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政府為了維持匯率穩定,動用外匯儲備, 為什麼拋售外幣就減少了本幣供應量,從而影響股市
拋售外幣,收回市場上的本幣,從而本幣供給減少。根據LM-IS模型,LM曲線左移回,從而利率上升,產答出減少。股價是未來收益的現值,當產出減少時,未來收益減少,同時因為利率上升,貼現率也會增大,這兩個因素都會使得股價下跌。
⑵ 關於外匯儲備,匯率,通貨膨脹的一些問題
1、不可以完全理解為外匯是老百姓的錢。出口貿易順差,的確會產生通貨膨脹,而通貨膨脹的的確確是老百姓承擔主要的危害,但是從大體上來看,銀行還是為出口承擔了類似於「墊資」的作用(個人看法)。另外,進出口所產生的通貨膨脹的確存在,但是現在嚴重的通貨膨脹,進出口「輸入型」的通脹並非主要原因。去年官方公布的通脹是4.9%(民間估計是10%以上),貿易順差是1800~2500億美元,人民幣總量是75億,那麼算下來,差不多是1.2%的輸入型通脹。所以把通貨膨脹歸咎於進出口貿易順差是不合理的。
2、據我所知,前段時間美國目前還是處於微弱的通貨緊縮過程中,現在就不知道了。其實我們對美債的問題一直存有誤區。
我們的外匯儲量太大了,僅2010年的貿易順差就達到了1800~2500億美元。如此大量的外匯,就形成了個很麻煩的局面,就是你准備買什麼東西,什麼東西就漲價。國際市場上有句話,就是中國要買什麼東西,什麼東西就漲價。所以,這錢也不是說花就能花的掉的。
然後,悲劇就開始了,在金融能力非常欠缺的領導帶領下,開始了瘋狂的虧錢旅程。他們購買可口可樂的股票,結果就有本事在最高價買進,從此以後股價就再也沒有回到買入的價格。領導此類功夫頗為了得,華爾街的金融大亨每天都像看樂子一樣看他們的表演,還給這筆來自東方的資金笑稱為「愚蠢的資金」,而中國人的老朋友巴菲特則客氣的稱之為「幼稚的資金」。這其實就顯示出我們國家金融水平和西方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其實,在這種現實之下,投資美債不失為一個合理的方法。
標准普爾之所以會降低美國的信用評級,那是因為他判斷,美國就現在的形式下去,未來20年可能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其實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而標准普爾本來就是美國經濟的預警器。而美債本身違約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為美國使用債券,他都是把錢貸款給經營能力非常好,但是受到因資金問題而一時之困的良好企業,諸如蘋果公司之類,這些錢並非和國內的某些投資一樣石沉大海,而且美國政府還能從中得到利息的好處。而既然美國能從目前的形勢下得到好處,其實就沒必要在美債上犧牲信譽,動手腳撈小便宜。
3、控制通脹並非主要目的,關鍵是要控制通貨膨脹出來的資金走向。
通貨膨脹出來的錢,如果用在給民營企業減負上,就等於是平衡了財富分配,老百姓的工資自然就增長,但是事實上政府可沒有那麼做,而是把錢都投入到了「鐵公基」上(鐵路、公路、基礎設施),而這些項目的使用率和回報率極低,西北斥巨資建造的高速公路上,根本見不到車在開,鐵路就算我不說樓主也應該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其他基礎設施也是基本難有回報的項目,簡而言之的說,通過通貨膨脹從老百姓手裡拿來的錢,根本就沒有沒有用到老百姓身上,得到好處的,只有圍繞著「鐵公基」轉的央企和少數民企。這就等於資金流入了少數人的口袋,而非普遍的人。這才是大問題。
4、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通貨膨脹可以認為成商品少、貨幣多,如果外匯能夠合理的、適時的、適量的購買實體商品注入國內是否可行呢?我不知道,這只是我的猜想。
5、不會,動用的是外匯,只會在國際見起作用,對於國內是不起作用的,因為MY是不會在國內通用的。
補充問題1,我們擁有那麼多的外匯儲備這不奇怪,僅去年的貿易順差可能達到2500億美元。外匯儲備是鑄幣稅積攢出來的這個從概念上來說,講不通,外匯儲備就是外幣,怎麼可能是用鑄幣稅累積起來的?
