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NEC外匯

NEC外匯

發布時間:2021-07-26 04:26:37

Ⅰ 英文翻譯大意。

親愛的先生/女士,

我知道這按摩會到來感到奇怪,你既然我們dont互不相識,但為了介紹,我感到先生joach威廉斯,首席核數師的第一國民銀行的南非( f.n.b ) 。有一個賬戶開在這家銀行在1998年和2004年以來,沒有人經營,這個帳戶。經歷了部分檔案,在記錄後,我發現,如果我不匯出這筆錢緊迫的是,它會退回給國庫。

該賬戶所有人的是史密斯先生安德烈,一個外國人和礦工在kruger金公司,由地質學家界及他的死亡。自2003年以來,沒有其他人知道這個帳戶或任何有關它。該帳戶沒有其他受益人和我的調查證明,向我以及他的公司根本不知道什麼該帳戶中,涉及款項美元18,500,000.00 ( 18億美元, 5十萬美元為單位) 。

我只是接觸,你作為一個外國人,因為這筆錢可以不獲批准,向一間本地銀行在這里卻只能批准,以任何外國戶口,因為這筆錢是在美國的美元和前賬戶所有人的史密斯先生安德烈亞斯也是一個外國人。
請答復迫切,使我可以告訴你的過程和程序,以actualize這宗交易。派也是你的私人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包括詳細的帳戶被用來存款。我想我們能夠滿足面對面或簽署具有約束力的協議,以使我們團結在一起,那你便可以得到這筆錢到國外帳戶或任何帳戶,你的選擇是,資金會很安全。我將翱翔在你的國家,為撤離和分享,以及其他投資項目。我需要你們的通力合作,以使這個項目成功,因為管理是准備批准這一支付任何外國人有正確的資料,這個賬戶,我會給你後,立即如果你有能力也願意處理這些款項在嚴格的信心和信任,根據我的指示和意見,為我們共同的得益,因為這個機會也許永遠不會再來,在我的生活。我需要一個誠實的人在這方面的業務,因為我dont要犯錯誤。我需要你們的強有力的保證和信任。
阿拉伯文到英語 測試版朝鮮語到英語 測試版德語到法語德語到英語俄語到英語 測試版法語到德語法語到英語葡萄牙語到英語日語到英語 測試版西班牙語到英語義大利語到英語英語到阿拉伯文 測試版英語到朝鮮語 測試版英語到德語英語到俄語 測試版英語到法語英語到葡萄牙語英語到日語 測試版英語到西班牙語英語到義大利語英語到中文(繁體) 測試版英語到中文(簡體) 測試版中文到英語 測試版中文(繁體到簡體) 測試版中文(簡體到繁體) 測試版

好像是騙錢的。

Ⅱ 如非本地生源進京還應經過市人事局大學生處的審批嗎

北京市人事局每年會出台關於引進京外生源應屆畢業生的文件,關於京外生源留京的條件會有一些變化。
2005年接收京外生源本科畢業生的條件為:
①各用人單位應在規定院校和市人事局確定的緊缺專業目錄范圍內,引進本科學歷應屆畢業生。
②各用人單位按照學用一致、專業對口的原則,接收非北京生源畢業生。
③接收非外語專業畢業生,其英語水平最低應通過國家四級水平考試(其他語種暫不作規定);對於體育及藝術類畢業生的英語水平暫不作規定。
④畢業生學習成績優良,沒有受過處分。

從以上規定來看,本科畢業生留京的基本條件包括:英語四級證、畢業證、學位證。而成績優良的界定在於人事局對畢業生成績的綜合評定,一般來講不能有不及格的成績,全部課程的平均分不低於75分。對國家統招研究生進京的限制較少,一般只要有接收單位就可以了。

從近幾年的發展趨勢來看,畢業生進京的限制條件越來越多,進京的「門檻」越來越高。(以後是否會像上海市那樣,要求畢業生有計算機等級證書,也未可知)所以同學們一定要早作準備,奮發向上,從各方面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根據目前國家英語四級考試的政策,國家英語四級不再發放合格證書,改發考試成績單。估計屆時北京市會規定相應的四級分數線作為進京的基本條件,同學們不要以為不要四級證書就寬鬆了。相反,更要努力學習,因為分數線更詳細的體現了個人的英語水平,能夠更容易的考察學生的英語水平。換句話說,以前60分和79分都是及格,別人無法分辨,但是現在就截然不同了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任占忠介紹說,非北京生源大學畢業生戶口進京難,是不爭的現實,但是只要努力,並不是完全沒有成功的可能。相比其他途徑(如組織調動)而言,畢業留京的成功率應該是最高的。因此,盡管每年留京的人數只是一小部分,許多畢業生不惜委曲求全,為了戶口做出種種「犧牲」。

任占忠說,隨著用人機制的改變,許多單位在招攬人才的時候,不再將本地戶口當做必需的條件。特別是在一些發展很快的高新技術企業里,只要是優秀人才,不管來自何方,很容易便能覓得職位。

中關村證券人力資源部經理邱文琰說,畢業生太重視戶口薪資等問題是一種誤區。這種形勢造成了過於激烈的競爭,隨之而來的就是人才貶值。現在很多崗位都強調「勝任特徵」的概念,就是在特定的企業,在特定的崗位,勝任這個崗位所必須具備的一些關鍵的素質特點,這些素質特點,每個崗位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企業,每個行業更是不同。反過來,對企業而言,不是招演員,也不是招老師,企業需要的是具體能把這個任務完成的人,能夠刻苦地做,有責任心、上進心,有動力,有活力的人,有戶口並不等於有能力。

進京渠道

記者從北京市人事局了解,一般非北京生源如想留京有以下幾種方式:

找有指標單位

在北京就讀的京外生源畢業生,要留京首先應從學校獲取「留京指標」,同時應在校方規定的時間和就業范圍內找到有「進外地生指標」的接收單位。二者缺一不可(委培生、自費生、定向生不在此列)。

在外地就讀的京外生源畢業生,欲進京除須符合當地有關就業規定外,還需用人單位報相關管理部門批准(如隸屬北京的單位,需向北京市人事局批准,而隸屬國家部委的單位則需國家人事部批准)。

在接到用人單位的接收回執後,畢業生方可到學校就業服務部門領取《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與用人單位、學校簽訂三方協議。到此進京工作才算告一段落。

留京指標的分配權在學校,最後的審批權在北京市教委。其比例一般控制在京外生源的10%以內,特殊專業、院校的比例可適當放寬。除市、校各層次「優秀畢業生」、綜合測評按有關規定及比例范圍內的優秀生可獲取留京指標,如符合指標單列政策,也將獲得留京資格。

去中關村

為滿足中關村科技園區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對人才的需要,促進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我市還出台《中關村科技園區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畢業生辦法》。《辦法》中規定,高新技術企業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畢業生,凡屬於材料齊全、符合《中關村科技園區條例》規定條件的,市人事局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為其開具《報戶口介紹信》,到所在區、縣公安機關辦理落戶手續。金可

六項優惠政策出台 外地生源進京條件放寬

今年,北京市有11萬多名應屆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為配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北京市教委專門推出六項政策。

一、鼓勵畢業研究生到服務范圍內就業。有關人士說,申請自費出國留學未能成行的畢業研究生,在培養單位上報就業方案後要求就業的,由培養單位於當年9月30日前上報調整就業方案,經教育部批准,可繼續就業;超過9月30日的,回生源地就業。

