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浙江九州治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1990年3月15日,衢州市水利電力勘測設計室設立。1992年10月衢州市水利電力勘測設計室更名為衢州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2004年1月18日,公司名稱變更為衢州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有限公司。 2015年9月6日,衢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核發「企業名稱變更核准[2015]第330000484383號」《企業名稱變更核准通知書》,核准公司名稱變更為「浙江九州治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石向榮
成立時間:1990-03-15
注冊資本:3036.51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800000029443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浙江省衢州市亭川東路126號
❷ 浙江九州治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1990年3月15日,衢州市水利電力勘測設計室設立。1992年10月衢州市水利電力勘測設計室更名為衢州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2004年1月18日,公司名稱變更為衢州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有限公司。 2015年9月6日,衢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核發「企業名稱變更核准[2015]第330000484383號」《企業名稱變更核准通知書》,核准公司名稱變更為「浙江九州治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石向榮
成立時間:1990-03-15
注冊資本:3036.51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800000029443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衢州市亭川東路126號
❸ 大禹冶水的九州九道九澤的九是什麼意思
九州」之稱來源於大禹治水的傳說,是大禹把中華大地劃分成冀州、青州、豫州、揚州、徐州、梁州、雍州、兗州、荊州等九州。由於九州名稱不一致,於是產生大禹究競有沒有劃定九州的疑問。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自古就有華夏、神州、赤縣、九州等名稱。「九州」之稱來源於大禹治水的傳說,是大禹把中華大地劃分成冀州、青州、豫州、揚州、徐州、梁州、雍州、兗州、荊州等九州。然而,一些古文獻所記九州的名稱並不一致。上述九州典出《尚書·禹貢》,而《周禮·職方》所記九州,有幽州、並州,而無徐州、梁州;《爾雅·釋地》有幽州、營州,而無青州、梁州;《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幽州而無梁州。古文獻存在不同的記載,世間就出現「三代九州」的慨念,即《尚書·禹貢》所記為夏九州,《周禮》所記為周九州,《爾雅》所記為殷九州。由於九州名稱不一致,於是產生大禹究競有沒有劃定九州的疑問。
肯定禹劃九州的主要記載,有《尚書》、《左傳》、《詩經》、《山海經》、《淮南子》、《史記》及傳世《齊侯鍾》、《秦公簋》等青銅器銘文。《禹貢》說禹「莫高山大川」,並詳細敘述了九州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物產貢賦等。《呂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左傳·襄公四年》:「芒芒禹跡,劃為九州,經啟九道。」《詩·商頌·長發》:「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山海經·海內經》:「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齊候鍾》銘曰:成湯受天命,「威有九州,處*之堵」。《秦公簋》銘曰:秦祖先受天命,「鼎宅禹賚,十又二公在帝之環」。可見,禹劃九州的證據鑿鑿。
最早對禹劃九州持懷疑態度的是屈原《天問》:「九州安錯?川穀何洿?」《淮南子·墬形訓》似乎回答了《天問》的問題,說大禹派一個叫太章的人,測量了東西間的距離,又派豎亥測量了南北間的距離,還測量了洪水的深度,從昆侖山取來息壤,治平洪水,劃定九州。《史記·夏本紀》也解答說,大禹「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左准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破九澤,度九山」。屈原的懷疑,難道不成立嗎?
現代的研究近現代疑古派學者顧頡剛、童書業《九州之戎與戎禹》和《鯀禹的傳說》,從論證大禹的天神性和神職出發,進一步肯定屈原的懷疑。他們認為大禹只是神話中的人物,是主管山川田土的神,不可能治水,更不可能劃定九州,「無論如何,遍治四方名山一事,在禹的時代決計不是人力所能的」。進而考證《禹貢》中提到的地名、山川名,都是戰國時代才出現的。《禹貢》作於戰國時代,因此禹劃九州的事,就純屬後世附會,純屬神話。這樣看來,禹根本沒有劃定過九州。
❹ 黃河、尼羅河,大禹治水治的究竟是哪條河
根據記載多方考證,大禹治水治的是尼羅河。我們小學的時候在課本上都學到過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那時候只是學習了大禹治水的精神,但是一直沒有想過大禹治水治的究竟是哪條河呢?根據古籍記載,大禹治理的河在入還值錢是向北流的,而且還是分為了九條支流。很多人一開始以為我們中國古籍記載有可能就是我們的黃河,但是經過研究,黃河的流向不符合記載,後來擴大到全世界的河流才發現,尼羅河很符合記載中的樣子。
在更早的《山海經》中也記載了大禹治水的情況,更證明了大禹治理的是尼羅河。《山海經》中提到“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導積石山。”這句話如果放在中國的河流上來解釋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把這段描述放在尼羅河上,就很貼切了。尼羅河有白尼羅河和青尼羅河,其中的白尼羅河是幹流,經過維多利亞湖後,穿過烏干達後經過蘇丹北上,是很符合記載的。
❺ 夏朝是中原第一朝代,為何卻因為和親而亡呢
夏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中原王朝,有著深厚悠久的歷史,有很多人好奇是什麼讓夏朝走向滅亡而向商朝過渡的呢?有人認為是和親政策導致了夏朝由盛轉衰,傳聞在有施族有位絕色美女名妹喜,他深受夏桀歡喜,以至於夏桀不顧與東夷族的和親關系,與其為敵,最後導致了夏的滅亡。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色令智昏的夏桀從此不理朝政,縱情享樂,國力日漸衰落,這讓與夏朝一直交好的東夷族徹底失望,和親政策也沒辦法進行,便聯合其他小部落種族一起滅掉了夏朝。而有人認為妹喜是紅顏禍水,她是導致夏朝走向滅亡的根本原因,但如果夏王顧及王朝社稷,不沉迷美色,又怎會落得這個下場呢?都是咎由自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