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有多少個民族
按照官方統計的數據,一共有56個民族。其中,除漢族外有55個少數民族。55個少數名族中人口在1000萬人以上的少數民族(2個) 壯族 、 滿族 。
人口在1000—500萬人之間的少數民族(7個) 回族 、 苗族 、維吾爾族 、土家族 、彝族 、 蒙古族、藏族 。人口在500—100萬人之間的少數民族(9個) 布依族 、 侗族、 瑤族 、 朝鮮族 白族 、 哈尼族 、哈薩克族 、 黎族、傣族 人口在100—50萬人之間的少數民族(4個) 畲族 、 僳僳族 、仡佬族 、 東鄉族
人口在50—10萬人之間的少數民族(13個) 拉祜族、 水族 、佤族、 納西族 羌族、 土族 、仫佬族、 錫伯族 柯爾柯孜族、 達斡爾族、景頗族 、毛南族 、撒拉族 。
人口在10萬人以下的少數民族(20個) 布朗族、 塔吉克族 、阿昌族普米族 、鄂溫克族、怒族 京族、基諾族、德昂族、 保安族 俄羅斯族、裕固族 、烏孜別克族門巴族、鄂倫春族、獨龍族塔塔爾族、赫哲族 、高山族 、 珞巴族 。
中華人民共和國簡介:
1.中華人民共和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
2.1949年(己丑年)10月1日成立 ,以五星紅旗為國旗 ,《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國徽內容包括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 ,首都北京 ,省級行政區劃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由56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漢族占總人口的91.51% 。
3.新中國成立後,隨即開展經濟恢復與建設 ,1953年開始三大改造 ,到1956年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進入社會主義探索階段 。文化大革命之後開始改革開放,逐步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4.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島嶼岸線1.4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多個,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 陸地同14國接壤,與6國海上相鄰。
5.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世界國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 ,世界第一大人口國,與英、法、美、俄並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世界第一貿易大國 。
6.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世界第一大鋼鐵生產國和世界第一大農業國 ,世界第一大糧食總產量國以及世界上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第二大吸引外資國 ,還是世界許多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 ,被認為是潛在超級大國之一。
7.中華人民共和國擁有最豐富的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人文景點,是世界旅遊大國之一。
(1)中緬外匯擴展閱讀: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
Ⅱ 去緬甸自由行要花多少錢緬甸自由行要多少費用
去緬甸自由行的費用一般在人均7000左右,根據季節不同會有浮動一般去緬甸選擇在旱季,也就是10月份到來年4月份,在春節過後,屬於淡季,更加劃算消費水平整個緬甸的消費水平並不高,如果對吃和住的要求不是很高的話,基本上每人每天的花費在20,000K(緬幣)左右,購買紀念品(不包括珠寶類),只是小工藝品的話也就幾千K。緬甸餐飲、交通都相對便宜,但是住宿因為政府會另外收費,會比較貴一些。普通一餐約5000K,街邊小吃1000K,鮮榨果汁300-1000K,仰光到曼德勒汽車票約15000K,普通GuestHouse雙人間約30-60美金。緬甸目前最高的匯率在機場...1美元=860緬甸元,銀行一般是1:850左右,酒店是1:820左右,一定要嶄新的美金,一點摺痕、污漬都不能有!貨幣兌換緬幣單位是KYAT,縮寫為「K」,讀作(jia)。當地主要是使用緬幣,也可以用美元,中緬邊境可以用人民幣。緬幣的匯率上下浮動很頻繁,每天的匯率都有所不同。緬甸紙幣印刷原因,有些紙張大小不一,面值一樣。去緬甸需要攜帶美金,機場大廳里的銀行可換當地的緬幣。緬甸銀行業欠發達,民眾通常購買黃金保值而避免將錢存入銀行。因長期受西方金融制裁,緬國內金融服務滯後,大多數商業貿易及個人采購實行現金交易。最常用的外幣為美元、歐元。美金要新的、沒有折疊過的、上面沒寫字的,在國內銀行換時可提出這些要求。人民幣在當地基本沒用處,當地住宿、門票、機票要付美金,大巴和其餘零散花費使用緬甸的貨幣,打車則都可以使用。歐元也可以在緬甸兌換。在機場大廳和銀行都可以把美元兌換為緬幣,酒店也可以兌換,但是匯率要低一些。現在已經沒有必要去昂山市場的黒市換錢,銀行和機場匯率已經很好了。緬甸的硬幣面值太小,基本不用,而10、20和10000kyat的紙幣也很少見到。通常50、100、200、1000、5000較為常見。換一次錢就拿著一捆一捆的錢真心傷不起。緬甸人對美元高標准嚴要求,需要2006年以後版本、不能有摺痕、不能有印記、不能有色差等等。工作人員會像檢查工藝品一樣細查每一張鈔票,幾乎每個人遞過去的新嶄嶄的美元都有被退回的,包括國內銀行小妹說很多都會有的小小的銀行標志戳。Tips:兌換注意事項:緬甸的銀行在周末不能兌換外幣。緬甸境內基本都是採取現金支付的方式,酒店和景點門票要付美元,但是租車、購物和在小餐館吃飯要用緬幣,請注意帶夠現金。使用的美元要06年以後的版本,不能有摺痕、塗畫、色差(也就是最好是嶄新的,所以在國內換錢的時候要注意)。出境前要把大額的緬幣換回美元,不能帶走。緬甸周六日銀行關門不能換匯,而旁邊租車、訂酒店的地方的匯率稍差。緬甸曾經發行「外匯券(FEC)」替代美元現鈔,理論上不允許本國公民使用美元現鈔,但是現在已經很少見到FEC了。緬幣不可帶出緬甸境外。
Ⅲ 中國去緬甸做外匯恆生指數詐騙錢能找到他們嗎
說實話,這種情況你當然只能夠是撥打110報警,但是他們詐騙錢估計不是第一回啦,是否能夠找到他們誰也不敢保證。
Ⅳ 地理:我國陸上邊境口岸對外貿易的基本情況
回答這個問題要先對我國與鄰國的貿易關系談起。中國最大的邊境貿易夥伴是俄羅斯,針對俄羅斯的口岸主要是黑河.滿洲里.遜克等。其他的像越南.蒙古都是零散的一些口岸沒有太集中的。以下是轉載的
二戰以來,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固有的政治、經濟格局被打破,世界新的政治格局雖尚未形成,但世界政治多元化與經濟一體化、集團化、區域化的步伐不斷加快,毗鄰國家的關系也已由過去的以地緣政治為主,轉變為以地緣經濟為主,並以地緣經濟促進地緣政治,形成了兩者互動的局面。