二、外地生源的留京調控比例根據各校情況進行調整,即教育部所屬院校及進入「211」工程的學校不超過30%,市屬市管院校不超過25%,其他院校不超過20%。各校可根據此制定辦法,但比例不得超出規定。

三、申請不就業的北京生源畢業生(含研究生),經本人申請,學校審批並簽訂有關協議等手續後,在畢業時將其檔案關系轉回家庭所在區縣勞動局。

四、對已辦理畢業報到手續的畢業生,原則上不再改派。對因特殊原因需要改派的畢業生,由學校提出改派意見,在其畢業一年內辦理手續;超過一年的,按在職人員流動辦理。

五、畢業生(含研究生)畢業時生病不能堅持日常工作的,讓其回家休養。一年內治癒的,可隨下一屆畢業生辦理就業手續;一年後仍未治癒的,戶口和檔案材料轉至家庭所在地,按社會待業人員辦理。

六、除規定的收費項目外,不允許向畢業生亂收費。記者了解到,今年,政府部門為廣大畢業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和提供就業方便,同時也逐漸放寬了外地生源進京的條件。

外地生源進京須知

今年北京重點引進什麼人才?概括地講,主要是引進北京重點發展領域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和16個緊缺專業的外地生源高校畢業生。為了推動人才引進步伐,北京還出台了一系列強有力的人才引進政策。2005年的北京,是高精尖人才的舞台。

產業篇

高新技術產業65類專業人才走俏

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北京高新技術產業創造的增加值近400億元人民幣,佔全市經濟總量的近一成。今年4月11日,北京市人事局下發了《2005年度北京高新技術產業重點發展領域人才開發目錄》,將今年北京高新技術產業重點發展領域圈定在電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醫葯、先進製造業、新材料、環境保護與資源利用五個方面。

《目錄》中涉及65個專業,其中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軟體、通信工程、電子工程、應用電子技術、機電一體化、電子信息工程、機械製造與微機控制、無線電技術與信息系統、市場營銷、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專業的人才最為緊俏。65個重點人才開發專業中,除生產類崗位要求有職業資格證書或大專以上學歷外,其餘專業均要求學士學位以上。科技類別的崗位對學歷要求較高,多為碩士以上,管理類崗位則要求從業經驗在10年以上。

現代製造業需求復合型人才

近兩年來,北京現代製造業發展迅猛,尤其是汽車工業持續增長。據統計,北京汽車在全國汽車市場佔有率達到10.43%。在眾多利好消息傳來的同時,北京市人事部門制定並實施專門人才戰略和相應政策,以期推進北京現代製造業的發展進程。

從今年4月發布的《2005年度現代製造業重點領域人才目錄》可以看出,北京人才需求趨於年輕化,對復合型人才、應用型、經驗型、高技能操作型人才需求旺盛。以下4大領域是人才需求的重點:

汽車工業涉及專業近30個,以內燃機製造與維修、塗裝、汽車工藝與維護、汽車技術、機械設計及自動化、汽車檢測與維護、汽車工藝與維護、模具技術為主。人才需求的區域集中在順義汽車基地(包括昌平、懷柔、密雲、平谷的部分地區)、亦庄汽車基地、北京東南部區域等地。在崗位要求上,科技活動和管理類崗位對學歷要求較高,生產及市場營銷崗位則注重實踐經驗。

微電子集成電路產業涉及專業20個,以電子信息工程、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電子材料與元器件、微電子技術、計算機軟體、計算機及應用、無線電技術與信息系統、通信工程、網路技術與信息處理為主。需求地區集中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中關村、電子城高科技園區。各類崗位均要求學士以上學位,管理類崗位要求10年以上技術性或項目管理經驗。

光機電一體化產業涉及機電一體化、電氣技術、物理電子和光電子技術、自動控制、計算機輔助機械設計、機械製造與微機控制、機械電子工程等15個專業,對人才的從業經驗要求較高,最少需5年經驗。

生物工程和新醫葯產業重點開發生物制葯、中葯制劑、葯理學、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臨床醫學、生物學、葯物制劑、葯物分析、葯物化學等近20個專業,科技活動類崗位要求碩士以上學位。

高端金融人才京城有約

金融業是北京重點發展行業,對高端人才的引進非常迫切。業內人士分析,由於北京金融行業自身的發展,外資銀行的進入,民營金融機構、外資保險機構的增加,人才供求走向市場化,2005年北京金融行業人才需求量會大幅度上升,競爭也日趨激烈。據統計,截至4月,北京金融行業平均8個人爭奪一個職位。

有關專家指出,金融企業的人才缺口可細分為銀行、投資、證券、保險和基金五大類型。目前最稀缺的職位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投資:資本運作部高級經理或專業經理、重大項目管理部項目經理和投資管理部項目經理;

保險:保險精算師和保險產品設計師;

證券:保薦人和高級分析師(宏觀和行業方向);

銀行:項目評估師和高級外匯分析師(海外);

基金:高級基金經理人和高級分析師(策略、基金、證券、債券等)。

今年2月1日開始實施的《關於促進首都金融產業發展的意見》,為引進金融人才提供了一系列優惠措施。意見指出,金融企業聘用的屬北京市緊缺的、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或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且取得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年齡在45周歲以下的,可辦理調京手續並辦理北京市戶口;具有學士及以上學位,或取得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可辦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證》。金融企業聘用的具有學士及以上學位的應屆畢業生,可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北京市戶口。金融企業需要引進外國專家、留學人員或建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人事部門在立項申請、經費資助等方面給予支持。

教育行業引進高精尖人才

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北京的重點發展行業,今年人才引進呈現出高、精、尖的特點。5月22日,「北京市海淀區教育系統中青年骨幹教師專場招聘會」吸引了許多外地學校的校長和特級教師,北京郊區縣的中小學也不失時機地將外地教育專家納入引進范圍。

人才篇

大學生:外地生源鎖定16個專業

北京市人事局公布的《2005年北京市引進非京生源本科畢業生緊缺專業目錄》共確定了16個專業:計算機、機械、建築、汽車、通信工程、網路與信息安全、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道路與橋梁工程、臨床醫學、護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和會計。此外,教育系統引進師范類本科畢業生緊缺專業為漢語言文學、數學和英語。

外地生源大學生進京之路越來越寬。今年,在京企業招聘應屆畢業生的數量大幅度增加。中國網通北京分公司招聘了150人,較去年增加幾十人;世界著名氣動元件製造商SMC,今年一次性引進畢業生102人,還將進行後續招聘,職位涉及製造技術、物流管理、成本管理、日語翻譯等;德信無線通訊科技有限公司計劃今年員工總人數從1600人增加到1800人,需要招聘大量優秀畢業生。此外,NEC、殼牌、朗訊、摩托羅拉、海爾等著名企業的招聘人數有增無減,北京18區縣的醫療、衛生、人事、建築、文化、汽車等眾多機構也「放量」招聘。

《2005年北京市引進非北京生源畢業生工作程序》規定,非北京生源畢業生進京需要「四大件」:1、進京審批表(一式兩份),由用人單位及主管部門蓋章;2、畢業生就業推薦表,須學校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蓋章;3、畢業生已修全部課程成績單(30門課程以上),須學校教務部門蓋章;4、英語四級或六級證書復印件。此外,凡進入北京市國家公務員隊伍的畢業生,還須附《北京市應屆畢業生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公共科目筆試合格證書》復印件。

