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近千年來最富有的六個人分別是誰
一、陶朱——范蠡(前536-前448)
陶朱公即范蠡,春秋時期越國大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輔助越王勾踐一戰滅吳的大智者范蠡,堪稱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和開創個人致富記錄的典範。
上個世紀30年代,他從美國學成回國,應著妹夫蔣介石的春風,隨即被任命為財政部長,到1943年1月,他已經積蓄7000多萬美元。1949年6月抵美後直至離開這個世界,他在美國度過了22年的「寓公」生活。
他很少出門,和家人深居在別墅里,閑暇時,就和老朋友相聚打牌來消磨時光,要麼就是玩自己的石油股票和期貨。為了安全起見,他還在宅邸周圍安裝了警報系統,這更保障了他一勞永逸地生活在自己的王國里。
以上幾個都是富甲天下的人物,只有猗頓是白手起家致富。和珅、劉瑾是因貪致富;鄧通是依靠皇權致富;石崇是靠搶劫致富;陶朱公是棄官從商致富;伍秉鑒靠走私鴉片致富,其他幾個都是與政府做生意……
『貳』 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世界首富有哪些人
網路熱傳一千年來全球最富有的50人中,有6名中國人:分別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坤、伍秉鑒和宋子文。據稱,這份50人名單來自於2001年《亞洲華爾街日報》做過的一個統計評選;如果財富按照佔領的土地來衡量:成吉思汗將被列為從未有過的世界最富有的人。
1、成吉思汗(Genghis Khan)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名鐵木真(1162—1227),在鐵木真統一蒙古之後,被尊稱為「成吉思汗」,意思是「大海洋之王」、「全世界之王」。
成吉思汗曾擊敗金國、西夏及西遼,結束中原五百多年割據,建立大一統的元朝,為確立中國遼闊版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的大舉西征沖破了歐、亞的界限,雖然戰爭帶給歐、亞大陸許多國家人民巨大災難,但也促進了中西經濟的發展,以及文化的融和,如:中國的火葯、紙幣、驛站制度開始傳入了西方;西方的葯物、織造品、天文歷法也輸入了中國。
成吉斯汗是蒙古人心目中的偉大民族英雄;也是西方人眼中,能與亞歷山**帝相提並論的世界征服者。
《華爾街日報》評選稱,成吉思汗職業:征服者;財富來源:戰利品;資產:五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入選原因:如果財富用佔領的土地來衡量的話,成吉思汗將被列為從未有過的世界最富有的人,他的職業生涯始於聯合不和的蒙古部落,然後開始佔領了將近五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現在的中國、伊朗、伊拉克、緬甸、越南和大部分的朝鮮、俄羅斯。
美國作家哈羅蘭姆將成吉思汗稱為「人類帝王」,他在著作中說:「雖然成吉思汗從未接受過物質文明的熏染,竟能為50多個民族建立了切實可行的典章,維持大半個世界的和平與秩序。」「信使可以縱橫50個經度,一個少女懷揣一袋金子,可以安心遨遊這個廣大的帝國。」使得東西交流為之暢通、歐亞文化為之交流,「這是人類之間最廣大而開放的一次握手。」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談到成吉思汗時說:「游牧民族的文化是全人類偉大的文化。13世紀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部落,建立了世界上舉世無雙的龐大的蒙古帝國。他所建立的政權和法律,至今對世界各國和地區仍然有積極意義。我早就有個願望,很想到具有悠久歷史的成吉思汗家鄉去看看。」
2、忽必烈(KublaiKhan)
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元朝的創建者。忽必烈是拖雷之子,元太祖之孫,為第五代的大汗。興兵滅宋,統一中國。其統領土地橫跨亞洲及歐洲東部,疆域之廣,前古未有。知人善任,推崇儒術。
忽必烈年輕時常和漢人接觸,因而對中國歷史文化頗有心得。尤其唐太宗更成為他崇拜和私淑的對象,延攬大批中原漢人加以仿效。元世祖於至元元年由開平府遷至大都,擬成為中國之正統皇帝,於至元八年改號大元。用漢法治漢地,旁孔重道,別官吏,守法令。舉賢才,興學校。勸農桑、恤流民。復租稅,均賦役。明刑典,理獄滯。崇道觀,信佛教。