中國22800公里的內陸邊界線,自東北鴨綠江口至北部灣北侖河河口分別與朝鮮、俄羅斯、蒙古等15個國家接壤[3]。周邊國家實施對外開放政策, 有效地促進了我國沿邊境地區口岸體系的形成。繼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後,俄羅斯、蒙古、哈薩克、緬甸等周邊國家也相應實施對外開放政策。周邊國家對外開放程度、制定對外經貿政策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等外部條件對中國邊境口岸的設置均有一定影響。
1.2 中國內陸沿邊地區條件分析
進入90年代以後,中國沿邊開放與沿海開放相呼應,已形成「海陸同開,東西互濟,南北共興」的格局[3]。勿庸置疑,沿邊對外開放戰略的實施,從根本上促進了沿邊帶狀口岸體系的形成。
從城鎮體系形成的角度看,邊境地區口岸最初由主要從事邊民互市貿易的邊境隘口、渡口和集鎮逐漸向從事小額貿易、地方政府貿易,至國貿的有計劃的口岸體系方向發展,乃至向轉口貿易、過境貿易和國際貿易領域擴展,與鄰國合作共建跨國自由經濟區。
2 中國沿邊帶狀口岸體系現狀分析
2.1 邊境口岸的分布狀況
中國內陸九省區構成有機帶狀邊境口岸體系的整體,即地處邊境,有接壤鄰國,沿邊界線內部幾乎環抱我國整個東北、西北和西南帶狀邊境地區。在內陸邊界線上,有國家一類口岸數十個,包括公路口岸、鐵路口岸、內河航運口岸[5](見表1)。
表1 中國沿邊帶狀口岸體系——一類口岸 口岸
省區
公路口岸 鐵路口岸 水運口岸
遼寧省 丹東 丹東 丹東
東 吉林省 開山屯、南坪、三合、臨江、琿春、圈河 集安、圖們、琿春 大安港
北 黑龍江省 綏芬河、東寧、密山、虎林 綏芬河 黑河、遜克、同江、漠河、
區 饒河、撫遠、蘿北、嘉蔭、
內蒙古 滿洲里、甘其毛道 滿洲里 孫吳、呼瑪室韋、黑頭山
內蒙古 二連浩特、啊日哈沙特、珠恩嘎達布其 二連浩特
西 甘肅 馬鬃山
北 新疆 老爺廟、烏拉斯台、塔克什肯、紅山嘴 阿拉山口
區 口岸、阿黑土別克、吉木乃、巴克圖、
阿拉山口、霍爾果斯、木扎爾特口岸、
吐爾尕特、伊爾克什坦口岸、紅旗拉
甫口岸、都拉塔
西藏 普蘭、吉隆、日屋
西 雲南 瑞麗、畹町、河口、磨憨、金水河、天 河口 思茅、景洪
南 保、猴橋
區 廣西 友誼關、水口、東興 憑祥
此外,還設置若干個二類口岸,這些口岸的分布與邊界走向一致,因邊界走向不同,各省區口岸體系分布形態、格局各異,黑龍江省邊境口岸的分布成倒放的「V 」形「雁陣」式格局,即以撫遠為「雁頭」頂點,漠河、東寧口岸為「兩翼端點」的格局,新疆、雲南的口岸則近似於「C」形格局,西藏口岸呈「一」字形格局。
中國毗鄰有15個國家,因而形成許多不同國別的口岸,這些不同國別的口岸往往成對出現,相對應的口岸即有距離上的差別又有數量上的差別,其規模大小也是不一樣的。
(1)從中外對應口岸距離遠近來看,新疆、內蒙古、 西藏三省區的口岸與鄰國對應口岸相距數十至數百公里, 如中蒙邊界的老爺廟口岸距蒙方布爾嘎斯台口岸223公里,而憑祥口岸、黑河口岸與其相對應的口岸則距離最近,僅數百到2000米。
(2)因國別而異,形成不同數量的中外對應口岸,中俄、中蒙、中哈、 中朝口岸數量較多;中巴、中吉、中塔、中老口岸各一對;中尼、中印口岸有兩對;中越口岸數量居中。
(3)從規模上看,邊界線兩側對應口岸的合作規模也是不同的。 一些主要的口岸隨著開放力度的加大,不僅鐵路過境運輸不斷,而且均實現了公路過境運輸,還實現了國貿、邊貿、勞務、過客旅遊、轉口等多功能的綜合性的口岸業務。一些邊境口岸城鎮如滿洲里、黑河、綏芬河等被中央和地方給予許多優惠政策,被批為沿邊開放城市,並相應地設立了邊境經濟技術合作區。
從地貌類型條件來看,沿邊地區的口岸有處於高山隘口處如吐爾尕特口岸;有的處於山間盆地如瑞麗、塔克什肯;有的僅次於河谷平原如霍爾果斯口岸。
2.2 邊境口岸的特徵
對鄰國的強烈依賴性。雙邊互補互惠性,例如:西南中緬邊境的中國口岸,面對的是經濟落後發展中國家緬甸,出口商品大多是工業製成品,進口則主要是我國緊缺的原料初級產品,相比之下,我國是處在經濟的高位;與雲南中緬邊境口岸進出口商品的取向相反,我國東部沿海水運和航空口岸則主要面對發達國家和地區,進口商品主要是高價值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則主要是附加價值低的初級產品和勞動密集型商品,相比之下,我國處在經濟的低位。內陸邊境口岸比沿海水運口岸投資少、易開發、見效快。與鄰國邊境口岸的有嚴格的對應性,而海運口岸和航空口岸則沒有對應性。具有多種貿易功能,毗鄰國家通過邊境口岸進行邊境商品貿易、邊境服務貿易等國際邊境經濟合作活動,其內容之豐富,交換之廣泛,聯系之密切,參與人數之多是沿海口岸所不能相比的。進出口商品傳遞快,交通運費低廉。毗鄰國家邊境口岸,因彼此距離近,例如,黑河口岸碼頭距布拉戈維申斯克口岸僅2.5公里,使經過該口岸的進出口商品交貨迅速,傳遞快且運費較低 2.3 邊境口岸的職能
邊境口岸的職能多種多樣,主要有:對外貿易職能包括現匯貿易、易貨貿易、轉口貿易、過境貿易、技術貿易及服務貿易等職能[6];對外運輸職能即擔負進出口商品及過境人員的運輸任務;管理職能包括為維護國家主權和利益,對出入境客、貨流及運輸工具行使管理。監督、檢查職能和對口岸自身機構如海關、商檢衛檢、動植檢的管理等;服務職能包括口岸各種基礎設施如倉貯、郵電、通訊、銀行、保險等為進出口貿易服務業務等。
2.4 邊境口岸與腹地的經濟聯系
邊境口岸的腹地是指與邊境口岸保持密切聯系的經濟輻射地。腹地與邊境口岸的關系實質上是區域與樞紐的關系,口岸的實際價值取決於它們與腹地的這種關系,而這種關系的疏密程度又與地理距離、運輸方式及其能力相關。一般說來,地處經濟重心地理或交運干線上的口岸功能最強,腹地系統經濟實力越強,口岸城鎮的發展潛力越大;腹地系統的中心城市越發達,其作用范圍越大,對口岸城鎮的帶動能力也越強;口岸城鎮距腹地系統中心城市的距離越近,越容易接收到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目前,中國沿邊地區邊境口岸在其腹地系統已形成一批具有相當經濟實力且距離較近的中心城市。例如,哈爾濱、長春、沈陽、呼和浩特、烏魯木齊、昆明、南寧等。這些腹地中心城市以及其他一些工業城市,有力地支持和帶動了邊境口岸的建設和發展。
從宏觀上看,對邊境口岸產生影響的腹地系統應由國內外兩大腹地區域系統構成。與中國邊境口岸相對應的境外口岸與境外腹地系統的構成,在理論應與我國腹地系統相對應,依層次包括鄰國邊境口岸城鎮所在地區級區域構成的核心腹地;由口岸城鎮所在省(州、邊區)構成的近域腹地;由大經濟區或大區(如俄羅斯遠東經濟區)以及全國范圍構成的遠域腹地系統等。
3 邊境口岸體系的形成對區域經濟的影響
