外匯開戶時,個人需要攜帶身份證、銀行卡前往開戶銀行,向工作人員專說明要辦理外匯開戶手續,然屬後按要求填寫申請表格,並提交相關申請資料。然後通過工作人員審核後,與開戶銀行簽訂外匯交易協議,並申請開通網上銀行,之後將要購匯的現金存入該賬戶,之後可以使用家裡面的個人電腦登錄該銀行的網站,在網上銀行上面進行交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