留學人才:

每年增加20%

留學人才是北京人才市場一道耀眼的風景。據統計,目前在北京工作的留學回國人才已達5萬餘人,並且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北京已成為中國留學人員最多、對留學人員吸引力最強的城市之一。在剛剛開幕的北京科技博覽會上,留學人員招聘會成為眾多知名企業今年引進「海歸」的又一平台。

外國專家:

計劃引進300人

外國專家是北京引進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北京市人事局有關人士介紹,今年北京計劃引進由政府立項資助的外國專家約300人,主要集中在北京市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現代製造業和現代農業領域。這三大領域引進的外國專家數量佔到總需求計劃的80%以上。

政策篇

北京「綠卡」:

人才引進直通車

有著北京「人才綠卡」之稱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證》,讓數萬名來自四面八方的優秀人才成了真正的北京市民。

北京市自1999年和2000年相繼出台了《北京市引進人才和辦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證〉的暫行辦法》和《北京市鼓勵留學人員來京創業工作的若干規定》,開啟了人才引進的「直通車」和留學人員來京創業的「綠色通道」,人才引進開始形成了兩翼齊飛、廣納賢才的態勢。

2003年7月,北京市正式提出實施「人才綠卡計劃」,申請《北京市工作居住證》的條件大為放寬。持有「人才綠卡」,將享有本市市民同等待遇,在買房、購車、子女上學等方面與北京市居民沒有任何區別。

一系列政策使北京市人才引進的步伐逐年加快。1999年,僅有278人辦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證》,2002年上升至4370人,截止到去年底,北京市已有3.5萬餘人辦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證》,1.2萬餘人辦理外埠人才引進手續,共有4.7萬人持有北京「人才綠卡」。

近兩年,北京市還加大了對緊缺人才、高層次人才和優秀文化體育人才的引進力度。匯源集團董事長、北京吉利大學執行校長、福田公司歐曼汽車廠廠長等一批知名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和其他方面的專家先後被引進。去年,著名導演張藝謀、青年演員黃曉明也順利拿到「北京綠卡」。

巨額獎金推動人才引進

今年3月,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吸引高級人才獎勵管理規定》,提出設立最高獎勵30萬的北京市高級人才獎勵專項資金,用於獎勵各類在京創業和工作的高級人才。其中包括在京的外企高管人才;軟體企業、集成電路企業的高級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北京研發機構及金融企業高管;在京國際、國內文化藝術名人、名家和民族傳統藝術專家、體育明星、優秀教練員及傑出文化藝術體育產業經營管理人才等。這項《

Ⅲ 哪些喊抵制日貨的幹嘛不把正露丸也抵制了

這葯明顯是中成葯是不是日本人發明的未可知, 可我知道中葯配方日本人經常在全世界搶注包括中國 。韓國是死不要臉什麼都是他們的,比起來日本人就實在多了。 (這葯我沒吃過)

Ⅳ 求一篇關於經濟全球化的政治經濟學論文

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影響及相應對策

張春祥

一、經濟全球化的由來及其內涵

經濟全球化指的是生產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在全球范圍內流動,以尋求相應的位置進行最佳的資源配置。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經濟市場化。世界經濟出現這種新的發展趨勢,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潮流。特別是80年代以來,其特徵日益顯著。「經濟全球化」一詞就是當時那些從事國際政治研究的學者和國際社會的一些權威人士針對世界經濟的特徵提出來的。1990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奧斯特雷規模性地使用了這一詞語。這一過程是從美國第37任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開始的。此後,西方各國都紛紛實行自由匯率制度和拆除關稅壁壘,放鬆資本進出口管制,從而為國際間的交流掃清了障礙。

當前,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點是:一是正在快速擴大貿易自由化的范圍。世貿組織正式運行以來,貿易自由化已從傳統的商品領域擴大到技術、金融等服務貿易領域。1997年,世界商品與服務貿易額合計已達6.7萬億美元,預計到2010年,將增加到16.6萬億美元。 二是投資外向化日趨凸現。1990年,國際直接投資額2430億美元,1996年達到3600億美元,發達國家的對外的直接投資是國際直接投資的主體,發展中國家對外的直接投資也在穩定增長。三是加速區域集團化的發展。現有146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各種形式的35個區域性經濟集團。這些區域經濟集團不僅內部的商品和資本流動加快,共同大市場正在形成,而且外部的開放程度也在提高。四是正在形成生產網路化體系。作為經濟全球化載體的跨國公司,「以世界為工廠,以各國為車間」進行生產。五是加速了金融國際化。時間、地域和國界對資本流動已構不成障礙,國際金融市場年交易量500億美元。每年通過國際金融市場實現的融資安排在1萬億美元以上。

全球經濟化的日趨發展,生產(資本)、金融、貿易等活動在全球范圍內擴散,而管理、資金控制和金融服務等活動日益集中在少數當今國際中心城市。這一經濟趨勢促使一些國際性大城市發展成所謂全球性城市,當今少數5~6個全球性城市掌握了全球范圍80%的貿易額。這些全球性城市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為全球性城市;第二個層次為區域性城市。這些城市在全球和區域范圍的經濟中佔有支配地位並產生輻射作用時,它的中央商務區(cbd )就成為實現經濟功能一體化的驅動中樞,以跨國公司、財政、金融(貨幣、銀行、市場、證券)等機構高聚集為主要特徵。

經濟全球化趨勢表現有四個方面。一是以信息技術為標志的新技術革命,強化了國際間的經濟聯系;二是國際金融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金融工具不斷創新,資金跨國交易的速度和規模前所未有;三是全球和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的進程加快,發達國家要求發展中國家全面開放市場;四是西方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不斷向世界各地擴展。就我國沿海的部分城市來講,據報載,美國500家最大的跨國公司已有24 家在上海投資;新加坡由政府牽線,在蘇州設立「新加坡工業園區」;廣東惠州市「八五」期間共簽外資項目5175宗,實際利用外資8.6億美元,引進東芝、索尼、日立、nec、本田、通用等跨國公司的資金與技術;近年引進雀巢、杜邦、京瓷、三星、美能達、諾基亞、三洋、金霸王、佳能等跨國公司投資,有效地推動了新技術的建立與發展。

由此可見,地理上的日益分散活動,在功能上逐漸融合為一個全球層次上的互相依存、互相補充的一體化經濟體系,稱為「全球經濟一體化」(或全球經濟化、世界型經濟)。

二、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當代經濟發展的一種趨勢。在經濟全球化成為世人關注的熱點之初,人們強調的多是積極的、有利的一方面,認為經濟全球化意味著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分配,有利於生產力更快提高和全球經濟的普遍發展。因而全球化是具進步意義的歷史大趨勢,如果全球經濟是平等、合理的則可使各國都從中受益。然而當今全球化有其兩重性,對世界各國來說,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既可能從中獲利也有可能受損。在全面認識經濟全球化給國家經濟安全帶來利弊的基礎上,各國都紛紛採取相應對策,以減少經濟全球化對國家經濟安全的負面影響。

(一)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正面影響。

進入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發展得更快了,世貿組織不斷擴大,特別是跨國公司的發展顯著加快,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

1.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國際生產力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科學技術進步的產物,同時也是各國為獲得超額利潤、發展本國經濟、提高國際地位而進行制度安排的結果。

