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外匯
不存在什麼外匯這一行。
如果你是想通過炒外匯賺錢,那你肯定要有版基礎的經濟常識。權
只不過我國是外匯管制的,加上最近幾年整體經濟低迷,貨幣價格變動不大,所以通過炒外匯賺錢是極其困難的。
如果你是想做外匯買賣,國家規定外匯買賣只能通過銀行。
個人是不可能的。
⑵ 外匯的外匯貨幣
美元英文貨幣符號USD,的發行權屬於美國財政部,辦理具體發行的是美國聯邦儲備銀行。鈔票尺寸不分面額均為15.6×6.6厘米。每張鈔票正面印有券類名稱、美國國名、美國國庫印記、財政部官員的簽名。美鈔正面人像是美國歷史上的知名人物,背面是圖畫。另有500元和500元以上面額,背面畫面上沒有圖畫,流通量極有限。1963年起以後的各版,背面畫面的上方或下方又加印一句「IN GOD WE TRUST(我們信仰上帝)」。1996年美國開始發行一種具有新型防偽特徵的紙幣,第一次發行的為100元券。美國鈔票圖樣中的中心字母或阿拉伯數字分別代表美國12家聯邦儲備銀行的名稱。
全球外匯交易中,美元的交易額佔86%,美元是國際外匯市場上最主要的外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 各國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包括黃金與各種貨幣,但其中最主要的儲備資產仍然是美元。
2、 全球的主要貿易品幾乎都以美元計價。
3、 大多數的國際貿易是以美元進行交易。
4、 絕大多數的國際性債務工具是以美元計價。
5、 在國際間旅行時,美元往往是最普遍被接受的貨幣。6、 幾乎每一種貨幣都是以美元表示價值。
7、 當國際間發生危機事件,資金希望尋求避風港時,美元通常是第一個被考慮的對象。
8、美元區的情況決定世界范圍利率的發展。 英文貨幣符號EUR,歐元源於1989年提出的道爾斯計劃。1991年12月11日,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啟動歐元機制以來,到1999年初,大多數歐盟國家都把它們的貨幣以固定的兌換比例同歐元聯結起來。根基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歐洲單一貨幣叫做「ECU」。1995年12月,歐洲委員會決定講歐洲單一貨幣改名為歐元「Euro」。2002年1月1日起,所有收入、支出包括工薪收入、稅收等都要以歐元計算。2002年3月1日,「歐元」正式流通後,歐洲貨幣的舊名稱消失。
歐元紙幣由各參與國中央銀行責成的歐洲中央銀行負責發行。歐元硬幣將各個參與國政府負責發行。不同發行機構之間保持互相協調。歐盟政治家推動歐元的潛在意圖就是要結束「美元的專制統治」。1996年12月,設在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貨幣局宣布1999年歐盟統一貨幣——歐元設計圖案是經公開征選面評出的,奧地利紙幣設計家羅伯特·卡利納的方案中標。在該方案中,歐元共分7種面值,即5、10、20、50、100、200和500歐元,面值越大,紙幣面積越大。最小面值的5歐元紙幣為62毫米高,120毫米寬,最大面值的歐元紙幣為500。每種紙幣正面圖案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門和窗,象徵著歐盟推崇合作和坦誠精神。紙幣的反面是各類橋梁,包括很早以前的小橋和現代先進的吊橋,象徵著歐洲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聯系紐帶。各種門、窗、橋梁等圖案分別體現了歐洲各時期的建築風格,市值從小到大依次為古典派、浪漫派、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和洛可可式、鐵式和玻璃式、現代建築風格,顏色依次為灰色、紅色、藍色、橘色、綠色、黃褐色、淡紫色。同時,還有13顆五角星緊緊環繞歐盟旗。歐元硬幣由8種面額組成,包括1、2、5、10、20、50歐分。 人民幣是指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後於1948年12月1日首次發行的貨幣,建國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至1999年10月1日啟用新版為止共發行五套,形成了包括紙幣與金屬幣、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人民幣在ISO 4217簡稱為CNY(China Yuan),不過更常用的縮寫是RMB(Ren Min Bi);在數字前一般加上「¥」表示人民幣的金額。
