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外匯市場出口

外匯市場出口

發布時間:2020-12-20 01:09:54

『壹』 為什麼外匯市場上對美元需求增加後,匯率上升,凈出口卻不變

美元匯率上升,出口減少,美元收匯減少,但隨著資本市場美元投資增加,利率降低,出口企業投資增加,又會促進出口。凈出口可能會維持。初步理解

『貳』 國際收支順差時,出口大於進口,外匯收入應該多於外匯支出,為什麼還要購進外匯以增加外匯儲備呢

沒見過這種理論。這是你的老師給你出的作業嗎? 只有在外匯缺乏的情況下,一個國家才有可能去購買外匯。或者為了控制匯率的價格,而購買外匯,以便干預市場的行情。

『叄』 外匯出口凈收入和凈價是一樣的

當然不一樣了,兩碼事。
凈收入是純利潤,凈價是成本(不含任何利潤)

『肆』 外匯供給大於需求,本幣升值,這句話怎麼理解

意思是:國際收支順差,就是出口的多,進口的少。

以中國和美國為例,("外匯"兩字可以理解為就是美元,一國儲備的國際貨幣)

出口是指中國人拿中國的貨物到美國市場上去賣,那麼在美國市場上賣出貨物後收進美元,但是顯然出口商拿著美元不能在中國流通。

所以出口商要將這些美元到中國中央銀行去換成人民幣才可以,這時就是出口商把美元賣給中國中央銀行,中央銀行把人民幣賣給出口商.

進口則是中國人需要美國的貨物,但是進口商手裡沒有美元,那麼進口商只有到銀行用人民幣去換美元,這時候就是進口商買美元,銀行買人民幣

這樣就可以理解了,匯率是兩國貨幣的兌換比率,如果收支順差,表示出口大於進口,就是出口商賣出貨物得到的美元賣給中央銀行比進口商去買美國貨物需要從中央銀行買的美元多。


這時候外匯(就是美元),出口商賣出美元(供給),大於,進口商買進美元(需求),美元供給大於需求,美元貶值,人民幣就升值,最後得出外匯供給大於需求,本幣升值。

(4)外匯市場出口擴展閱讀:

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包括外國貨幣、外幣存款、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等)、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

截至2015年,中國位居世界各國政府外匯儲備排名第一。但美國、日本、德國等國有大量民間外匯儲備,國家整體外匯儲備遠高於中國。

廣義:

一國擁有的一切以外幣表示的資產。是指貨幣在各國間的流動以及把一個國家的貨幣兌換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藉以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關系的一種專門性的經營活動。

實際上就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債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狹義:

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為各國普遍接受的,可用於國際間債權債務結算的各種支付手段。必須具備三個特點:

可支付性(必須以外國貨幣表示的資產)、可獲得性(必須是在國外能夠得到補償的債權)和可換性(必須是可以自由兌換為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幣資產)。

外匯供給與 「外匯需求」 相對而言。

從理論上說,外匯的供給和需求體現著國際收支平衡表所列的各種國際經濟交易,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貸方項目構成外匯供給,具體來說,一國外匯供給主要來自於:

①本國的商品勞務出口。②外國對本國的單方金融資產轉移。

③外國居民購買本國的金融資產或對本國進行直接投資。④本國居民出售所持有的國外資產。

在紙幣流通條件下,由於各國貨幣發行量脫離了兌換黃金的物質制約,貨幣的對內價值和對外價值勢必出現變化。

匯率作為兩國貨幣間的比價,是由兩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的供求狀況決定的。

但是,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外匯供求狀況對匯率變動的制約僅僅是第一層次的,外匯供求的背後隱藏著更深層的決定因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匯

