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廢舊金屬是怎樣提煉黃金的
提煉黃金有許多的方法,我們今天就講其中的強酸分離法。顧名思義,就是用酸性極強的物質將黃金分離出來。強酸分離法按不同的酸來分,可以分為三種:
一、硝酸分離法。將濃硝酸倒入燒杯中,將電路板,CPU等剪碎,放到燒杯中。將燒杯放到燒杯架上,用酒精燈加熱。通過過濾,就能得到片狀黃金。此方法優點是操作簡單,缺點是硝酸腐蝕性大,易傷人,會產生有毒氣體。
二、王水分離法。王水的配置方法為硝酸一份,鹽酸三份。王水配置好後,將待提煉物體放進去,等反應結束後,過濾,然後進行加熱,最後,放入銅片,進行置換。此方法同樣簡單,但是缺點是回收率低,因為有不同的物質在裡面,提煉困難。
三、硫酸雙氧水分離法。首先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將硫酸和雙氧水混合,將待提煉物體放入。靜止反應結束後,得到的顏色為黃色的物體就是黃金。
此方法的優點是得到的黃金純度高,反應快速,易過濾。缺點是成本高昂,會產生不易處理的廢酸。
二手手機舊電腦和手機電池中含有眾多金屬,回收後可以提煉出金、銀、銅、鈷、鋰和其他貴重金屬,再次用於工業生產:
據調查,從金礦中挖出的1噸金礦石平均只能生產5克黃金,而一噸廢棄的手機能夠提煉出150-200克以上的黃金、100公斤銅、3公斤銀以及其他金屬。可見,廢舊手機電腦的的確確是座金礦啊!
事實上,電腦手機回收之後不僅可以做提煉金屬處理,還可以進行二次銷售和再生製造。
以二手手機回收平台換換優品為例,其分級處理方式十分環保,提升了手機再利用的各組件分解、處理、再生能力,有效地提高了電子資源的循環利用率,為深加工產業模式提供了行業模板。
2. 首次揭秘!華為手機循環利用全過程
一台廢舊手機,如果隨意丟棄,會造成環境污染。而經過精細化的回收深加工,則能變廢為寶,實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循環利用。
30秒,一台手機拆作四大部分
拆解車間里,身穿統一工作服的工人們正坐在繁忙的流水線工作台旁,熟練地用機械工具和拆解設備將一台台廢舊華為手機「大卸八塊」。短短30秒內,工人丁波就能將一台手機拆解為線路板、外殼、電池、屏幕四大部分。拆解後的部件通過分類,被送到不同的車間進行進一步處理。
脫鍍成金,分解取銅,廢舊手機堪稱隱形礦藏
在常人眼裡,手機線路板只是焊著電子元器件的塑料板。實際上,為了保證導電效果,手機線路板上含有黃金等貴金屬。據工廠技術負責人康俊峰介紹,經過脫鍍、電解、精煉、熔煉的化學處理流程,就能提取出數量可觀的黃金。
看似無用的廢舊手機,積少成多,就是一座隱形礦藏。「每拆解1000萬台手機,可以回收超過120公斤黃金,相當於21000枚奧運會獎牌的含金量,同時可以回收87噸銅,相當於19萬枚奧運會獎牌含銅量。這相當於大約舉辦10次北京奧運會的獎牌數量。」康俊峰說。
據了解,這些分解後獲得的金、銅可用於再生工業原材料,實現真正的循環利用。
無害處理,綠色作業,循環經濟最大程度「去毒」
電子產品物料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有害物質,怎樣在回收深加工中最大程度「去毒」,避免環境污染?原來,處理工廠配備完善的粉塵收集、廢氣和廢水處理系統,確保環保處理過程中,不產生二次污染。
除了回收報廢電子產品中有價值的金屬成分,工人們還將非金屬部分加工為樹脂料、塑料件等。同時,通過物理和化學方法,將手機電池中的鋰鈷合金提取出來,作為生產鋰電池和新能源電池的原材料再利用。
「全中國僅2019年產生的廢舊手機就有約2.9億台。」康俊峰說,希望通過先進技術,做好系統化分類拆解、電子廢棄物物理、化學處理工藝、貴金屬提煉技術等循環流程,最終達到廢料處理無害化、資源利用最大化的目標。
華為相關負責人介紹說,2020年,通過華為自有回收渠道處理的電子廢棄物超過4500噸。近4年來,已累計以舊換新超過60萬台手機。與此同時,華為也在大力推進綠色包裝,通過去除包裝盒裡的一次性塑料材質,每千萬台華為手機包裝盒可以減少17500公斤一次性塑料的使用,相當於減少了180萬個超市中號塑料袋。
