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主要包括
金屬材料力學性能包括
其中包括:彈性和剛度、強度、塑性、硬度、沖擊韌度、斷裂韌度及疲勞強度等,它們是衡量材料性能極其重要的指標。
1、強度:材料在外力(載荷)作用下,抵抗變形和斷裂的能力。材料單位面積受載荷稱應力。
2、屈服點(6s):稱屈服強度,指材料在拉抻過程中,材料所受應力達到某一臨界值時,載荷不再增加變形卻繼續增加或產生0.2%L。時應力值,單位用牛頓/毫米2(N/mm2)表示。
3、抗拉強度(6b)也叫強度極限指材料在拉斷前承受最大應力值。單位用牛頓/毫米2(N/mm2)表示。如鋁鋰合金抗拉強度可達689.5MPa
4、延伸率(δ):材料在拉伸斷裂後,總伸長與原始標距長度的百分比。
工程上常將δ≥5%的材料稱為塑性材料,如常溫靜載的低碳鋼、鋁、銅等;而把δ≤5%的材料稱為脆性材料,如常溫靜載下的鑄鐵、玻璃、陶瓷等。
2. 金屬材料有哪些基本的力學性能和工藝性能
可以看看五金方面的工具書,它能很好的介紹包括:型號、重量、性能、適用途徑、及其參數
3. 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有哪些
一:彈性指標 1.正彈性模量 2.切變彈性模量 3.比例極限 4.彈性極限
二:強度性能指標 1.強度極限 2.抗拉強度 3.抗彎強度 4.抗壓強度 5.抗剪強度 6.抗扭強度 7.屈服極限(或者稱屈服點) 8.屈服強度 9.持久強度 10.蠕變強度
三:硬度性能指標 1.洛氏硬度 2.維氏硬度 3.肖氏硬度
四:塑性指標 1:伸長率(延伸率) 2:斷面收縮率
五:韌性指標 1.沖擊韌性 2.沖擊吸收功 3.小能量多次沖擊力
六:疲勞性能指標 1.疲勞極限(或者稱疲勞強度)
七:斷裂韌度性能指標 1.平面應變斷裂韌度 2.條件斷裂韌度
4. 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有哪些
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也稱機械性能)是指金屬材料在受到外力時所表現出來的特性,主要包括強度塑性硬度沖擊韌性和抗疲勞性等
1)強度金屬材料在靜載荷作用下抵抗塑性變形或斷裂的能力,稱為強度強度的大小通過應力(N/mm2)的大小來表示強度可分為抗拉強度抗剪強度抗壓強度抗彎強度和抗扭強度5種其中抗拉強度為:
式中:Fb———試樣拉斷前承受的最大載荷(N);
S0———試樣原始橫截面積(mm2)
2)塑性金屬材料的斷裂前發生塑性變形的能力,稱為塑性它常用金屬材料的伸長率δ和截面收縮率ψ來表示其公式為:
式中:L0———試樣原始標距(mm);
L1———試樣拉斷後的標距(mm);
S0———試樣原始橫截面積(mm2);
S1———試樣拉斷後頸縮處的最小橫截面積(mm2)
3)硬度金屬材料表面抵抗局部變形,特別是塑性變形,壓痕的能力,稱為硬度金屬材料的硬度值越大,表示材料硬度越高通常表示硬度的指標有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
4)沖擊韌性金屬材料表面抵抗沖擊載荷作用不破壞的能力,稱為韌性,其大小用沖擊韌度來衡量,符號為αk
5)疲勞強度許多機械零件,如軸齒輪軸承彈簧等,在工作過程中各點的應力隨時間作周期性變化,這種隨時間作周期性變化的應力稱為交變應力實驗表明:試樣承受的交變應力值越大,則斷裂時應力循環的次數越少;反之,就越多
5. 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分別有哪些
硬度、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延伸率。
6. 金屬的力學性能包括哪些
金屬的力學性能是指金屬材料抵抗各種外載入荷的能力。
它主要包括:強度、塑性、硬度、沖擊韌度、彈性和剛度、斷裂韌度和疲勞強度等,它們是衡量材料性能極其重要的指標。
7. 常用金屬材料有哪些物理性能
1、密度
物質單位體積所具有的質量,用符號ρ表示。一般密度小於5.0kg/cm2的金屬稱為輕金屬,反之稱為重金屬。利用密度的概念可以解決一系列實際問題,如計算毛坯的質量、鑒別金屬材料等。
2、熔點
純金屬和合金由固態轉變為液態時的熔化溫度。純金屬有固定的熔點,合金的熔點取決於它的成分。比如,港式鐵碳合金,含碳量不同,熔點也不同。熔點對金屬和合金的冶煉、鑄造和焊接等都是很重要的參數。
3、導電性
就是金屬材料傳導電流的能力。衡量金屬材料導電性的指標是電阻率ρ,電阻率越小,金屬的電阻越小,導電性越好。金屬中銀的導電性最好,其次是銅鋁。
4、導熱性
就是金屬材料傳導熱量的性能。導熱性的大小通常用熱導率來衡量,熱導率的符號是λ,熱導率越大,金屬的導熱性越好。銀的導熱性最好,其次是銅鋁。
5、熱膨脹性
就是金屬材料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膨脹、收縮的特性。一般來說,金屬受熱時膨脹而體積增大,冷卻時收縮而體積縮小。衡量熱膨脹性的指標一般是線膨脹系數,線膨脹系數是指金屬溫度每升高1℃所增加的長度度與原來長度的比值。
金屬的線膨脹系數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隨著溫度的增加,其數值也相應增大。在焊接過程中,被焊工件由於受熱不均而產生不均勻的熱膨脹,就會導致焊件產生變形和焊接應力。
(7)貴金屬常見的力學性能擴展閱讀
金屬材料通常分為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和特種金屬材料。
①黑色金屬又稱鋼鐵材料,包括雜質總含量<0.2%及含碳量不超過0.0218%的工業純鐵,含碳0.0218%~2.11%的鋼,含碳大於 2.11%的鑄鐵。廣義的黑色金屬還包括鉻、錳及其合金。
②有色金屬是指除鐵、鉻、錳以外的所有金屬及其合金,通常分為輕金屬、重金屬、貴金屬、半金屬、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等,有色合金的強度和硬度一般比純金屬高,並且電阻大、電阻溫度系數小。
③特種金屬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結構金屬材料和功能金屬材料。其中有通過快速冷凝工藝獲得的非晶態金屬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納米晶金屬材料等;還有隱身、抗氫、超導、形狀記憶、耐磨、減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屬基復合材料等。
8. 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主要有什麼
對於金屬材料主要用到的物理指標是:抗拉壓強度、表面硬度、彈性模量、膨脹率。
9. 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包括哪些
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是指金屬材料抵抗外載入荷(外力)引起變形和斷裂的能力或金屬的失效抗力。
主要包括:強度、硬度、塑性、韌性、耐磨性和缺口敏感性等性能。