忽必烈在位35年,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謚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在位35年。至元31年(公元1294年)病逝。年80歲。有子11人。謚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
《華爾街日報》評選稱,忽必烈職業:征服者和後嗣;財富來源:繼承;資產:黃金和珠寶;入選原因:成吉思汗的孫子,他建立了中國的元朝,而且在國都建造了奢華的鍍金宮廷。馬可波羅對忽必烈避暑宮殿中散發的珠寶光輝嘖嘖稱奇。
3、劉瑾
據史書所記,劉瑾(1451年—1510年)陝西興平人。中國明代中期,明武宗時期的重要宦官。劉瑾本姓談,景泰年間自宮,並成為劉太監外間的手下,並改劉姓。成化年間入宮。弘治年間執掌茂陵司香,其後調往東宮。由於經常在太子面前演戲,深得太子所寵愛。
據記載,劉瑾很有政治才能,也從未將國事當做兒戲。史載,劉瑾將奏章帶回私第後,都與他的妹婿禮部司務孫聰及華亭人張文冕商量參決,再由大學士焦芳潤色,內閣李東陽審核之後頒發,還是頗為慎重的。
明朝的宦官以專權而著名,最貪婪專權的是號稱「立皇帝」的劉瑾,他當權共五年,排斥異己,陷害忠良,最終落得個凌遲處死、千刀萬剮的下場,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
《華爾街日報》評選稱,劉瑾的財富來源:貪污;資產:黃金和白銀;入選原因:一個在明朝時傳說最富有的宮廷宦官,他因為叛逆被處以極刑的時候,被發現有一千二百萬盎司 的黃金和二億五千九百萬盎司的白銀。而當時明朝國庫中只有三千萬到七千萬盎司的白銀,然而,劉瑾的財富報告可能被過分渲染,因為吏官想用這個故事來警示: 當一個宦官掌權時能發生什麼。
4、和珅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滿洲正紅旗人,清朝乾隆年間政治家、商人、詩人,中國歷史上的權臣之一,清朝歷史上的豪商,歷史上資產最多的官員。因為貪污過鉅,被中國人視為巨貪。
和珅在清朝的外交事務擔任重要職位。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並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慾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並用賄賂、迫害、恐嚇、暴力、綁架等方式籠絡地方勢力、打擊政敵。
此外,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成為後人所稱權傾天下、富可敵國的「貪官之王」、「貪污之王」。和珅亦同時是18世紀世界首富,超越了同時期的梅耶•羅斯柴爾德。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以一條白綾賜和珅自盡。
據史料記載:「和珅當國,權傾一世」,「結黨營私,道路側目,朝士莫敢攖其鋒者」。這樣的情況,讓很多愛國志士早就想要狀告他了,只是苦無時機。因此,當乾隆一駕崩,嘉慶就趕著要治和珅的罪了。不到半個月,就把這件貪官案辦成了。從事實上來看,和珅也真的是堪稱天下第一大貪了。據說從他的家中抄得財產共八兆兩,相當於清朝政府五十年至八十年的稅收收入。
《華爾街日報》評選稱,和珅的財富來源:貪污、回扣;資產:黃金、白銀、裘毛;入選原因:英竣賦予機智,有自信和令人難以置信的腐敗。1772年和珅進入了乾隆的宮廷,當上了一個侍衛。但他很快變成了老皇帝的知己。他勸說日益年老的皇帝延長一次血腥的軍事行動,當士兵正在挨餓的時候,他卻把數量巨大本應分配給軍隊的軍餉裝入囊內。
5、伍秉鑒(Howqua)
伍秉鑒(1769─1843)的家族世居福建泉州,康熙初年移居廣東後開始經商。其父伍國瑩早先是一家商行的賬房先生,不僅充當會計,而且參與資產管理和投資貿易,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多有來往,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財產。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伍國瑩投資成立怡和行,發展海外貿易。嘉慶六年(1801 年),伍秉鑒子承父業,登上了中國對外貿易的前台。1843年9月,伍秉鑒去世,享年75歲。
