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南科股票編碼

南科股票編碼

發布時間:2021-07-26 08:53:16

1. 矽統科技有限公司的歷史

2009
2009 年 05 月 矽統SiS217H數字液晶電視處理器 放眼台規HiHD高清頻道市場
2009 年 04 月 矽統科技推出多點觸控晶元處理器 -- SiS810
2009 年 03 月 矽統發布支持泛歐規格的數字液晶電視系統處理器 ― SiS329
2009 年 02 月 矽統集團子公司-聯鉅科技發表國內首款可外掛式DRAM的固態硬碟控制器 --- LVT820/815
2008
2008 年 11 月 矽統科技SiSM671晶元組獲戴爾FX160精簡型電腦採用 為商用桌上型電腦的最佳選擇
2008 年 06 月 股東會通過矽統科技分割成立兩家消費型晶元公司
2008 年 03 月 矽統科技宣示轉進消費型晶元設計領域
2007
2007 年 09 月 矽統科技熱情參與英特爾美國三藩市IDF開發者論壇
2007 年 08 月 矽統科技SiS671晶元組獲清華同方採用為商用及家用型桌上電腦
2007 年 07 月 矽統科技全球首款『Churchill』家庭伺服器Mini DTX晶元核心開發成功
2007 年 03 月 矽統科技CeBIT2007漢諾威展 Windows Vista晶元引領啟航
2007 年 02 月 矽統科技SiS671FX與SiS671晶元 通過微軟 Windows Vista Basic版本認證
2007 年 01 月 矽統科技宣布成立中國重慶及美國加州佛利蒙兩個研發據點
2006
2006 年 11 月 矽統科技開發SiS671FX晶元,體驗Vista 與Intel雙核心平台的魅力
2006 年 08 月 矽統科技DRAM模組,首創CDFN封裝
2006 年 06 月 矽統科技進軍伺服器市場,發表SiS756與SiS966伺服器晶元組產品
2006 年 04 月 矽統科技舉辦技術研討會,進軍韓國嵌入式產品市場
2006 年 03 月 矽統科技推出SiS662北橋晶元,為Intel P4主流平台的新戰力
2006 年 02 月 矽統科技宣布成立模組事業處
2005
2005 年 11 月 矽統科技多媒體晶元大幅提升Xbox 360效能,成功打進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
2005 年 08 月 矽統科技與美商英特爾簽訂 Pentium® M 前端匯流排 533MHz授權合約
2005 年 05 月 矽統科技宣布投資視傳科技,進軍信息家電及消費性電子之晶元市場
2005 年 02 月 矽統科技與美商英特爾簽訂P4處理器前端匯流排1066 MHz晶元組授權合約
2004
2004 年 08 月 推出SiS649,為全球首顆支持PCI Express介面,及新一代內存規格DDR2-533的Intel P4平台單通道內存架構晶元組
2004 年 06 月 推出SiS165,為SiS首顆支持IEEE 802.11a/b/g 無線網路通信協議的通訊晶元組
2004 年 03 月 推出SiS656,為SiS首顆支持PCI Express介面,及新一代內存規格DDR2-667的Intel P4平台晶元組
2004 年 03 月 推出SiS163,為SiS首顆支持IEEE 802.11g無線網路通信協議的通訊晶元組
2004 年 03 月 聘請陳文熙先生擔任矽統科技總經理兼執行長,接替原總經理陳燦輝先生,並於4月1日正式生效
2004 年 02 月 推出SiS965南橋晶元,全面支持PCI Express及Gigabit Enthernet高速乙太網路
2004 年 01 月 出SiS965L南橋晶元,為SiS首顆支持PCI-Express規格之核心邏輯晶元
2003
2003 年 12 月 推出SiSM741,支持FSB333與DDR400 內存之筆記型電腦專用晶元
2003 年 11 月 矽統科技與微軟公司發表技術合作發展計劃,Xbox將全面應用SiS多媒體I/O晶元組
2003 年 10 月 推出SiS655TX,支持FSB 800MHz及雙通道內存之晶元組
2003 年 10 月 矽統科技跨足行動碟控制晶元,推出業界最快最薄且最省電之雙通道行動碟控制晶元SiS150
2003 年 09 月 矽統科技宣布與英特爾簽訂Pentium M微處理器授權合約
2003 年 09 月 推出支持Pentium M微處理器之晶元組--SiS648MX及SiSM661MX
2003 年 09 月 矽統科技宣布為調整業務經營模式,強調專業分工及提升競爭力,將晶圓製造部門分割新設為矽統半導體公司
2003 年 09 月 推出SiS162,為全球首顆體積最小且支持USB2.0 的IEEE 802.11b無線網路晶元
2003 年 07 月 推出SiS661FX,全球首款支持800MHz 之集成繪圖晶元
2003 年 07 月 推出SiSM661FX,為筆記本電腦專用之集成晶元,支持FSB 800MHz、DDR400內存及內建Ultra AGPII 先進繪圖技術
2003 年 06 月 推出SiS964南橋晶元,集成Serial ATA高速傳輸介面
2003 年 06 月 推出SiS655FX,支持800MHz前端匯流排及DDR400雙通道內存規格
2003 年 05 月 矽統科技宣布分割原繪圖晶元事業處,成立子公司圖誠科技,專注研發高階繪圖晶元產品
2003 年 04 月 矽統科技與美商英特爾簽訂長期專利晶元組授權合約,涵蓋前端匯流排800MHz授權協定
2003 年 03 月 矽統科技推出新一代省電型IA系統單晶元--SiS55X LV
2003 年 03 月 矽統科技推出無線通訊單晶元--SiS160,正式進軍無線通訊領域
2003 年 1月27日董事會決議,由聯電公司執行長宣明智擔任矽統新任董事長,原集成產品事業處資深副總陳燦輝擔任矽統代總經理
2002
2002 年 11 月 矽統科技發表全球首創支持雙通道DDR333的P4晶元組--SiS655
2002 年 11 月 矽統科技推出Xabre600繪圖晶元,跨入全新0.13微米製程,並同時支持Duo 300MHz及Pro 8x8雙重優勢之主流繪圖晶元
2002 年 10 月 矽統科技宣布於北京成立辦事處,正式布局大陸市場
2002 年 07 月 矽統科技推出全球首顆同時支持4i及16dx2雙通道 PC1066 RDRAM晶元組--SiSR658
2002 年 06 月 Xabre繪圖晶元榮獲「Best of Computex 2002」最佳產品獎,同時Xabre繪圖晶元與SiS745亦同時囊括「最佳外銷信息產品獎」
2002 年 04 月 矽統科技推出全新繪圖晶元組--Xabre,領先全球支持AGP8X and Direct X8.1
