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炒股最牛的人都有哪些
炒股沒有最牛的人,只有相對厲害的人,在國內炒股相對厲害的有以下幾位:
楊百萬:
原名楊懷定,人稱「中國第一股民」。在1988年從事被市場忽略的國庫券買賣賺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隨後成為上海灘第一批證券投資大戶,股票市場上熾手可熱風雲人物,當時與其同時代的那批大戶們現在只剩下楊百萬一人還活躍於證券市場。
2. 炒股好不好,現在炒股還賺錢嗎
只要符合開戶條件沒有被禁止進行股票交易,是可以在股票市場進行投資的。證券交專易所和監管部門並沒有對投屬資者的資金規模做出限制,只要資金來源合法合規,投資者想進行多大金額的股票投資都是可以的。所以,個人投資者是可以使用上億的資金進行股票投資的。
3. 請問牛股是哪個養牛場發行的股票嗎
牛股:
牛股是在一個時間段內,漲幅和換手率,尤其是漲幅均遠遠高於其它個股的股票的俗稱。一般牛股都有遠景題材,業績良好,震幅彈性較強。
牛股的選股技巧:
將一個職業(概念)區分為幾個階段:萌芽期、藍海期、紅海期、獨占期、闌珊期。區分根據就是商場的普及率(浸透率)。
個股的三個面:每個面的效果不一樣,底子面的效果是充任股價安全墊,決議了股價最低能夠跌到哪裡。資本運作起到杠桿的效果,能夠將個股的漲幅擴展幾倍。技能面是拿來擇時的,一個股票底子面再好也並不代表任何時刻都能買進,什麼時分買進就要靠技能剖析來決議。所以兩個維度一疊加就形成了下面的4X3格子圖:
上圖標明在不同的職業發展階段,需求重視的目標是不一樣。例如底子面目標,在藍海時期,你應該愈加重視與生長性有關的目標,而到了紅海時期,你要重視的目標就變成價值類目標了。為什麼要這樣?一切目標都重視不是更好嗎?理論上,一切目標都符合要求當然是最好,例如某公司毛利率高、產品又好、又有獨占優勢、管理層又牛逼、現金流又好、股價又低。。。。但在實際操作中,你底子不可能遇到這種低價股,你當商場上一切人都是傻逼,只需你是智者?因而,我們只能要點看某一個目標,其他目標能符合要求最好,不符合也沒關系。在這篇文章里,我們要點來剖析在不同工業階段,底子面的剖析辦法。技能面和資本運作往後有機遇再敘述吧,不然文章太長了。(有一些圖片沒有傳上來,如果有興趣可以網路 牛吧雲播 了解更多)
將上圖赤色區域稍作調整,就得到下面表格:
萌芽期:
一般都還沒抵達上市規范,因而在股市里找不到標的。這兒就不提了。
藍海期:
這個階段因為商場蛋糕尚未被分割完畢,而且遠景廣闊,因而只需上市公司的老闆不是傻子,都能賺到錢。因而這個階段,你只需隨意買入任何一支相關概念的股票,都會漲的很好。這個階段,成績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誰更會說故事,誰更會炒作體裁。所以這個時期,不要看PE、PB,也不要看財政報表,你僅有要看的就是:這家公司的餅能夠畫得多大?例如那些做途徑的,99%的途徑後邊都會倒閉,可是只需你說「我是做途徑的」,股價立刻就幾個漲停板,上海鋼聯就是典型。例如那些做手游的,真實能完生長時間掙錢的游戲公司百里挑一,可是手游被炒瘋了,又例如拍電影,韓寒一出,5億票房到手。。。一句話,這個階段你千萬別太理性,假設你用理性、專業的眼光來審視這些概念,你就輸了。
在藍海階段,你僅有要重視的目標就是這家公司的吹噓水平。可是我這么說,必定有許多穩健出資者心思覺得不結壯,那好吧,那我們專業一點,從商業形式視點來衡量這個階段的公司,這樣至少聽起來比較靠譜一點。我們分別從產品、客戶、促銷、途徑四個視點來衡量一個公司的生長性怎麼。
第一個問題:該公司有沒有重磅產品?不廢話,直接上圖。
第二個問題:該公司靠誰吃飯的?
第三個問題:廣告宣傳做的怎樣(補白:這一塊內容不是很完善)
第四個問題:途徑鋪設的怎樣?