一位清朝時曾在廣州十三行居住了20多年的美國商人亨特在他的《廣州番鬼錄》一書中說:「伍浩官(伍秉鑒)究竟有多少錢,是大家常常辯論的題目。」「1834年,有一次,浩官對他的各種田產、房屋、店鋪、銀號及運往英美的貨物等財產估計了一下,共約2600萬元。」而在這個時期的美國,最富有的人也不過資產700萬元。美國學者馬士說,「在當時,伍氏的資產是一筆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貲財」。
《華爾街日報》評選稱,伍秉鑒的財富來源:進口、出口、錢庄;資產:千萬銀元;入選原因:伍秉鑒的父親是允許與外國人交易絲和瓷器的少數中國商人之一。1789年,伍秉鑒接管了他父親的生意。他也是公認的慈善家。
6、宋子文(T.V. Soong)
宋子文 (1894-1971), 原籍廣東文昌(今海南文昌),生於上海,父親宋嘉澍是美南監理會(今衛理公會)的牧師及富商,孫中山革命支持者。宋子文與張學良是好友,西安事變時,宋子文出面調解有功。
1949年5月,宋子文赴法國,其後轉到美國紐約定居,任駐美大使的胡適對他評價是「子文,你有不少長處,只沒有耐心!」。1971年4月24日於舊金山一個小型宴會上用餐時,因在食用雞肉時因誤吞雞骨而被鯁死,77歲。
《華爾街日報》評選稱,宋子文職業:金融家、政府官員;財富來源:銀行業、欺詐行為;資產:藍籌股、現金;入選原因:宋子文被認為是上世紀40年代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在1923年,他創立了**銀行,後來在1924年他被任命為財政大臣後成為國庫。1942年,他被任命為外交部大臣,使用他在中國財政部的權利,把他大部分的個人財產投資外國的股票,包括持有世界通用汽車和多特公司的股票。
但對宋子文的財富數字和貪污指稱,歷史學者和專家多有質疑。郭岱君博士是專門研究宋子文的專家。郭岱君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我記得2006年一次國際會議中,有一位美國學者叫Donald Jordan就講,他非常認真地在找宋子文貪污的證據,找不到。他說他希望學者提出證據,但是到今天都沒有人提出來。」郭博士說:「那現在所有的檔案幾乎都公開了,沒有任何一個學者,能夠找到宋子文貪污的證據。」
而台灣學者陳立文教授,根據宋子文的檔案,發現宋包括房產在內的總資產為七、八百萬美元,絕不是什麼億萬富翁。七、八百萬美元對於今天一個尋常百姓而言,也不是小數字,但對比中國大陸潛逃境外幾千名貪官每人平均1億人民幣以上的金額而言,這位頗有點家底〔其父親(也是宋慶齡、宋美齡之父)宋嘉澍是美南監理會(今衛理公會)的牧師及富商、早期資助過孫中山〕、擔任過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財政部長、外長的「黨國要人」而言,這個數額也看不出其利用權力掙了多少錢。
『叄』 誰是歷史上的世界首富呀
第十名 卡洛斯斯利姆埃盧(1940 - ) 600億美元
墨西哥通信業和其他利益受到善待卡洛斯斯利姆,至少可以說。它說,2005年至2007年,斯利姆的價值增加了一倍。在此期間,他的財富增長約為270萬美元-每天。原因很簡單:在墨西哥,他擁有一切。有200多家公司在他的拇指,從上述電信運輸,從香煙,飲料等。他否定了「世界首富」稱號的冷漠,聲稱不是他指定的競爭。他想與否,他已被指定為世界上最富有的所有時間的人之一。
第九名 沃倫巴菲特(1930 - ) 620億美元
像許多誰能夠做到這一點,巴菲特並不介意追求在經濟重挫新的收購。他最新的火星是一個為箭牌二百三萬點零零萬美元購買共同努力。不過,您可能會得到的印象是他在這一切沒有像其他人同樣的原因。這是誰的男子出現在國會去年秋天和崛起「王朝財富,強調遺產稅的重要性」警告。巴菲特還預留了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310億美元。只有所有的時間最富有的人可以捐出十億美元。
第八名 山姆沃爾頓(1918年至1992年) 621億美元
薩姆沃爾頓在1992年通過來得很快讓他看到他的全部潛力沃爾瑪沃爾瑪帝國,但他肯定是他一生的成功。其中有很多來自提供的東西,我們今天認為是理所當然:好的品種,便利店時,例如。他還為舞台效率,具成本效益的中央倉庫的商品,擴大其市場競爭力成更小的范圍,遠遠超出他在阿肯色州的第一家商店。
第七名 馬歇爾菲爾德(1834 - 1906年) 637億美元
