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匯儲備多了有什麼作用(利弊)
外匯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可以用於對外支付的國外可兌換貨幣。並非所有國家的貨幣都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只有那些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兌換其他儲備資產的貨幣才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在對外貿易與國際結算中經常使用的外匯儲備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當然這並不是說外匯儲備越多越好,因為持有外匯儲備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一,外匯儲備表現為持有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並非投入國內生產使用。這就產生了機會成本問題,就是如果貨幣當局不持有儲備,就可以把這些儲備資產用來進口商品和勞務,增加生產的實際資源,從而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而持有儲備則放棄了這種利益。因此,持有外匯儲備,要考慮機會成本問題。第二,外匯儲備的增加要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難度。此外,持有過多外匯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匯率貶值而遭受損失。因此,外匯儲備應保持在適度水平上。
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要增加外匯,則需要發行人民幣來購買,人民幣供給就會增多,則人民幣就會貶值,所以匯率就會下降。
簡單地說,外匯儲備就好象是我們手中的錢,當然是越多越好,想買什麼都不用愁了。但是外匯儲備主要來自於貿易順差,也就是說你出口東西比進口的東西多了,你賺了別人的錢,人家當然不高興了,當然會產生貿易摩擦。對於自己來講,經常握有大量現金而不去投資賺錢,這不是浪費嗎?經營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就象管好自己的錢袋子一樣,既要夠用,又不能影響自己的生意,還不能太與別人搶生意惹人不高興。就這么簡單。
② 中國外匯儲備的使用
第一種是通過外匯儲備規模的減少實現部分外匯儲備的市場化的民間運用。基本思路是中央銀行向公眾賣出外匯儲備,收回人民幣,賣出的外匯儲備留在公眾手中,由專業公司、部門或民間自主進行管理運作。比如,鼓勵企業用自己的人民幣買入外匯,進口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和戰略性物資,而購買外匯的價格可以根據國家戰略需要的緊急和重要程度予以不同程度的優惠。再如,可以推動建立「戰略物資投資公司」——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的方式從私人部門募集資金來買外匯,然後由戰略物資投資公司自主進行有關經營。對戰略物資未來價格有不同看法的人可自由選擇,誰看「多」就去買投資公司的股票,誰看「空」就不買甚至可以賣空股票。
第二是對屬於非財政性資金的外匯儲備部分,合理拓寬投資渠道。基本思路是在保持外匯儲備流動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採取更為積極的投資組合策略,拓展外匯儲備使用渠道。保守的投資是歐美的主權債和金融債,相對積極的投資會涉及其他信用評級一般的證券,更為積極的投資可涉及企業股權和不動產。在進行投資組合拓展時,要借鑒國際經驗,謹慎選擇。列舉幾個重視程度不夠的資產運用方式。比如,1996年我國曾由外匯指定銀行將外匯儲備貸款給商業機構,現在可以考慮再次這么做,以減少同時高利借債和低利投資美國國債的損失。再如,考慮到發展中國家不滿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程序和條件,可拿出部分儲備對其發放貸款。再如,可考慮將部分外匯儲備轉為央行其他資產,通過注資等方式支持金融改革,並探索擴大投資領域的可能。但是各類投資是由央行直接操作還是委託操作,則需要權衡優劣,做好籌劃。
第三是對屬於財政性資金的外匯儲備部分,探索進行財政性使用,可以消費或者劃撥。基本思路是讓央行「鑄幣稅」性質的外匯儲備轉化為財政資金。操作辦法有兩種。一、中央銀行向公眾出售外匯儲備(雖然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公眾持有外匯儲備的意願下降,但公眾為了資產多元化目的,仍然會對外匯有需求),然後用所得購買財政部發行的國債,財政部獲得人民幣資金,作為財政資金花掉,但這一辦法要保證不會出現二次結匯;二、中央銀行直接用外匯購買財政部發行的特種國債,財政部由此得到的外匯,可作為財政資金花掉。我國在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政府投入相對較低,財政可以利用得到的外匯進口相關物資和設備。
第四是財政性地使用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部分直接表現為財政收入,可以當作財政資金使用。
③ 外匯儲備如何讓使用
FxPro外匯經紀合作優勢:
廣闊的市場空間
FxPro為交易客戶提供了一套內容廣泛的 交易條件,以及具有價格競爭力的外匯產品、CFD、各類商品、貴金屬、期貨和股票產品。
具有競爭力的點差
FxPro對外匯零售市場提供機構層面的報價,主要貨幣品種的起步點差為0.8,而選定外匯貨幣對的點差可低至0.5。
免傭金交易
在外匯交易免傭金的同時,其他金融市場的傭金也非常低。
-----------網址-----電話-------
----------- w ------ 4 --------
----------- w ------ 4 --------
----------- w ------ 0 --------
----------- . ------ 2 --------
----------- f ------ 0 --------
----------- x ------ 7 --------
----------- p ------ 7 --------
----------- r ------ 7 --------
----------- o ------ 6 --------
----------- . ------ 9 --------
----------- c ------ 7 --------
----------- n ------ 2 --------
-------------------- 0 -------
④ 外匯儲備能否在財政預算中使用為什麼那麼外匯儲備做什麼用途呢謝謝!!
