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玻利維亞外匯管理

玻利維亞外匯管理

發布時間:2021-07-13 01:11:29

㈠ 歐洲食品級測試要SGS認證去哪裡做檢測

SGS通標公司系具有120年歷史的瑞士通用公證行(SGS)(Société Générale de Surveillance S.A.).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第三方檢驗公司的成員,通標標准技術服務有限公司(SGS)信奉和客戶建立象長城一樣牢固的夥伴關系,把為客戶服務永遠排在第一位。 SGS集團的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是世界上最大的從事檢驗、實驗和認證的公司。
SGS-CSTC通標公司系是SGS)與中國標准技術開發公司(CSTC)共同組建的合資公司,成立於1991年,現已在中國境內設有17家分支機構.中國標准技術開發公司是隸屬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集科、工、貿為一體的高科技開發公司。
SGS集團在檢驗、實驗和認證服務領域一直是全球的領導者和創新者。她的專業、質量和誠信的頂尖標准,是公認的全球基準。
自1992年至今,通標准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陸續在上海、天津、大連、青島、廣州、廈門、深圳、寧波、秦皇島、南京、湛江、武漢、重慶、成都、西安、蘇州、南昌、南寧、珠海、東莞和海口等地注冊成立了16個分公司和8個辦事處,並建立了國際領先水平的玩具實驗室、食品實驗室、礦產品實驗室、石油化工品實驗室、農產品實驗室、羊絨纖維實驗室、EMC實驗室、電器安全實驗室、雜品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紡織品及鞋類實驗室、聚合物實驗室、GSM手機實驗室、建築材料實驗室和環境檢測實驗室。通標公司的其他業務部門還有礦產服務部、農產服務部、石化服務部、工業服務部、消費品服務部、國際認證服務部、貿易保障服務部、理算部等。通標公司在中國的2000多名訓練有素、高水平的專業管理和科研技術人員可隨時為您提供服務。
SGS在全中國的27個分支機構和30個實驗室組成的業務網及3000多名員工,能夠提供全面的檢驗、鑒定、測試和認證服務。如:質量體系和環保體系認證:ISO 9000,ISO 14000,QS 9000,VDA,HACCP,OHSAS18000,以及CE標志 消費品(電子電氣產品、紡織品、玩具/輕工產品、食品等)的檢驗和實驗 .為礦產界、石油界和農業界服務
工業檢驗包括從設計階段到供貨商的資格和建造中的質量控制
貿易保障服務部提供的有效、便利和成型的服務,協調了商業利益和行政組織利益的沖突
SGSonSITE 在互聯網為買賣雙方的網上交易建立互信
這些服務都有兩個重要的共同特徵:幫助客戶減少風險,進行獨立的評估和檢驗及給予實事求是的建議。
此外,SGS的服務便利和促進了貿易,提高了工廠和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對交貨運輸計劃的破壞。通標標准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以客戶時時處處都需要的專業服務保護客戶的業務。
二.為什麼要做SGS認證
歐盟市場最近推出隱蔽性強的技術壁壘來增加中國產品出口的難度,中國金屬製品企業同其他行業一樣也面臨嚴峻的考驗。目前對中國出口最具沖擊力的是《歐洲玩具指令》EN71系列標准中新增的EN71-9玩具安全:有機化學化合物。 但玩具,禮品中的其他零部件也國外被進口商要求做SGS認證,比如玩具中的彈簧,禮品中的五金件等金屬零部件.因此引發了國內零部件企業要求金屬製品企業提供SGS認證的要求,特別是不銹鋼絲生產企業遇到了很多類似的問題.現在許多鋼絲需求企業要求鋼絲生產企業提供符合ROHS之SGS認證,既符合歐洲RoHS環保認證:不含鉛Pb、鎘Cd、汞Hg、六價鉻Cr6+、多溴二苯醚PBDE、多溴聯苯PBB.
SGS亞太區輕工產品技術總監Mr. Ian Anderson在「如何跨越國際貿易技術壁壘-玩具及禮品專場研討會」上指出,各進口國相繼針對性地制定各項指令,對企業的環保意識和行為提出更高要求,例如禁止使用有害化學物質,要求企業建立環保管理體系,甚至對企業的社會責任進行審查。面對新的貿易壁壘,中國出口企業僅依靠低成本是不可行的,如何利用國際標准和技術來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利用國際公認的管理體系和先進經驗來改善企業的管理,加強企業「內功」的修煉,則是這些技術壁壘帶給中國企業更深層次的思考。
面對更多的中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和中國對外貿易順差的加大,隨著關稅的逐步降低以及出口配額等限制的取消, 中國產品出口前景非常廣闊. 但是, 歐美主要進口國家將會利用技術、綠色貿易壁壘(TBT)盡其所能實施新的貿易保護措施, 提高中國企業市場准入門檻, 限制中國產品的進入.所以中國的企業有必要了解國外相關的認證,掌握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三,說明
SGS是一家認證機構,它可以做管理體系認證諸如驗廠,也可以做產品認證(可以發CE,GS證書),再則是化學測試。
做SGS化學測試時間一般要7個工作日..
一般情況下,是指SGS的化學測試.
只要提交樣品,填寫申請表就可以了
化學測試是按產品的原材料來區分的,一般是一種材料壹千多人民幣
檢驗原因——許多國家實施"全面進口監管計劃"COMPREHESIVE IMPORT SUPERVISION SCHEME(CISS ),這些國家的進口法規規定,進入這些國家的貨物必須由SGS在出口供貨國進行裝船前檢驗。SGS介入的目的是協助CISS國家政府對海關和(或)外匯管理系統的管理。
實施CISS的國家包括:安哥拉、阿根廷、玻利維亞、布基那法索、蒲隆地、柬埔寨、喀麥隆、中非、剛果共和國、象牙海岸、厄瓜多、幾內亞、肯亞、馬拉維、馬里、茅利塔尼亞、墨西哥、巴拉圭、秘魯、菲律賓、盧安達、塞內加爾、剛果民主共和國、尚比亞。
辦理SGS檢驗可按下列程序:
1、 出口成交。
出口商按正常的貿易程序與進口商達成出口交易,進口商再把有關這筆交易的情況通知本國的SGS聯絡辦公室,同時通知出口商需請SGS-CSTC驗貨。SGS-CSTC收到進口國SGS聯絡辦公室的通知(檢驗編號)後,傳真(郵寄)給出口商一份註明"SGS檢驗編號"(I.O.NO.)和SGS-CSTC"ICN"編號的空白驗貨申請表(RFI),通知出口商提交單據,安排驗貨。
2、申請檢驗。
為安排檢驗,出口商需填寫帶有SGS檢驗編號的驗貨申請表(RFI),連同下列單據一起傳真(寄)給離驗貨地點最近的SGS-CSTC分公司。
這些單據包括形式發票、形式裝箱單及零備件清單、產品技術規格資料、樣本、信用證、製造商測試報告(機器/設備)、製造商分析報告(化工/醫葯/石油/染料產品)、衛生證書(食品)、植物檢疫證書(全部農產品)、廠檢分析單(全部鋼鐵材料及其初級產品)。
所有提交給SGS-CSTC的單據均要註明SGS檢驗編號(此編號見驗貨申請表)。
在驗貨申請表上應列明供貨商的詳細資料,如聯系人及聯系電話、驗貨時間、驗貨地點等,以便SGS-CSTC與之聯系,安排檢驗。
出口商須在檢驗日期的3個工作日前,把RFI 和上述單據交給SGS-CSTC分公司。
3、SGS-CTSG進行檢驗。
由CISS國家法規要求的裝船前檢驗,SGS-CSTC不向出口商收取任何費用。
4、 SGS-CSTC出具證書所要求的最終文件。
SGS-CSTC完成檢驗後,出口商須按國別把最終文件分別傳真(寄)給SGS-CSTC上海經濟事務部(EAD)。所有提交給SGS-CSTC的文件都應註明SGS檢驗編號(此編號見驗貨申請表)。
5、如何獲得SGS安全標簽。
如果出口商收到的信用證上要求"在出口商的發票上貼SGS安全標簽"(Security lable),出口商可提交一份最終出口發票給最近的SGS-CSTC分公司,並去領取安全標簽,或要求SGS-CSTC將安全標簽郵寄給出口商。請注意,只有在完成以上1-4程序後,SGS-CSTC才會簽發安全標簽。