是好是壞,「顧客永遠是對的」哲學與馬歇爾菲爾德開始。顯然,現場沒有看到一個小老太太試圖返回一個20歲的華夫鐵19年期滿後的保修。無論哪種方式,這種早期的客戶服務確認拼寫的成功。像上述薩姆沃爾頓,現場的零售商店實行什麼深刻的印象,已成為今天的金牌少的結論。發展一個交流政策是,展出商品價格是另一回事。外地也有良好表現為自己在芝加哥的房地產企業,但他永遠是他的百貨公司的記憶中。
第六名 馮惠好(1834年至1914年) 765億美元
男子的名字將成為木材的時間和獲取資源的資本化,以建立他的財富的代名詞。在南北戰爭之後,馮檢基Weyerhaeuser公司木材資源相當大,需求更大。雖然不會飛的今天,惠好公司廣泛明確中西部地區的削減,創造機會,農業在許多地區和永久性的經濟轉變。
第五名 約翰雅各布阿斯特(1763年至1848年) 1166美元
如果約翰雅各布阿斯特還活著,聽取行業的批評家'「毛皮億殺死」的呼喊,他可能會部分同意。他畢竟,在毛皮作出殺害,並讓他在美國第一個百萬富翁。當無意中聽到一個男人討論皮毛交易,阿斯特決定接受自己,實現了巨大的成功。一路上,他多樣化和販賣鴉片涉足-再次,他是成功的。幾十年後,他離開了毛皮行業,投身到紐約市房地產segued。
第四名 比爾蓋茨(1955 - ) 1240億美元
即使比爾蓋茨目前的估計580億美元財富較其令人興奮的高峰近10年前,哈佛大學輟學,微軟的領導者是很難傷害。結束與雅虎合並告吹的股份佔主導地位的公司,他與別人共同創建下降,他大概不會失眠。毫無疑問,他期待著退一步,從他在微軟目前的作用和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目前38700000000美元強勁。
第三名 科尼利厄斯范德比爾特3號(1794年至1877年) 1784億美元
您不見得能好打的豐富和范德比爾特明顯了,為的心。如果某些作為一個削弱誰不公平的價格,他們應該指向一點薩姆沃爾頓進一步回范德比爾特。在企業中的輪船,早年,他將削弱競爭對手,他自己沒錢賺點,只是為了一個點。這種無情的競爭性,通過他的典型年范德比爾特,尤其是在他沖向他的鐵路帝國。他可能沒有一直起著很好,但沒有例外,他幾乎獲勝。
第二名 安德魯卡內基(1835年至1919年) 2978億美元
鋼並不是一個在19世紀後期不良經營的追求。它付清了安德魯卡內基,並繼續通過慈善事業支付可觀死後長。一個白手起家的人,從從小做起,卡內基從小努力。他不喜歡一夜成名,但他沒有意識到,幾乎不斷取得進展。他的儲蓄變成投資和他的投資,也為企業的,他後來被稱為企業的資本。即使今天的財富者並不一定遵循卡內基慈善事業的原則,他們仍然非常方面的手段獲取他的公式。
第一名 約翰洛克菲勒(1839年至1937年) 3234億美元
你必須知道如何約翰洛克菲勒將作為石油巨頭的主要參與者今天票價。畢竟,他創立了標准石油公司於1870年,它不久,他主導的產業。當然,有些人不參加,並請該公司最終發現壟斷。然而,對所有洛克菲勒的批評,美國的第一個億萬富翁是一個嚴重的慈善家,以教育,醫療和科學。從傳統的角度來看,然而,他最懷念他深不可測的財富。即使在今天,這個名字意為「錢」。
『肆』 歷史以來最有錢的是誰
1、 陶朱公:春秋末期人,即助越王勾踐一戰滅吳的大智者范蠡,堪稱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和開創個人致富記錄的典範。《史記》中載「累十九年三致金,財聚巨萬」,當然入選,推薦為「中國十大富豪」之首。
2、 子貢:孔子高徒,經商致富的能人。《史記。貨值列傳》有傳。曾自費乘高車大馬奔走於列國,說齊、存魯、霸越、亡吳。儒家學說後來得以發揚光大、流傳百世,其功甚偉。如顏回、原憲輩連自己都養不活,徒有滿腹經綸又有何用?限於名額,暫不入選。
3、 白圭:春秋末期人,最早的經商理論大師。范蠡曾向他求教過致富秘訣。「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即是他首創的經商名言。曾有經商哲學理論著作問世,可惜失傳。暫不選。
4、 卓氏:戰國時期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鋼鐵大王」。為尋優礦,夫妻遷居四川鞏徠,憑煉鐵業累致巨富,西漢時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岳父卓王孫即其後人。作一提名。
5、 呂不韋:戰國時期大商人,一生最得意的一筆大生意就是:結識秦流亡公子贏異人並資助其回國即位,從而成功實現個人由商從政的歷史性轉變,據說連秦始皇都是其「掉包」的私生子,應該說,憑此傳奇業績擠身「十大「次席當之無愧!
