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元與人民幣頭寸都已軋平。2.美元與人民幣在現金流量上並未軋平,存在匯率風險。3.銀行可通過掉期交易,對即期對三個月遠期進行外匯交易,即賣出200萬美元。
2. 外匯市場業務練習題
先用100萬英鎊買進美元 100 * 1.8546/1.8536 = 100.05395
存入銀行一年後可獲得美元 100.05395 * (1+6%) = 106.05719
兌換成英鎊 106.05719 * 1.8566/1.8596 = 105.88609
若不進行套利 一年後可得專獲得英鎊 100 * (1+4%) = 104
所以以屬100萬英鎊進行套利可獲利 105.88609 - 104 = 1.88609 (萬英鎊)
3. 國際金融外匯風險管理練習題。
一年期泰銖貼水來20%,即泰銖貶值,自一年期遠期為Ba20*(1+20%)/$=Ba24/$,薩姆公司預測泰銖一年後將降值10%,即為Ba22/$
1、如果匯率如預測,一年後得到的泰銖兌換成美元,可得:4800000/22=218181.82美元
2、做遠期交易,把銷售收入的泰銖現在就賣出遠期,一年後可得美元4800000/24=200000
3、即期借泰銖(R,到期歸還4800000),R=4800000/(1+28%),兌換成美元,進行一年投資(8%),一年後得美元:4800000/(1+28%)/20*(1+8%)=202500美元
建議:在本例中,從數字上看,顯然是第一種方案最合適,第三種方案次之,第二種方案最差,但第一種方案有風險,這是以公司對一年後的匯率預測准確的基礎上的,如果預算不正確會產生不同的後果,另兩種方案均是將將來的美元數鎖定。至於選擇問題,要根據企業對風險的態度而定,如果願意承擔風險,則保留風險頭寸,選擇第一種方案。從企業經營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取經營利潤)考慮,應該是第二種方案較好。
4. 間接標價法下,我國外匯市場上1人民幣兌換0.12美元,三個月遠期升水0.02,匯率變成1人民幣兌換0.1美元。
貨幣的報價法有直接及間接報價兩種。直接報價法又稱價格報價法,是指用本國貨幣衡量一單位外國貨幣;間接報價法又稱數量報價法,是指一單位本國貨幣相當於多少外國貨幣。
在外匯市場中,匯率按照外匯買賣交割時間分為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在確定遠期匯率時,是通過對匯率走勢的分析確定其上升還是下跌。在直接標價下,如果遠期匯率比即期匯率貴則為升水,反之,便宜的話則為貼水,相應的漲跌的價格就是升水金額和貼水金額。
在直接標價下: 遠期匯率=即期匯率+升水數(-貼水數)
在間接標價下: 遠期匯率=即期匯率-升水數(+貼水數)
升貼水數可以用金額表示,也可以用點數表示。
明白了吧?0.1=0.12-0.02
BTW:您聽哪個大家說的間接標價法下,升水表示本幣升值?反了吧!把他放上來讓俺looklook
這又是哪裡的破題,老老實實按照實際情況來不行么?人民幣你見過有間接標價的么?換歐元、英鎊的出題也行啊!
5. 外匯習題 求解
根據已知的USD/JPY USD/EUR即期匯率和3個月掉期率可得3個月遠期USD/JPY為內82.90/83.68 3個月遠期USD/EUR為0.7996/0.7998;求問以歐元為基礎貨幣,歐容元兌日元3個月遠期雙向匯率,那就用82.90/83.68分別除以0.7996/0.7998 約等於103.68/104.63
自己舉一反三下吧,分太少了就幫你算這一道O(∩_∩)O
6. 李明的父親是做外貿生意的,聽說兒子正在學習外匯和匯率的有關知識,就向兒子出題詢問。問題一,我想從國
進口貨物,在人民幣不斷升值的情況下,如果採用美元結算,對進口商是比較有利的,且。升值越快,對進口商越有利;
人民幣升值,對出口商影響較大,升值越快,對出口商的影響越大,要想規避匯率波動帶來的影響,建議選擇一家銀行做一個遠期結匯,主要規避匯率變動帶來的損失,鎖定遠期結匯匯率,降低成本,如果行情好的話,還可以帶來一定的收益。
供參考。
7. 外匯折算問題某出口商品,對外報價每公噸300英鎊CIF紐約。國外客戶要求改為美元報價。
你折算人民幣與英鎊時的匯率用錯了,銀行一般以買入價結匯,所以要用買入價計算:
100英鎊=1473.05元(買入價),則1英鎊=14.7305元人民幣,
那麼,300英鎊=300 X 14.7305=4419.15元人民幣——這是人民幣的成本價。
又因為100美元=789.27元(買入價),則1美元=7.8927元人民幣,
那麼,改報的美元價格為:4419.15/7.8927=559.90美元/公噸
你書上的答案是$599.89也不正確。
8. 外匯題目
先把上面那個盲掃一下:
(1)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為直接標價法,如日元90.05即一美元兌90.05日元。
2)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1.3705即一歐元兌1.3705美元。
第一題答案是 B間接標價法、D賣出匯率在前,買入匯率在後。即銀行不是送錢滴,而是賺錢滴!永遠都是你賣給銀行的外匯便宜買入銀行的外匯貴!
第二題加第三題一起掃盲
一般情況下,遠期匯率的標價方法是僅標出遠期的升水數或貼水數。在直接標價法的情況下,遠期匯率如果是升水,就在即期匯率的基礎上,加上升水數,即為遠期匯率;如果是遠期貼水,就在即期匯率的基礎上減去貼水數,即為遠期匯率。在間接標價法的情況下,正好相反,遠期匯率如果是升水,就要在即期匯率的基礎上減去升水數,即為遠期匯率;如果是遠期貼水,就要在即期匯率的基礎上加上貼水數,即為遠期匯率。
遠期匯率也有買入價和賣出價,所以遠期匯率的升水數或貼水數,也都有大小兩個數。在直接標價法的情況下,遠期匯率如果是升水,則把升水數的小數加入即期匯率的買入價,把升水數的大數加入即期匯率的賣出價。在間接標價法下,如果遠期升水,則從即期匯率的賣出價減去升水數的大數,從即期匯率的賣入價減去升水數的小數。在間接標價法的情況下,如果遠期升貼水數是大數在前,小數在後,即說明是遠期升水;如是小數在前,大數在後,即說明是遠期貼水。
第二題和第三題必須一起作答,沒辦法,因為要先搞清楚這個是間接標價。所以70/90這個先小後大是遠期貼水,而間接標價的遠期貼水是加,所以遠期匯率就是1.5870/1.5910
這樣看來那麼第二題答案就是:A賣出價為1.5870、B買入價為1.5910 第三題答案是B英鎊遠期升水、C美元遠期貼水!
前面作答的那個朋友咋連英鎊對美元的匯率哪個值錢都忘了!?況且這題早就提出來是工廠擔心美元貶值,那不明擺著銀行也擔心么!?還能美元遠期升水?
第四題應該是即期賣出英鎊買入美元,18000*1.5820=28476美元 A和B
第五題同上是18000*1.5910=28638美元 A和C
第六題是肯定是保值的A 18000英鎊,和C該數字是按遠期匯率買入價計算。C這答案,不知道是針對什麼講的?只能說出題者不嚴謹!應該說預售美元的匯率是遠期買入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