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匯登記證號是什麼格式從哪裡能查到
外匯登記證由紙質登記證被現行的IC卡取代。IC卡外匯登記證只發給外商版投資企權業和境外投資企業境內投資主體。若某企業是外商投資企業,同時又有境外投資,則發給該企業一個IC卡即可,該IC卡同時代表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登記證和境外投資外匯登記證。若某企業有多個境外投資項目,也只有一個IC卡,但卡中有多筆外匯登記信息。
IC卡號格式00120000
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登記證號格式:3500002009000011
境外投資項目編號(即境外投資外匯登記證號格式):P35000020090000056
特殊目的公司外匯登記證號格式:T35000020090000020
不管是外商投資還是境外投資,外匯登記證號都可以在直接投資外匯管理信息系統企業端軟體中查詢到:通過業務查詢-外匯登記最新狀況查詢,右上部分有外匯登記證號字樣。
Ⅱ 我公司在境外設立公司後,再以境外公司名義向我國國內投資,是否允許
投資到境外的境內企業需要在商務部門(具體以投資額為限,商務內部或省級商務廳)辦理容《投資證書》。再去當地外匯管理機構辦理外匯手續。在境外的分支機構按屬地管理原則,不需要在國內辦理工商、稅務登記手續。
境內機構通過這些境外企業或機構對境外進行投資。這些境外企業或機構不屬於中國內地的法人機構,不受內地相關法律的制約,但境內機構通過這些境外機構向境外進行投資時,仍然需要按照國內有關企業投資項目核準的政策規定,履行相應的核准手續。與國際慣例相同,在國內具有投資資格的自然人也可在境外投資。
境外投資所投入資產的形式十分廣泛,包括貨幣資金的投入,股票、債券、信託憑證等金融資產的投入,各類實物資產的投入,知識產權、專有技術等無形資產的投入。由此可見,只要是向境外的資產輸出行為,無論是以什麼方式出現,都應按照境外投資項目核準的有關規定履行相應行政許可手續。
包括各類新建項目及改擴建項目的初始投資、再投資,也包括收購、合並、參股、增資擴股等權益投資活動,同時也包括對境外投資提供擔保的行為。
Ⅲ 特殊目的公司的目的
通過設立特殊目的公司在境外上市最簡便的操作方式
第一階段,商務談判。該企業應就境外融資和上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編寫境外融資商業計劃書,供境外策略投資者了解企業現狀和發展前景,並開展前期商務談判,達成初步融資意向。
第二階段,建立融資平台。民營企業股東向外匯局申請設立境外特殊目的公司(一個或多個)。
第三階段,收購階段。特殊目的公司作為收購主體,向當地外商投資主管部門申請收購民營企業全部股權,獲得批准後,民營企業辦理外商投資企業工商營業執照和外匯登記證,同時民營企業股東就企業資產注入特殊目的公司辦理境外投資外匯登記增資變更。
第四階段,融資階段。境外策略投資者向特殊目的公司以先債後股的方式投入不少於內資企業經評估的凈資產金額,作為向特殊目的公司的貸款,公司在獲得融資後,民營企業股東應辦理境外投資外匯登記變更,特殊目的公司向境內的民營企業股東支付款項,履行《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的並購支付義務。完成上述程序後,特殊目的公司向海外策略性投資者發出股份取代償還貸款。
第五階段,上市階段。特殊目的公司獲得境內的資產權益,根據境外證券交易所的上市規則編制招股說明書,申請境外上市。
第六階段,資金調回階段。特殊目的公司完成境外融資後,境內居民可以根據商業計劃書或招股說明書載明的資金使用計劃,將應在境內安排使用的資金調回境內。特殊目的公司使用境外融資所得資金返程投資或向境內企業提供股東貸款及其他債務資金,相關境內企業應按照現行利用外資、外債管理法律、法規辦理有關外匯管理手續。
上述程序僅為基本的步驟,按照實際情況可能牽涉的其它方面的考慮,例如股東的背景,業務的類型,資產的規模及結構,業務相關的行業法規等種種因素,不同背景及條件的國內民營企業的融資程序可能出現多種變化及組合。
Ⅳ 非特殊目的公司要補外匯登記么怎麼補
關於這個問題,現在根據19號文的規定,可按照「先處罰,後補辦登記」的原則補辦特殊目的公司外匯登記。可是並未規定「非特殊目的公司」補辦外匯登記事宜,那「非特」能否補辦外匯登記?