6、 寡婦清:秦朝初期人,其祖輩憑開「丹穴」致巨富,守成有術,曾受到過秦始皇的嘉獎接見。作為難得的女富豪代表,提上一筆。
7、 鄧通:西漢文帝寵臣,憑借與漢文帝的特殊關系,壟斷當時鑄錢業,廣開銅礦,富甲天下。景帝即位,旋失寵,被收。限於名氣之大,想不入選都難。
8、 董賢:西漢哀帝寵臣,成帝時即為太子舍人,真正的靠「陪太子讀書」一舉擠進「富人圈」的典範,貴至「與帝同車」、權傾天下,後遭王莽誅殺。只作提名。
9、 梁冀:東漢外戚,兩個妹妹皆為皇後,廣斂財富,鴆殺皇帝,時稱「跋扈將軍」。漢桓帝時被收,繳得家財30億多。曾擠身於《亞洲華爾街日報》評選的中國巨富行列,合當入選。
10、 石崇:西晉著名富翁,其財富來源系任荊州刺史時攔劫沿途客商而得。最經典的故事是與晉武帝的舅舅王愷鬥富大獲全勝,可謂「富可敵國」毫不誇張。蓋因不懂「外不露富」的古訓,終為一才妓綠珠破財,最後連命也搭上。限於名氣之大,當然獲選。
11、 孔靈符:南朝官吏,利用職務之便廣斂民財,據說私建一別墅方圓三百餘里。提名。
12、 武三思:唐武則天時寵臣,靠賣官鬻獄廣斂錢財,作為唐朝代表性貪官,作一提名。
13、 田令孜:晚唐僖宗時宦官,憑控制鹽業斂財,干涉朝政,但相比後代宦官富豪則類「小巫」,故不選。
14、 蔡京:北宋末大奸相,利用職權,搜刮天下,時稱「六賊之首」。當然提名。
15、 賈思道:南宋理宗時寵臣,其姊為理宗妃。貪贓受賄,家財巨萬。不能不提名。
16、 成吉思汗:《亞洲華爾街日報》列為世界級的強盜大富翁,從亞洲搶劫到歐洲,橫行1300萬平方公里,其家族累為世界巨富。個人感覺有悖「歷代帝王不選」原則,故暫不選。
17、 阿合馬:元代忽必烈時寵臣,曾任諸路轉運使,利用管理全國財賦之便,搜刮經商,廣占民田。後被太子黨人矯詔以銅錘擊斃。限於名額,不選。
18、 沈萬三:名富,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曾助朱元璋修南京城,個人承包三分之一工程費用。其財富來源一說為海上貿易所得,可能算是歷史上最早得國際貿易商人。入選。
19、 嚴嵩:明代萬曆朝大奸相,利用職權,賣官鬻爵,侵吞軍餉。有明一代賄賂公行、吏治大壞,最終招致亡國,其罪實難辭焉。限於名額,不選。
20、 劉瑾:明代天啟朝大宦官,《亞洲華爾街日報》列為世界級富翁。其收受賄賂所得據說合為33萬公斤黃金、805萬公斤白銀,而李自成打進北京時收繳崇禎一年的全國財政收入僅為20萬公斤,此人不選,是無天理。
21、 和紳:清代乾隆時大貪官,入選《亞洲華爾街日報》世界級富翁行列。其事跡不再贅述,僅提一句,嘉慶抄家時所獲財產相當於乾隆盛世18年的全國賦稅收入,難怪時諺要說「和紳跌倒,嘉慶吃飽」了。此人不選,此評當廢!