不能.但可以因此發行基礎貨幣.
現在我國是不兌現的信用貨幣政策,人民幣不能直接兌換黃金,要先換成美元,英鎊,歐元等外匯才能兌換黃金
人民幣的發行需要一定的黃金准備量,流動量等於儲備量,外匯儲備相當於黃金儲備,用來國際交易.也可以因此發行基礎貨幣.
外匯儲備還有分散風險的作用,買入外國債券,一防止人民幣不穩定等潛在危機.
⑤ 中國外匯儲備有哪幾個使用渠道
一是通過減少外匯儲備規模,可以讓外匯儲備的民間市場化應用更普遍;二是對非財政性資金外匯儲備部分,拓寬投資渠道;三是對財政性資金外匯儲備部分,進行財政性使用。
⑥ 外匯儲備不能對內使用,但為什麼能對外使用呢
在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經常有學生問我一些關於國家外匯儲備的管理和使用的問題。比如為什麼我國政府有關部門不採納有些學者提出的直接動用外匯儲備補充社會保障資金的建議;還有,為什麼當年台灣陳水扁當局提出從美國采購200億美元武器的軍購案,需要台灣財政部門用財政資金從台灣貨幣當局手中購買美元外匯來支付購買美國武器的費用,而不能直接把台灣貨幣當局手中的美元外匯直接支付給美國軍火商?
相信很多人對此類問題也存有相當的疑問和困惑。大部分人傾向於這樣認為:既然外匯儲備是國家貨幣當局持有的外匯資產,國家就應該可以自由支配和使用這筆資產。但是大家看到的現實卻不是如此。現實情況是:如果政府有關部門由於各種原因需要外匯,必須用本幣從貨幣當局手中購買。
在一般國家,本幣都是唯一合法的結算、計價的流通貨幣,外匯不能直接在國內支付和流通,所以政府部門從外匯管理部門拿到這些外匯儲備後,必須先把外匯向貨幣當局兌換成本幣才能用於對內購買和支付,這樣做的唯一結果就是外匯儲備在財政部門過了一遍手後又回到貨幣當局手中,只是流通中的本幣憑空增加了,在外匯供給不變的情況下,本幣憑空增加會導致外匯升值、本幣貶值,這對作為債權人的原來的廣大的外匯出售者來講也構成了潛在的損失——他們不能按照原來的出售的價格把原來售出的外匯買回來了。這是作為債務人的貨幣當局對原來出售外匯的債權人的不負責任;另一方面,流通中的本幣憑空增加一方面容易誘發嚴重通貨膨脹,不利於物價和通貨穩定,從而也不利於國家經濟和社會的穩定健康發展。
如果政府有關部門直接把外匯儲備從貨幣當局手中拿來用於對外購買和支付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呢?如果把外匯儲備直接用於對外支付和購買,會不可避免地減少本國外匯市場的外匯供應,造成國內外匯供求失衡,同樣會導致外匯市場上外匯供不應求,外匯升值、本幣貶值。作為債權人的原來的廣大的外匯出售者同樣不能按照原來的出售的價格把原來售出的外匯買回來。這也是作為債務人的貨幣當局對原來出售外匯的債權人的不負責任。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政府部門可以直接隨意動用國家的外匯儲備,一方面造成貨幣當局不能切實履行其作為債務人的義務,不能對作為債權人的廣大出售外匯者的債權負責;另一方面,還極易導致國內本幣供求失衡,使貨幣當局不能切實履行其基本職能,不利於維護國家通貨和幣值的穩定,不利於營造一個良好的貨幣環境,也不利於維護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