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阿根廷外匯管制

阿根廷外匯管制

發布時間:2021-02-04 13:17:31

⑴ 阿根廷如果持續金融危機會導致什麼嚴重後果

hi,阿根廷貨幣比索自月下旬以來對美元匯率不斷走低,這場貶值風暴為上半年的阿根廷經濟劃出了一道分水嶺:第一季度阿經濟延續了2017年的復甦勢頭,增速維持在2.4%左右;4月開始出現萎縮跡象,形勢急轉而下。匯市風險誘發通貨膨脹和資本無序流動,導致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多。

2018年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阿根廷今年經濟增速在2%左右。但6月28日,阿根廷內閣首席部長馬科斯·佩納表示,阿根廷4月經濟活動萎縮0.9%,並宣布將國家經濟增長預期從3%下調到1%。

佩納認為,阿根廷經濟萎縮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支柱產業農業生產出現下滑。阿根廷遭遇了近年來最為嚴重的旱災,許多農產品減產嚴重,預計本次旱災會給阿根廷出口造成85億美元的損失。二是國際油價上漲給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加劇了阿根廷的通脹壓力。三是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給阿根廷貨幣帶來壓力,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今年加息節奏提速,導致比索加速貶值。同時阿央行債券陸續到期也引發了市場的不安情緒。

阿根廷比索今年以來貶值幅度已超過50%。為應對匯率危機,阿政府與央行同時採用了拋售美元、提高利率和減少赤字「三管齊下」的做法。阿央行自5月以來將基準利率迅速調高至40%,政府宣布將財政赤字率從3.2%減少至2.7%,並大幅減少政府公共項目和采購開支。然而,這些做法迄今仍未能令比索止跌。

貨幣貶值使得阿根廷民眾購買美元的意願更加強烈。記者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最大的美元兌換點看到,前來辦理美元業務的人數明顯比貨幣穩定時增多。由於阿根廷放開外匯管制,一些民眾選擇在烏拉圭等周邊國家開設賬戶,將存款轉至海外。

分析人士認為,比索貶值加劇了資本從阿根廷逃逸,本國人爭相拋售本幣和轉移資產,外國企業因匯率波動遭受損失,外資對阿根廷投資也會變得更加謹慎,這都抑制了阿根廷的經濟活力。

此外,受貨幣貶值影響,阿根廷物價上漲迅速,民眾購買能力急速縮水。數據顯示,阿根廷上半年零售業銷售額同比下降2.8%。阿根廷經濟分析師費德里科·菲利波尼認為,今年前幾個月阿根廷民眾的消費基本與去年持平,但隨後的貨幣貶值使人們的消費能力迅速下降,低收入和特困家庭是受影響最大的群體。預計今年下半年消費水平下降趨勢或難有改觀。

阿根廷經濟學家巴勃羅·薩爾瓦多認為,阿根廷經濟要保持增長首先需要遏制住貨幣的大幅貶值,重建投資者對央行和阿根廷經濟的信心至關重要。阿根廷政府已經採取了諸多重要舉措來恢復市場信心,如將財政部與金融部合並、更換央行行長等。

阿根廷經濟固然面臨嚴峻形勢,但危機中依然存在機遇。一般而言,貨幣貶值可以刺激一國出口,而農業大國阿根廷下半年的農作物產量會有所恢復,政府也通過減稅方式鼓勵企業加大農產品出口,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其外匯儲備不足的問題。

分析人士認為,經濟困難會促使阿根廷更傾向謀求與其他國家合作。隨著外貿在經濟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阿根廷本土企業可乘勢而上,在國際競爭中提升自身實力,這對阿根廷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十分有好處。

以上為你找到的新聞我給你標出了粗體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superjames

【阿根廷智囊團】

⑵ 阿根廷怎麼會有人民幣儲備的

阿根廷比索官方匯率在今年年初出現一次性大幅貶值,並對美元匯率回控制在1美元兌換8比索,答後逐步下滑至目前的1美元兌8.445比索,折算成人民幣就是1比索對0.727左右。
由於存在大量逆差,為了控制外匯流失,阿根廷對外匯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在阿根