2.經濟全球化有利於世界科技創新。國際科學技術的創新,能直接帶動全球生產力的提高。在全球化過程中,生產要素必然進一步突破民族國家疆界的限制,在國際間自由流動,從而使各國的企業家能利用世界任何地方的資金、技術、信息、管理和勞動力在他們希望的任何地方進行生產,然後把產品銷往任何有需求的地方。

3.經濟全球化有利於用最有利的條件進行生產和市場銷售,這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優狀態。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國策,20年來的實踐已證明,越是開放較早的行業其發展速度就越快,國內很多企業正是在合資中成長壯大的。利用外資會給我們帶來一些沖擊,但更多的是利益,是競爭中的發展。我們要拓寬開放領域,特別是對外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的服務業的進一步開放,將會增加新的外商投資熱點,扭轉當前外資下降趨勢,並有利於提高引資質量和水平。

從以上正面影響來看,經濟全球化給世界各國帶來的最大好處是可以實現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最優配置,某一國家經濟運行效率無論多高,總要受到本國資源和市場的限制。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有利因素可概括為四個方面:「有利於吸引外資,彌補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實現技術發展上的跨越;有利於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培養高素質的管理人才;有利於發展優勢,開拓國際市場」。經濟全球化對發達國家有利,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實現現代化和追趕發達國家的難得機遇。1979~1997年的近20年間,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增長率就高出發達國家一倍。這種趨勢今後還會持續下去。柯林頓在訪華前的講話中說:「據預測,在未來20年,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將是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率的三倍」。由此可見,宣傳經濟全球化弊大於利,不但不符合事實,還會傳播有害信息。而且經濟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二)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負面影響

經濟全球化給我國帶來了很大的發展機遇,但不可避免地會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不利因素和風險。

1.對金融市場的負面影響。在國際金融無體系狀態下,金融市場動盪,丑聞不斷,投機猖獗,風暴四起,發展中國家在擴大外資規模的同時,放鬆了對本國金融市場的監督,一旦國內經濟出問題,發達國家的投資資本便乘虛而入,釀成金融市場的嚴重危機。這幾年,國際市場的金融狀況、商品流動狀況所發生的變化和出現的問題,都會波及到我國。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最後蔓延到韓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實際上對我國也構成了很大的沖擊,整個外貿出口、利用外資都受到很大影響,1999年尚有一定好轉。

2.對我國經濟主權的負面影響。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國家必須遵守已有的的國際條約、協定和慣例,為獲得經濟全球化給各國帶來的好處,有時被迫主動對經濟管理許可權作出某些讓步,其結果造成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活動受制於發達國家。

3.對產業結構的負面影響。在全球經濟化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如接受發達國家擴散的低層次產業,就會形成與其高層次產業的垂直分工,因產業結構的單一性、純屬性,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會受到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周期的不良影響。

4.對市場佔有的負面影響。伴隨著跨國公司的「侵入」,市場更多地被外資所佔有,國外市場已被發達國家所瓜分,發展與發達國家憑目前的經濟實力分割國外市場,這會給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危害。

據聯合國《1997年投資報告》統計,全世界已有跨國公司4.4 萬個,其設在境外的分支機構28萬個。形成了龐大的全球生產和銷售體系。這些跨國公司控制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生產,掌握全世界70%的對外直接投資、三分之二的世界貿易與70%以上的專利和其他技術轉讓。我國部分國內市場已被跨國公司控制,輕工行業如洗滌用品、飲料等,外商投資企業在生產量、銷售上佔了35~50%;移動通訊設備僅美國摩托羅拉天津獨資企業一家已佔國內市場的90%;德國西門子在華39個合資企業中規模最大的北京國際交換機系統有限公司的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達到32%,全國程式控制交換機外商佔70%的市場。

5.對可持續發展的負面影響。發達國家主要發展知識密集型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而把勞動力資源密集型的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廣大發展中國家除了繼續作為原材料、初級產品的供應者外,還成為工業品的生產基地。發展中國家經濟和高新技術落後,不得不以消耗稀缺自然資源和污染環境為代價,參與國際競爭,爭取「後發效應」。在全球化背景下,綜合國力競爭,主要體現在爭奪資源上,實際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其結果強化了發達國家在高新技術領域的壟斷地位,加劇了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影響到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6.對經濟制度的負面影響。有的人認為,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必須在經濟制度上保持「同步」,否則無法推進改革、發展經濟,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制度始終有可能被發達國家的市場體制所「兼並」。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在實現各國資源最優配置和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激烈的競爭、沖擊和風險。其表現主要是:經濟全球化弱化了各國的國家主權,使國內經濟波動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對國內產業和市場將造成一定的沖擊,並可誘發國內金融風險等。但是只要對策有方,其沖擊和風險是可以控制的。

三、對歐美日經濟發展的透析

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三大主要力量是歐洲、美國和日本的經濟狀況及其發展,對全球包括我國在內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一)歐共體經濟。歐盟經濟比較穩定,但歐洲的狀況出乎意料。就是歐元啟動時間不長,已貶值11%。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斯拉夫實施空中打擊,使歐洲的資金紛紛外流,對歐洲的影響很大。此情況對美有利,因為資金持有者認為美國比較安全,使資金很大程度上流向美國,並支持了美國的股票市場。但歐洲的經濟還是比較穩定的。歐元啟動對歐盟所以有利,是互相間的交易變成了內部交易,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對歐元以後的變化趨勢,歐中央銀行認為,目前歐元貶值是不可避免的,從長遠看,歐元在國際上仍然是穩定的。歐盟對中國的關注,有兩方面原因:人民幣不貶值是好事,對他們有利;我國的外匯儲備在幣種上是否增加對歐元的儲備。我們增加對歐元的儲備,對歐元幣值能起穩定作用。目前我國外匯儲備80%是美元。今後要考慮擴大美元以外的其它幣種的儲備,但必須注重外匯儲備的安全問題。

(二)美國經濟。美國經濟連續八年增長,究其原因,除國內外有利因素外,主要是製造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最重要的基礎,而製造業的進步,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在全球化大潮中對製造業進行徹底改造和改組。第一,從80年代中期起由汽車業帶頭,學習日本的精益生產和先進的管理方法;第二,90年代初,美國經濟走出衰退後,利用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了全面改造;第三,與技術改造相結合,通過縮編、放權和再造工程,以及橫向管理等,對企業進行大改組。結果使製造業打了一個翻身仗。從製造業的復興方面看,主要表現有三個方面。

1.鋼鐵。在日本的競爭下,美國連年虧損。1993年仍虧損3.5 億美元。80年代一個工人生產一噸鋼10小時,90年代只要5小時。到1995 年美國為4.42小時,日、法、德、英依次是4.49、4.61、4.69、4.71小時。1994年,美國獲利10億美元。

2.汽車。在競爭中,80年代日本產量超過美國,佔美國市場份額的25%以上。本田車成為美國人最喜歡的款式。80年代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進行了技術和管理改革,扭轉了頹勢。1992年,三大公司除通用外,均比日本提高了成本效率。生產一輛小車直接成本福特為5481美元,克萊斯勒為4841美元;日本豐田6216美元,本田6216美元,日產是6782美元,馬自達6618美元。1994年,產量與收入都超過日本。