邊境口岸的設立,帶動了中國沿邊地區經濟和社會的超前發展,然而這種口岸超常規的發展,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特殊的政策環境,採取特定的貿易形式與方式等有利的國際地緣經濟環境下實現的。以中俄邊境口岸的吞吐能力為例,黑龍江省邊境口岸從1988年到1993年進出口總額增長了90倍,1993年達到21億美元,該指標使占該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比例由1987年的2.4%增加到69%, 也使佔中國對(蘇)俄外貿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由1987年的0.8%增加到27%,居中國各省邊貿之首[7]。產生這種形勢的特殊歷史環境條件是80年代中蘇剛剛恢復邊境貿易,口岸體系初步完善,蘇聯的解體與俄羅斯的獨立,因其產業結構不合理造成消費品嚴重短缺,鋼材、木材、水泥、化肥、機械設備等生產資料相對過剩。中俄雙方都存在外匯短缺、兩國都採取了特殊的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邊境地方貿易發展,以特定的易貨方式進行商品交換,中國以其商品優勢即以日用工業品、農副產品換取俄方生產資料,形成了高額差價而獲得令人滿意的比較利益。然而時過境遷,中俄邊境貿易獲得的高額差價的特定歷史條件已不復存在,俄方可供易貨的長線商品貨源急劇減少,加之其它條件與因素的變化使中俄邊境貿易1994年出現急劇滑坡,邊境口岸的發展受到限制[8]。這種狀況迫使我們思考制約中國邊境口岸體系發展完善的復雜區域經濟因素,既有境內區域經濟因素又有境外因素,同時還存在著中外雙方共同的制約因素。
3.1 制約邊境口岸發展的境外因素
(1)邊境貿易風險性的存在使邊境口岸的發展受限。獨聯體國家國內政局動盪、經濟狀況惡化使中國與獨聯體國家的邊境貿易存在著風險,這種風險主要集中表現在對改革措施、方法上的分歧。尤其是這些國家在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某些限制邊境貿易的政策或通貨膨脹,有可能將邊境貿易的利潤減少到所剩無幾,從而限制口岸的完善與發展。
(2)周邊的政治經濟環境對沿邊口岸的發展直接影響也很大。 如東北地區的沿邊口岸的發展受俄羅斯、朝鮮、蒙古國的影響。俄羅斯的政治形勢不夠穩定,而遠東又是俄經濟的後進地區,原有的邊境管理體制變化緩慢,因而,在邊境口岸的建設方面缺乏規范化。朝鮮的羅津——先鋒地區早已開辟為自由經濟貿易區,為對外開放已制定了近30部法律,但是,由於多年來經濟的嚴重衰退和朝鮮半島的形勢仍不明朗,影響了口岸經濟的發展。蒙古國東北地區基本未開發,因而口岸的經貿活動還很有限[9]。
3.2 制約邊境口岸發展的境內因素
盲目開放新口岸,80年代末與90年代初,受國內對外開放大環境的影響在邊境地區形成了沿邊開放熱潮,許多新口岸應運而生,各種商品競相出口或進口,從而使沿邊口岸數量猛增,僅東北地區就達到40多個口岸,分散了建設資金,且各口岸相互爭腹地爭貨源,嚴重影響了口岸的整體效益。此外,口岸發展中的短期行為等因素也成為制約條件。
3.3 雙方共同的制約因素
雙邊貿易政策的調整和提高關稅稅率等嚴重製約了口岸的發展,琿春口岸禁止進口整車與鋼鐵和禁止出口糧食等限制了口岸規模的擴大。另外一些毗鄰國家因受各自特定的自然地理環境、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生產要素稟賦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在某種程度上構成了邊界線兩側產業結構的互補性,從而影響了口岸的規模和職能(見表2)。
表2 東北邊境毗鄰地區資源要素及產品優勢互補簡表 輸出方 中國東北 朝鮮 俄羅斯遠東 蒙古
吸納方
中國東北 B2B3B4 A2A3B2B3 B2
朝鮮 A1A2B2B4B5B6 A2A3B2B3 B2B5
俄羅斯遠東 A1A2B1B4B5B6 B1 B2B5
蒙古 A1A2A3B1B4B6 A2A3
資料來源:袁樹人,黃岩君,東北亞國際經濟合作與中國東北產業開發前景,東北師大學報,1995年。
表中符號為:A1資本,A2高技術,A3冶金、機械、化工產品等,B1勞動力,B2能源與礦物原料,B3建材與木材,B4以農畜產品為原料的輕工紡織工業產品,B5鮮活農畜產品,B6糧食。
從表2 中可以看出:賦存的資源要素以及以此為基礎形成的工農業產品在本區可大體分為兩類。其中,A類屬於資本和高技術資源要素及其工業製成品;B類包括勞動力和依託勞動力以及礦、林、草、土等自然資源要素而形成的初級產品。在東北邊境毗鄰的國家地區中,這兩大類的資源要素及其產品的賦存就總體而言,均相當豐富。各類資源要素的賦存及其比較優勢分布在各國各地區極不平衡,B類資源集中於朝鮮、蒙古,而中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兩種資源均豐富,但俄遠東以A類資源占優勢、中國東北以輕工業及糧食資源占優勢。形成了東北邊境兩側資源賦存的互補性[4]。
在政治、經濟及區位條件優越的地區組建跨國邊境自由經貿區,把邊境地區經濟納入雙向循環之中。區域經濟一體化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在亞太地區,由於各個國家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不同,不可能在大的范圍內形成區域經濟一體化[6]。但在某些邊境地區, 可利用邊境兩側互補的生產要素組建次區域性或雙邊跨國邊境自由貿易區。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的成長三角為多國邊境地區的經濟合作提供了一個發展模式。圖們江三角地區的合作正在積極的醞釀中。在西南地區由中、泰、老、緬四國的結合部構成的「金四角」跨國經濟貿易合作區也正在逐漸形成。
綜上所述,中國與鄰國的沿邊對外開放,為中國邊境口岸體系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而邊境口岸的形成、發展與不斷完善,推動了內陸邊境地區社會的發展與經濟的振興。通過邊境口岸體系的職能作用的發揮,更加密切了中國與鄰國的地緣經濟聯系,無疑會促進中國與鄰國邊境地區經濟一體化的進程。
Ⅳ 緬甸貨幣是外匯嗎
一般國際貿易要兌換成美元或歐元,緬幣一般不用來做跨國貿易。
雲南瑞麗口岸是中緬最大口岸,極少出現用緬幣交易的,一般用人民幣或美元。
緬幣只是作為邊民互市買買小菜之類的。
Ⅵ 中緬油氣管道的項目資料
根據中緬雙方於2009年6月簽署《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緬甸聯邦能源部關於開發、運營和管理中緬原油管道項目的諒解備忘錄》。
項目包括原油管道、儲運設施及其附屬設施,以及在緬甸馬德島建設的一個可從超大型油輪卸載原油的碼頭和終端及附近建設的原油儲運設施及其他附屬設施。雙方同意由中石油設計、建設、運營和管理原油管道項目。 原油管道起點位於緬甸西海岸馬德島。天然氣管道起點在皎漂Kyaukpyu港。
經緬甸若開邦、馬圭省、曼德勒省和撣邦,從雲南瑞麗進入中國, 將在貴州安順實現油氣管道分離,而曾一度被「油荒」困擾的重慶,將成為其中長達的原油管道的末站。天然氣管道,則將南下到達廣西。
管道長度
緬甸境內全長771公里。
原油管道國內全長1631公里。
天然氣管道國內全長1727公里。 雲南
中石油雲南石化煉油工程項目即雲南省1000萬噸/年煉油項目,建設地點在昆明市安寧草鋪鎮。
重慶
中緬輸油管道在重慶的「出口」,很可能位於長壽化工園區內。中石油重慶方面的高管說,「我們一直以來的考慮是,將千萬噸煉油廠和管道『出口』都放在長壽化工園,不過最終的結果還要看國家發改委的批復。」
根據此前的初步計劃,重慶市有望爭取到每年1000萬噸的原油輸入,從而實現重慶自己的「煉油夢」。 隨著中緬原油管道項目開工,標志著中國的東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北(中亞天然氣管道)、西南陸上(中緬油氣管道)和海上(經過馬六甲海峽的海上通道)四大油氣進口通道的戰略格局已初步成型,有利於實現石油運輸渠道多元化,保障中國能源供應安全。中緬油氣管道是繼中哈石油管道、中亞天然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之後的第四大能源進口通道,緩解了中國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程度,降低海上進口原油的風險。