2002 年 03 月 矽統科技推出全球第一顆集成1394控制器的晶元組--SiS745
2002 年 03 月 矽統科技推出新南橋晶元, 集成高效能USB2.0控制器--SiS962
2002 年 03 月 矽統科技首度進軍德國漢諾威Cebit 電腦展, 並領先全球推出支持DDR400及AGP8X產品
2002 年 01 月 矽統科技全球首顆支持DDR333之SiS645及SiS745榮獲第十屆台灣精品獎
2001
2001 年 11 月 矽統科技宣布與日本東芝企業簽訂技術授權合約, 取得東芝先進CMOS邏輯製程及相關支持
2001 年 10 月 矽統科技推出首顆集成系統單晶元(SoC)--SiS550, 內建CPU, 核心邏輯,繪圖及網路等功能
2001 年 09 月 矽統科技推出支持Pentium 4集成型晶元組--SiS650, 內建256位元2D/3D繪圖功能
2001 年 08 月 矽統科技宣布獲得ARM核心授權, 將應用於PC晶元組
2001 年 08 月 矽統科技推出全球首顆支持DDR333及矽統獨家技術MuTIOL® 的Pentium 4 晶元組--SiS645
2001 年 06 月 矽統科技首顆256位元繪圖晶元--SiS315贏得Nikkei BYTE Best of COMPUTEX Taipei 2001 殊榮
2001 年 03 月 矽統科技宣布與IBM交互授權, 授權范圍包括設計及製程等內容
2001 年 03 月 矽統科技宣布與英特爾簽訂P4匯流排微架構技術相互授權
2001 年 03 月 矽統科技宣布SiS635T與SiS735T晶元組領先業界支持184-pin SDR/DDR Share Mode 內存規格
2001 年 02 月 矽統科技率先量產全球首套支持Tualatin CPU晶元組--SiS635T
2000
2000 年 12 月 發表SiS635及SiS735, 支持DDR開放架構單晶元
2000 年 12 月 發表SiS315, 256位元支持高效能T&L之3D繪圖晶元
2000 年 12 月 舉行南科首座12寸晶圓廠暨研發大樓動土典禮
2000 年 10 月 成功開發全球第一個以SiS630執行Linux BIOS的操作平台
2000 年 03 月 8寸晶圓廠成功試產第一顆SiS630晶元
1999
1999 年 12 月 SiS630榮獲「科學工業園區創新產品獎」暨亞洲EDN Asia雜志「最佳元件設計獎」
1999 年 12 月 SiS630暨 SiS300獲第八屆「台灣精品獎」
1999 年 10 月 宣布取得美商RISE微處理器技術移轉
1999 年 05 月 推出SiS540,成為全球首創Pentium III核心邏輯、3D繪圖、網路3C集成單晶元
1999 年 04 月 宣布興建8寸晶圓廠,預計公元2000年開始量產
1999年 04 月 推出SiS300 3D/DVD/TV-OUT/LCD-OUT繪圖晶元
1998
1998 年 12 月 榮獲87年「科學工業園區研究發展投入獎」暨「台灣精品獎」
年 11 月 推出SiS900 ACPI Wake-On-LAN PCI Fast-Ethernet 10/100Mb 三合一單晶元
1998 年 11 月 榮獲經濟部「新產品開發績優廠商獎」
1998 年 09 月 推出SiS620,將繪圖功能集成入核心邏輯之系統晶元,成為全球第一顆含3D繪圖功能支持Celeron及Pentium II之系統單一晶元
1998 年 08 月 推出SiS530,將3D繪圖功能集成入核心邏輯之系統晶元,成為全球第一顆含3D繪圖功能之支持Socket 7系統單一晶元
1998 年 04 月 推出SiS 6326DVD,將Macro-Vision集成進SiS 6326,使具備完整DVD功能,為全球首顆
1997
1997 年 12 月 SiS 6326 AGP/PCI 3D繪圖暨視頻加速晶元榮獲86年「科學工業園區創新產品獎」
1997 年 08 月 本公司股票正式於台灣證券交易股份有限公司掛牌交易
1997 年 06 月 推出SiS 6326,為高集成度五合一繪圖加速晶元,包含2D、3D加速引擎,DVD影像解碼器,TV編碼器及AGP介面等五項功能
1997 年 04 月 推出SiS 5598,將繪圖功能集成入核心邏輯之系統晶元,成為全球第一顆含繪圖功能之系統單一晶元
1997 年 01 月 榮獲85年「經濟部優良科技發展傑出獎」
1996
1996 年 12 月 單一晶元組SiS 5571榮獲85年「科學工業園區創新產品獎」
1996 年 12 月 榮獲85年「科學工業園區研究發展投入獎」
1996 年 06 月 推出SiS 5110 Pentium Notebook Chipset,為全球第一套將LCD,繪圖晶元及PCMCIA集成入核心邏輯之系統晶元組
1996 年 01 月 新竹廠房完工啟用,樓層總面積為25,562.66平方公尺(含地下二層),為一綜合產品研發、測試及辦公用途之大樓,並兼及員工停車、用餐、休憩等功能
1995
1995 年 12 月 榮獲84年「科學工業園區研究發展投入獎」暨「科學工業園區設計類生產力第二名」
1995 年 01 月 投資香港矽統公司成立子公司
1992
1992 年 12 月 獲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頒發「致力科技研究發展投入獎」
1992 年 12 月 投資美國矽統公司成立子公司
1990
1990 年 05 月 利用最先進ASIC設計及製程技術,推出包含緩沖(Cache)式記憶電路之高性能386(33MHZ)晶元組,並獲得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創新產品獎助
1988
1988 年 10 月 1M MASK ROM領先同業開發完成,並獲得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推薦為1988年園區創新產品
1987
1987 年 10 月 公司遷址新竹科學園區園內,11月正式營業
1987 年 08 月 公司正式登記設立,資本額新台幣陸仟伍佰萬元整
1987 年 02 月 成立籌備處,6月投資案經科學工業園區指導委員會通過核准設立
商場如戰場,競爭的殘酷導致不斷有人倒下,而這次離開舞台的是SIS。根據Digitimes的報道,SIS由於在產品研發上始終未能更上層樓,同時投資其它領域也嚴重虧損,將轉換重點到南橋晶元研發製造上,以配合Intel准備在2009年推出的整合北橋晶元功能的新一代處理器產品。
盡管SIS方面表示會繼續對OEM客戶供應晶元組產品到2011年,並非要馬上完全退出晶元組市場。但許多主板及筆記本廠商均認為,估計在英特爾、AMD雙重夾擊之下,矽統在2009年上半年就會徹底退出第3方晶元組市場。

