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位兄弟知道龍宇燃油申請的保稅油資質證書
申請獲得保稅油市場經營資質,龍宇將強勢漲停!!!! 大慶華科昨天已強勢漲停, 相對石油類股票,龍宇的市盈是最低的,目前公司正在申請獲得獲得保稅油市場經營資質市場經營資質,獲得批准機率很大,獲得保稅油市場經營資質國家按照國際通行慣例,為國際航行的船舶提供免稅油品供應。保稅油經營企業可直接從國際進口燃油,不佔國內燃油進口配額,免徵進口環節的關稅、消費稅、增值稅。 船用燃料油需求長期看全球水上加油向中國轉移。過去5年在水運業推動下,國內船用燃料油需求以年均9.6%增速穩步增長,但是與龐大的港口吞吐量相比,供應量依然偏低,每萬噸外貿吞吐量供油僅全球最大船加油中心新加坡的1/20不到,原因在於油品價格高、加油設施效率低使得到港的外輪很少在中國加油。隨著國內企業加大投入改善供油設施、降低采購成本,國內保稅油近十年銷量增長25倍達910萬噸,若達到新加坡萬噸吞吐量供油的1/4水平,還可新增需求近4000萬噸,市場空間巨大。 若公司保稅油經營資質申請成功,其水上加油將從內河沿海拓展至國際航線,發展機遇較大。目前民營巨頭光匯石油主要經營保稅油,近幾年發展迅猛,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船加油供應商(銷量1200萬噸),其成功經驗,公司正在借鑒(如加大資金投入在全球港口廣泛布局、建造VLCC全球化采購以降低成本),目前,公司保稅油資質即將獲得國家能源局批准。
2. 中油好客e站、光匯雲油、車享加油、和小車加油這四個app哪個好
身為老司機,肯定是用過各種各樣的加油app,中油好客e站、光匯雲油、車享加油和小車加油都用過,中油好客e站、光匯雲油、車享加油都是用幾次就不用了,但是只有小車加油app讓我一直愛不釋手,小車加油app覆蓋全國400多個城市的40000多個加油站,一個app裡麵包含多個app的資源,不用再下載多個加油app。能享有品牌油站最有競爭力的優惠價格,讓車主加油真正放心、真正省錢。
3. 在智聯招聘上投的深圳光匯石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求職的是大連分公司這邊的招聘,後來公司打電話給我,說
我覺得如果要培訓,應該是你先在大連辦完入職手續之後方進行。這樣走公司流程才靠譜
4. 原油開戶怎麼開,炒原油開戶去哪裡好
目前可以選擇做浙商所浙商油,浙江省舟山市政府舉全市之力發起設立的交易平台。浙江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下稱浙商所)經舟山市人民政府資經營有限公司、武鋼集團、沙鋼集團、中國國電集團、光匯集團、溫州港集團等12家大型央企、國內知名民營企業。現己實行網上自助辦理開戶業務。下面說一下開戶怎麼開。
第一步:登陸浙商所官網,在新手入門一欄選擇我要開戶,選擇商城自助開戶;
第二步:選擇實盤開戶(開戶前准備所需資料:身份證正反面照片及本人手持身份證上半身照片、建設銀行卡並開通網銀);
第三步:選擇主購銷編號:機構編號:詢問浙商所主購銷商開戶客服進行選填;
第四步:閱讀相關協議及文件(請認真仔細閱讀相關開戶協議和文件,充分理解)
第五步:填寫銀行信息表;(帶星號的都是要填寫的)
第六步:注冊成功後,系統會顯示交易賬號及初始密碼;(請及時修改密碼)
5. 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的2010年排行