㈡ 巴西和玻利維亞領土互換,巴西為何可以用三千平方公里換得15萬平方公里

巴西和玻利維亞領土互換這件事情確實感覺挺不值得的。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確實是沒辦法了。就像我們國家曾經也做過這樣的選擇。割讓一定的土地,然後換取另外一邊的平安。可能是在戰略位置上。那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在當時會有更重要的戰略意義。

凡是處於內陸的國家,都免不了鄰居眾多,地處南美大陸中心的玻利維亞也不例外。但這卻使玻利維亞在數年間麻煩不斷。阿克里州位於巴西西北邊境,亞馬遜河自這里奔流而下,直至巴西巴西東岸的大西洋,熱帶雨林遮天蔽日,一望無際。

㈢ 美國,巴西,澳大利亞的外匯管制制度

法國

面積為55.16萬平方公里(包括科西嘉島)。是歐洲西部面積最大的國家。
位置: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向大西洋敞開。東部是阿爾卑斯山地和侏羅山地;中南部為中央高原;西南邊境有比利牛斯山脈;中央高原和比利牛斯山地間的西南地區為阿基坦盆地;北部是巴黎盆地;西北部為阿莫里坎丘陵。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
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歐洲最高峰。
河流:主要有盧瓦爾河(1010公里)、羅訥河(812公里)、塞納河(776公里)。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
氣候:西部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中部和東部屬大陸性氣候。平均降水量從西北往東南由600毫米遞增至1000毫米以上,山區達1,500毫米以上。月平均氣溫:一月西部及南部4-7℃,東部及北部1-3℃;七月北部及西部 16-18℃,南部及東部21-24℃
礦產:鐵、煤、鋁土儲量較豐富,還有鉛、鋅、鈾、鉀鹽等。林地覆蓋率26.4%。
人口: 6062.8萬(2000年),包括350萬外國僑民,其中140萬人來自歐盟各國,邊境有阿爾薩斯人、布勒通人、科西嘉人、巴斯克人、佛蘭芒人等。通用法語。居民中81.4%的人信奉天主教,6.89%的人信奉伊斯蘭教,其他人信新教、猶太教、佛教等其它宗教。
法國經濟發達,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冶金、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紡織、化學、電器、動力、日常消費品、食品加工和建築業等。核能、石油化工、海洋開發、航空和宇航等新興工業部門近年來發展較快,在工業產值中所佔比重不斷提高。核電設備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僅次於美國和獨聯體,居世界第三位。鋼鐵工業、紡織業佔世界第六位。但工業中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的工業部門,其中鋼鐵、汽車、建築為三大支柱。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逐步減少的趨勢。第三產業在法國經濟中所佔比重逐年上升。其中電信、信息、旅遊服務和交通運輸部門業務量增幅較大,服務業從業人員約占總勞動力的70%。
法國商業較為發達,創收最多的是食品銷售,在種類繁多的商店中,超級市場和連鎖店最具活力,幾乎佔全部商業活動的一半。法國鐵礦蘊藏量約為70億噸,但品位低、開采成本高,所需的鐵礦石大部分依賴進口。煤儲量約為210億噸(其中褐煤100億噸),有開采價值的約為14.7億噸。鋁土礦儲量約9000萬噸。有色金屬儲量很少,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石油儲量只有3000多萬噸。天然氣儲量2500億立方米,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氣的75%依賴進口。水力資源約為1000萬千瓦,核能,水力資源和地熱的開發利用比較充分。森林面積約1500萬公頃,占歐盟森林總面積的25%,人均擁有綠化面積0.28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6.7%。農業很發達,農牧結合,綜合發展。主產小麥、大麥、玉米、甜菜、馬鈴薯、煙草、葡萄、蘋果、蔬菜和花卉。葡萄酒產量居世界首位。有乳、肉用畜牧業和禽蛋業。法國是歐盟最大的農業生產國,也是世界主要農副產品出口國。
隨著法國人口城市化,農村人口不斷減少,法共有土地面積5500萬公頃,其中61%為農業用地、27%為林業用地、12%為非農業用地。農業用地的96%為家庭所有。農業的傳統地區結構為:中北部地區是穀物、油料、蔬菜、甜菜的主產區,西部和山區為飼料作物主產區,地中海沿岸和西南部地區為多年生作物(葡萄、水果)的主產區。機械化是法提高農業生產率的主要手段,法已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農業食品加工業是法外貿出口獲取順差的支柱產業之一。歐洲前100家農業食品工業集團有24家在法國,世界前100家農業食品工業集團有7家在法國,法國的農副產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佔世界市場的11%。
法國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國,首都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風景區及阿爾卑斯山區都是旅遊勝地,此外還有一些歷史名城、盧瓦爾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諾曼底的漁村、科西嘉島等。法國一些著名的博物館收藏著世界文化的寶貴遺產。
法國也是世界貿易大國,其對外貿易有兩個特點:一是進口大於出口,造成貿易逆差,進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業原料等,出口商品主要有機械、汽車、化工產品、鋼鐵、農產品、食品、服裝、化妝品和軍火等;另一是非產品化的技術出口增長較快,純技術出口在整個出口貿易中的地位日益顯要。
法國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稅收高於美、日等國,其中主要來自增值稅,其它還有所得稅、公司稅、社會福利稅等。歐洲經濟共同體成員國。重要海港有馬賽、勒阿弗爾、敦刻爾克、南特、聖納澤爾

