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2009年天然氣價格

2009年天然氣價格

發布時間:2025-09-23 11:40:20

❶ 俄羅斯天然氣不斷漲價,會不會影響到中國呢

資源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豐富的資源,一個國家才能夠更加長遠的發展起來,像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對於人類的發展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每年我國都會從國外進口大量的石油天然氣資源。

在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有豐富的天然氣和石油資源,這些國家光是依靠天然氣、石油資源的出口就已經可以賺得盆滿缽滿了。俄羅斯就有著非常豐富的礦產和能源資源,因此俄羅斯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輸出國。


我國對新能源的發展也十分重視,到2020年,大批新能源技術達到商業化水平,新能源佔一次能源總量的18%以上。未來將全面實現新能源的商業化,大規模替代化石能源,到2050年在能源消費總量中達到30%以上。

新能源作為中國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將為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和產業基礎。未來新能源將造福人類,發展前景一片廣闊

❷ 俄烏天然氣爭端的發展過程


(一)這次俄烏天然氣爭端緣起於兩國能源經濟的相互依存
根據最具國際能源統計權威性質的英國石油公司發布的最新年度報告——《BP世界能源統計2009》[1],俄羅斯是當今世界可與沙特匹配的「能源超級大國」,尤其是其天然氣資源(43.3萬億立方米)佔全球剩餘探明儲量的23.4%,儲產比為72年,為世界頭號天然氣資源大國,年產量超出6000億立方米,並保持著佔全球天然氣出口總量約35%的份額,在目前世界天然氣市場上擁有叱吒風雲的影響力。而烏克蘭則是天然氣資源匱乏國,其儲量僅為俄羅斯的1/47(0.92萬億立方米),且其產量最高也不過200億立方米,遠不抵其年均600~700億立方米的年消費量,其中約250億立方米通過從俄羅斯進口來彌補。同時,俄羅斯天然氣佔到歐洲天然氣使用量的1/4,而這其中又有80%途經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由 此,俄烏能源領域密切的相互依存關系鋪就了雙方天然氣爭端的基礎背景。
(二)2006年俄烏「斷氣風波」開啟兩國天然氣爭端
在歷史上,俄烏兩國關系久遠而密切。1922年烏克蘭作為創始國,與俄羅斯聯邦等一起建立蘇聯,以其遼闊的國土資源和龐大的經濟規模,成為蘇聯的「糧倉」和僅次於俄羅斯的最重要加盟共和國。1991年蘇聯八一九事變後,烏克蘭宣布獨立,而後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共同宣布建立取代蘇聯的「獨聯體」。直至2004年烏克蘭大選之前,總體上烏克蘭還是保持與俄羅斯的睦鄰友好關系。
俄羅斯念在昔日「兄弟」情分上,一直按補貼價格優惠供應烏克蘭天然氣。