補充問題2:現在的外貿都是以美元作為結算貨幣,這也是MG強大的地方。我們目前還沒有這個實力。
⑶ 97東南亞金融危機是怎麼回事拋售泰銖,貶值,用外匯儲備,索羅斯賺了
用少量的美元借入大量的泰銖,然後拋售.
比如借了100泰誅(假設相當於1美元),泰誅被拋售後不值錢了,只需要0.5美元即可買回100泰誅來還錢,這樣就賺了0.5美元了。
⑷ 股價現在是25元,我以前以30元的價格買了100股,後來又以20元的價格買入100股,現在我想賣出
您好來
您的這支股票基本源持平,根據您的描述,這支股票現在基本應該在壓力區下面,作為理財師我的意見是逢高出局,今年的經濟形勢和外匯儲備都不好,人民幣下跌幅度也很大,股票市場擴容和大股東減持加劇,另外新股融資擴大化,這樣的形勢下,今年的行情基本是震盪下行,建議您保護資金安全,有問題可以隨時問我,真心回答,希望您採納!
⑸ 本國外匯儲備多少對股市有何影響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回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答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即外匯儲備。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外匯儲備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外匯儲備
一,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二,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三,維護國際信譽,提高融資能力;
四,增強綜合國力,抵抗金融風險。
下降說明資產外流,減少國內資產流動性,使得企業融資減少,公司財務惡化,經濟有下滑勢頭,股市當然也缺少資金和人氣和大拋壓壓力
外匯的增加會帶動國家很多企業與外商的互動,從某中意義上說,中國人手中有了洋錢,自然也就想和洋人做買賣了。資金的流動是企業的收入增加,對上市公司來說也是一種極好的融資手段大量的資金自然會帶動股價上升!
⑹ 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為什麼不能抵禦國際金融家的炒作
我來淺顯的解釋下,國際金融家他想要通過特定的投資行為來讓你經濟不穩定,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和手段就是對一國貨幣下手,當匯率是怎麼形成的呢?匯率是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格,比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是6.5,那麼就是說1元美元換6.5元人民幣(也就是1人民幣=0.1538美元)。
舉個例子:一個美國土豪說俺要到中國去買很多很多房子來投資,好,這時候美國土豪就需要人民幣了,因為中國房主大媽只收人民幣,這時候美國土豪找到銀行去拿自己賬戶里的美元換人民幣用,銀行按換給了他人民幣,銀行自己手頭的美元就多了,而銀行手裡的人民幣就少了,少了怎麼辦,銀行於是就到市場上(實際上還分在岸和離岸市場,這個我不細細解釋了,我只說原理)去拿美元去買人民幣,這就跟股票一樣的,如果一隻股票一下子好多人買,股價就上去了,人民幣也是一樣的,如果很多人都像這家銀行一樣拿美元去買人民幣,那麼人民幣就會值更多的美元,這時人民幣匯率就漲到1元美元換6個人民幣(也就是1人民幣=0.1667美元),這就是人民幣升值,相應的,美元就貶值了。
那麼這個美國土豪買了中國房子以後他發現,房價不漲還降了,他覺得虧了,於是他果斷把中國房子賣了,這時候就反過來了,他要把賣房子所得的人民幣跟銀行換成美元,然後銀行發現自己手裡美元少了,如果美元不夠了那麼其他客戶來找銀行換匯銀行沒有這可怎麼辦?有辦法了,銀行開始找中國央行買美元(央行手裡的美元來源就是外匯儲備,當然外匯儲備里多是美債,央行也是賣了美債換來美元的,這里不細說了),如果央行賣給銀行,那麼對匯率沒有影響。如果央行今天覺得手裡外匯不多了不想賣給銀行了,銀行就會從市場上以人民幣來買美元,這時候如果有大量的人買美元,美元就升值了,相應的人民幣就貶值了。
我舉的例子是美國土豪買賣房子,現實中,可能是買賣股票,買賣人民幣計價的債券,買賣人民幣計價的大宗商品(大豆,標准鋼,原油,金,銀 等等)。或者人家什麼都不買賣,人家土豪就是任性,就是讓自己手裡多一點或者少一點以人民幣計價的應收賬款或者應付賬款。
剛才那麼大篇幅解釋了匯價的形成,那是開胃菜,現在步入正文:
我前面說這么多,就是為了解釋一句話「人民幣的價格是人民幣和其他貨幣交換的比率決定的,買人民幣的人多,人民幣就升值,否則就貶值」,如果這句話懂了,前面的可以完全不看
然後我們來做一道數學題:
假設今天人民幣匯率是6,美國人小明花10億美元買了60億人民幣,然後用這筆錢在北京買了100套房子做投資,均價是20萬一平米,明年北京房價漲到了50萬一平米,小明可歡快了,決定出手賣房
問題1:小明賣了多少錢?
