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巴西石油公司總部在那
里約熱內盧
⑵ 有石油型基金嗎
直接投資石油的基金還沒有。但現在好多基金都持有中國三大石油公司的股權,間接的是投資石油了。
華安基金公司從2012年2月27日起開始正式發行華安標普石油基金。該基金將將通過跟蹤標普全球石油指數,直接投資全球石油行業上市公司股票(美孚,巴西石油,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公司等優秀公司),把握全球經濟和油價波動過程中的投資機會,為投資者分享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中的投資收益。標普全球石油指數涵蓋全球石油全產業鏈,其成分股納入了油氣資源最廣、煉油能力最強且是全球最大的120家石油企業。其中,埃克森美孚、雪佛龍、殼牌、BP、道達爾等綜合性石油巨頭股票佔比達到60.55%,股票市值佔全球已上市石油和天然氣企業市值的85%以上,指數的行業代表性較為突出。
⑶ 巴西的石油資源豐富嗎有沒有阿根廷豐富
巴西最豐富的資源是水資源
鐵礦
以及熱帶農業經濟作物如可可
橡膠
香蕉等石油資源缺乏
阿根廷的牡牛業發達
牛肉製品豐富
同樣不存在石油
南美洲石油資源豐富的地區只有加勒比海沿岸的幾個小國
和委內瑞拉
⑷ 巴西的油氣狀況怎麼樣
巴西為僅次於委內瑞拉的南美第二大油氣資源國。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00年的世界油氣資源報告,巴西待發現的石油資源為548.73億桶,天然氣3.47萬億立方米。截至2006年底,巴西石油總儲量為181.74億桶(28.89億立方米),其中已探明並得到巴西國家石油管理局正式確認的石油儲量121.81億桶(19.36億立方米),其中海洋石油儲量112.76億桶(17.93億立方米),陸地石油儲量9.05億桶(1.43億立方米),天然氣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為3600億立方米。巴西深水勘探正不斷獲得新進展,油氣儲量大幅增長,石油儲量從2000年的85億桶增加到2007年的126億桶,增長48.2%;天然氣儲量從2000年的2200億立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3600億立方米,增長63.6%。
圖12-1巴西地理位置圖
巴西已探明海洋石油儲量主要集中在里約熱內盧州,共97.62億桶,佔全國儲量的87.57%。已探明陸地石油儲量集中在北里約格朗德州、巴伊亞州和塞爾希貝州,三州儲量共7.31億桶,佔全國陸上儲量的80.77%。
位於巴西大陸邊緣的沉積盆地發展史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在沉積蓋層的不同部位形成的沉積層成分也非常接近:底部是侏羅紀—尼歐克姆世的陸相、沖積—湖泊三角洲系列;中部是所謂碳酸鹽地台的石灰岩(中—上自堊統);頂部為上白堊統—古近、新近系的陸源海洋形成物(濁積岩),至陸架邊緣轉變為泥質岩石。
厚層和區域性分布的成為油、氣容納者的濁積岩儲層和覆蓋其上的氣液遮擋層(鹽,黏土),與高度潛在的生油岩一起提供了在巴西大陸坡上形成巨大烴類聚集的所有前提。因此,巴西邊緣盆地的含油氣性(特別是含油性)前景很高,最有意義的是其深水地段——陸坡,估計此地段可採的石油儲量達12億噸。
在巴西境內從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和生產的公司大約46家,其中約有10家為巴西本國公司,其餘都是外國公司,國際大型石油跨國企業如雪佛龍、殼牌、埃索、英國石油公司等都已進駐巴西。