2. 聯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上市過程

聯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前身為沈陽新區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經2008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通過,更名為聯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稱變更業經遼寧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 並於2008 年2 月26 日取得變更後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公司住所:沈陽市渾南新區新明街8 號。法定代表人:朱昌一。
該公司是經中國證監發字[1998]318 號、319 號文件批准、由沈陽黎明服裝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黎明集團)作為獨家發起人,向社會公開募集7,000.00 萬人民幣普通股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 月15 日召開創立大會,1999 年1 月25 日經遼寧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領取注冊號碼為2100001049863 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9,000.00 萬元。
2003 年1 月17 日本公司原第一大股東黎明集團將其持有的本公司1.2 億國有股轉讓給沈陽南湖科技開發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南科集團),轉讓後南科集團成為本公司第一大股東,占總股本的63.16%。 南科集團於2005 年4 月12 日將其持有的國家股5,510 萬股轉讓給汕頭市聯美投資 (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汕頭聯美」), 將其持有的國家股2,090 萬股轉讓給北京浩天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浩天公司」)。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後,汕頭聯美持有5,510 萬股,占總股本的29%;南科集團持有國家股4,400 萬股, 占總股本的23.16%;浩天公司持有2,090 萬股, 占總股本的11%;社會流通股7,000 萬股, 占總股本的36.84%。 南科集團於2006 年6 月28 日將其持有的國家股4,400 萬股轉讓給汕頭市聯美投資 (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汕頭聯美」),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後, 汕頭聯美持有9,910 萬股,占總股本的52.16%,本次股權變更後汕頭聯美成為本公司第一大股東。南科集團不再持有本公司股權。 該公司於2007 年3 月26 日,實施股權分置改革, 公司以現有流通股70,000,000 股為基數,以資本公積金向方案實施日登記在冊的全體流通股股東每持有10 股流通股將獲得3.0 股的轉增股份, 相當於流通股股東每10 股獲送1.71 股的對價。公司總股本增加至21,100 萬股。變更後第一大股東汕頭聯美持有9,910 萬股,占總股本的46.97%;浩天公司持有2,090 萬股,占總股本的9.91%; 社會流通股9,100 萬股, 占總股本的43 .13%。

3. 通貨緊縮關繫到那一種經濟學思想

簡單地說,通貨緊縮(deflation)是指物價水平的普遍、持續下滑。我國當前正處於通貨緊縮之中,為了對這一問題進行更好地分析和制定出有效的解決措施?本文簡要地回顧並評論自宏觀經濟學誕生以來國外經濟學家關於通貨緊縮的研究成果,以便我們可以從中獲取某種有益的啟示。

一、凱恩斯的通貨緊縮理論及其發展

對通貨緊縮研究的回顧首先要回到凱恩斯經濟學。因為作為大蕭條時代的產物,凱恩斯經濟學是以分析和解決通貨緊縮為宗旨的。凱恩斯理論的主要分析工具是IS—LM—AD模型,「IS」表示商品市場均衡,「LM」表示貨幣市場均衡。從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同時均衡中可以推導出總需求(AD)函數。聯立總需求函數和總供給函數即能求出均衡的物價總水平和均衡的國民收入水平。凱恩斯認為,大蕭條是由總需求不足特別是投資需求不足所引起的。

因此,要解決總需求不足就需要改變這一框架中的一些外生變數,以便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使總需求發生「再膨脹(reflation)」。這些外生變數中可以內政府控制的一般包括政府支出、稅率和貨幣供應量等,根據不同的政策內容,可以把政府的政策分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兩種;從幾何圖形上看,擴張的財政政策和擴張的貨幣政策會引起IS曲線或LM曲線向右方移動,由此AD曲線會向總供給和總需求平面圖的右上方平移,結果導致了均衡物價水平和均衡國民收入的同時提高。這樣,通貨緊縮問題使得到了解決。

凱恩斯理論是一個靜態均衡模型,為了使這一理論更加精細,它的很多追隨者試圖把「時間」引入其中,從而出現了一些動態模型,其中最著名的是哈羅德—多馬增長模型和加速—乘數模型。

加速—乘數模型描述了宏觀經濟的周期性變化.它指出,經濟周期是經濟系統內生的,是一種正常現象:這樣看來,通貨緊縮只不過是經濟周期運行到「谷底」時的一種狀態,所以加速—乘數模型隱含了通貨緊縮的原因和變化發展的規律。

但是這種動態化並沒有解決凱恩斯模型里的很多重大缺陷.就我們下面所要討論的問題而言,這一缺陷主要體現在,由於以完全信息為理論前提,傳統的凱恩斯理論把現代經濟很重要的一個因素--金融市場的作用--給抽象掉了。