⑶ 發達國家有外匯管制嗎

非常多!!
外匯管制的國家非常多,遍布全球:歐洲,亞洲,非洲,美洲,大洋洲都有。

第一類為實行嚴格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即對國際收支的所有項目,包括經濟項目、資本項目和平衡項目都進行較嚴格的管制。這類國家和地區通常經濟不發達,外匯資金短缺,為了有計劃地組織稀缺的外匯資源並合現運用,調節外匯供求,通過外匯管理達到穩定金融的目的,外匯管制措施都比較嚴格。凡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以及多數發展中國家,如印度、緬甸、巴西、哥倫比亞、伊拉克、阿富汗、摩洛哥、查德、獅子山、葡萄牙等國家都屬此類。據統計,這類國家大約有90個。

第二類為名義上取消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即對非居民往來的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收付原則上不進行直接管制,盡管事實上還存在一些間接管制。屬於這一類型的主要是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如美國、德國、日本、瑞士、盧森堡等,還有收支持續順差的國家,如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石油輸出國家。屬於這類的國家和地區約有20多個。

第三類為實行部分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這類國家包括一些比較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其對外貿易規模較大,有較雄厚的黃金外匯儲備,國民生產總值也較高,如法國、澳大利亞、丹麥、挪威等國。還有一些經濟金融狀況較好的發展中國家,如蓋亞那、牙買加、南非等國。目前,這類國家約有20--30個。

外匯管制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國際貨幣制度陷於崩潰,美、法、德、意等參戰國都發生了巨額的國際收支逆差,本幣對外匯率劇烈波動,大量資本外逃。為集中外匯資財進行戰爭,減緩匯率波動及防止該國資本外流,
外匯管制
各參戰國在戰時都取消了外匯的自由買賣,禁止黃金輸出,實行了外匯管制。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時期,很多在戰後取消外匯管制的國家又重新實行外匯管制,一些實行金塊和金匯兌本位制的國家也紛紛實行外匯管制。1930年土耳其首先實行外匯管制,1932年,德國、義大利、奧地利、丹麥、阿根廷等20多個國家也相繼實行了外匯管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參戰國立即實行全面嚴格的外匯管制。1940年,在100個國家和地區中,只有11個國家沒有正式實行外匯管制,外匯管制范圍也比以前更為廣泛。戰後初期,西歐各國基於普遍存在的「美元荒」等原因,繼續實行外匯管制。50年代後期,西歐各國經濟有所恢復,國際收支狀況有所改善,從1958年開始,各國不同程度地恢復了貨幣自由兌換,並對國際貿易收支解除外匯管制,但對其他項目的外匯管制仍維持不變。1961年,大部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會員國表示承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8條所規定的義務,即避免外匯限制而實行貨幣自由兌換。但時至90年代,絕大多數國家仍在不同程度上實行外匯管制,即使名義上完全取消了外匯管制的國家,仍時常對居民的非貿易收支或非居民的資本項目收支實行間接的限制。

