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票逐筆買入成交的單價乘以成交量減去逐筆賣出成交的單價乘以成交量 怎麼表示
在券商提供的行情數據中,這個是看不出什麼的.
這個逐筆成交,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逐筆成交.而是6秒的集合競價,沒有多大意義.
Ⅱ 同花順逐筆成交和分時成交明細表是什麼意思怎麼看有什麼用
分時成交明細 是每時刻(一般為5秒)撮合成交單子的合計成交量,這筆成交並不是同一個賬戶完成的,而是多個賬戶在這一時刻的交易記錄。
分時成交明細通達信和同花順一樣,所以這個分時不能單獨當做買單或賣單量來看待,而就是一個5秒鍾的雙方成交量
由於買賣信息不對等性,大多數時間一筆大點買單要對應多筆小賣單,一筆大點的賣單要對應多筆小買單,才能完成成交。
逐筆成交顯示是以買賣較小單方向,單筆完全成交數量。B代表主動買入成交,S代表主動賣出成交。
通達信的逐筆顯示,大點賣出或買入單子,通常是被拆分多個小單對手成交完畢,顯示逐筆單也是以完整成交小單顯示。但這並不能完整顯示單筆買單或者賣單數量;從而判斷不了單筆買賣量。從而就無法判斷主力出貨買入意圖。
(2)股票逐筆成交擴展閱讀:
股票分時成交明細技巧:
1、一些連續的數字則是充滿想像的。一般來說,成交筆數越少,金額越大,表示成交比較強勢,反之是弱勢。尤其是成交筆數比較大而集中的時候,表示有大資金活躍跡象,該股出現價格異動的概率就大,應該引起投資者的注意。
2、交易數據三維元素—數量、價格和筆數。不陌生的是前面兩個,筆數就是交易批次。在數量一定的前提下,筆數少說明交易力度強,反之就弱。筆數的變動與數量方向一致,交易為常態,反之就是非常態。
3、分時圖的基礎知識。分時圖是指大盤和個股的動態實時(即時)分時走勢圖,其在實戰研判中的地位極其重要,是即時把握多空力量轉化即市場變化直接根本。
Ⅲ 股票軟體里的,分時成交逐筆成交是什麼意思那個准確
兩個不沖突的,分時成交就是不是一天24小時成交,是有時間段的。逐筆成交就是一筆一筆的成交,不會一次性全部一起成交的。兩個共同存在。沒有沖突的
Ⅳ 哪裡有股票逐筆成交的數據介面
1、廣發證券的軟體上,在實時交易圖上用F1、F2查看。
2、成交明細列表中版的買盤權/賣盤:"買盤"表示以比市價低的價格進行委託買入,並正在排隊的量,代表外盤;"賣盤"表示以比市價高的價格進行委託賣出,並正在排隊的量,代表內盤; "主動成交":以賣一價向上成交為外盤;以買一價向下成交為內盤。即:場外資金進場接盤為"外";場內資金外逃為"內"。
Ⅳ 股市每逐筆成交中有即非買入又非賣出,而是兩短橫杠,什麼意思
你好,其實股市每逐筆成交中有即非買入又非賣出,而是兩短橫杠,這兩橫杠就代表平價的意思啦
Ⅵ 股票逐筆成交的買賣方向是什麼意思
下箭頭機構賣出上箭頭是機構買進,沒有的是大戶跟散戶。
Ⅶ 逐筆成交規則
逐筆成交,是把分時成交拆開來顯示,把每筆的成交都列出來,是Level-2的特有功能是要付費才能看到。紅色代表主動買入綠色代表主動賣出。
規則
交易過程中的單次成交,是交易過程的真實成交情況。這是Level-2的專有數據,用一個實例來解釋這個概念:假設目前的賣一是10元、100手,這時有人以10元委託買入100手,那麼這100手是如何成交的呢?這要取決於賣盤由幾個委託單構成,如果賣一是一個委託單,那就是一筆成交,即100手;而如果賣一是由40手和60手兩筆委託構成,那麼這100股就會分成兩次成交,即40手一次,60手一次,逐筆成交就是2筆。
一般顯示的數據格式為在幾分幾秒以多少價格分幾筆成交了多少手。在這里我們要注意的是成交手數有時候是帶小數點的,這是因為股票買進的股數最少是100股,委託的股數也應是100的整數倍,賣出卻沒有限制,因此成交的手數會有小數點。另外一點就是如果在成交價格和手數前面沒有顯示,則一般是默認的1筆。
Ⅷ 同花順 查看某隻股票逐筆成交 的問題,愁死我了,求大神幫幫忙!具體看圖
我也是,准備用通達信了,簡直滾動到手抽筋每天看集合競價的話
Ⅸ 股票逐筆數據成交問題
以下僅是個人感覺:
它拆成三份主要在於掛賣單的有三份,即表示你跟三個賣方完成交易(三筆都在盤口上顯示紅色的)。而主動性買盤100手仍然可以識別,仍然算大單;但有時候,你拿筆單子在那個價位沒有完全成交,即主動性買單變成了掛買,後面是其他人賣下來的,那麼就不算大單了(不過這樣後面兩個40、10應該是綠色的,表示主動性賣出)。
Ⅹ 如何才能看到前一交易日的逐筆成交與分時成交明細
你這個是同花順的軟抄件吧。在這里看不到歷史的逐筆成交的,需要雙擊或回車操作,進入日K線,然後雙擊你要查看的日期的K線,就進入了該日的分時圖。在分時圖內,點擊右上角的「歷史重現」,然後再點左上角的「超級盤口」,就可以看到該日的分時成交了。但是逐筆成交還是看不到。
我現在用的是免費版的,以前用過幾年收費版的,不清楚收費版的是否可以看歷史逐筆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