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中國外匯2013年政策解析

中國外匯2013年政策解析

發布時間:2021-08-02 10:47:06

『壹』 中國現在的外匯政策急求~

國家對外匯沒有放開也沒有禁止的,看各地地方對政策的理解程度,有的寬松有的嚴格的

『貳』 2013年我國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答案】D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根據題意,當前是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鼓勵貸版款消費不權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擴大國債發行規模,不是積極的財政政策,故排除①③入選。保持適度的財政赤字,能夠增加財政支出,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社會融資屬於貨幣政策,保持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故②④入選。
考點:本題考查財政政策、貨幣政策

『叄』 2013年,我國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答案】A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存款准備金率和存貸款利率的變化是國家宏觀調控經濟手段中的貨幣政策,通過增加或減少流通中的貨幣量調節經濟發展,①④屬貨幣政策,增加財政支出,營改增稅收改革,是積極的財政政策的措施,②③正確。該題選A。
考點:財政政策、貨幣政策

『肆』 2008到2013年中國外匯儲備的變化

年份 200812 200912 201012 201112 201212 201312

外匯儲備(億美元) 19460 23992 28473 31811 33116 38213

2008年至2013年我國外匯儲備持續大幅增長,2012年儲備增幅相對較小。外匯儲備大幅增長表明外匯資金持續流入國內,而凈流入的外幣基本都被央行買下形成了外匯儲備。