外匯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在中國又稱外匯管理。一國政府通過法令對國際結算和外匯買賣進行限制的一種限制進口的國際貿易政策。外匯管制分為數量管制和成本管制。前者是指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對外匯買賣的數量直接進行限制和分配,通過控制外匯總量達到限制出口的目的;後者是指,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對外匯買賣實行復匯率制,利用外匯買賣成本的差異,調節進口商品結構。
外匯管制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外匯管制指一國政府對居民在經常項目下的外匯買賣和國際結算進行限制。廣義的外匯管制指一國政府對居民和非居民的涉及外匯流入和流出的活動進行限制性管理。
外匯管制依照該國法律、政府頒布的方針政策和各種規定和條例進行。外匯管制的執行者是政府授權的中央銀行、財政部或另設的其他專門機構,如外匯管理局。
外匯管制所針對的自然人和法人通常劃分為居民和非居民。各國的外匯管製法規通常對居民管制較嚴,對非居民管制較松。
外匯管制所針對的物包括外國鈔票和鑄幣、外幣支付憑證、外幣有價證券和黃金;有的國家還涉及白銀、白金和鑽石。
外匯管製法規生效的范圍一般以該國領土為界限。在設立特區的國家中,某些外匯管製法規可能不適用於特區。一個國家對不同國家貨幣的外匯管制寬嚴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
外匯管制針對的活動涉及外匯收付、外匯買賣、國際借貸、外匯轉移和使用;該國貨幣匯率的決定;該國貨幣的可兌換性;以及本幣和黃金、白銀的跨國界流動。
外匯管制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大體上分為價格管制和數量管制兩種類型:前者指對本幣匯率做出的各種限制,後者指外匯配給控制和外匯結匯控制。
外匯管制主要有三種方式:
1、數量性外匯管制2、成本性外匯管制3、混合性外匯管制

⑷ 中阿人民幣貨幣互換協議「阿根廷從中國進口商品時可以使用人民幣」 是如何具體操作 實施的

此700億掉期協議是迄今中國和拉美國家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金融交易,回也是中國首次與拉美國家簽訂答雙邊貨幣掉期。 自去年12月起,中國央行已先後與韓國、香港、馬來西亞、白俄羅斯和印尼簽署類似協議。

注意這是掉期協議,即此協議覆蓋的人民幣和比索之間應該是約定了固定的匯率(有可能分批固定),這樣等到貿易發生時,阿根廷方可根據固定的掉期匯率直接兌換為人民幣(以前要通過美元得出套算匯率,這樣不僅要承擔匯率風險,還會增加成本)。
你所提到的結匯的問題不存在,因為到結算日比索會直接按照掉期匯率兌換成人民幣。

⑸ 有人做 阿根廷嗎 付款都怎麼付

阿根廷的沒有。記得有跟過一單委內瑞拉的。這個付款十分崩潰。。

⑹ 世界上目前還有外匯管制的國家或者經濟體有哪些

外匯管制的國家非常多,遍布全球:歐洲,亞洲,非洲,美洲,大洋洲都有。

第一類為實行嚴格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即對國際收支的所有項目,包括經濟項目、資本項目和平衡項目都進行較嚴格的管制。這類國家和地區通常經濟不發達,外匯資金短缺,為了有計劃地組織稀缺的外匯資源並合現運用,調節外匯供求,通過外匯管理達到穩定金融的目的,外匯管制措施都比較嚴格。凡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以及多數發展中國家,如印度、緬甸、巴西、哥倫比亞、伊拉克、阿富汗、摩洛哥、查德、獅子山、葡萄牙等國家都屬此類。據統計,這類國家大約有90個。

第二類為名義上取消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即對非居民往來的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收付原則上不進行直接管制,盡管事實上還存在一些間接管制。屬於這一類型的主要是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如美國、德國、日本、瑞士、盧森堡等,還有收支持續順差的國家,如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石油輸出國家。屬於這類的國家和地區約有20多個。

第三類為實行部分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這類國家包括一些比較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其對外貿易規模較大,有較雄厚的黃金外匯儲備,國民生產總值也較高,如法國、澳大利亞、丹麥、挪威等國。還有一些經濟金融狀況較好的發展中國家,如蓋亞那、牙買加、南非等國。目前,這類國家約有20--30個。