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2010年10月28日,《福布斯》雜志發布「2010福布斯中國富豪榜」400人名單,宗慶後(娃哈哈集團)以財富534億元人民幣名列首位。李彥宏(網路)財富480億元名列第二名,梁穩根(三一集團)財富394億元名列第三名。
在財富的計算上,對於具有上市資產的個人,《福布斯》依據2010年10月12日的股價來計算其個人財富或凈資產。對於富豪持有的未上市公司財富,則按照賬面價值估算,或通過對收入、利潤和賬面價值的考察,並結合同行業相似上市公司的財務比率進行評估。
名列4-37位的富豪還有:4、張近東(蘇寧電器)5、李鋰夫婦(海普瑞葯業)6、何享健(美的集團)7、劉永行(東方希望集團) 8、吳亞軍夫婦(龍湖地產)9、馬化騰(騰訊)10、王傳福(比亞迪)11、許家印(恆大集團)12、陳發樹(新華都實業集團)13、王健林(大連萬達集團)14、許榮茂(世茂集團)15、周成建(美特斯邦威集團)16、楊惠妍(碧桂園)17、朱林瑤(華寶國際)18、魯冠球(萬向集團)19、祝義材夫婦(雨潤集團)20、張欣夫婦(SOHO中國)。最年輕的高德康家族(立奇集團)在福布斯中 10月28日上午消息,2010年福布斯富豪榜今日發布,娃哈哈集團宗慶後家族在成為胡潤百富榜首之後,再次登上福布斯富豪榜首富寶座。網路的李彥宏、三一集團梁穩根進入富豪榜前三名。
宗慶後、李彥宏、梁穩根、張近東、李鋰夫婦、何享健、劉永行、吳亞軍夫婦、馬化騰、王傳福居前十。
上榜富豪地域分布上和2011年區別不大,廣東、江蘇、上海是富豪分布較多的地區。北京、深圳、上海、杭州是上榜人數最多的城市。來自西部的富豪只佔7%左右。
就行業來說,零售業的財富變動很大。張近東個人財富比2011年增加了一半,周成建、沈國軍、黃茂如財富大量增加,其中黃茂如2012年的財富比去年多了一半以上。
2012年最重要的影響富豪排名的因素是IPO有關的,中國2012年變成全球最大的IPO來源國家,不管是項目還是募集的資金,數量多有大的增長。海普瑞(124.18,-0.99,-0.79%)、愛施德都受益於此。
此外,醫葯公司的領導第一次出現在此次富豪榜上。相比醫葯產業的蓬勃發展,地產有關的公司表現不佳。張桂平、朱孟依個人財富縮小了不少。
今天的榜單的重要特色出現了不少是落榜的以及財富跌得比較多的富豪,比如王傳福是2011年的排行榜首富,2012年碰到很多經營方面的挑戰,股價大跌,呂向陽的財富也隨之縮水。
福布斯上海分社社長范魯賢表示,2012今年對富豪榜有較大影響的是消費。政府開始不斷鼓勵零售業的消費,有關股票也相應走高。2012年這樣的趨勢可能會繼續延續。此外,服務業的發展預計未來將迎來春天。
范魯賢還認為中國能在短時間內快製造出來如此多的富豪,是相當有意義的。
「中國政府刺激內需,我們看到富豪增加幅度是相當大的,這其實跟政府有關的。技術進步也很重要,中國能夠這么快製造出來富豪,是相當有意義的,肯定跟我們這個時代的技術有關的,這對中國來說是經濟發展一個蠻好的幫助。國家跟國家之間有利的比如說貿易規則等等對中國來說是相當的好,中國進入 WTO,如果我們看這十年來,中國的財富變得這么大。還有中國的長期改革、鼓勵民營經濟發展和企業創業有關的結果。」范魯賢在活動期間表示。 在2010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中,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以534億元居首位。不僅如此,本月早些時候發布的胡潤百富榜,宗慶後同樣奪得了冠軍。
