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前10大電子廠
2007年度中華電子企業品牌價值評議報告
--------------------------------------------------------------------------------
http://finance.qq.com/ 2006年07月09日09:41 閱讀次數:498
由中華品牌戰略研究院主辦,中華品牌網(www.brcnd.com)和北京正蘊奇品牌營銷咨詢有限公司承辦的中華電子企業最有價值品牌排行榜今天在北京揭曉。海爾公司品牌價值從去年的第二位,一舉超越聯想,奪得第一名,品牌價值從去年的680.93億元上升到721.26億元。聯想名列第二,品牌價值為705.25億元,台灣宏基名列第三,品牌價值為695.27億元。從第四到第十的分別是中國移動集團,鴻海科技集團,台灣集成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電訊盈科有限公司,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普天集團和趨勢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價值排行榜請見附件1。在品牌價值發布會上,頤高集團宋冰晨、創維集團張錫鵬等眾多企業代表,也發表了生動的演講,他們深刻地講述了中國品牌建設的一次次新探索,一個個新輝煌。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和中國電子質量協會領導出席了會議。並為獲獎企業頒獎。
本次品牌價值排行榜有兩大特點:一是免費。主辦單位免費測評了近400個企業的品牌價值,現公布200個位於前列的品牌價值。二是港澳台品牌首次納入本次排行榜的范圍。在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澳門回歸祖國八周年,兩岸四地人民迫切期望祖國統一之際,主辦單位測算並公布了中華電子品牌200強,入選的香港品牌有15家,入選的澳門品牌有1家,入選的台灣品牌有17家。具體入選企業如下:
香港企業 品牌價值(單位:億元)
電訊盈科有限公司 487.10
偉易達集團 277.98
德昌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210.86
王氏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55.70
冠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47.95
數碼通電訊集團有限公司 42.32
精電國際有限公司 28.01
金山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23.39
先思行控股有限公司 22.07
晶門科技有限公司 19.69
威雅利電子(香港)有限公司 18.97
香港時捷集團 18.41
全智集團 17.89
蜆殼電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12.62
金寶通國際有限公司 12.49
澳門
澳門電訊有限公司 126.42
台灣企業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695.27
鴻海科技集團 495.30
台灣集成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488.19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462.21
趨勢科技 378.50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375.30
華碩計算機 366.74
友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36.22
奇美集團 234.85
明基友達集團 213.50
聯華電子有限公司 156.73
合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5.48
技嘉科技有限公司 73.15
日月光半導體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63.28
金寶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58.87
台灣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34.22
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29.65
中華品牌戰略研究院公布了2007年度十大中華電子最具活力品牌,他們是電訊盈科、鴻海、海爾、頤高、方正、創維、長城、天通、飛虹、科信。八個上榜的大陸品牌特點是,品牌價值與上一年度相比,在增長上居於前列。並且他們在本行業中,2006年的表現相對活躍,較好的品牌傳播效果不僅表現在了當期業績中,也意味著有他們較大的潛力。鴻海和電訊盈科是經由專家推選進入十大之列。