但自2004年年底烏克蘭爆發「橙色革命」以及隨後親西方的尤先科總統上台以來,烏克蘭政府扭轉外交基調,執行親美傾歐政策,追求加入北約與歐盟,並與俄羅斯在克里米亞海軍基地等問題上齟齬不斷,矛盾日深。俄羅斯覺得再無必要為「疏俄倒西」的烏克蘭經濟埋單,便於2005年年末要求將供烏的天然氣價格從每千立方米50美元提高至230美元。而烏方要求分階段提高天然氣價格,並按照市場價格計算俄天然氣過境費。因談判未果,2006年元旦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以下簡稱「俄氣」)切斷對烏克蘭的天然 氣供應,形成舉世關注的俄烏「斷氣風波」,直到1月4日雙方談判達成協議後方才恢復通氣。根據協議,俄方以每千立方米230美元出售天然氣給「俄烏能源公司」,該公司將俄天然氣和來自中亞的天然氣混合,再以每千立方米95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烏;而俄天然氣經烏境內出口歐盟的過境費則由原來每千立方米/百公里1.09美元提至1.6美元。
(三)政治、經濟動因刺激天然氣紛爭再起
2007年俄烏雙方決定以三年時間,逐步將俄對烏供氣價格與國際市場拉平。由於尤先科政權罔顧俄羅斯的一再警告,頑固堅持親美和「去俄入歐」路線,俄烏在政治、經濟、軍事和地緣戰略上矛 盾日益惡化,俄國內教訓烏的呼聲愈益上升,尤其是在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的刺激下,兩國天然氣爭端更趨激化。
俄方迫不及待地要求提高輸烏氣價,烏方竭力抵制漲價,並要俄支付更多過境管道使用費,還提出讓俄氣直接向烏克蘭消費者銷售天然氣[2]。
烏方認為,2009年俄對烏天然氣售價應為每千立方米201美元。俄總理普京則聲稱,供應烏方的天然氣成本約為每千立方米380美元,主要是俄方出於人道主義因素,考慮到烏在金融危機下處境艱難,而向烏提出250美元的報價[3]。又由於國際油價大跌、盧布貶值,俄羅斯急需現金支持國內經濟,因而向烏方強硬追討所欠的20多億美元債務,其中6.14億美元是烏石油天然氣公司欠下的天然氣債款。而經濟衰退和信貸危機也加大了烏克蘭及時還債的難度。俄羅斯還指責烏克蘭不時截留輸往歐洲的天然氣,要求烏方保證天然氣在烏過境運輸的安全,確保俄羅斯天然氣能夠暢通無阻地運往歐洲國家。烏方則否認俄方指控,聲稱俄輸歐的供氣量不足。
(四)一波三折的沖突進程
(1)爭議談判受阻:早在2008年6月俄方就提出將向烏供氣價格提高近兩倍的要求。11月俄烏供氣談判因價格和債務問題受阻。該月20日,俄又要求烏支付24億美元的天然氣欠款。但 烏石油天然氣公司聲稱與俄氣沒有債務問題。12月18日俄氣宣布,因烏未能償清欠費,俄方明年起停止供氣。12月30日烏克蘭總理季莫申科當天訪俄,試圖解決兩國間天然氣供應問題而未果。
(2)斷氣殃及歐盟:2009年1月1日莫斯科時間10點起,俄氣切斷對烏供氣。1月5日,俄烏「斗氣」升級,烏克蘭地方法院禁止過境輸送俄天然氣。1月7日,烏方表示因俄完全停止向烏境內天然氣管道送氣,「被迫完全停止向歐盟國家輸送天然氣」。以前歐盟將俄烏分歧視為「兩國間貿易糾紛」和「經濟事務」,表示不會介入。然而這次俄烏「斗氣」時,歐洲恰遇罕見冰雪嚴寒,多個歐盟成員國出現取暖用氣短缺和供電困難,對歐洲多國生產和民眾生活形成嚴峻威脅。至此歐盟立場出現重大轉變,強硬敦促俄烏迅速談判,全面恢復對歐盟的天然氣供應,否則「這一問題將上升到最高政治層面」。
(3)妥協化解爭端:迫於國際壓力,俄烏同意重開談判,並接受歐盟就解決紛爭在布魯塞爾舉行三方峰會的建議。經歐盟積極斡旋,1月11日俄烏就恢復經烏向歐供氣達成協議,並同意歐盟派遣觀察員監督過境輸氣。1月13日,在俄、烏、歐盟三方簽署有關成立過境輸氣監督委員會的議定書後,俄方恢復過境烏克蘭對歐洲供氣。孰料隨後烏俄又在輸氣線路和過境管道技術性耗氣等 問題上發生爭執與指責,過境天然氣仍然未達歐洲。1月17日,由俄總統梅德韋傑夫倡議的天然氣消費國「國際峰會」在克里姆林宮召開。會後經長達10小時的艱苦談判,俄烏終於於18日凌晨宣布達成協議:在保持2008年過境費率(每千立方米/百公里1.7美元)不變的條件下,2009年俄方將在歐洲價格基礎上給烏方供氣價20%的折扣。同時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俄烏天然氣價格及過境費將完全按照歐洲價格公式生成[5]。1月19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和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在莫斯科簽署協議,結束這場天然氣爭端,並承諾恢復向歐洲供氣。1月20日,俄恢復過境烏克蘭的對歐供氣。至此,這次持續近三周,導致近20個歐洲國家在寒冬季節遭遇能源短缺危機的「斷氣」紛爭告一段落。
