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股票市場中,經常看到有一些股票在兩點半之後快速拉升,請問這種拉升現象如何解釋
在股票市場中,經常看到有一些股票在兩點半之後快速拉升,請問這種拉升現象叫版尾盤權拉升。
尾盤拉升指的是股票在即將收盤時股價出現大單拉升,突然上漲的局面。尾盤是股市一天即將結束的標志,尾盤不僅是當日多空雙方交戰的總結,還是決定次日開盤的關鍵因素。
主力拉升吸籌或放量震倉往往是在尾盤,市場波動最大時間段就是在臨收市半小時左右。此時股價的異動,是主力取巧操作的典型手法,目的是為第二天的操作作準備。
(1)為什麼股票開盤拉升擴展閱讀
尾盤拉升的原因:
1、粉飾K線圖:尾市偷襲式拉升可以把原本已經走壞的形態修復好,在K線走勢上製造上漲假象,粉飾K線圖,拉出光頭陽線,顯示做多信心,但實際上卻為派發籌碼做准備;
2、機構吸籌:快速拉升脫離成本區,尾盤拉升,有可能是個股有重大利好消息或者重大事項即將公布,主力有時會在尾盤急速拉升甚至以漲停通吃的方式收集籌碼。對於此種尾盤拉升,投資者可以適當參與,但要注意分辨利好消息的真偽。
3、拉高掩護出貨:股價在經過一段單邊市拉升以後進入高位盤整震盪階段,在分時圖上,股價大部分時間均處於均價線下方運行,弱態盡顯。但在尾盤卻出現意想不到的快速拉升,在散戶投資者忙於追進的時候主力卻順利出貨。
⑵ 有時候為什麼股票突然瞬間拉升
你好,股票的長期走勢是靠公司的經營業績支撐的,也就是說,公司的基本面比較好
公司每天股票價格的波動,其實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隨機性,並沒有什麼原因
⑶ 為什麼有的股票開盤之後,立即就升到最高點
1.開盤漲停可能是莊家的拉升行為,也可能是某重大利好發布(比如國際金價大漲,黃金板塊整體漲停)。
2.因為直接漲停,所以買賣股票只能在最高價位,賣的人肯定很少,所以成交量很小。
3.股市上一切皆有可能。
漲停的股票變跌停的情況也不是沒有。
像你說的這種,可能是莊家實力不足或者出現什麼利空消息,下跌之後可能回升的。
⑷ 為什麼一些股票一開盤就漲停
開盤就漲停,是因為有利好的新聞,然後的話,主力是倉位比重的賣的人少,然後買的人多,他就是自然就漲停了就是這種原因,,所以買不到,嗯,另外一種的話就是,嗯開盤沒有多久就漲上去的,前期的話是主力有吸籌,然後開始拉升,這種股票一般都是有新聞的,嗯一般人的話你發現不了這個新聞你也買不到你也不敢買,因為你追漲上去它會掉下來的。
⑸ 為什麼有的股票一開盤就漲停
「因為開盤之前可以進行集合競價,如果集合競價的結果是漲停價,那麼一開盤就會漲停,反之毅然。所以只要有被大家看好的股票,就會開盤就漲停 」
我覺得這主要是主力為了快速拉升股價,防止散戶在拉升過程中跟風,才會出現集合競價的結果是漲停價
⑹ 發現很多連續暴漲的股 在第一天漲停時 都是開盤幾分鍾就直線拉漲停的請問為何不是緩慢攀升
連續暴漲的股 在第一天漲停時 都是開盤幾分鍾就直線拉漲停的,首先,背後既然有資金在做,那麼我們假設所有莊家的操盤手法都一樣,那如果緩慢拉升,既然慢慢做上去了,這股票在盤面上的各種指標,形態等即各種盤面信息都會慢慢配合,市場中這么多交易者,當盤面都配合好時,投資者也紛紛進場,那麼再拉升,對莊家來說就沒什麼意義,吸不了夠多的籌碼,道理很簡單。
漲跌停板制度源於國外早期證券市場,是證券市場中為了防止交易價格的暴漲暴跌,抑制過度投機現象,對每隻證券當天價格的漲跌幅度予以適當限制的一種交易制度,規定了交易價格在一個交易日中的最大波動幅度為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上下百分之幾。即規定當日交易最高價格和最低價格。
在中國A股市場,均設有漲幅和跌幅的限制,他們都是10%的限制,即所謂的漲停和跌停,10%的漲幅是針對上一交易日股價而言的,即今天這支股票股價漲到10%股價就不會再漲了,被限制了,但是它不影響買賣,但是一旦達到10%漲停很難買到,因為這時股價較高,賣的人很少,大家都不願意賣。還有漲停和跌停適用中國所有A股,另外第一次上市交易股票當天沒有漲停限制,第二天才有限制,股市中的權證也沒有漲停和跌停限制。
⑺ 股票為什麼會尾盤拉升呢
尾盤拉升意味著有大單的買入,可能對股票下一個交易日看漲,在尾盤買入後可以在下專一個交易屬日獲利後賣出,不過也不排除尾盤拉升後下一個交易日下跌的可能。尾盤拉升也有可能是以以為某些利好消息或者相關大額資金的操作手法,這些會讓投資者看到上漲可能性,導致股價買盤增加,拉升股價。
⑻ 為什麼有些股票開盤就能漲停
因素有很多種:
1、比如長期停盤,開盤之時有利好。
2、就是前一天突發短期利好,刊登簽署戰略合作意向書公告,所以開盤漲停。
3、政策性引導。打個比方,房地產取消各種稅收,對房地產造成超級利好。房地產股票許多都開盤漲停
4、底部反彈。下跌很多之後可能進行一波上漲。
5、拉升很高之後,突然開盤漲停。但是隨著賣盤的不斷擴大,股價也隨之下跌。這種漲停一般都是莊家拉升之後出貨的。
⑼ 新股開盤後為什麼會大漲
1、當大盤處於下跌的末端,進入築底階段時,市場人氣低迷,新股開盤價較低,一般在50%以下,甚至一些股票接近發行價,此時是最佳的買入時期,一旦大盤反彈,該類股票會領漲。如2003年1月6日上市的中信證券,處在大盤築底階段,其開盤價5.5元,當日報收5元,比發行價上漲10%,隨後在大盤反彈時,該股成為領頭羊。
2、當大盤處在上升階段:此時新股為平開高走,投資者可積極參與炒作。
3、當大盤處在上漲末端,市場人氣高漲,新股開盤價位很高,有的達到200%以上,一步到位,此時新股風險最大,一旦大盤從高位下跌,該類股票跌幅最大。如2004年2月19日上市的國通管業開盤當天達20.98元比發行價高200%,隨後在這次大盤下跌時,該股跌幅達40%。
4、當大盤處於下跌階段時,新股為平開低走,參與者獲利機會極小,不要參與。只有等到大盤進入下跌末端,築底時,那時才是真正的買點。此時大盤還沒有調整結束,要等待其進入最後一跌時,那時很多新股會開在20%左右,再買入即會有高於大盤的收益。
新股就是指剛發行上市正常運作的股票。新股首日上市均有近100%左右的漲幅。近兩年,「打新股」熱度下降,甚至出現了新股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的現象。這也使得「估價機構」重新按照市場價值規律來為新股定價,使之更趨合理。但是,目前新股一上市就連續幾個漲停板,使得打新股熱度出現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