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抄外匯管理上,我國實行襲的是強制結售匯制,即企業取得的外匯絕大部分都要售給指定銀行換取人民幣;當企業需要外匯時,再向銀行購買。近年來,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逐步增強,出口創匯能力增強,使得出口貿易持續增長形成高額貿易順差;又因為政治穩定和良好的投資環境,外商直接投資增勢迅猛,並進一步帶動我國出口的增長,最終形成了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長期「雙順差」的局面。這使得我國國際收支長期處於不平衡、收入大於支出、入超長期積累形成數額龐大的外匯儲備。外匯供大於求,人民幣具有升值的壓力,人民幣升值會對國內企業的出口造成不利影響,這對於尚處於出口拉動型的中國經濟會有抑製作用。
外匯儲備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二,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三,維護國際信譽,提高融資能力;
四,增強綜合國力,抵抗金融風險。
Ⅱ 全球外匯儲備中,美元、歐元、人民幣佔比是多少呢
全球各國、地區的外匯儲備總量又上漲了!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布的信息,截止到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外儲總量上漲至12.7萬億美元。其中,已分配的外儲總量為11.87萬億美元,未分配的外儲約為8298.5億美元。
第五名就是咱們國家的人民幣,約為2675.2億美元,約為全球外匯儲備總量的2.25%。與上一季度的2.14%相比,提升了0.11個百分點。整體來看,人民幣國際化地位與我國GDP、貿易在全球所佔的份額不匹配,有較大提升空間。
加拿大貨幣(加元)約為2457.7億美元,佔比2.07%,排在全球第六名;澳大利亞貨幣(澳元)約為2161.1億美元,佔比1.82%,在全球排第七名。瑞郎排第八,但總量只有207.4億美元,其他貨幣合計為3201.1億美元。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Ⅲ 外匯儲備和人民幣數量的關系
外匯儲備要用人民幣去買的,也就是每增加外匯儲備,我們就要根據匯率支付相應的人民幣給對方。每減少外匯儲備,相當於我們把外匯再賣回給對方,這時對方也要按照匯率支付相應的人民幣給我們。
買的外匯多了,外匯就會升值,五一大家都去玩,就會有比平時還多很多倍的人要打車,這時司機就會漲你的價。外匯也是一樣,這時外匯的價格漲了,我們就要花更多的人民幣去買,這時我們手裡的人民幣就變少,但是我們手上的人民幣加上賣方手上的人民幣的總量跟我們一開始印的人民幣的數量還是一樣的,沒有變多也沒有變少,只是有一部分不在我們手裡。
我們要買入外匯,外匯就增加,外匯漲價了,相對的人民幣就貶值了。如果人民幣發行量增加的話,跟前面五一打車的道理一樣,人民幣會盡一步貶值。書上會說是「資金的流動性過剩,推動物價進一步上漲及人民向貶值」,我是從另一個角度分析。
是不能同時增加的。
Ⅳ 我國外匯儲備的多少與人民幣升值有什麼關系
外匯儲備和匯率:
從外匯的含義中可以看出,外匯儲備和匯率關系時非常緊密。外匯儲備變多了,相當於本幣購買力增強,而且本幣需求增加,這樣根據本幣外幣的供給需求曲線,可以得到本幣升值的趨勢。從貨幣政策來說,外匯儲備變多,代表央行用大量本幣購買了外國資產。
從而使得市場上流動性過剩,這樣提高了利率,不過對外可能是升值的,但是實際上可能對內是貶值的,因為大量本幣供給,推高了物價指數。實際物價的上抵消了貨幣的供給。
一國選擇儲備貨幣總是要以儲備貨幣的外匯匯率長期較為穩定為前提。如果某種儲備貨幣其發行國國際收支長期惡化,貨幣不斷貶值,匯率不斷下跌,該儲備貨幣的地位和作用就會不斷削弱, 甚至會失去其儲備貨幣的地位。
(4)外匯儲備人民幣數量擴展閱讀:
主要組成
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即外匯儲備。同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以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可隨時動用的款項一起,構成一國的官方儲備(儲備資產)總額。
1、主要用途