目前我國進口原油的絕大多數是依靠經馬六甲海峽的海上運輸通道進入境內,中緬原油管道為我國油氣進口在西南方向上開辟了一條重要的陸上通道,為我國原油進口增添了一條進口線路,有利於增強我國石油供應安全性。 通過合作能給緬甸帶來切實的利益,比如改善當地的基礎設施,增加就業機會,推動管道沿線的城市化進程。
據悉,在緬甸修建管道,中國並不是第一個。緬泰合資公司最早在緬甸修建管道,路線是從緬甸到泰國。緬甸通過緬泰輸氣管道出口天然氣,每年有20多億美元的外匯收入。
中緬油氣管道可以帶動緬甸石化工業的發展,滿足緬甸國內對能源的需求(緬甸每年需要進口大量柴油和汽油),帶動管道沿線的經濟發展,拉動緬甸整體經濟發展,給緬甸民眾帶來更多實惠。從另一個角度看,緬甸經濟發展了,緬甸與所有鄰國的經貿合作也會得到進一步加強。
中緬管線是通向中國西部的捷徑,可以加快西南地區的建設。
有機構預測,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建成後,中國西南地區將新增煉油能力2000萬噸/年,年產成品油1277萬噸,其中汽油310萬噸、柴油840萬噸、煤油127萬噸。配套的乙烯工程規劃建設年產乙烯100萬噸、合成樹脂153萬噸、基本有機原料177萬噸裝置。
中緬油氣管道建設,不僅將填補雲南成品油生產空白,而且也將對雲南省化工、輕工、紡織等產業產生巨大拉動作用,石化工業將成為雲南省新的重要產業。中緬油氣管道經過雲南多個州市,對推進雲南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加快經濟社會發展、促進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進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長遠看,中國還可以沿中緬石油管道修建公路和鐵路,把皎漂開辟為中國西南地區出口南亞、西亞、歐洲和非洲的貨物中轉站。(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Ⅶ 那個銀行可以換到緬幣
中國銀行可以,你可以直接去市級的中國銀行預約兌換緬幣,然後中國銀行會刁來緬幣,你在約定日期去進行兌換就可以了。
Ⅷ 旅行社在促進旅遊目的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的作用
旅行社是旅遊活動的組織者,與旅遊飯店、旅遊交通並稱為旅遊業三大支柱。旅行社是和飯店、交通和游覽對象物共同為人們旅行提供服務的專門機構。
(1)為旅遊者服務
旅行社接受旅遊者的相關費用後,它就以一種特殊的商 品——旅遊服務,為廣大旅遊者旅遊活動的有序進行創造條件和方便。
(2)對旅遊產品進行組合和銷售
即把為旅客旅遊活動所需要的交通、住宿、飲食、游覽、娛樂等基本旅遊項目組合成為旅遊新產品——預先計劃好的一條條旅遊路線。然後向旅遊者宣傳推銷,把合成的旅遊產品送到遊客手中。可以說;旅行社把交通、飯店、娛樂、游覽分散的不同的服務有機地聯系起來,加強了這些部門間的協調和配合,使遊客由和多個部門打交道變為和一個部門打交道,減少了許多麻煩,即使某一方面有不盡人意之處,也不需遊客直接出面,而由旅行社全權處理,保護遊客的合法權益。所以說它是溝通旅遊者和旅遊相關部門的橋梁、紐帶,是旅遊活動必不可少的介體。旅行社因勢利導地進行旅遊活動的策劃和組織,使遊客的旅行需要成為可能,並走向規范化和正常化。
一、行業發展為就業提供了巨大空間
我國的旅遊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旅行社作為旅遊業的龍頭,十年間得到了飛速發展,也為就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截止到2001年底,全國共有旅行社10716家(其中國際旅行社1319家,國內旅行社9397家),比1991年底增加了9155家,擴大了近7倍,年均增長21.24%;全國旅行社直接從業人員為19.24萬人,比1991年底增加了13.72萬人,年均增長13.30%。如按國際經驗,旅遊業每增加一個直接就業人員,將間接增加5個人就業來計算,相當於提供了96.20萬個間接就業機會。未來十年,如旅行社的直接從業人員按年均增長15%計算,將為全社會提供間接就業機會292.96萬個,成為巨大的就業空間。
導遊人員作為旅遊業的形象大使,十年間從業人員的數量也有大幅度增長。1994年起,導遊人員的資格考試對社會開放,截止到2001年底,全國取得導游資格證書的人數已達到15萬,比1991年底增加了13.2萬多人,擴大了近8倍,年均增長23.62%,相當於提供了75萬個間接就業機會。預計今年年底取得全國導游資格證書的人員數量將達到20萬。除此之外,臨時導游和景區(點)的導遊人員數量也增長較快,導游已經成為一項社會熱門職業。據了解,僅北京市2001年報考導游的人數就達到13800人。
二、為拉動經濟增長起到了積極作用
我國的旅行社是從有組織地接待國際入境旅遊者的發展模式開始的,九十年代中期以後,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特別是每年增加了三個「黃金周」的假期,國內旅遊異軍突起,旅行社組織國內旅遊以更強勁的增長勢頭發展。另外,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國家對出境游政策的調整,我國出境旅遊的發展也很快,旅行社組織出境旅遊也成為了一個亮點。旅行社在旅遊行業中的龍頭地位日益顯現,其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是非常明顯的。一是在擴大內需中起了積極的作用。據統計,2001年度,在國內旅遊方面,全國旅行社組團和接待達9410.56萬人次,占國內旅遊人數的12%,旅行社組織的國內旅遊業務收入為331.33億元,佔全國國內旅遊收入的9.41%。在入境旅遊方面,全國旅行社接待入境旅遊者1453.64萬人次,佔全年入境旅遊者總數的16.33%,旅行社組織入境旅遊業務收入為150億元,約佔全部國際旅遊收入的10.16%。在出境旅遊方面,全國旅行社組織出境旅遊人數為369.53萬人次,佔中國公民出境人數的30.45%。二是旅行社的投資對經濟增長也有促進作用。旅行社是綜合性比較強的行業,具有較強的關聯帶動作用。同時,還具有較高的投入產出率。2001年底全國旅行社資產總額達到415.47億元,同比增長13.55%;負債總額為199.08億元,同比增長2.07%;所有者權益總額為216.39億元,同比增長26.64%;注冊資本金額為130.63億元,同比增長15.39%。三是拉動了國內生產總值。2001年,全國旅行社營業收入為589.80億元,占旅遊業總收入4995億元的11.8%,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0.61%,但旅行社營業收入的增長為25.51%,遠遠大於全國GDP的增長速度,可以預見,旅行社行業在GDP中占的比重將越來越大。四是對財政收入的貢獻率呈上升趨勢。2001年度,全國旅行社實繳稅金為7.63億元,佔全國財政收入16371億元的0.0466%,結匯7.85億美元,同比增長38.94%,占旅遊外匯收入的4.4%。旅行社對財政收入的貢獻表現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收入主要在旅遊經營企業和個人手中,第二個階段地方財政開始增加,第三階段中央財政開始增加,目前我國旅行社還處於第一階段,隨著我國旅行社行業的發展,對各級財政的貢獻將越來越大。