從行業來看,中國10大富豪可謂「術業有專攻」。《福布斯》中文版總編輯周健工對此表示:「在強勁的國內消費推動下,中國食品飲料行業、連鎖餐廳以及奢華酒店行業必將出現更多巨富。」周健工同時指出了今年富豪榜的趨勢性變化:房地產富豪數量減少,醫葯企業富豪大增。中國最富有的400人中,一成富豪的全部或部分財富來自於醫療保健行業。 四川籍企業家李鋰被周建工稱為「最有戲劇性的富豪」。正是憑借著「A股史上最貴IPO」的海普瑞(124.40,0.05,0.04%),李鋰夫婦以54億美元的個人凈值排名今年富布斯中國富豪榜第五,成為新晉富豪中最富有的人。
周建工說:「李鋰說他既不是科學家也不是企業家,只是一個技術人員。他用26年時間找到從豬小腸中提取肝素納的工藝流程,他成功了,很多人感到不理解。」
此外,四川上市公司科倫葯業的IPO使公司實際控制人劉革新以72億元財富排名第108位。福布斯上海分社社長范魯賢特別指出資本市場的影響尤為重要:「今年的股價是以10月20日確定的。上榜的400人中,一部分是因為IPO股票漲了上的榜。」 2010排名 2009排名 姓名 年齡 凈資產 公司 1 3 宗慶後 65 534 娃哈哈集團 2 14 李彥宏 42 480 網路 3 12 梁穩根 53 394 三一集團 4 9 張近東 47 380 蘇寧電器 5 / 李鋰夫婦 46 360 海普瑞葯業 6 15 何享健 68 334 美的集團 7 2 劉永行 62 327 東方希望 8 29 吳亞軍夫婦 46 314 龍湖地產 9 7 馬化騰 39 294 騰訊 10 1 王傳福 44 284 比亞迪 11 86 許家印 52 280 恆大集團 12 11 陳發樹 49 274 新華都實業 13 10 王健林 56 260 大連萬達集 14 6 許榮茂 60 244 世茂集團 15 13 周成建 45 240 美特斯邦威 16 5 楊惠妍 29 234 碧桂園 17 25 朱林瑤 40 224 華寶國際 18 21 魯冠球 65 220 萬向集團 19 27 祝義材夫婦 46 210 雨潤集團 20 22 張欣夫婦 45 207 SOHO中國 21 17 高家族 23 200 石化集團 22 4 呂向陽 47 197 融捷投資 23 20 郭廣昌 43 187 復星國際 24 8 劉忠田 46 180 忠旺集團 25 51 高德康家族 58 174 波司登 26 18 張志熔 41 153 恆盛地產 27 70 孫廣信 47 151 新疆廣匯集 28 96 施文博 60 148 恆安集團 29 303 陳建華 39 147 恆力集團 30 23 丁磊 39 146 網易 31 16 盧志強 58 143 泛海集團 32 102 許連捷 57 141 恆安集團 33 31 張茵 53 140 玖龍紙業 34 19 黃偉夫婦 51 137 新湖集團 35 36 沈國軍 48 134 銀泰集團 36 41 沈文榮 64 133 江蘇沙鋼 37 383 高家族 23 122.9 立奇集團 38 28 陳義紅夫婦 52 130 中國動向 39 51 黃茂如夫婦 45 129 茂業集團 40 44 李書福 47 127 吉利集團 41 80 李新炎夫婦 58 125 中國龍工 42 / 黃紹武 40 123 深圳愛施德 43 34 曹德旺家族 64 122.5 福耀集團 43 228 薛光林 61 122.5 光匯石油 45 / 黃澤蘭 55 121 崇義章源鎢 45 41 張志東 38 121 騰訊 47 / 黃毅 47 120.5 中升集團 48 70 葉澄海家族 67 120 深圳信立泰 48 / 賀學初 48 