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司由中外合資變為外資企業,辦理外匯管理步驟及所需材料是什麼
如果你公司是將中方的股權轉讓給外方,那麼需要辦理外匯登記變更和中方購買外方股權購付匯手續:
一、外匯登記變更(股權轉讓變更登記)所需材料
1、變更登記申請書(應詳細說明出讓方出讓的股權是實際到位的出資還是出資義務。如果外方向中方出讓實際到位的股權應說明如何處置外方出讓所得;如果外方購買中方實際到位的股權應說明外方以何種出資形式支付股權購買對價等);
2、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登記IC卡;
3、商務(或行業等)主管部門批准企業變更事項的批復文件、變更後的批准證書;
4、經批准生效的修訂合同(外商獨資企業除外)、章程修訂案;
5、新增投資者中,中方投資者為境內機構的提供該境內機構的組織機構代碼證及營業執照副本;中方投資者為境內自然人的提供該自然人的身份證;外方投資者為境外個人的提供該個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外方投資者為境外機構的提供其機構登記注冊證明文件。
6、變更後的工商營業執照副本或工商局已受理工商登記變更的證明;
7、已生效的轉股協議或文件;
8、針對前述材料應當提供的補充說明材料。
二、境內機構及個人收購外商投資企業外國投資者股權購付匯所需材料:
1.境內機構或個人提交的書面申請;
2.被收購企業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登記IC卡;
3.商務(或行業)主管部門關於股權轉讓的批復文件;
4.股權轉讓協議;
5.被收購企業最近一期驗資報告;
6.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最近一期被收購企業的審計報告(附最近一期外匯收支情況表審核報告)或有效的資產評估報告;
7.與轉股後收益方應得收入有關的完稅或免稅證明文件(虧損轉讓無需提供);
8.銀行出具的最近能反映境內機構及個人外匯賬戶或人民幣賬戶余額的對賬單或證明;
9.針對前述材料應當提供的補充說明材料。
B. 外匯管理局如何管理外資企業在國內購買固定資產
是外資企業的資本金結匯然後用結匯所得人民幣去購買設備吧?無須去外匯局審批,直接在銀行辦理。但是要向銀行提交一大堆的材料。假設這是第一筆資本金結匯,且企業已經做完外資驗資。
1、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登記證IC卡
2、最新一期外資入資的驗資報告(注意,要有外匯局的回函)
3、支付命令函(固定格式,見匯綜發【2008】142號,網上都有的)
4、人民幣支付用途證明(如采購合同、協議等材料)
如果是一次性結匯(支付的金額正好是采購合同的總價款),那麼結匯後5天內向銀行提供供應方開出的發票。另外就是銀行看是否需要企業提供補充材料了。此外,如果不是第一筆結匯,那麼還要提供上筆資本金結匯按照支付命令函對外支付的證明及相關發票原件,以及這些發票在稅局網進行真實性核查的列印件,加蓋你們公司的公章。這個規定來自匯發【2011】88號,網上也可以搜到。
資本金結匯的規定就這些文件,此外還有一些規定,比如不能結匯去用作支付保證金、不能結匯用來股權投資之類的,只有無法滿足上面兩個文件規定但又確有需求的才去外匯局批(稱之為備案)。備案完成後可以結匯。但這種情況很少的,你們應該不屬於那種情況吧。
C. 外匯管理主要有哪些內容
1、經營外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應按規定為客戶開立賬戶,辦理有關外匯業專務。
2、對貿屬易外匯的管制,對出口外匯收入的管制,對進口付匯的管制。
3、對非貿易外匯的管制,對非貿易外匯的管理一般採取的方式有:直接限制、最高限額、登記制度、特別批准。
4、對資本輸出輸入的管制,資本項目是國際收支的一個重要內容,所以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非常重視資本的輸出入,並根據不同的需要對資本輸出輸入實行不同程度的管理。
(3)外資企業外匯管理擴展閱讀:
外匯管理廣義上指一國政府授權國家的貨幣金融當局或其他機構,對外匯的收支、買賣、借貸、轉移以及國際間結算、外匯匯率和外匯市場等實行的控制和管制行為;狹義上是指對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兌換實行一定的限制。
《外匯管理條例》主要作了四方面的規定:
(1)、金融機構經營外匯業務必須持有經營外匯業務許可證
(2)、經營外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應按規定為客戶開立賬戶,辦理有關外匯業務。
(3)、金融機構經營外匯業務,應按規定交存外匯存款准備金,遵守外匯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規定,並建立呆賬准備金。
(4)、外匯指定銀行辦理結匯業務所需的人民幣資金,應當使用自有資金。
D. 外資企業是否一定要到外匯管理局備案
只要是外資企業,來都需要到自外匯局辦理外資企業登記,記住,不叫備案,叫登記。可以這么說吧,不管是否有外匯收支,辦理過外匯登記的外資企業才是一個合法的外資企業。
所謂外資企業,肯定有外方入股,外方的資本金可以以外匯匯入,也可以以實物投資,也可以以人民幣投入,提供不同性質的資本金需要在登記後辦理不同的手續。
如果不登記,以後如果有外方利潤匯出,會有很多麻煩。好好的,幹嘛不登記呢。
E. 請問在嗎實務中做過外商以人民幣再投資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嘛
如果投資企業與被投資企業都在同一個外匯管理局,應該不需要了。如果不是同一個外匯管理局,他們之間應該還有一個詢件,但那應該是他們之間的,只有那個件到了,才能外匯管理局詢證。
F. 我們是剛剛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進行外匯登記時,外匯管理局說超過了30天,需要罰款30萬以下。
