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越的交易時區新加坡能夠成為外匯交易中心與其地理優勢息息相關,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南口,是連接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國際水道。早在英國殖民時期,新加坡就成為航行於歐亞之間船隻的重要停泊港口,20世紀新加坡獨立後,經濟開始飛速發展,繁榮的金融業為之後的亞洲美元市場成立打下基礎。
隨著60年代以倫敦為中心的境外美元市場的交易量迅速增加,國際市場希望能夠有一個不受倫敦交易時間限制、並且能夠進行24小時交易的交易市場,新加坡由於具有獨處歐亞非三大洲交通要道,優越的交易時區以及24小時同世界各地交易的優勢成為亞洲美元市場的首選地區。
70年代初亞洲美元市場成立
新加坡獨立後,外匯交易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而隨著70年代初的亞洲美元市場成立,新加坡逐步成為國際外匯交易中心。所謂亞洲美元市場,就是亞太地區的銀行經營境外貨幣的借貸業務所形成的市場。
經管當時新加坡的優勢十分明顯,但是70年代初的新加坡剛剛獨立不久,經濟面臨諸多問題,失業率當時高達12%。對此,新加坡政府為適應國際經濟形勢的需要,前後共批准16家國際大型銀行在本國設立分支機構,這些機構設立的「亞洲貨幣帳戶」與非居民外幣存款和放款業務逐步將亞洲美元市場帶入到新加坡。隨後,新加坡於1973年頒布《所得稅修正法》,通過降低外幣所得稅率、鼓勵外國銀行開設分支機構以及放寬亞洲美元業務管制等措施擴大了新加坡亞洲美元市場的經濟基礎,同時也促成新加坡成長為國際外匯交易中心。
逐步完善的金融市場監管
隨著亞洲美元市場在新加坡穩步發展,業務種類也越來越繁多,新加坡的金融服務業已經成為其經濟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外匯交易在全球排名前列,在跨國界貸款、櫃面市場衍生交易等方面也名列前列。這使得新加坡不斷加強金融市場的監管力度,因此,1970年新加坡議會通過了新加坡金融監管局法案。1971年1月,新加坡金融監管局(MAS)成立。新加坡金融監管局(MAS)法案賦予了新加坡金融監管局(MAS)監管貨幣各方面的權力,比如銀行以及新加坡金融領域的各方面。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於2012年上半年就加強金融衍生品監管,將監管重點對象為散戶投資者參與交易的、未上市的衍生產品,包括差價合約和杠桿式外匯投資產品。同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宣布將推出監管框架,避免金融指標遭到操縱。在監管框架下,在本地操縱新元拆息率(SIBOR)和新元掉期利率(SOR)將觸犯證券與期貨法令(SFA),將受到刑事和民事制裁。
B. 全球主要的外匯市場有哪些
目前,世界上大約有30多個主要的外匯市場,它們遍布於世界各大洲的不同國家和地區。其中,最重要的有歐洲的倫敦、法蘭克福、蘇黎世和巴黎,美洲的紐約和洛杉磯,澳洲的悉尼,亞洲的東京、新加坡和香港等。
C. 在外匯市場中, 比如 新加坡的外匯市場: 1英鎊=9.6530-9.6540 新加坡元 這條外匯報價信息的意思是
一般來說,實物貨幣兌換多會在銀行進行,銀行在兌換的時候會出世兩個兌換版價格,一個是權BID價格,也稱買入價,另外一個是ASK價格,也稱賣出價。這兩個價格是不一樣的,賣出價一定會高於買入價,這兩個價格之間的部分就是銀行的利潤。買入價和賣出價是相對於銀行而言的。
具體舉例:假設你在新加坡,現在看到的銀行外匯牌價是1英鎊=9.6530-9.6540這個價格,那麼9.6540這個價格就是賣出價,9.6530這個價格是買入價,如果你目前持有100單位的新加坡元,去銀行兌換英鎊,那麼你的實質就是買入英鎊,賣出新加坡元,那麼所對應的就是9.6540的賣出價格,因為相對於銀行而言,銀行是賣出英鎊給你,買入你手中的新加坡元。可以兌換10.358的英鎊,反之,你持有100英鎊兌換新加坡元,那麼就是賣出英鎊,買入新加坡元,,同理銀行是買入你的英鎊,賣新加坡元給你,對應的價格是買入價,就可以兌換965.30新加坡元。
這樣解釋應該非常清楚了吧,篇幅有限,如果還有問題,可以點擊查看我的資料,加我進一步溝通。
D. 全球主要的外匯交易市場有哪些
全球主要的外匯市場
世界上交易量大且有國際影響的外匯市場有倫敦、紐約、巴黎、法蘭克福、蘇黎世、東京、盧森堡、香港、新加坡、巴林、米蘭、蒙特利爾和阿姆斯特丹等。在這些市場上買賣的外匯主要有美元、英鎊、德國馬克、法國法郎、瑞士法郎、日元、義大利里拉、加拿大元和荷蘭盾等十多種貨幣,其他貨幣也有買賣,但為數極少。