3.微電子。80年代美國從自己所創新的領域敗下陣來,在全球的半導體市場份額,由1981年的53%下降到1988年的43%,同期日本由34%上升到46%。製造業前10名,美佔前7家,日佔後3家,1990年美只剩下一家。市場份額由74%下降到45%,日本由20%上升到48%。美國企業的奮斗加政府支持,1990年扭轉了局面。1994年全球1020億美元的半導體市場,美日分別為43%、40%。日本佔領的低檔記憶晶元,始終未打入尖端的微處理器市場。而頂尖公司是美國的應用原料公司。

美國製造業復興與美國持續穩定增長的關系,使人們對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首先,不因服務業在國民經濟的比重上升而輕視製造業;其次,要十分重視高新技術的優先發展,但不能忘記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重要性。製造業是滿足人們物質需要的部門,不能在發展高新技術時放棄傳統製造業。美國早期用低價勞力把製造業搬到國外也不可取,應用高新技術武裝製造業才是正確的。

從以上情況看,目前美國經濟處於景氣狀態,看來在今後幾年不會出現大的問題。但隱患也存在,膨脹的股票市場支持了美國國內消費。持有5000美元以上股票的家庭約佔美國家庭總數的60%,這些家庭的消費都受股票市場的影響,股票上揚,其消費慾望就增長;一旦股市萎縮,整個消費就下來。美國自己也承認,股市至少有30%是泡沫。美國股票市場市值為12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約8萬億美元, 我國股市市值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而美國為1.5倍。 當然美國的高新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有的領域處於壟斷地位。

(三)日本經濟。美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日本是第二經濟大國。日本國內生產總值估計5萬億美元。 其發展對其他國家的影響是比較大的。目前日本經濟仍未走出困境,處於蕭條狀態。從日本官方統計,1999年情況有所好轉,但影響日本經濟的基本問題沒有完全解決。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銀行包袱沉重。泡沫破滅後, 銀行的不良資產超過約1萬億美元;二是日本的消費需求不足比我國嚴重的多。日本最大的居民消費是住房問題,現在房地產業處於低迷狀態,對國家影響較大;三是日本的設備投資仍未增長。日本的這種狀況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對我國的出口和利用外資都會產生影響。

總而言之,今後這種基本格局不會發展大的變化,如果利用得好,對我國是有利的。因此,我們要抓住機遇,更多地利用外資、資源和技術。改革開放20年,我國利用外資總規模為4000億美金,按現在匯率計算約3萬多億元人民幣。這對解決國內建設資金短缺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其中能源交通方面利用外資最大。與此同時,引進了大量的先進技術和先進裝備,但先進裝備真正達到世界水平的不到三分之一,這些先進裝備主要靠引進,自己開發的比重不足。我國礦產資源豐富,可按人口平均並不多,下世紀初,部分礦產資源嚴重短缺,原油就是個問題。在當前國際條件下,充分利用國際市場解決我國資金、技術和某些資源不足問題,對我們是有利的,應抓住這個機遇。

近年來,雖然國際政治、經濟不穩定因素有所增長,但和平發展是世界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是全世界人民嚮往的,只要不出現大規模戰爭,目前的世界格局對我們是有利的。

四、我國應採取的相應對策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是客觀的歷史趨勢,它仍將不斷加強。21世紀經濟全球化將獲得新進展。我國作為一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其經濟安全同樣在一定程度上面臨著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根據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如何正確選擇中國的經濟安全戰略,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後顯得尤為緊迫。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保護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加強

黨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要充分估計未來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新技術發展對綜合國力、社會經濟結構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響,把加強科技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使經濟建設真正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這是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所在。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其核心就是人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理論主題中有兩個基本點:人類在追求生存與發展權利時,要保持其與自然相和諧的關系;當代人在創造和追求今世發展與消費時,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機會與後代人平等。這就需要極大地提高人的素質。「可持續發展的中心是人」,(見《行動綱領》),人的發展是人類最終目標,與其他方面的發展相比,應把提高人的素質放在絕對優先地位,人是發展的主體和動力,而發展又取決於人的素質。今後人類的生存發展已經不能單純依靠土地種植和挖掘地球資源來維持,必須挖掘和利用人類自身的智慧資源。

堅持可持續發展,不斷增加我國的綜合國力。社會經濟與人口、環境、資源的協調發展,既不造成環境破壞,又不產生任何負面影響;不僅當代人可以更好地生存、發展,而且子孫後代能更好地生存發展。作為一種新的發展戰略,它以節約資源,特別是要科學發現各種可利用的再生資源,使社會生產得以延續;保護環境,防止本國和跨越國界的環境惡化;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的承受力保持平衡,提高經濟增長的社會效益,在此基礎上我國的綜合國力方可得到不斷的加強。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改善生活質量,保持和創造美好的環境,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和人類世代發展。

(二)加強我國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積極引進國外先進和適用的科學技術

當今世界,知識和技術是最重要的財富,一個國家發展水平高低及其進一步發展的潛力主要取決於其擁有的知識和技術。國力的較量,就是知識和技術水平的較量。科技進步是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人才是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資源,提高人的科學文化素質,才能在科學技術上取得突破性進步,才能發展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改變長期以來不合理的國際產業垂直分工格局以及提高國際競爭能力,增強防禦經濟全球化給經濟安全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的能力。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國民教育、科技投入和管理體制要協調發展,這是提高科學技術水平的唯一正確策略。

(三)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使我國盡快參與世界經濟的進程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只要更加積極地走向世界,利用國際市場的有利資源,我們才能充分發揮一個發展中大國的優勢,提高綜合國力,增大經濟全球化時代經濟安全系數。中國要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廣度和深度,要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和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發展外向型經濟;要同世界各國、各地區發展平等互惠的經貿關系,開辟多元化的國際市場;要有原則地、有作為地加入各種世界性的、區域性的金融和貿易組織。當然,事關國計民生和重大經濟利益的領域,我們要始終堅持中方必須掌握主導權和控制權,像電信業的控股問題,寸步不讓;農業方面,我們堅持小麥、玉米、大米、棉花、糖、食用油,以及化肥等產品的專營權,確保國家有足夠的宏觀調控手段,避免損害億萬中國農民的利益。

(四)強化企業體制改革,組建我國大型企業集團和跨國公司

為適應國際市場競爭的壟斷日益加強的趨勢,我國企業的未來發展必須走聯合的道路,組成大型企業集團,並通過政府的積極引導和扶持,積極開展國際經營,以世界為市場來安排投資、開發、生產、銷售,將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合理配置,最終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以美國為例,本世紀初,美國有汽車製造企業200多家,現在只有3家企業。從國際上看,組建大型企業集團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世界各國的企業,跨國並購導彩紛呈,兼並與收購表現為強強聯合,優優相並。1995年,日本東京銀行和三菱銀行合並,成立東京三菱銀行,總資產達到7014億美元;1996年,美國波音公司和麥道公司兩大飛機製造巨頭合並,使其獲得65%的世界市場份額;1997年6月, 蒂森和克虜伯兩大鋼鐵公司合並,蒂森——克虜伯鋼鐵公司,以其110 億馬克的營業額和1500萬噸原鋼產量而居歐洲扁鋼領域第一、世界第三。並購范圍空前,涉及各行各業。汽車工業領域,賓士與克萊靳勒兩大汽車公司合並,福特兼並馬自達公司,大眾並購羅伊斯公司;1998年初,美國著名的計算機製造商康柏公司以96億美元收購在大型計算機製造中頗具實力的數字設備公司;1999年初,美國電話設備製造商朗訊公司以203 億美元並購美國第四大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商艾森德通訊公司,從而把計算機、通訊等高科技行業大兼並不斷推向高潮。