品牌 2006年品牌價值(人民幣億元) 2007年品牌價值(人民幣億元) 增幅(%)
電訊盈科有限公司 487.10
鴻海科技集團 495.30
海爾集團 680.93 721.26 5.9
北大方正集團 102.03 121.92 19.5
創維集團 76.83 91.98 19.7
頤高集團 42.35 49.68 17.3
浙江飛虹通信集團 32.36 39.73 22.8
長城計算機公司 23.38 28.45 21.7
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7.96 10.32 29.6
廣東科信實業有限公司 1.98 3.82 92.9
在本次品牌價值排行榜的評選、測算過程中,中華品牌戰略研究院發現以下特點:
一、中華電子企業品牌已經成為全球領導品牌
華人電子產品在全球電子行業中,佔有主導地位。筆記本電腦的出貨量,已經超過全球銷量的90%。監視器、主機板、電源供應器、鍵盤、滑鼠、音效卡、視訊卡、掃描儀等多項信息產品,其世界佔有率均在60%以上。在一些大宗電子商品中,華人產品優勢不言而喻。多年以來,彩電、冰箱、洗衣機、手機等產品的產量一直居於世界首位。當然,一些小家電實際上也佔有絕對優勢地位,只是因為這些市場容量本身不大,不為大家所熟知。此前有觀點認為,我們的產量大,品牌不強。研究院認為,品牌在企業中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即企業品牌、事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在企業品牌層面,華人電子品牌已經為全球所接受,成為全球領導品牌。華人電子品牌正處於從企業品牌向產品品牌延伸階段。很多企業以前只做代工,所以只有企業品牌價值,沒有產品品牌價值,如現在的台積電。然後部分企業開始兩條腿走路,一邊代工,一邊推出自己品牌,如方正。還有部分企業逐步過渡到全部以自主品牌作為產品品牌,如海爾。
二、港澳台企業與大陸聯系越緊密,品牌成長性越好
通過本次排行榜工作發現,兩岸四地的電子品牌有相互融合,共同做強的趨勢。中國網通斥資77.6億港元購入香港第一電子品牌電訊盈科20%的股份,便於雙方共同拓展內地及國際業務。台灣的各上榜電子品牌企業,在業務上與其他華人品牌,有深刻的聯系。如鴻海集團,在大陸就有多家子公司。1988年,鴻海成立14年後,已是略有基礎,營業額突破10億元的企業。這一年鴻海的深圳廠開幕,成為當年少數突破兩岸政治風險,正式進軍大陸的台商之一。正是他們及早地進入大陸,擁有了極大的成本空間和市場空間,所以成為代工之王。我們發現,與大陸聯系更加緊密,更加直接的品牌,品牌成長性更好。如台積電,2003年在上海設廠,2004年收入和利潤就大幅增長。
究其原因,第一,大陸是最佳的成本中心。香港電子企業熟知的「前店後廠」就不說了,現在全世界都把成本中心向中國大陸轉移,說明大陸強大的成本優勢。第二,大陸也是成長最快的消費市場,對多數企業來說也是最大的。香港王氏國際(集團)有限公司2006年的收入來源可以佐證,在全部收入37.13億元中,以大陸為主的亞洲市場(不包括香港市場)收入的比重為47%。
另外台灣廣達電腦的收入來源也可以證明這點。以銷售地結構來看,美國市場約佔三成、歐洲市場近三成、中國大陸約佔一成、日本近一成、台灣5%左右,亞太市場(不含大陸、台灣、日本)約佔一成,其它地區較少。
三、電子行業品牌作用明顯但不強大
電子行業是產業集中度最高的行業之一,很多產品已經向龍頭品牌聚集,市場存活的品牌很少,都是知名品牌,說明電子行業中,品牌作用明顯,小品牌、新品牌的生存難度很大。
如此高的市場集中度說明,很多品牌的知名度已經達到充分知名度的程度,對於一個消費者來說,這是一個知道的,眾多人選用的,有較大規模和實力的品牌。而對於小品牌、新品牌來說,如果要在這些大宗電子商品中生存,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需要有極大的實力、精力和天賦。也就是說,有極高的門檻。
但是,這些品牌的作用雖然有效阻礙了新品牌的進入,抬高了進入門檻,但是並沒有提高產品利潤,主要原因是,產品和銷售方式都非常雷同,而品牌的作用除了有很高的知名度外,並沒有在消費者心中產生認知區隔,為什麼要買A品牌而不買B品牌呢,獨特的購買理由不充分。所以,電子行業品牌作用雖然明顯,有效提高了競爭門檻,但是隨著知名品牌產能的增加,這些企業的贏利能力並沒有提高,利潤率在逐年下滑。平均2%的利潤率,對於任何企業來說,都是非常危險的,稍有閃失,很可能就變成虧損。企業太大,鏈條太長,要維持每個環節完整,高效,才能收獲微薄的利潤,一旦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就可能大幅虧損。比如長虹,就是在應收帳款上出了點問題,TCL和明基只是在國際化道路中走急了點,就遭遇了大幅虧損。
通過電子行業品牌作用明顯但不強大說明,品牌建設和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還做得遠遠不夠,品牌提升的空間非常大。
四、品牌成長的兩道坎
當前電子品牌的威脅主要是面對兩道坎:
一是企業領導的更替。倪潤峰、黃宏生等領導的更替,多少讓品牌戰略不太連貫。顧雛軍的下台更是直接導致了科龍系被海信收購。柳傳志交班的軟著陸,讓很多人懸在心裡的石頭落了地,現在大家又眼巴巴地看著海爾,是否將來能順利過度?