外匯管制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國際貨幣制度陷於崩潰,美、法、德、意等參戰國都發生了巨額的國際收支逆差,本幣對外匯率劇烈波動,大量資本外逃。為集中外匯資財進行戰爭,減緩匯率波動及防止該國資本外流,
外匯管制
各參戰國在戰時都取消了外匯的自由買賣,禁止黃金輸出,實行了外匯管制。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時期,很多在戰後取消外匯管制的國家又重新實行外匯管制,一些實行金塊和金匯兌本位制的國家也紛紛實行外匯管制。1930年土耳其首先實行外匯管制,1932年,德國、義大利、奧地利、丹麥、阿根廷等20多個國家也相繼實行了外匯管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參戰國立即實行全面嚴格的外匯管制。1940年,在100個國家和地區中,只有11個國家沒有正式實行外匯管制,外匯管制范圍也比以前更為廣泛。戰後初期,西歐各國基於普遍存在的「美元荒」等原因,繼續實行外匯管制。50年代後期,西歐各國經濟有所恢復,國際收支狀況有所改善,從1958年開始,各國不同程度地恢復了貨幣自由兌換,並對國際貿易收支解除外匯管制,但對其他項目的外匯管制仍維持不變。1961年,大部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會員國表示承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8條所規定的義務,即避免外匯限制而實行貨幣自由兌換。但時至90年代,絕大多數國家仍在不同程度上實行外匯管制,即使名義上完全取消了外匯管制的國家,仍時常對居民的非貿易收支或非居民的資本項目收支實行間接的限制。

外匯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在中國又稱外匯管理。一國政府通過法令對國際結算和外匯買賣進行限制的一種限制進口的國際貿易政策。外匯管制分為數量管制和成本管制。前者是指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對外匯買賣的數量直接進行限制和分配,通過控制外匯總量達到限制出口的目的;後者是指,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對外匯買賣實行復匯率制,利用外匯買賣成本的差異,調節進口商品結構。
外匯管制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外匯管制指一國政府對居民在經常項目下的外匯買賣和國際結算進行限制。廣義的外匯管制指一國政府對居民和非居民的涉及外匯流入和流出的活動進行限制性管理。
外匯管制依照該國法律、政府頒布的方針政策和各種規定和條例進行。外匯管制的執行者是政府授權的中央銀行、財政部或另設的其他專門機構,如外匯管理局。
外匯管制所針對的自然人和法人通常劃分為居民和非居民。各國的外匯管製法規通常對居民管制較嚴,對非居民管制較松。
外匯管制所針對的物包括外國鈔票和鑄幣、外幣支付憑證、外幣有價證券和黃金;有的國家還涉及白銀、白金和鑽石。
外匯管製法規生效的范圍一般以該國領土為界限。在設立特區的國家中,某些外匯管製法規可能不適用於特區。一個國家對不同國家貨幣的外匯管制寬嚴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
外匯管制針對的活動涉及外匯收付、外匯買賣、國際借貸、外匯轉移和使用;該國貨幣匯率的決定;該國貨幣的可兌換性;以及本幣和黃金、白銀的跨國界流動。
外匯管制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大體上分為價格管制和數量管制兩種類型:前者指對本幣匯率做出的各種限制,後者指外匯配給控制和外匯結匯控制。
外匯管制主要有三種方式:
1、數量性外匯管制2、成本性外匯管制3、混合性外匯管制

⑺ 阿根廷金融危機的原因三

新自由主義的金融自由化和資本自由化扼殺了阿的出口,進而帶來了專國內的經濟蕭條。阿根廷屬的經濟危機與亞洲經濟危機都是金融自由化和資本自由化的結果。阿自1989年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了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後,就放開了對外資的限制,沒有外匯管制和信用證的限制;貨幣自由兌換,資本出入自由。阿與亞洲金融危機國家一樣也是實行固定匯率制度並開放了資本市場的結果,所不同的是阿的固定匯率是貨幣局制度,即將阿根廷比索和美元以1:1固定匯率掛鉤,在具體操作上,其中央銀行每發行一個比索,就要有一個美元的外匯儲備做基礎。相應的中央銀行要無條件以固定匯率接受市場對美元的買賣要求。但是,比索盯住美元,導致了對比索的估計過高,而扼殺了阿根廷的出口。這樣,一旦沒有國家財產甩賣,美元也就停止進入,使得國內流通的貨幣減少,最終經濟陷入了癱瘓狀態。