『伍』 外匯市場的2013年外匯市場走向

據《道瓊斯》(DJ)報導,投行們紛紛預測外匯市場2013年走勢。與前幾年相比,投行共同的預期和交易建議有所減少。 這恰恰凸顯出在主要央行競相採取措施來刺激經濟並進而導致本幣走軟的情況下,對匯市預測難度明顯增強。
匯市中所謂的選丑競賽並不是新鮮事物,它是後雷曼兄弟(Lehman)時代的一個特徵,也使得外匯投資回報變得糟糕。不過在全球范圍利率走向極低水平(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變為負值)之際,分析師對美元和其他主要貨幣前景的看法卻存在很大差異。
在歐洲央行(E CB)繼續應對歐元區危機之際,日本試圖扭轉長達20年的通貨緊縮局面,美聯儲(Fed)亦連續向國內市場注入流動性,連續推出QE3和QE4,因此,2013年全球匯市可能會出現更多區間波動的狀況。不過,最終將有貨幣贏得匯率戰。
以下是一些最重要的外匯交易銀行對明年匯市走勢的主要觀點:
瑞信(Credit SuisseR):
由於主要央行幾乎沒有推出差別政策的空間,主要貨幣2013年可能會延續區間波動格局。日本央行(BOJ)可能成為例外,因為在贏得本月舉行的大選之後,即將上任的新政府有意採取更加有力的貨幣寬松措施。瑞信表示,即便如此,在美國利率穩定在低位的環境中,日本央行將力爭日元走軟。瑞信同時指出,由於債務危機重燃,歐元走勢也將再度出現大幅震盪,到2013年底可能跌至1.25美元。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該行表示,2013年日元將表現疲軟,預計美元會在明年底漲至92日元。大摩稱,由於日本央行可能採取更加激進的寬松立場,這應會引發日元走軟。該行還預計澳元明年將大幅下跌。更多海外投資資金的流出可能導致澳元走低,與之伴隨的是澳大利亞經濟走弱,國內利率下降。
花旗集團(Citi Group):
該行認為美元明年不會大幅反彈,除非美國出現首次加息的可能性。就歐元而言,歐洲央行降息的前景、經濟持續疲軟以及通貨膨脹壓力受到抑制意味著投資者可能傾向於拋售歐元,並買入澳元和紐元等高收益貨幣。不過預計歐元/美元波動區間的幅度為10美分,在1.25-1.35。若圍繞歐元區的擔憂加重,該匯率可能會下探該區間低端,但若這種擔憂緩解,該匯價又可能上探區間高端。花旗還預計明年日元將下跌,但美聯儲的低利率政策意味著日元最低將跌至85日元左右兌1美元。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
隨著美國決策者就避免跌落財政懸崖(稅收自動提高、開支自動削減)達成協議,且美聯儲繼續放鬆貨幣政策,預計美元明年將延續下行趨勢。該行指出,美國的低利率還有助於防止日元持續走軟,預計美元會在明年底跌至75日元。該行還表示,中國經濟前景的改善對澳元、紐元和加元等大宗商品相關貨幣構成利好。
瑞士銀行(UBS):
美元可能成為2013年表現最好的主要貨幣。原因何在?首先,預計明年美國經濟將增長2.3%,而歐元區、英國和日本經濟可能陷入停滯,最好的情況也只是以微弱的勢頭增長。此外,該機構認為美聯儲最新一輪寬松貨幣政策已基本為金融市場所消化,不像歐洲央行、英國央行(BOE)和日本央行,預計這些央行明年均將進一步擴大資產購買規模。瑞銀預計到2013年底歐元/美元將從目前的1.30左右跌至1.20,美元/日元將跌至85。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
2013年日元表現將再度強於其他貨幣。該機構稱,即便日本央行實施更大力度的寬松貨幣政策,日元也基本不會受到影響,只要日本仍保持經常項目盈餘;該機構的「默認」預期就是日元升值,這與市場的普遍預期相反。該行預計到明年美元/日元將跌至72,並預計到2013年下半年歐元/美元上揚勢頭將發生逆轉,目標下看1.24。不過該行同時表示,中長期前景仍不明朗,受不確定性及多重政治風險影響。
蘇格蘭皇家銀行(RBS):
2013年首要推薦賣出英鎊、買進美元的交易。英國經濟的再平衡已經顯著落後於此前預期,並且財政和經常項目雙赤字似乎也對英鎊的避險貨幣低位構成重大挑戰。該機構推薦賣出英鎊、買進美元,預計英鎊/美元目標下看1.5050美元。
摩根大通(JP Morgan):