2009年,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從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貸款100億美元,為其海洋石油開發提供資金,這筆貸款將以石油償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公司於2010年10月收購西班牙Repsol YPF公司旗下巴西子公司的部分股權,中國石化注資後,巴西子公司的市值將達到178億美元,成為拉美地區最大的私營石油公司之一,將有能力開發巴西桑托斯盆地(Santos Basin)的瓜拉(Guara)和卡里奧卡(Carioca)區塊的深海石油蘊藏。這是中國的石油公司首次參與巴西的油氣資源的勘探與開發。2010年中國一躍成為巴西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資來源國,成為巴西的最大貿易夥伴。近年來,包括中國石油企業在內的多家中國公司都與巴西當地公司形成戰略合作關系,進行多方面的合作,其中包括中化30億美元購買挪威石油公司巴西油田的股份,中國石化71億美金投資西班牙石油YPF子公司等。隨著國內幾大油公司國際化程度的不斷增加,中國將更深入、更廣泛地參與到巴西油氣資源的開發之中,巴西的海洋油氣資源將成為中國未來重要的能源供應渠道之一。
巴西為世界第十大能源消費國。2007年巴西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中石油佔44.5%,天然氣佔9.1%,煤炭佔6.3%,水電佔38.8%,核電佔1.3%。巴西為南美地區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20世紀80年代巴西國內產量較低,90%的石油依靠進口。兩次石油危機以後,巴西加大了國內石油勘探開發的力度,特別是1998年以後政府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國內的勘探開發,石油產量大幅度增長,石油自給率逐年增加,2003年已達91.3%。2007年巴西的石油日消費量為219.2萬桶,居世界第12位,為南美第一大石油消費國。
巴西為南美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消費量為220億立方米。天然氣主要替代燃料油用於工業和發電。由於高油價巴西努力增加天然氣消費,天然氣進口逐年增加,2007年天然氣進口量為100億立方米,主要通過管道從玻利維亞和阿根廷進口,2007年從玻利維亞的進口量為98.8億立方米。
⑸ 境外理財巴西石油產品和友邦保險之間有聯系是不是巴西石油產品到期後自動轉到友邦保險巴西產品有期限嗎
你能不能把這兩張的掃描一下,發給我看看。再給你答復~!
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⑹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的涉及業務
巴西石油公司宣布,從奈及利亞的Agbami海上油田開始向外輸出原油。據悉,該油田最初的日產量為10萬桶,到2009年底,該油田的日產量有望升至25萬桶。該油田由巴西石油公司和法國道達爾、美國雪佛龍公司合作開發,各享有三分之一的石油收益。自1998年Agbami海上油田被發現以來,巴西石油公司已經在奈及利亞投入了22億美元,今後5年,它還要在該國投資約14億美元。
巴西石油公司稱,它計劃在2008—2012年之間再投資150億美元,在巴西境外組建合資的石油企業。該公司在23個國家投資了66億美元,並已經從包括安哥拉、阿根廷、秘魯、美國、委內瑞拉等國獲得了20萬桶的原油日產量。
巴西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若澤·加布里埃利2012年6月10日在紐約表示,公司將投資335億美元開發其海上石油資源。公司曾宣布,在2008—2012年的5年計劃中,每年的資本開支達225億美元,總計要投資1120億美元用於原油的勘探開發和加工煉制,2012年其石油天然氣日產量目標為349.4萬桶當量。
根據計劃,巴西石油公司在國內的投資為974億美元,占總投資的87%;海外投資額為150億美元,重點是拉丁美洲、墨西哥灣和西部非洲等地區的石油開采業務。
巴西石油公司以1.79億美元的出價,通過競標獲得了墨西哥灣22個區塊的油氣開采權,這些區塊均處於深水區,其中一半的區塊由巴西石油公司獨家開采,另外一半由巴西石油公司與美國德文能源公司聯合開采。
美國是巴西石油公司拓展海外業務的重點之一。據巴西石油公司制定的投資計劃,該公司未來5年將在美國投資49億美元以擴大其在美石油勘探和生產業務。 巴西石油公司宣布在巴西海岸發現了一些油田。公司CEO加布里埃利稱,一旦對這些油田進行開發,巴西石油公司打算在巴西將原油提煉為柴油、石腦油和其他成品油,這比出口原油進口成品油更劃算。