從以上情況看,國家的競爭力取決於企業的競爭力,國家的經濟安全體系最終也要靠強大的企業力量來支撐。因此,企業必須「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要承擔者,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主力,要引導企業把市場需求作為技術創新的出發和落腳點,使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達到全國以至國際水平。全國所在大型企業都應建立健全技術中心,有條件的民營企業也要建立健全技術開發機構,積極開展創新活動。把國企改革和技術創新有機地統一起來,提高國企的競爭力。

(五)加強利用外資管理,克服引進外資中的問題

資金不足是制約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利用外資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發展,但利用不當也會形成國內市場流失和金融危機等不利於經濟安全的問題。我國今後一段時間的引進外資工作,要統一認識,實施「以市場換技術」的利用外資戰略;同時要牢牢控制利用外資的規模、結構和流向,以外資的技術含量作為引進外資的質量評判標准,平等互利地利用外資,絕不接受任何出讓主權的條件。

(六)對製造業進行徹底改造和改組,復興我國製造業的競爭優勢

製造業是滿足人們物質需要的部門,是支柱產業,是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涉及到國家安全、社會安定的大問題。所以不能因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上升而輕視製造業。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根據我國的國情,借鑒國外行之有效的經驗對我國的製造業進行徹底改造和改組。一方面,要引進日本的精益生產和先進的管理方法,使企業向專、精、特、新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面改造,尤其是利用高新技術改造製造業,使其恢復競爭優勢;當然,這些都應與技術改造相結合,通過縮編、放權、再造工程、橫向管理等對企業進行大改組,提高製造業勞動生產率,使我國的製造業打一個翻身仗,奠定我國經濟增長的堅實基礎。

在經濟加速全球化的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在一切領域的資源、技術和人才都居於領先地位,即使在激烈的競爭中也應該實行優勢互補,以臻共同繁榮,即雙方或多方互惠互利,這也已經成為一種同競爭並存的歷史趨勢,以達到「以最有利的條件生產、在最有利的市場銷售」的世界經濟最優狀態。

Ⅳ 人們常說抵制日貨,可日貨都有哪些啊有沒人提供詳細點的清單,好讓人徹底不用帶「日本」的東西。

關於「抵制日貨」話題的!!(轉)
首先,我們看到發表在網上的關於「抵制日貨」的言論,大部分網友還是對「抵制日貨」持肯定態度的……這一點尤其值得中國人欣慰。網上反對「抵制日貨」的「強硬派」和折中的「溫和派」關於「抵制日貨」的反對言論,不外乎有以下幾個理由……在這里筆者將予以總的點評和回復。不當之處,歡迎各位持不同見地的朋友拍磚……但前提是就事論事、有理說理,希望各位朋友能夠以理服人、潔身自好,謝絕毫無根據、毫無素質可言的無端臆測和人身攻擊。

有的網友說:《「抵制日貨」是空喊,學習人家日本的先進科學技術才是正理》;還有的網友說:《你看人家日本的gdp,在全球僅次於瑞士,是人家埋頭苦乾乾出來的》雲雲。其實,我想告訴這些朋友的是:「抵制日貨」與學習日本的先進技術不矛盾;「抵制日貨」也不代表誰想抹殺日本人的成績……這兩者根本就是「風馬牛」。「抵制日貨」,筆者認為是一個純民間、純個體的愛國行為。為什麼要抵制「日貨」?其實,從經濟角度上講很簡單:「抵制日貨」、尤其是抵制日本人引以自豪的高附加值的奢侈品,可以從根本上打擊日本的經濟,因為這些產業都是日本經濟賴以生存的支柱產業。為什麼要抵制這些日本奢侈品?上升到民族的高度上講是「國仇家恨」;具體到我們的經濟上講就很簡單:我們不能、也沒有義務用自己寶貴的外匯去振興日本人的經濟。誰都知道,進口日本的這些產品需要耗費我們大量的硬通貨外匯;而這些寶貴的外匯是怎麼得來的?是我們用大量的廉價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用我們國人廉價的血汗辛辛苦苦的換回來的!為什麼要用這么來之不易的外匯去振興日本的經濟呢?如果這些寶貴的銀子是花在引進日本先進的科學技術上……筆者第一個站出來舉雙手擁護!但前提是引進的技術必須是先進的、有發展潛力的。但對此筆者一直不抱太大的希望:因為處於某種齷齪的心理原因,日本人給我們的技術大都是落後二、三十年的淘汰技術。

有網友反問:《為什麼單單抵制日本貨呢?為什麼不抵制美國的德國的或者別的什麼國家的貨呢?這不是明擺著欺軟怕硬嗎?》是啊,為什麼現在單單要抵制日本貨呢?其實道理很簡單:一是日本這個國家一直在窮兵黷武,一直在對我們大中華虎視眈眈;而且這個國家自打宋、明開始,就一天也沒有放棄過侵佔中國的企圖。在現今的世界上,「遏制中國」叫得最凶、做的最絕、最徹底的也是日本。我們國人實在沒有理由去為這樣的國家貢獻gdp,讓它造槍造炮來給我們製造威脅吧(日本軍費佔gdp總量的比例,在現今世界上僅次於美國,而且比例還在逐年地增長;專家預計日本的軍費開支將在2010年超過美國。一個只允許擁有「自衛隊」而非軍隊的國家,要這么些銀子做軍費是想做什麼?狼子野心不必言表了吧?!)?二是日本人一直在經濟上玩弄中國人(希望不要有網友在回帖中說:這是因為中國人愚蠢了吧?!)。在出口產品的性能上、價格上、產品服務上一直堅持奉行兩個版本的國家,大概就屬日本最頑固、執行的最徹底吧?「東芝筆記本事件」、「三菱帕傑羅索賠、及質量招回事件」、還有諸如「日立彩電事件」、及更早的「松下傳真機事件」等等,這一系列並非偶然的、牽連了差不多大部分日本名牌企業的事件,告訴我們國人一個殘酷的實事:在產品的售後服務及索賠上,日本人一直在自始至終的、堅定不移的執行著雙重標准---象「豬」一樣的對待中國消費者!象這樣的國家,象這樣的產品,中國人不去抵制它,難道應該去擁護它不成?而且,抵制日貨就是做或者不做這樣簡單,實在沒有必要一定得拉上一個別的什麼國家來墊背。

有網友在回帖中發問:《海爾空調、電冰箱用的是三菱的壓縮機,還有很多的中日合資的企業的產品……你怎麼抵制?》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我們的「抵制日貨」行動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主要是針對純日本製造、出口中國的奢侈品,沒有必要自尋煩惱的把這種愛國行動設上套套,人為的狹隘化了。有人也許會說:「你這樣說不是代表你的抵制行動也不徹底嗎?」但我們確實要分別看待這個問題。三菱在海爾空調和電冰箱中所扮演的角色,充其量只是海爾眾多的配件供貨商中的一個而已,主要產品的主權還是海爾自主的:我們當然沒有道理抵制,而且應該大力支持,並希望我們的支持會讓海爾變強變大,最後有能力用上自主開發的壓縮機。而三菱的壓縮機也是在國內生產的:就象很多的中日合資企業一樣,這些產品的原材料基本上都國產化了,只是在用日本的技術和牌子而已。日本的技術並不在我們抵制之列,當然沒必要抵制。我們「抵制日貨」是一種理性的行動,沒必要流於形式,也沒必要只要是與日本沾上一點邊的都忌器三分。總之,只要你的抵制行動是利國利民的、是發自內心的愛國情結,就沒必要理會別人怎麼說,也不要怕被扣上「抵制不徹底」、「兩面三刀」之類無聊的帽子。因為你的良心是安穩的,因為你對得起自己、對得起「中國人」這個稱號。