但這並不等於說該理論把金融市場完全抽象掉了,凱恩斯經濟學中有兩個地方涉及到金融市場,一個是模型,另一個是中央銀行通過買賣政府債券來影響貨幣流通量的「公開市場」。但是金融市場在這兩個地方只充當信號傳遞或「操作平台」的作用,其自身結構成發展狀況對實際經濟不產生任何影響(參見MM定理)。

當70年代由於「滯脹」的打擊而使凱恩斯主義的權威受到挑戰時,人們就開始批判這種周期理論,這種沒有金融市場作用的經濟周期理論再也不能被人們所容忍了。事實上,正是把金融市場引入到宏觀經濟模型,才使人們真正認識到通貨緊縮形成和發展的機理。

二、費雪的通貨緊縮理論及其發展

除「滯脹」之外,70年代後西方經濟波動出現了一些新特點,例如波動開始變得頻繁, 一些大的經濟波動事實上始於一些小的外生變數的沖擊等等,用明斯基(H.Minsky, 1977)的話來說就是,資本主義經濟開始變得脆弱起來。例如,1973—1975的經濟危機是一場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提高石油 價格所引起的經濟危機,所以又被稱作是「石油危機」。當時,很多經濟學家把原因完全歸結到OPEC頭上,還由此發展出了一個所謂的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模型。

後來的實證分析表明,石油價格上升其實對當時廠商和居民的石油費用的支出影響很小(Bemanke et a1.,1996),因此,石油漲價充其量只是導火索,需要重新對經濟危機的機理進行認識。 由於凱恩斯理論顯得束手無策,所以這個事件引發了經濟學家們的很多努力。在這些努 力中比較有影響的是所謂的「債務—通貨緊縮學派」(參見,Delli Gatti et al.,1992, p134)。這一學派強調從金融市場的角度來分析問題、其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有兩個人,一個是金德爾伯格(C.KIndleberger),另一個是明斯基。

例如明斯基指出(1977),傳統的理論之所以顯得軟弱無力,主要是沒有一 恰當的研究問題的方法,他認為傳統的研究 方法是一種「鄉村集市(Village fair)範式」, 即從物物交換中抽象出有關的經濟規律,忽 視了很多重要的變數。

而現代資本主義經濟 的圖景與這種集市貿易完全不同,因為人們首先看到的是資金、債券、股票等金融工具的運動.然後才看到貨物的流動,所以應該先分析金融市場,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認識經濟中所存在的問題。他把這種研究問題的方式 稱作為「華爾街(WallStreer)範式」,並由此 提出了著名的「金融市場不穩定性假說」,強調金融市場對現實經濟的影響,並拋棄了所 謂的MM定理:他認為,正是因為金融市場在資本主義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才使得這一經濟變得越來越脆弱。

在研究金融市場 作用問題時,金德爾伯格和明斯基發現,另一位剖析大蕭條的經濟學大師歐文·費雪(I. Fisher)早在40年前(1933年)在其「債務—通貨緊縮」理論中就把他們現在所關心的問題提出來了。

與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不同的是,費雪是從供給的角度來解讀大蕭條的,他認為大蕭條是企業的過度負債所致。費雪指出,在1929年之前,由於受經濟繁榮前景的鼓勵,企業從金融機構獲得了大量的貸款,其債務比率急劇增長。在危機爆發前,大多數企業已經負債累累,並出現了一些企業由於不能償還到期債務而被迫破產重組的現象。

當這種債務重組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時,「債務—通貨緊縮」的故事就開始了。該故事的具體「情節」是這樣的:企業的遺性債務重組會破壞整個社會的商業信用,從而導致企業銷售量的全面下降,企業銷售量下降的一個直接後果是存款貨幣增長速度和整個貨幣流通速度的下滑,這種雙重下滑引致了物價總水平的下躍(回想「費雪方程式」所揭示的有關原理),物價的下跌降低了企業的凈值和利潤率,凈值和利潤率的降低意味著企業資信水平的降低,從而導致金融機構貸款規模的收縮,貨幣流通速度和物價總水平又因此而下降(即通貨緊縮越來越嚴重)。

在名義利率不變的情況下,通貨緊縮會提高債務的真實利率,真實利率的上升則意味著企業真實負債的擴大(根據費雪的計算,到1933年3月,由於價格和收入的下降,整個社會企業的平均真實負債已經比1929年初—上升大約40%)。這樣,上述邏輯過程又再一次重現。從上述故事「情節」可以看出金融市場對宏觀經濟波動的影響以及通貨緊縮所具有自我循環和自我加速的特點。

盡管費雪的「債務—通貨緊縮」理論為大蕭條提供了一個較為合理的解釋,但由於羅斯福新政的原因及人們對古典理論的逆反, 使凱恩斯的觀點流行開來,費雪的這一思想卻被不適當地忽視了(格特勒,1988)。

所以,當金德爾伯格和明斯基在70年代重新就費雪的上述思想進行表述時,人們才認識到它的深刻性和金融市場在宏觀經濟所扮演的角色。

由於費雪、金德爾伯格和明斯基的理論沒有形式化,因而金融市場還沒有真正進入到宏觀經濟模型中來。這種情況到了80年代便有了很大的改觀。 從80年代開始,經濟學家們開始運用數學的語言試圖把「金融市場」寫進主流宏觀經濟模型,以增強傳統模型的解釋能力或提供一種分析問題的新方法。由於對通貨緊縮的研究始終是與宏觀經濟理論的發展聯系在一起的,所以這一理論新動向也標志著通貨緊縮研究的發展。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這種發展趨勢始終遵循了費雪1933年的「債務—通貨緊縮」理論(Bemanke et al.,1998)。

所以,盡管宏觀經濟學有很多發展方向,但只有把金融市場引入宏觀模型這條脈絡才真正體現通貨緊縮理論研究的發展。綜合有關文獻可以發現,金融市場可以通過下列兩條途徑「進入」到宏觀經濟模型之中。