2009年3月23日,烏克蘭、歐盟委員會以及世界銀行、歐洲投資銀行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在布魯塞爾簽署了關於烏輸氣系統現代化改造問題的聯合宣言,希望不要再發生像2008年冬天那樣的天然氣危機。11月19日,烏克蘭總理季莫申科和俄羅斯總理普京在烏南部旅遊城市雅爾塔舉行會談,雙方同意修改2009年初簽署的天然氣協議中的一些條款。11月25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發言人謝爾蓋·庫普里亞諾夫說,2010年,俄羅斯將按歐洲價格對烏克蘭出口天然氣,全年平均價格預計約為每千立方米280美元。12月29日,俄羅斯和烏克蘭石油企業在莫斯科就俄羅斯石油過境烏克蘭輸往東歐國家事宜達成協議,從而減緩了人們對2010年俄羅斯經過烏克蘭向歐洲國家輸送石油受阻的擔憂。
2010年4月21日,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烏東部城市哈爾科夫舉行會談,雙方在天然氣價格和黑海艦隊駐扎等一系列問題上達成重要協議。根據兩國總統在會談後簽署的協議,俄羅斯同意在原合同價格基礎上降價約30%向烏克蘭出售天然氣,而烏克蘭同意把俄羅斯黑海艦隊在烏境內駐扎的期限延長25年,並且在該期限屆滿後雙方有權選擇是否再延長5年。
烏克蘭雖積極改善與俄羅斯的關系,卻沒有放棄加入歐盟的外交政策,對於加入由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組成的關稅同盟問題一直含糊其辭。
2012年3月30日,烏克蘭與歐盟草簽了聯系國協定,雙方計劃於2013年11月28日簽署聯系國條約。此舉遭到俄羅斯強烈反對。此後,雙方貿易摩擦不斷。俄羅斯總統普京甚至警告說,如果烏克蘭與歐盟簽署聯系國協定,以俄為首的關稅同盟將被迫採取保護性措施。
2013年10月31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董事會副主席戈盧別夫證實,如果烏克蘭欠款問題得不到解決,俄將從11月開始對烏供氣採取預付款機制,屆時烏克蘭須在11月提前支付12月份的全額費用。俄烏天然氣爭端再起。據俄聯邦政府新聞局消息,俄天然氣工業公司至今未收到烏方8月份的天然氣供應費,這筆費用總額達8.82億美元,最後支付期限為10月1日。11月5日,俄氣發言人庫普里亞諾夫證實,烏克蘭已開始向俄方償還8月的供氣欠款;烏克蘭能源和煤炭工業部長斯塔維茨基7日表示,烏方已向俄氣支付8月份供氣欠款的20%,而2013年10月的天然氣供應費用已結清。另有數據表明,烏克蘭此前已向俄方全額支付了9月的供氣費用。
2013年11月11日,俄羅斯媒體報道說,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已從11月8日起完全停止從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俄氣)購買天然氣。
烏克蘭2014年2月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大幅減少。俄羅斯與烏克蘭又可能爆發類似2013年11月的天然氣貿易戰,當時烏克蘭總理威脅如不修改天然氣進口協議價就將終止向俄羅斯進口。昨日,受俄羅斯警告烏克蘭必須償還30億美元債務及可能不再提供120億美元貸款影響,烏克蘭貨幣格里夫納兌美元匯價跌至創紀錄新低。