答:150億人民幣
繼續上一題,小明是美國人,人民幣對他沒用,這時候他要把人民幣換成美元,這時候時過境遷,人民幣匯率是18
問題2:小明換了多少美元?
答:8.3億美元
問題3:美國人小明賺了還是虧了?
答:小明驚呆了,盡管他投資的房子翻了一倍還多,小明還是虧了1.7億美元。
問題4:你從這個故事裡看到了什麼?
答:只有人民幣幣值的穩定,全世界才能接受人民幣作為交易貨幣,人家外國人才願意來中國投資,同樣道理,中國人到海外投資,也需要人民幣的穩定,否則就算海外的資產賺了,換成人民幣也可能是虧了。
如果人民幣大漲大跌,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沒有辦法來規避匯率風險,那麼中國人就沒法科學得海外投資,外國人也沒辦法到中國來投資。
下面是高潮,大灰狼出場了:
大灰狼:人民幣幣值這么穩定,小夥伴們都用人民幣交易結算,我手裡持有的這么多美元和美元計價的資產豈不是沒人要了,我c a,這樣不行,我要來攪局。
大灰狼想,匯率是外匯市場貨幣交換的比率,要讓你匯率不穩定,要大幅波動,那還不簡單,要麼做多人民幣,要麼做空人民幣
做好的辦法是組合拳——先做多再做空(前幾年人民幣兌美元從8到5.8,再從5.8到現在的6.5,人民幣先升再貶,就是這個路子):
通過做多來打掉你中國海外擴張戰略(前幾年人民幣一升值,我們沿海很多傳統出口企業都面臨倒閉)
然後通過做空打掉外國人投資中國的熱情(隨著這些日子人民幣的貶值,15年7、8月來A股抄底的外資都哭得稀里嘩啦的,本來就當了接盤俠沒處吐苦水,換成美元又被剝一層皮,二次傷害啊)
接下來央行攜外匯儲備出場了!
你大灰狼不是先讓人民幣升值嘛,好,央行放大招——買外匯買美元資產來充實外匯儲備,拿什麼買,拿人民幣買,於是國際市場流入了大量的人民幣,形成了促使美元升人民幣貶的力量,雖然仍然沒完全阻止人民幣升值的方向(當時國際上都認為人民幣升值是大勢所趨,所以很多國外投資者站在了大灰狼一邊),但是央行成功減緩了人民幣升值的步伐,為少數有實力的出口企業贏得了搶救的時間。結果是中國出口企業因為人民幣升值倒閉了一大半,但沒全死,留下了一部分精華轉型升級。其實這就是太極,借國外惡意做多的力量來倒逼了國內低端出口產業轉型。當然,代價也是極大的,有不少企業批量倒逼很多工人都失業了,政府稅收增速也在下降,這就是市場競爭的殘酷性。。。所以基本算平手
接下來,第二」戰「,現在正在進行,大灰狼要讓人民幣貶值,不得不說,大灰狼很聰明,選的時機很好,現在正好是中國出清過剩產能的時候,新業態還沒成型,青黃不接,這時候下手很讓中國人措手不及。央行又開始放大招——開始把外匯儲備里的美元資產賣掉,買人民幣,相當於是拿美元資產從國際市場回收人民幣的過程,這時候美元多了,人民幣少了,製造了一股讓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的力量。
當然外匯市場一天交易量就要幾萬億,在灰太狼一兩撥千斤已經用蝴蝶翅膀造成大風暴的背景下,中國那一點的外匯儲備這時候就真心顯得特別少特別少,央行不會去螳臂當車,那樣只會自取滅亡,只能憑借一些時點的買賣技巧和各種或明或暗的手段來減緩人民幣貶值的過程,這些日子,如果關注外匯市場的話,可以發現央行和境外力量的鬥法是很好玩很驚險的,央行玩兩幾招明的再夾雜一兩招陰的,明的就是剛才說的開始賣出儲備的美元,反正子彈多(外匯儲備多,當然是相對於其他一些國家,對於日交易量的話實在不算得多)嘛,暗的就是聯合中資銀行操控市場,看誰坐莊的本事硬(這就是共/產/黨的優勢,銀行想在中國混就必須聽老大的話,要是在美國的話,沒有哪家銀行會鳥奧巴馬,更不用說和奧巴馬同進退了)。