其次是國際化。在國際化過程中,我們絕大多數企業顯然以國內的經營思路在實現國際化的夢想。國內的經營狀況是什麼呢?1,大家勢均力敵,共同主導市場,都有相對穩定的市場份額;2,質量大都沒有問題;3,知名度充分。我們的企業都經過了產品質量階段和營銷創新階段,現在存活的電子品牌,基本上質量沒有太大問題。從長虹的降價大劍首度祭起後,營銷方式雖然層出不窮,花樣翻新,但非常可惜的是,競爭對手復制的很快。大家憑借充足知名度,在市場上大致維持了市場份額的穩定。
到了國際市場後,1,市場份額極低,處於艱難生存階段;2,全球出品的產品基本都沒有質量問題;3,沒有知名度或極低。也就是說,優勢都已經消失,劣勢卻非常明顯。這時,國際化戰略分成了兩派,一派是外虛內實,一派是外實內實。海爾屬於外虛內實派,先小步試探,設立代表處,首先的目的是通過高調宣傳國外的成就,提高品牌在國內的形象,提升國內消費者心中海爾的知名度、美譽度,實現牆外開花牆內香。海爾在實施全球化的每一個環節時,都對國內銷售起到了很大的拉升作用。海爾的「三個三分之一」計劃,「先難後易」戰略,都在國內掀起了銷售高潮。能夠進一步把海外市場做實做透,當然最好,即便做不太好,因為投入資產總量不大,也不會對公司整體產生較大負面影響。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坐一望二,比較保險,謹慎。當然海爾在經過較長時間試探後,現在也基本把一些重要市場做實了,也許這與張瑞敏先生一貫奉行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有關。但是,可以肯定,這是一條經過驗證,正確的道路。第二派是外實內實派,典型的是TCL、聯想、明基。海外大舉進軍,贏則大成,輸則大損。聯想通過收購IBM的PC部分,如果成功,就會順利快速地實現國際化戰略;如果失敗,則可能動搖根基。但是我們認為,即便是遭受慘痛失敗,這種切膚的經驗,仍然是重大的財富。豐田也曾在美國市場一敗塗地,後來吸取教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汽車供應商。不管是外實內實派,還是外虛內實派,我們需要思考,走出去的必備要素是什麼?品牌!必須考慮到品牌形象問題,我們的市場在哪裡?這些消費者有什麼特點?我們的產品能夠滿足他們哪些需求?我們的特點或特長是什麼?我們的哪些品牌特點是購買的重要誘因?很多品牌,在國內的品牌特點就不明顯,在大家都不太明顯的時候,還可以生存,只是利潤低了點。但是到了國外,如果不能盡快給消費者一個理由,虧損就在所難免。
五、海爾品牌價值超越聯想品牌的原因
去年的排行榜中,聯想品牌價值第一,海爾第二,今年海爾成長為第一,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1,海爾的利潤遠遠超過聯想。我們的品牌價值測算體系為:品牌價值=超額利潤*品牌實力*品牌狀況,具體指標請見附件2。可以看出,利潤在本體系中,佔有較高的比例。從2006年的情況看,海爾的利潤率為1.39%,利潤總額為15億元;聯想的利潤率為0.3%,利潤總額為4億元。
2,海爾的品牌定位比聯想明確。海爾是中國極少把品牌形象確立的企業,我們說什麼是品牌呢,簡單地說,品牌就是消費者心中的形象或標志。海爾品牌在人們心中的形象,是真誠、服務、質量,這是最核心的部分,也是與其他品牌明顯的差異,沒有企業能夠達到海爾的服務標准,雖然海爾的服務也不是十全十美。聯想的品牌形象讓人摸不著頭腦,形象散亂。聯想廣告里,是隨時變換的明星,和重點突出的英特爾科技,聯想自己在哪裡就不知道了。一輪輪的降價和活動做得很熱鬧,但是核心形象,很少有人清楚。曾經聯想做過品牌咨詢,把品牌核心歸結為「容易、科技」。顯然,所有賣電腦的公司,都是科技型公司,並沒有看到聯想在電腦上使用了超越其他電腦的科技。「容易」是因為聯想曾經做過一鍵上網功能,當時它讓人操作更加容易,顯然這個技術用於今天,就很過時了。現在聯想的產品使用起來,並不比別人容易。
