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交易平台下單數量是絕對不可能在同一時間是不限制的。外匯交易平台是一個將銀行報價歸納或整理到一個報價器以後,然後再給客戶報價的。因此報價的來源是銀行,而任何銀行不可能無限的在同一個時間給予無限的報價。
我們可以看到在專業銀行報價交易軟體上(以上軟體是BGI Trader Pro,大家比較熟悉的MT4交易軟體是一個更加適合初學者的外匯交易軟體)所有的買賣交易單都是以M為單位。在真正的外匯交易中M才是交易單位。10M基本等於1手。因此每一個層級中都有一個銀行給予在一個時間中最優質的價格。如圖可見,在圖右側EURUED的最優報價是1.1M,之後一個層級雖然有3.2M,但是點差已經不同。
我們可以看到在專業銀行報價交易軟體上(以上軟體是BGI Trader Pro,大家比較熟悉的MT4交易軟體是一個更加適合初學者的外匯交易軟體)所有的買賣交易單都是以M為單位。在真正的外匯交易中M才是交易單位。10M基本等於1手。因此每一個層級中都有一個銀行給予在一個時間中最優質的價格。
因此下單數量一定是受限制,一般限制方法有三種:
1)浮動點差的會擴大點差
2)有些固定點差會滑點
3)有些外匯平台為讓客戶可以一次下單到100手,強行報價導致伺服器延遲
當然,如果是做市商(對賭盤)自然就不存在什麼限制,對賭的話只要平台有錢,任何數量都敢接。可是其實比較健康的做市商也會有自行的風險控制,個人認為像MT4的盤面,同一個時間下到100手以上真的已經到極限了。
Ⅱ 外匯買賣交易中,買入價和賣出價分別指什麼
外匯買賣交易的報價分為買入價和賣出價(英文表示是:BID/ASK),均是從交易銀行版角度出權發的,針對報價中的基本貨幣而言的。買入價是指交易銀行從
你那裡買一個基本貨幣單位所付給你的價格,而賣出價是指交易銀行賣給你一個基本貨幣單位的價格。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越小,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成本越
小。銀行間交易的報價點差正常為2-3點,銀行(或交易商)向客戶的報價點差依各家情況差別較大,目前國外保證金交易的報價點差基本在3-5點,香港在
6-8點,國內銀行實盤交易在10-40點不等。舉例來說:
Currency
Name
Bid
Ask
(買入價)
(賣出價)
EUR/USD
1.2807
1.281
這里,歐元是基本貨幣,美元是目標貨幣。當你想買入一個歐元單位時,你是按照交易銀行的賣出價,付出1.2810美元。而當你想賣出一個歐元單位時,你是按照交易銀行的買入價,收回1.2807美元。
這是報盤示例,BID(買入價)ASK(賣出價),赤字代表下跌,藍字代表上漲。
匯率資料隨時在變化,實際成交匯率以各銀行櫃台交易為准。
Ⅲ 外匯報價是怎樣產生的
外匯市場報價的決定者是外匯負債和外匯資產的風險控制標准來決定的。銀行的外內匯儲備給銀行帶容來很大的市場風險,為了防止擠兌或者其他風險,一般的銀行針對其特有的每一種外幣都會有一個風險控制額度。當某種貨幣對持有量高出或者少於風險控制允許范圍的時候,銀行就必須對外平盤,使得貨幣的持有量處於可控風險之內。此外,銀行會根據當時的市場價格以及自己希望的市場價格和自己所需要的數量,來制定自己對於貨幣的報價。這個報價對於其他銀行的報價可能相近也可能存在差別較大。
Ⅳ 外匯中直接報價與間接報價的區別
外匯中直接報價與間接報價在計算標准和匯率上有所不同。
1、計算標准不同
間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而直接報價是用外國貨幣作計算標准。
2、匯率不同
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下降。
而直接報價是1個單位或者100個單位的外幣能夠摺合多少本國貨幣,本國貨幣的匯率就是多少。
外匯市場上的報價一般為雙向報價,即由報價方同時報出自己的買入價和賣出價,由客戶自行決定買賣方向。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越小,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成本越小。
銀行間交易的報價點差正常為2-3點,銀行(或交易商)向客戶的報價點差依各家情況差別較大,國外保證金交易的報價點差基本在3-5點,香港在6-8點,國內銀行實盤交易在10-40點不等。
英國和美國都是採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美元標價法與非美元標價法.美元標價法與非美元標價法是國際外匯市場買賣外匯報價的習慣做法,在國際間已約定俗成,形成慣例。
Ⅳ 外匯的盈利怎麼算的
隨著理財觀念的強化,國人對外匯類的投資市場越發重視。而所有的投資目的始終圍繞——收益。從表面看來,計算收益非常簡單,用通俗的話來解釋,就是賣價扣買價。實際而言,在計算投資收益的時候並沒有設想中簡單,特別是外匯投資,還要考慮其他很多因素。投資人只有精確的計算與考量,才能准確衡量投資外匯的收益。
詳細舉例:
直接報價:(不是以美元作為基準貨幣)
多頭頭寸:盈利/損失=(清盤價格-開盤價格)*合約大小*合約數量
空頭頭寸:盈利/損失=(開盤價格-清盤價格)*合約大小*合約數量
例如:在1.2600買入2個標准單的EUR/USD,在1.2700賣出(平倉)
利潤=(1.2700-1.2600)*100000(合約大小)*2=2000美元
間接報價:(以美元作為基準貨幣)
多頭頭寸:盈利/損失=(清盤價格-開盤價格)*合約大小*合約數量/清盤價格
空頭頭寸:盈利/損失=(開盤價格-清盤價格)*合約大小*合約數量/清盤價格
例如:在99.00買入2個標准單的USD/JPY,在99.50賣出(平倉)
利潤=(99.50-99.00)*100000(合約大小)*2/99.50=1005.03美元
交叉匯率報價:(即不包含美元的)
a.