我信任許多讀者看到上面那麼細的內容就心煩了(圖中的+號意味著還有更多細化內容,限於版面約束,我就不展開了)。可是研討就是一個從很籠統到很詳細的進程,許多人只能做到籠統,有的人僅僅部分細化。說的簡單點就是,商場上有的人只會侃侃而談,靠吹水混飯吃。有的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目光短淺。可是能像我這樣把一切知識結構連成一片的人不多。我能夠做到很微觀很籠統,也能夠做到很詳細很細節,這就是藝術。
在藍海階段,我們要警覺幾種生長性被損壞的圈套。一旦發現某公司出現下面的信號,就要提高警覺。
1、技能道路之爭、規范之爭中落敗了。例如電池道路之爭(鋰電仍是鎳鐵電池之爭)、4G規范之爭,落敗就意味著前期研製投入打水漂,下場往往會比較慘。
2、多元化戰略。在藍海階段就收買許多與工業鏈不相關的公司,自身就闡明這家公司的主業運營出現問題,不然這么大的蛋糕不吃,還跑去運營其他職業,你真認為自己是apple公司啊?
3、途徑鋪設過快。一方面簡單引發資金鏈斷裂,另一方面,假設是加盟店形式或經銷商形式,會導致經銷商之間相互搶生意,最終反而把自己的品牌搞臭了。
4、長時間無法找出盈利形式的互聯網公司。現在許多所謂的途徑,都把客戶數量看得很重,可是實際上,許多網站底子就不知道怎麼將客戶轉化成贏利。在藍海階段一般問題還不會立刻露出,一旦進入紅海階段,這些公司的下場只需死。
5、傍大款的公司。例如那些沒有技能產值的,依託iPhone工業鏈出產的公司,一旦iPhone工業鏈開端衰敗,首要死掉的必定是這種沒技能含量的傍大款人物。
6、新產品不被商場認同。除非這家公司具有繼續立異的才能,不然股價會遭到極大沖擊。有沒有繼續立異才能不能靠推理,只能靠歷史數據證明,例如輝瑞公司,具有的醫葯專利上百種,即使他推出一個新葯受挫,股價也不會跌太多,因為歷史證明,它具有繼續立異的才能。
7、槍打出頭鳥。在沒有競賽壁壘的職業里,領頭羊往往很簡單成為眾矢之的,反而引起失利。而在有競賽壁壘且具有先發優勢的職業則往往相反,領頭羊會贏家通吃。因而要區分這兩類職業,在沒壁壘職業不要選老邁,在贏者通吃范疇選老邁。
8、靠賣廣告招引眼球的。有些公司不惜重金做廣告,這種公司在前期會獲得十分明顯的效果(他狂刷廣告時持有這種公司必定不會錯),可是接下來跟著廣告費用的不斷飆升,而營業額的上升速度卻開端減緩,此刻就要當心了,這往往就是該公司到了生長極限的時刻。
9、具有許多資金卻一向不幹事的新上市公司。有的上市公司賬面上一向留存著許多現金,可是卻遲遲不用來幹事情。出現這種現象,至少能闡明兩點:1、他本來的工業底子不掙錢,他是靠造假上市的。2、這家公司的大股東是傻逼,不懂資本運作的重要性,估量金融資本自動上門要求協作拉抬股價,都會被這大股東轟出門外,這樣的股票,不被基金和組織列入黑名單才怪。
10、靠應收賬款帶來的擴張。有的職業出於結算的不同,可能對營運資金的佔用本來就比較高,這是能夠了解的。可是如果應收賬款擴張的速度大幅超越收入增加的速度,乃至對公司的正常運營帶來很大的風險,那麼公司的生長性就應該打個折扣了。
11、固定資產多且使用功率不高。這個多與少、高或低指的是跟業內其他公司比較,而不是跨職業比較。
12、凈贏利的增加靠非經常性損益來保持。這個略微懂財政的人都看得出來問題所在,不多解說。
紅海期:
望文生義,整個工業現已進入紅海戰。此刻靠畫餅、吹噓現已不行了,必需求真刀真槍跟競賽對手大幹一場。因而這個階段,我們要做的就是要選出哪家公司會在逝世角斗場上鋒芒畢露,成為「嚴酷角鬥士」。這個時分,那些價值出資理論就派上用場了。要調查一個公司的價值性,能夠從兩個視點衡量。第一個視點是:這家公司有沒有護城河?護城河的厚度怎樣?護城河還能保持多久?第二個視點就是成績。關於護城河(競賽優勢剖析),篇幅較長,這兒我就不多說,出資者能夠自己去檢查這方面的作品。而關於成績的剖析,這一塊首要經過剖析財政報表。剖析結構如下:
在剖析財報方面,我不是行家,假設出資者感興趣,能夠去關注牛吧直播,對財政報表的分析了解相當透徹。
在紅海階段,我們也要警覺幾種價值損壞的信號。
