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正基差排列股市等交易行情中的評論中看見如此說。
基差=現貨價格一期貨價格。參照物不同,基差結果不同。正基差就是 現貨價格一期貨價格大於0
『貳』 "基差先生"是怎樣干預量化對沖的
基差,是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差。所以基差的走勢,就相當於期貨價格的走勢。
市場上普遍認為股指期貨有「價值發現」功能,也就是可以體現出更多的對未來價格的預期,或者可以表現出領先股市漲跌的作用。這一作用主要通過基差先生的脾氣來體現,如基差先生興奮——超常的正基差預示未來股市可能向好,而基差先生的不開心——異常的負基差預示未來股市可能下跌。
如T1日滬深300指數為3500點,同日當月的滬深300期貨合約為3550點,那麼當天的基差就是50點。
如果到了T2日滬深300指數還是3500點,當日的同月滬深300期貨合約為3400點,那麼其基差為-100點。這意味期貨的投資者開始看空未來滬深300指數。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最近這波大調整中,市場極度恐慌中,滬深300、中證500的基差甚至高達-200多點。基差先生這樣的不開心表現,可見投資者心裡的花並未盛開。
套利者來了,基差先生變乖了
2期現套利使得基差有序波動,簡單期現套利機會變少,股指期貨定價效率提高,更加貼近現貨指數的走勢。
基差除了反應市場未來預期,另外一個方面,由於基差先生的存在,使得幾乎相同的一個東西(如滬深300指數)在兩個不同的市場(現貨和期貨)賣出不一樣的價格。那麼,機會來了。聰明的資金開始在低價的市場買入,然後到高價的市場賣出,從中套利,這群投機倒把分子的名字叫期現套利交易者。
期現套利交易者的出現,一個顯性的結果是基差先生變乖了——基差波動更加有序,簡單期現套利機會變少,股指期貨定價效率更高,這樣期指就漸漸成為股票現貨避險非常有效的工具。
聰明的資金見基差沒有多少機會,只好在股票現貨這一端做做文章。而得益於基差有序波動,期指能夠更加緊貼滬深300指數的表現。於是,這帶來了又一波的淘金者。他們的名字叫對沖交易者。其中又以程序化交易的量化對沖交易者——對沖基金經理最著名,清一色的博士抬頭,精通數據模型和計算機編程。
對沖基金經理們利用自己量化選股模型的選股能力,結合股指期貨對沖,從而穩健地賺取其中的阿爾法超額收益。這種策略就是大家現在經常說的阿爾法策略,又叫市場中性策略。
他們可以更加聚焦在股票組合的表現上,只要現貨股票組合跑贏指數,就可以穩穩地賺取策略創造的alpha收益。
對沖基金經理蜂擁而來,基差先生又頻繁地出現了。
讓對沖交易者愛恨交雜的基差先生
3基差對市場中性策略產品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加大收益,或者擴大虧損,看基差先生的心情哦。
我們知道,市場中性策略即買入一籃子股票,同時做空指數期貨,使得對沖策略最終的收益來源於股票端組合alpha收益和期貨端基差收益,兩部分收益同時影響市場中性產品的凈值。
理想的狀況是alpha和基差同時賺錢,最慘的情形是alpha和基差同時虧錢。而這種理想狀態經常發生,悲慘狀況也時不時來訪。其中基差先生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如某市場中性策略產品建倉,買入現貨股票組合時
的滬深300指數為3500點,同時賣出對應的指數期貨合約滬深300期貨合約為3550點,那麼當天的基差就是50點。
我們知道基差先生有一個規律,每個一段時間要清零——根據期指的結算規則約定,期貨合約到期月份的第三個周五為交割日,屆時,「這些在不同市場里幾乎相同的東西」將變成完全一樣的價格,即基差為0。
那麼問題來了。上述產品運行一段時間後,股票組合表現很好,遠遠跑贏指數達10%,到了逼近交割日的T日,滬深300指數還是3500點,當日滬深300期貨合約為3400點,那麼其基差為-100點。
乖乖隆地東,理想狀態不期而至。如果此時對沖基金經理清倉現貨股票、平倉空頭指數期貨合約,將鎖定alpha和基差的雙盈利:10%的超額收益加上150個點基差收益。這種理想情況在剛剛過了交割日的1507合約發生過哦。
當然,也有可能遭遇悲慘的「戴維斯雙殺」——股票組合沒有跑贏指數,且基差大幅升水。這種極端情況最近的一次出現在去年12月份。彼時,以滬深300為代表的藍籌股暴漲,導致很多對沖基金的現貨股票組合落後於滬深300指數,最終產生了回撤(虧損)。
而基差先生也落井下石了一把。滬深300指數暴漲,導致投資者繼續看漲未來市場,滬深300期貨合約大幅度升水50多點,讓低基差建倉的中性策略產品也承受基差風險。
基差先生規律作息:交割日定律
4交割日的存在,讓基差清零後重新整裝出發。讓市場中性策略產品的基差虧損有時只是浮虧。
不過基差先生的可愛之處就是,到了交割日基差收窄為0。所以,市場中性產品的貢獻里,暫時的基差虧損,市場會慢慢糾正回來,這部分虧損後面會補償給你的。所以,我們在計算市場中性產品的最大回撤時候,往往可以剔除基差帶來的虧損。
『叄』 當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出人意料地增大時,以下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股指期貨套期保值的原理是什麼?