3,海爾的品牌架構比聯想清晰。海爾的母子品牌架構相對清晰,雖然在子品牌體系中,偶爾有沖突的地方,但是大體系中,是清楚的。海爾是母品牌,是 真誠、服務、實力的象徵,為所有子品牌提供支持。「大王子」,「小海螺」是子品牌,表現了具體產品系列的特點。聯想急需解決的事情,是IBM、ThinkPad和聯想的關系問題。以前在中國人心中,聯想是個中檔品牌,不太好,也不太壞;不太貴,也不太便宜。IBM是個高檔品牌,最早的PC企業,美國貨,國人對泊來品牌往往高看一等,ThinkPad是IBM的子品牌,也是很高檔的,那時用IBM筆記本電腦,覺得比用聯想電腦高幾個檔次。現在人們拿著ThinkPad,心裡覺得怪怪的,到底是高檔,還是低檔呢?說低檔吧,這產品一直不錯的;說高檔吧,國產貨。在品牌架構上,聯想要打消費者心中的疑慮。美國市場大幅下滑,可能和這個認知矛盾有關,是合適的老朋友,還是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新產品?
附件1:中華品牌戰略研究院的品牌價值測算框架。
V=(P1+P2) * F* S
品牌價值=利潤*品牌實力*品牌狀況
利潤包括利潤率超額收益和市場份額超額收益
品牌實力來源於以下六個方面:
a) 企業性質, 主要判定是壟斷型企業還是市場化企業。品牌是市場產物,壟斷企業品牌價值較低。
b) 行業性質,主要區分上游企業,中游企業,下游企業。與消費者聯系直接的快速消費品,品牌價值較高。
c) 領導地位,市場份額。
d) 穩定性,品牌存續時間決定。
e) 國際性,海外收入和出口國家或地區的多少。
f) 發展趨勢,主要分為行業趨勢,和公司前景。
2, 品牌狀況,主要是以下四個方面。
a) 定位。是否引人注目和真實。
b) 架構。是屬於何種品牌架構,品牌架構是否清晰。
c) 傳播。知名度,美譽度,當年重大事件。
d)管理。商標注冊保護情況,企業管理組織、職能和流程,品牌資本化情況。
根據專家和企業的觀點,中華品牌戰略研究院的這個品牌價值測算體系,在全球來說是相當先進的。與《商業周刊》所使用的品牌測算體系相比,有明顯的先進性,科學性。最獨特之處在於,首次提出了品牌狀況的衡量標准,讓品牌價值測算更加理性、科學。
附件2:還原品牌本色――中華品牌網
以中華品牌網承辦的「2007年度中國電子企業品牌價值排行榜發布會暨全國品牌建設高峰論壇」,取得了豐碩成果。該網站的定位是「還原品牌本色」,力求改變某些網站一味歌功頌德的現象,對好的品牌將熱情歌頌,壞的品牌將得到實事求是的評價。該網站有幾個特色欄目:
一、品牌論壇:為各著名品牌設一個專門的評論地方,評論內容包括:評論企業,評論產品,評論服務,評論價格,評論傳播,給他的錦囊妙計。把對各品牌的評論權交給網民,交給專家。
二、品牌專題:為一些品牌界的重大事件,設專題進行分析、討論。如本次的品牌價值排行榜,以及其他行業的品牌價值排行榜。現在我們還設置了一個「非奧運贊助品牌專題」,即「非奧運贊助,把實惠留給消費者」。有一些企業把贊助費用變成了對消費者的讓利,我們請消費者投票,把這些企業選出來,並大力推廣。
三、品牌經理俱樂部在線討論:中華品牌經理俱樂部每兩周進行一次品牌方面的專業討論,已經進行了15期。以後這個討論內容會全部放入中華品牌網,成為獨家專業內容。
四、品牌研究:主要是中華品牌戰略研究院的專家,對一些事件,一些品牌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分析。
❷ 請問中山的嘉域集團怎樣啊!