《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登記管理暫行辦法》(匯資函字[1996]第187號)規定:"企業內領取容《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30天內,應當向注冊地外匯局申請辦理外匯登記手續。"確實,你們沒有及時去登記,至於罰多少,《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有這么一條:「第四十一條違反規定將外匯匯入境內的,由外匯管理機關責令改正,處違法金額3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違法金額30%以上等值以下的罰款。」
這個外匯局說了算,你們看能不能找找人,爭取少罰或不罰。
G. 中外合資企業外幣管理及賬務處理應該注意什麼
一般意義上的外幣是指除本國貨幣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貨幣。而會計核算上的外幣與一般意義上的外幣,在其概念上不同,會計核算上的外幣是相對企業選定的記賬本位幣而言的,企業選定的記賬本位幣以外的貨幣稱為外幣。而合營企業的外幣,就是指人民幣以外的貨幣。
根據我國有關法規的要求,合營企業原則上採用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外幣業務是指合營企業以記賬本位幣以外的貨幣進行的款項收付、往來結算和計價的經濟業務。主要包括合營企業購買或銷售以外幣計價的商品和勞務、借入或借出外幣資金,承擔或清償以外幣計價的債務等。
合營企業的外幣業務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的有關規定匯率,又稱比價,是一國貨幣兌換其他國貨幣的匯率或比價。我國人民幣匯率衽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中國人民銀行根據銀行間外匯市場形成的價格。公布人民幣對主要外幣的匯率。匯率有直接匯率(也稱直接標價法)和間接匯率(也稱間接標價法)兩種。
直接匯率是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可兌換本國貨幣的金額來表示,如100美元可兌換827元人民幣,間接匯率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可兌換外國貨幣的金額來表示,顯然,直接匯率和間接匯率互為倒數。如上例,按間接匯率表示,100元人民幣可兌換12.09美元。我國目前採用的人民幣匯率為直接匯率。當匯率發生變化時,外國貨幣數額不變,人民幣的數額隨匯率變化而變化。匯率分為;買入價、賣出價、中間價,中間價為買入價與賣出價的平均價。會計上採用的記賬匯率為中間價合營企業是以一種貨幣為記賬本位幣,在收入或付出非記賬本位幣時,都要按照當日或當月1日的國家外匯牌價折算為記賬本位幣記賬。用當日還是用當月1日的外匯牌價,由企業自行選定,但一經確定,不能隨意變列,如有變更,應在當年會計報告中加以披露。
在折算中,由於匯率的變化,往往會產生一種折算的差額,這種差額稱為匯兌損益。一般情況下,採取簡便的辦法,即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各種外幣賬戶(外幣現金、外幣銀行存款以及外幣結算的債權和債務賬戶)的期末外幣余額,按照期末市場匯率摺合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原賬面記賬本位幣的差額,作為匯兌損益。按照現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匯兌損益分別處理如下
1.籌建期間,記入長期待攤費用;
2.屬於與購建固定資產有關的外幣專門借款產生的匯兌損益,按借款費用的處理原則處理;
3.除上述情況外,發生匯兌損益均記入當期財務費用
外幣業務核算應設置的賬戶:
合營企業在核算外幣業務時,應當設置相應的外幣賬戶。外幣賬戶包括外幣現金,外幣銀行存款,外幣結算的債權(如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票據等)和債務(如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付賬款、應付工資、長期借款等),應當與非外幣的各該相同賬戶分別設置,並分別核算。外幣賬戶的賬面格式採用借、貸、餘三欄式,為適應外幣業務核算要求,各欄下按「原幣」、「匯率」、「人民幣」(或記賬本位幣)分設專欄進行反映。
H. 外資企業外匯如何管理
1、管理多元化,就是通常說的「所有的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外資企業既會投資不同的幣種,又會在同一幣種下投資不同的資產,是一種分散化的資產配置原則。
2、管理長期性,是指外資企業確定外匯資產配置結構時,會綜合考慮各種資產的風險收益特性、市場發展趨勢等長期因素。
3、管理戰略性,是指確定貨幣結構時,還會綜合考慮外資企業收支結構和對外支付需要,以及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的發展趨勢等宏觀性或戰略性因素,目的是維護大局穩定也就有利於保障外匯儲備對外投資的安全。
4、外資企業管理外匯儲備資產還需要保持充分的流動性。外儲不僅要滿足一般對外支付需求,如進口國內需要的物資或技術、支持企業「走出去」等,還要在資本可能出現快速流出、貨幣面臨較大壓力的情況下,發揮保障外資企業經濟金融穩定安全的「定海神針」的作用。
I. 誰知道外商投資企業如何開設外匯賬戶
境內銀行機構憑外匯管理局核發的設立外匯賬戶批准書(中資機構)或外匯賬戶開戶通知書、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登記證(外商投資企業)或駐華機構外匯賬戶備案表(駐華機構)為境內中資和外資機構、外國駐華機構、個人及來華人員設立外匯賬戶,為境內機構辦理經常項目開戶,並在相應欄目中註明賬號、幣種、開戶日期並加蓋金融機構戳記。
對於異地開戶,開戶金融機構必須憑開戶機構注冊地的外匯管理局核發的並經審核的加蓋戳記的開戶通知書辦理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