巴西石油公司透露,計劃建設兩家新的煉油廠,它們在2014年投產後將具有日處理原油100萬桶的產能,並使該公司成為僅次於埃克森美孚公司和殼牌公司之後的全球第三大煉油企業。
加布里埃利曾表示,巴西石油公司目前正在日本和美國尋求收購煉油設施,他們希望將今後的業務中心轉向銷售更多的石油煉製品而不是直接出口原油,盡管該公司可能發現了近三十年最大的一個海上油田。
巴西石油公司曾宣布,它計劃在2008—2012年的5年裡,再向下游產業(即煉油環節)投資296億美元,並將其煉油能力擴大50%,提高到日處理原油300萬桶左右。
巴西石油公司大力加強與拉美其他國家石油公司在煉油廠建設方面的合作,將參與擴建烏拉圭和巴拉圭的煉油廠,在厄瓜多新建一座日加工能力30萬桶的煉油廠,翻新古巴和牙買加的煉油廠,並擬在尼加拉瓜和巴拿馬各建一座大型煉油廠。
2004年,巴西石油公司在北京設立了代表處,並與中國石化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巴西石油公司向中國出口的主要是產自Campos Basin地區的重油。巴西石油公司駐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馬瑟羅·卡斯蒂荷·達斯勒瓦在給記者的電子郵件中稱,截至2008年5月,巴西石油公司已向中國出口了大約1200萬桶原油,總價值12億美元。馬瑟羅說,巴西石油公司將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業務,但他沒有披露更多的細節。
⑺ 工行代客境外理財產品巴西石油怎樣贖回,我2011年6月27日贖回時,提示2722價格未設置,無法繼續操作。急問
中國工商銀行(以下簡稱工行)以近200平米的展位面積參展。今年恰逢中國工商銀行成立20周年,工行自然不願錯過這個宣傳自我形象的好機會。
萬黎明所在的電子銀行中心是工行的一個新興部門,也是工行新業務的經濟增長點。他切身感受到自己工作的價值所在。因為,電子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將是加入WTO之後,中外銀行爭奪優質客戶的一個主戰場。
幾天來,萬黎明和他的同事們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對工行電子銀行業務充滿好奇的參觀者,其中包括遠道而來的巴西一家銀行的客人。
在同期舉辦的第5屆金融信息化論壇上,萬黎明的領導,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張衢自豪地宣布:近年來,工行每年的金融創新產品達200多種。2004年以來,工行電子銀行的營業額每月以3萬億元的速度高速增長。
「金融業是服務行業,中國銀行業都已經意識到必須從以往的以產品為中心,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電子銀行等新業務很重要,如果你不去做,別的銀行也會去做」。
無論是萬黎明,還是張衢,甚至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陳靜,他們都認同這樣的觀點,但都不認同「金融創新是因外資銀行進入,而被逼無奈」的說法。他們認為,如果非要說是誰逼的,那也是主動的自己逼迫自己的行動。
但有一點,大家都看在眼裡:無論是「中國工商銀行,您身邊的銀行」,還是 「中國工商銀行,讓希望與您更近」,這樣的廣告語都在告訴人們,工行正在改變以往高高在上的形象。
中國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等參展的銀行,也都從不同的側面告訴參觀者:銀行創新的鼓點已經敲響……
擂響創新的「威風鑼鼓」
面對中國銀行業實體網點眾多的優勢,外資銀行不約而同地把發展電子銀行作為突破網點和地域限制、搶奪高端客戶的重要手段。電子銀行作為新興業務的代表之一,正成為商業銀行競爭的焦點。開展網上服務,大力發展電子業務,已成為中國銀行業身不由己的選擇。
電子銀行:國有銀行的青春面孔
20歲,是青春年少的時候;20年,是歷史長河的一束浪花。20歲的中國工商銀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創新行動迎接著來自國際、國內同行業的競爭。