1.擴大凱恩斯IS—LM分析框架中金融商品的種類,或把金融資產的差異性引入模型。在IS—LM模型中,金融市場有貨幣和債券兩種商品,而真正進入到這一模型中的則只有貨幣(因為瓦爾拉斯定律的緣故),其作用被濃縮於I如曲線中。因此,要把金融市場的作用引入則必須至少存在三種金融產品。伯南科和布林德(Binder)1988年的CC—LM模型是這一發展方向的典型代表j在這一模型里,伯南科和布林德用CC曲線來取代傳統的IS曲線:「CC」是「信貸(credit)」和「商品(commodity)」第一個字母的合稱,代表著信貸市場和商品市場的同時均衡;在原來的IS曲線中,投資只是利率的函數,而在這里投資卻由無風險債券利率和銀行貸款利率共同決定,而且銀行貸款和債券之間不存在完全替代的關系(否則就會變成IS曲線)。

這樣,該模型涉及到了貨幣、債券和銀行貸款等三種金融資產。這時的「債券」則被定義為除貨幣和銀行貸款之外其它所有金融資產的一個組合(portblio)。CC曲線和LM曲線決定了均衡的債券利率和均衡的國民收入。當貨幣當局減少對貨幣的供給時,它不僅使IM曲線向右下方移動,而且也使CC曲線向左上方移動。從效果上看,它比IS—LM下的物價總水平和國民收入所減少的數量要大。這就是說,IS—LM模型里的通貨緊縮要比模型里的通貨緊縮嚴重。 盡管伯南科和布林德的上述做法被後來很多經濟學家所模仿,但由於這一理論缺乏微觀基礎,所以現在大部分經濟學家則沿著下列路徑把金融市場引人宏觀模型。

2.放鬆真實經濟周期(RBC)模型的假設條件。70年代以後,西方經濟學嚴生了很多新進展,其中對後來的宏觀經濟學研究產生較大影響有兩項,一項是不對稱信息研究的突破(Alkerof,1970),它迎合了宏觀經濟學對微觀基礎的需求;另一項是盧卡斯在1972年所發展出來的隨機增長模型,該模型所強調的信息結構的作用、動態均衡分析和系統的外生沖擊現在已成為主流經濟學在研究經濟增長和經濟周期時所遵循的範式。

在盧卡斯(1972)之後最有影響的是真實周期模型(RBC),它是克地南(Kydland)和普雷斯科特(Prescott)在1932年正式提出來的:真實經濟周期模型現在已成為西方標準的經濟學教科書里的一個重要章節(如Romer,1995)。對於這一理論而言,重要的還在於它的實證檢驗,因為它提供的是一套基於理論基礎的計量經濟模型和方法。真實周期模型考慮的是一個代表性的經濟代理人,該代理人既是一個消費者,又是一個生產者。從優化代理人的效用函數中可以知道最佳的勞動和資本使用量,以及出清的工資和資本價格水平。

市場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均衡的。一個外生的沖擊(真實周期模型研究的是實際沖擊,例如技術進步、政府購買)可以使經濟暫時偏離市場均衡水平,但通過一個收斂式波動很快又會恢復均衡。在 RBC模型里,金融市場仍然是一個沒有任何摩擦的場所,即假定MM定理成立,因而金融市場是不會對實際經濟產生任何影響的; 顯然,這與我們實際所見到的情況有很大的距離。放寬上述那種對金融市場的假定就成為一種比較接近於現實的努力方向。

通過分析我們知道,金融市場是通過投資而進入到宏觀經濟模型的。用一句形象的話來說,金融市場在這里的作用就象是在真實經濟周期中「安裝」了一個「加速器「:這就是說,那些影響該經濟系統的噪音經過該加速器後會被放大,使得繁榮的經濟會愈加繁榮,蕭條的經濟會愈加蕭條。因此,這種基於不完全金融市場的模型又被稱作是「金融加速器(FinancialAccelerator)模型」(Bernake et al.,1996)。

下面我們就來談一談金融加速器模型的具體理論發展。 對金融加速器模型最有影響的研究要首推伯南科(B.Bemanke)和格特勒(M.Gertler)於1989年在《美國經濟評論》上所發表的一篇論文,這篇論文已經成了該領域的經典文獻,後來所有這方面的研究文章都要提到它。

在這篇文章里,伯南科和格特勒對從戴蒙德1965年的世代交替模型(OLG)中發展出的RBC模型進行了一些修改,並以此來說明金融市場對宏觀經濟波動的影響。在他們的模型里,每一代的經濟行為人都只能生存兩期,即年輕和年老兩期(假定初始時存在一批上一代的老年人)。

每個人只在年輕時提供勞動並取得勞動收入,然後把一部分行動收入(儲蓄)用於投資,以便從投資收入中獲取老年生活的來源;投資包括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兩種形式。從事直接投資的人被稱作是企業家,他們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固定的,假定每個企業家都有一個投資項日(project),但每個企業家的投資技術不是同質的(該技術是一種稟賦.正是這種稟賊才把企業家和非企業家區分開來),而且對項目的整個投資而言,企業家通過其年輕時的勞動所積累起來的自有資金是不足的,所以他必須向外進行融資。這樣,企業家在金融市場中就扮演了一個借款人的角色。除了企業家之外的其他人的投資被稱為間接投資,他們在金融市場中充當的是貸款人角色。

由於商場中存在不對稱信息,即關於投資項目的收益是企業家的私人情息,而貸款人需要耗費成本才能觀測到(即湯森1979年所說的狀態識別成本(CSV)),所以貸款人為了避免企業家的道德風險而給自己所帶來的損失,就把貸款合約建立在借款人的凈值之上。借款人的凈值越高,代理成本就越低,因而貸款人願意提供的貸款數量就越多,反之則反是。

通過上述條件,可以求出市場的均衡解,得到存在代理成本時均衡的借款量和企業個數。顯然,此時的均衡相對於無信貸約束時的均衡來說不是帕累托最優的。接下來所要分析的是,當經濟系統遭受一個負向的外生沖擊時,該系統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假定該沖擊減少了企業的凈值,凈值的減少意味著企業家借款數量和自有投資的下降,從而減少下一期企業家的投資項目,而投資項目的減少則會減少下一代年輕人的就業和社會儲蓄水平。