120 洪橋集團 50 30 周福仁家族 53 119 西洋集團 51 70 林秀成家族 55 118 福建三安 52 37 朱共山 53 117.5 協鑫控股 53 26 張力 57 117 富力集團 54 / 何巧女夫婦 44 113 東方園林 55 32 張志祥 43 104 北京建龍 56 70 雷菊芳 47 103.5 奇正集團 57 84 安康 61 103 華蘭生物 58 35 史玉柱 48 102 巨人集團 59 / 龔虹嘉夫婦 45 100 海康威視 60 99 馬興田家族 41 97 康美葯業 61 83 朱保國家族 48 95.5 健康元葯業 62 / 蔣仁生父子 57 95 重慶智飛生 63 148 李振江 54 93 神威葯業 63 96 王水福 55 93 西子聯合 65 / 丁欣欣夫婦 52 92.5 浙江亞廈裝 66 132 潘政民夫婦 41 92 AAC聲學科 67 58 張成飛 40 91.5 玖龍紙業 68 80 劉志強夫婦 46 91 廣東香江 69 104 徐鏡人父子 66 90 揚子江葯業 70 192 張中能 47 89 東陽光集團 70 103 丁志忠 39 89 安踏 72 38 童錦泉 55 88.5 長峰房地產 72 58 王玉鎖夫婦 46 88.5 新奧集團 74 120 李洪信家族 57 88 太陽紙業 75 58 何金明家族 58 87 人人樂商業 76 / 梁慶德父子 73 86.5 格蘭仕 76 58 黃如論 59 86.5 世紀金源 76 110 丁世家 46 86.5 安踏 79 44 鮮揚 36 85 恆鼎實業 80 141 謝炳 58 84 中國生物 80 39 戚金興父子 48 84 濱江集團 82 / 邵根伙 45 83.5 北京大北農 83 58 陳金霞 42 83 涌金集團 84 / 黃聯禧 48 81.5 中國聯塑 84 40 方威 37 81.5 遼寧方大 86 / 於泳 - 80 上海鴻商產 86 44 龐慶華 - 80 龐大汽貿 86 58 姚巨貨家族 79 80 美錦集團 86 58 袁凱飛 57 80 江蘇新世紀 86 58 陳卓林夫婦 48 80 雅居樂地產 91 24 張桂平父子 59 79.5 蘇寧環球 92 44 馬雲 46 79 阿里巴巴 93 118 傅光明家族 57 78 聖農實業 94 / 吳建龍 43 77.5 浙江向日葵 94 44 陳麗華家族 69 77.5 富華集團
6. 深圳光匯石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好嗎
還可以,上市公司,有自己的油田,油輪,碼頭等,規模都是世界級的。快速發展中,所以公司工作有一定的壓力哦
7. 港股 00933 光匯石油 怎麼樣
港股 00933 光匯石油,屬於滬港通股票,目前處於只可以賣出、限制(不可以)買入,破位下跌不言底,建議盡快出局為好。
8. 光匯集團老闆是誰
創富核心很多人以為「康師傅」的老闆姓康,其實不然。「康」代表健康,念起來很響亮;「師傅」是大陸最普遍的尊稱,既是專業、好手藝的代名詞,同時又顯得非常親切。再配上笑容可掬、造型憨厚的「胖廚師」形象,是一個很具號召力的品牌。早在1991年,當時適逢天津開發區招標,四兄弟便選擇在天津開創他們的事業,「康師傅」在開發區內注冊了頂益食品公司,經過在祖國大陸十餘年的發展,「康師傅」已從當初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方便麵生產廠家之一。