英國
地理環境
概況: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共同組成的島國,還包括一些英國海外領地。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 ,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24.36萬平方公里(包括內陸水域),英格蘭地區13. 04萬平方公里,蘇格蘭7. 88萬平方公里,威爾士2. 08萬平方公里,北愛爾蘭1. 36萬平方公里。位於歐洲西部的島國。由大不列顛島(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愛爾蘭島東北部和一些小島組成。隔北海、多佛爾海峽、英吉利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它的陸界與愛爾蘭共和國接壤。海岸線總長11450公里。全境分為四部分:英格蘭東南部平原、中西部山區、蘇格蘭山區、北愛爾蘭高原和山區。
河流:塞文河(354公里)和泰晤士河(346公里)。北愛爾蘭的訥湖(396平方公里)面積居全國之首。
氣候: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終年溫和濕潤。通常最高氣溫不超過32℃,最低氣溫不低於-10℃,平均氣溫1月4~7℃,7月13~17℃。多雨霧,秋冬尤甚。年平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區的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中部和東部則少於800毫米。每年二月至三月最為乾燥,十月至來年一月最為濕潤。全國氣候類型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時差:經過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本初子午線的所在時區為零時區。比北京時間晚8小時
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國家經濟
英國是世界經濟強國之一,其國內生產總值在西方國家中居前列。英國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所下降;服務業和能源所佔的比重不斷增大,其中商業、金融業和保險業發展較快。 2002年,英經濟規模居世界第四,是世界第二大海外投資國。私有企業是英國經濟的主體,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以上。服務業是衡量現代國家發達程度的標准之一。英國的服務業從業人口占其就業總人口的77.5%,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3%以上。英是歐盟中能源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也是世界主要生產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主要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氣、核能和水力等。鐵礦儲量為27億噸、煤的可采儲量達46億噸、石油儲量為70億噸、天然氣儲量達12260-38000億立方米。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滿足本國2600萬電、氣用戶的國家。 2001年總發電量達3.32億千瓦時,其中核電站供應0.90億千瓦時。英國採煤業完全私有化。森林覆蓋面積279萬公頃,佔英本土面積約11.5%:其中英格蘭約8.7%,蘇格蘭約16.9%,威爾士約14.1%,北愛約6.1%。主要工業有:采礦、冶金、機械、電子儀器、汽車、食品、飲料、煙草、輕紡、造紙、印刷、出版、建築等。此外,英航空、電子、化工等工業比較先進,海底石油開采、信息工程、衛星通訊、微電子等新興技術近年有較大發展。英國重視對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研究開發。英非能源資源不豐富,主要工業原料依賴進口。英開發核能有幾十年的歷史,目前供發電的核電站有14座。2001年製造業約占國內生產總值17.5%,從業人員逾370萬,占總就業人口14. 5%。主要農牧漁業有畜牧業、糧食業、園藝、漁業。服務業包括金融保險業、零售業、旅遊業和商業服務(提供法律及咨詢服務等),近年來發展迅速。旅遊業是英最重要的經濟部門之一。年產值700多億英鎊,旅遊收入佔世界旅遊收入的5%左右。與以風光旅遊為主的國家不同,英國的王室文化和博物館文化是旅遊業的最大看點。主要旅遊點有倫敦、愛丁堡、加的夫、布賴頓、格林威治、斯特拉福、牛津、劍橋等。英國是世界第四大貿易國,貿易額佔世界貿易總額的5%以上,商品和勞務出口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5%。英主要出口機械、汽車、航空設備、電器和電子產品、化工產品和石油,主要進口原材料和食品。英國還是世界第六大海外投資國和第六大對外援助國。倫敦是世界最大的國際外匯市場和國際保險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

貨幣:英鎊(Pound)
工業:航空航天、電子、石化、核能、汽車、紡織、冶金、機械、造船等
農業:大麥、小麥、燕麥、甜菜、馬鈴薯等
礦產:煤、鐵、石油、天然氣等

澳大利亞
地理與氣候
澳大利亞在地理上有兩個世界之最:她是世界上最小的陸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面積770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六,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和巴西,約相當於五分之四個中國。它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海岸線長達37000公里。

澳大利亞的地形很有特色。西部和中部有崎嶇的多石地帶、浩瀚的沙漠和蔥郁的平頂山巒,東部有連綿的高原,在靠海處是狹窄的海灘緩坡,緩斜向西,漸成平原。沿海地區到處是寬闊的沙灘和蔥翠的草木,那裡的地形千姿百態:在悉尼市西面有藍山山脈的懸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脈高大、優美而歷經侵蝕的火山頸,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則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墨累河和達令河是澳大利亞最長的兩條河流。這兩個河流系統形成墨累-達令盆地,面積約100多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大陸總面積的14%。艾爾湖是靠近大陸中心一個極大的鹽湖,面積超過9000平方公里,但經常長期呈乾涸狀態。