2013年交投環境似乎仍然不會改善,尤其是如果外匯投資經理們堅持所謂的融資套利交易的話。鑒於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利率如此之低,且許多央行反對本幣走強,如果融資套利交易繼續盛行,外匯市場回報率最高也只能達到2%。
法國興業銀行(601166,股吧)(Societe Generale):
從2013年年中開始,外匯市場預計將進入一個美元長期上行趨勢。美聯儲和歐洲央行均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按兵不動,但後者面臨的經濟問題更大。該機構預計到明年年底歐元/美元將跌至1.19。
丹麥丹斯克銀行(Danske):
鑒於主要央行料將進一步放鬆政策,外匯市場已經形成十分適合融資套利交易的環境。目前的問題只選對套利貨幣,無論是以美元還是日元作為融資貨幣,該行稱,在這一背景下2013年歐洲新興市場貨幣應會不錯表現,首選是俄羅斯盧布、波蘭茲羅提和匈牙利福林。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
對美元的青睞多過於歐元和日元,因為美聯儲可能能夠早於歐洲和日本央行啟動貨幣政策正常化。因此該行預計2013年歐元將跌至1.23美元,並認為美元/日元有相當大的上升空間,可能會突破90。
巴克萊資本(Barclays):
對日元來說,局勢已經發生改變。新組建的日本政府可能會賦予央行更大的使命去制定更高的通貨膨脹目標,進而導致美元/日元在未來六個月內升至88。該機構還表示,應關注估值,因為明年這一因素可能會成為市場的驅力;異常狀況引發的估值扭曲情況應當會在2013年開始修正,這意味著澳元等貨幣很容易受到影響。
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44萬億美元
2013年3月末中國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44萬億美元,美國財政部昨晚公布了截至2013年2月底世界各國及地區持有美國國債狀況。流入我國的資本出現增加。美國第二大債權國日本2月減持美國國債68億美元,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44萬億美元,截至2月末,中國累計持有美國國債金額總計12229億美元,占各國所持美國債總額的比例為21.6%,仍穩居首位。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無論是凈增量還是佔中國持有外匯資產的相對比重,或將有所下降。超過今年1月持有量12142億美元(修正值下調了503億美元),環比增持87億美元。
中國2月從絕對數量上會增持美國國債,這與外匯占款以及外匯儲備增加存在正相關關系。美國財政部修正後資料顯示,2012全年中國凈增持美國國債685億美元,官方持有的外匯儲備,在綜合考慮安全性、流動性和增值性的目標下,美國國債是不可或缺的資產標的,至少在今天的金融市場,還不存在可以完全替代美國國債的資產。
人民銀行最新發布的2013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3月末,增幅為5.95%。由1月底的11039億美元降至10971億美元;不過總量仍連續17個月居於萬億關口之上。相對於2012年年末新增1300億美元。隨著外圍經濟溫和復甦,我國的出口企穩回升,加上風險偏好的上漲,中國外匯資產的合理增加,部分被配置為美國國債。
盡管如此,從長期結構性因素來看,中國未來數年內可能由凈出口國家向凈進口國家轉變,意味著外匯資產積累過程要顯著放緩。而我國目前外匯資產的分配上,主要是官方持有。政府的風險偏好比較低,因此更高比例的外匯資產被較多配置在相對安全的美國國債上。待以後藏匯於民,民間外匯投資美債的比例或將下降。
隨著中國外匯儲備的不斷增加,相比於其他歐洲國家債券,購買美國國債是「消化」新增外匯儲備的較好選擇。且人民幣不斷升值的壓力依然存在,通過購買美債對穩定人民幣匯率也有一定好處。
當然藏匯於民有一個過程,即便是在目前官方主導模式下,也有多元化投資,相對平衡風險的需要。在全球超級寬松貨幣政策下,美國國債收益率被顯著壓低。未來如果經濟復甦好轉,寬松貨幣政策逐步退出,資本市場債轉股的『大轉移』一旦發生,美國國債收益率將存在上行風險。
中國外匯儲備走勢圖(2013年3月末)

