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東京外匯市場是干什麼用的
東京外匯市場是一個無形市場,交易者通過現代化通訊設施聯網進行交易。東京外匯市場的參加者有五類:一是外匯專業銀行,即東京銀行;二是外匯指定銀行,指可以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共 340多家,其中日本國內銀行 243家,外國銀行99家;三是外匯經紀人 8家;四是日本銀行;五是非銀行客戶,主要是企業法人、進出口企業商社、人壽財產保險公司、投資信託公司、信託銀行等。
東京外匯市場上,銀行同業間的外匯交易可以通過外匯經紀人進行,也可以直接進行。日本國內的企業、個人進行外匯交易必須通過外匯指定銀行進行。匯率有兩種,一是掛牌匯率,包括了利率風險、手續費等的匯率。每個營業日上午10點左右,各家銀行以銀行間市場的實際匯率為基準各自掛牌,原則上同一營業日中不更改掛牌匯率。二是市場連動匯率,以銀行間市場的實際匯率為基準標價。
❷ 東京外匯市場的交易方式
東京外匯市場的外匯交易可分為三種:
(1)即期外匯銀行與客戶之間的交易。
(2)外匯銀行之間的交易。
(3)本國外匯銀行與外國銀行之間的交易。
以外匯的交割期限來劃分,分為即期交易、遠期交易和掉期交易。
東京外匯市場上,銀行同業間的外匯交易可以通過外匯經紀人進行,也可以直接進行。日本國內的企業、個人進行外匯交易必須通過外匯指定銀行進行。
根據日本銀行的數據,2007年日本東京外匯市場的日均交易額突破了120億美元,創下199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❸ 東京外匯市場行情有哪些特點
相對於歐盤跟美盤而言流動性較差,大多數品種都處於調整行情!
❹ 世界上八大外匯交易市場有哪些
1、倫敦外匯交易市場
2、紐約外匯交易市場
3、東京外匯交易市場
4、新加坡外匯交易市場
5、香港外匯交易市場
6、蘇黎世外匯交易市場
7、法蘭克福外匯交易市場
8、巴黎外匯交易市場
❺ 東京金融市場的東京金融市場詳細介紹
進入20世紀,日本經濟向壟斷資本主義發展,金融業走上了集中的道路。東京金融市場的規模隨著海外市場和對外貿易的迅速擴大而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的金融資本高度集中,完全置於軍國主義政府的統治之下,資金首先滿足侵略軍軍需產業的需要,使東京金融市場的發展受到很大影響,外匯市場的活動幾乎完全停頓。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的金融機構經過整頓,到50年代初期,東京金融市場恢復正常活動。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初期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東京金融市場也成為世界重要的金融市場之一。
金融機構 大體可分為中央銀行、民間金融機構、政府金融機構和外國金融機構。①中央銀行。即日本銀行,是日本金融機構的核心(見日本銀行)。②民間金融機構。有13家城市銀行(包括1家外匯專業銀行)、64家地方銀行、3家長期信貸銀行、7家信託銀行、69家相互銀行以及信用金庫、信用組合、商工組合中央金庫、農( 林、漁 )業協同組合、農林中央金庫等等。此外還有21家人壽保險公司、22家財產保險公司和短期資金公司、住宅金融公司、消費信貸公司等。民間金融機構是整個金融機構的主體。③政府金融機構。有進行貸款業務的日本開發銀行、日本輸出入銀行和國民金融公庫、中小企業金融公庫、住宅金融公庫等10家公庫。此外,還有吸收民間資金的郵局、資金運用部簡易保健年金等。政府金融機構的作用是從政策方面補充民間金融機構活動之不足。④外國銀行。在東京設立營業機構的有70多家。