199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之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268號令,中國人民銀行陸續發行第五套人民幣。第五套人民幣共八種面額: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第五套人民幣根據市場流通中低面額主幣實際起大量承擔找零角色的狀況,增加了20元面額,取消了2元面額,使面額結構更加合理。第五套人民幣採取一次公布,分次發行的方式。1999年10月1日,首先發行了100元紙幣;2000年10月16日發行了20元紙幣、1元和1角硬幣;2001年9月1日,發行了50元、10元紙幣;2002年11月18日,發行了5元紙幣、5角硬幣;2004年7月30日,發行了1元紙幣。 外匯投資者,為預測匯率的漲跌,以現匯(SPOT)、遠匯(FORWARD)或者期貨外匯(FUTUERS)的交易途徑,以少數的保證金從事大額外匯買賣交易,行情看漲時,先買入,後賣出,看跌時,先賣出後補回來沖銷,用極小的波動賺取中間的差價,獲取厚利,所以外匯投資者也經常是主要外匯的供給及需求者。
⑶ 外幣貨幣性項目包括
外幣貨幣性項目復包括貨幣性制負債和貨幣性資產兩類。
貨幣性負債:就是將來必須支付固定金額貨幣的債務。比如其他應收的款項,長期應收的款項,現金,銀行存款這些。
貨幣性資產:就是企業擁有的貨幣以及其他具有固定金額的債權。比如應付職工工資,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這些。
1、外幣貨幣性項目指的就是企業持有的貨幣資金與將以固定、可確定的金額收取的資產或者償付的負債。
2、外幣貨幣性項目,應該採取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因為匯率波動而產生的匯兌差額作為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3、要同一時間調增或調減外幣貨幣性項目的記賬本位幣金額,需要計提減值准備的,應當按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後,再計提減值准備。
⑷ 外匯中哪種貨幣對比較穩定
美元硬貨重要,英鎊瘋狂暴冒,歐元穩健蹦跳,日元干預籠罩,澳元慢爬少鬧,瑞郎尾隨僅靠,加元獨行一套。
⑸ 外幣賬戶有哪些
就是除了人民幣以外,你們有多少幣種,就設多少個賬戶。一級科目就是庫存外幣,下設美元、日元、英鎊、澳元、盧布、泰銖..........你們存了多少種就設多少種。
⑹ 銀行兌換外幣需要什麼條件嗎
兌入外幣
1.兌入的外幣,應屬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可以自由兌換的外國貨幣。如客戶要求兌換無兌換牌價的外幣時,可徵得客戶同意按托收方式辦理,待收妥後按外匯買入價兌付。
2.兌入外幣時,必須認真鑒別真偽,如系偽造的外幣,予以沒收。已經停止流通的外幣,不予收兌。
3.客戶持有的外幣,經確認可以兌入並由客戶填寫「外匯兌換水單」,出示本人身份證後,可根據外幣金額按該外鈔當日買入價折算成外匯兌換券,並在持兌者的外鈔申報單上加註兌換金額和加蓋銀行兌換證明章。
兌出外幣
1.客戶兌換外幣,我行可按經批準的《非貿易外匯申請書》或通知書所列外幣金額按日外匯賣出牌價折算出售外幣現鈔或外幣旅行支票,並開給「外幣攜帶證」,也可根據客戶的申請兌給外匯匯出境外。
2.臨時入境的客戶兌換後未用完的外匯兌換券,在離境前憑身份證和兌換水單(六個月內有效)、或海關申報單批明的已兌換外幣金額額度內,按照當日外匯賣出牌價兌還原兌換的外幣。如我行無此種外幣庫存,可兌還等值的其他外幣。
若原兌入外幣水單上蓋有「已發僑匯物資供應證」戳記的,則不能兌還原外幣。
3.兌出外幣時,應開給「外幣攜帶證」如系小額外幣亦可在出境證件上批註兌給外幣金額,以便海關檢驗放行。
兌入及兌出的外幣,應定期按幣種分別編制「兌入及兌出外幣日(月)報表,並按移存日鈔買/匯賣的中間價折算,向當地移存行辦理移存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