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華譽環球:日本外匯市場外匯監管政策有哪些
1、資金安全
不管是國外經紀商還是日本本國經紀商,都要求將實行資金第三方託管,即將客戶資金進行隔離保管。客戶的資金必須託管在信託銀行,此外經紀商必須委託信託管理人對信託狀況進行監視。萬一客戶所在經紀商破產的話,客戶資金在信託銀行會得到安全保管。之後的資金會通過信託管理人直接由信託銀行返還給投資者。
這個制度對經紀商的資金要求非常的嚴格,因為投資者的資金都放到信託銀行後,經紀商為了規避市場風險而進行清算交易的話,必須自己准備足夠的資金。
2、杠桿限制
日本現行的外匯保證金交易杠桿比例的上限為25倍(2011年以前,杠桿限制為50倍以下)另外無入金贈金以及其他類似的推廣形式都是不被允許的。
而東京金融交易所的外匯保證金沒有固定的杠桿比例,而是設定固定的保證金額。所以在日本,對於外匯經紀商來說,想要獲得外匯經營牌照非常困難並且從某些角度來說,對經紀商非常不利。
3、財務要求
在日本,申請經營金融期貨交易業務的機構必須是股份公司或金融機構,自有資本應在5000萬日元以上。
2004年《金融期貨交易法》的修訂對金融機構提出資本的要求,規定銀行以外的各金融期貨機構必須上報資本充足率,不能低於120%。
在場內交易市場方面,日本對在交易所進行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會員機構的資質要求是,資本金3億日元以上、凈資產20億日元以上、資本充足率達200%以上,遠遠高於對從事一般金融交易的機構的資質要求。
此外,日本金融廳還規定,從事場內外衍生品交易的外匯經紀商必須持有本金4%以上的保證金存款,否則不可以進行外匯保證金業務。
以上就是對日本外匯市場監管政策的介紹,希望能幫助到大家。2015年初瑞士法郎爆發了黑天鵝事件,給投資者和經紀商造成了重大損失。在這個前車之鑒下,日本監管局也有意修改外匯交易比例限制,日本機構外匯交易者可能也將受限於1:25的杠桿比例限制。
B. 在日本如何換外匯
外帶人民幣是有限制的,你可以先兌成美元,美元在日本是很方便兌換的,就像自動取款機一樣,手續費還很低
C. 日本國會表決通過的新《外匯法》有哪些變化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參院全體會議17日表決通過了旨在加強防止安保相關技術外泄的新《外匯及外國貿易管理法》,該法案正式成立。其中新增對擅自出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相關貨物與技術的企業給予最高1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130萬元)罰金的制度,將加強進出口限制。
報道指出,除加大對擅自出口可轉用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技術的罰款外,調查違法行為而實施的入內調查對象也將在出口企業的基礎上新增中間商。
D. 日本有沒有外匯管制
以前是有的,在抄40年前,日本外匯交襲易還被原則禁止,匯率固定在1美元兌換360日元的水平上。到了20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日本金融部門遭受不良貸款的沉重打擊。同時,世界各地都在加速解除金融管制,日本所謂的政府保護金融體系已經過時,日本需要像倫敦和紐約那樣更加透明的、自由的金融市場。日本決定實施「金融大爆炸」,以便趕上美國和歐洲先進的金融體系。「金融大爆炸」包括解除不同領域的管制的一攬子措施,如股票市場、外匯管制和不同金融業務領域的進入政策。
作為一攬子解除管制政策的前奏,日本於1998年修訂了《外匯法》,外匯交易實現完全自由化。任何人可以不經允許地在任何地方向任何人購買日元。除了涉及國家安全的少數情況,任何人可以在日本投資任何資產。
E. 日本有沒有外匯管制
日本外匯市場由混亂走向規范化也歷經了約20年的時間。日本在外匯市場開放初期出現的問題與我們國內投資者目前遇到的問題也極為相似。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日本金融監管廳採取了一系列嚴格的監管制度確保投資者的利益。對於外匯保證金交易杠桿尤為敏感,日本政府在2008年就規定了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杠桿比率上限,曾一度不允許出現超過50倍以上的杠桿。從2011年開始,日本監管又進一步收縮,規定最高杠桿不超過25倍。這樣的規定對於許多外國經紀商來說無疑是一項打擊,導致許多提供高杠桿的外國經紀商很難占據日本市場,目前日本國內的外匯交易大部分都來自於本土的經紀商。日本外匯保證金市場,在政策上的禁止勸誘、信託保全制度、保證金比例制度、自我資本規制比率、廣告規定等措施。業務上的網路推廣,加強自身平台優勢,網路IB,降低交易點差等措施,均值得國內同行業高度重視。
F. 為什麼日本外匯交易很活躍