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國土,約70%,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居住。澳大利亞有11個大沙漠,它們約占整個大陸面積的20%。由於降雨量很小,大陸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積實際上被沙漠覆蓋。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中部窪地及西部高原均為氣候乾燥的沙漠, 能作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里。沿海地帶,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帶,適於居住與耕種。這里丘陵起伏,水源豐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個沿海地帶形成一條環繞大陸的「綠帶」,正是這條「綠帶」養育了這個國家。然而,澳大利亞內陸貧瘠乾旱地帶卻蘊藏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澳大利亞鐵礦儲量佔世界第二位,各種礦產為澳大利亞帶來大量的財富。

澳大利亞的平均年降雨量為465毫米,每年雨量的變化幅度很大,分布很不均勻。最乾旱的地區是艾爾湖流域盆地,平均年降雨量不足125毫米。最濕潤的地方是東北熱帶地區和塔斯曼尼亞州西南地帶。澳大利亞的沿海水量充足、土地肥沃,大部分人都居住在沿海一帶。澳大利亞人各地的氣候很不相同。大陸北部地區是濕潤的熱帶氣候,東部中央地區和西部沿海有溫暖而不太炎熱的氣候,而大陸南海岸和塔斯曼尼亞州則較涼爽。整體而言,澳大利亞各地都有溫暖的夏季和不太冷的冬季。在澳大利亞有記錄以來,溫度最高的地方是東北部內陸的克隆卡里,1889年克隆卡里的氣溫曾高達攝氏53度;而最寒冷的地方是夏洛特隘口,1994年,科西阿科斯山附近的雪野中氣溫最低紀錄為攝氏零下23度。

澳大利亞氣候比歐洲或美洲溫和,尤其是北部,氣候與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相近。在昆士蘭州、北領地及西澳大利亞州,一月份(仲夏)的溫度白天平均為攝氏二十九度,夜間為攝氏二十度;而七月份(隆冬)的平均氣溫分別約為攝氏二十二度及攝氏十度。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塔斯曼尼亞州及南澳大利亞州一月份的白天平均氣溫約攝氏二十六度,夜間為攝氏十六度,而七月份則分別為攝氏十五度及攝氏七度。

交通運輸
澳大利亞交通十分便捷,飛機、火車和汽車是旅遊主要的交通工具。

機場:澳大利亞主要的國際機場分布在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柏斯、荷伯特、阿德萊德、凱恩斯和達爾文。

航空:中國的北京、廣州、上海和香港都有航班飛往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墨爾本和悉尼。開辟這些航線的航空公司有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澳大利亞昆達士航空公司(Qantas Airways)和香港的國泰航空公司。抵達澳大利亞後,可乘坐澳大利亞的國內航機到各主要的旅遊目的地。

火車:火車連接著各主要城市。連接各州首府的長途火車為設施先進的空調車,大都設有卧鋪車廂和餐車。購買火車套票作長途旅行不僅價格合理而且可以靈活使用。主要的火車套票有澳大利亞鐵路套票(Austrailpass)和澳大利亞鐵路縱橫游套票(Austrail Flexipass)。

汽車:有發達的公路網。各州首府間有高速公路相通,絕大多數的高速公路是免費的。

經濟概況
澳大利亞是一個後起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全球排名第14,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排名中列第11。澳農牧業發達,自然資源豐富,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之稱,澳大利亞長期靠出口農產品和礦產資源賺取大量收入,盛產羊、牛、小麥和蔗糖,同時也是世界重要的礦產資源生產國和出口國。農牧業、采礦業為澳傳統產業。澳大利亞的高科技產業近幾年有較快發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有所提高。自1970年代以來,澳經濟經歷了重大結構性調整,旅遊業和服務業迅速發展,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漸增加,目前已達到70%左右。

近年來澳經濟持續增長,2005年經濟增長率為3.2%,從1997年至今的十年內,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為3.6%。經濟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國民儲蓄率偏低,澳大利亞在1980年代初期受國際外部環境影響,曾經歷經濟衰退,1992年的失業率曾高達12%,經過政府和國民的不懈努力,過去十多年澳大利亞的經濟持續好轉,政府財政扭虧為盈,隨著政府出現財政盈餘,澳大利亞自2001年開始每年逐步降低個人所得稅,失業率下降到二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澳大利亞主要的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 7117億美元(2005年度)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4757美元(2005年度)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3.2% (2005年度)
失業率:4.2% (2007年10月)
貨幣匯率:1澳元=0.88美元 (2008年1月)

【工業】澳大利亞的工業以礦業、製造業和建築業為主。2004/2005財年礦業產值340.42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1%。製造業產值883.24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6%。建築業產值537.12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5%。

【農牧業】澳大利亞農牧業很發達,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2004/2005年度,農牧業產值達231 .68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8%;農牧業用地4.4億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57%。2004年農牧業就業人數34.6萬人。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油籽、棉花、蔗糖和水果。

【服務業】服務業是澳大力亞經濟最重要和發展最快的部門,2004/2005年度,服務業產值5954.46億澳元,佔澳國內生產總值的65.3%,就業人數699萬人,佔全部就業人數的74%。服務業中產值最高的行業是房地產及商務服務業、金融保險業,分別占服務業總產值的10.3%和8%。1997-1998年度至2002-2003年度的5年間,服務業實際增長22%,其中房地產及商務服務業增速最快,分別比5年前實際增長31%,年均增長率為6%。其次是通訊服務業,實際增長29%,年均增長率為6%。增長最慢的行業是教育,實際增長9%。

【對外貿易】澳大利亞對國際貿易依賴較大。2004/2005財年澳外貿總額3501.5億澳元,約佔GDP的42%,同比增長12.7%。貿易逆差為255億澳元,同比減少14億澳元。其中出口額1623.08億澳元,進口額1878.42億澳元。出口總額中,商品出口約佔76%,服務貿易出口占約24%。澳大力亞與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2004/2005年度,澳主要貿易夥伴依次為日本、中國、美國、韓國、紐西蘭、新加坡、英國、德國、中國台灣地區和泰國。