22、 胡雪岩:清末紅頂商人,因與左宗棠私交,包辦軍需物資業務致巨富。作一提名。
23、 盛宣懷:清末官商代表人物,總辦全國電報業務,承辦漢陽鐵廠、江南製造局等實業,個中中飽私囊,累為巨富。建議入選。
24、 小德張:中國最後一個宦官,憑其服務宮中搜刮之錢財,晚年曾在天津廣置田產、開辦當鋪,小有名
『伍』 歷史上最有錢的富商
范蠡、萬三千、沈萬三、
『陸』 中國人做過世界首富嗎
《華爾街日報》統計了1000年來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其中有6名中國人,他們分別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珅、伍秉鑒和宋子文。
該報紙是這樣描述這六位中國富豪的: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成吉思汗職業:征服者;財富來源:戰利品;資產:五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入選原因:如果財富用佔領的土地來衡量的話,成吉思汗將被列為從未有過的世界最富有的人,他的職業生涯於聯合不和的蒙古部落,然後開始佔領了將近五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現在的中國、伊朗、伊拉克、緬甸、越南和大部分的朝鮮、俄羅斯。
忽必烈職業:征服者和後嗣;財富來源:繼承;資產:黃金和珠寶;入選原因:成吉思汗的孫子,他建立了中國的元朝,而且在國都建造了奢華的鍍金宮廷。馬可波羅對忽必烈避暑宮殿中散發的珠寶光輝嘖嘖稱奇。
劉瑾職業:朝廷宦官;財富來源:貪污;資產:黃金和白銀;入選原因:一個在明朝時傳說最富有的宮廷宦官,他因為叛逆被處以極刑的時候,被發現有一千二百萬盎司的黃金和二億五千九百萬盎司的白銀。而當時明朝國庫中只有三千萬到七千萬盎司的白銀,然而,劉瑾的財富報告可能被過分渲染,因為吏官想用這個故事來警示:當一個宦官掌權時能發生什麼。
和珅職業:皇帝身邊得力的人;財富來源:貪污、回扣;資產:黃金、白銀、裘毛;入選原因:英俊、富於機智,有自信和令人難以置信的腐敗。1772年和珅進入了乾隆的宮廷,當上了一個侍衛。但他很快變成了老皇帝的知己。他勸說日益年老的皇帝延長一次血腥的軍事行動,當士兵正在挨餓的時候,他卻把數量巨大本因分配給軍隊的軍餉裝入囊內。
伍秉鑒職業:貿易人;財富來源:進口、出口、錢庄;資產:千萬銀元;入選原因:伍秉鑒的父親是允許與外國人交易絲和瓷器的少數中國商人之一。1789年,伍秉鑒接管了他父親的生意。他也是公認的慈善家。
宋子文職業:金融家、政府官員;財富來源:銀行業、欺詐行為;資產:藍籌股、現金;入選原因:宋子文被認為是上世紀40年代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在1923年,他創立了中央銀行,後來在1924年他被任命為財政大臣後成為國庫。1942年,他被任命為外交部大臣,使用他在中國財政部的權利,把他大部分的個人財產投資外國的股票,包括持有世界通用汽車和多特公司的股票。
『柒』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的世界首富有哪幾位
1、成吉思汗(GenghisKhan)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名鐵木真(1162—1227),在鐵木真統一蒙古之後,被尊稱為「成吉思汗」,意思是「大海洋之王」、「全世界之王」。
成吉思汗曾擊敗金國、西夏及西遼,結束中原五百多年割據,建立大一統的元朝,為確立中國遼闊版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的大舉西征沖破了歐、亞的界限,雖然戰爭帶給歐、亞大陸許多國家人民巨大災難,但也促進了中西經濟的發展,以及文化的融和,如:中國的火葯、紙幣、驛站制度開始傳入了西方;西方的葯物、織造品、天文歷法也輸入了中國。
成吉斯汗是蒙古人心目中的偉大民族英雄;也是西方人眼中,能與亞歷山大大帝相提並論的世界征服者。
《華爾街日報》評選稱,成吉思汗,職業:征服者;財富來源:戰利品;資產:五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入選原因:如果財富用佔領的土地來衡量的話,成吉思汗將被列為從未有過的世界最富有的人,他的職業生涯起於聯合不和的蒙古部落,然後開始佔領了將近五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現在的中國、伊朗、伊拉克、緬甸、越南和大部份的朝鮮、俄羅斯。