路透由兩位俄羅斯能源業人士處獲悉,2月24日,烏克蘭國有油氣公司Naftogaz向俄羅斯最大天然氣生產商Gazprom每日進口天然氣規模已經降至2800萬立方米,1月1日還多達1.47億立方米。
兩位消息人士稱,Naftogaz二十餘日里逐步減少了進口量,但他們沒有給出Naftogaz進口減少的理由。
2013年12月下旬,俄羅斯宣布,為緊急援助烏克蘭,將斥資150億美元購買烏克蘭債券,並暫時將向烏供應的天然氣價格下調三分之一。但本周一,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暗示,俄出口烏克蘭的天然氣價格可能回調。
俄羅斯是烏克蘭第一大貿易夥伴。烏克蘭每年天然氣消耗量約550億立方米,其中半數以上由俄羅斯進口。2013年Gazprom向歐洲出口天然氣1615億立方米。而就在2013年11月上旬,俄羅斯與烏克蘭還因天然氣協議價的嚴重分歧險些終止貿易關系。Naftogaz2013年11月8日已經完全中止向Gazprom進口天然氣。截止8日,Naftogaz11月日均進口天然氣僅有約900萬立方米,遠低於10月日均的1.04億立方米。時任烏克蘭總理Mykola Azarov當時表示,如果Gazprom拒絕修改天然氣銷售協議,烏克蘭將不再向俄羅斯進口天然氣。
根據前烏克蘭總理季莫申科2009年與Gazprom簽署的進口天然氣預付款協議,俄羅斯向烏克蘭每出口1000立方米天然氣平均售價約400美元,烏克蘭在協議簽署後就已指責這一進口價格過高,在歐洲地區屬於最高水平。
2014.2.25日,在路透報道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天然氣貿易關系再度緊張當天,俄羅斯財政部長西盧阿諾夫接受俄羅斯電視頻道采訪時公開表示,沒有發現烏克蘭有任何理由不償還俄羅斯為烏克蘭歐洲債券投入的30億美元。
同日,俄羅斯財政部副部長斯托爾恰克表示,俄羅斯沒有法律義務向烏克蘭提供2013年決定資助的120億美元。俄羅斯當時承諾合計投入150億美元,現剩餘120億美元未落實。
據俄塔社報道,斯托爾恰克說:沒有這樣的法律義務。 這里指的是,新一輪談判和新的協議。談判和協議的形式將由時間決定。當天,烏克蘭3個月期債券價格急跌。烏克蘭貨幣格里夫納重挫6.8%,跌幅創2009年2月新高,格里夫納兌美元跌至9.8,創最低紀錄。
上周末烏克蘭議會表決通過罷免親俄羅斯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親西方的圖爾奇諾夫此後任代理總統。烏克蘭過渡政府本周一對亞努科維奇發布通緝令,並表示為避免違約需要350億美元援助。
作為對烏克蘭上周末事變的回應,昨日俄羅斯威脅將限制烏克蘭糧食進口。俄羅斯進口糧食占烏出口糧食總量的25%。
2014.2.25日消息,歐盟以及IMF准備向烏克蘭提供援助。

閱讀全文

與2009年天然氣價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債券的價格要除以100 瀏覽:865
天信投資新三板 瀏覽:928
永安期貨能操作a50 瀏覽:59
0利率貸款買車什麼意思 瀏覽:195
福州哪裡換外匯 瀏覽:842
投資啦投資理財 瀏覽:310
85元人民幣可以換多少港幣 瀏覽:328
股票買入44 瀏覽:240
外匯關天豪 瀏覽:804
寶富國際外匯 瀏覽:866
上海中期期貨上班好嗎 瀏覽:34
2009年天然氣價格 瀏覽:906
航天電子股票價格是多少錢 瀏覽:800
文華隨身行支持哪些期貨公司 瀏覽:603
2017年基金滬指最高點 瀏覽:914
股票賬戶忘記了 瀏覽:827
有關金通靈貸款公示 瀏覽:254
q板股票代碼 瀏覽:447
st上普股票退市時價格 瀏覽:967
股票1月7日 瀏覽: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