【自然資源】
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石油和天然氣都很豐富,礦產資源至少有70餘種。其中,鉛、鎳、銀、鉭、鈾、鋅的已探明經濟儲量居世界首位。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鋁土、氧化鋁、鑽石、鉛、鉭生產國,黃金、鐵礦石、煤、鋰、錳礦石、鎳、銀、鈾、鋅等的產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時,澳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煙煤、鋁土、鉛、鑽石、鋅及精礦出口國,第二大氧化鋁、鐵礦石、鈾礦出口國,第三大鋁和黃金出口國。已探明的有經濟開采價值的礦產蘊藏量:鋁礬土約31億噸,鐵礦砂153億噸,煙煤5110億噸,褐煤4110億噸,鉛1720萬噸,鎳900萬噸,銀40600噸,鉭18000噸,鋅3400萬噸,鈾61萬噸,黃金4404噸。澳原油儲量2400億公升,天然氣儲量13600億立方米,液化石油氣儲量1740億公升。森林覆蓋面積占國土的20%,天然森林面積約1.55億公頃(三分之二為桉樹),用材林面積122萬公頃。澳漁業資源豐富,捕魚區面積比國土面積還多16%,是世界上第三大捕魚區,有3000多種海水和淡水魚以及3000多種甲殼及軟體類水產品,其中已進行商業性捕撈的約600種。澳最主要的水產品有對蝦、龍蝦、鮑魚、金槍魚、扇貝、蚝、牡蠣等。

【旅遊業】旅遊業是澳大力亞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2002/2003年度,旅遊業產值達320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 4.2%。近10年來,海外遊客來澳人數總體呈上升趨勢,但仍只佔澳旅遊業產值的約四分之一,國內遊客仍是旅遊業的主導。2003年度,澳接待海外遊客474.59萬人次,收入167億澳元,約佔澳出口收入的11%。澳旅遊資源豐富,著名的旅遊城市和景點有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阿德雷德、珀斯、大堡礁、黃金海岸和達爾文等。

【馳名特產】澳大利亞特產包括澳寶(Opal, 澳大利亞特產寶石)、羊皮、牛皮、綿羊油、葡萄酒(紅酒和白酒)、動物玩具、原住民藝術作品、藝術畫作等。澳大利亞的商店一般都接受國際主要的信用卡。

巴西

自然地理:851.42萬平方公里(資料來源《巴西四月年鑒》),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鄰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國土80%位於熱帶地區,最南端屬亞熱帶氣候。北部亞馬孫平原屬赤道氣候,年平均氣溫27-29℃。中部高原屬熱帶草原氣候,分旱、雨季。南部地區平均氣溫16-19℃。

經濟: 巴西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1992年巴西國內生產總值4305億美元。1994年7月1日廢除原貨幣名稱克魯賽羅雷亞爾(廢除時1美元兌2750克魯賽羅雷亞爾),同時命名新貨幣名稱為雷亞爾(1美元兌1雷亞爾)。1995年2月3日匯率1美元兌0.8394雷亞爾。
巴西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鐵礦砂儲量650億噸,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鈾礦、鋁礬土、錳礦儲量居世界第三位。此外還有較豐富的鉻礦、鎳礦和黃金礦。煤礦儲量230億噸,但品位低。石油儲量約36億桶,另有相當於15億桶石油的油頁岩,天然氣儲量1330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為52.2%。工業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
咖啡、蔗糖、柑橘生產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糧食基本自給,但需進口一小部分小麥。畜牧業發達。
主要旅遊點有里約熱內盧、聖保羅、薩爾瓦多的教堂和古老建築、巴西利亞、伊瓜蘇瀑布、伊泰普水電站、馬瑙斯自由港、黑金城、巴拉那石林等。
巴西公路運輸佔全國運輸總量的70%,鐵路佔17%,水路不足10%。公路總長150萬千米,鐵路總長3.03萬千米。主要港口有維多利亞、桑多斯、里約熱內盧等。全國有3家航空公司。
主要貿易對象為美國、歐共體、日本、中東及拉美鄰國。主要進口石油、化工原料、光學儀器、小麥等。出口鋼材、交通運輸設備、鐵礦砂、紙漿、皮鞋、咖啡、糖、大豆、橙汁等

南非

自然地理
南非位於非洲大陸最南端,東、西、南三面瀕臨印度洋和大西洋,緯度自22至35,經度從17至33。海岸線3,000公里。位於開普敦東南1,920公里處大西洋上的愛德華王子島及馬里昂島亦為南非領土。北與納米比亞、波札那、辛巴威、莫三比克和史瓦濟蘭接壤,另有「國中之國」賴索托。南非地處兩大洋間的航運要沖,其西南端的好望角 Cape of Good Hope航線歷來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有「西方海上生命線」之稱。國土面積約122萬平方公里。全境大部分為海拔600米以上高原。德拉肯斯山脈綿亘東南,卡斯金峰高達3660米,為全國最高點;西北部為沙漠,是卡拉哈里盆地的一部分;北部、中部和西南部為高原;沿海是窄狹平原。奧蘭治河和林波波河為兩大主要河流。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東部沿海為熱帶季風氣候,南部沿海為地中海氣候。全境氣候分為春夏秋冬4季。12月-2月為夏季,最高氣溫可達32—38℃;6-8月是冬季,最低氣溫為—10至—12℃。全年降水量由東部的1000毫米逐漸減少到西部的60毫米,平均450毫米。首都比勒陀利亞年平均氣溫17℃。

經濟:南非屬於中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約佔全非22%,對外貿易佔全非24%,是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自然資源豐富,是世界五大礦產國之一。金融、法律體系比較完善,通訊、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良好。礦業、製造業和農業是經濟三大支柱,深礦開采等技術居於世界領先地位。但國民經濟各部門發展水平、地區分布不平衡,二元制經濟特徵明顯。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受國際經濟制裁經濟出現衰退。新南非政府制定了 "重建與發展計劃"(RDP),強調提高黑人社會、經濟地位。1996年推出"增長、就業、再分配"(GEAR)的宏觀經濟政策,旨在通過國有部門私有化、削減財政赤字、增加勞動力市場靈活性、促進出口、放鬆外匯管制、鼓勵中小企業發展等措施實現經濟增長,增加就業,逐步改變分配不合理的情況。姆貝基政府執行嚴謹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逐步推動國有資產重組和私有化進程,推進勞動力市場和貿易領域的結構調整,適時增加社會服務投入。新南非經濟總體保持低速增長。2002年,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南非經濟增勢強勁,農業、製造業、旅遊業增長較快,外貿盈餘增加,本幣匯率較強反彈。但失業率居高不下、收入分配嚴重不均等問題依然存在,增強黑人經濟實力是南非面臨的長期問題。