網路:外匯供給

『伍』 外匯儲備從哪裡來等於出口額減進口額嗎

外匯存底的來源,主要是央行以人民幣在外匯市場買進外匯所累積而成,少部份是由外匯存底本身的孳息收益,以及外匯存底中其他幣別對美元之匯兌損益所產生。當匯率固定不變時,一國所賺進的外匯(經常帳順差)再加上向國外借入的外匯(資本帳或金融帳順差),扣除民間持有的外匯,剩下的部份大約就是央行買進的外匯。
換句話說,一國的國外資產,有可能是散布在民間,也有可能是由央行持有。外匯存底除了可以提供央行干預外匯市場的籌碼外,尚可充當政府清算國際收支的工具,因此外匯存底的運用應以具有變現性快的流動資產為主,不宜進行中長期之投資。

眾所周知 外匯儲備主要來源於兩個渠道。一是經常項目順差,二是資本項目順差。部分外匯儲備其實是通過「通貨膨脹稅」獲得的;央行購買外匯所使用的人民幣中有一部分貨幣屬於「經濟發行」。而這樣過多的外匯儲備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多年積累的經常項目贏余,另一方面是多年流入的外資。 經濟大國的外匯儲備,最主要的來源是對外貿易順差。
中國外匯儲備迅速增長,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貿易順差的快速增加 外匯儲備有3大作用:一是支付,國家進口重要戰略物資和關鍵技術必須用外匯購買;二是保障金融安全,這是最關鍵的,比如發生戰爭、災害或國際經濟形勢突然變化,外國投資者大量撤資,央行可以用充足的外匯儲備來對付突發的金融風險;再比如,一旦本國貨幣面臨貶值的風險,政府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可以干預外匯市場,應對金融危機;還有一點是軟作用,但在現代經濟中也極為重要。
從某種意義上說,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在國際經濟活動中實力的象徵,能夠產生巨大的心理作用,讓國際投資者對該國的經濟安全和該國貨幣的幣值充滿信心,同時也能增加這個國家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的金融影響力和在國際經濟組織中說話的分量。

『陸』 外匯市場和股票市場有什麼聯系

你好,股票市場和外匯市場有一定的聯系,但這種聯系不是靜態的。當一個或一些經濟數據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良好時,由於良好的經濟支持,股票市場將上升,該國貨幣的匯率也將上升。這時,兩個方向是同一個方向。然而,如果央行加息,可能會抑制中國經濟過快發展,這將對股市產生負面影響。然而,由於該國貨幣利率的優勢在外匯市場上更加明顯,而且該國貨幣匯率正在上升,兩者再次出現反向波動。
當匯率上升,即人民幣貶值,可能會增加中國的出口。出口順差的增加將導致人民幣供應量的增加。如果流入股市的流動性增加,中國股市可能會上漲。與此同時,如果人們預期人民幣會升值,而中國央行加息以控制流動性的增加,這可能會導致國際熱錢流入。如果熱錢流入股市(而不是房地產等其他領域),股市上漲的可能性就會增加。相反,匯率下降,會導致人民幣升值,可以抑制中國的出口,出口下降可能導致市場預期中國經濟發展放緩,也可能給股市帶來下降得壓力。
簡而言之,匯市場和股票市場之間的聯系非常密切,當投資者對外匯進行基本面分析時,不可避免地要分析貨幣交易國的股票市場,股票市場作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其他經濟現象的影響,也會對其他經濟現象產生一定的影響。
當匯率上升,即人民幣貶值,可能會增加中國的出口。出口順差的增加將導致人民幣供應量的增加。如果流入股市的流動性增加,中國股市可能會上漲。與此同時,如果人們預期人民幣會升值,而中國央行加息以控制流動性的增加,這可能會導致國際熱錢流入。如果熱錢流入股市(而不是房地產等其他領域),股市上漲的可能性就會增加。相反,匯率下降,會導致人民幣升值,可以抑制中國的出口,出口下降可能導致市場預期中國經濟發展放緩,也可能給股市帶來下降得壓力。