股指期貨之所以具有套期保值的功能,是因為在一般情況下,股指期貨的價格與股票現貨的價格受相近因素的影響,從而它們的變動方向是一致的。因此,投資者只要在股指期貨市場建立與股票現貨市場相反的持倉,則在市場價格發生變化時,他必然會在一個市場上獲利而在另一個市場上虧損。通過計算適當的套期保值比率可以達到虧損與獲利的大致平衡,從而實現保值的目的。
例如,在2006年11月29日,某投資者所持有的股票組合(貝塔系數為1)總價值為500萬元,當時的滬深300指數為1650點。該投資者預計未來3個月內股票市場會出現下跌,但是由於其股票組合在年末具有較強的分紅和送股潛力,於是該投資者決定用2007年3月份到期的滬深300指數期貨合約(假定合約乘數為300元/點)來對其股票組合實施空頭套期保值。
假設11月29日0703滬深300指數期貨的價格為1670點,則該投資者需要賣出10張(即500萬元/(1670點*300元/點))0703合約。如果至2007年3月1日滬深300指數下跌至1485點,該投資者的股票組合總市值也跌至450萬元,損失50萬元。但此時0703滬深300指數期貨價格相應下跌至1503點,於是該投資者平倉其期貨合約,將獲利(1670-1503)點*300元/點*10=50.1萬元,基本彌補在股票市場的損失,從而實現套期保值。相反,如果股票市場上漲,股票組合總市值也將增加,但是隨著股指期貨價格的相應上漲,該投資者在股指期貨市場的空頭持倉將出現損失,也將基本抵消在股票市場的盈利。
需要提醒投資者注意的是,在實際交易中,盈虧正好相等的完全套期保值往往難以實現,一是因為期貨合約的標准化使套期保值者難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意的數量和交割日;二是由於受基差風險的影響。
何謂基差?它對套期保值有何影響?
理論上認為,期貨價格是市場對未來現貨市場價格的預估值,兩者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由於影響因素的相近,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往往表現出同升同降的關系;但影響因素又不完全相同,因而兩者的變化幅度也不完全一致,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基差來描述。基差就是某一特定地點某種商品的現貨價格與同種商品的某一特定期貨合約價格間的價差,即,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基差有時為正(此時稱為反向市場),有時為負(此時稱為正向市場),因此,基差是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實際運行變化的動態指標。
基差的變化對套期保值的效果有直接的影響。從套期保值的原理不難看出,套期保值實際上是用基差風險替代了現貨市場的價格波動風險,因此從理論上講,如果投資者在進行套期保值之初與結束套期保值之時基差沒有發生變化,就可能實現完全的套期保值。因此,套期保值者在交易的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基差的變化,並選擇有利的時機完成交易。
同時,由於基差的變動比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各自本身的波動要相對穩定一些,這就為套期保值交易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而且,基差的變化主要受制於持有成本,這也比直接觀察期貨價格或現貨價格的變化方便得多。
看完了,就明白了,實際上就跟你做現貨交易的鎖單有所類似
『肆』 滬深300股指期貨無風險套利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就單賺基差的錢,緊急啊,求高人指點
原理:同物同價。到股指期貨交割日交割時,股指期貨的價格一定和滬深300指數內相等。
以正向套利為例:在交容割日之前股指期貨價格大幅高於滬深300指數時,做空股指期貨,同時做多滬深300指數,那麼基差對應的利潤就被鎖定,到交割日或交割日之前基差為0或者很小時,平掉期指的空單和指數的多單,就能無風險賺到相應利潤了。