Ⅳ 公司對外投資到哪裡備案
以下為相關的對外投資程序:
境外投資,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企業(以下簡稱企業)通過新設、並購及其他方式在境外擁有非金融企業或取得既有非金融企業所有權、控制權、經營管理權及其他權益的行為。企業開展境外投資,依法自主決策、自負盈虧。
商務部和省級商務主管部門按照企業境外投資的不同情形,分別實行備案和核准管理。企業境外投資涉及敏感國家和地區、敏感行業的,實行核准管理。企業其他情形的境外投資,實行備案管理。
實行核准管理的國家是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未建交的國家、受聯合國制裁的國家。必要時,商務部可另行公布其他實行核准管理的國家和地區的名單。實行核准管理的行業是指涉及出口中華人民共和國限制出口的產品和技術的行業、影響一國(地區)以上利益的行業。
兩個以上企業共同開展境外投資的,應當由相對大股東在徵求其他投資方書面同意後辦理備案或申請核准。如果各方持股比例相等,應當協商後由一方辦理備案或申請核准。如投資方不屬同一行政區域,負責辦理備案或核準的商務部或省級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將備案或核准結果告知其他投資方所在地商務主管部門。
特殊目的公司指的是境內居民法人或境內居民自然人以其持有的境內企業資產或權益在境外進行股權融資(包括可轉換債融資)為目的而直接設立或間接控制的境外企業。
特殊目的公司的種類:
一、中國境內公司直接控制的境外公司。此種特殊目的公司的控股股東即公司實際控制人,是中國境內公司,具有中國大陸法人身份。
二、中國境內公司間接控制的境外公司。該境外公司股東身份復雜;
三、中國大陸自然人直接控制的境外公司。此種特殊目的公司的控股股東即公司實際控制人,是中國境內自然人,具有中國大陸國籍。
四、中國大陸自然人間接控制的境外公司。該境外公司股東身份復雜。
通過設立特殊目的公司在境外上市最簡便的操作方式
第一階段,商務談判。該企業應就境外融資和上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編寫境外融資商業計劃書,供境外策略投資者了解企業現狀和發展前景,並開展前期商務談判,達成初步融資意向。
第二階段,建立融資平台。民營企業股東向外匯局申請設立境外特殊目的公司(一個或多個)。
第三階段,收購階段。特殊目的公司作為收購主體,向當地外商投資主管部門申請收購民營企業全部股權,獲得批准後,民營企業辦理外商投資企業工商營業執照和外匯登記證,同時民營企業股東就企業資產注入特殊目的公司辦理境外投資外匯登記增資變更。
第四階段,融資階段。境外策略投資者向特殊目的公司以先債後股的方式投入不少於內資企業經評估的凈資產金額,作為向特殊目的公司的貸款,公司在獲得融資後,民營企業股東應辦理境外投資外匯登記變更,特殊目的公司向境內的民營企業股東支付款項,履行《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的並購支付義務。完成上述程序後,特殊目的公司向海外策略性投資者發出股份取代償還貸款。
第五階段,上市階段。特殊目的公司獲得境內的資產權益,根據境外證券交易所的上市規則編制招股說明書,申請境外上市。
第六階段,資金調回階段。特殊目的公司完成境外融資後,境內居民可以根據商業計劃書或招股說明書載明的資金使用計劃,將應在境內安排使用的資金調回境內。特殊目的公司使用境外融資所得資金返程投資或向境內企業提供股東貸款及其他債務資金,相關境內企業應按照現行利用外資、外債管理法律、法規辦理有關外匯管理手續。
上述程序僅為基本的步驟,按照實際情況可能牽涉的其它方面的考慮,例如股東的背景,業務的類型,資產的規模及結構,業務相關的行業法規等種種因素,不同背景及條件的國內民營企業的融資程序可能出現多種變化及組合。
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支機構(以下簡稱外匯局)對境內居民設立特殊目的公司實行登記管理。
境內居民以境內外合法資產或權益向特殊目的公司出資前,應向外匯局申請辦理境外投資
外匯登記手續。境內居民以境內合法資產或權益出資的,應向注冊地外匯局或者境內企業資產或權益所在地外匯局申請辦理登記;境內居民以境外合法資產或權益出資的,應向注冊地外匯局或者戶籍所在地外匯局申請辦理登記。
已登記境外特殊目的公司發生境內居民個人股東、名稱、經營期限等基本信息變更,或發生境內居民個人增資、減資、股權轉讓或置換、合並或分立等重要事項變更後,應及時到外匯局辦理境外投資外匯變更登記手續。