特點 主要是:①間接金融佔主導地位。日本企業的外部資金主要是通過金融機構向資金供應者(個人和企業)籌措的,即個人和企業將多餘資金存入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將它集中起來提供給企業,因此通常稱為間接金融。間接金融在金融市場上約佔60%。直接金融指個人和企業通過在證券市場購入證券(主要是股票),直接向企業投資,它在金融市場上所佔的比重還不到5%。
②企業對外部資金的依賴程度大。
③民間大銀行經常發生超貸現象。民間銀行特別是承擔對大企業提供資金的城市銀行,對企業的貸款經常超過自己籌集的資金。
④金融機構之間資金籌集和運用不均。城市銀行用於貸款和有價證券投資的資金超過所吸收的存款和以發行債券籌集的資金,而其他地區金融機構的貸款和有價證券投資的資金則少於籌集的資金。城市銀行的資金不足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資金過剩通過短期拆放、金融機構貸款和票據買賣市場進行調節。
東京短期資本市場 有短期拆放市場和票據買賣市場,這兩個市場是金融機構之間對每天營業活動中發生的臨時性資金不足和資金過剩進行調節的市場。還有可轉讓的定期存單市場和附帶條件的債券買賣市場。政府的短期證券國庫券在市場上雖有買賣,但尚未形成單獨的市場。
①短期拆放市場。創始於1945年,是日本歷史最長的短期資金市場。在市場上,城市銀行是經常的拆進者,其他金融機構是經常的放出者。交易種類有當天借進、當天償還,第一天借進、第二天償還(如果拆進者不主動償還,放出者也不催收,可無條件延期)以及7天期的交易等3種。交易時由短期資金公司充當經紀人。
②票據買賣市場。1971年創設。具體做法是由資金不足的金融機構開出票據,通過短期資金公司在金融機構之間買賣。交易期限為1~4個月。日本銀行也參加短期拆放和票據買賣市場,通過本身參加交易調節市場資金的過剩或不足。
③可轉讓的定期存單市場。創設於1979年,是企業和各種非金融機構都可以參加的市場。創設目的在於適應企業和各種團體運用大額剩餘資金的特點,促進利率自由化,擴大短期金融市場調節金融的機能。定期存單每筆金額在 5 億日元以上,期限3~6個月。
東京長期資本市場 包括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日本發行和流通的證券有股票和公債(包括國債、公社公團債、地方政府債)、公司債(包括事業債、金融債)。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又都是由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構成的。東京的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統稱證券市場)是規模僅次於紐約的世界第二大市場。
①股票市場。在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的公司約1400家。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會員證券公司為83家。
②債券市場。由於債券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均不十分發達,新發行的債券在很大程度上靠金融機構認購,個人通過證券公司認購的比重較小。因此,本來應該反映長期資金供求的債券流通,在很大程度上受短期金融機構資金頭寸變化的影響,很難形成適當的價格。
東京外匯市場 廣義包括外匯指定銀行與一般顧客間進行的外匯交易。通常僅指銀行同業間的交易市場。東京外匯銀行間交易市場的成員為外匯指定銀行、外匯經紀人和日本銀行。日本銀行作為大藏大臣(財政部長)的代理人參加市場,以政府外匯資金特別會計為後盾。視需要來干預市場交易,發揮調節作用,以防止匯價發生異常的大幅度波動,維持市場秩序。