三、不斷開發新產品滿足旅遊者的需求
近年來,為了適應旅遊者需求日趨個性化和差異化的發展趨勢,我國旅行社加大了市場開發力度,在產品設計、營銷手段、客戶關系、品牌塑造等方面引入了新理念,實現了新發展。產品由過去的單一的文化觀光產品為主逐步發展到觀光旅遊、度假旅遊、特種旅遊種類齊全、結構完整的格局,滿足了不同層次旅遊者的需求,促進了旅行社行業的發展。
在觀光旅遊產品方面,我國的文物古跡、山水風光、民俗風情最能反映東方文明和神州風韻,這類產品具有壟斷性,而且內容豐富,已形成相當的規模,成為我國旅遊產品在世界上競爭的長久優勢。適應市場的需求,旅行社大力開發了觀光旅遊產品,使我國的觀光產品有了長足的發展。一些旅遊產品參團人員踴躍、經久不衰、形成了品牌。如九寨溝之旅、長江三峽游、西部之旅,雲南周末團、海南周末團等。
在度假旅遊產品方面,1992年,國務院正式批准在中國開辦12個國家旅遊度假區,由此拉開了發展度假旅遊產品的序幕。之後,又有一批省市級旅遊度假區開始興辦,加上城市周邊的度假地,初步形成了比較適應國際國內多層次需求的度假產品體系,家庭度假、鄉間度假、海濱度假、周末度假、節日度假己形成比較成型的市場。
旅行社開發的專項旅遊產品比較新穎、獨特、別致。如以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為脈絡的古城新貌、以青山秀水和鄉村風情為主題的鄉村旅遊、絲綢之路游、長城之旅、馬拉松團、西南少數民族風情游等幾十個品牌。一些大的旅行社如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積極應對市場需求,針對入境遊客推出了夜遊北京、中醫保健、北京婚禮等入境旅遊產品;中國旅行讓總社的出境游產品在國內首家突出個性化服務的分團型旅遊方式,以及北京--香港天天出團、「海上生明月」等特色產品,在國內市場上推出了「紅色之旅--革命聖地參觀團」、高考學生「放飛自我、回歸自然」系列團等。廣之旅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適應旅遊者不同年齡、不同興趣、不同需求推出了豪華旅遊團、親子團、蜜月團、長者團等。
特種旅遊產品近年來發展也很快,形成了品種多樣、規模較大的特點。如修學旅遊產品、滑雪旅遊產品、商務會議旅遊產品、自駕車旅遊、文化體育交流等,外國人來華自駕車旅遊今年1-10月經國家旅遊局審批的就達到42個團2007人次。廣之旅根據旅遊的特點,推出了高文化含量的特種團,如修學團、滑雪團、烹飪團、自駕車團、球迷團、音樂欣賞團、科普旅遊團等。
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我國旅遊事業的發展,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目的地國家不斷增加,出境旅遊產品也得到較大的發展,到目前為止,主要出國旅遊產品有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22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條線路,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地區,也包括東亞、歐洲、大洋洲、非洲的部分國家。中國旅行社開發的邊境旅遊產品主要有中俄邊境、中朝邊境、中越邊境、中老邊境、中緬邊境等旅遊產品。
四、更加註重企業形象和服務質量
隨著我國旅行社行業的對外和對內開放,旅行社市場競爭的加劇,大多數旅行社著眼於企業自身的發展,加強內部管理,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意識,一批服務水平高的企業逐步脫穎而出,成了市場競爭中的佼佼者。
一是旅行社加強了內部科學管理。大多數旅行社在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旅遊局出台的《旅行社出境旅遊服務質量》、《國內旅遊合同範本》、《出境旅遊合同範本》等法規規章的同時,加強了內部質量管理。通過對直接影響旅遊服務質量的過程的控制,對地接社的選擇與評價、出國領隊管理、導游陪同規范、顧客投訴處理、門市部服務要求等容易存在隱患問題的環節加強了管理,使旅行社的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如中旅首都旅行社對社內各部門的經營管理情況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調查,確定涉及服務質量的各個過程和環節,並以文件的形式加以規定,從而達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據可查」。有些旅行社還加強了企業內部精神文明建設,營造了健康向上、生動活潑的企業氛圍。
二是旅行社企業重視品牌的樹立。「品牌攬顧客、質量主沉浮」,一批旅行社推出了自己的品牌,並形成廣泛影響。如廣之旅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在1994年就在全行業率先導入CI,實施名牌戰略,採用琅琅上口而又有豐富含義的「廣之旅」簡稱,和讓人怦然心動的廣告詞「廣之旅無限風光帶給您」,設計了新鮮活潑亮麗的新商標。導入CI後的廣之旅不斷通過外樹形象、內抓質量,使「廣之旅」的品牌形成了廣泛的影響。2001年,廣之旅被全國質協用戶委員會評為用戶滿意服務單位。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積極實施品牌戰略,與國際知名廣告公司合作,推出了全新的品牌形象--「中青旅」,並創立了「青旅在線」網站和16家中青旅連鎖營業部。
三是一些旅行社完善了質量管理、質量保證體系。一批旅行社通過了IS09001標准質量體系認證,並自覺按照標准規程運作,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標准,投訴率明顯下降,顧客滿意率顯著上升。如國旅總社,為實現旅遊服務與國際接軌,在2000年積極開展了IS09001質量認證工作,明確了企業「誠信、優質、高效、安全」的質量方針,確定了質量發展目標,2000年底順利通過了質量體系認證,企業廣義的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初步完成,管理水平提升到與國際接軌的高度。
四是一些旅行社以提高遊客滿意度為目標,以強化員工服務意識為重點,向社會作出了更高層次、更為全面的文明服務承諾制。把企業的服務內容、服務標准、服務時限向社會、消費者公開,制定專門的服務承諾制度,對前台營業員、國內游全陪、出境游領隊、入境游陪同等業務操作及服務規范制定了專門的規章制度。同時還通過與接團的旅行社簽訂承諾協議書,保證了旅行社的承諾落到實處。此外,通過徵求遊客意見書,電話回訪以及上門聽取意見等形式來改進服務,使遊客的滿意率大大提高。如廣之旅在公司內部推行「五心服務」,即熱心的態度、貼心的服務、精心的安排、稱心的導游、開心的旅程,使遊客的滿意率達到98.6%。
Ⅸ 劉光溪:《雲南省跨境人民幣金融業務發展的基礎條件及前景展望》