『柒』 請問政府,出口商,進口商,投機商之間是怎麼買賣外匯的(在外匯市場)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片面,因為這裡面有很多前提,我舉一個例子。
現在有A,B兩種專貨幣,1A=20B,此時的屬經濟背景是B貨幣匯率高估,所以此時市場上預期貨幣B會貶值,此時投機者可以以1A=21B的匯率或者更高匯率水平階段拋棄遠期B,由此其他市場參與者紛紛效仿,B的匯率逐步下跌,比如下跌至1A=30B,投機者到期先以1A=30B的價格將A換成B,再按照1A=20B價格交割遠期貨幣合約,這樣投機者買進A花了20B,賣出A賺了30B,獲利10B。
由於投機攻擊一般會使同業拆借利率上升,政府(央行)通過提高利率增加投機者成本,在匯率市場保衛本國貨幣(在這里是B貨幣),引起股市下跌(因為利率升高投資減少),這樣投機發動者在攻擊之前先在股指期貨市場上拋空(意味著若股市下跌則平倉股指期貨合約,賺取差價),即使匯率因央行干預不變,投機者仍可在股市或股指期貨市場盈利。

『捌』 「一般地,通貨膨脹和國內物價上漲,會引起出口商品的減少和進口商品的增加,從而對外匯市場上的供求關系

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那麼出口的商品成本會增加,價格會變高,自然難賣出去,所以出專口就會下屬降,國外商品相對價格變低,所以進口會增加。要花更多的錢去賣國外的貨物,所以外幣會升值,國外不需要那麼多錢來買該國貨物,所以該國貨幣會貶值。

這只是理論上說說,實際上看是非常扯淡的。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短期內不會對外匯市場有什麼影響,如果是長期的才會有影響。因為進出口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不可能今天某國物價上漲,立刻進出口商就做出反應,這個周期最少也有一個月,那進出口商不用做自己的生意了,天天盯著價格炒外匯算了。短期來說,國內的貨幣政策影響是最大的。物價上漲,會引起對貨幣政策變化的預期,比如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加速,國內往往採用緊縮貨幣政策回籠貨幣,以平抑物價。緊縮貨幣政策,恰恰會引起貨幣升值,導致外匯市場上該國貨幣升值。

『玖』 出口交易的盈虧率和換匯成本是多少

出口交易的盈虧率和換匯成本的計算公式是:

出口盈虧率=出口盈虧額/出口總成本*100%=(出口銷售人民幣凈收入-出口總成本)/出口總成本*100%

換匯成本=出口總成本(人民幣)/出口外匯凈收入(外幣)其中,出口外匯凈收入為FOB凈收入(扣除傭金、運保費等勞務費用後的外匯凈收入)。

『拾』 "外匯市場,資本凈流出等於凈出口"是什麼意思,越詳細越好

上面的回答不太正確。根據兩者的定義,凈出口是始終等於資本凈流出的。因為,根內據國際之間容等價交換的貿易原則,當出口國(中國)出售一件商品給購買國(美國),這時,出口國(中國)的凈出口數額就相當於這件商品的價值;而購買國(美國)必須支付同等價值的資產給出口國(中國),這時,出口國(中國)就相當於擁有了(購買了)國外(美國)的資產,也就是資本凈流出。所以一國的凈出口一定一直等於資本凈流出凈。
至於國際收支平衡中的逆差和順差,只要凈出口(資本凈流出)大於零就順差,否則就逆差。

閱讀全文

與外匯市場出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eg1906合約最後交易日 瀏覽:401
ST岩石有投資價值嗎 瀏覽:651
徵信信用貸款逾期13次 瀏覽:755
建行個人理財產品 瀏覽:85
中航機電股票代碼 瀏覽:804
熱軋卷板期貨行情1910 瀏覽:902
期貨研投公眾號有哪些 瀏覽:298
神龍理財公司 瀏覽:286
外匯雙頭低 瀏覽:102
銀行理財投資者穿透 瀏覽:839
豐樹基金出錯嗎 瀏覽:981
來不及還貸款 瀏覽:949
民間貸款2436 瀏覽:394
5萬5日元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203
中國人民銀行5月15日人民幣 瀏覽:340
傻人買什麼股票強 瀏覽:817
2016年1月1日外匯牌價 瀏覽:724
外賣小哥理財月入五萬 瀏覽:65
模模搭融資 瀏覽:813
天原管道價格表 瀏覽: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