東京美元短期拆放市場 1972年4月成立。在此之前,日本的外匯指定銀行間調節短期美元資金的過剩和不足,均在歐洲美元市場上辦理,東京美元短期拆放市場成立以後,基本上可以在國內市場上進行。美元短期拆放市場的成員和外匯市場相同。資金的流向是:城市銀行將從歐洲市場上籌集的美元資金和對外貿易中獲得的多餘美元資金在市場上放出,由為籌集外貿交易需要美元資金的中小銀行拆進。1980年末,交易余額為117億美元。 隨著日本經濟國際化的急速發展,金融市場的規模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❻ 在東京外匯市場上,某日即期匯率:1美元=127.53/127.63日元,其外匯匯率標價法是
美元在前,採用的是直接標價法
❼ 東京外匯市場 網址多少
站在外匯交易金字塔上方的兩大機構 IPGL 和路透 IPGL擁有ICAP(英國毅聯匯)大部分股權 另一個是路透集團 不是路透社 路透社只佔有路透集團5%的股份 ICAP全資擁有 EBS平台 EBS平台是終極外匯交易市場 他們給各大銀行提供報價(例如 巴克萊 匯豐 JP摩根 等等) 中國國內的銀行幾乎都是拿的EBS的報價。然後這些銀行再給交易商提供報價。這個是外匯報價的大致流程,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❽ 悉尼外匯市場、東京外匯市場、紐約外匯市場、倫敦外匯市場幾個市場在交易時有什麼特點 自身有什麼特點
主要外匯市場交易時段(下表為夏令時,冬令時順延一小時) 市場 時間(北京、香港) 惠靈頓 04:00—13:00 悉尼 06:00—15:00 東京 08:00—15:30 香港 10:00—17:00 法蘭克福 14:30—23:00 倫敦 15:30—0:30(次日) 紐約 21:00—04:00(次日)
悉尼外匯市場作為每天全球最早開市的外匯交易市場之一,交易時間約為6:00-14:00(北京時間)。通常匯率波動較為平靜,交易品種以澳元、紐西蘭元和美元為主。
東京外匯市場是亞洲最大的外匯交易市場,但在三大外匯市場中卻是規模最小的。其市場波動一般會視前一天倫敦及紐約市場的變化而動。東京外匯交易所在北京時間8:00-16:00交易,在這一時段內,可能僅有日元出現波動的幾率大一些,因為日本經濟要員對於日元走勢的言論,日本貿易收支,宏觀經濟報告,全國百貨店零售額等因素,會對日元波動起到較大影響。
倫敦是全球老牌金融中心,也是開辦外匯交易最早的地方,幾乎所有的國際性大銀行都在此設有分支機構。北京時間15:30-0:30是倫敦外匯交易所的開盤交易時段,其悠久的傳統使得各國銀行習慣性地在其開盤後才開始進行大宗的外匯交易。因此,全球外匯市場一天的波動也就隨著它的開盤而開始加劇,個人投資者在這個時段的機會也將逐漸增多。歐洲央行利率決議、德國IFO景氣判斷指數、歐元區12國GDP、歐元區12國消費者價格指數等因素,也將對歐洲外匯市場波動程度起到影響。
紐約外匯市場是重要的國際外匯市場之一,其日交易量僅次於倫敦。目前佔全球90%以上的美元交易最後都通過紐約的銀行間清算系統進行結算,因此紐約外匯市場成為美元的國際結算中心,因此對外匯市場的影響非常大。有一部分倫敦市場的大宗交易,也會等到美國股市開盤(北京時間21:30)後才會進行。因此,紐約市場是全球最活躍的外匯交易市場,其高度的活躍性也就意味著投資者盈利機會的增多。紐約外匯交易所在北京時間21:00開盤,除美國股市外,其GDP數據、公開市場委員會利率、美聯儲公開言論、生產價格指數、消費價格指數、失業率等一系列基本面數據,都會成為影響匯市的重要因素。
❾ 為什麼日本外匯交易很活躍
由於市場每天都有三大批人在買賣外匯,以銀行同業買賣為例,商業買盤只佔每日成交量的兩成以下,而「干炒」買賣的成交量卻多達八成,因此,24小時外匯市場實際上乃是三大批市場人土互相投機買賣的結果。事實上,每間銀行都有為交易室的過夜盤定下上限,以控制外匯風險,所以,三大市場收市前都例行必有平倉的活動,這些正是即市炒家所注視的市場活動。觀察三大市場的買賣及平倉活動,往往可以洞悉到市場的規則,掌握到三個市場的升跌規律,便已可將之運用作為即市買賣的根據。