中國國際人才網不可信 上面很多騙子公司
我一天就收到5個offer 都是從那個網站找到我的資料的
大家小心哦
騙子公司名單
鴻海科技集團中山代表處
中山市中興集團有限公司
中山康華科技集團
台灣旺宏電子中山公司
中山勝意/盛益集團
中山市耕宇股份有限公司
格雷登電子智能系統(中山)有限公司
香港日立有限公司(華南分公司)
中山市凱怛集團公司
三星電子香港有限公司(中山)
廣東X泰集團中山分部
廣東省中山市名舍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香港金山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中山市寶陽集團有限公司
香港瑞爾卡斯發展有限公司(中山)
廣東陽光電子集團(中山)
鴻峰實業有限公司(中山)
惠威電器(中山)有限公司
台灣旺宏電子中山公司
世豪科技集團中山分公司
中山嘉域有限公司
(據中山工商部門)
❸ MX30LF1G18AC-TI台灣旺宏MXIC的1GbitnandFlash和K9F1G08U0E以及S34ML01G100/200的區別
MX30LF1G18AC 4bit ECC
K9F1G08U0E 1bit ECC
S34ML01G100 1bit ECC
S34ML01G200 4bit ECC
❹ 徐大麟的漢鼎亞太
在美國漢博奎斯特風險投資有限公司左沖右突的兩年投資實踐中,作為合夥人的徐大麟「處處留心皆學問」,不僅從這個創立於1968年的風險投資有限公司學到了運營管理真諦,而且很快迷戀上了高風險、高回報、高創新的這個全新行當——「風險投資需要用上十八般武藝才能令一個公司成功,它讓我把吃奶勁都使了出來,我覺得這是一件很過癮的事情。」雖說,在美國漢博奎斯特風險投資有限公司如魚得水,但「為他人做嫁衣裳」的替別人打工境況卻讓徐大麟總覺得十分不得勁,難以獲得獨自創業的酣暢淋漓。當他向摯友談起自己另起爐灶的打算時,沒想到卻換來了「好好珍惜難得的機會,千萬別再胡思亂想了」的一致反對聲。難道44歲就不能再創業了嗎?徐大麟斷然否定了這種習慣偏見——「人到中年,創業的確艱難,機會也不太好尋覓。不過,美國是個充滿機會的地方,把握就有成功機會。機會就像火車一樣,這一班有機會,下一班也有機會,機會是無窮地、不斷地來。」
就這樣,徐大麟抓住機遇而不喪失機遇,背靠美國漢博奎斯特風險投資有限公司這顆參天大樹,於1987年大膽冒險地創辦起了美國漢鼎亞太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矢志不渝地開始了風險投資的大搏殺。之所以將公司命名為「漢鼎」,在徐大麟看來有兩重含義:其一,「漢」為美國漢博奎斯特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的第一個字,「鼎」為台灣風險投資業發起人李國鼎名字的第二個字;其二,「漢」為中國,「鼎」為「鼎足」,寓意為「中國人要鼎足天下」。公司投資資金的主要來源於美國的退休基金,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筆長期發展基金;公司的投資目標是「大小通吃」,無論是種子期還是成熟期的高新技術企業都投資,唯一的標准就是能賺錢;公司的運作模式分為四個類型,既有投資未上市高新技術公司,又有投資前期階段的高新技術公司,還有杠桿收購,更有企業並購……從創建美國漢鼎亞太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的第一天起,徐大麟就精心勾勒出了公司的未來發展路徑——「公司不是一個理想,不是一個慈善事業,而是一個需要贏利的單位。公司要賺錢,就要有一個很好的營業項目,它本身的財務、業務要健全。公司財源滾滾才會成功,當然同時還要融入到國際規則中去。」
從這一未來發展路徑出發,徐大麟從美國抽身而出殺了個回馬槍,果敢挺進台灣「高科技荒漠」,力求成為台灣高新技術產業的「孵化師」。在20世紀80、90年代,台灣島內視風險投資行業為「笨蛋才會投入的行業」,而徐大麟卻置冷嘲熱諷於不顧,甘當風險投資行業的「大傻蛋」。為了最大限度消除投資人的心裡陰影,徐大麟活學活用將風險投資一詞,翻譯為不帶任何刺激色彩的「創業投資」,很快便籌集到了2000萬美金,全力扶持宏基電腦(Acer)、台灣新竹科技園區、旺宏電子(Macronix)等高新技術企業。就這樣,在「我的出發點是幫助台灣發展科技,但因台灣地區的狀況最迫切的不是發展更好的科技產品,而是需要能夠對做科技產品廠商進行投資的公司,即由科技導向變為投資導向。為此,在「風險投資」的高遠志向導引下,徐大麟「鐵肩擔道義」大打出手,不僅把「風險投資」的概念和方法引進台灣,而且將「基金管理」的理念輸入寶島,並付諸行動對150餘家高新技術公司進行了風險投資,功到自然成地將台灣這個「高科技荒漠」變成了享譽全球的「高科技綠洲」。