⑻ 阿根廷經濟怎麼了

為了捍衛自從去年12月就承受巨大貶值壓力的阿根廷貨幣比索,阿根廷央行從4月27日到5月4日的8天內,連續三次加息,將基準利率由此前的27.25%升至40%。

目前阿根廷已經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請求資金支持,以幫助遏制比索連續五個月下跌的勢頭。IMF總裁拉加德8日在華盛頓發表公開聲明表示,IMF與阿根廷政府已經開始著手合作,以增強阿根廷的經濟,這些舉措會在短期內施行。

20世紀初,阿經濟總量曾位居世界前十名,如今的阿根廷經濟到底怎麼了?

比索內憂外患

自去年12月,阿根廷比索一直承受貶值壓力,比索兌美元匯率累計跌幅一度達到15%以上。

面對比索突然大幅貶值,為了穩定投資者信心和國內居民的情緒,阿根廷央行8天之內連續3次加息:4月27加息300基點,將基準利率由此前的27.25%升至30.25%;5月3日阿根廷央行再次加息300基點,此時的基準利率水平已經到達33.25%;為抑制比索在外匯市場上的頹勢,到了5月4日,阿根廷央行直接將基準利率調升到40%。

為了配合央行行動,阿根廷政府將今年的財政赤字目標由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2%降到2.7%。至此,比索在外匯市場稍微有了喘息機會。

阿根廷E3工程公司董事長馬丁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次波動是阿根廷央行對市場匯率的調整。

他解釋稱,2015年底阿根廷總統馬克里(Mauricio Macri)上台時, 阿根廷上屆政府留下28%左右的通脹率, 盡管馬克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抑制通脹, 但收效甚微,因為馬克理政府依靠舉債和超發貨幣來解決, 實體經濟增長較小。在2017年~2018年央行的本幣短期債券利率大致為26%~28%, 但此間, 比索兌美元匯率相對保持了一定的穩定, 造成比索匯率滯後和金融機構的套利空間, 加之今年4月阿政府開始向境外金融投資者徵收5%~15%不等的金融收益稅, 又受美債利率上升影響, 造成4月底和5月初資金獲利後大量出場, 從而導致上周阿匯率市場的大幅波動。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史沛然博士向第一財經記者具體分析了比索匯率波動的多重因素。

他認為,從內因看,阿根廷經濟在馬克里政府執政之後,近年來呈現溫和回升的狀態。在馬克里執政後,放開了前任政府嚴格的外匯管制,採取了一系列市場化的措施,所以自2016年以來,國際市場對阿根廷的經濟普遍呈現樂觀態度,這具體表現在比索兌美元匯率相對穩定,以及阿根廷國債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上升。

但是2018年1月,阿根廷央行上調了2018年度的通脹目標,同時,2017年的政府預算執行情況也表明,阿根廷政府減少開支、降低赤字的目標沒有達到預期,這對投資者而言,就聞到了風險的氣味。

史沛然補充道,如果是其他國家,這兩者加在一起,雖然也會引發一些程度的匯率波動,但規模恐怕都難和阿根廷比擬。因為阿根廷在貨幣貶值問題上,可以說「聲名赫赫」,大規模的阿根廷比索的貨幣危機不只發生過一次。同時,阿根廷的另一個壞名聲還在於外匯管控,比如前任總統克里斯蒂娜任期內,阿根廷外匯的自由流動就是個大問題。

外因上,史沛然分析,美元近年來的走強,對於新興國家而言,就是個巨大的壓力。所以內外因加在一起,引發了國際投資者的擔憂,市場做出的自然的選擇就是拋售比索,換回美元。具有連鎖性的是,阿根廷比索一旦開始較大規模的貶值,就很難不讓國際市場回憶起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多次比索危機。