境內居民境外投資外匯變更登記完成後,方可辦理後續業務(含利潤、紅利匯回)。
Ⅵ 特殊目的公司定義和特點
是指境內居民法人或境內居民自然人以其持有的境內企業資產或權益在境外進行股權融資(包括可轉換債融資)為目的而直接設立或間接控制的境外企業。75號文返程投資精華文章導讀 一、特殊目的公司的特點1、特殊目的公司是在中國境外注冊成立的境外公司,是的受到中國境外注冊地法律管轄的外國法人。2、特殊目的公司受境內居民法人或境內居民自然人直接或間接控制。3、特殊目的公司實際擁有境內公司權益,特殊目的公司與境內公司利益有實質聯系。4、設立特殊目的公司的目的是為了實現以控股股東實際擁有的境內公司權益在境外上市。 二、特殊目的公司的表現形式主要有四種1、中國境內公司直接控制的境外公司。這種特殊目的公司的控股股東是中國境內公司,公司實際控制人具有中國居民法人身份。2、中國境內公司間接控制的境外公司。從特殊目的公司的股東結構來看,無法簡單看出特殊目的公司與中國境內公司的關系。特殊目的公司股東身份復雜。3、中國大陸自然人直接控制的境外公司。此種特殊目的公司的控股股東是中國境內自然人,是公司實際控制人。4、中國大陸自然人間接控制的境外公司。從特殊目的公司的股東結構來看,無法簡單看出特殊目的公司與實際控股的中國自然人之間的關系。特殊目的公司股東身份復雜。 三、設立特殊目的公司的目的是在境外上市最簡便的操作方式 一第一步,境內企業應就境外融資和上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編寫境外融資商業計劃書,供境外策略投資者了解企業現狀和發展前景,並開展前期商務談判,達成初步融資意向。 二第二步,設立融資平台。企業股東向外匯局申請設立境外特殊目的公司。 三第三步,收購境內企業股權。特殊目的公司作為收購主體,向外商投資主管部門申請收購境內企業全部股權,獲得批准後,境內企業辦理外商投資企業工商營業執照和外匯登記證,同時境內企業股東就企業資產注入特殊目的公司辦理境外投資外匯登記增資變更。 四第四步,境外融資。境外投資者向特殊目的公司以先債後股的方式投入不少於內資企業經評估的凈資產金額,作為向特殊目的公司的貸款,公司在獲得融資後,境內企業股東應辦理境外投資外匯登記變更,特殊目的公司向境內的企業股東支付款項,履行《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的並購支付義務。完成上述程序後,特殊目的公司向海外策略性投資者發出股份取代償還貸款。 五第五步,境外上市。特殊目的公司獲得境內的資產權益,根據境外證券交易所的上市規則編制招股說明書,申請境外上市。 六第六步,資金調回境內。特殊目的公司完成境外融資後,境內居民可以根據商業計劃書或招股說明書載明的資金使用計劃,將應在境內安排使用的資金調回境內。特殊目的公司使用境外融資所得資金返程投資或向境內企業提供股東貸款及其他債務資金,相關境內企業應按照現行利用外資、外債管理法律、法規辦理有關外匯管理手續。 上述特殊目的公司融資的程序僅為基本的步驟,按照實際情況可能牽涉的其它方面的考慮,例如股東的背景,業務的類型,資產的規模及結構,業務相關的行業法規等種種因素,不同背景及條件的國內民營企業的融資程序可能出現多種變化及組合。
Ⅶ 非特殊目的公司需要補辦外匯登記嗎
外匯登記證IC卡是企業投資外匯業務的「身份證」,統一由國家外匯管理局製作發放,需妥善保管。外商投資企業應按規定在工商營業執照下發後30日內到所在地外匯局外匯登記,領取外匯登記證IC卡;境內機構境外直接投資獲得境外直接投資主管部門核准後,即應到所在地外匯局境外直接投資外匯登記,領取外匯登記證IC卡。
Ⅷ 持綠卡的中國人在香港投資,還需要去外管局辦理外匯登記嗎
屬於後者,因為你沒拿到國籍,而且中國規定國內公民只有一個國籍。所以拿到綠卡但沒入國籍,還是中國人,屬於境內居民。
所以需要辦理特殊目的公司外匯登記。
(目前普通的境外投資不對自然人開放,所以只能按特殊目的公司走)。
Ⅸ 設立特殊目的公司如何申請核准
境內公司在境外設立特殊目的公司,應向商務部申請辦理核准手續。辦理核准手續時,境內公司除向商務部報送《關於境外投資開辦企業核准事項的規定》要求的文件外,另須報送以下文件: (一)特殊目的公司最終控制人的身份證明文件; (二)特殊目的公司境外上市商業計劃書; (三)並購顧問就特殊目的公司未來境外上市的股票發行價格所作的評估報告。 獲得中國企業境外投資批准證書後,設立人或控制人應向所在地外匯管理機關申請辦理相應的境外投資外匯登記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