有網友說:《你抵制日本貨,日本反過來抵制我們的產品怎麼辦?》、《如果日本的經濟完蛋了,那我們也不會好過》。如果真是這樣,我倒希望日本人也來抵制我們的國貨試試。我們出口日本的國貨的優勢是什麼?一是低廉的價格,二是低廉的勞務。我們出口日本的產品,大都是價格低廉的資源性基礎材料及低級的勞動密集型產品……而這些,都是日本經濟結構中所不具備的。日本如果抵制這些國貨,那它就必須為此付出高昂的進口成本,那隻會加速日本經濟的死亡!所以,我們大可不必為此擔心什麼。而且,如果日本的經濟真的完蛋了,那我們正好可以取而代之……現在亞洲的經濟中心不是已經在漸漸地離日本遠去了嗎?優勝劣汰,自然法則,日本經濟的死亡,不會根本動搖我們及世界的經濟(日本連年的經濟負增長已經在拖累整個世界經濟的增長了)。

還有的網友說 :《與其你站出來喊:「抵制日貨」,還不如你好好踏踏實實地干一點事情……事兒是干出來的,不是喊出來的!》這種提法筆者覺得本身就很矛盾:因為「抵制日貨」與「踏踏實實地干一點事情」本身就是兩個概念:「抵制日貨」一點也不會影響任何人「踏踏實實地干一點事情」。而且,「抵制日貨」本身就是很有意義的一種實干精神的表現。如果因為有人敢於站出來呼籲國民「抵制日貨」,就有了「光喊不練」的嫌疑,那就更加讓人感到莫名其妙了!「不喊不叫」的一定就比「喊出來」的實干一些嗎?而且,筆者認為現在國內的現實是:這種喊聲太少太小了!而不是有些人認為的「太多太大」了。喊出來無論如何都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給國人提個醒兒,至少算是一種呼籲、一種愛國的聲音,並不會起到什麼壞作用罷?!

還有些網友抬出諸如:「秦檜」、「高裘」這些中華民族的敗類,來闡述中華民族所謂的「劣根性」和「奴性」,並以此得出「抵制日貨」不會成功、沒有意義的結論。我覺得這些說法是在以一概全、很不理智,而且缺乏起碼的邏輯性。就因為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出了幾個民族敗類就可以全面否定我們整個民族的優秀本質了么?「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二戰結束後的日本,日本女人不也是以「下嫁」美國大兵為榮嗎?當時滿街頭的「日美混血兒」不也是俯首皆是嗎?跟在美國人屁股後面、屁顛兒屁顛兒地討生活的日本男人不是也有很多嗎?這就可以說明日本人是天下最具奴性的「人種」了嗎?一筐出一兩個爛杏兒,就可以下結論說:是杏都是爛的嗎?我們怎麼能這么偏激地抓著幾個特例來否定我們整個民族的優秀品質呢?實際上,從歷史上來看,每次我們這個民族特別團結的時候,肯定會變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象毛澤東時代的「朝鮮戰爭」及「中印戰爭」就是最好的說明。只要我們這個民族團結了,就不會害怕任何外來強敵。

有網友提到:《我們國人應該學學韓國人的團結精神》,馬上就有人跳出來大加譏諷,並為此回了一篇洋洋灑灑數千文的帖子:從韓國過時的經濟模式談起,說明中國人學習韓國人是多麼的可笑、可悲、可憐!其實,關於韓國經濟模式問題,國人早已嚼爛了,現在有哪個中國企業還會照搬韓企的模式呢?但韓國人的團結、韓國人的愛國精神,無論在何時、何種困難面前,都會熠熠閃光的!我們要學習、要借鑒的就是這種精神,但不知為什麼有人一定要牽強地、不著邊際地扯上那麼一大堆離題萬里的豪文……究竟想說明什麼問題呢?很令人費解。

有一個網友還在回帖中這樣告誡我們:《千萬不要被這些光喊不練的「偽愛國者」迷惑了!千萬不要被這些人不可告人的卑鄙動機利用!……以使我們又回到動亂年代!》。這些呼籲「抵制日貨」的愛國者是「偽愛國者」么?這些日子一直在回味著這句「告誡」,但卻一直莫明並糊塗著。被什麼樣的人利用呢?響應「抵制日貨」這種愛國行動會被日本人利用?不可能啊!日本人怎麼會不遺餘力地鼓勵咱們國人抵制他們啊?會被中國的民族企業利用嗎?好啊!我舉雙手擁護自己被利用!我被咱國人自己的民族企業利用我自豪啊!「回到動亂年代」?呵呵,很可笑!簡直就是在危言聳聽嘛!如果大家都擁護「抵制日貨」,只會讓我們的國人變得空前的團結!倒是怕某些人從中漫無目的的瞎攪和、瞎挑撥,那樣才真的是我們這個民族的一場災難了!無根無據,貽害非淺啊!

至於有的網友表示要「堅定不移地購買日貨」,在這里筆者不想對此再做評論:因為「人各有志」嘛!發出「抵制日貨」的聲音,本身就只是一種呼籲、一種倡議,你或者響應,或者反對,又或者無動於衷……就這么簡單。

對另一種因為要與日本人做生意或正在經營日本產品的朋友的聲音,因為要牽扯到這些朋友的生計和飯碗,在這里筆者表示十分之理解;同時,筆者也呼籲廣大網友不要對這些朋友窮追猛打——因為轉行的風險很大,盲目要求別人無任何道理可言。
但對另一種人,筆者在這里就不能不感到詫異了!

《就你能叫!一開戰你第一個尿褲子!》、《網上你和個人似的,一下網你就盡干齷齪事!》、《一看你就是糞青!肯定心理變態!》、《你們這些道貌岸然的「偽愛國者」們!》雲雲,真的讓人看不明白啊!這些無端端的臆測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啊!是以什麼為臆測的根據的啊?那些發出愛國之聲的網友和這些人有什麼深仇大恨、乃至不共戴天啊?這些人的心理動機實在讓人費解、實在值得人們警惕。而且素質亟待提高。
還有一種人,筆者認為純屬在瞎攪和、玩兒個性。

有一個網友不停的在回帖中轉貼自己在別的網站上所發的帖子,還不停地叨叨:《真想找一個智慧型的對手好好辯辯啊!誰能理解這種找不到同檔次對手的痛苦啊!》一副「獨孤求敗」寂寥落寞的樣子。這倒使筆者想起了「射鵰」中的裘千丈:「晚上睡不著,心裡把天下武林高手想了個遍……唉!難覓對手啊!只好翻個身接著睡!」你若回他一帖,他便說:《轉個我在別的網站發的帖子給你,是我答網友問的,不過不是專門答你的……你還不夠這個資格!》我倒!哈哈!真是讓人樂得五體投地、i 服了 you!這種人大都是在玩個性,自大得過了頭,因此就來個空棺材出殯--目(木)中無人了。你說東他偏說西;你說好他只定要說出個孬來--一副個性十足、很有見地的樣子。但帖子大都除了極盡罵人之能事,實在是空洞無物,說不出個子丑寅卯來。對這種胡攪蠻纏之流,我們只能鄙視,少回帖惹他興起為妙。