「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快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這為推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利用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上海率先提出2025年前實現碳達峰,康俊峰說,我們希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助力國家2030碳達峰和2060碳中和目標,為保護我們美麗的地球貢獻一份力量。
3. 金的冶煉方法
分為火法冶煉、濕法提取或電化學沉積。
1、火法冶煉
又稱為乾式冶金,把礦石和必要的添加物一起在爐中加熱至高溫,熔化為液體,生成所需的化學反應,從而分離出粗金屬,然後再將粗金屬精煉。
2、濕式冶金
濕法冶金這種冶金過程是用酸、鹼、鹽類的水溶液,以化學方法從礦石中提取所需金屬組分,然後用水溶液電解等各種方法製取金屬。
3、化學反應
利用某種溶劑,藉助化學反應(包括氧化、還原、中和、水解及絡合等反應),對原料中的金屬進行提取和分離的冶金過程。
當礦石含有天然金時,金會以粒狀或微觀粒子狀態藏在岩石中,通常會與石英或如黃鐵礦的硫化物礦脈同時出現。以上情況稱為脈狀礦床(Lode)、或是岩脈金。
天然金亦會以葉片、粒狀或大型金塊的形式出現,它們由岩石中侵蝕出來,最後形成沖積礦床的沙礫,稱為砂礦,或是沖積金。
沖積金一定會比脈狀礦床的表面含有較豐富的金,因為在岩石中的金的鄰近礦物氧化後,再經過風化作用、清洗後流入河流與溪流,在那裡透過水作收集及結合再形成金塊。
金亦有時會以與其他元素,特別是碲形成化合物的形式出現。
例子有針狀碲金礦(calaverite)、針碲金銀礦(sylvanite)、葉碲礦(nagyagite)、碲金銀礦(petzite)及白碲金銀礦(krennerite)。金亦有極少機會與水銀以汞齊形成出現,另外亦會以一個低濃度在海水出現。
4. 生產鎳的上市公司都有哪些
生產鎳的上市公司,如下:
一、貴研鉑業:最大的貴金屬深加工企業,金屬鎳的儲量為53萬噸,居全國第二。
二、青島中程:目前在印尼加里曼丹省持有的中加煤礦約2212公頃,在印尼蘇拉威西省持有Madani鎳礦約2014公頃,持有的BMU鎳礦約1963公頃,公司取得了上述礦產的探礦權及采礦權。
三、鵬欣資源:認購了澳洲上市公司CLean TeQ16.17%的股份,CleanTeQ旗下Sunrise鎳鈷鈧項目是少數可以達到量產的大型鎳鈷礦床。
四、盛屯礦業:通過投資英國聯合鎳業CNM,公司將以尚比亞穆納里鎳礦為起點,進一步擴大國際鎳礦資源儲備。
五、科力遠:國內唯一一家能為鎳氫動力電池提供配套原材料的企業,擁有連續化帶狀泡沫鎳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和高強度超強結合力型泡沫鎳生產技術。
六、吉恩鎳業:鎳業龍頭,主營硫酸鎳以及電解鎳,是國內第一大鎳鹽生產基地,國內第二大鎳金屬生產基地,硫酸鎳在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
七、華澤鈷鎳:鎳鐵開采冶煉企業,主要產品為硫酸鎳、電解鎳板,伴生品為氯化鈷,副產品為鐵精粉,全資子公司平安鑫海擁有元石山鐵鎳礦。
【拓展資料】
隕石包含著鐵和鎳,早期它們被作為上好的鐵使用。因為這種金屬不生銹,它被秘魯的土著看作是銀。一種含有鋅鎳的合金被叫做白銅,在公元前200年的中國被使用。有些甚至延伸到了歐洲。
世界上紅土鎳礦分布在赤道線南北30度以內的熱帶國家,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的熱帶—亞熱帶地區,主要有:美洲的古巴、巴西;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喀里多尼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等。中國鎳礦分布就大區來看,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其保有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比例分別為76.8%、12.1%、4.9%。
就各省(區)來看,甘肅儲量最多,佔全國鎳礦總儲量的62%,其次是新疆(11.6%)、雲南(8.9%)、吉林(4.4%)、湖北(3.4%)和四川(3.3%)。其中甘肅金昌的銅鎳共生礦床,鎳資源儲量巨大,僅次於加拿大薩德伯里鎳礦,居世界第二,亞洲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