『陸』 中國外匯儲備連續13年居世界第一,是否意味著人民幣是最穩定的貨幣

中國強大的外匯儲備肯定是有利於人民幣的穩定的,而這也是我國擴大外匯儲備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人民幣是最穩定的,人民幣的升值貶值受多種綜合因素的影響,需要從多個角度去考慮,就算是美元也不可能做到最穩定的貨幣。

事實上,央行穩定人民幣匯率預期,除了直接參與外匯市場交易外,還有其他一系列政策工具。短期內不排除人民幣因美元升值再度面臨一定的貶值壓力,但在央行多樣化政策工具引導下,加上下半年穩增長政策將改善中國經濟基本面,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短期內破7的可能性較低,在6至7之間寬幅雙向波動將成為新常態。

『柒』 中國政府的外匯市場政策

一、企業開立、變更和關閉經常項目外匯賬戶,由事前審批調整為由銀行按外匯管理專要求和商業屬慣例直接辦理,並向外匯局備案。提高企業經常項目外匯賬戶限額。允許有真實交易背景需對外支付的企業提前購匯。

二、簡化服務貿易售付匯憑證並放寬審核許可權。

三、進一步簡化境內居民個人購匯手續,提高購匯限額,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在額度之內,個人憑真實身份證明在銀行辦理購匯並申報用途;銀行對超過額度部分的個人購匯在審核相關憑證後按實際需求供匯。