當交叉匯率(貨幣對中)的計價貨幣是計價貨幣對USD(例如:GPY/JPY)
多頭頭寸:盈利/損失=(清盤價格-開盤價格)*合約大小*合約數量/計價貨幣對USD的匯率
空頭頭寸:盈利/損失=(開盤價格-清盤價格)*合約大小*合約數量/計價貨幣對USD的匯率
b.
當交叉匯率(貨幣對中)的計價貨幣是基準貨幣對USD(例如:EUP/AUD)
多頭頭寸:盈利/損失=(清盤價格-開盤價格)*合約大小*合約數量/計價貨幣對USD的匯率
空頭頭寸:盈利/損失=(開盤價格-清盤價格)*合約大小*合約數量/計價貨幣對USD的匯率
例如:在138.00買入2個標准單的GBP/JPY,在139.00賣出(平倉)。當時USD/JPY的報價為98.00,那利潤=(139.00-138.00)*100000*2/98.00=2040.82美元
Ⅵ 決定外匯交易報價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匯率變素麵總說經濟實力變化與宏觀經濟政策選擇決定匯率期發展趨勢根本原我經看外匯市場市場士都十關注各各種經濟數據民經濟總產值、消費者物價指數、利率變化等外匯市場我應該清楚認識解各種數據、指標與匯率變關系影響才能進步找尋匯率變規律主外匯市場尋找投資投機機防範外匯風險 經濟許素影響匯率變列舉: 、際收支狀況際收支狀況決定匯率趨勢主導素際收支外經濟各種收支總般情況際收支逆差表明外匯供應求浮匯率制市場供求決定匯率變際收支逆差引起本幣貶值外幣升值即外匯匯率升反際收支順差則引起外匯匯率降要注意般情況際收支變決定匯率期走勢 二、民收入般講民收入增加促使消費水平提高本幣需求相應增加貨幣供給變本幣額外需求提高本幣價值造外匯貶值民收入變引起匯率貶或升要取決於民收入變原民收入增加商品供給提高則較間內該貨幣購買力加強外匯匯率跌民收入擴政府支或擴總需求提高供給變情況超額需求必要通擴進口滿足使外匯需求增加外匯匯率漲 三、通貨膨脹率高低通貨膨脹率高低影響匯率變化基礎貨幣發行流通貨幣量超商品流通程實際需求造通貨膨脹通貨膨脹使貨幣內購買力降使貨幣內貶值其條件變情況貨幣內貶值必引起外貶值匯率兩幣值比發行貨幣家其單位貨幣所代表價值量減少該貨幣折算外貨幣要付比原該貨幣 通貨膨脹率變改變貨幣交易需求量及債券收益、外幣價值預期通貨膨脹造內物價漲匯率變情況口虧損進口利外匯市場外貨幣需求增加本貨幣需要減少引起外匯匯率升本貨幣外貶值相反通貨膨脹率降低外匯匯率般跌 四、貨幣供給貨幣供給決定貨幣價值、貨幣購買力首要素本貨幣供給減少則本幣由於稀少更價值通貨幣供給減少與銀根緊縮、信貸緊縮相伴行造總需求、產量業降商品價格降本幣價值提高外匯匯率相應跌貨幣供給增加超額貨幣則通貨膨脹形式表現本商品價格漲購買力降促進相低廉外商品量進口外匯匯率漲 五、財政收支財政收支狀況際收支影響財政赤字擴增加總需求導致際收支逆差及通貨膨脹加劇結本幣購買力降外匯需求增加進推匯率漲財政赤字擴貨幣政策面輔嚴格控制貨幣量、提高利率舉措反吸引外資流入使本幣升值外匯匯率跌 六、利率 利率定條件匯率短期影響利率匯率影響通同家利率差異引起資金特別短期資金流引起作用般情況兩利率差異於兩遠期、即期匯率差異資金便由利率較低家流向利率較高家利於利率較高家際收支要注意利率水平匯率雖定影響決定匯率升降趨勢基本素看其作用限定條件匯率變起暫影響 七、各匯率政策市場干預 各匯率政策市場干預定程度影響匯率變浮匯率制各央行都盡力協調各間貨幣政策匯率政策力圖通影響外匯市場供求關系達支持本貨幣穩定目央銀行影響外匯市場主要手段:調整本貨幣政策通利率變影響匯率;直接干預外匯市場;資本流實行外匯管制 八、投機與市場理預期 自依9漆三實行浮匯率制外匯市場投機越演越烈投機者往往擁雄厚實力外匯市場推波助瀾使匯率變遠遠偏離其均衡水平投機者利用市場順勢某幣種發攻擊攻勢強使各央行甚至西七央行聯手干預外匯市場難阻擋度投機加劇外匯市場盪阻礙外匯交易歪曲外匯供求關系 另外外匯市場參與者研究者包括經濟家、金融專家技術析員、資金交易員等每致力於匯市走勢研究市場判斷及市場交易員理影響及交易者自身市場走勢預測都影響匯率短期波重要素市場預計某種貨幣趨跌交易者量拋售該貨幣造該貨幣匯率浮事實;反預計某種貨幣趨於堅挺量買進該種貨幣使其匯率揚由於公眾預期具投機性散性特點加劇匯率短期波振盪 九、政治與突發素 由於資本首先具追求安全特性政治及突發性素外匯市場影響直接迅速包括政局穩定性政策連續性政府外交政策及戰爭、經濟制裁自災害等另外西家選外匯市場產影響政治與突發事件其突發性及臨性使市場難預測故容易市場構沖擊波旦市場消息作反應並其消化原消息影響力削弱 總影響匯率素種些素關系錯綜復雜些素同起作用別素起作用甚至起互相抵消作用素起主要作用另素起要作用段間觀察匯率變化規律受際收支狀況通貨膨脹所制約決定匯率變化基本素利率素匯率政策能起屬作用即助或削弱基本素所起作用財政貨幣政策匯率變起著決定性作用般情況各貨幣政策匯率確定適水平已政策目標通央銀行運用三政策工具執行貨幣政策即存款准備金政策、貼現政策公市場政策投機其素所決定匯價基本趨勢基礎起推波助瀾作