「抓住胃就是抓住了錢」,這是「康師傅」四兄弟談到自己創業成功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榜樣特質關鍵詞·商業敏感台灣魏氏四兄弟1988年到大陸創業時,做過他們熟悉的食用油,也推出過「康萊蛋酥卷」,這些產品都因為太超前而失敗,差點讓魏氏兄弟血本無歸。直到一次出差時,老大魏應行發現一同搭車的人對他從台灣帶來的方便麵十分好奇,經常有人圍觀甚至詢問何處可以買到。魏應行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市場的巨大商機,也成就了康師傅今天的規模,其實任何偉大的事業,它的發端通常的「不起眼」,就看你是否能有「見微知著」的本領,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商業敏感。榜樣亮相:「康師傅」四兄弟性格迥異「康師傅」的創始人是台灣魏氏四兄弟: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和魏應行。1958年,四兄弟的父親魏德和在台灣彰化鄉村辦起了一個小油坊,起名「鼎新」。從小時候起,四兄弟加上三個姐姐就在油坊幫忙。當時姐姐們負責照顧全家,有時候還要兼顧油鍋,老二、老三和老四負責第一次炸油,老大負責第二次炸油。盡管非常辛苦,但油坊的規模一直發展不起來。上個世紀70年代末,魏德和去世,兄弟幾人算一算,父親留下的家產共有1000多萬元新台幣,但負債也是1000多萬元,萬事還得靠他們自己。當時由於三個弟弟都在當兵,老大魏應州身兼父職,撐起一大家子人,他很嚴肅也有些霸氣,但無論干什麼事都相當投入,是個十足的工作狂。老二魏應交是業務員出身,擅長交際,很容易就和別人打成一片,在四兄弟中風頭最勁,講話也很有說服力,因此他是公司籌集資金的最佳人選。老三魏應充是干財務出身,作風低調,很少與媒體來往,平時他說話雖然不多,但直來直去,不喜歡拐彎抹角。老四魏應行個性隨和,能說會道,每當有他出席的場合,氣氛總是十分熱烈,經常使台上台下笑聲不斷。可以說,兄弟四人個性差異頗大,但在創業的過程中,這種差異卻發揮了優勢互補的作用。目前,四人各管一攤,魏應州負責「康師傅」控股公司,魏應交負責樂購生活購物中心,魏應充掌管台灣味全,而魏應行則經營德克士炸雞連鎖店。尤其難得的是,他們並沒有因為企業的發展而忽略了兄弟間感情的維系。雖然他們分住在兩岸,但每年都會定期聚會。直到現在,四兄弟還把賺來的錢都集中放在一個家族基金中,每個家庭每月固定領取一筆生活開銷,子女的學費則全部由基金支付。創富靈感:從兩箱方便麵看到巨大商機由於島內發展空間狹小,魏氏兄弟決定赴祖國大陸投資。1988年,魏應行帶著全家人的重託,從香港轉道來到大陸。那時,他一個人也不認識,一切都不熟悉。因為水土不服,在飯店裡捂著濕毛巾睡覺還直流鼻血。魏應行在各省輾轉奔波,因為家族企業是油坊,他自然而然想到要在大陸開發一種食用油。許多人可能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末中央電視台播出的這則廣告。台灣電視劇《星星知我心》的女主角吳敬嫻那句「用頂好清香油,頂有面子」的廣告詞可謂深入人心。但遺憾的是,魏家的買賣並不好,以當時大陸老百姓的消費水平,根本還沒達到「要面子」的程度,產品滯銷不可避免。後來,頂新又先後推出了「康萊蛋酥卷」和另外一種蓖麻油,和清香油一樣,廣告雖然出色,但也犯下了高估市場的致命錯誤。到1991年,魏應行帶來的1.5億元新台幣幾乎全部賠光。就在他准備打道回府時,方便麵讓他嗅到了新的商機。魏應行一次出差旅行,因為不習慣火車上的飲食,就自帶了兩箱台灣產的方便麵,沒想到這些在島內非常普通的方便麵引起了同車旅客的極大興趣,大家都覺得又好吃又方便。