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講就是兩種不同外匯互換,由於存在匯率,而匯率時刻波動,這樣就存在價差,外匯交易就是這個價差。比如假設1萬美元,某個時間點匯率是6.85.另外一個時點,是6.95.中間1000元人民幣就是價差。
❷ EA外匯智能交易,何為STP模式
市面上能看到的EA風險都非常大,EA是採取倍投,一個標准手做到第十次就是512手,所以爆倉是遲早的事,持續穩定盈利這里網頁鏈接
❸ 何為"遠期結售匯業務"和"人民幣與外幣掉期業務
遠期結售匯業務就是客戶和銀行訂立合約,約定在未來某一日期,按約定的匯率,進行約版定數量的外幣和權人民幣的兌換。客戶到期日賣出外匯,稱為遠期結匯。客戶到期日買入外匯,稱為遠期購匯。
人民幣外匯掉期,是指客戶做一買一賣兩筆方向相反,金額相同,交割日不同的交易。如客戶做一筆即期用人民幣買入一百萬美元,同時做一筆遠期一個月以後賣出一百萬美元的交易,兩筆交易組成人民幣外匯掉期業務。當然兩筆交易的成交匯率不同
❹ 何為非法兌換外幣,觸犯哪條刑法
非法兌換外幣,就是未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私自兌換外幣。只要是沒有執照
❺ 多倫多外匯市場有1USD=1.3450/1.3496CAD,標價方法是何為買入價,何為賣出價
買入價 :該價格是市場在外匯交易合同或交叉貨幣交易合同中准備買入某一貨幣的價格。以此價格,交易者可賣出基礎貨幣。位於報價中的左部,例: USD/CHF 1.4527/32, 買入價為1.4527,意為銀行買入1美元願付出1.4527瑞士法郎,於此相應投資者賣出1 美元,收入1.4527 瑞士法郎。
買是站在銀行角度來說的,買就是銀行買,即我們把外幣交給銀行,換回人民幣.
不同標價方法下買入價的含義不同。在直接標價法下,買入價指銀行買入一定的外幣而付給顧客的若干本幣數。銀行實行賤買貴賣的原則,買入價是較小的數,即買入外幣時付給顧客較少的本幣。因此,在直接標價法下,買入價在前;在間接標價法下,買入價指銀行買入若干個外幣而付給顧客一定的本幣數。銀行實行賤買貴賣的原則,買入價是較大的數,即買入較多的外幣時付給顧客一定的本幣。因此,在間接標價法下,買入價在後。
賣出匯率也叫外匯賣出價、賣出價。是外匯銀行向同業或客戶賣出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因為其客戶主要是進口商,所以賣出匯率又被稱為進口匯率。
賣出匯率,即賣出價。在採用直接標價法時,銀行報出的外幣的兩個本幣價格中,後一個數字(即外幣摺合本幣數較多的那個匯率)是賣出價;在採用間接標價法報價時,本幣的兩個外幣價格中,前一個較小的外幣數字是銀行願意以一單位的本幣而付出的外幣數,即外匯賣出價。
買入價和賣出價都是站在銀行(而不是客戶)的角度來定的;另外,這些價格都是外匯(而不是本幣)的買賣價格。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差價代表銀行承擔風險的報酬,一般為1%一5%。銀行同業之間買賣外匯時使用的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也稱同業買賣匯率,實際上就是外匯市場買賣價。
❻ 何為外幣,外幣交易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涉及哪些會計問題
何為外幣,外幣交易?外幣是「外國貨幣」的簡稱,是指本國貨幣以外的內其他國家容或地區的貨幣。它常用於企業因貿易、投資等經濟活動引起的對外結算業務中。外幣是指在一個官方的貨幣區域內所使用的一種其它貨幣或者利用一種其它貨幣所提出的付款要求,外幣交易,是指以外幣計價或者結算的交易,包括買入或者賣出以外幣計價的商品或者勞務、借入或者借出外幣資金和其他以外幣計價或者結算的交易。盛付通上
❼ 中國外匯交易時間延長 央行此舉意欲何為
2005年,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邁出重要步伐,外匯市場建設加快。自2005年7月21日起,專我國開始實行以屬市場供求為基礎、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近一年來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繼推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外匯市場得到長足。匯率機制改革後,人民幣匯率總體保持平穩波動、略有升值的態勢,彈性逐漸增強。外匯市場參與主體不斷擴大,新產品相繼推出,交易量有所放大。
❽ 何為投機頭寸
「頭寸」精確的解釋抄我不知襲道,但銀行里的頭寸指得就是「錢」,
我從沒聽說跟外匯或股票有關系。
通常是涉及到行與行之前劃款時所提到的,例如有人從a銀行匯錢給b銀行,除了將單據(實物)劃過去,還要將頭寸劃去,這樣才賬實相符。
頭寸,是一種市場約定,承諾買賣外匯合約的最初部位,買進外匯合約者是多頭,處於盼漲部位;賣出外匯合約為空頭,處於盼跌部位。頭寸可指投資者擁有或借用的資金數量。
分為敞口和閉口頭寸
分別對應的是類似股票一樣的漲跌,叫做升水和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