四、拓展境內銀行代客外匯境外理財業務,允許符合條件的銀行集合境內機構和個人的人民幣資金,在一定額度內購匯投資於境外固定收益類產品。

五、允許符合條件的基金管理公司等證券經營機構在一定額度內集合境內機構和個人自有外匯,用於在境外進行的包含股票在內的組合證券投資。

六、拓展保險機構境外證券投資業務,允許符合條件的保險機構購匯投資於境外固定收益類產品及貨幣市場工具,購匯額按保險機構總資產的一定比例控制。

『捌』 2013年中國宏觀經濟政策

2013年宏觀經濟政策七大取向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政策動向課題組
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後,近期各部委相繼召開工作會議,對2013年經濟工作作出了明確安排,2013年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取向也浮出水面。
改革
2013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線
在十八大報告強調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之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改革的方向、路徑做出新的表述,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一是深入研究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改革開放前30年,主要是為了提高經濟總量;今後的改革主要是為了提高經濟質量。這就需要在經濟深度轉型調整、利益矛盾更加突出的背景下,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注重各項改革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從而形成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合力。
二是鼓勵基層創新與局部突破。我國是轉型發展的大國,全局和局部的情況存在很大差距,只有對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統籌考慮,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促進,才能增強改革的有效性。基於此,2013年,相關改革探索將得到鼓勵,即在頂層設計的前提下,繼續鼓勵大膽試驗、大膽突破,允許摸著石頭過河。
三是堅持改革發展穩定的統一。只有社會穩定,改革發展才能不斷推進;只有改革發展不斷推進,社會穩定才能具有堅實基礎。2013年,仍會堅持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協調統一的原則,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結合點。
重質重效
政策目標指向的變化
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民生(生活質量),如果說過去的經濟增長主要追求人們的溫飽和社會經濟的積累,那麼新的經濟增長目標就是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需求。
過去的中央經濟會議中,「快」一向是經濟增長固定的前綴,無論是「又好又快」還是「平穩較快」,「快」的基調總是不變的。而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中,「快」字消失,「持續健康發展」成為經濟增長的新目標。「質量」和「效益」在會議中也是首次被置於醒目的位置。這說明,決策層不刻意追求經濟增長高速度的意圖更加明顯,更加重視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重視人民實際收入的增加,重視對資源、能源的高效利用,追求產業附加值的不斷提高,追求人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
新型城鎮化
經濟工作的重要抓手
據測算,每一個百分點的城鎮化率,對應的都是上千萬人口以及數以萬億元計的投資和消費。有統計顯示,若未來城鎮化率提高速度保持現有水平(每年提高1.2個百分點),則意味著每年有1000多萬人口轉移至城市。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的過程,其實也是消費觀念更新和消費結構升級的過程,這必將持續釋放出巨大的內需潛能。
盡管我國的城鎮化率達到51%,但擁有城鎮戶籍的市民不足35%。也就是說,還有近17%的城市常住人口不能享受到市民待遇。因此,加快城鎮化並非簡單的城市建設擴張,首要的是實現人口城鎮化,走新型城鎮化道路。
新型城鎮化更強調消費結構升級、信息化、智能化的城鎮化。新型城鎮化的一個方向是建設美麗、環保的城市。在發展過程中,不僅重視「量」的擴大,更重視「質」的提高,由重數量的外延式擴張到重品質的內涵式發展,建設「幸福城市」、「智慧城市」、「和諧城市」。
鑒於城鎮化的巨大潛力,預計將它成為2013年乃至未來一段時間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抓手。可以預期,2013年會在以下幾個方面推進城鎮化: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和規模結構,著力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逐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總結全國城鎮發展改革試點經驗,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抓緊研究制定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措施;引導和規范新城、新區健康發展;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城鎮供水、排水和供暖設施的建設與改造等。
結構性減稅
積極財政政策的體現
要持續發揮積極財政政策的政策效力,就必須加快政策轉型。政策的著力點也將作相應的轉變,最主要的是從擴大支出轉向強調結構性減稅,同時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
2013年相關部門將加快推進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工作,抓緊研究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在全國試點的方案,適時將郵電通信、鐵路運輸、建築安裝等行業納入試點范圍。同時,落實好支持小微型企業發展的各項財稅政策,對消費稅稅率結構、徵收范圍和徵收環節進行合理調整。完善穩定出口政策,降低能源、資源、原材料等產品的進口關稅,對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關稅。完善和落實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流通業等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研究支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稅收政策,制定促進農業科技應用等稅收政策,運用稅收手段支持鼓勵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繼續清理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費項目,降低偏高的收費標准,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推動經濟結構調整。
2013年,將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對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保障性安居工程、公共文化等的支持力度。具體來看,將完善強農惠農富農財稅政策,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增加農業水利的投入;嚴格落實財政教育經費法定增長要求,重點加強教育經費使用管理,支持農村學前教育加快發展;提高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准,支持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建立研究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穩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適當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繼續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等。
防風險 穩增長
穩健貨幣政策的兩面
2013年貨幣政策取向中性,以降低企業資金成本和穩定貨幣供給為重點。一是通過外匯占款、央票余額變化及公開市場操作,保持基礎貨幣必要的增長,保持市場必要的流動性。二是保持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波動中的相對穩定。針對全球新一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保持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相對穩定。三是更加註重優化信貸結構。適度增加信貸投放總量,把握好投放力度、節奏和投向,優化信貸結構。四是適當擴大社會融資總規模,擴大直接融資比重。
不過,國內銀行業仍面臨短期風險暴露和中長期戰略轉型的雙重壓力。特別是以委託和信託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融資、民間借貸等構成的「影子銀行」體系日漸壯大,意味著2013年的監管復雜性和壓力不小。2013年1月1日,巴塞爾協議III在國內正式實施。因此,2013年將擴大金融監管范圍,逐步把「影子銀行」體系所暗藏的系統性風險納入監管視野,同時更加強調操作風險,推動金融機構內控管理體制等改革。這在監管要求上將更加細化,著重防控金融系統間的風險傳遞。
促進城鎮健康發展
土地政策的方向
黨的十八大提出加快提升城鎮化質量,優化國土空間格局,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等,對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預計2013年的土地政策將延續2012年的方向,在服務經濟發展的大局,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促進城鄉統籌等方面著力。
首先,完善征地制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中的分配比例,規范政府的征地行為;其次,允許農民或集體經濟組織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參與城鎮經營型項目的開發,制定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收益分配辦法,合理確定國家、地方政府、集體和個人的收益分配比例;第三,完善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促進存量土地的盤活、再開發利用。
新增長點 流通體系
促進消費的著力點
2012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在55%左右,超過投資成為拉動經濟的第一引擎。2013年,在促進消費增長、擴大內需等方面將有更大的舉措和動作。具體會有兩方面體現:一是積極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二是加強流通體系的現代化建設。
新的消費增長點包括:一是引導熱點消費,研究實施信用消費促進政策,重點帶動家電、家居、汽車等耐用品消費;二是倡導綠色循環消費,加快廢舊商品回收體系建設;三是提升便利消費,加快建立「一刻鍾便民消費圈」,完善農產品零售終端網路,建設農貿市場、生鮮超市、社區連鎖菜店和標准化菜市場;四是保障安全消費,加大打擊侵權假冒力度。
同時,創新流通方式,推動形成更加合理的流通發展格局,優化流通企業結構,加強市場調控。比如,進一步加強城市流通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市商圈和商業街的布局,加強寬頻網路等消費基礎設施建設等,鼓勵發展電子商務、網路購物等新型消費業態。研究實施信用消費促進政策,推動形成更加合理的流通發展格局,優化流通企業結構,加強市場調控。