在長年累月的高風險投資過程中,徐大麟對「風險投資」的認知由糊里糊塗到清晰明了——「風險投資是所謂上市資本的一環,所有資本投在未上市公司,比較科技方面的,都用風險投資這種字眼,但另外也包括購並,只要這個東西不是在股票市場很快地買賣,我們都稱作未上市,中間以風險投資歷史最悠久,而且也是初創科技方面的資金來源。中間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它是一個長期資金,尤其是初創,並不能借到錢的話,這是唯一的資金,所以受到很大的重視。另外最重要提到的一點,風險投資是支持自主創新的。為什麼提到有風險,就是很多創新不一定能夠商品化,所以在很高的風險之下,風險資金才能把創新作出來。風險資金是一個長線投資,所以比較穩定,不像股票,可以像蝗蟲一樣,一看好就進去,見不好就跑掉。」
❺ 台灣旺宏MXIC存儲品牌的代理商有哪些
旺宏(香港)有限公司深圳代表處
謝浩緯 / 總經理
深圳市福田區車公廟天安數碼城創新科技廣場A座1401室
業務專線: +86-755-8343-3585
(上班時間: 8:30~18:00 GMT+8 )
電話: +86-755-8343-3579
傳真: +86-755-8343-8078
ALLTEK TECHNOLOGY CORP
Room 602~605 ,FuChunDong Fang Building,No.7006, Shennan Road,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hina
Tel: +86-755-8257-1360
Fax: +86-755-8257-1399
FOHO TECHNOLOGY CORP.
Room1301-06/F Buliding China Youshe,No.6013,ShenNan Rd,Che Kung Temple,FuTian District,ShenZhen,518040,China
Tel: +86-755-8278-6166 Ext.1212
Fax: +86-755-8278-6155
FRONTEK TECHNOLOGY CORPORATION
6F,Block East H1,the Hua Qiao Cheng Instrial Park,East Qiao Cheng Rd,Nanshan,Shenzhen
Tel: +86-755-2671-1655 Ext.32758
FULL HOME LIMITED
RM.2502, Kerry Center,2008 Ren Min Nan Rd., Shenzhen, China
Tel: +86-755-2238-7905
Fax: +86-755-2238-7901
❻ MXIC台灣旺宏是什麼
是台灣的一家電子公司,全球最大的唯讀記憶體生產製造公司,提供客戶跨越廣泛規格及密度的NOR型快閃記憶體產品,以應用於消費、通訊、電腦、汽車電子等相關領域。
旺宏電子目前擁有一座十二吋晶圓廠(晶圓五廠)、一座八吋晶圓廠(晶圓二廠)及一座六吋晶圓廠(晶圓一廠),晶圓五廠及晶圓二廠主要生產製造旺宏自有非揮發性記憶體產品,晶圓一廠則以利基型邏輯產品的晶圓代工業務為主。
詳細介紹可以參考網路:http://ke..com/link?url=cKQ1GdTPgLA0pwqW3_l2GgWVP81X0xHxzTDv-nPOhIWrK2ftyaw6cii8r0mowpRmc-i8VTJZQMZrHhvnfwpX-a
❼ 台灣交通大學的傑出校友
交大為台灣培育出很多頂尖優異的人才,包括傑出校友:施振榮、曹興誠;傑出講座教授:張俊彥、施敏;名譽博士:高行健、李遠哲;以及榮譽教授:江崎玲於奈和 Jack S. Kilby 等。
交大的校友在業界有很高的成就,包括有台灣500位左右的董事長或總經理;學術研究方面,在國際上也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例如國際電子電機工程師學會 ( IEEE ) ,每年只頒授少數院士頭銜給全世界對電機及訊息科技具有卓越貢獻的學者和業界人士,我們的校友在國內就擁有最多院士頭銜,而且也有最多校友獲得美國工程院及國內中央研究院院士的榮譽。可見交大不但在國內是數一數二的大學,在世界上也是一流學府。 文化界姓名簡介施振榮電子工程學系57級,電子所58級,現任宏碁集團董事長楊裕球土木工程學系32級,曾任林同棪國際工程公司董事長孔毅電子物理學系60級,曾任摩托羅拉公司亞洲區總裁王章清土木工程學系33級,現任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定華電子研究所53級,現任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興誠管理研究所59級,現任聯華集團董事長簡明仁電子工程學系58級,現任大眾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盧志遠欣銓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旺