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2016年外匯儲備總值多少億美元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報告稱,截至10月底,中國持有的外匯儲備總量為3.53萬億美元。但考慮到中國人民銀行持有的美元空頭倉位,《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的外匯儲備總量應該為3.1萬億美元。
② 中國外匯儲備有多少
這是2011年12個月份,每月的外匯儲備數額。版
1:權29316.74
2:29913.86
3:30446.74
4:31458.43
5:31659.97
6:31974.91
7:32452.83
8:32624.99
9:32016.83
10:32737.96
11:32209.07
12:31811.48
③ 最新中國外匯儲備總量是多少
截至2018年5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106億美元,較4月末下降142億美元,降幅為0.46%。5月份外匯儲備規模為連續兩個月下降。
④ 2016年初我國外匯儲備是多少
2009年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21316億美元,同比增長17.84%。上半年國家外匯儲備增加1856億美元,同比少增950億美元。6月份外匯儲備增加421億美元,同比多增302億美元。6月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8319元人民幣。
2001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加速融入全球經濟,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國際收支持續大額順差,對國民經濟影響日益增強,加之西方經濟持續低迷,促使外國直接投資大幅度增加,全年增量超過500億美元。2001年全年外匯儲備凈增466億美元,外匯儲備量突破2000億美元居於世界第二位。伴隨著入世後外匯儲備規模的較快增長,2001年,外匯儲備經營以規范化、專業化和國際化為目標,建立了投資基準經營管理模式和風險管理框架,完善了大規模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的體制機制。
與此同時,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高速增長,總值超過6000億美元。此外,美元利率的下降使得人民幣利率水平高於美元,進一步促進了外匯的流入。因此,在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的推動下,中國的外匯儲備出現大幅增長,2006年2月底更是達到8536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的8501億美元,躍居世界第一。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三季度,我國對外金融凈資產17962億美元,同時外匯儲備達到了38877億美元。
中國成立外匯管理機構20年來,外匯儲備規模增長了78倍。
2015年2月2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數據顯示,2014年年末國家外匯儲備38430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17億美元。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1428元人民幣,比上年升值0.8%。
⑤ 2016中國外匯儲蓄指的是什麼意思
2016年中國經濟有幾個最大的糾結問題,能否處理好,影響的絕非僅僅是今年,而是未來3-5年。比如,匯率和外匯儲備問題、國內製造業的振興和救亡問題、銀行體系潛在的不良資產問題、地方融資平台的償債能力問題,等等。光靠供給側改革的籠統提法和原則設計,解決不了現實經濟中的虛腫、浮水、淤積和消化不良問題。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胃口不好的問題。
在所有問題中,匯率管理及其背後的外匯儲備策略,這是最最糾結的,也是所有問題的風暴眼。
人民幣匯率要不要市場調節?如果需要,人民幣貶值引起外匯儲備下降的底線在哪裡?現在是3.2萬億美元,如果按過去半年月均800億美元的速度流失,到今年年底,外匯儲備差不多就是2.4萬億。2.4萬億是什麼概念?可能已經達不到國際通行的衡量一國外匯儲備水平的安全警戒線。
如果僅僅看經濟個頭,現在中美經濟體量其實差不多,如果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經濟體量還大於美國。但是,問題就在這里。中國人吃虧就在這里,看問題看錶面,不看裡面。
中美經濟比較中最關鍵的一個指標,就是貨幣。美元是什麼?世界貨幣,世界各國用來結算和支付。人民幣是什麼?本地貨幣,如果沒有美元在其背後撐著,有哪個國家敢收人民幣?老美是印美鈔的,老中是印人民幣的,你說誰佔主導?那些認為人民幣可以挑戰美元霸權的人,不但缺乏經濟常識,而且也沒有政治頭腦。美元不可能永遠獨霸世界市場,但是現在的美國經濟實力依然比較健康,遠未到世界各國開始不信任美國經濟,開始叫板美元的階段。本世紀也許會有這么一天,但在挑戰美國和美元之前,中國先得把自己的內功練好。
所以,現在人民幣經濟依然必須圍繞美元經濟打轉,這是我們不願意看到但又是基本的現實。這之間,最重要的現實問題就是,中國的外匯儲備如果真的低於2萬億,中國經濟可能會面臨世界級的信任問題,經濟增長的「進出口」這一條腿可能會跛廢。因此,人民幣外匯儲備的保衛戰,從今年開始,就是刻不容緩。
保衛人民幣外匯儲備在一定的安全儲備水平之上,首先要防止和消除人民幣匯率貶值的預期,只要這個市場預期存在,外匯儲備就會通過各種大小渠道和漏洞流出人民幣的經濟體外。中國已經不是1990年之前,經濟體系已經大半融入了國際體系,你不可能靠修長城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要扭轉人民幣貶值的市場預期,大致有兩種基本方法:一種是忽然一次貶值到位;另一種是重現資本凈流入。前者取決於管理者的勇氣和政策把控力,後者取決於中國經濟的健康狀況。拿目前國內經濟形勢來說,出口乏力很難在短期內解決,而外資重回中國除非國內的勞動生產率提高10%,或者製造成本下降20%。
出口和匯率本身就是一個東西的兩方面。匯率不貶值,出口不利,出口不利,匯率就有貶值的壓力。
但是,人民幣貶值真的可行嗎?第一,貶值到哪個水平才有用?是1比6.8,還是7.5,抑或更高,比如8.2?第二,貨幣貶值會否引起更大的資本外流?這些是實質問題。此外,真正的關鍵問題是貨幣貶值引起國內資產貶值,諸如,房地產泡沫破滅、股市地震,這些會否引起新一輪的經濟危機?