一、倫敦外匯市場
倫敦外匯市場由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及外國銀行在倫敦的分行、外匯經紀人、其他經營外匯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和英格蘭銀行構成。倫敦外匯市場有約300家領有英格蘭銀行執照的外匯指定銀行,其中包括各大清算銀行的海外分行。世界100家最大的商業銀行幾乎都在倫敦設立了分行。它們向顧客提供了各種外匯服務,並相互間進行大規模的外匯交易。倫敦外匯市場上的外匯經紀人有90多家,這些外匯經紀人組成經紀協會,支配了倫敦外匯市場上銀行間同業之間的交易。
倫敦外匯市場沒有固定的交易場所,而是用電傳、電報、電話及電子計算機控制系統進行交易,因此它是一個抽象市場。市場上的交易貨幣幾乎包括所有的可兌換貨幣,規模最大的是英鎊兌美元的交易,其次是英鎊兌歐元和日元的交易。此外,像美元兌歐元、歐元兌日元、日元兌美元等多邊交易,在倫敦外匯市場上也普遍存在。
在倫敦外匯市場上的外匯交易類別有即期外匯交易、遠期外匯交易和調期外匯交易等。除了外匯現貨交易外,倫敦也是最大的外匯期貨和期權交易市場。
二、紐約外匯市場
紐約外匯市場不僅是美國外匯業務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外匯市場之一,從其每日的交易量來看,居世界第二位,也是全球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
紐約外匯市場是抽象的外匯市場,它通過電報、電話、電傳、電腦終端機與國內外聯系,沒有固定的交易場所。參加市場活動的有聯邦儲備銀行、美國各大商業銀行的外匯部門、外匯銀行在美國的分支與代理機構、外匯經紀人、公司財團、個人等。聯邦儲備銀行執行中央銀行的職能,同許多國家銀行訂有互惠信貸,可以在一定限度內借入各種貨幣,干預外匯市場,維持美元匯率的穩定。紐約外匯市場上的大商業銀行是最活躍的金融機構,外匯買賣和收付通過它們在國內外的分支行和代理機構進行。
紐約外匯市場由三部分組成。第一是銀行與客戶之間的外匯交易市場,第二是紐約銀行間的外匯交易市場,第三是紐約各銀行與國外銀行間的外匯交易市場。其中紐約銀行間的外匯交易市場是交易量最大的市場,占整個外匯市場交易量的90%。因此,商業銀行在外匯交易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外匯交易主要通過商業銀行辦理。
在經營業務方面,美國沒有外匯管制,任何一家美國的商業銀行均可自由地經營外匯業務。
在紐約外匯市場上交易的貨幣,主要有歐元、英鎊、加拿大元、日元等。據紐約兩幫儲備銀行的數據,在紐約外匯市場上,交易量最大的是歐元,佔40%,其次為日元23%,英鎊19%,加拿大元5%。
三、東京外匯市場
東京外匯市場是隨著日本對外經濟和貿易反展而發展起來的,是與日本金融自由化、國際化的進程相聯系的。
在交易方式上,東京市場與論歘市場、紐約市場相似,是無形市場。交易利用電話、電報等電訊方式完成。在外匯價格制定上,東京市場又與歐洲大陸的德國、法國市場相似,採取「訂價」方式。每個營業日的上午10點,主要外匯銀行經過討價還價,確定當日外匯價格。
從交易貨幣和種類看,因為日本的進出口貿易多以美元結算,所以東京外匯市場90%以上是美元對日元的買賣,日元對其他貨幣的交易較少;交易品種有即期、遠期和掉期等。即期外匯買賣又分為銀行對客戶當日結算和銀行同業間的次日結算交易。東京外匯市場上即期、遠期交易的比重都不高,掉期業務量很大。而其中又以日元/美元的掉期買賣為最大。
四、新加坡外匯市場
新加坡外匯市場是隨著亞洲美元市場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它是全球第四大外匯市場,日平均交易量僅次與東京。新加坡外匯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是外匯銀行、外匯經紀人、商業客戶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加坡外匯市場上,銀行間的交易都通過經紀人進行,但外匯經紀人只獲准作為銀行的代理進行外匯交易,不能以本身的賬戶直接與非銀行客戶進行交易。新加坡的銀行與境外銀行的外匯交易一般直接進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作為監督和管理外匯銀行、干預外匯市場而參加。
新加坡外匯市場屬於無形市場,通常上午8點開市交易,下午3點收市。
五、香港外匯市場