1、外來物種的損壞性競賽。這是最有殺傷力的損壞。例如ipad一推出,漢王電子書、E人E本一夜間就被篩選。淘寶商城對商業房地產的損壞、電子書對造紙業的損壞。
2、周期性股的周期動搖。在這個國際上有兩種人,一種是靠安穩收入生計的,例如醫生。一種是靠盈虧生計的,例如炒股和賭博。後者的成績動搖十分大,有時賺100%,有時卻是-10%。同理,股市裡的職業也存在非周期性和周期性股。周期性是不能用PE、PB、EPS之類的目標來衡量的,因而周期性股的PE為負,反而是買入的機遇,而PE高達幾百時,是加倉的好機遇,反而當PE從幾百降到幾十,卻是賣出的機遇。
3、老二有必要死的職業。有些職業是贏家通吃的,在這種職業里,一旦進入到紅海階段,有必要只購買龍頭大哥的股票,那些小人物的股票都不能買(藍海階段能夠買)。
後邊兩個階段因為不是我們要點重視的,且文章現已寫的很長了,又沒多少人感興趣,我也不想寫太多,後邊兩個階段就簡單說一下好了。
獨占階段:
這個階段意味著三國混戰時期現已完畢,整個職業現已形成鼎足之勢之勢。因而這個階段其實現已沒啥好標的可選(就那麼幾只票,還有啥好挑的)。這個階段,財政報表直接扔一邊(幾家的報表都簡直一樣的,有啥好比較的?),你僅有需求重視的就是大盤走勢。這種票只會跟從大盤趁波逐浪(銀行股就這樣)。
闌珊階段:
職業現已進入落日階段,沒任何幻想空間了,商場主力是不會認同這種股票的,只需幾個不懂炒股的「穩健出資者」會購買這種廢物公司,理由是「安全邊際!」我都不想辯駁這種觀點了,跟這種人爭辯只會拖低我的智商。這個階段僅有能夠重視的就是那種還具有許多現金的「現金牛」,說不定他們會經過並購進行轉型。例如蘇寧電器宣告樹立蘇寧銀行。紡織類企業紛繁轉型搞3D列印、鋰電池。。。可是這種票的剖析邏輯得用重組股的剖析結構。往後有機遇,我再給出重組股的剖析結構吧。
小竅門:
下面列的內容跟上述邏輯結構沒相關,可是也歸於挑選牛股時需求參閱的目標。因而我將其界說為「小竅門」
1、不要買國企,國企沒生長性可言,那些大牛股往往都是民企。邏輯能夠用一個段子來闡明:「兒子問我,孫悟空大鬧天宮把那些神仙打的落後流水,為何西天取經時反而打不過那些妖怪,還要向神仙求救?我回答:大鬧天宮時,他遇到的都是替玉帝打工的,幹事但不玩命。西天取經時他遇到的都是自己出來創業的妖精,都是玩命的。」
2、市值30-50億的公司最佳。市值太大的公司成績難以翻倍。市值小的公司因為基數小,成績每年翻一翻都有可能。市值抵達100-300億,往往就需求成績來支撐,假設沒成績,股價往往會晤頂。
4. 未來10年最有發展潛力的行業
目前學習汽修好就業嗎?隨著汽車消費市場的日漸火爆和汽車產業的迅速崛起,汽車維修人才的缺口正一路擴大。根據去年由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六部委聯合公布的《緊缺人才報告》,汽修就業前景分析?目前國內汽修人才的缺口至少達到百萬。數據統計顯示,汽車維修技師一直位列技能人才需求的前三名。
汽修人才缺口大
汽修人才的巨大缺口,不僅使熟練的汽車維修技師在人才市場上分外「搶手」,還使越來越多教育機構紛紛殺入汽修人才培訓領域,直接推動各種汽修人才培訓的日漸火爆。現在很多人才市場在招聘,但你很難看到有招汽修的。因為汽修行業在人才市場是招不到人的,我們更多的是要去挖人」。
汽車維修空間廣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汽車新興市場,新車銷量連續4年全球第一,汽車保有量超過1億輛,預計成熟階段保有量將達到3億輛。汽車服務業因保持較高的利潤率,一直被業界稱為汽車產業鏈上最大的利潤。在汽車服務市場還有很大上升空間」。除了較高的利潤、巨大的發展潛力之外,汽車服務業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市場十分穩定。「經濟好的時候,大家會買新車;經濟不好的時候,大多數人會選擇把舊車修一修,再用一段時間再說」,「只要有車在路上跑,我們就有飯吃,大家就不怕失業」。
5. 韓寒的日子好過嗎
韓寒說:"我現在也不搞股票基金什麼的。
我現在過得很好,我現在活的很開心,我用在中國都是賠錢的賽車和寫作養活自己.從不怨天尤人.