美國作家哈羅蘭姆將成吉思汗稱為「人類帝王」,他在著作中說:「雖然成吉思汗從未接受過物質文明的熏染,竟能為50多個民族建立了切實可行的典章,維持大半個世界的和平與秩序。」「信使可以縱橫50個經度,一個少女懷揣一袋金子,可以安心遨遊這個廣大的帝國。」使得東西交流為之暢通、歐亞文化為之交流,「這是人類之間最廣大而開放的一次握手。」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談到成吉思汗時說:「游牧民族的文化是全人類偉大的文化。13世紀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部落,建立了世界上舉世無雙的龐大的蒙古帝國。他所建立的政權和法律,至今對世界各國和地區仍然有積極意義。我早就有個願望,很想到具有悠久歷史的成吉思汗家鄉去看看。」
2、忽必烈(KublaiKhan)
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元朝的創建者。忽必烈是拖雷之子,元太祖之孫,為第五代的大汗。其統領土地橫跨亞洲及歐洲東部,疆域之廣,前古未有。知人善任,推崇儒術。
忽必烈年輕時常和漢人接觸,因而對中國歷史文化頗有心得。尤其唐太宗更成為他崇拜和私淑的對象,延攬大批中原漢人加以仿效。元世祖於至元元年由開平府遷至大都,擬成為中國之正統皇帝,於至元八年改號大元。用漢法治漢地,旁孔重道,別官吏,守法令。舉賢才,興學校。勸農桑、恤流民。復租稅,均賦役。明刑典,理獄滯。崇道觀,信佛教。
忽必烈在位35年,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謚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在位35年。至元31年(公元1294年)病逝。年80歲。有子11人。謚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
《華爾街日報》評選稱,忽必烈職業:征服者和後嗣;財富來源:繼承;資產:黃金和珠寶;入選原因:成吉思汗的孫子,他建立了中國的元朝,而且在國都建造了奢華的鍍金宮廷。馬可波羅對忽必烈避暑宮殿中散發的珠寶光輝嘖嘖稱奇。
3、劉瑾
據史書所記,劉瑾(1451年—1510年)陝西興平人。中國明代中期,明武宗時期的重要宦官。劉瑾本姓談,景泰年間自宮,並成為劉太監外間的手下,並改劉姓。成化年間入宮。弘治年間執掌茂陵司香,其後調往東宮。由於經常在太子面前演戲,深得太子所寵愛。
明朝的宦官以專權而著名,最貪婪專權的是號稱「立皇帝」的劉瑾,他當權共五年,排斥異己,陷害忠良,最終落得個凌遲處死、千刀萬剮的下場,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
《華爾街日報》評選稱,劉瑾的財富來源:貪污;資產:黃金和白銀;入選原因:一個在明朝時傳說最富有的宮廷宦官,他因為叛逆被處以極刑的時候,被發現有一千二百萬盎司的黃金和二億五千九百萬盎司的白銀。而當時明朝國庫中只有三千萬到七千萬盎司的白銀。
4、和珅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滿洲正紅旗人,清朝乾隆年間政治家、商人、詩人,中國歷史上的權臣之一,清朝歷史上的豪商,歷史上資產最多的官員。因為貪污過鉅,被中國人視為巨貪。
和珅在清朝的外交事務擔任重要職位。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並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慾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並用賄賂、迫害、恐嚇、暴力、綁架等方式籠絡地方勢力、打擊政敵。
此外,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成為後人所稱權傾天下、富可敵國的「貪官之王」、「貪污之王」。
和珅亦同時是18世紀世界首富,超越了同時期的梅耶?羅斯柴爾德。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以一條白綾賜和珅自盡。
據史料記載:「和珅當國,權傾一世」,「結黨營私,道路側目,朝士莫敢攖其鋒者」。這樣的情況,讓很多愛國志士早就想要狀告他了,只是苦無時機。因此,當乾隆一駕崩,嘉慶就趕著要治和珅的罪了。不到半個月,就把這件貪官案辦成了。從事實上來看,和珅也真的是堪稱天下第一大貪了。據說從他的家中抄得財產共八兆兩,相當於清朝政府五十年至八十年的稅收收入。
《華爾街日報》評選稱,和珅的財富來源:貪污、回扣;資產:黃金、白銀、裘毛;入選原因:英竣賦予機智,有自信和令人難以置信的腐敗。1772年和珅進入了乾隆的宮廷,當上了一個侍衛,並很快擢升。當士兵正在挨餓的時候,他卻把數量巨大本應分配給軍隊的軍餉裝入囊內。
5、伍秉鑒(Howqua)