這樣,在沒有其它外生力量的影響下,這種負向、沖擊會在該經濟系統中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或者說,基於不完全信息基礎之上的金融市場中是可以放大外生沖擊的影響並使之持續下去的。這種理論解釋了通貨緊縮形成的機理和所具有的惡性循環特點。

到目前為止,關於這個方向的後來所有研究基本上都是對伯南科和格特勒上述模型的擴展或精細化。

三、一個簡單評價

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國外主要的通貨緊縮模型都是和30年代經歷過大蕭條的兩位經濟學大師凱恩斯和費雪的思想分不開的。80年代前的通貨緊縮模型側重於從總需求的角度來分析通貨緊縮,80年代後的模型則主要從供給角度來分析通貨緊縮。

從通貨緊縮所具有的自我加速和自我循環的特點中,我們可以發現通貨緊縮的危害和如果不及時治理所導致的嚴重後果。盡管 我們可以象評價一切西方經濟學那樣指責它 的一些假定不真實。但不可否認,從它的發展 中我們可以看到該理論向現實經濟的逐漸逼 近的趨勢。 就金融加速器模型本身來說,由於它所考慮的金融市場只是信貸市場,因此,我們會感覺到它過分地強調了某些因素的重要性, 而忽視當前金融市場迅猛發展及新的融資手段不斷出現的現實。

比如,這種理論強調企業凈值或自有資本對企業融資的影響,繼而對宏觀經濟所產生的沖擊。而在現實中,一 些企業總是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改變其自有 資本存量的,例如通過發行股票的方式、債券轉股權的方式、資本重組的方式等等。所以 在美英這樣有著發達資本市場的國家中,並沒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大企業的融資行為與宏觀經濟波動之間存在上述那種很強的相關關系:格特勒等人1995年的實證分析也只是證明了凈值對中小企業融資行為的影響。

在一個間接融資處於主導地位的經濟里,上述通貨緊縮理論特別是金融加速器模型就顯得很有解釋能力,例如對於亞洲的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來說就是如此。在亞洲經濟里,「過度銀行化」是其一個重要特徵(胡祖六,1998),企業主要依靠信貸市場進行融資。

如果我們以國內信貸佔GDP的比率來衡量銀行在一個地方所扮演的角色的話,那麼我們可以看到:1996年日本的這一比率是 207%,泰國是157%,韓國是134%;而在歐美地區,除了英國外的其它國家的這一比率都沒有超過100%,例如美國是58%,法國是 82%,義大利是52%。信貸市場的這種核心作用對亞洲經濟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很多學者都指出,這種過度銀行化是90年代以後日本經濟蕭條和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

由於資本市場不發達,目前我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資本也主要來自於銀行。隨著銀行體制改革的加快,銀行的行為逐漸趨於內生化,例如在決定是否給予企業貸款時,越來越從貸款的風險和收益考慮問題。

由於銀行的這種變化及企業的真實負債率不斷提高,一些經濟學家指出(宋國青,1998),我國經濟現在已在一定程度上陷入費雪1933年所描述的「債務—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之中。不論這種判斷是否准確,不可否認的是,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工作者對國外的通貨緊縮理論產生關注,並嘗試著去運用該理論來分析我國所存在的問題。
http://fol.math.s.e.cn/mjdj/content/content.php?tb=mjdp&id=65