㈣ 葯品可以郵寄到國外嗎

我國國家法律規定要郵寄葯品必須提供收件人的處方葯的證明,就是你的父母必須要有處方才可以郵寄。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國家郵政局日前宣布:今後個人郵寄葯品時,必須向郵局提供合法購葯票據。
跨國估計也差不多吧,可以寫gifts,因為過關gifts是抽查的。

不同的寄達國對進入的葯品要求和限制不同,這要分別查詢。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旅客攜帶和個人 郵寄中葯材、中成葯出境的管理規定 (1990年6月26日海關總署令第12號發布 自1990年7月1日起執行)
第二條 旅客攜帶中葯材、中成葯出境,前往港澳地區的,總值限人民幣一百五十元,前往國外的,限人民幣三百元。
第三條 個人郵寄中葯材、中成葯出境,寄往港澳地區的,總值限人民幣一百元,寄往國外的,限人民幣二百元。
第四條 進境旅客出境時攜帶用外匯購買的、數量合理的自用中葯材、中成葯,海關驗憑蓋有國家外匯管理局統一制發的「外匯購買專用章」的發貨票放行。超出自用合理數量范圍的,不準帶出。
第五條 麝香不準攜帶或郵寄出境。
液體不能寄,這是一定的。還有就是不可寄當地違禁的葯品.

㈤ SGS是什麼

SGS是一家認證機構,它可以做管理體系認證諸如驗廠,也可以做產品認證(可以發CE,GS證書),再則是化學測試。
做SGS化學測試時間一般要7個工作日..
一般情況下,是指SGS的化學測試.
只要提交樣品,填寫申請表就可以了
化學測試是按產品的原材料來區分的,一般是一種材料壹千多人民幣。
檢驗原因——許多國家實施"全面進口監管計劃"COMPREHESIVE IMPORT SUPERVISION SCHEME(CISS ),這些國家的進口法規規定,進入這些國家的貨物必須由SGS在出口供貨國進行裝船前檢驗。SGS介入的目的是協助CISS國家政府對海關和(或)外匯管理系統的管理。
實施CISS的國家包括:安哥拉、阿根廷、玻利維亞、布基那法索、蒲隆地、柬埔寨、喀麥隆、中非、剛果共和國、象牙海岸、厄瓜多、幾內亞、肯亞、馬拉維、馬里、茅利塔尼亞、墨西哥、巴拉圭、秘魯、菲律賓、盧安達、塞內加爾、剛果民主共和國、尚比亞。

㈥ 為什麼有很多國家的錢在中國不能換

近日,有不少市民持一些外幣到中國銀行網點咨詢。經過中國銀行工作人員的認真鑒別,發現其中大多數外幣在我國不能自由兌換,如南美洲的秘魯幣、玻利維亞幣等。通過了解,這些外幣有些是某酒業公司為了促銷放在包裝盒內的,有些是摜蛋比賽獎勵的,還有是市民上當受騙換來的。這些外幣毫無價值可言,為了避免廣大市民上當受騙,筆者建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三款規定: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在宣傳品和出版物或者其它商品上不得使用貨幣進行促銷。雖然其中並沒有規定外幣不能進行促銷。但是,酒業公司和其它單位鑽空子,打「擦邊球」,希望引起有關管理監督部門的重視。用這些毫無價值的外幣搞促銷,只能讓消費者空歡喜一場,並不能達到促銷目的。
這些外幣雖然不能在銀行兌換,但是一旦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來行騙,必然會使一些市民上當受騙。為了杜絕此類事情發生,希望企業單位停止此類促銷行為,從源頭上減少這些外幣流向社會。
廣大市民如果有不認識的外幣,應立即到中國銀行櫃台進行咨詢鑒別,千萬不能貪小便宜,偏聽偏信,盲目兌換,以免上當受騙。(徐曉杉)

㈦ 玻利維亞的歷史沿革

公元13世紀為印加帝國的一部分。1538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史稱上秘魯。玻利維亞於15世紀末被西班牙征服,隸屬於西班牙拉普拉塔總督區。
玻利維亞在18世紀間的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玻利維亞被一位從委內瑞拉的加拉加斯來的民族英雄---玻利瓦爾解救而獨立,所以國名便以他的名字為名。
1825年8月6日宣布從西班牙獨立,為紀念解放者玻利瓦爾取名玻利瓦爾共和國,後改為現名。
1836年同秘魯組成聯邦,1839年由於智利入侵而瓦解。1863年,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馬省發現豐富的硝石礦藏。1879年智利出兵佔領礦區,玻利維亞與秘魯聯合,同智利發生「太平洋戰爭」。1883年玻利維亞戰敗,於1904年將盛產硝石的太平洋沿岸地區割讓給智利,玻利維亞喪失其唯一濱海省份,包括重要港口安托法加斯塔,從此成為內陸國。但玻一直對此地有主權要求,並聲稱1904年條約無效。
1932年玻利維亞與巴拉圭為爭奪北查科地區的石油資源而爆發查科戰爭,玻利維亞戰敗,喪失大片領土。
1952年4月爆發人民武裝起義,民族主義革命運動領導人帕斯·埃斯登索羅就任總統。此後,軍事政變頻繁,政局長期動盪。1983年10月恢復現代資產階級民主政體(具有南美特色)。
2005年12月18日,總統選舉舉行。艾馬拉印地安人,玻利維亞爭取社會主義運動領導人埃沃·莫拉萊斯以53.75%的選票贏得選舉,並於2006年1月22日就職。他為該國首位美洲原住民總統,亦成為玻利維亞第一位左翼總統。開始了以漸進式的社群社會主義(即印第安社會主義)為基本價值理念的玻利維亞國家構建。
2009年1月25日玻利維亞共和國歷史上的第16部憲法,也是首部全民公投的憲法以61.8%的贊成票獲得通過。
2009年3月26日,莫拉萊斯簽署最高法令宣布將原國名「玻利維亞共和國」(República deBolivia)改為「多民族玻利維亞國」(El Estado Plurinacional de Bolivia)。