6. 韓寒有自己的傳媒公司嗎
目前為止,沒有的。
7. 中國炒股最牛的人都有哪些
在國內炒股最厲害的應該是以下幾位:
1、楊百萬:原名楊懷定,人稱「中國第一股民」。在1988年從事被市場忽略的國庫券買賣賺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隨後成為上海灘第一批證券投資大戶,股票市場上熾手可熱風雲人物,當時與其同時代的那批大戶們現在只剩下楊百萬一人還活躍於證券市場。
2、李小山:異常低調的股市超級大牛,曾任國內某大證券公司的第一操盤手。因為其過於低調,很多普股大眾都不知有此高手。但是其名聲在金融圈絕對赫赫有名。據中信證券的一個朋友說,由於公司高層意見不合,小山兄已離職單飛。現在靠自己在股市的摸爬滾打,身價已超過數十億。其投資理論非常務實,應該是最接地氣的投資高手了。
3、葉榮添:股市「葉榮添」,新浪博客名博主,山東創世紀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全球最年輕的基金董事長,真名胡斌,1986年出生,曾就讀於昆明學院。自2008年起,以1999年的TVB商戰劇《創世紀》的主角「葉榮添」為名,預測股市行情。
4、李大霄:李大霄擁有深圳1號股東代碼,也是最早參與投資股票的股民,在掛了將近五年的股民身份之後,大概從1997年開始,才正式進入東莞證券公司,成為一名股市研究者。從參與炒股到進入證券公司從事證券研究,從證券「草根」到券商首席經濟學家職位。
5、徐小明:主要吸引股民的地方就在於他提供的盤中同步分析精闢、准確。而截至2013年4月,徐小明的博客點擊量高達21億次以上,目前在新浪博客中高居第一,遠遠超過韓寒和徐靜蕾的博客。他在博客中記錄的盤中同步分析提示以及每天的操作策略,對熱衷於股票的趨勢炒作的股民有借鑒意義;尤其是大盤見頂暴跌後的反彈,徐小明對反彈阻力位的預測和反彈見頂出逃時機的把握有著獨到的見解。
還望採納~
8. 一周立波秀講到股票的哪以段
壹周·立波秀》節目是2010年鳳凰衛視和東方衛視特別為其量身打造的春節特別節目,屆時將於鳳凰衛視中文台和東方衛視2010年的大年初一至初六播出。特別力邀上海海派清口創始人周立波主持。
節目名稱:壹周立波秀
國家/地區:中國/上海
電視台:鳳凰衛視 東方衛視
類 型:綜藝娛樂節目
語言:普通話
主持人:周立波
每集播放時長:45分鍾[2]
上海地區東方衛視播出時間:首播 初一—初六 每晚23:00
重播:初二—初七 11:00分(初二—初七同頻道17:45—18:00分還有節目集錦。)
從2月20日(大年初七)開始,《壹周·立波秀》登錄廣東衛視。每晚20:05分首播,或回味周立波的妙語連珠,或趁此機會補看先前沒看的遺憾。
[1]節目介紹:由鳳凰衛視全新打造的春節特別節目系列,是借鑒美國著名脫口秀明星節目《深夜秀》為範本,共製作六期,由周立波先生的脫口秀表演及嘉賓現場訪談兩部分組成,其中的脫口秀部分,是以周立波先生特有的方式對2009年重大新聞事件進行趣談盤點,如重慶打黑、房市樓市的跌跌漲漲、奧巴馬訪華,以及與春節有關的話題,如年夜飯、春晚、送禮;訪談部分,每集邀請一位國內行業領軍人物參與笑侃,例如:演藝界李宇春、姚晨,地產界王石,文化界韓寒、體育界姚明。
9. 求問十年砍柴:韓寒不厚道的分析:誰也不欠誰的
韓寒的解釋是:話糙理不糙。此說受到了許多網友的認同,除了大批韓寒的追捧者跑到白燁的地盤上「追毆」,一些從網上開始獲得讀者肯定的名寫手也紛紛撰文,贊同韓寒的說法。在這場雙方陣勢不對等的紛爭中,白先生除了將對方的言辭上升到道德批判的高度外,只能掛免戰牌了。
迄今為止我見過站出來為白燁共開辯護的知名寫手,好像只有解璽璋先生,他的立論是韓寒對白先生這位「80後」文學的「保姆」是以怨報德,這手法同樣是拉道德的虎皮做大旗,很難說服人。