就是這次經歷,讓魏應行發現了翻身的機會。於是,他冷靜地分析了大陸的方便麵市場,發現呈兩極化:一邊是國內廠家生產的廉價面,幾毛錢一袋,但質量差;另一邊是進口面,質量好,但五六元一碗,大陸人消費不起。如果有一種方便麵物美價廉,一定很有市場。看準後,頂新集團再次振作起來,並給准備投產的方便麵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康師傅」。有了品牌,資金到哪兒去找呢?這時,老二魏應交想起了戰友的父親。原來他當兵時,結識一好友,並認識了對方的父親。這位老人家一見魏應交就相當有好感,還對自己的兒子說,如果魏應交以後要做生意,絕對值得投資。魏應交幾經周折後,給好友的父親打了電話。沒想到對方只問了一句要多少錢,就二話沒說將上億資金匯到他的戶頭上。有了品牌和資金,接下來就是怎樣開發符合大陸人口味的方便麵了。頂新集團經過上萬次的口味測試和調查發現:大陸人口味偏重,而且比較偏愛牛肉,於是決定把「紅燒牛肉麵」作為主打產品。1991年,適逢天津開發區招標,「康師傅」便在區內注冊了頂益食品公司。與此同時,其廣告宣傳也全面鋪開,「康師傅」一推出,立即打響,並掀起一陣搶購狂潮。頂益公司門口甚至一度出現批發商排長隊、一麻袋一麻袋訂貨的壯觀場面。迅速擴張:每年廣告投入不低於1億元在這種情況下,頂益迅速擴大生產規模,頂新集團也第一次嘗到了投資大陸的甜頭。為了應付產品供不應求的熱銷局面,康師傅不得不投入巨資至流通領域,同時用提前收來的訂金購買國外的先進設備,招募人員。從第一碗面上市後的半年內,康師傅生產線上的工人即從三百多人猛增到三四千,生產線則擴大到了天津之外的多個城市。此後,康師傅又連續投資在各地設廠,搭建生產線,以超常規的速度急馳。康師傅的生產布局規劃是,直徑500公里內要有一個方便麵生產基地,以把運費控制在銷售價格的5%以內,由此實現新鮮度、銷售價與成本的最佳組合。這種超常規的發展其實也隱藏著一定的風險,一度使康師傅的資金鏈非常緊張,卻讓康師傅很快占據了當地市場。與此同時,康師傅的廣告宣傳也全面鋪開。不得不佩服的是,康師傅從一開始就具有極強的廣告意識。這一次,康師傅一改前兩次用真人做廣告的作法,根據名字塑造了一個比較容易記憶的動畫人物。當時台灣對大陸觀眾還很有吸引力,為了迎合觀眾心理,給品牌定位為「康師傅,來自台灣!」配合紅燒牛肉麵口味濃、份量足的特點,上市廣告詞設計為「香噴噴,好吃看得見」。1992年,當國內企業還沒有很強烈的廣告意識時,康師傅的年廣告支出就達到了3000萬。當時大陸的電視廣告費用相當便宜,在中央電視台黃金時段插播廣告只需500元人民幣。為了將一句「好味道是吃出來的」的廣告詞鋪滿大江南北,康師傅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每年的廣告投入從不低於1億元。康師傅認為,「廣告就像朋友,你不打招呼,人家就把你淡忘了」。成功秘訣:「抓住胃就是抓住了錢」企業發展初期,大陸的生產配套設施尚不完善,於是「康師傅」著手建立一個生產包裝配件的「頂正」公司,同時對外承攬業務。自此,公司開始向多元化發展。1996年,頂益(開曼島)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同年,「康師傅」開始投入到茶飲料的生產中,當時推出的是檸檬茶和菊花茶,隨後兩年又相繼推出了冰紅茶、綠茶和烏龍茶。1997年,「康師傅」的注意力又轉移到物流上,翌年,在上海正式成立了第一家樂購生活購物中心,進軍大型超市賣場。此外,「康師傅」還於1996年並購了德克士炸雞連鎖店。