外匯儲備的主要用途是支付清償國際收支逆差,還經常被用來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2、主要形式
有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很長一段時期,西方國家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是美元,其次是英鎊,1970年代以後,又增加了德國馬克、日元、瑞士法郎、法國法郎等。
3、儲備比例
在國際儲備資產總額中,外匯儲備比例不斷增高。外匯儲備的多少,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國應付國際收支的能力,關繫到該國貨幣匯率的維持和穩定。它是顯示一個國家經濟、貨幣和國際收支等實力的重要指標。
Ⅳ 全球持有多少人民幣外匯儲備
IMF當天公布的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季度數據顯示,截至去年第四季度,人民幣外匯儲備達845.1億美元,占參與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報告成員外儲資產的1.07%。
匯龍網數據顯示,截至去年第四季度,全球外匯儲備總額為10.79萬億美元,低於前一季度的11.06萬億美元。其中參與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報告成員的外儲資產為7.9萬億美元。
IMF去年10月開始在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季度調查中單獨列出人民幣資產,以反映全球人民幣外匯儲備的持有情況。
Ⅵ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高低和中國的外匯儲備量有什麼關系
中國外匯復儲備量越大,人民幣就制越堅挺,就能兌換更多的美元。當人民幣貶值不符合我們利益的時候,想要維持人民幣不繼續貶值,就可以直接拿手中儲備的外匯從市場上買回更多的人民幣入庫,減少流動中的人民幣數量,自然就穩住了人民幣的購買力,也就是止住人民幣的貶值。常聽說人民幣貶值,主要是指對內貶值,是在國內不值錢,今天的一塊錢買到的東西不如十年前的多。但是人民幣兌換外幣,已經維持了八九年的升值。一人民幣能換到的外幣一直在增加。人民幣顯示內貶外升的格局。
Ⅶ 美國目前人民幣儲備是多少
人民幣是非可兌換貨幣,各國儲備都不多。美國也是有外匯儲備的,只不過是很少,至於有沒有人民幣,就未可知了,美國沒有公布過他外匯儲備的組成。
Ⅷ 為什麼外匯儲備多,人民幣要升值
兩個原因:
1.外匯儲備多,意味著出口大於進口,也就是國際市場上對出口國貨幣的需求量較大版(一般向出口國權購買商品,進口商需要支付出口國貨幣),貨幣需求的增加,引進貨幣的升值.
2.外匯儲備多,儲備貨幣佔用的本幣數量大,在不增發貨幣的情況下,流通中的本幣數量減少,引進本幣供給的下降,而使本幣升值.
Ⅸ 關於人民幣的發行量的問題以及外匯儲備所對應·的人民幣的問題
2014年人民幣發行量120萬億 4年後(2018年)或超200萬億
按央行公布的數據,現在M2為120萬億元。
而且每年M2按14%增長,
那麼4見後M2 = 120 萬億元 * (1.14)的4次方= 202萬億元。
貨幣(M0)=流通中的現金,即流通於銀行體系之外的現金。
狹義貨幣(M1)=(M0)流通中的現金+支票存款(以及轉賬信用卡存款) ;
廣義貨幣(M2)=M1+儲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儲蓄存款);
-------------------------------------------------------
200萬億是什麼概念呢? 我們假設中國人口是13億,那就是每人的現金加存款=15萬3千8百元。
注意了,這些不包括房子汽車家電等等資產哦, 也不包括債券股票等等。
人民幣發行量越多,錢越貶值,物價將會越來越高。
簡單說:如果4年(2018年)後你沒有15萬現金或者存款,實際上你賺錢速度就落後於人民幣的貶值速度
即使你有15萬現金或存款,也僅僅是與人民幣貶值速度持平。
當然,有錢人賺錢速度一般會超過人民幣的貶值速度的,因為本金多。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即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