9月底,工行的數據大集中即將實現北京、上海兩地的實時互為備份。從技術手段上來說,數據大集中的平穩實現,已經成為工行拓展新業務的重要系統基礎。萬黎明和他的同事們更可以在電子銀行領域大戰身手了。就在展會舉辦的前幾天,萬黎明還和幾位同事去中國網通集團拓展新業務。萬黎明知道,像中國網通這樣的大客戶,幾乎是所有銀行爭奪的目標客戶之一,在與客戶的溝通中,自己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大力拓展電子銀行渠道,實現實體銀行與虛擬銀行的協調發展。」工行副行長張衢的演講,昭示著工行的創新之旅,也昭示著工行從傳統的服務模式,向實體銀行加電子銀行的全方位服務的轉型之旅。
誰在改變著中國銀行業的傳統面孔?是網路時代銀行客戶的需要。張衢在演講中指出,銀行的發展必須圍繞客戶的需要而變化,因為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客戶要求銀行提供不受時空限制的、全天候的、全功能的個性化服務,迫使商業銀行必須提供多層次、多渠道的電子銀行服務。
誰在推動著中國銀行業金融創新步伐?是市場競爭的需要。2006年,中國將按照加入WTO的承諾,全面取消外資銀行的地域限制。這意味著擁有先進管理理念、信息技術手段的外資銀行將和國內的銀行完全站在同一條跑道上。
中國銀行業沒有被動等待,僅以工行為例,3年來,電子銀行的系統軟體版本多達96個,平均1個月,就有2~3個新的升級版本推出。如今,電子銀行的服務功能已經多達12大類、58項功能。
沒有人會否認正面競爭的存在。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陳靜的觀點是:「不能片面誇大外資銀行的競爭優勢,也不能片面誇大中國銀行業的問題和不足。其實,早在外資銀行進入之前,中國銀行業已經初步形成了傳統的4大國有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的市場競爭格局。加入WTO之後,只不過又多了一個競爭者。」
4個口罩留住高端客戶
2003年,SARS肆虐的一段日子。為了公司業務的不間斷,一家公司的總經理依然要飛行於美國、新加坡、中國等地。而就在他停留在中國的幾天里,他收到了花旗銀行寄來的4個口罩。當時,這種據說功能很先進的口罩早已經脫銷。
這個故事是聽IBM大中華區金融服務事業部戰略方案及營運總經理林文講的。她通過這個故事想說明,外資銀行的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是多麼的細致入微。這種服務的背後,是一套高效的客戶信息系統。花旗銀行贈送給這位客戶4個口罩,這位客戶還給花旗銀行一個客戶的忠誠度,而客戶的信賴正是銀行的生存之本。
工行副行長張衢用數字論述高端客戶、優質客戶的價值所在:「20年來,工行構建的金融信息技術平台,已經為中國數百萬個企業客戶和一億多個自然人客戶提供著金融服務。」為了開發和保障信息系統的平穩運行,為銀行新業務的開展打好技術基礎,工行總行建立了1100多人的軟體研發隊伍,每年開發各種金融創新的產品200多項。整個工行系統的科技隊伍超過了10000人,有利地保障著工行的正常經營活動和業務拓展創新。
客戶群眾多,但優質客戶有多少?網點眾多,但走進工行的實體網點,你也許不得不面對排隊等待的煩惱。工行的網上銀行系統在8月底剛剛完成重大升級,但網上銀行的品牌認知度並不是很高。無論是企業客戶,還是個人客戶,可能多多少少會偶爾產生對工行既恨又愛的一絲情緒。
要張衢具體說出工行到底有多少優質客戶,的確是一個不小的難題。因為,原來以產品為中心經營模式下的信息系統,是無法對客戶進行科學、有效地分析的。不僅僅是工行,中國銀行業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有一個規律是大家公認的,也就是所謂的2:8定律。優質客戶也許只佔20%。」張衢表示:「從負債業務來說,20%的客戶往往可以為銀行提供100%的利潤,而剩餘80%的客戶,可能給銀行帶來20%的負利潤;如果從資產業務的角度來說,可能不是2:8,而是1:9。10%的客戶可能給銀行提供120、130%的利潤,而90%的客戶可能要消耗掉銀行那麼多的利潤。」
從1999年開始,工商銀行開始實施數據大集中,原來遍布36個省市的36個數據中心,一步步集中到南北兩個數據中心。兩個數據中心集中到一個數據中心的工作也即將完成。一個生產運營,一個災難備份,實時互為備份。這正是工商銀行提高管理運行安全水平,減少經營成本、有效的利用資源的一大舉措。