解先生此舉我們可以看作是體現仗義、厚道的美德,有古君子之風,朋友有困難得伸以援手。對白先生那篇引起韓寒不爽的文章的觀點,解先生未必都贊同。——連解先生在自己文中也承認沒有完整閱讀白先生那篇文章。解先生這種姿態隱含著我們傳統社會中很常見的一種處世態度:老先生教導年輕後輩幾句,哪怕說得不在理甚至有點難聽,後輩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謙遜地說聲「謝謝」才是孺子可教,就像學生對家長、孩子對父母的責罵一樣。不能沒教養地張開嗓子回罵,特別是這個長輩曾經對你還有過恩惠。
白先生和解先生也上網,但他們可能不太了解網路生態和我們傳統的社會是有很不一樣的,網路的出現已改觀了許多傳統的人際關系,使年輕一代的處世態度和年長者不一樣。白先生、解先生所處的那個文學圈,說白了就是一個大村莊,是費孝通先生所說的「熟人社會」,裡面可以說是「長老統治」,大小長老構成一個譜系清晰的差序格局。在這樣的圈子裡,前輩說話是有分量的,分量的來源當然有本人才德讓人信服的因素,但很多時候是因為處在上端的各位「長老」有著很強的資源控制能力,不按規矩辦事就可能成為大廟不收,野廟不容的孤魂野鬼。這樣的格局同樣存在於藝術、學術圈。因為傳播渠道的限制,傳統的文學、藝術、學術和工藝的傳承是緊緊建立在人身依附關繫上的,師徒之間同父子,長輩和晚輩有著不平等的話語權,不如此整個行業會因為無序而受到損害。所以那個時代再牛的人,也有明明確確的師承關系,他可以成就上超過師輩但不能在程序上越過師輩。魯迅罵過很多人,對章太炎很多觀點也不贊成,但他終生尊重章先生,沒辦法,誰叫他是太炎先生的入室弟子呢。
這些年來,韓寒以及許多年輕作家甚至在史學、文學評論上有所成就的青年學者橫空出世,當然他們也是寫著漢字長大的,對吸取過傳統的文化的養分,但他們的師承關系不再明晰,他們也不太在乎各位長老維護的差序格局,因為他們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似乎誰也不欠誰的,彼此之間有主導利益分配方式的契約關系,卻沒有前輩和後輩需要確定下來的從屬或報恩關系。去年的主流紅學家和在野紅學家之間的爭論也反映傳統的格局受到了沖擊。
尤其韓寒這個人,他當年就是以現行教育制度的叛逆者形象出現的,他的成功正是對傳統師承關系的一種反諷。據說韓寒第一本書的出版,白燁先生在背後費了不少勁,這也是有人覺得韓寒不厚道的原因。這個事如果屬實的話,白燁也不好明說,因為作為供職於學術機構的文學評論家,從事圖書出版等商業活動,被古清生等人認為是利用體制內公共資源為個人謀利,對別的出版商構成不公平競爭,就如一個著名股評家自己擁有上司公司一樣。即使韓寒的第一本書出版白燁先生背後真的當過推手,但也是在商言商,無非證明當時白先生的投資眼光很好,買進了一支後來漲得很快的股票。既然你也通過這次出版合作獲利了,韓寒完全可以只把白先生看成曾經一次成功的合作者,合作結束誰也不欠誰的。
孫悟空為什麼能大鬧龍宮和天宮而受到制約的力量很小?除了他自己有七十二般變化等高超的本事外,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是個石頭里蹦出來毫無人際關系羈絆的猴子,秘密學藝後師父又叮囑他不能暴露師門,因此天上地下無血緣、宗法、師承等等約束,他誰都可以瞧不起,管你龍王、老君、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只要本事勝不過老孫,老孫就可以不把你當回事。而哪吒和二郎神盡管也本事不小,但沒這般自由,因為他們有個李天王的父親和玉皇的舅舅,後來兩人都在天庭有了公職。孫悟空不上玉帝那裡取經而幫助唐僧到西天取經,只因為如來佛才能憑法力降服他。
悟空一旦加入取經團隊,和觀音、唐僧有了上下級和師徒關系,他就有了心理上的緊箍咒了,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敢任意呵祖罵佛。隨著信息傳播產生革命性變化的網路時代來臨,處處有花果山,處處有孫猴子,如果天上宮闕的大小神仙還想蒞臨花果山找找老大的感覺,只會自討沒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