宏電子科技總監林榮生電子工程學系57級,現任力太電子總經理宣明智電子工程學系62級,現任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系統科技董事長邱再興電子研究所53級,現任繼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再興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孫燕生電子物理學系58級,Jeecom董事長黃河明電子工程學系59級,現任交大思源基金會董事長,曾任惠普泰國分公司總經理、惠普科技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林憲銘計算與控制學系64級,現任宏碁電腦公司資訊產品事業群總經理黃炎松電子物理學系58級,電子研究所59級,現任Quickturn Design SystemsInc.董事長蔡南雄電子研究所58級,現任合晶科技董事長葉宏清電信工程學系62級,現任新企集團,飛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繁城電子研究所57級,現任台積電副總執行長黃少華電信工程學系60級,現任宏碁集團資深副總、宏碁電腦董事、元棋公司董事長林建昌電子工程學系57級,頂林企業董事長劉英達電子工程學系59級,電子研究所59級,現任聯華電子公司第一事業群總經理、聯瞻科技董事長石中光土木工程學系37級,現任財團法人中華顧問工程司理事長高次軒電子物理學系61級,現任友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邱羅火電信工程學系60級,現任富鑫顧問公司總經理蔡吉春電信工程學系62級,創辦英達科技公司盧超群現任鈺創科技公司總經理黃顯雄電子物理學系60級,參加聯華電子公司建廠及生產管理,接辦勝華電子公司朱順一電子工程學系63級,現任合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榮祥電信工程學系62級,華陽企業、飛瑞通信、唯新科技等公司董事長黃洲傑電子工程學系66級,現任凌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林元闓電子工程學系62級,現任億訊科技公司總經理李進洋電子工程學系58級,電子研究所61級,現任晶泰科技公司董事長邰中和控制工程學系60級,旭揚理財股份有限公司及電子時報董事長杜書伍計算與控制學系63級,現任聯強國際公司總經理盧宏鎰電子工程學系64級,現任宏碁國際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吳錦城電信工程學系61級,現任APPLIED HEALTH CARE SYSTEM執行長蔣澤蔭電子工程學系58級,現任為台灣吉悌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鋕銘電子物理學系66級,現職為嘉誠創投董事長黃欽明電子工程學系62級,現任為致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黃民奇電子物理學系63級,現任為漢民科技董事長、漢民系統董事長、漢磊半導體董事長兼總經理、漢陽半導體董事長、國際SEMI董事許金榮電子工程學系62級,光電工程研究所74級,現任為合泰半導體總經理林寶樹控制工程學系59級,電子研究所62級,現任為飛利浦之亞太研發基地-台北研發創新中心總經理林坤禧電子工程學系66級,管理科學研究所62級現任為台積電企業發展組織資深副總經理李廣益控制工程學系66級,現任為TransMedia Communicationa Inc.總經理溫清章計算與控制工程系61級,電子研究所碩士61級,現任聯華電子股公司事業群總經理張紹堯控制工程學系70級,現任冠遠科技公司總裁兼執行長張若玫控制工程學系63級,現任Vitria總裁兼總執行長林家和電子工程學系59級,現任國基電子公司董事長甘信國電子工程學系58級,現任貝爾實驗室技術總監葉茂林電信工程學系63級,現任星通資訊公司總經理徐善可管理科學學系65級,現任裕隆企業集團總管理處副執行長林錫銘電子物理學系65級,現任偉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林行憲電子物理學系60級,現任光寶集團執行長林洽民電子工程學系58級,現任新眾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宋學仁管理科學學系64級,現任高盛(亞洲)責任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林文伯電子物理學系62級,現任硅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焦佑鈞電信工程研究所67級,現任華邦電子董事長陳澧電子物理學系65級,現任Foundry