4. 矽統的公司沿革

公司沿革 矽統科技自成立以來,一步一腳印所走過的輝煌事跡。本公司歷年來重要記事如下: 2009 年09月 矽統科技觸控晶元SiS812/ SiS811/ SiS810取得微軟Windows 7觸控認證 搶攻觸控商機 2009 年08月 矽統科技SiS672、SiSM672與SiSM672FX晶元 通過微軟Windows 7 VGA LOGO認證 2009 年 05 月 矽統SiS217H數字液晶電視處理器 放眼台規HiHD高清頻道市場 2009 年 04 月 矽統科技推出多點觸控晶元處理器 -- SiS810 2009 年 03 月 矽統發布支持泛歐規格的數字液晶電視系統處理器 ― SiS329 2009 年 02 月 矽統集團子公司-聯鉅科技發表國內首款可外掛式DRAM的固態硬碟控制器 --- LVT820/815 2008 2008 年 11 月 矽統科技SiSM671晶元組獲戴爾FX160精簡型電腦採用 為商用桌上型電腦的最佳選擇 2008 年 06 月 股東會通過矽統科技分割成立兩家消費型晶元公司 2008 年 03 月 矽統科技宣示轉進消費型晶元設計領域 2007 2007 年 09 月 矽統科技熱情參與英特爾美國三藩市IDF開發者論壇 2007 年 08 月 矽統科技SiS671晶元組獲清華同方採用為商用及家用型桌上電腦 2007 年 07 月 矽統科技全球首款『Churchill』家庭伺服器Mini DTX晶元核心開發成功 2007 年 03 月 矽統科技CeBIT2007漢諾威展 Windows Vista晶元引領啟航 2007 年 02 月 矽統科技SiS671FX與SiS671晶元 通過微軟 Windows Vista Basic版本認證 2007 年 01 月 矽統科技宣布成立中國重慶及美國加州佛利蒙兩個研發據點 2006 2006 年 11 月 矽統科技開發SiS671FX晶元,體驗Vista 與Intel雙核心平台的魅力 2006 年 08 月 矽統科技DRAM模組,首創CDFN封裝 2006 年 06 月 矽統科技進軍伺服器市場,發表SiS756與SiS966伺服器晶元組產品 2006 年 04 月 矽統科技舉辦技術研討會,進軍韓國嵌入式產品市場 2006 年 03 月 矽統科技推出SiS662北橋晶元,為Intel P4主流平台的新戰力 2006 年 02 月 矽統科技宣布成立模組事業處 2005 2005 年 11 月 矽統科技多媒體晶元大幅提升Xbox 360效能,成功打進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 2005 年 08 月 矽統科技與美商英特爾簽訂 Pentium® M 前端匯流排 533MHz授權合約 2005 年 05 月 矽統科技宣布投資視傳科技,進軍信息家電及消費性電子之晶元市場 2005 年 02 月 矽統科技與美商英特爾簽訂P4處理器前端匯流排1066 MHz晶元組授權合約 2004 2004 年 08 月 推出SiS649,為全球首顆支持PCI Express介面,及新一代內存規格DDR2-533的Intel P4平台單通道內存架構晶元組 2004 年 06 月 推出SiS165,為SiS首顆支持IEEE 802.11a/b/g 無線網路通信協議的通訊晶元組 2004 年 03 月 推出SiS656,為SiS首顆支持PCI Express介面,及新一代內存規格DDR2-667的Intel P4平台晶元組 2004 年 03 月 推出SiS163,為SiS首顆支持IEEE 802.11g無線網路通信協議的通訊晶元組 2004 年 03 月 聘請陳文熙先生擔任矽統科技總經理兼執行長,接替原總經理陳燦輝先生,並於4月1日正式生效 2004 年 02 月 推出SiS965南橋晶元,全面支持PCI Express及Gigabit Enthernet高速乙太網路 2004 年 01 月 出SiS965L南橋晶元,為SiS首顆支持PCI-Express規格之核心邏輯晶元 2003 2003 年 12 月 推出SiSM741,支持FSB333與DDR400 內存之筆記型電腦專用晶元 2003 年 11 月 矽統科技與微軟公司發表技術合作發展計劃,Xbox將全面應用SiS多媒體I/O晶元組 2003 年 10 月 推出SiS655TX,支持FSB 800MHz及雙通道內存之晶元組 2003 年 10 月 矽統科技跨足行動碟控制晶元,推出業界最快最薄且最省電之雙通道行動碟控制晶元SiS150 2003 年 09 月 矽統科技宣布與英特爾簽訂Pentium M微處理器授權合約 2003 年 09 月 推出支持Pentium M微處理器之晶元組--SiS648MX及SiSM661MX 2003 年 09 月 矽統科技宣布為調整業務經營模式,強調專業分工及提升競爭力,將晶圓製造部門分割新設為矽統半導體公司 2003 年 09 月 推出SiS162,為全球首顆體積最小且支持USB2.0 的IEEE 802.11b無線網路晶元 2003 年 07 月 推出SiS661FX,全球首款支持800MHz 之集成繪圖晶元 2003 年 07 月 推出SiSM661FX,為筆記本電腦專用之集成晶元,支持FSB 800MHz、DDR400內存及內建Ultra AGPII 先進繪圖技術 2003 年 06 月 推出SiS964南橋晶元,集成Serial ATA高速傳輸介面 2003 年 06 月 推出SiS655FX,支持800MHz前端匯流排及DDR400雙通道內存規格 2003 年 05 月 矽統科技宣布分割原繪圖晶元事業處,成立子公司圖誠科技,專注研發高階繪圖晶元產品 2003 年 04 月 矽統科技與美商英特爾簽訂長期專利晶元組授權合約,涵蓋前端匯流排800MHz授權協定 2003 年 03 月 矽統科技推出新一代省電型IA系統單晶元--SiS55X LV 2003 年 03 月 矽統科技推出無線通訊單晶元--SiS160,正式進軍無線通訊領域 2003 年 01 月 1月27日董事會決議,由聯電公司執行長宣明智擔任矽統新任董事長,原集成產品事業處資深副總陳燦輝擔任矽統代總經理 2002 2002 年 11 月 矽統科技發表全球首創支持雙通道DDR333的P4晶元組--SiS655 2002 年 11 月 矽統科技推出Xabre600繪圖晶元,跨入全新0.13微米製程,並同時支持Duo 300MHz及Pro 8x8雙重優勢之主流繪圖晶元 2002 年 10 月 矽統科技宣布於北京成立辦事處,正式布局大陸市場 2002 年 07 月 矽統科技推出全球首顆同時支持4i及16dx2雙通道 PC1066 RDRAM晶元組--SiSR658 2002 年 06 月 Xabre繪圖晶元榮獲「Best of Computex 2002」最佳產品獎,同時Xabre繪圖晶元與SiS745亦同時囊括「最佳外銷信息產品獎」 2002 年 04 月 矽統科技推出全新繪圖晶元組--Xabre,領先全球支持AGP8X and Direct X8.1 2002 年 03 月 矽統科技推出全球第一顆集成1394控制器的晶元組--SiS745 2002 年 03 月 矽統科技推出新南橋晶元, 集成高效能USB2.0控制器--SiS962 2002 年 03 月 矽統科技首度進軍德國漢諾威Cebit 電腦展, 並領先全球推出支持DDR400及AGP8X產品 2002 年 01 月 矽統科技全球首顆支持DDR333之SiS645及SiS745榮獲第十屆台灣精品獎 2001 2001 年 11 月 矽統科技宣布與日本東芝企業簽訂技術授權合約, 取得東芝先進CMOS邏輯製程及相關支持 2001 年 10 月 矽統科技推出首顆集成系統單晶元(SoC)--SiS550, 內建CPU, 核心邏輯,繪圖及網路等功能 2001 年 09 月 矽統科技推出支持Pentium 4集成型晶元組--SiS650, 內建256位元2D/3D繪圖功能 2001 年 08 月 矽統科技宣布獲得ARM核心授權, 將應用於PC晶元組 2001 年 