伍秉鑒(1769—1843)的家族世居福建泉州,康熙初年移居廣東後開始經商。其父伍國瑩早先是一家商行的賬房先生,不僅充當會計,而且參與資產管理和投資貿易,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多有來往,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財產。
伍秉鑒塑像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伍國瑩投資成立怡和行,發展海外貿易。嘉慶六年(1801年),伍秉鑒子承父業,登上了中國對外貿易的前台。1843年9月,伍秉鑒去世,享年75歲。
一位清朝時曾在廣州十三行居住了20多年的美國商人亨特在他的《廣州番鬼錄》一書中說:「伍浩官(伍秉鑒)究竟有多少錢,是大家常常辯論的題目。」「1834年,有一次,浩官對他的各種田產、房屋、店鋪、銀號及運往英美的貨物等財產估計了一下,共約2600萬元。」而在這個時期的美國,最富有的人也不過資產700萬元。美國學者馬士說,「在當時,伍氏的資產是一筆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貲財」。
《華爾街日報》評選稱,伍秉鑒的財富來源:進口、出口、錢庄;資產:千萬銀元;入選原因:伍秉鑒的父親是與外國人交易絲和瓷器的少數中國商人之一。1789年,伍秉鑒接管了他父親的生意。他也是公認的慈善家。
6、宋子文(T.V.Soong)
宋子文(1894-1971),原籍廣東文昌(今海南文昌),生於上海,父親宋嘉澍是美南監理會(今衛理公會)的牧師及富商,孫中山革命支持者。宋子文與張學良是好友,西安事變時,宋子文出面調解有功。
1949年5月,宋子文赴法國,其後轉到美國紐約定居,任駐美大使的胡適對他評價是「子文,你有不少長處,只沒有耐心!」。1971年4月24日於舊金山一個小型宴會上用餐時,因在食用雞肉時因誤吞雞骨而被鯁死,77歲。
《華爾街日報》評選稱,宋子文職業:金融家、政府官員;財富來源:銀行業、欺詐行為;資產:藍籌股、現金;入選原因:宋子文被認為是上世紀40年代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在1923年,他創立了中央銀行。1942年,他被任命為外交部大臣,把他大部份的個人財產投資外國的股票,包括持有世界通用汽車和多特公司的股票。
但對宋子文的財富數字和貪污指稱,歷史學者和專家多有質疑。郭岱君博士是專門研究宋子文的專家。郭岱君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我記得2006年一次國際會議中,有一位美國學者叫DonaldJordan就講,他非常認真地在找宋子文貪污的證據,找不到。他說他希望學者提出證據,但是到今天都沒有人提出來。」郭博士說:「那現在所有的檔案幾乎都公開了,沒有任何一個學者,能夠找到宋子文貪污的證據。」
而台灣學者陳立文教授,根據宋子文的檔案,發現宋包括房產在內的總資產為七、八百萬美元,絕不是什麼億萬富翁。七、八百萬美元對於今天一個尋常百姓而言,也不是小數字,但對比中國大陸潛逃境外幾千名貪官每人平均1億人民幣以上的金額而言,這位頗有點家底〔其父親(也是宋慶齡、宋美齡之父)宋嘉澍是美南監理會(今衛理公會)的牧師及富商、早期資助過孫中山〕、擔任過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財政部長、外長的「黨國要人」而言,這個數額也看不出其利用權力掙了多少錢。
『捌』 清代全國排名前16位的大財團
一樓的說得不對。請看下文:
伍秉鑒:知名度最低的富豪分擔南京條約對外賠款
「我的名字可能沒有多少人知道,但是提起廣東十三行,一般人還是比較熟悉的,那是個富可敵國的地方,一場大火能令熔化的白銀流滿街;富招人妒,清廷兩度勒令我們籌款作戰爭賠款。1843年朝廷強令我們償還《南京條約》規定的300萬元外商債務時,我一個人獨自承擔了100萬。
《亞洲華爾街日報》給我的評價說:『出生於1769年的清朝行商伍秉鑒繼承父業與外商從事買賣,又進一步貸款給外商並以此獲得巨額財富。他在西方商界享有相當高的知名度。』這或許是因為我對自己的生意夥伴豪爽大方的緣故吧。曾經有一個美國商人跟我合作做生意,但經營不善,欠了我7.2萬元,因為沒能力償還一直無法回國。我聽說後,叫來他說:『你是我的第一號老朋友,並且是一個誠實的人,只不過不走運。』說完就把借據一把撕碎了,而在當時,一艘滿載貨物的中型貨船就值10萬元左右。
其實這點錢我是真的不在乎,1834年,我們家自己估計,我們伍家的財產就有2600萬銀元,我還是東印度公司的最大債權人,不但在國內擁有地產、房產、茶山(武夷山)、店鋪,而且在美國投資鐵路、證券交易和保險業務等,西方學者說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資財,天下第一大富翁』,我不好有異議。」
其實沒有人說得清清代全國排名前16位的大財團是哪些,因為那時封閉,沒有統計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