另一方面,人民幣不貶值可行嗎?如果不貶值,外匯儲備的持續凈流出可能就是一個大概率事件。而且,最關鍵的是,如果要保持匯率的穩定,按照蒙代爾不可能三角的定論,國內的貨幣政策就會受到制約。比如,在國內經濟下行和放緩嚴重的時候,為了保持一定速度的經濟增長,信貸保持寬松是必須的,但是降准和降息都會直接影響外匯儲備的流動,沖擊人民幣匯率的穩定。這顯然是一個兩難,貶值或者不貶值各有利弊。
參考資料:live.gold678.com/news
⑥ 2016年中國的外匯儲備是多少
中國外匯管理局:截至10月底,中國持有的外匯儲備總量為3.53萬億美元。但考慮到中國人民銀行持有的美元空頭倉位,《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的外匯儲備總量應該為3.1萬億美元
⑦ 中國的外匯儲備是多少
截至2006年2月底,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8537億美元,已經超過日本,雄居世界榜首。
⑧ 中國外匯儲備現狀是多少 外匯儲備是不是越多越好
截至2018年9月份,中國外匯儲備為31097.16億美元。
外匯儲備過多可能引起的問題:
1、外匯儲備的過度增長,有可能通過基礎貨幣的擴張,引發泡沫經濟或通貨膨脹風險。而泡沫經濟和通貨膨脹,是威脅經濟穩定高速增長的兩大宿敵。盡管中央銀行可以通過沖銷干預吸收過多的貨幣,但是,其效果會受到市場規模的限制。從市場的承受能力來看,央行每年大規模發行票據的空間越來越小。因此,一旦出現通貨膨脹風險,央行會處於非常被動的狀態。
2、過多的外匯儲備有可能降低我國對外金融資產的收益水平和財富增長速度。這一結論主要來自以下三個觀點:其一,我國外匯儲備的收益率要遠遠低於外商直接投資的收益率,二者的差額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國民財富的流失。據推測,通常外匯儲備的收益率大概在3%左右,而外商直接投資的平均收益率至少達到10%。其二,央行發行票據回籠貨幣需要支付利息,而外匯儲備利息形成央行收入,當前者大於後者時,央行持有外匯儲備的成本會相應上升。其三,官方外匯儲備屬於短期、低收益對外投資,而民間對外資產主要為中長期、高收益投資,因此,前者的比重過高會降低我國對外金融資產的收益水平。
3、外匯儲備的過快增長,會增加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劇貿易摩擦。國外一些人士一直把外匯儲備的增加作為中國政府阻止人民幣升值和操縱外匯市場的「證據」,並據此要求中國擴大匯率制度彈性和實現人民幣升值。此外,一部分發達國家政府也會以人民幣匯率問題為借口,對中國出口商品實施貿易保護措施。
由此可見,由國際收支失衡引起的外匯儲備過度增長,不僅妨礙了對外經濟的穩定發展,而且「威脅」著國內宏觀經濟的穩定。在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物價水平較低、就業狀況有所好轉的宏觀形勢下,國際收支不平衡正在成為我國宏觀調控面臨的突出矛盾。正是基於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著重指出,把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作為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的重要任務。
⑨ 中國外匯儲備能支撐多久
與2014年6月底的高峰期相比,中國外匯儲備已經大致縮水了8000億美元,其中大概5000億美元被央行用於干預外匯市場。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最近3個月內,每個月的外匯儲備縮水規模接近1000億美元,其中絕大部分被用於干預外匯市場。考慮到央行的其他潛在操作,真實的外匯儲備縮水規模可能超過上述估算。考慮到過去5個季度中國短期資本外流累計接近1萬億美元,如果短期資本外流沒有減緩,如果央行依然繼續干預外匯市場,那麼外匯儲備縮水還會持續。如果按照過去3個月的速度縮水,那麼2016年底中國外匯儲備規模可能降至2.5萬億美元以下。
⑩ 2016年為什麼 外匯儲備連續三個月下降
中國外匯儲備下降主要是中國央行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消耗外匯儲備導致的。2015年8月11日匯率改革回以來,人民幣答基本延續了貶值趨勢,但是為了阻止人民幣過快貶值引發市場過度擔憂,中國央行指示國有銀行在外匯市場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