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滬深股票市值排行
進入炒股軟體選60回車/點總市值自動排序。
❷ 滬深股市市值分別是多少
截止2015年8月23日。滬市擁有上市公司1071家,總股本29469億股,流內通股本26657億股,平均市盈率為17.24倍。深市擁容有上市公司1729家,總股本11647億股,流通股本8916億股,平均市盈率為45.22倍。
滬深股市,是指上海、深圳的主要從事股票交易的證券交易所。目前,我國僅有上海、深圳兩家證券交易市場,深圳交易所為中小板和創投板塊,上海證券市場為中國內地首屈一指的市場,上市公司數、上市股票數、市價總值、流通市值、證券成交總額、股票成交金額和國債成交金額等各項指標均居首位。
❸ 滬深流通市值是多少呀
上海市場概況 2009-09-23
上 市 公 司: 867 家
上 市 證 券: 1307 只
上 市 股 票: 911 只
總 股 本: 16385.1 億
總 流通股本: 8091.52 億
總 市 值: 157160.99 億
總 流通市值: 75485.07 億
平均市盈率: 24.59 倍
深圳市場概況 2009-09-23 股票流通市值(元) 2,804,174,580,145.65
❹ 滬深股市市值過1000元人民幣的股票有哪幾種股票
總市值過1000億元人民幣的股票有123隻,見下圖:
❺ 哪裡可以查詢滬深兩地股票的總市值
1、在股票交易系統復中,一般會制在下面即有滬深市的點數、總市值、漲幅等信息,直接查看即可。或者到一些證券公司的網站上,都會顯示當天的滬深市的總市值。
2、滬市所有股票的市值就是滬市總市值。深市所有股票的市值就是深市總市值。總市值用來表示個股權重大小或大盤的規模大小,對股票買賣沒有什麼直接作用。但是最近走強的卻大多是市值大的個股,由於市值越大在指數中占的比例越高,莊家往往通過控制這些高市值的股票達到控制大盤的目的,這時候對股票買賣又是有作用的。
❻ 滬深兩市總市值多少
截止2021年3月19日,A股總市值為83.39萬億元。
應答時間:2021-03-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❼ 滬深股市A股總市值哪裡查
1、在股票交易系統中,一般會在下面即有滬深市的點數、總市值、漲幅等信息,直接回查看即可。答或者到一些證券公司的網站上,都會顯示當天的滬深市的總市值。
2、滬市所有股票的市值就是滬市總市值。深市所有股票的市值就是深市總市值。總市值用來表示個股權重大小或大盤的規模大小,對股票買賣沒有什麼直接作用。但是最近走強的卻大多是市值大的個股,由於市值越大在指數中占的比例越高,莊家往往通過控制這些高市值的股票達到控制大盤的目的,這時候對股票買賣又是有作用的。
❽ 滬深股市今天的市值是多少
2015年3月24日滬深股市流通來市值和總市值情自況:
上證指數流通市值247477億元,總市值277128億元。
深圳指數流通市值118565億元,總市值164923億元。
滬深股市綜合市值情況:(全部品種)
上交所2015年3月23日綜合總市值286510.52億元。
深交所2015年3月23日綜合總市值179007.30億元。
上證指數是綜合指數,假如今天以上證3000點為例,每隻股票都是漲停,上證指數應該是3300點左右。(漲停不一定都是10%)上證從6000點跌進3000點,不能說上證市值正好跌了一半,因為這個下跌期間會有新股上市,老股增發或者配股,還有許多股票送股除權。
深圳成指是40隻成分樣本股指數,漲跌全看40隻成分樣本股,其他股票漲跌不計入深圳成指,全部股票漲跌要看深圳綜指。(深圳綜指代碼399106)
❾ 如何計算滬深股市總市值
1、投資者持有的市值以投資者為單位,滬深市場的市值標准為:
滬市:T-2日(T日為發行公告確定的網上申購日)前20個交易日(含T-2日)賬戶中上海非限售A股股票的日均持有市值在1萬元以上(含1萬元),每一萬市值對應1000股申購額度。
深市:T-2日(T日為發行公告確定的網上申購日)前20個交易日(含T-2日)賬戶中深圳非限售A股股票的日均持有市值在1萬元以上(含1萬元),每一萬市值對應1000股申購額度。
2、 投資者持有多個證券賬戶的,多個證券賬戶的市值合並計算。
(9)滬深股票市值擴展閱讀:
上證所市場交易採用電子競價交易方式,所有上市交易證券的買賣均須通過電腦主機進行公開申報競價,由主機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自動撮合成交。目前交易主機日處理能力為委託2900萬筆,成交6000萬筆,每秒可完成16000筆交易。
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上海證券市場已成為中國內地首屈一指的市場,上市公司數、上市股票數、市價總值、流通市值、證券成交總額、股票成交金額和國債成交金額等各項指標均居首位。
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