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宏觀經濟學 貨幣需求和供給曲線變動
1.垂直的那復條直線是實際制貨幣供給,也就是M/P,M是指名義貨幣供給,也就是央行的貨幣供給,一般情況下是不隨利率變動而變動,所以垂直表示與利率無關。
2.傾斜的那條是實際貨幣需求曲線:L(Y,r)=aY-br,其中Y指國民收入,r表示實際利率。
3.從E點到E『點,表示實際貨幣需求增加,也就是L曲線上移,結果是實際利率r升高。
4.m到m'的移動表示實際貨幣供給增加,結果是利率降低。
2. 急求!! 宏觀經濟學貨幣需求和供給曲線 誰能解釋下這圖是什麼意思
1.曲線的意義同我另外一題對你的回答。
2.r1與三條曲線的三個交點表示,同樣的利率水平下,收入越高,貨幣需求越大。
3.r1與r2的關系表示,同樣的收入水平,利率越低,貨幣需求越大。
3. 10,假如匯率由市場決定,請利用英鎊的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分析如下幾種情況對美元英鎊間匯率的影響:
答:美元/英鎊 S1
S0
S2
D1
D0
D2 英鎊
如圖:利率的差異和匯率的波動圖。均衡時的利率有S0和D0決定。
A. 將外國資產國有化會導致對英國的投資減少,兌英鎊的需求減少,需求曲線D0移動到D2,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匯率下降。
B. 英國的經濟衰退輕於美國,則兩國居民對英國的投資大於對美國的投資,因此對英鎊需求增加,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需求曲線從D0移動到D1,匯率上升。
C. 提高利率會增加對英國的投資,英鎊需求增加,需求曲線從D0移動到D1,匯率上升。
D.向美國的石油出口減少,會使英鎊需求減少,需求曲線D0移動到D2,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匯率下降。
E. 美國降低英國進口品關稅,會使英國商品成本降低,增加對英國商品的需求,進而增加對英鎊的需求,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需求曲線從D0移動到D1,匯率上升。
F. 英國發生嚴重通貨膨脹,即英國的貨幣發行量過大,供給曲線S0移動S2,匯率下降。
G. 到英國的美國旅客減少,對英鎊的需求減少,需求曲線D0移動到D2,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匯率下降。
H. 英國吸引美國公司投資英國石油,對英鎊的需求增加,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需求曲線從D0移動到D1,匯率上升。
I. 英國生產力增長率嚴重下降,會使本國產品的價格增加,進而降低英國產品出口,對英鎊的需求減少,需求曲線D0移動到D2,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匯率下降。
J. 英國增加對美國汽車、卡車及計算機的進口,會增加對美元的需求,降低對英鎊的需求,需求曲線D0移動到D2,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匯率下降。
K. 根據購買力平價原理,兩國的通貨膨脹率相同的情況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兩國的匯率不變。
4. 供給和需求的供給曲線
(1)供給的含義
供給是指在某一特定時期內,經營者在一定價格條件下願意並可能出售的產品量。其中包括新提供的商品和已有的存貨。
(2)供給函數和影響供給的因素
一種商品或服務的供給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為此,我們也用一個函數來表示,即:
=f(P,t,r, ,e,B)
式中:P--商品的自身價格;
t--生產技術水平;
r--生產過程中投入品的價格;
--相關商品的價格;
e--經營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
B--其他因素。
(3)供給曲線
為了簡化分析,我們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變,集中考察商品自身價格變動對供給量的影響。在此,我們可將供給函數簡化為下式:
=f(P)
商品或服務的供給量與價格呈正比關系。這也被稱為供給規律。一般來說,價格越高,供給量越大;價格越低,供給量越小。
但是,供給曲線也存在例外。某些商品的供給不一定與價格成正比關系。如勞工的供給最初會隨工資的提高而增加,但當工資上升到足以維持其生活水平後,勞工對貨幣的需要將不那麼迫切,而希望有較多的閑暇和較少的工作。因此,工資水平如再上升,勞工的供給也不會增加,甚至還有可能減少。又如古董、古字畫、名貴郵票等珍品價格上升到一定限度後,人們意識到這是值錢的東西,於是不再賣出,供給反而減少。再如黃金、有價證券等商品價格小幅度變動,供給按正常情況變動,如果大幅度變動,人們就會觀望,待價而沽,供給將出現不規則變化。
5. 需求與供給曲線
因為影響的是需復求曲線,制是消費者偏好變化引起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線右移,價格增加。
這里沒有涉及到影響供給的因素,所以供給曲線是不變的。
影響供給和需求的因素如下:
影響供給的因素有
(1)商品自身的價格
(2)生產成本(要素價格)
(3)生產的技術水平
(4)相關商品的價格
(5)生產者對未來的預期
(6)政府的政策
影響需求的因素
(1)商品自身的價格
(2)消費者的收入。
(3)消費者的偏好。
(4)相關商品的價格。
(5)消費者對商品價格的預期。
6. 外匯需求和外匯供給該怎樣理解
首先說 是我摘的 http://..com/question/213688840.html?fr=qrl&cid=82&index=1&fr2=query
完整方便可以如此理解:
國際收支順差,就是出口的多,進口的少;可以考察一下出口和進口:
以中國和美國為例,("外匯"兩字可以理解為就是美元,一國儲備的國際貨幣)
出口是指中國人拿中國的貨物到美國市場上去賣,那麼在美國市場上賣出貨物後收進美元,但是顯然出口商拿著美元不能在中國流通,所以出口商要將這些美元到中國中央銀行去換成人民幣才可以,這時就是出口商把美元賣給中國中央銀行,中央銀行把人民幣賣給出口商.
進口則是中國人需要美國的貨物,但是進口商手裡沒有美元,那麼進口商只有到銀行用人民幣去換美元,這時候就是進口商買美元,銀行買人民幣
這樣就可以理解了,匯率是兩國貨幣的兌換比率,如果收支順差,表示出口大於進口,就是出口商賣出貨物得到的美元賣給中央銀行 比 進口商去買美國貨物需要從中央銀行買的美元多.
這時候外匯(就是美元),出口商賣出美元(供給),大於,進口商買進美元(需求),美元供給大於需求,美元貶值,人民幣就升值,最後得出
外匯供給大於需求,本幣升值.
7. 是什麼決定了外匯需求曲線
國際收支來順差,就是出口的自多,進口的少;可以考察一下出口和進口:
以中國和美國為例,("外匯"兩字可以理解為就是美元,一國儲備的國際貨幣)
出口是指中國人拿中國的貨物到美國市場上去賣,那麼在美國市場上賣出貨物後收進美元,但是顯然出口商拿著美元不能在中國流通,所以出口商要將這些美元到中國中央銀行去換成人民幣才可以,這時就是出口商把美元賣給中國中央銀行,中央銀行把人民幣賣給出口商.
進口則是中國人需要美國的貨物,但是進口商手裡沒有美元,那麼進口商只有到銀行用人民幣去換美元,這時候就是進口商買美元,銀行買人民幣
這樣就可以理解了,匯率是兩國貨幣的兌換比率,如果收支順差,表示出口大於進口,就是出口商賣出貨物得到的美元賣給中央銀行 比 進口商去買美國貨物需要從中央銀行買的美元多.
這時候外匯(就是美元),出口商賣出美元(供給),大於,進口商買進美元(需求),美元供給大於需求,美元貶值,人民幣就升值,最後得出
外匯供給大於需求,本幣升值.
參考交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