當然,暗的手段固然需要,明的是基礎,如果這時候沒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去拋售的話,就算坐莊的技巧再牛都是沒用的。98年的時候金融危機,香港外匯局為了和大灰狼鬥法,香港外匯局操控水平很高,手法很流氓,結果沒有阮用,因為博弈中外匯儲備幾乎用光,差點就舉白旗了,關鍵時候中國發了篇聲明,原話忘了,大意是說中國的外匯儲備隨便香港用,一下子就把境外的大灰狼嚇傻了,人家立馬收手。
說了這么多,意思就是外匯儲備要有,不能少,該買的時候買,當然養兵千日用在一時——該賣的時候也要捨得。
不過,滄海桑田,時過境遷,如果將來某一天(估計我不一定看得到那一天了),人民幣像現在的美元一樣牛,成為了獨一無二的世界第一貨幣,那中國政府就可以憑借貨幣發行來全球剪羊毛,中國沒事就加息或者減息玩玩就能把對手弄半死,那時候外匯儲備就沒那麼重要了。在人民幣沒有成為力蓋四大高手的中神通之前,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都不能忽視,一方面外匯儲備可以用來在關鍵時候穩定幣值,一方面可以為我們國家搞」一帶一路「湊足資本(這個暫且不說)。
⑺ 中國外匯儲備投資收益是多少呢
黑石股價下跌8% 中國外匯儲備投資收益縮水
中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暫名聯匯公司)的第一筆投資——在美國黑石集團的投資,剛剛經歷了一場投資收益的「大震盪」,不過結果還算有驚無險。
北京時間6月25日晚間,黑石集團迎來了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後的第二個交易日,以35.74美元開盤,較上個交易日的收盤價高出約1.9%。但是,股價很快「跳水」,在一個小時內連續跌破35美元和34美元的關口,整個交易日內最低跌到31.9美元。到北京時間昨日清晨收盤時,黑石的股價略有回升,達到32.44美元,但仍較上個交易日大跌了7.47%。
上個月,籌備中的聯匯公司斥資30億美元,趕在黑石上市前夕購入其大約10%的股份。根據雙方協議,聯匯公司的購入價是黑石招股價31美元的95.5%,約為29.605美元。黑石集團上市首日股價大漲13.1%,達到35.06美元,使聯匯公司一日暴賺約5.5億美元。
不過,黑石上市後的第二個交易日股價大跌,使聯匯公司的每股賬面盈利從5.455美元「縮水」至2.835美元,賬面總收益也減少至約2.8億美元。
今年初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結束後,聯匯公司一直處於組建的進程中。該公司將對國家外匯儲備資產進行專業化的投資管理,實現外匯儲備的多元化,開拓境外戰略投資的渠道,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爭取實現較高的收益。此前,國際輿論普遍認為其對黑石的投資很有眼光。
美國股市的市場評論稱,作為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公司之一,黑石的盈利能力驚人,僅今年前3個月就盈利11.3億美元。其短線下跌源自投資者擔心其股價已被高估,以及美國國會可能通過新法案,向私募股權基金加征稅負。
盡管經歷了一次大震盪,但中國首筆外匯投資的收益仍有約2.8億美元。
⑻ 外匯儲備增加對股市的影響
影響是很大的,外匯的增加會帶動國家很多企業與外商的互動,從某中意義上說,中國版人手中有了權洋錢,自然也就想和洋人做買賣了。
資金的流動是企業的收入增加,對上市公司來說也是一種極好的融資手段,如果是大盤股,股東容得了大量的資金自然會帶動股價上升!小盤股更是樂此不疲,水漲船高跟著大盤股走!。。。。。
⑼ 貨幣升值和股市的關系
人民幣升值有利於股票市場
從上證指數和人民幣匯率的關系中我們可以觀察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隨著人民幣的持續上漲,上證指數在上漲過程中雖然有過幾次調整,但其趨勢還是保持上升勢頭。