有了這樣的技術平台基礎,統一的客戶信息管理、統一的新業務推廣就有了堅實的基礎。「以客戶為中心」就成了可以實現的一個目標。
電子銀行是中國銀行業找到的留住高端客戶、爭奪優質客戶的一個突破口。工商銀行如此,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也是如此,其它股份制商業銀行更是如此。
在香港,匯豐銀行70%的證券交易已經通過網上完成。匯豐銀行的網上客戶平均擁有2.8個金融產品,而網下客戶只擁有1.4個金融產品。在一些發達國家,有一半以上的銀行業務是通過電子銀行處理完成的,甚至還出現了以電子銀行為主要經營方式的銀行。
在參與市場競爭的道路上,中國老牌的4大國有銀行,幾乎都遇到了機構龐大、經營成本較高、經營效率較低、優質客戶不足等問題。電子銀行的出現,無疑為國有銀行提供個性化的營銷服務,為高端客戶提供優質服務提供了一個好的選擇。
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計算機與軟體咨詢事業部分析師文芳提供的一組數字,正是中外銀行紛紛開通網上銀行業務的一個根本原由。對於網上銀行業務來說,銀行的資金投入並不是很大,但節省的成本不可估量。按照一個固定網點月均辦理業務4.06萬筆來計算,工商銀行的網上銀行2003年1~10月份辦理的業務,就相當於增加了4129個營業網點。在廣東省,則相當於增加了889個網點。
此外,網上銀行還能帶來其他更多相關收益。對於外資銀行來說,營業網點的先天不足,使得其難以在經營范圍上與中資銀行直接抗衡,於是,網上銀行就成了積極爭搶的新業務領域。2002年8月底,香港東亞銀行率先在內地推出電子網路銀行服務,拉開了外資出擊內地網上銀行的序幕。據稱,東亞銀行在香港大力拓展境外網上銀行業務,10個月就獲得了12萬名客戶。成本和利潤的雙重效應,使眾銀行趨之若鶩。
⑻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頻發貪腐丑聞,巴西腐敗問題為何難根除
巴西這個國家,其實內部十分的混亂,腐敗這個問題在巴西國家是十分常見的,特別是巴西的腐敗問題基本上是可以與巴西政權的官員們扯上關系的,如果這些貪污腐敗案真的查出來了,這些好不容易登上高位的官員們就要下台了,所以有官員的庇護,巴西法律也十分的復雜,所以腐敗問題根本得不到解決。
除了腐敗的政府體系之外,巴西的立法也十分的混亂復雜,一個人一旦被指控了腐敗,不管宣判結果如何都可以無休止的上訴,所以審理這些案件變成了看不到時間盡頭的案子,最後不了了之。所以說,腐敗的成本如此之低,官員們撈錢還來不及,怎麼可能去治理腐敗。
⑼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的創辦背景
1997年巴西政府頒布第9478號法令,規定自1997年8月6日起,將石油管理實行政企分開,在巴西礦業能源部增設巴西國家石油管理局(Agencia Nacional do Petroleo-ANP),負責巴西石油政策的制定和行業監督管理。巴西國家石油公司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實行企業自主經營,原其勘探開發生產的資源資產全部重新劃分給巴西石油公司。法令規定巴西石油公司由聯邦政府控股50%,在注冊資本原始股中聯邦政府佔51%(注冊資本分有投票表決權的原始股和無表決權的優先股)。第9478號法令的宣布,打破了巴西石油由巴西石油公司一統天下的局面,巴西石油公司的子公司可以與本國或外國企業合資,外國石油公司陸續進入巴西。
巴西石油管理局對新油田的勘探開發和生產一律採取招標的方式,巴西石油公司與其他公司均可參加競標。但法律規定巴西石油公司在參加競標時,可通過邀請函形式,對所招標設備物資和服務價格予以保證和供應允諾前提下,可簽定同等優先合同。巴西石油公司為本身業務需要,對所需設備物資及服務已簡化其招標程序。由於巴西石油公司佔有巴西絕大部分陸地和海上石油和天然氣油田,多年經營已使巴西石油公司成為巴西各行業的龍頭老大,是巴西最大的石油骨幹企業。 2002年在英國金融時報評出的世界500強中排名第214位(巴西僅兩家進入500強,另一家是巴西淡水河谷公司)。
⑽ 巴西的石油主要分布在哪
巴西的儲量前景主要在海上,東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是巴西原油儲量最主要的構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