08 月 矽統科技推出全球首顆支持DDR333及矽統獨家技術MuTIOL® 的Pentium 4 晶元組--SiS645 2001 年 06 月 矽統科技首顆256位元繪圖晶元--SiS315贏得Nikkei BYTE Best of COMPUTEX Taipei 2001 殊榮 2001 年 03 月 矽統科技宣布與IBM交互授權, 授權范圍包括設計及製程等內容 2001 年 03 月 矽統科技宣布與英特爾簽訂P4匯流排微架構技術相互授權 2001 年 03 月 矽統科技宣布SiS635T與SiS735T晶元組領先業界支持184-pin SDR/DDR Share Mode 內存規格 2001 年 02 月 矽統科技率先量產全球首套支持Tualatin CPU晶元組--SiS635T 2000 2000 年 12 月 發表SiS635及SiS735, 支持DDR開放架構單晶元 2000 年 12 月 發表SiS315, 256位元支持高效能T&L之3D繪圖晶元 2000 年 12 月 舉行南科首座12寸晶圓廠暨研發大樓動土典禮 2000 年 10 月 成功開發全球第一個以SiS630執行Linux BIOS的操作平台 2000 年 03 月 8寸晶圓廠成功試產第一顆SiS630晶元 1999 1999 年 12 月 SiS630榮獲「科學工業園區創新產品獎」暨亞洲EDN Asia雜志「最佳元件設計獎」 1999 年 12 月 SiS630暨 SiS300獲第八屆「台灣精品獎」 1999 年 10 月 宣布取得美商RISE微處理器技術移轉 1999 年 05 月 推出SiS540,成為全球首創Pentium III核心邏輯、3D繪圖、網路3C集成單晶元 1999 年 04 月 宣布興建8寸晶圓廠,預計公元2000年開始量產 1999 年 04 月 推出SiS300 3D/DVD/TV-OUT/LCD-OUT繪圖晶元 1998 1998 年 12 月 榮獲87年「科學工業園區研究發展投入獎」暨「台灣精品獎」 1998 年 11 月 推出SiS900 ACPI Wake-On-LAN PCI Fast-Ethernet 10/100Mb 三合一單晶元 1998 年 11 月 榮獲經濟部「新產品開發績優廠商獎」 1998 年 09 月 推出SiS620,將繪圖功能集成入核心邏輯之系統晶元,成為全球第一顆含3D繪圖功能支持Celeron及Pentium II之系統單一晶元 1998 年 08 月 推出SiS530,將3D繪圖功能集成入核心邏輯之系統晶元,成為全球第一顆含3D繪圖功能之支持Socket 7系統單一晶元 1998 年 06 月 股東會通過盈餘暨資本公積轉增資案新台幣509,371仟元,增資後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3,662,721仟元 1998 年 04 月 推出SiS 6326DVD,將Macro-Vision集成進SiS 6326,使具備完整DVD功能,為全球首顆 1997 1997 年 12 月 SiS 6326 AGP/PCI 3D繪圖暨視頻加速晶元榮獲86年「科學工業園區創新產品獎」 1997 年 08 月 本公司股票正式於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掛牌交易 1997 年 06 月 推出SiS 6326,為高集成度五合一繪圖加速晶元,包含2D、3D加速引擎,DVD影像解碼器,TV編碼器及AGP介面等五項功能 1997 年 04 月 股東會通過盈餘轉增資案新台幣568,350仟元,增資後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3,153,350仟元 1997 年 04 月 推出SiS 5598,將繪圖功能集成入核心邏輯之系統晶元,成為全球第一顆含繪圖功能之系統單一晶元 1997 年 01 月 榮獲85年「經濟部優良科技發展傑出獎」 1996 1996 年12月 單一晶元組SiS 5571榮獲85年「科學工業園區創新產品獎」 1996 年12月 榮獲85年「科學工業園區研究發展投入獎」 1996 年06月 股東常會通過84年度盈餘轉增資案新台幣725,000仟元,增資後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2,585,000仟元 1996 年06月 推出SiS 5110 Pentium Notebook Chipset,為全球第一套將LCD,繪圖晶元及PCMCIA集成入核心邏輯之系統晶元組 1996 年 01 月 新竹廠房完工啟用,樓層總面積為25,562.66平方公尺(含地下二層),為一綜合產品研發、測試及辦公用途之大樓,並兼及員工停車、用餐、休憩等功能 1995 1995 年 12 月 榮獲84年「科學工業園區研究發展投入獎」暨「科學工業園區設計類生產力第二名」 1995 年 06 月 股東常會通過83年度盈餘轉增資案新台幣360,000仟元,增資後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1,860,000仟元 1995 年 01 月 投資香港矽統公司成立子公司 1993 1993 年 11 月 財政部證券管理委員會核准現金增資新台幣陸億伍仟萬元,增資後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壹拾伍億元整 1992 1992 年 12 月 獲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頒發「致力科技研究發展投入獎」 1992 年 12 月 投資美國矽統公司成立子公司 1991 1991 年 11 月 財政部證券管理委員會核准現金增資新台幣陸億伍仟萬元,增資後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捌億伍仟萬元 1990 1990 年 05月 利用最先進ASIC設計及製程技術,推出包含緩沖(Cache)式記憶電路之高性能386(33MHZ)晶元組,並獲得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創新產品獎助 1989 1989 年 04 月 董事會通過現金增資柒仟伍佰萬元,盈餘轉增資陸仟萬元,公司登記及實收資本額增至貳億元 1988 1988 年 10 月 1M MASK ROM領先同業開發完成,並獲得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推薦為1988年園區創新產品 1987 1987 年 10 月 公司遷址新竹科學園區園內,11月正式營業 1987 年 08 月 公司正式登記設立,資本額新台幣陸仟伍佰萬元整 1987 年 02 月 成立籌備處,6月投資案經科學工業園區指導委員會通過核准設立

閱讀全文

與南科股票編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知識知乎 瀏覽:813
北京專業珠寶翡翠小企業貸款2016 瀏覽:935
富國中證指數分級基金凈值 瀏覽:196
通過c輪融資 瀏覽:700
哪些基金收益高穩健 瀏覽:286
融資平台融資模式 瀏覽:321
中國黃金集團投資公司 瀏覽:937
如何把握股票時間和價格關系 瀏覽:459
燃油價格和PTA有關聯嗎 瀏覽:958
銀融國際融資公司 瀏覽:966
2019年5月22日紙黃金價格 瀏覽:478
後門融資假說 瀏覽:367
中國銀行理財很低 瀏覽:872
私募基金持股合夥企業 瀏覽:683
金易國際期貨平台 瀏覽:397
做醫葯理財 瀏覽:155
波濤系統交易方法pdf 瀏覽:294
股權融資協議範本 瀏覽:409
股票荷蘭上市什麼意思 瀏覽:532
信託中的資金池業務 瀏覽: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