做多滬深300指數,通常可以用滬深300ETF(159919),有的公司也會從滬深300成分股中選擇一籃子股票進行操作。
舉個實例:如果交割日前當月合約的股指期貨盤中價格為2350點,而當時滬深300指數為2320點,那麼就產生了30點的基差。如果這時候判斷基差較高值得套利單進場,那麼做空期指做多滬深300指數,就鎖定了30個點的基差。平倉條件出現時,將多空持倉都平掉,不考慮交易成本的話,就實現了30點*300元/點=9000元的無風險利潤。
『伍』 期貨基差和期現差的區別
這個期現差的確是用期貨減去現貨。至於為什麼不用指數基差要用期現差,只能說是同花順比較偏向股票類型的行情軟體,這種表達更容易讓人理解升貼水,對於大部分做股指期貨的人來說,很多都只有股票交易經驗,對於商品期貨的基差之類沒有太多概念。一般做期貨或商品期貨多數是不會用同花順軟體的,國內期貨主流用的普遍是文華財經、博易大師這類行情軟體。
一般來說,無論升水還是貼水,隨著期貨合約時間的減少,期貨合約價格最終會向現貨價格靠攏,至於期貨與現貨如何靠攏會是多樣性的。由於期貨合約還未到期,不同月份的期貨合約價格的走勢也會分化表現,有時會呈現近強遠弱或近弱遠強(近指的可能是近月合約或現貨,遠指的是遠月合約),這很可能摻雜了某些因素導致市場對價格預期不同形成的。
『陸』 股票中IRS曲線是什麼
在開展債券組合交易中,投資者通常考慮利用利率衍生品對沖基礎利率產品的市場風險,以期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獲取相對穩健收益,此外,也可考慮直接利用利率掉期品種構建「期差」或「基差」組合。事實上「曲線交易」在現券策略中使用已經比較成熟,與之相比,利用IRS品種構建「期差」或「基差」組合優點包括:不佔用資本金即可博取組合利差波動收益;IRS組合流動性較好;交易對手一般為大型金融機構,信用風險較低等。
IRS「期差」交易,即針對同一利率基準的IRS,選擇在不同期限品種間進行買或賣,以達到做平或做陡利率掉期曲線的目的。IRS「基差」交易,即針對不同利率基準的IRS,選擇同一期限品種進行買或賣,以達到做寬或做窄不同基準利差的目的。本文結合今年市場走勢,介紹IRS期差增陡及基差擴大策略組合交易:
期差增陡交易組合方面,以Shibor IRS為例,今年利率波幅較大,曲線在年初最為平坦,此後震盪變陡,如圖所示,1月至2月初Shibor IRS曲線倒掛較顯著,「5-2期差」均值約-35bp,最平點約-47bp,Shibor曲線延續了去年末以來的平坦化,如果判斷期差有「由平變陡」可能,可擇機建立期差交易組合。假設年初建倉「賣2年Shibor IRS,買5年SHIOBR IRS」組合,即構建「5-2期差組合」,2年、5年Shibor IRS名義本金相等,均為2億元,5月初平倉,持倉期為4個月,建倉時組合利差均值為-35bp,不考慮期限衰減因素,平倉期差均值約-6bp,結合Shibor IRS市場實際成交數據,可測算出資本利得約為270萬元,加上持有期收益綜合收益約295萬元。
構建上述期差組合交易時應注意:第一,由於短端和長端建倉時名義本金相同,中長端利率變動對組合損益的影響更大,因此曲線變陡並不一定能帶來正收益,還需結合利率走向具體分析,適合階段性套利,假設利率曲線陡峭化下移到一定程度,組合的綜合收益即轉入負值區間,因此,該策略組合更適合在利率曲線呈陡峭化上移期間建立,由圖可見,5月以後,利率有明顯下行走勢,因此應階段性獲利平倉觀望。經觀察,年初「5-1期差」均值近-80bp,適時交易「5-1期差組合」的收益表現也較好。第二,Shibor IRS品種流動性相對REPO IRS較差,設立組合利差目標值時應考慮流動性溢價補償。