Ⅶ 什麼叫外匯買入價, 賣出價和中間價
賣出價(Sellprice)就是賣出基礎貨幣,同時買入結算貨幣的價格。是外匯銀行向客戶賣出外匯時使用的價格。因為其客戶主要是進口商,故賣出價常被稱作「進口匯率」。買賣價之間的差額是外匯銀行的手續費收益。
外匯買入價是「外匯賣出價」的對稱。亦稱「買入匯率」 。是外匯銀行向客戶買進外匯時所使用的價格。在採用直接標價法時,外匯摺合本國貨幣數額較少的價格為買入價。即銀行買入外幣時付出的本幣數額。
中間價,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的價格差,就是「點差」。買入價比賣出價要高,原因是您需要從外匯經紀商那裡買賣貨幣,經紀商為您提供了服務,就要收取「服務費」。
外匯中間價亦稱「外匯中間匯率」 。是外匯買賣價的平均數。其計算公式是:(外匯買入價+外匯賣出價) / 2 =外匯中間價。外匯中間價在西方常用於對匯率的分析,報刊報道匯率也用中間價。我國外匯牌價的中間價用於清算貿易和非貿易從屬費用的結算,不對外公布。
(7)外匯報價量擴展閱讀:
外匯包括外幣,但外幣並非都是外匯。通常情況下,只有可以自由兌換外幣才是外匯,因為外匯的實質是國際支付手段,如果某種貨幣不能自由兌換,它就不能成為國際支付手段。通常有現匯戶和現鈔戶之分。
外匯中間價又叫中間匯率,是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的平均數。
計算公式為:中間匯率=(買入匯率+賣出匯率)÷ 2
Ⅷ 外匯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的區別
匯率的標價方式分為兩種: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1)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為直接標價法,如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兌119.05日元。
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
(2)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下降;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上升,即外幣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
外匯市場上的報價一般為雙向報價,即由報價方同時報出自己的買入價和賣出價,由客戶自行決定買賣方向。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越小,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成本越小。銀行間交易的報價點差正常為2-3點,銀行(或交易商)向客戶的報價點差依各家情況差別較大,目前國外保證金交易的報價點差基本在3-5點,香港在6-8點,國內銀行實盤交易在10-40點不等。
Ⅸ 外匯價格變動是怎麼回事
計算機定時進行撮合,把買賣雙方的訂單比較價格數量重合區,先確定可以成交的價格,再加回權答平均,計算成交價。 比如:買10元--5手,9元--20手,8元-90手 賣8元3手,9元無,10元30手 確定可成交25手,加權平均價:(10*5+9*20+8*3+10*22)/(25*2)=9.48元
Ⅹ 外匯交易的報價是怎麼產生的
外匯報價主要由銀行和大型的交易機構進行報價的。為了規避風險,銀行在外匯報價上基本上是根據自己的外匯負債情況和這種貨幣的風險再決定價格的。一般銀行對於不同的貨幣都會有不同的風險控制額。貨幣的持有量是不能超過這種貨幣的風險的。如果風險超出,銀行就會採取平盤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