㈧  投資環境分析6

1.社會經濟發展與政局穩定狀況評價

玻利維亞位於南美洲中部,是個內陸國,也是南美地區最貧困的國家之一。普通玻利維亞人的年收入(1000美元)僅相當於拉丁美洲人的三分之一,大多數人還非常貧窮。玻利維亞經濟結構單一,沒有發達的重工業和輕工業,缺少高附加值的礦產品及其它產品的出口,農牧業基礎設施落後,因此,玻利維亞經濟的發展主要依賴外國的援助,包括糧食和大多數日用消費品均需從國外進口。90年代以來,玻利維亞政府在經濟和金融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出口產品從單一的礦產品向非傳統產品轉移。1995年國內生產總值為61.31億美元,商品出口總額為11.01億美元,1990-1995年年平均增長率為5.4%;進口總額為14.24億美元,1990-1995年年平均增長率為18.9%。1995年國際儲備總額10.05億美元,外債52.66億美元。1997年玻利維亞國內生產總值是79.68億美元,人均約1000美元,外匯儲備10億美元,外債45億美元,通脹率6.7%,外貿總額30.72億美元,其中進口18.50億美元,出口12.22億美元。玻利維亞出口的主要產品有鉛、錫、鋅、黃金、銀、天然氣和石油等礦產品以及農產品等。進口產品為原材料、中間產品、工業設備、消費品和汽車等。玻利維亞的主要貿易夥伴是阿根廷、巴西、歐盟、美國以及安第斯共同體和南錐體共同市場國家。

農業是玻利維亞的支柱產業之一,就業人數佔全國勞動力人口的47.4%。主要農作物有大米、土豆、玉米、小麥、甘蔗、棉花、咖啡和大豆等。農業發展遲緩,糧食長期依賴進口。

工業基礎比較薄弱,主要有食品加工、紡織、製鞋、卷煙等工業,且多為半手工業式的生產。冶金、石油化工和鋼鐵工業處在開始興建或籌劃階段。在獨立後的160多年中,經歷了190餘起政變,更換了近70名總統。1982年9月在國內群眾運動和日益惡化的經濟危機壓力下,軍政府被迫提前交權,同年10月恢復了民主政府。

目前的聯合政府繼承了前屆政府的宏觀經濟改革政策:自由市場經濟信念、管理的非集權化、國有財產的私有化、加緊貨幣控制、通過促進教育和良好的健康來減少貧困。這些決策都得到了眾多的支持。

在2000年4月,由於一項可能使水費上漲的供水工作工程計劃引發了玻利維亞政局的動盪,政府在4月8日宣布持續90天的緊急狀況進一步激化了沖突。

2.與中國的經濟貿易關系評價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玻利維亞共和國於1985年建交。1988年11月在玻利維亞拉巴斯舉行了第一屆雙邊經貿混委會,1992年3月在北京舉行了第二屆雙邊經貿混委會。1992年5月,中玻兩國政府在北京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玻利維亞共和國政府貿易協定》。中玻經濟貿易得到加強和發展。

中玻兩國早有民間貿易往來。60年代我向玻年均出口數十萬美元,但無進口。80年代初期,中玻雙邊貿易額增長較快,我向玻每年出口500萬美元左右。同時,由於我間接從玻進口棉花,雙邊貿易額曾達到1000萬美元以上。但近年來,因玻經濟困難,雙邊貿易有所下降。我向玻出口商品主要有:五金、機械設備、汽車、拖拉機、輕工、紡織和日用品等,我輕紡產品在玻市場很受歡迎,但玻可供我商品很少,自停止進口棉花後,我從玻一直無進口。

近年來,我國在玻利維亞開發了一系列互利合作項目,雙方企業界成立了一些合資合營公司。

3.鼓勵外商投資政策分析和評價

自1982年以來,軍方已停止對政治的直接干預。此後歷屆玻利維亞政府的經濟政策都趨向於吸引國內和國外投資向亟需的領域投資,以促進私營經濟部門的發展,使得公共投資能夠集中在社會公共事業和基礎設施的改善上。作為這種改革措施的一部分,便是1991年的礦業法所確立的在礦產勘探和開采准許方面給予國內和國外公司的自由政策,以及更加透明的稅收制度。玻利維亞新的礦業法規定采礦要進行土地登記,以減少令人煩惱的爭奪土地的官司。同時,該法規也明確規定了采礦人的環境保護責任,並採取更加透明的稅收政策,極大地鼓勵了礦產勘探活動。根據該法規,采礦利潤要上交25%的收入稅,或上交毛收入的3%~7%的礦區使用費,這兩項中取其中較多的一項。礦區使用費可抵消收入稅。

玻利維亞政府於1991年2月通過了投資法。投資法的主要內容有:鼓勵和保障本國和外國的投資,承認外國投資者與本國投資者在權利、義務和保障方面的待遇相等(國民待遇原則),資本自由匯進、匯出,貨幣兌換自由,進出口自由,簽訂投資保險合同自由,糾紛仲裁自由,允許簽訂合營公司合同,在確定月工資收入方面僱傭者與被僱傭者可直接簽訂協議。根據有關政策規定,玻對外國投資者的外匯的匯出與匯入不受任何限制,以低稅率建立簡單的財稅系統。開辦貿易自由區,在自由區內投資建廠,其資本在20萬美元以上者,五年內免稅,包括地方稅和綜合稅,如投資辦農場,將長期免稅。玻利維亞政府特別歡迎能提供就業機會的投資。

玻利維亞政府十分重視利用外資。截至1996年,已有約50家外國礦業公司在玻利維亞經營礦山,是1990年的5倍。近年來,美國、歐共體和日本等相繼在玻利維亞投資,美國在玻利維亞的投資著重於建築業和采礦業,歐共體國家的投資傾向於生態環境和土木工程業,而日本的投資則著重於製造業和大型建築工程。

4.工商管理政策

玻利維亞對外國人在該國興辦股份有限公司、責任有限公司和外商分行的規定,大致相同。如設立股份有限公司,剛開始時,需由股東們簽訂法律契約,註明股東姓名、住址、公司名稱、管理員姓名、資本結構、利潤分配的規定、合作期限、終結規定、爭執調解辦法和其它公司的有關規定,然後依照法律向主管部門進行登記注冊。有限責任公司的籌備需有合夥契據,並向商業部登報或宣布成立。如果外商在玻設立分支機構,需要任命一個當地代表,辦理設立、經營、破產程序與當地公司一樣。