雲南省跨境人民幣金融業務發展的基礎條件及前景展望
雲南省金融辦主任 劉光溪
近二十多年來,伴隨著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各國逐步實現了關系正常化,雙方的經貿、金融往來不斷加深。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以及橋頭堡建設與人民幣跨境結算試點正式啟動,雲南省獨特的區位優勢逐漸轉變成為經濟競爭的優勢。特別是中國與東盟之間蓬勃發展的貿易以及直接投資成為跨境金融業務發展的基礎。中國與東盟各國的金融合作機制也逐步發展和完善,對外開放和對外經貿合作不斷拓展,這為雲南省金融業提供了歷史性發展機遇。把雲南昆明建成「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區域性金融中心」正是在此背景下被上升為國家「橋頭堡」建設的一部分。
建設昆明「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區域性金融中心」,雲南省具有很多獨特的優勢,其中,大力推進和創新跨境人民幣金融業務,滿足不斷增長的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以及人民幣對直接投資的需求,不僅為橋頭堡建設和周邊國家的發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還將全面提升雲南省金融服務質量和水平,是建設「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區域性金融中心」的重要突破口和著力點。
一、雲南省跨境人民幣金融業務發展的基礎條件
(一)蓬勃發展的對外貿易奠定了跨境人民幣金融業務發展的基礎
在過去的20年裡,隨著中國與東盟各國關系的改善,雙方貿易規模擴大了37倍。2010年年底,雙邊貿易額達到2927.8億美元。我國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而東盟則成為我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和我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基地。
雲南作為我國連接東南亞、南亞的重要門戶和橋頭堡,地理、地緣、地域優勢明顯,向東盟各國開放諸多口岸。在全省有國家一類口岸13個,二類口岸7個,另有90多條邊境通道和111個邊民互市點。同時,16個少數民族在雲南與周邊各國跨境而居,東南亞還是海外華人、華僑的主要居住地,他們與國內同族、親屬之間聯系密切。顯然,獨特的地理優勢、人文優勢以及口岸優勢形成了雲南省開展跨境貿易的優越條件。
雲南省與東盟各國的貿易往來發展迅速。2008年的金融危機嚴重影響我國對外貿易,但是雲南省對外貿易依然保持較快的增長。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95.9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9.3 %。2009年,金融危機的影響繼續擴大,全國對外貿易下降45%。雲南省也因此受到影響,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僅完成80.2億美元,較上年下降16.4%,但是遠低於全國平均下降水平。與此同時,雲南與東盟的貿易卻成為當年外貿的一大亮點,雙方進出口額為31.5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3.8%。其中出口21億美元,同比增長7.1%;進口10.5億美元,同比增長30%。東盟國家外貿總值占雲南省外貿比重由上年的28.8%增至39.3%,提高了10.5個百分點。2010年,雲南省對外貿易恢復高速增長,進出口總額完成133.68億美元,同比增長60.6%,比全國增速高31.8個百分點。2011年1至7月,雲南省進出口總額為84.4億美元,同比增長9.5%,已經超出了2009年全年的總額。其中出口總額為48.6億美元,同比增長7.5%;進口總額為35.8億美元,同比增長12.3%。
雲南省蓬勃發展的對外貿易對跨境貿易人民幣金融服務提出了巨大需求,為雲南省商業銀行與周邊各國商業銀行之間合作奠定了基礎。
(二)快速增長的雙向直接投資進一步促進跨境人民幣金融業務的發展
在我國與東盟各國貿易快速發展的同時,雙方的直接投資也獲得了長足進步。截至2011年6月底,中國和東盟各國之間的雙向投資累計投資額近800億美元。2009年,中國宣布向東盟各國提供150億美元信貸,並決定設立總額100億美元的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到目前為止,中方已向東盟提供了122億美元貸款,用於路橋、電站等大型建設項目。東盟已經成為我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基地。
雲南省充分利用地緣優勢,積極貫徹落實國家「走出去」戰略,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與寮國、越南、緬甸、泰國等周邊國家開展經濟合作,發展外向型經濟。在政府的推動下,雲南省對外直接投資實現了跨躍式的發展,2008年,全省新批境外投資企業101家,中方協議投資額4.128億美元,同比增長105.39%,實際投資額2.39億美元,同比增長126.52%。2010年,雲南省新批境外投資企業49家,實際投資4.74億美元,同比增長75.57%;協議投資81.9億美元,實際投資在全國31個省區市中名列第9位。截至2011年6月底,雲南省境外投資企業已達319家,其中上半年中方協議投資101.4億美元,對外實際投資累計達16.5億美元,遠遠超出前一年的總和。
湄公河次區域五國是雲南省企業走出去的主要市場,投資領域涉及農業、礦產、電力、冶金、交通等行業。雲南省企業「走出去」直接投資相應地帶動了雲南省出口貿易、對外承包工程以及勞務合作增長。2006年以來,國開行雲南分行等商業銀行,積極支持雲南企業「走出去」,拓展寮國、緬甸、越南等周邊國家的海外市場。
雲南省對外投資的快速增長推動了人民幣對周邊各國的直接投資,有利於人民幣離岸基礎資產市場的形成,並促進人民幣跨境結算從貿易項向投資項的延伸。
(三)中國與東盟之間商業銀行業務迅速擴張為跨境人民幣金融業務發展提供了技術條件
中國與東盟各國蓬勃發展的對外貿易以及快速增長的對外直接投資奠定了雙方跨境金融服務的基礎。中資金融機構如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銀聯等金融企業紛紛將亞洲地區特別是東盟地區作為海外發展的重點,通過收購、控股、設立分支機構等方式開拓東盟市場。
截至2010年6月底,中資銀行的金融機構在東盟國家共設立了11家分支機構。東盟10國銀行在中國設立4家分行和7家子銀行,子銀行又下設了29家分行。東盟在中國的銀行機構總資產達149.3億美元,自2003年以來年均增速38.04%。雙方銀行業務合作范圍不斷擴大,中資銀行機構在東盟各國建立的代理行、境外賬戶行已達150餘家。
隨著中資企業搶灘東盟市場,人民幣在東南亞各國受到不同程度的青睞。早在2006年12月,菲律賓央行將人民幣列為儲備貨幣。目前在越南、緬甸、寮國等周邊留存的人民幣總量已經超過200億元,流通規模超過700億元,人民幣已經成為廣受周邊國家居民歡迎的「民間儲備貨幣」。