基差擴大交易組合方面,適時構建「5年Shibor/Repo基差擴大」交易組合收益較好。構建此種組合,即買入5年SHIBOR IRS,同時賣出5年REPO IRS,建倉時,組合收益為3M-Shibor與FR007的浮動息差,組合成本為Shibor IRS與Repo IRS的固定端息差(以下定義為「基差」),簡單來講,如果基差擴大,投資者將獲取資本利得收益,今年以來,上述「基差」中位數為-50bp,波動區間在(-26bp,-66bp),構建組合可以把握波段性交易機會。構建基差組合還需考慮持有期浮息端息差損益的影響,需要特別提示的是,SHIBOR IRS與REPO IRS浮息端計息方法、重置頻率和計息基準存在差異,構建模型應重點關注。從歷史統計數據分析,3M-Shibor報價相對平穩,未來新資本協議實施後,該資金成本利率更是易上難下,而7天回購市場化程度更高,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對其影響力較強,綜合今年行情和未來走勢分析,如果持有上述基差組合,浮息端「收取3M-Shibor、支付FR007」獲取正向持有期息差收益的概率較大。
期差或基差組合交易已經是IRS市場上比較成熟的交易品種,構建IRS曲線交易組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弱單期限交易所承受的市場風險,掌握恰當的建、平倉時機可以得到較好的綜合回報收益。
『柒』 滬深300和股指期貨主力合約的基差多少合適
滬深300現在一手成本只要480-960人民幣左右了(昆侖國際),還是蠻劃算的,具體的還可以問問那邊的工作人員
『捌』 基差走強為什麼對賣出套期保值有利
正向市場,現貨價格-期貨價格的絕對值,相對於零值的距離變得越來越近;反向市場,現貨價格-期貨價格的絕對值,相對於零值的距離變得越來越遠;或者由正向市場變為反向市場。
如果買進現貨後,價格下跌,雖然實物交易受到損失,但期貨套期則可得到盈利;如果買進現貨後,價格上漲,期貨套期雖然發生虧損,但現貨交易則可得到盈利,盈虧可以進行抵沖。
這種賣出套期的做法,可以分散風險,對實際用戶起到利益安全的保護作用。賣出套期保值往往被加工企業、製造業者和貿易商採用,可減少價格波動的風險,有助於穩定生產成本和保障收益。
(8)股票基差擴展閱讀
根據保值的目標先在期貨市場上賣出相關的合適的期貨合約。然後,在現貨市場上賣出該現貨的同時,又在期貨市場上買進與原先賣出相同的期貨合約,在期貨市場上對沖並結束實際套期保值交易。
具體地說,就是交易者為了日後在現貨市場售出實際商品時所得到的價格,能維持在當前對其說來是合適的水平上,就應當採取賣出套期保值方式來保護其日後售出實物的收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賣出套期保值
『玖』 期指小課堂:從股指到期指,哪些因素主導了基差
影響股指期貨基差的因素是:
首先,從期貨定價的理論上來講,股指期貨的價格體現的是未來股指價格的現值,因此相當於現貨價格加上持倉成本再減去未來股票現貨的分紅收入。這樣基差就主要體現為3個方面:對未來股指漲跌的預期、持倉成本以及股票分紅。當市場對股指強烈看好時,基差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抬升;而持倉成本對於股指期貨也就相當於資金的成本,因此基差又受到利率因素的影響;最後,在每年夏天分紅季(5~8月),基差的貼水幅度會相對較深,這便是來自股息分紅的影響。
拋開理論來看,市場本身正向套利相對於反向套利更為便利等交易規則也是其中一大因素。正向期現套利時,只需持有股票現貨或股票型基金的同時做空股指期貨,但反向套利則需要通過融券的方式賣空股票現貨或股票ETF如滬深300ETF的同時做多股指期貨。由於市場上可融券賣出的滬深300ETF量相對有限,反向套利的力量本身就會弱於正向套利。除此之外,如流動性、保證金制度等因素也會影響基差的變動情況。
目前的股指期貨長期處在貼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投資者的影響。自股指期貨被限以來,市場上的投機者數量迅速減少,更多的是做套保的機構投資者。這些投資者大多持有股票現貨,通過做空股指期貨對現貨套保,鎖定價格,也因此壓低了股指期貨的價格。因此當股指期貨松綁消息出來後,市場也在預計股指期貨貼水收窄,尤其是對於遠月合約而言,目前的貼水幅度較大,流動性也不高,盡管目前的松綁尚未對遠月合約的基差構成明顯的推動因素,但隨著股指期貨的進一步松綁後,流動性的回升或將使其貼水進一步收窄。
『拾』 為什麼中國的股指期貨基差比美國大
朋友,不要動不動就拿外國的東西來比,我們自己的股票就按照自己的情況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