同時,世行認為,阿根廷經濟的復甦在持續。阿根廷經濟2016年通縮1.8%,在2017年經濟實現復甦並實現了2.9%的增速。同時,阿根廷的基本赤字從2016年佔GDP的4.3%降低到2017年佔GDP的3.8%,但都低於官方的財政目標。阿根廷政府計劃到2021年逐步實現達到基本的財政平衡。

唐俊認為,2017年阿根廷經濟略有所增長,表明馬克里刺激經濟增長的多項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效果。2018年阿根廷政府將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3%左右。2017年馬克里訪華時表達對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願望與行動,將會為阿根廷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阿根廷經濟也面臨著許多問題,比如經濟結構單一,金融體系脆弱,外債高築,政府赤字過高等等,影響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的負面因素仍然較多,阿根廷經濟增長仍然籠罩著一層不詳的陰影。

對於當前阿根廷的經濟表現,馬丁認為,阿根廷採用央行干預下的半浮動匯率制, 阿央行和金融部採取了大幅調整短期利率的措施以穩定匯市, 旨在短期內控制局面, 從中常期開運行更大的市場彈性和波動幅度, 減少類似的波動或更大危機出現的可能性。

「但國民實體經濟更深層次的問題, 如稅負過重, 勞工法改革, 如何改善投資環境等重要課題的解決尚需時日。」馬丁說,「預計今年阿根廷經濟仍保持2%增長的預期, 通脹率約在25%左右, 政府財政赤字稍有降低, 貿易保持約300億美元赤字的水平。」

唐俊還表示,2018年是阿根廷的主場外交年,二十國集團(G20)將在阿根廷舉辦,馬克里政府更想乘機進一步推動改革,預算開支增加,而阿根廷政府財政赤字不斷擴大,加上連年貿易逆差,銀根緊缺,外債高築,金融系統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而民眾要購入美元黃金以避險,這就造成今年年初以來比索對美元的匯率的貶值幅度達到40%以上(從約17:1到當前25:1),而且還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因此,阿根廷央行不得不採取措施,打響比索保衛戰。

⑼ 阿根廷的五千元值人民幣多少

去中國銀行兌換,1阿根廷比索 = 2.56410 中國人民幣

⑽ 阿根廷比索兌人民幣的匯率大概什麼時候會上升

阿根廷比索官方匯率在今年年初出現一次性大幅貶值,並對美元匯率控制在1美元兌換8比索,後逐步下滑至目前的1美元兌8.445比索,折算成人民幣就是1比索對0.727左右。由於存在大量逆差,為了控制外匯流失,阿根廷對外匯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在阿根廷國內很難兌換到美元,近期有報道黑市上的美元兌比索價格突破1:15。

阿根廷的整個經濟狀況並不樂觀,且政府之前又出現債券違約,導致政府信用的大幅下降,會出現外資外逃,匯率下跌的惡性循環。因此阿根廷比索對人民幣匯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不會上升,比索不出現大幅貶值就已經是非常理想的狀態了。

閱讀全文

與阿根廷外匯管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泥相關股票 瀏覽:717
人人貸we理財怎麼投資 瀏覽:826
大豆期貨交易所哪家好 瀏覽:509
1400港幣換人民幣多少 瀏覽:432
五千新台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530
拾貝理財怎麼樣 瀏覽:969
農行玫瑰花貴金屬圖片 瀏覽:800
各省小微企業貸款比 瀏覽:142
投資b股 瀏覽:556
最新在岸人民幣反彈 瀏覽:84
外匯黃金怎麼樣 瀏覽:161
樂視網投資現狀 瀏覽:563
重倉格力的基金有哪些 瀏覽:107
中國銀行現貨白銀價格走勢圖 瀏覽:968
21加幣是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826
國外橡膠期貨實時行情 瀏覽:159
股票市盈動靜 瀏覽:270
麥田外匯 瀏覽:202
中建新塘天津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575
基金估值計算 瀏覽: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