其次,我們發現人民幣匯率在突破重要的整數關口時,上證指數都會站上一個新的台階。比如,2005 年8 月12 日人民幣首次突破8.1 元大關,上證指數也上了了一個新台階。2006 年2 月6 日人民幣突破8.06 元大關時,上證指數當日達到了1287.23,從2 月6 日到3 月31 日,人民幣連續突破4 個關口,在3 月31 日達到了8.0172 元,而此時的上證指數也站穩了1280 的台階,積蓄了上漲的動力。
同時我們還可以觀察到,在人民幣緩慢小幅升值的時候,上證指數的上漲比較慢;而在人民幣快步小幅升值時,上證指數上漲也相應較快。
從以上觀察我們可以知道,中國股市指數每次站上一個標志性的台階時,人民幣匯率都會突破一個重要關口;而且隨著人民幣的加速升值,股票指數的上漲也隨之加快。那麼這到底是一個巧合還是一條重要的規律呢?對此我們認為,由於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時間還較短,只有2 年左右的時間,而且升值幅度相對較小,現在的現象還不能成為未來中國的發展趨勢。而借鑒日本在70-80 年代日元升值期日本股市指數的發展,可能給我們帶來一個比較明朗的預期。
本幣升值是信心的支撐
通過對比中國和日本的本幣升值和股價之前的關系,我們發現,從長期來說,隨著本幣的升值,股價會持續上升;而本幣的大幅升值對股市的影響會較小,本幣的小幅穩定升值將會給股價一個較為合理的促進作用。我們認為本幣的升值和貶值對經濟的影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當本幣大幅升值的時候,人們會擔心出口產業會受影響,而影響實體經濟的發展;但當本幣大幅貶值時,雖然有利於出口產業,但資金特別是外國資金以及熱錢又會抽逃。所以當貨幣匯率大幅波動的時候,我們無法預測其對股票市場到底有多大的影響。但伴隨著日元長期走強以及人民幣不斷升值,兩國股票市場的長期上漲給我們一個啟示:本幣升值表明國民經濟的不斷走強,這給投資者以巨大的信心,同時也能通過投資股市獲得利潤。
外匯儲備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從中國的外匯儲備和上證指數的相關性來看,上證指數受外匯儲備的影響相對較小。從2001 年到2004 年,中國的外匯儲備增長率平均都保持在2%以上,但中國股市卻連續走低。從2005 年股改之後到目前為止,外匯儲備的增速也基本和前幾年持平,但中國的股市卻走出低谷,連續上漲。所以,單純從中國外匯儲備的增減來分析中國股市的漲跌,沒有多大的參考意義。
同時我們也認為,隨著人民幣升值預期的不斷增加和升值幅度的加大,中國的外匯儲備中有一部分是從外國流入的熱錢。而這些熱錢又投資中國市場,是造成中國股市上漲的一個直接因素。
從長期來看,我們認為在儲蓄率高居不下的前提下,貿易順差的大幅減少將不會得到根本性的改變;而人民的小幅升值將增加外界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從而帶來熱錢的流入,這將對外匯儲備的增加帶來更多的壓力。比較中日貨幣升值和外匯儲備增加對股價的影響,我們發現,本幣的穩定小幅升值以及外匯儲備的穩定增長都將增強投資者對本國經濟增長的信心,從而促進股價的上漲。
⑽ 外匯儲備增加對股市的影響
影響是很大的,外匯的增加會帶動國家很多企業與外商的互動,從某中意義上說,中內國人手中容有了洋錢,自然也就想和洋人做買賣了。
資金的流動是企業的收入增加,對上市公司來說也是一種極好的融資手段,如果是大盤股,股東容得了大量的資金自然會帶動股價上升!小盤股更是樂此不疲,水漲船高跟著大盤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