設立外貿公司的規定

在玻利維亞設立公司代表處,手續十分簡便,一般只需到主管部門注冊代表處名稱、資本和合法住址即可。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①注冊公司的程序:在稅務局登記,申領納稅人唯一登記證;在所在地區市政府登記;在貿易與股份公司登記處登記;在相應的商會登記(自願)。②我國在玻國注冊成立獨資或合資企業另需准備的文件:國內派出公司批准成立的文件;國內派出公司章程、營業執照、營業證書;國內派出公司法人代表派出合資公司法人代表的授權書;國內派出人員無犯罪證明和身份證明;國內派出人員職稱證明(自願),以及派出公司認為需要准備的其他文件。

以上文件均需由翻譯公司全部譯成西班牙語,在公證處進行公證,送外交部領事司認證,再送玻國駐華使館認證,到玻利維亞後還需送外交部再認證。

以上所有資料備妥後,應委託在玻利維亞正式開業的會計師事務所依照玻國成立公司的有關程序申辦公司。

因公赴玻普通人員申辦簽證手續規定

根據雙方政府簽訂的互免簽證協議,我方持有外交、公務護照者可免辦簽證。持因公普通或普通護照人員需辦簽證和反簽手續。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①所需時間:需提前1個月向玻利維亞駐華使館申請。②要求項目:照會或公函上應註明邀請人姓名、單位名稱及申請人出生日期及地點、工業單位和對外身份。提供邀請函、電。③簽證情況:玻利維亞一般發給3個月有效的一次出入境簽證。凡經玻利維亞赴第三國者必須申辦簽證。④反簽手續:訪玻經貿團組需提前將去訪者的姓名、護照號、職務、訪玻目的、停留期限及辦理反簽的申請傳真至我駐玻使館經商參處。憑上述材料及我駐玻使館的照會在玻利維亞外交部領事司受理並同意後將結果書面通知玻駐華使館。一般情況下,反簽手續辦理時間為20天左右。

5.稅收制度

玻利維亞的稅收政策如下:

增值稅13%;交易稅為成交額的3%;企業所得稅是企業每年財務決算中獲得利潤的25%;國外受益人稅:對外匯出源於波國所得收入時,需繳納12.5%的國外受益人稅;礦業附加稅:礦山企業不再繳納企業利潤稅,而改為繳納礦業附加稅;碳氫化合物補償費: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采和銷售風險合同中規定玻國石油公司的參股和給予有關部門的補貼辦法。經政府批准,可採取加速折舊以提供稅收優惠。利潤和分紅再投入礦業可以完全免稅。

6.金融及外匯管理制度

外匯自由兌換,自由匯出。允許外國投資者將所得的利潤、股份轉讓等收入以可自由兌換的外匯匯往國外。

7.對外貿易管理及政策

限制進口的商品

未在玻國注冊的葯品,正在患病的活動物,攜帶病菌或有害寄生蟲或由農業部宣布含有毒物質的植物、水果、種子以及其它植物類商品,外國的彩券,廢舊布料、麻繩、紡織類商品,有毒的、含放射性的礦物廢料,仿貨幣、銀行票據、郵票或其它有價證券的廣告,不包括介紹錢幣和郵票知識的書籍。

需提前呈請報批的商品

武器、彈葯及相關的零部件、炸葯及爆破品需報國防部審批,製造錢幣、郵票、有價證券和股票的機械或儀器、硬幣和紙幣需報財政部審批,基礎教育課本報教育部審批,電台和電視台的發射和接收裝置、雷達裝置、直升機、飛機報交通運輸和民航部審批,麻醉葯品、治療神經性疾病葯品、生物鹼及附屬葯品報衛生部審批,對人體和環境造成威脅或含毒性的商品報持續發展和環境部審批。

8.關稅政策

玻利維亞於1990年9月8日加入關貿總協定。近年來,玻利維亞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靈活貿易政策,取消了關稅統一規定,對部分產品徵收出口稅,簡化出口手續。各類商品進口無需許可證,進口物品徵收增值稅,以物品的CIF價徵收。如果進口的原料已繳了進口關稅,在加工製造和出口後退稅,加工過程中對使用當地材料無限制。鼓勵各國公司在玻利維亞搞來料加工及臨時保稅倉儲和批發業務。

關稅

玻利維亞現行統一關稅稅率為10%,書刊、雜志的稅率為2%,資本貨物的稅率為5%。

保稅區

工業保稅區,建在政府特別劃定的區域內,為全封閉式並配套有開展各類生產活動所必需的基礎設施,在工業保稅區內主要是組裝加工業;貿易保稅區,主要職能是商品的限期倉儲,同時可向玻利維亞國內市場分撥商品。

9.經濟司法與仲裁製度

玻利維亞企業和居民個人受制於市場的這三重罪惡,腐敗、犯罪,以及幾乎不能給追索權帶來什麼前途的不具有預見性的司法體系。

玻利維亞司法系統嚴重缺乏效率、普遍腐敗且面臨政治干預問題。為了使新的立法和行政機構能更有效地運行,司法系統必須公正有效地運行。在玻利維亞已經進行必要的改革,其中包括法制教育、完善司法管理和案例流動管理,以及包括替代的庭外爭端調解系統發展之類的程序改革。它們還需要加強刑事司法系統,以解決與該區域毒品走私有關的日益嚴重的犯罪和暴力問題。

閱讀全文

與玻利維亞外匯管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神果集團股票 瀏覽:400
合景泰富股票價格 瀏覽:165
股票難做 瀏覽:730
炒股理財小說 瀏覽:604
一個資金賬號可以綁幾個銀行卡嗎 瀏覽:847
國投資本的壽險牌照 瀏覽:835
常士杉私募基金 瀏覽:712
河南省住馬店有創業基金 瀏覽:968
泓寧理財 瀏覽:646
200人民幣兌換盧布是多少 瀏覽:977
易方達科匯靈活配置基金 瀏覽:253
山西匯譽投資地址 瀏覽:255
gp認購基金份額 瀏覽:712
效益好的股票 瀏覽:12
新理益股票 瀏覽:724
美國伯克希爾公司股票價格 瀏覽:700
海洋生物股票代碼 瀏覽:548
通達信金融終端價格 瀏覽:889
理財農場下載 瀏覽:318
海金所理財是否靠譜 瀏覽: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