在外匯市場上,20世紀80年代的投資者多數將注意力集中在歐美市場,而其中更加註重紐約市,有分析者更只記錄紐約的高低收市作為分析的根據。不過,隨著外匯市場不斷地發展,歐洲匯市及東京匯市已經逐漸與紐約市平起平坐。而且,曾有幾次市場的逆轉均從東京市場開始。
東京市場啟示大
1) 東京投資者在香港時間早上8時開始,便會根據他們對全曰市況的分析開出第一個價,而亞洲、歐洲及美洲市場便會根據這個開市價來釐定當日的買賣策略。
2) 東京投資者會在首兩個半小時,即香港時間早上8時至10時半左右,一試當日的支持及阻力位,為亞洲、歐洲及美洲投資者提供有效的買賣根據。在普通市況下,波幅約為60—80點子,快市時則有100—120點子。通常在這開市的兩個半小時內的方向是十分清楚而明顯的,是24小時外匯市場裡面最容易買賣的時候,沒有太大反復,有不少炒家便是專攻東京開市後的這兩個半小時。此外,依照日本炒手「肥水不流別人田」的作風,推高或推低日元的聯手行動,時常會在澳洲市場至東京市場便開始進行,令歐美市場無法參與。
東京開市後的兩個半小時通常是十分活躍,但11時過後匯市便會進入死寂的狀態。要等到12時半至1時,匯市才會回復生氣,主要是因為這段是東京午飯時間,亞洲其他市場亦跟隨東京在這段時間休息。
即市炒家通常會在東京匯市中段休息前,將手上的倉盤數目減低,以減少風險,因此,通常在11時前會有回吐出現,令匯價向波幅的中位方向反彈。在趨勢市時,若美元兌馬克波幅為120點,則這個「飯前」回吐將有約40點子。若普通市況,波幅為60—80點子的話,則反彈至中位的情況時常可見,亦即在香港早上11時左右,美元在支持位或阻力位上,會有30—40點子的反彈。若11時左右匯價仍貼著全日高位或低位的話,則反映市場人士傾向十分明顯,對後市的方向是強烈的啟示。若波幅有100~120點子,11時半已回到波幅的中央,即反彈50~60個點子,投資者要小心12時半至下午1時後,匯價會沿反彈的方向再試當日的新高或新低位。
至於即市炒家的買賣策略會是如何呢?通常,這批即市炒家會根據昨日紐約收市價,及全日最高或最低位,估計今日匯市的方向,並以開市價及頭15分鍾的表現,決定未來2小時的買賣力向。落盤後若估計正確的話,通常在12時左右便在支持或阻力位上平倉。若預期當日以上落市為主,便會在支持或阻力位上反倉博反彈。
東京在香港時間早上8時整開市。不過大家知道,外匯市場是一個24小時的市場,紐約夏季時間以凌晨3時整收市,而冬季則以凌晨4時收市。紐約至東京兩大市場之間有數小時交投是十分薄弱的,分別由美國西岸及澳洲主導的。這段時間,交投薄弱,是大戶造市的黃金時間。
若東京市場香港時間8時至11時以及12時半至下午2時左右兩段時間匯價遭連續沽售的話,則至日本收市前1小時,即香港下午1時半至2時半左右,東京炒手便會陸續獲利回吐,令匯價出現反彈。而這時間,歐洲市場的投資者陸續加人,亦會趁低吸納而令這段時間匯價出現反彈。
在24小時的外匯市場裡面,主要由三大市場主導:東京、倫敦及紐約市場。事實上,有不少圖表分析者將一天24小時以三個市場來劃分,即將一天分成;個柱線圖去分析,亞洲、歐洲及美洲的投資者活動無所遁形。
買賣日元會傾向在亞洲及美洲市場進行,因為亞洲市場是日本主要商業活動及日本經濟消息公布的時間;而美洲市場方面,則由於美日貿易量大,美元兌日元的交易亦十分活躍。即市炒家會避免在歐洲市場時間人市,以免受呆滯的市況所困。
❿ 日本外匯市場有什麼特點
東京外匯市場來開市時自間是北京時間上午八點整,不區分東令時夏令時。東京外匯市場的交易品種並不如紐約、倫敦市場一樣繁多,而是以日元為主的國際主要貨幣交易市場,主要是美元、歐元、英鎊等貨幣對日元的交易。在一般交易中,日元對各種貨幣的市場比較平靜,但是在日本經濟發生波動時,日元也會劇烈波動,因為日本經濟特點是主要資本都在國外,發生地震等情況下資本就會流回國內,日元升值。(GCT誠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