『玖』 2013的貨幣政策是什麼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貨幣政策指明了方向——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注意把握好度,增強操作的靈活性。要適當擴大社會融資總規模,保持貸款適度增加,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切實降低實體經濟發展的融資成本。

時至年末,經濟已現企穩回升跡象,通脹壓力明顯緩解並進入「2」時代,然而硬幣的另一面,則是外需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仍顯疲弱,國內內生增長動力尚顯不足。這樣的經濟形勢,客觀要求貨幣政策維持穩健,既不可輕易放鬆,嚴防通脹東山再起;也不可轉向收緊,扼殺經濟回升活力。穩健,將依舊是明年貨幣政策堅持的基調。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為明年的貨幣政策指明了方向——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注意把握好度,增強操作的靈活性。要適當擴大社會融資總規模,保持貸款適度增加,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切實降低實體經濟發展的融資成本。
分析人士指出,經濟形勢、貨幣環境復雜多變,需要貨幣政策謹慎權衡,增強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和靈活性,繼續把握好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和風險防範三者的平衡。工具選擇上會堅持公開市場操作的靈活性,同時存款准備金率以及基準利率均有下調的空間。

在經濟初步企穩、通脹形勢復雜、國際主要經濟體量化寬松政策持續的國內外背景下,今年我國貨幣政策將如何發力?
在連續兩年維持「穩健」基調後,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13年我國貨幣政策繼續「穩健」。2012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新年致辭中表示,2013年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強前瞻性、針對性和靈活性。但市場普遍認為,與以往相比,盡管表述上同為「穩健」,但其內涵有了新內容。
「雖然同為"穩健",但政策的關注點和節奏、力度均會有很大變化。」來自工行的分析人士認為,全年看,經濟形勢的復雜決定了貨幣政策實施的難度:在經濟初步回暖時又遭遇通脹壓力,在國際環境艱難復甦時國內內生性動力尚未真正開啟,在上一輪刺激性政策影響還未消除時又迎來新一輪「投資熱」,加之金融區域和行業性風險有逐步累積、暴露的可能,這些因素將令2013年金融宏觀調控更加難以把控。
「基於穩增長的要求,去年穩健貨幣政策在實際操作中具有"穩中略松"的特點,今年考慮到物價壓力和國際資本流動形勢等問題,預計貨幣政策將由2012年的適度寬松轉為中性,即既不顯著擴張也不顯著寬松,總體呈中性態勢。」中國銀行(601988,股吧)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指出。
專家表示,今年貨幣政策操作需要關注幾方面因素:一是經濟形勢的復雜性。我國經濟正在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但目前的經濟結構調整才剛剛開始,穩增長與調結構的關系尚需進一步平衡;此外,國內一系列改革發展問題又與國際金融形勢交織、影響,使得2013年我國經濟形勢整體不容樂觀。專家預計,經濟形勢的復雜,決定了今年貨幣政策的預調微調或將多於往年。
二是日益顯露的通脹壓力。不久前發布的1月份CPI同比增長達2%,遠高於此前市場預期。業內人士預計,加上節日的因素,2月份CPI可能會有比較大的增長幅度。加上PPI的環比上升,今年通貨膨脹的壓力是央行不得不關注的大問題。央行2月6日發布2012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基調未變,但「管理通脹預期」的表述變成「控通脹」,也顯現出對通脹壓力的警惕。如何在經濟增長與物價穩定兩大目標間實現平衡,將成為今年貨幣政策的看點。
三是國際量化寬松政策的負面溢出效應。當前,在經歷了幾輪量化寬松政策後,國際市場泛濫的流動性正在流向新興市場。量化寬松政策的負面溢出效應之一,就是干擾各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專家預計,今年國際資金動盪加劇的態勢也會給我國貨幣政策操作帶來影響。加之國內年初信貸快速擴張的態勢十分明顯,新一輪投資熱潮正在興起的態勢十分明顯,以及1月M2增長達到16%以上,從這些情況看,當前進一步加強流動性管理的任務較為迫切。
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2013年的形勢看,貨幣政策的執行在上半年可能傾向於穩健偏松,而下半年則可能穩健偏緊。他解釋認為,從目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看,雖然復甦已經確定,但力度依然比較脆弱,因此貨幣政策需要偏松;而到了下半年,考慮到基數原因,通脹壓力將較上半年更大,貨幣政策將傾向於偏緊。
在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上,有分析人士稱,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約為3%,而2013年CPI增速就可能達到3%至3.5%左右,這意味著未來降息的可能性很小。同時,由於美歐日目前均接近於零利率水平,我國加息可能會導致更大規模短期資本流入,預計2013年加息的可能性也不大。基準利率可能依然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但基準利率的浮動區間可能繼續放大。
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存款准備金率的變動空間取決於下一階段國際資本的流動狀況。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預計,雖然增長繼續沿著溫和復甦的軌跡運行,但回升基礎尚不穩固,基於今年公開市場到期量以及外匯占款難以大幅回升的判斷,上半年降准仍是大概率事件。另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短期資本轉為大量流入,則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就不具備顯著下調的空間。
「從去年全年實施效果來看,央行對公開市場操作工具的使用嫻熟而有效。與降准相比,逆回購的期限較短,釋放的流動性到期能夠及時收回,具備更多靈活性。央行在1月份推出SLO,進一步豐富了短期流動性管理工具,預計今年公開市場操作仍是加強流動性管理的主要手段。」華安證券分析人士稱。
農行日前發布的研究報告也預計,今年公開市場操作仍以逆回購為主。如果不考慮財政存款,影響流動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外匯占款、法定存款准備金和公開市場操作,其中公開市場操作更為靈活可控。2013年預計有10340億元央票到期,比上年多2490 億元,主要集中在二、三季度。預計央行將繼續採用逆回購來調節季度之間的流動性。
「今年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就是要在滿足我國實體經濟合理增長的貨幣需求的同時,不斷根據經濟發展態勢進行預調微調,增強政策靈活性和前瞻性,同時不斷配合各方改革,協調推進利率、匯率改革和資本賬戶開放。此外,也要注意,貨幣政策並非"包打天下"的良葯,要實現中國經濟穩健發展,還需進一步加強政策間的配合與協調,積極發揮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的作用。」宗良稱

『拾』 分析外匯兌換管制政策和復匯率政策的利弊

復匯率製作用:
第一,維持一定數量的國際儲備.
第二,隔絕來源於外國的沖擊。
第三,達到商業政策目的。
第四,實現財政目的.
復匯率制缺點主要體現在:
第一,管理成本較高。
第二,扭曲價格
第三,不公平競爭。

閱讀全文

與中國外匯2013年政策解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業銀行貸款的條件 瀏覽:489
英雄聯盟股票代碼 瀏覽:777
大摩消費混合基金凈值 瀏覽:704
300066資金流向東方財富網 瀏覽:922
貴金屬去哪可以交易 瀏覽:35
甘肅理財規劃師報名入口 瀏覽:176
賣盤和買盤價格相差 瀏覽:401
股票交叉交易 瀏覽:884
沙漏理財 瀏覽:922
廣發理財新資金 瀏覽:174
互聯網金融貸款平台有哪些公司名稱 瀏覽:277
樂貸款客服 瀏覽:823
007355基金主頁 瀏覽:972
金融外匯助理 瀏覽:28
7隻科創基金怎麼買 瀏覽:141
喜臨門是什麼概念股票 瀏覽:215
黃金投資成功 瀏覽:512
神果集團股票 瀏覽:400
合景泰富股票價格 瀏覽:165
股票難做 瀏覽: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