(四)中國與東盟各國經濟金融合作向縱深發展為跨境人民幣金融業務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國與東盟各國同屬於發展中國家,雙方合作符合地區利益和雙邊長久利益。為此,雙方建立一系列的經貿合作組織:湄公河次區域合作、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泛滇池合作等。雲南省發揮地緣優勢,先後與周邊國家合作構建了雲南—老北、雲南—泰北合作工作組和雲南—越南北部五省市經濟協商會議等合作機制。特別是瀾滄江—湄公河國際航運,成為中越、中老、中泰等國家在交通運輸、水能與生物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等方面合作的典範。
在金融合作機制方面,中國已經與東盟多個國家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互設金融機構,加深互相溝通與了解,加強金融監管。
2008年底,中國與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國簽署了6份總額為635億美元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2009年以來,為共同抵禦金融危機,亞洲各國央行建立本幣互換機制。中國人民銀行先後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的央行簽署了總額為3300億元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貿易,支持雙邊貿易及直接投資。2009年12月,中國與東盟共同參與設立總規模為120億美元的亞洲區域外匯儲備庫,提升了本地區解決流動性與國際收支問題的能力。2011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應東南亞中央銀行組織邀請正式加入東南亞中央銀行組織。
與此同時,中國與東盟之間加強了金融監管合作。截止2010年年底,中國銀監會按照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確定的跨境銀行監管原則,先後與新加坡、菲律賓、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東盟國家的金融監管當局簽署了雙邊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確保對互設銀行業金融機構實施有效監管,共同維護雙方銀行業穩健發展。
為了進一步防範金融風險,促進銀行之間的合作,2009年8月,中緬兩國分別指定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和緬甸中央銀行簽訂賬務處理細則,對《中緬經濟技術合作協定》實施過程中的銀行賬務問題做出具體規定。2010年,由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發起成立的中國—東盟銀聯體成立,旨在促進中國與東盟相互貿易與投資。
(五)獨具特色的跨境人民幣結算模式成為跨境人民幣金融業務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是中國與東盟雙方金融合作的重要平台,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舉措。它首先在邊境貿易中使用,然後再擴大到一般貿易,並向對外直接投資延伸。雲南省早在1994年就已經探索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2004年中央正式批准雲南與緬甸、寮國和越南的邊境小額貿易用人民幣結算,並享受退稅政策。在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影響下,大量邊貿企業出口採用人民幣結算。2008年12月24日,國務院決定,對雲南與東盟的貨物貿易進行人民幣結算試點。2009年,我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開始啟動,東盟成為重點地區。
為了支持雲南省金融機構走出去,雲南省政府出台了相關政策,根據大湄公河次區域國家現有金融條件,推動雲南省商業銀行與周邊國家的商業銀行合作。
在中越邊境,早在1994年3月,農業銀行河口縣支行與越南農業銀行老街省分行簽訂了互開賬戶協議書,形成中越邊貿銀行結算的最初模式。2003年,農業銀行河口縣支行、麻栗坡縣支行天保辦事處被批准辦理中越兩國銀行間邊境貿易結算人民幣現鈔出入境調運業務,開創了我國該業務的先例。2004年11月,農業銀行河口縣支行率先在全國邊境口岸開辦了人民幣對毗鄰國貨幣(越南盾)的兌換業務。2010年7月,農業銀行雲南省分行同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銀行老街省分行簽訂代理結算協議,建設銀行雲南省分行與泰京銀行、越南湄公河三角洲房屋發展銀行老街省分行簽訂代理結算協議。
在中緬邊境,雲南省商業銀行積極與緬甸商業銀行建立金融合作。2009年9月,工商銀行雲南省分行、建設銀行雲南省分行、農業銀行雲南省分行與緬甸經濟銀行開立人民幣結算賬戶協議。2010年9月工商銀行德宏分行與緬甸經濟銀行木姐分行和臘戌分行簽署了人民幣結算合作協議。
在寮國,2009年12月,農業銀行和寮國發展銀行共同舉行了邊貿網銀結算開通儀式,這標志著中國銀行業首次與寮國銀行實現了人民幣結算。2010年7月,工商銀行雲南省分行與寮國彭撒萬銀行簽訂了使用人民幣結算業務的意向性合作協議。富滇銀行作為雲南省本地的商業銀行,於2010年在寮國設立代表處,並與寮國大眾外貿銀行簽署了寮國基普賬戶清算協議,正式互開賬戶清算合作業務。2011年6月9日,富滇銀行在國內商業銀行首家推出寮國基普兌人民幣的業務,中老本幣跨境結算正式啟動。
在泰國,2005年10月,西雙版納州和思茅市試辦與非毗鄰泰國北部地區一般貿易人民幣核銷業務。2005年,雲南省在全國率先試行滇泰一般貿易以人民幣結算核銷制度。2010年7月,工商銀行雲南省分行分別與泰國ACL銀行及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簽訂了使用人民幣結算業務的合作協議。
在雙邊銀行合作的支持下,雲南省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發展迅速。2009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金額約為43億元人民幣。2010年,雲南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金額83.12億元,同比增長86%,佔全省進出口貿易結算量的9%,高於全國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2011年1月至5月,雲南銀行業金融機構已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91.96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總額。