在這里,筆者還是要對回帖贊同「抵制日貨」的網友表示敬意!贊同「抵制日貨」的網友畢竟是網路的主流,希望這些網友能夠將「抵制日貨」的精神發揚並光大之:從自身做起,堅持並影響你身邊的親友。「抵制日貨」行動的實施,至少說明了我們國人在國家政治之外的一種覺悟和思考;至少說明了我們國人急切想改變民眾在對日問題上的無可奈何、碌碌無為這種現狀的迫切心情。這種行為是愛國的、有益的,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肯定。
對那些持反對意見、好好講理的網友,筆者也表示尊敬!但筆者在這里還是要強調一點:在一個產品趨於同質化的時代里,「抵制日貨」真的不是那麼難以做到,關鍵是一定要堅持下去。即便是你今天只抵制了一節日產的小小的電池,我們也要為你的行動歡呼!而且,筆者一直認為:「抵制日貨」這種純愛國行動是不需要辯論的!

化妝品

*品牌匯總:
資生堂_SHISEIDO DHC MILD
花王_KAO 獅王_LION 詩芬_sifone
碧柔_Biore 樂而雅_Laurier
高絲_KOSE naturgo 歐泊萊
Kanbo 嘉娜寶 曼秀雷敦
密絲陀佛_SK-II Club
小雪 寶麗 蘇菲
Opear 鵝佩蘭 娜麗絲_Naris

一、家用電器類:

1、照相機和攝像機
富士-FUJI(富士膠卷) 柯尼卡-KONIKA
索尼-SONY JVC 松下-Panasonic
東芝-TOSHIBA 奧林巴司-OLYMPUS 佳能-CANON
理光-RICOH 尼康-NIKON 美能達-MINOTA
2、計算機
NEC、索尼-Sony顯示器。
日本計算機類產品在品牌上不佔優勢。
3、手機
松下-Panasonic、索尼-Sony、NEC、京瓷-Kyocera 索愛
4、列印機
OKI
Epson/愛普生 佳能

6、空調
荏原 松下
*品牌匯總:
JVC 松下-Panasonic 東芝-Toshiba
索尼-SONY 夏普-Sharp 三洋-Sanyo
佳能_CANON 京瓷_Kyocera 柯尼卡_KONIKA
TDK 卡西歐_CASIO 建伍_KENWOOD
愛華_aiwa 精工_SIEKO 尼康_NIKON
日立_HITACHI 兄弟_Brother 先鋒_Pioneer
東芝_TOSHIBA 八重洲_YAESU 阿爾派_ALPINE
NEC 百樂 NTT
美能達_Minolta 斑馬_ZEBRA KDDI
奧林帕斯_Olympus 蜻蜓_Dragonfly DoCoMo
夏普_SHARP 富士通_FUJITSU TUKA
愛普生_EPSON 美上美_MITSUMI J-PHONE
理光_Ricoh

二、日用品及飲食類:

1、日本料理 吉野家(連鎖快餐) 味千拉麵 逥轉壽司 千鶴壽司
2、飲料
桑得利啤酒 朝日啤酒
麒麟(午後紅茶) 麒麟啤酒 BOSS咖啡
日本酒 Suntory茶
3、食品類
日清食品 三得利 明治食品
四洲食品 雪印食品
4、日用品
蘇菲
5、羊毛衫
鄂爾多斯_ERDOS
6、服裝
美津濃_MIZUNO 愛斯克斯 日高_NIKKO
優衣庫 細川 華高青山洋服

日清 三得利 舒琦_Suki
HelloKitty Issey Miyake 三宅一生
Shu Uemura 植村秀 Kenzo
高田賢三 烏龍茶 桑得利啤酒
柔和七星 明治食品 四洲食品
麒麟啤酒 午後紅茶 LUCIDO
朝日啤酒 日本酒 雪印食品
Suntory茶 吉野家 味千拉麵
美津濃_MIZUNO 愛斯克斯 日高_NIKKO
優衣庫 細川 華高青山洋服
鄂爾多斯_ERDOS

三、其他類:

1、百貨
伊藤洋華堂_Ito Yokado_成都 Yokado _北京 吉之島百貨
2、眼鏡
愛眼眼鏡 精工眼鏡 野尻
3、制葯
第一生命 武田葯品 太田胃葯 喇叭正露丸
4、塗料
立邦 大日本 關西
5、農機
洋馬 久保田 金子
6、工程機械
小松
7、家紡
內野
*品牌匯總:
TOTO衛浴 愛眼眼鏡
精工眼鏡 橫濱輪胎 第一生命
武田葯品 太田胃葯 森永化工
OKI(針打) 野尻 伊都錦
優衣庫 八仟代 AKAI
內野 伊藤洋華堂_Ito Yokado
立邦 大日本 關西
洋馬 久保田 金子
小松

四、車類:

*品牌匯總:
豐田_TOYOTA 威馳_Vios 風度_Cefiro
本田_HONDA 尼桑_Nissan 途樂_Patrol
馬自達_Mazda 日產_Nissan 佳奔_Urvan
三菱_MITSUBISHI 藍鳥_Nissan 陽光_Sunny
十五鈴_ISUZU 宏達_HONDA 奇駿_X-trail
鈴木_SUZUKI 凌治_Harrier 碧蓮_Civilian
雅馬哈
摩托:
川崎-kawasaki

SONY,松下收音機
山田牌、橄欖菊牌滅蚊片 CASIO的手錶 西鐵城
kikkoman(龜甲萬)醬油 真鍋咖啡 馬蘭士和鐵三角 三菱空調

收音機,耳機,隨身聽:松下,愛華
傳化(花王) 丘比沙拉醬 貝碧冰唇膏等 貝印

Ⅵ 紅旗Linux是紅旗公司嗎是中國的嗎與中國人有關系嗎

是的,是中國的,和中國人有關系。就是Linux的一種,中文支持的比較好。就是用Linux的內核國人自己開發的

閱讀全文

與NEC外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青島外匯交易培訓 瀏覽:699
黃金價格4月3日 瀏覽:735
什麼貸款軟體可以當天放款 瀏覽:748
匯添富科創解凍資金好久到賬 瀏覽:546
股票知識知乎 瀏覽:813
北京專業珠寶翡翠小企業貸款2016 瀏覽:935
富國中證指數分級基金凈值 瀏覽:196
通過c輪融資 瀏覽:700
哪些基金收益高穩健 瀏覽:286
融資平台融資模式 瀏覽:321
中國黃金集團投資公司 瀏覽:937
如何把握股票時間和價格關系 瀏覽:459
燃油價格和PTA有關聯嗎 瀏覽:958
銀融國際融資公司 瀏覽:966
2019年5月22日紙黃金價格 瀏覽:478
後門融資假說 瀏覽:367
中國銀行理財很低 瀏覽:872
私募基金持股合夥企業 瀏覽:683
金易國際期貨平台 瀏覽:397
做醫葯理財 瀏覽: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