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從近期的海外並購案例 看懂政府的外匯新規
2016年11月28日和12月6日,新華社接連刊發發展改革委、商務部、人民銀行、外匯局負責人關於對外投資監管的答記者問,重申「鼓勵企業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融入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的方針沒有變」、「支持國內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真實合規的對外投資活動」,但是也提出規范意見,「密切關注近期在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出現的一些非理性對外投資的傾向,以及大額非主業投資、有限合夥企業對外投資、「母小子大」、「快設快出」等類型對外投資中存在的風險隱患,建議有關企業審慎決策」。
相關部委答記者問的發布,可謂有人歡喜有人憂。國家鼓勵企業「走出去」,通過兼並收購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取向是沒有變化的,那些合規經營的、具備跨國並購整合能力的企業家看到了希望,他們的跨國布局行為不會受新規影響。而對於那些只想搭建草台班子、炒一把概念快進快出,甚至非法轉移資產的企業來說,無異於被徹底斷了念想。
那麼在外匯新規下,開展跨國並購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何種並購跨境才會得到政府支持、不至於觸碰政策紅線呢?我們通過對近期的幾個跨國並購案例的分析來逐條剖析。更多外匯請參看匯龍網外匯。
從公開資料來看,監管機構列為異常情況的境外投資行為主要包括四類:一是成立時間短,無任何實體經營卻開展境外投資;二是企業境外投資規模大於母公司注冊資本,企業經營狀況難以支撐投資規模;三是與境內母公司相去甚遠,業務無關聯;四是資金來源異常,涉嫌非法轉移財產和地下錢庄非法經營。
B. 中國有什麼外匯政策
中國外匯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鼓勵多元化外匯投資。中國的外匯政策積極鼓勵企業和個人將外匯資金投向多元化領域,包括投資海外證券市場和進行跨境並購等。此舉旨在降低外匯風險,提高外匯資金的收益水平。同時,中國還鼓勵金融機構創新外匯產品,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
二、實施靈活匯率制度。中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同時,根據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狀況,對外匯市場進行適度調控,以維護金融穩定。此外,中國還通過推動外匯市場的健康發展,提高匯率決定的市場化程度。
三、加強跨境資本流動管理。為了維護金融安全和國家經濟安全,中國加強了對跨境資本流動的監測和管理。在鼓勵資本合理流動的同時,嚴格控制非法資金流入和流出。此外,對於外商投資和境外投資,中國也實行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四、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中國一直在推進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以更好地適應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市場的發展。這包括完善外匯市場體系、提高外匯管理效率、加強國際監管合作等。通過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中國旨在提高外匯儲備的經營管理水平,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中國的外匯政策旨在保持匯率穩定、促進資本合理流動、鼓勵外匯投資多元化以及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這些政策有助於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和經濟安全,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