香港是個自由港,是世界第五大外匯交易中心。每天開市的正式時間是上午9點,但許多金融機構半小時以前就有行市顯示。到下午5點,各大銀行都已沖平當日外匯頭寸,基本上不再作新的成交,一般可以認為下午5點是收市時間。但實際上,許多機構在香港的外匯市場結束後,繼續在相繼的倫敦市場、紐約市場完成交易,直到紐約市場收市才停止。
香港外匯市場由兩個部分構成。一是港元兌外幣的市場,其中包括美元、日元、歐元、英鎊、加元、澳元等主要貨幣和東南亞國家的貨幣。當然也包括人民幣。二是美元兌其他外匯的市場。這一市場的交易目的在於完成跨國公司、跨國銀行的資金國際調撥。
在香港外匯市場中,美元是所有貨幣兌換的交易媒介。港幣與其他外幣不能直接兌換,必須通過美元套購,先換成美元,再由美元折成所需貨幣。
六、蘇黎世外匯市場
蘇黎世外匯市場沒有外匯經紀人,所有外匯交易都在銀行同業之間直接進行,參與的外匯銀行有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瑞士聯合銀行等,還有外國銀行在瑞士的分行、國際清算銀行和瑞士中央銀行即瑞士國家銀行。外匯交易中主要是瑞士法郎對美元的交易,對其他貨幣通過美元進行交叉買賣,因此瑞士法郎對,美元的匯率是蘇黎世外匯市場的主要匯率,瑞士法郎對其他貨幣的匯率採用以美元進行套算。
七、法蘭克福外匯市場
法蘭克福是德國中央銀行(德國聯邦銀行)所在地。法蘭克福外匯市場分為訂價市場和一般市場。訂價市場由官方指定的外匯經紀人負責撮合交易,它們分屬法蘭克福、杜賽爾多夫、漢堡、慕尼黑和柏林五個交易所,它們接受各家銀行外匯交易委託,如果買賣不平衡,匯率就繼續變動,一直到買和賣相等,或中央銀行干預以達到平衡,訂價活動方結束,時間大約是中午12:45。德國聯邦銀行派有專業人員參加法蘭克福外匯市場的交易活動,以確定,馬克的官價。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主要業務是美元對馬克的交易,其中70%為即期外匯,30%為遠期外匯,有時也對外幣與外幣之間的匯率變動進行干預。外匯經紀人除了撮合當地銀行外匯交易外,還隨時與各國外匯市場聯系,促進德國與世界各地的外匯交易活動。
八、巴黎外匯市場
巴黎外匯市場由15家左右的大商業銀行和為數不少的外匯經紀人組成。法蘭西銀行也是外匯市場重要參與者,其目的是對外匯市場進行監督,必要時進行市場干預,以維持法郎回家的穩定。
巴黎外匯市場為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的結合。有形市場的交易項目僅限於對客戶的交易,執行公定匯率,業務量不大。實際的交易,大部分還是在無形市場上進行的。與此相適應,巴黎外匯市場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每日的訂價市場,即每日在巴黎外匯交易所中通過拍賣外匯的方式確定法郎對各主要國家貨幣的當日匯價。另一部分是一般的外匯市場,銀行通過電話。電傳等按訂價市場確定的價格進行交易。
E. 新加坡外匯交易對新加坡本國、亞洲、乃至世界的影響
新加坡是個國際金融中心,每天的資本流量都是很大的,SIBOR雖然不如LIBOR那樣有全球導向性,但是在東南亞還是比較有影響的。
F. 在新加坡可不可炒外匯
可以,你可以去新加坡金融監管部門(MAS)網站查找受監管的外匯公司,我目前是在CMC Markets交易
G. 新加坡外匯
費用各行都差來不多,建議還是在中國源銀行辦理,必競外匯業務做得好,相關細節如下:
一、手續費
1、如果是在銀行使用人民幣購匯美元元辦理:
手續費:0.1%,最低50元,最高260元;郵電費150元(固定,不論匯款金額多少),10000美元大約手續費220元。
2、如果你持美元元現鈔或現鈔帳戶辦理:
手續費:0.1%,最低50元,最高260元;郵電費150元(固定,不論匯款金額多少);還有一個匯差,按照銀行的匯率進行折算收費,大約為0.5%左右.
二、用途
必須填寫經常項目用途,如學費、親屬生活費、網上購物、繳納國際組織年費等,不可以填寫投資方面的用途。
三、匯款金額
如果是現鈔,一次性可以匯1萬美元;如果是帳戶,一次可以匯5萬美元;如果是購匯,一次可以匯5萬美元
四、證件
本人憑身份證件辦理
H. 新加坡外匯市場的介紹
新加坡外匯市場是在70年代初亞洲美元市場成立後,才成為國際外匯市場。
I. 新加坡JIMMY WONG黃志明外匯交易投資是真的嗎
這個別信,是騙人,我一個熟人就被騙了,14萬呢
J. 現在新加坡外匯是多少
招商銀行的外匯實時匯率(含中間價、現鈔買入價、現鈔賣出價、現匯買專入價、現匯賣出價等屬),請點擊這里查看:http://fx.cmbchina.com/hq/,具體匯率請以實際操作時匯率為准。【溫馨提示:每個銀行兌換匯率都不同,但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