雲南省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增長迅速,經過多年實際運行,不僅擁有開展人民幣結算的豐富經驗,還形成了與毗鄰、非毗鄰國家點對點互為代理的獨具特色結算模式。
二、雲南省跨境人民幣金融業務發展的前景展望
由於雲南省獨特的區位優勢以及跨境人民幣金融業的迅速發展,國務院及相關中央部委十分關心雲南省跨境金融業務的發展。2008年12月,國務院常決定雲南與東盟的貨物貿易進行人民幣結算試點。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允許雲南省金融業通過金融產品創新,為跨境人民幣結算提供服務。2011年5月,國務院有關橋頭堡戰略規劃出台,它不僅彰顯了雲南在我國對外開放中的特殊地位,還賦予了雲南省金融業發展新的歷史機遇。
2010年7月,雲南省政府與昆明市政府正式啟動了昆明區域性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中心的建設。憑借雲南省跨境銀行間清算系統以及小幣種外匯交易市場,將推動離岸人民幣基礎資產市場以及相關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雲南省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將有更大的可行性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雲南省跨境銀行間資金結算市場逐步形成
2010年7月,雲南省成為第二批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地區。由於雲南省多家商業銀行與周邊各國商業銀行簽訂了貿易結算協議,在條件成熟時,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將向投資項延伸,並覆蓋雲南省對外的主要貿易夥伴以及對外直接投資區域,屆時雲南省跨境人民幣資金結算市場將逐步形成。這不僅提高了跨境資金清算的效率,提升跨境金融服務質量,還將推動雲南省外匯市場、金融衍生品市場以及其它相關金融市場的發展。
(二)雲南省小幣種外匯交易市場正式啟動
雲南省跨境金融業務迅速發展產生了貨幣兌換的需求,導致小幣種外匯交易市場的出現。早在2004年11月,農業 銀行河口縣支行率先在全國邊境口岸中開辦了人民幣對毗鄰國貨幣(越南盾)的兌換業務。2011年6月9日,富滇銀行在國內商業銀行首家推出寮國基普兌人民幣的業務。由於雲南省境內的商業銀行與周邊多個國家簽訂了清算協議,在條件成熟時也將推出周邊小幣種外匯交易,並向雲南省主要貿易夥伴延伸。屆時雲南省小幣種外匯交易將由單一貨幣向多種貨幣、單一零售向批發轉變,雲南省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將逐步成型,以人民幣為主體的小幣種外匯交易中心也將隨之形成。
(三)雲南省離岸人民幣資產市場發展條件基本形成
如上文所述,人民幣已經成為東南亞各國居民廣受歡迎的「民間儲備貨幣」,境外積累巨額的人民幣有助於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形成,促進跨境金融業務的發展。然而,由於境外人民幣資產市場的缺乏,不利於境外人民幣持有者進行風險的防範,還進一步影響到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
如何形成合理的人民幣迴流機制是人民幣國際化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隨著雲南省跨境金融服務中心的建立,向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人民幣貸款、人民幣票據等金融產品將是吸引雲南省周邊各國人民幣迴流的重要機制,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措施,也是雲南省金融服務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
(四)雲南省人民幣金融衍生品市場需要快速推進
東南亞各國增加人民幣的持有量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本國貨幣幣值不穩定,不能用於本區域的國際支付;二是近年來人民幣持續穩步升值,成為當地人的一種投資產品。隨著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一個由市場供求決定的人民幣匯率即將形成,這從一定程度上需要相關的人民幣金融產品提供風險規避功能,才能持續保證人民幣在東南亞的市場需求。同時,雲南省快速發展的跨境金融業務以及即將形成的離岸人民幣基礎資產市場,相應地帶來了一系列的金融風險。由於金融衍生產品具有價格發現以及規避風險的功能,是推動金融市場快速發展的潤滑劑,雲南省需要大力發展金融衍生產品,為跨境金融業務提供風險規避手段,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實際上,雲南省已經具備了部分金融衍生品的發展條件。從1993起,雲南省設立了省屬紅塔期貨和雲晨期貨等公司,2008年起有4家省外期貨公司在雲南昆明設立了分支機構,2011年,又成立了兩家有色金屬交易所。憑借跨境金融業務提供的條件,雲南省將成為我國人民幣金融衍生產品發展的先行實驗基地。
(五)人民幣金融資產要素交易市場體系將進一步發展
在國際大宗商品被泛金融化的大背景下,國際金融定價中心主宰現貨商品市場的定價權。雲南省與湄公河次區域各國豐富的礦產資源、農業資源和生物資源顯然需要藉助一定的金融資產交易,增加商品定價的話語權。雲南省小幣種外匯交易市場的正式啟動以及人民幣離岸基礎資產市場即將形成,為泛亞地區大宗商品金融化的定價提供了條件。
2005年7月1日,雲南產權交易所正式掛牌成立,將為雲南省企業與國內外資本、技術、管理溝通建立聯系。2010年4月28日,昆明泛亞產權交易中心成立,將設立花卉、玉石、天然橡膠、有色金屬等專業交易所及人民幣結算金融服務中心。2011年4月21日,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正式成立並開市交易,交易所可能形成有色金屬在中國的期貨定價中心,以及某幾類有色金屬商品的世界定價中心,並輻射整個東南亞、南亞地區。2011年5月18日,昆明泛亞黑色金屬交易成立,將為黑色金屬提供現貨、遠期現貨及遠期電子合約交易的服務。此外,珠寶玉石交易所、橡膠交易所以及金融資產商品交易所正在籌備之中。
交易所為雲南及周邊各國大宗商品交易提供了平台,將促進雙方的貿易、投資、技術等方面的合作,一個覆蓋東南亞、南亞的金融資產要素市場將進一步發展。
Ⅹ 平安信用卡時尚卡在中緬邊境能用嗎
平安銀行信用卡可以在境外使用,在境外有銀聯標識或MASTER標識或VISA標識的商戶或ATM機都可以使用平安銀行信用卡。
平安銀行信用卡境外消費時,使用的幣種會根據您選擇的交易線路不同而有所區別:
當您在有銀聯標識的商戶或ATM機刷卡消費或預借現金時,交易金額將按照交易當日國家對外公布的外幣對人民幣的外匯賣出價折算,並從您的人民幣賬戶扣款;
使用有MASTER標識或VISA標識的商戶或ATM時,交易金額將從美元賬戶扣款。非美元交易將按照MASTER組織或VISA組織公布的匯率折算為美元金額,並收取1.5%外匯兌換手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