十多年來,魏氏兄弟靠獨特的經營理念打下了這片江山。價格是「康師傅」成功的關鍵,「抓住胃就是抓住了錢」。每碗面的價格為1.8元—4.5元,老百姓絕對吃得起。為了讓方便麵真正方便,魏應州最重視的就是消費者反映的意見。知道了「向店員開口要筷子很不方便」的說法後,他馬上研究改進。於是,面碗里獨創性地出現了一根叉子,真正達到了「只要有開水,哪裡都能吃」的方便。此舉迅速成為一種潮流。對面的品質,魏應州更是以身作則,每天上午10點和下午3點他都會試吃方便麵。一有新產品問世,他也是親自試吃,直到確認味道口感都對了,才正式上市。有人粗略估算了一下,魏應州吃過的方便麵不下一萬碗。2002年康師傅在香港股市增值最佳的股票中,位列前三位。2004年上半年營業額為60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20%。而擁有康師傅品牌的台灣頂新集團2004年年銷售額已高達200億元人民幣。綜合《人民日報》中國食品商務網創富總結康師傅如何逼近持續成功100多年前,紐約證券交易所創立時掛牌上市的公司,目前碩果僅存的是GE。但是,看一看現在的GE與發明家愛迪生創立的GE,業務范圍毫無共同之處。除了公司名稱沒變,幾乎什麼都變了。現在的企業家都在談要做百年企業,GE就是百年企業的典範。GE之所以能夠成為百年企業,就在於它在每次環境變化的關鍵時刻重塑金身,把握了變化的方向感。康師傅之所以能走向成功,也是在企業發展的關鍵時期,能准確地把握住的企業的發展方向。通過對持續成功企業的研究,發現他們從成功走向成功的基因,而不是經驗。在企業永續經營方面,康師傅確實是一個傑出的範例。第一,康師傅是適應市場變化程度極高的企業,幾乎每次市場環境的重大變化,康師傅都率先做出反應。康師傅在營銷變革期的市場動作,幾乎已經成為快速消費品行業的風向標。第二,康師傅成功地進行了品牌延伸,拓寬了業務層面,顯示它在核心產業飽和時向其他產業延伸的能力極強,因為永續經營的企業絕不會隨著產業的飽和而停止增長,更不會隨著產業的消亡而消失。第三,康師傅已經進入系統營銷階段,它已經不再依靠單項因素競爭。不同數量級的競爭對手已經無法模仿它。中國企業的成功遵循著這樣的邏輯:創業企業的成功,通常擅長運作單一營銷要素取得市場突破,甚至可以把單一營銷要素發揮至極致;企業的持續成功,則依賴系統營銷要素,沒有明顯的破綻。第四,康師傅已經非常成熟,既不像一些剛出道的企業那樣有股「誰也不服」的勁頭,也沒有一些小有成功的企業那樣有股「天下英雄,舍我其誰」的氣概。康師傅雖然是快速消費品行業的領頭羊,但它並不是一個特別張揚的企業。內斂,可能是成熟的一種表現。因此,中國企業在前一段時間陷入了一場是細節決定成敗或者是戰略決定成敗的爭論時,康師傅在快銷品營銷界的持續成功,無疑說明了這一問題。創富延伸康師傅進軍中式快餐中式快餐眼下成了吸引方便麵巨頭們的「香餑餑」。去年8月,國內方便麵「老大」台灣頂新集團的「康師傅私房牛肉麵」的全國首家連鎖店在北京安貞橋附近的陽光樂佰商廈開業,這也是頂新集團旗下繼德克士、牛樂亭之後的第三個餐飲連鎖品牌。據了解,該店總投資100萬元,主推產品是頂新特殊調制的牛肉麵包含10多種私房獨有風味,並網羅了各門各派的小菜和冰品,牛肉麵價格從16元到98元不等。有趣的是,10多年前為頂新打下江山、並奠定頂新在國內的方便麵老大地位的正是康師傅紅燒牛肉麵。據介紹,康師傅私房牛肉麵自試營業以來,每天銷量都在1000碗以上,達到了預期目標。康師傅遠景目標是10年內通過特許加盟的形式在全國開到1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