Networks工程部門副總裁楊育民電子工程學系58級,現任Merck』s Corporative商業工程部門副總裁成建中控制工程學系66級,現任Silicon Data總裁與執行長兼創辦人蕭瑞洋電信工程學系61級,現任來司比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錦溏電子工程學系61級,電子研究所61級,現任合邦電子公司總經理羅達賢電子工程學系65級,科管所博88級,現任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辦公室主任鍾祥鳳電子物理學系61級,現任加捷科技事業公司總經理蔡義泰計算機科學系66級,計算機工程所68級,資工所博78級,現任蒙恬集團董事長姜長安電子物理學系67級,現任普誠科技董事長林銘瑤電信工程學系61級,電子所63級,資工所博77級,現任緯創資通公司稽核長王遵義電子工程學系62級,電子研究所64級,光電所博81級,現任光遠科技公司創辦人兼技術總監王崇智電信工程學系67級,現任美國網康公司(3COM)策略規劃副總裁吳清源電子物理系62級,現任大眾電信總經理林紹胤計算機科學系65級,計算機工程研究所67級,資訊工程博士73級,現任摩托羅拉資訊家電總經理卓志哲電信工程學系67級,電子研究所74級,現任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石靜雲應用數學系65級,現任美國SPSS公司首席統計學家及資深副總裁潘健成控制工程學系86級,電機與控制工程研究所88級,現任群聯電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葉儀晧電子研究所73級,現任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程天縱電子工程學系63級,現任德州儀器亞洲區總裁陳炫彬電信工程學系64級,現任友達光電總經理、威力盟董事長,明基電通董事陳永正應用數學系67級,現任微軟公司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施振強電信工程學系67級,現任Capella Microsystems總裁兼執行長施崇棠管理科學研究所65級,現任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鴻裕電信工程學系69級,電信工程研究所碩77級,現任智易科技總經理吳文燦電子工程學系71級,現任集通科技董事長及總經理學術界姓名簡介郭南宏電子研究所47級,前公立交通大學校長,曾任當局交通部門負責人,前長庚大學校長孔金甌電子研究所54級,現任麻省理工學院電磁波理論研究中心主任及電機系教授陳豫電機工程學系37級,現任行政當局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懋中電子研究所68級,美國UCLA電機系教授、全球聯合通訊董事長唐揆管理科學系65級,現任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歐梭講座教授黃廣志電子研究所56級, 現任公立高高雄科學技術學院校長張石麟電子物理學系57級,現任清大物理系教授兼研發長王伯群電機學系58級,電子工程研究所58級,現任中山科學研究院雄風計劃主持人,中山科學研究院系統發展中心簡任副主任易芝玲電子工程學系68級,現職交通大學電信工程系教授張真誠計算機工程研究所71級,現職公立中正大學講座教授陳炘鈞管理科學系70級,現任亞利桑那大學管理資訊系統學系教授劉文泰電子工程學系60級,現任聖塔克魯斯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美國國科會(NSF)仿生微電子系統工程研究中心加州大學聖塔克魯斯分部主任李炎松電子工程學系60級,資工所博77級,現任中華電信研究所所長張俊彥電子研究所,台灣研究院院士,前公立交通大學校長文化界姓名簡介楊德昌控制工程學系58級,電影導演(1947年11月6日—2007年6月29日)段鍾潭電子系63級,滾石唱片創辦人,總經理雷光夏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創作歌手及台北愛樂電台節目部副理,節目製作、主持蘇照彬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83級,電影編劇、導演黃國倫管理科學系,音樂製作人及詞曲創作歌手陳靖騰控制工程學系87級,金瓶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柯景騰(九把刀)管理科學系89級,網路作家王傳一土木工程系 演員、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