由於市場每天都有三大批人在買賣外匯,以銀行同業買賣為例,商業買盤只佔每日成交量的兩成以下,而「干炒」買賣的成交量卻多達八成,因此,24小時外匯市場實際上乃是三大批市場人土互相投機買賣的結果。事實上,每間銀行都有為交易室的過夜盤定下上限,以控制外匯風險,所以,三大市場收市前都例行必有平倉的活動,這些正是即市炒家所注視的市場活動。觀察三大市場的買賣及平倉活動,往往可以洞悉到市場的規則,掌握到三個市場的升跌規律,便已可將之運用作為即市買賣的根據。
在外匯市場上,20世紀80年代的投資者多數將注意力集中在歐美市場,而其中更加註重紐約市,有分析者更只記錄紐約的高低收市作為分析的根據。不過,隨著外匯市場不斷地發展,歐洲匯市及東京匯市已經逐漸與紐約市平起平坐。而且,曾有幾次市場的逆轉均從東京市場開始。
東京市場啟示大
1) 東京投資者在香港時間早上8時開始,便會根據他們對全曰市況的分析開出第一個價,而亞洲、歐洲及美洲市場便會根據這個開市價來釐定當日的買賣策略。
2) 東京投資者會在首兩個半小時,即香港時間早上8時至10時半左右,一試當日的支持及阻力位,為亞洲、歐洲及美洲投資者提供有效的買賣根據。在普通市況下,波幅約為60—80點子,快市時則有100—120點子。通常在這開市的兩個半小時內的方向是十分清楚而明顯的,是24小時外匯市場裡面最容易買賣的時候,沒有太大反復,有不少炒家便是專攻東京開市後的這兩個半小時。此外,依照日本炒手「肥水不流別人田」的作風,推高或推低日元的聯手行動,時常會在澳洲市場至東京市場便開始進行,令歐美市場無法參與。
東京開市後的兩個半小時通常是十分活躍,但11時過後匯市便會進入死寂的狀態。要等到12時半至1時,匯市才會回復生氣,主要是因為這段是東京午飯時間,亞洲其他市場亦跟隨東京在這段時間休息。
即市炒家通常會在東京匯市中段休息前,將手上的倉盤數目減低,以減少風險,因此,通常在11時前會有回吐出現,令匯價向波幅的中位方向反彈。在趨勢市時,若美元兌馬克波幅為120點,則這個「飯前」回吐將有約40點子。若普通市況,波幅為60—80點子的話,則反彈至中位的情況時常可見,亦即在香港早上11時左右,美元在支持位或阻力位上,會有30—40點子的反彈。若11時左右匯價仍貼著全日高位或低位的話,則反映市場人士傾向十分明顯,對後市的方向是強烈的啟示。若波幅有100~120點子,11時半已回到波幅的中央,即反彈50~60個點子,投資者要小心12時半至下午1時後,匯價會沿反彈的方向再試當日的新高或新低位。
至於即市炒家的買賣策略會是如何呢?通常,這批即市炒家會根據昨日紐約收市價,及全日最高或最低位,估計今日匯市的方向,並以開市價及頭15分鍾的表現,決定未來2小時的買賣力向。落盤後若估計正確的話,通常在12時左右便在支持或阻力位上平倉。若預期當日以上落市為主,便會在支持或阻力位上反倉博反彈。
東京在香港時間早上8時整開市。不過大家知道,外匯市場是一個24小時的市場,紐約夏季時間以凌晨3時整收市,而冬季則以凌晨4時收市。紐約至東京兩大市場之間有數小時交投是十分薄弱的,分別由美國西岸及澳洲主導的。這段時間,交投薄弱,是大戶造市的黃金時間。
若東京市場香港時間8時至11時以及12時半至下午2時左右兩段時間匯價遭連續沽售的話,則至日本收市前1小時,即香港下午1時半至2時半左右,東京炒手便會陸續獲利回吐,令匯價出現反彈。而這時間,歐洲市場的投資者陸續加人,亦會趁低吸納而令這段時間匯價出現反彈。
在24小時的外匯市場裡面,主要由三大市場主導:東京、倫敦及紐約市場。事實上,有不少圖表分析者將一天24小時以三個市場來劃分,即將一天分成;個柱線圖去分析,亞洲、歐洲及美洲的投資者活動無所遁形。
買賣日元會傾向在亞洲及美洲市場進行,因為亞洲市場是日本主要商業活動及日本經濟消息公布的時間;而美洲市場方面,則由於美日貿易量大,美元兌日元的交易亦十分活躍。即市炒家會避免在歐洲市場時間人市,以免受呆滯的市況所困。
G. 日本人做外匯用什麼平台
基本面分析,先了解一些重要數據對市場的影響,例如利率決議,非農數據,GDP數據,CPI數據和各國就業數據和貿易數據,還有製造業數據等等。 然後是一些重要經濟焦點,如美國歐元區和英國的貨幣政策,特別是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還有歐債危機的進展,然後是全球股市和油價的波動情況。
然後是各個貨幣本國的特點,如澳大利亞(澳元)對中國經濟(經濟數據)的敏感,瑞郎對瑞士央行干預的敏感(歐元/瑞郎設置下限等),倫敦金對美國貨幣政策的敏感等等。。。。。。 還有很多需要慢慢積累。 然後是技術分析,均線,指標,波浪,黃金分割等等的一些涉獵。 然後是交易理念或交易方法的基本認識和探索,如止損、止盈,套利和套息,對沖交易,建立交易系統等等。
H. 請問在日本網路外匯交易所得多少日圓才要扣稅
日本的在線外匯交易經紀商只接受日本本國居民開戶的,如果你是中國人的話,建議選擇一家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FCA)正規監管的在線經紀商做交易,一方面資金安全有英國金融服務補償法案最高5萬英鎊的資金保障,另一方面也不涉及到納稅的問題。
I. 日本在經濟與進出口貿易上有什麼法律法規
主要的:《進出口貿易法》、《進口貿易管理令》、《外匯管理法》
J. 從日本往國內匯日元,什麼方法最合算謝謝前輩們
日本的UFJ銀行。或十六銀行等都可以。郵便局也辦理的,但是是以美元的方式,手續費也相對便宜。但我建議你還是用日元的方式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